德昌电机控股(00179)

搜索文档
港股收盘(07.17) | 恒指收跌0.08% 创新药全天火热 理想汽车-W(02015)涨近10%领跑蓝筹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6:4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08%或18.81点,报24498.95点,全日成交额2364.12亿港元 恒生国企指数跌0.09%,报8853.1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0.56%,报5448.85点 [1] - 东吴海外策略团队对港股持谨慎乐观态度 认为港股下行有底且处于震荡向上趋势 关注增量资金入场可能 [1] -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港股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权益市场相对低位 估值分位数处于历史中上水平 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1] 蓝筹股表现 - 理想汽车-W(02015)涨9.73%至124.1港元 成交额49.36亿港元 贡献恒指24.08点 其首款纯电SUV理想i8开启预订 预计售价35-40万元人民币 [2] - 中国生物制药(01177)涨5.9%至6.82港元 贡献恒指6.22点 翰森制药(03692)涨4.39%至34.5港元 贡献恒指2.69点 [2] - 周大福(01929)跌3.55%至13.58港元 拖累恒指1.57点 新东方-S(09901)跌2.47%至39.5港元 拖累恒指1.21点 [2] 热门板块分析 创新药板块 - 乐普生物-B(02157)涨24.66%至6.37港元 康诺亚-B(02162)涨14.5%至57.25港元 康方生物(09926)涨10.71%至139.5港元 百济神州(06160)涨10.62%至183.3港元 [3] - 国家医保局启动第十一批药品集采 明确"新药不集采"原则 此前出台《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16条支持政策 [3] - 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总金额达660亿美元 已超2024全年BD交易总额 海外大额BD预期及政策支持推动板块走强 [4] 机器人概念 - 德昌电机控股(00179)涨14.54%至26港元 三花智控(02050)涨7.53%至27.85港元 优必选(09880)涨7.03%至86.75港元 [4] - 第三届链博会展示多款国产机器人 宇树科技预计1-3年内实现复合化工业场景应用 3-10年内进入生活场景 [5] - 英伟达CEO称AI下一波浪潮是机器人系统 万联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破晓时刻"已至 量产元年开启 [5] 锂业股 - 赣锋锂业(01772)涨5%至25.2港元 天齐锂业(09696)涨4.38%至30.95港元 [5]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午后直线拉升涨超5% 藏格矿业子公司收到停止锂资源开发通知 [6] - 东吴期货指出高供应高库存背景下锂价向上压力增大 需关注宏观情绪及产业链政策变化 [6] 黄金股 - 灵宝黄金(03330)跌5.2%至9.3港元 潼关黄金(00340)跌3.79%至2.03港元 山东黄金(01787)跌3.75%至25.65港元 [6] - 现货黄金失守3330美元 因避险需求降温及美元指数反弹 花旗称金价或已见顶并预测明年跌破3000美元 [7] 热门异动股 - 长飞光纤光缆(06869)涨19.61%至24.4港元 受英伟达恢复H20在华销售及CPO概念股业绩增长推动 [8] - 粉笔(02469)涨18.79%至3.54港元 其AI刷题班3.0上半年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 全年有望达1亿元 [9] - 德昌电机控股(00179)创阶段新高 与上海机电成立两家合资企业 花旗预计其销售额将在Q2-Q3恢复增长 [10] - 中国软件国际(00354)涨12.75%至5.75港元 受政务应用鸿蒙适配推动 多个省级政务应用已接入鸿蒙系统 [11] - 大麦娱乐(01060)涨8.18%至1.19港元 小摩看好其IP商品化及线下活动票务业务转型 [12]
德昌电机控股(00179) - 2026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7-16 20:00
业绩总结 - 2025年6月季度,整体销售额下降了2%[7] - APG(汽车产品组)销售因中国市场不利的客户组合和竞争性定价压力而下降[7] - IPG(工业产品组)销售在区域市场和客户动态中略有改善[7] - APG销售受到非国内汽车品牌需求减少的负面影响,但国内汽车品牌的销售加速部分抵消了这一影响[11] - 全球轻型汽车生产量自2023/24财年以来略有下降[12] - IPG在亚太地区销售下降,EMEA地区因新产品推出而增长,然而美洲地区面临需求疲软[19][22] 用户数据与市场动态 - 2025年6月季度,美元对欧元的平均汇率为1.133,较2024年同期上升5.2%[33] - 预计短期内客户行为谨慎将对销售造成拖累,但新产品推出和业务发展将支持下半年的增长[32] 新产品与市场扩张 - 公司在中国与上海机械电气工业有限公司(SMEIC)签署了合资协议,计划进入类人机器人市场[27] - 公司在APG中逐步淘汰某些项目以应对市场变化[32]
港股收盘(07.16) | 恒指收跌0.29% 科技股走势分化 创新药概念热度延续
智通财经网· 2025-07-16 16:5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29%或72.36点,报24517.76点,全日成交额2589.51亿港元 恒生国企指数跌0.18%,报8861.39点 恒生科技指数跌0.24%,报5418.4点 [1] - 申万宏源持续看好港股及A股投资机会,认为香港将在全球金融秩序重构中扮演重要角色,港股优质资产繁荣度预计提升 [1] 蓝筹股表现 - 安踏体育领涨蓝筹,涨2.28%至91.85港元,成交额13.2亿港元,贡献恒指4.55点 2025年二季度安踏品牌、FILA品牌流水同比分别增长低单位数、中单位数,其他品牌流水增长50-55% 上半年安踏、FILA、其他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分别增长中单位数、高单位数、60-65% [2] - 快手-W涨2.13%至69.6港元,贡献恒指6.9点 携程集团-S涨1.59%至498.2港元,贡献恒指3.36点 [2] - 申洲国际跌2.75%至56.6港元,拖累恒指2.1点 中升控股跌2.67%至11.66港元,拖累恒指0.33点 [2] 热门板块 机器人概念 - 盛业涨13.86%至13.8港元 港仔机器人涨10.74%至1.65港元 三花智控涨8.37%至25.9港元 德昌电机控股涨3.89%至22.7港元 [3] - 宇树科技G1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同比明显增长 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 智元、宇树中标1.24亿人形机器人订单 万联证券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入"破晓时刻",量产元年开启 [4] 创新药 - 丽珠医药涨13.15%至37港元 绿叶制药涨9.4%至3.84港元 康方生物涨4.39%至126港元 和黄医药涨3.26%至26.9港元 [4]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启动,坚持"新药不集采"原则 交银国际指出创新药行情核心驱动力为价值重估,外资仓位处于底部,看好板块修复机会 [5] 稳定币 - 中国三三传媒涨72.73%至5.89港元 连连数字涨5.07%至14.5港元 国泰君安国际涨4.93%至6.38港元 移卡涨4.89%至14.58港元 [5] - 中国三三传媒拟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香港《稳定币条例》8月1日生效,初期仅批出个位数牌照 山西证券认为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建立将推动产业爆发 [6] 新消费 - 锅圈涨7.29%至3.53港元 沪上阿姨涨1.99%至133.2港元 古茗跌4.26%至25.85港元 布鲁可跌1.8%至130.6港元 [7] - 锅圈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80亿至2.10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111%至146% 泡泡玛特预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不低于200%,溢利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7] 热门异动股 - 威雅利复牌暴涨288.34%至12.66港元,盘中最高涨幅达918% 公司为雅创电子控股子公司,拥有意法半导体、索尼等国际原厂授权代理资质 [8] - 重庆机电涨14.06%至1.46港元 英伟达恢复H20芯片在华销售,开源证券认为将缓解国内算力"缺芯"问题 重庆康明斯为公司与康明斯合资企业 [9] - 九方智投控股涨10.06%至45.95港元 拟配售2000万股筹资7.46亿港元,用于投资RWA底层资产、数字资产交易所及布局香港中东数字资产服务 [10] - 趣致集团跌12.06%至113港元 拟配售300万股筹资3.14亿港元,50%用于境内外业务发展,10%投入研发,40%优化资本结构 [11]
德昌电机控股(00179) - 2025 - 年度财报

2025-06-16 16:5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營業總額為36億美元,淨溢利為2.63億美元[5] - 2021 - 2025年公司集團營業總額分別為31.56億美元、34.46億美元、36.46億美元、38.14億美元、36.48億美元[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财年,集团营业额3648百万美元,较去年下跌4%[38] - 集团毛利843百万美元,较去年下跌1%,占营业额比例从22.3%增至23.1%[38][41] - 经调整未计利息、税项及摊销前盈利344百万美元,占营业额9.4%,去年为343百万美元,占比9.0%[38][42] - 股东应占溢利净额263百万美元,较去年上升15%,基本净溢利274百万美元,上升9%[38][43] - 经营所得自由现金流量286百万美元,去年为422百万美元[38]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44港仙(5.64美仙),全年股息每股61港仙(7.82美仙)[39][44] - 25/26财年初始数周集团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中位数百分比[47] - 24/25财政年度营业额36.476亿美元,较23/24财政年度的38.142亿美元减少1.666亿美元(4%)[103][104] - 24/25财政年度毛利8.433亿美元,毛利率23.1%;23/24财政年度毛利8.507亿美元,毛利率22.3%[103] - 24/25财政年度经调整EBITA为3.443亿美元,经调整EBITA百分比为9.4%;23/24财政年度经调整EBITA为3.428亿美元,经调整EBITA百分比为9.0%[103] - 24/25财政年度股东应占溢利2.628亿美元,经调整净溢利2.740亿美元;23/24财政年度股东应占溢利2.292亿美元,经调整净溢利2.520亿美元[103] - 2025年3月31日现金7.906亿美元,总债务3.593亿美元,净现金4.313亿美元;2024年3月31日现金8.099亿美元,总债务5.608亿美元,净现金2.491亿美元[103] - 2025年3月31日总债务占资本比率为12%,2024年3月31日为18%[103] - 销量及价格下跌、组合变化使24/25财政年度营业额较23/24财政年度减少1.393亿美元,外汇变动使营业额减少2730万美元[104][107] - 24/25财政年度集团营业额为3647.6百万美元,较23/24财政年度的3814.2百万美元减少166.6百万美元[119] - 24/25财政年度集团营业溢利为305.9百万美元,较23/24财政年度的285.3百万美元增加20.6百万美元[119] - 24/25财政年度股东应占溢利为262.8百万美元,较23/24财政年度的229.2百万美元增加33.6百万美元或15%[120] - 24/25财政年度经调整净溢利为274.0百万美元,23/24财政年度为252.0百万美元[121] - 经调整净溢利减少3170万美元,外汇变动使其增加2820万美元,其他收入、融资成本及税项净额使其增加2550万美元[124] - 24/25财年毛利率提高至23.1%(23/24财年为22.3%),分销及行政费用占营业额百分比上升至14.2%(23/24财年为13.4%)[124] - 24/25财年实际税率为12.0%(23/24财年为14.3%),所得税项开支减少250万美元[125] - 存货减少197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的53180万美元,在库存货日数减至67天(2024年3月31日为68天)[129] - 应收货款及其他应收账款增加437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的81690万美元,未收讫营业额日数增至70天(2024年3月31日为65天)[131] - 应付货款及其他应付账款减少353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的73190万美元,未偿付采购额日数持平在86天[133] - 24/25财年营业溢利为3.059亿美元(23/24财年为2.853亿美元),EBITDA为5.686亿美元(23/24财年为5.602亿美元)[134] - 24/25财年经营所得的自由现金流量为2.857亿美元(23/24财年为4.224亿美元)[134] - 24/25财年资本性开支为1.955亿美元(23/24财年为1.849亿美元),占销售百分比为5.4%(23/24财年为4.8%)[136] - 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变动净额为4070万美元(23/24财年为3.412亿美元),2024年12月以240万美元收购Industrial Tooling Solutions Inc.全部股本[137] - 23/24财年公司向合营公司QualiSense投资300万美元,24/25财年用7220万美元现金支付股息,以700万美元购买470万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138] - 24/25财年EBITDA为5.686亿美元,增加840万美元;已付所得税为5080万美元,减少1170万美元;资本性开支为1.955亿美元,增加1060万美元[139] - 2025年3月31日现金、等同现金项目及定期存款减少1930万美元至7.906亿美元,可动用而未动用的信贷额减少1.26亿美元至9.517亿美元,合并可用资金减少1.453亿美元至17.423亿美元[145][146] - 2025年3月31日净现金增加1.822亿美元至4.313亿美元,贷款减少2.015亿美元至3.593亿美元[148][149] - 2025年3月31日租赁负债减少970万美元至6420万美元,主要因支付租赁,部分被新租赁和现有租赁续约抵消[153] - 24/25财年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每股44港仙,相当于5210万美元,将在2025年9月现金支付;已派发上半年中期股息每股17港仙,相当于2010万美元[155] - 总债务占资本比率降至12%(2024年3月31日为18%),总债务占经调整EBITDA比率降至0.8倍(2024年3月31日为1.1倍)[157] - 企业价值占经调整EBITDA比率增至2.6倍(2024年3月31日为1.9倍),利息覆盖率微降至10.3倍(2024年3月31日为10.8倍)[157] - 外汇合约公平值收益净额减少708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的1.006亿美元[160] - 欧元合约财务资产减少5410万美元至8410万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1.382亿美元),墨西哥比索合约财务资产减少1710万美元至1150万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2860万美元)[163][164] - 人民币合约财务资产减少230万美元至250万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480万美元),其他货币合约及掉期财务资产增加270万美元(由20万美元财务负债至250万美元财务资产)[163][165] - 普通远期外汇合约及掉期将产生约1.16亿美元总现金流量效益(2024年3月31日为1.93亿美元)[172] - 铜材现货价每公吨9673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8729美元,增加11%),铝材现货价每公吨2519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2270美元,增加11%)[175] - 铁矿现货价每公吨102.50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101.28美元,增加1%),银材现货价每盎司34.12美元(2024年3月31日为24.54美元,增加39%)[17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按營運部門劃分,汽車產品組別營業額佔比84%,工商用產品組別佔比16%[6] - 汽车产品组营业额3072百万美元,未计外汇影响下跌3%,亚洲、欧洲、美洲分别下跌1%、4%、6%[36] - 工商用产品组营业额575百万美元,未计外汇变动较去年下跌5%,占集团营业总额16%[40] - 未计入外汇变动,汽车产品组别营业额较23/24财政年度减少3%,全球轻型汽车产量下跌1%[108] - 24/25财政年度,汽车产品组别占集团营业额的84%,与23/24财政年度持平[108] - 亚太、欧洲、中东及非洲、美洲地区汽车产品组别营业额在24/25财政年度分别为1000、927、1183百万美元,变动分别为-1%、-4%、-6%[112] - 未计入外汇变动,工商用产品组别营业额较23/24财政年度下跌5%[115] - 24/25财政年度,工商用产品组别占集团营业额的16%,与23/24财政年度持平[115] - 亚太、欧洲、中东及非洲、美洲地区工商用产品组别营业额在24/25财政年度分别为194、202、180百万美元,变动分别为+9%、-9%、-10%[117] 各地区表现 - 按銷售終點地區劃分,美洲營業額佔比32%,亞太地區佔比37%,EMEA佔比31%[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聯合創始人汪顧亦珍女士將於2025年7月股東週年大會上正式榮休[17] - 中美达成暂时性协议,美国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将报复性关税调降至10%[45] - 集团企业风险管理督导委员会负责每季分析及监察现有及潜在风险,由行政总裁带领[178] - 集团面临策略、商业、营运、可持续发展、财务等多种风险,包括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贸易、竞争、技术变化等[180] - 集团采取多层面策略管理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等风险,如分散生产版图、多元化投资组合等[183] - 为减少执行策略和业务计划风险,集团规定管理监督、现场监督、资本开支审查等程序[184] - 集团在现有及新市场面临竞争,面临巨大价格压力,销量可能波动[186] - 集团需在产品和制造技术上创新并符合成本效益,适应法规和标准变化[186][187] - 集团通过提供成本效益解决方案、物料优化等方式减少技术和法规变化带来的风险[189] -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提升使生产转型,集团需管理投资、调整工作团队[190] - 集团开发驱动解决方案、促进创新、实现多元化和标准化以保持竞争力[191] - 集团对员工进行再培训,以维持生产力和适应性,建立对技术趋势和法规变化的意识[191] - 公司确保无单一客户占总营业额10%或以上[195] - 公司面临发展中国家政治、法规、社会和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192] - 主要客户及产品下跌和全球汽车市场波动或对公司带来不利影响[193] - 公司保障知识产权面临巨额成本和诉讼费用风险[193] - 公司可能因无法履行合约或苛刻合约条款产生亏损[193] - 原材料或关键零件长期短缺会影响公司生产计划[196] - 通货膨胀压力、原材料短缺和供应中断会使公司成本增加[196] - 公司面临货运及物流风险,如运输计划中断、运费波动等[198] - 公司面临业务中断风险,包括工业意外、设备故障等[197] - 公司面临人力资源风险,受劳动力供应减少影响[19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聘用超過30,000名員工,其中工程師超過1,600名[3] - 公司業務遍佈4大洲,超過20個國家[4] - 公司每日生產超過4百萬件電機及其他與驅動相關產品[5] - 公司為約1,500名客戶提供驅動解決方案[5] - 過去二十多年,公司完成十數宗收購項目[29] - 受现行或暂停实施的美国进口关税影响的产品占集团总营业额的百分比为中段个位数[47] - 集成热管理系统(ITMS)重量减轻了25%,装配时间缩短20% [58] - ITMS在严寒天气条件下可延长15%-20%的续航里程,将冷却液流动的压降降低10% [58] - 先进直流泵将能源成本降低了10%,将数据中心的使用寿命延长最多五年[60] - 已量化70种产品的碳足跡[84] - 与去年相比,投訴數量與銷售比率減少30%[84] - 通过向客户提供可回收包裝服務,避免了1130吨包裝材料[84] - 与22/23財政年度基線相比,範圍二碳排放量減少81%,超過近期範圍二減少65%的目標[84] - 可再生電力使用量增加到83%,高於前一年的53%,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從前一年的44%增加到69%[84] - 与20/21財政年度基線相比,取水強度按銷售額減少26%[84] - 92%的營運場所(按工時計算)持有ISO 45001認證[84] - 關鍵職位的繼任審查覆蓋率增加40%[84] - 公司在全球超過150000家評級公司中位列最可持續公司前6%[87] - 公司的MSCI ESG評級已從「A」升級至「AA」,位於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前7%[90] - 2024年10月公司获Morningstar Sustainalytics 18.7的ESG风险评级,ESG因素造成重大财务影响的风险为低[93] - 2024年公司获HKQAA可持续发展评级与研究A+,评分73%
德昌电机控股(00179):股 2025 财年年报点评:布局机器人与AI服务器液冷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5-30 18: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给予2026财年(25Q2 - 26Q1)10x PE,对应目标价25.81港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昌电机控股2025财年业绩平稳,加大布局机器人和数据中心液冷 [2] - 随着公司调整客户组合、智能电动需求提升,营收有望重回增长轨道;进入机器人及数据中心液冷领域后,对应营收有望快速提升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 预计公司2026/27/28财年营收分别为39.8/43.5/47.5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8/3.45/3.77亿美元,同比+17%/+12%/+9%,对应EPS分别为0.33/0.37/0.4美元,PE分别为7.74/6.91/6.32x [7] - 2025财年营收36.5亿美元同比 - 4.4%,净利润2.6亿美元同比 + 14.6%,毛利率23.1%同比 + 0.8pct;现金分红0.73亿美元,股利支付率约28% [7] - 2025财年汽车业务营收30.7亿美元,同比下降4%;工商业产品营收5.75亿美元,同比下降5% [7] 业务策略 - 大力发展智能电动增量的电机应用;大力布局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 [7] 新领域布局 - 布局差异化及创新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机器人、仓库自动化、医疗设备、电动单车,以及高精密制造及测量设备 [7] - 计划进入AI服务器热管理系统业务,2025年5月全新推出DCP系列液冷泵 [7] 可比公司估值 | 股票代码 | 股票简称 | 收盘价(港元/元) | EPS(港元/元)2024A | EPS(港元/元)2025E | EPS(港元/元)2026E | PE2024A | PE2025E | PE2026E | | --- | --- | --- | --- | --- | --- | --- | --- | --- | | 1316.HK | 耐世特 | 6.11 | 0.19 | 0.40 | 0.54 | 17 | 15 | 11 | | 330660.SH | 江苏雷利 | 53.25 | 0.92 | 1.19 | 1.41 | 41 | 45 | 38 | | | 平均值 | | | | | 29 | 30 | 24 | [8] 财务预测表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预测,涉及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多项指标及对应增长率、比率等 [9]
德昌电机控股(00179) - 2025 Q4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5-28 20:03
业绩总结 - 2024/25财年总销售收入为36亿美元,净收入为2.63亿美元[23] - FY24/25销售额为36.476亿美元,较FY23/24的38.142亿美元下降了4%(166.6百万美元)[73] - FY24/25的毛利润为8.433亿美元,较FY23/24的8.507亿美元下降了0.74%(7.4百万美元)[73] - FY24/25的EBITA为3.306亿美元,较FY23/24的3.152亿美元增长了4.9%(15.4百万美元)[73] - FY24/25的调整后净利润为2.740亿美元,较FY23/24的2.520亿美元增长了8.73%(22.0百万美元)[73] - FY24/25的稀释每股收益为28.16美分,较FY23/24的24.71美分增长了13.95%(3.45美分)[73] - FY24/25的自由现金流为2.857亿美元,较FY23/24的4.224亿美元下降了32.4%(136.7百万美元)[108] - FY24/25的毛利率为23.1%,较FY23/24的22.3%提高了0.8%[73] - FY24/25的有效税率为12.0%,较FY23/24的14.3%下降了2.3%[124] 用户数据与市场 - 公司在全球超过20个国家运营,员工总数超过3万人[22] - 公司在汽车行业拥有400个客户,非汽车行业客户超过1100个[37] - 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在2024至2031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40] - 预计到2029/30财年,销售额将达到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59] 研发与技术 - 研发支出占销售额的4.5%[22] - 2024年,公司的工程师人数超过1600人[22] - 公司每天生产超过400万个电机及相关产品[20] 其他信息 - 公司在2024年获得了EcoVadis银奖,位于全球150,000多家公司的94百分位[68] - 公司在2024年被评为亚洲最佳工作公司之一,获得HR Asia的认可[66] - FY24/25的资本支出为1.955亿美元,占销售额的5.4%,较FY23/24的4.8%增长了0.6%[73] - FY24/25的总债务为3.593亿美元,较FY23/24的5.608亿美元下降了35.9%(201.5百万美元)[76] - 约翰逊电气的前瞻性声明涉及已知和未知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这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存在显著差异[129] - 前瞻性声明基于对约翰逊电气当前和未来商业战略的众多假设[129] - 文档中呈现的数字可能因四舍五入而与提供的总数不完全一致,百分比可能相应偏离[129]
德昌电机控股(00179)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5-28 19: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营业额3648百万美元,较去年下跌4%[3] - 毛利843百万美元,占营业额的23.1%,去年为851百万美元,占比22.3%[3] - 经调整未计利息、税项及摊销前盈利为344百万美元,占营业额的9.4%,去年为343百万美元,占比9.0%[3] - 股东应占溢利净额263百万美元,较去年上升15%[3] - 已调整撇除非现金外汇变动和重组费用,基本净溢利274百万美元,上升9%[3] - 经营所得自由现金流量为286百万美元,去年为422百万美元[3] - 24/25财年营业额为36.476亿美元,较23/24财年的38.142亿美元减少1.666亿美元,降幅4%[16][17][29] - 24/25财年毛利为8.433亿美元,毛利率23.1%;23/24财年毛利为8.507亿美元,毛利率22.3%[16] - 24/25财年EBITA为3.306亿美元,经调整EBITA为3.443亿美元,经调整EBITA百分比为9.4%;23/24财年EBITA为3.152亿美元,经调整EBITA为3.428亿美元,经调整EBITA百分比为9.0%[16] - 24/25财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628亿美元,经调整净溢利为2.740亿美元;23/24财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292亿美元,经调整净溢利为2.520亿美元[16] - 24/25财年营业溢利为3.059亿美元,较23/24财年的2.853亿美元增加2060万美元,营业溢利百分比从7.5%提升至8.4% [29] - 24/25财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014亿美元,较23/24财年的2.711亿美元增加3030万美元 [29] - 24/25财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628亿美元,较23/24财年的2.292亿美元增加3360万美元,每股基本盈利从24.83美仙提升至28.51美仙 [29] - 24/25财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6280万美元,较23/24财年的22920万美元增加3360万美元或15%[30] - 24/25财年经调整净溢利为27400万美元,23/24财年为25200万美元,变动因素包括销量/组合、价格及营运成本使经调整净溢利减少3170万美元,已变现汇兑净额使经调整净溢利增加2820万美元,其他收入、融资成本及税项净额使溢利增加2550万美元[30][31][33] - 24/25财年毛利率提高至23.1%,23/24财年为22.3%[33] - 24/25财年分销及行政费用(撇除无形资产之摊销费用)占营业额百分比上升至14.2%,23/24财年为13.4%[33] - 24/25财年实际税率为12.0%,23/24财年为14.3%,所得税项开支减少250万美元[34] - 24/25财年如报告所示净溢利占营业额百分比为7.2%,经调整净溢利占营业额百分比为7.5%;23/24财年分别为6.0%和6.6%[30] - 24/25财年自由现金流量为28570万美元,较23/24财年的42240万美元减少13670万美元[43][44] - 24/25财年EBITDA为56860万美元,较23/24财年增加840万美元[43][48] - 24/25财年已付所得税为5080万美元,较23/24财年减少1170万美元[43][48] - 24/25财年资本性开支为19550万美元,较23/24财年增加1060万美元[43][45][48] - 24/25财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变动净额为4070万美元,较23/24财年的34120万美元减少30050万美元[43][46] - 24/25财年公司动用7220万美元现金支付股息,较23/24财年增加1970万美元[43][47] - 24/25财年公司以700万美元购买470万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较23/24财年减少170万美元[4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汽车产品组别营业额达3072百万美元,未计外汇影响下跌3%[5] - 工商用产品组别营业额为575百万美元,未计外汇变动较去年下跌5%,占集团营业总额16%[7] - 24/25财年汽车产品组营业额为30.724亿美元,占比84%,较23/24财年减少1.378亿美元,降幅4%;工商用产品组营业额为5.752亿美元,占比16%,较23/24财年减少0.288亿美元,降幅5%[17] - 24/25财年营业额较23/24财年减少13930万美元,汽车和工商用产品组分别减少11170万和2760万美元,外汇变动使营业额减少2730万美元[20] - 未计外汇变动,24/25财年汽车产品组营业额较23/24财年减少3%,同期全球轻型汽车产量下跌1%,该组占集团营业额比例维持84% [21] - 未计外汇变动,24/25财年工商用产品组营业额较23/24财年下跌5%,占集团营业额比例维持16% [26] 各地区表现 - 24/25财年亚太、欧洲、中东及非洲、美洲地区汽车产品组营业额分别下跌1%、4%、6%,整体下跌3% [24] - 24/25财年亚太、欧洲、中东及非洲、美洲地区工商用产品组营业额分别增长9%、下跌9%、下跌10%,整体下跌5% [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美国将中国进口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将报复性关税调降至10%,但90天期限后局势仍不确定[11] - 25/26财年初始数周公司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中位数百分比,受关税影响产品占集团总营业额百分比为中段个位数[13] - 公司通过分散及优化全球性生产版图、多元化、客户合约及价格调整、客户洞察等策略应对全球经济及地缘政治等策略风险[90] - 公司通过在客户合约中纳入适当条款、协商提价、现金流量对冲合约、钢材固定价格采购合约等管理原材料商品价格风险[82] - 公司只与具有良好投资级别信用评级的主要金融机构交易,避免远期合约交易方失责[84] - 公司确保无单一客户占总营业额10%或以上[100] - 公司面临来自大型和小型利基竞争对手的巨大价格压力,销量可能波动[93] - 公司需在产品和制造技术上不断创新并符合成本效益,否则可能导致客户流失[93] - 公司通过提供成本解决方案、物料优化等方式应对技术和法规变化带来的风险[95] - 公司通过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提升使生产转型,创建智能工厂[96] - 公司通过发展全球版图,减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99] - 公司通过客户及产品组合多元化,减轻对主要客户和产品的依赖[100] - 公司通过维护专有地位、策略性专利申请等方式保障知识产权[100] - 公司通过维持稳固供应商关系、策略性内包供应链等方式减低供应链风险[101] - 公司面临货运及物流风险,包括全球运送产品等问题[101] - 集团面临运输计划中断、运费波动、货物损坏、进出口海关合规等运营风险[102] - 集团通过加强区域性生产能力、本地化供应链等应对运输相关风险[102] - 集团面临人力资源、网络安全、税务等多种运营风险[103] - 集团通过吸引和挽留人才、实施资讯安全协议等应对运营风险[103] - 集团面临舞弊风险,通过道德培训、身份验证等降低风险[104] - 集团需应对环境与气候变化挑战,承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5] - 集团通过评估供应商可持续性表现等应对环境相关风险[105] - 集团产品面临可持续性风险,客户有减少碳排放等要求[106] - 集团通过提供电气化解决方案等降低产品可持续性风险[106] - 集团面临人才相关风险,违规会导致声誉受损等后果[107] - 公司每两年进行一次员工参与度评估并实施针对性后续行动[108] - 公司营造有利工作环境的方式包括减少碳排放、可持续发展设计等[108] - 公司为减轻声誉风险采取确保董事会和管理层组成平衡等措施[112] - 公司提供不断增长的产品组合支持可持续发展,帮助客户过渡到低碳经济[114] - 公司将新能源汽车中关键汽车功能电气化,从内燃机转向混合动力和电池电动汽车[114][115] - 公司工商用产品组通过提供环保产品应对环境压力,帮助客户提高能源效率[115] - 公司产品开发系统结合多种方法确保新产品发布安全完美,生产系统以Cpk 2.0质量绩效为目标[117] - 公司拥有超400家汽车客户和超1100家非汽车客户,无单一客户占总营业额10%或以上[119] - 公司主要生产场所通过ISO 50001认证,涵盖53%的总能源消耗[123] - 24/25财年公司提供超1600小时的EH&S培训[123] - 公司EH&S管理系统含22个核心要素,目标是实现零事故[149] - 24/25财年目标为零死亡事故、零损时事故等[154] - 24/25财年继任审查涵盖主要职位增加40%,93%职位制定继任计划[157] - 公司目标到25/26财年结束时将女性在高级管理层中的比例提高到15%[161] - 公司目标是25/26财年之前对主要厂区进行审查,预期无重大违规[166] - 公司《道德守则及商务行为》由主席及行政总裁汪穗中博士批准,每两年审阅一次[181] - 高风险员工和管理人员入职时需完成道德培训,每年作合规声明,每两年参加线上培训[181] - 其他员工每两年接受团队领导以当地语言提供的道德培训[181] - 公司每年对整个集团风险评估审查一次并更新[181] - 员工和持份者可对道德问题保密举报,公司零容忍欺诈和贪污[182] - 公司董事会扩大审核委员会权力,包括监督企业社会责任问题[176] - 公司为100%员工提供每两年一次道德培训,90%员工参加,100%高风险员工和98%经理完成培训并签署年度道德合规声明[183] - 24/25财政年度,公司未受到任何有关公平交易或竞争行为的监管行动[184] - 董事会对企业策略、业绩、董事委任等重要事宜保留决策或考虑权[197] - 每年一次董事会会议着重年度企业策略计划和规划流程[197] - 董事会每年向董事发出有效性调查评估表现[197] - 管理层负责筹备全年及中期账项等主要企业事宜[198] - 非执行董事委任年期为三年,自动续期每期三年,须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及膺选连任[198] - 除执行主席外,董事任期不超三年[198] - 公司将若干管治事宜监控及评估工作委派给四个委员会,委员会定期向董事会汇报[19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年终现金储备为791百万美元,总债务占资本比率为12%[3][9] - 建议末期股息每股44港仙(5.64美仙),全年股息合共每股61港仙(7.82美仙)[3][10] - 2025年3月31日现金为7.906亿美元,总债务为3.593亿美元,净现金为4.313亿美元;2024年3月31日现金为8.099亿美元,总债务为5.608亿美元,净现金为2.491亿美元[16] - 2025年3月31日市值为18.812亿美元,企业价值为14.918亿美元;2024年3月31日市值为12.946亿美元,企业价值为10.902亿美元[16] - 2025年3月31日总债务占资本比率为12%,总债务占经调整EBITDA比率为0.8,企业价值占经调整EBITDA比率为2.6,利息覆盖率为10.3;2024年3月31日总债务占资本比率为18%,总债务占经调整EBITDA比率为1.1,企业价值占经调整EBITDA比率为1.9,利息覆盖率为10.8[16] - 2025年3月31日存货为53180万美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1970万美元,在库存货日数减少至67天,2024年3月31日为68天[36][39]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货款及其他应收账款为81690万美元,较2024年3月31日增加4370万美元,未收讫营业额日数增加至70天,2024年3月31日为65天[36][40] - 2025年3月31日应付货款及其他应付账款为73190万美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3530万美元,未偿付采购额日数持平在86天[36][41] - 重大非现金项目包括与外汇变动相关之未变现收益或亏损,以及不属于集团日常业务一部分之重组及其他相关成本[32] - 24/25财年末期股息建议每股44港仙,相当于5210万美元,中期股息已派发每股17港仙,相当于2010万美元[67] - 总债务占资本比率降至12%(2024年3月31日为18%),总债务占经调整EBITDA比率降至0.8倍(2024年3月31日为1.1倍)[68] - 企业价值占经调整EBITDA比率增至2.6倍(2024年3月31日为1.9倍),利息覆盖率微降至10.3倍(2024年3月31日为10.8倍)[68] - 外汇合约公平值收益净额减少7080万美元至2025年3月31日的1.006亿美元[71] - 营业额中美元占42%、人民币占23%、欧元占24%、加元占7%、其他占4%[70] - 外汇合约公平值中,欧元合约减少5410万美元至8410万美元,墨西哥比索合约减少1710万美元至1150万美元[72] - 主要货币即期汇率变动,如美元兑墨西哥比索转强23%,欧元兑匈牙利福林转强2%[72] - 集团维持审慎债务水平,完全符合
德昌电机控股:公司动态研究报告:全球微型电机领军企业,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20250318
华鑫证券· 2025-03-18 19: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德昌电机控股,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昌电机是全球微型电机领军企业,通过并购驱动全球扩张,构建领导地位,深耕汽车及工商用市场,盈利能力改善,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 [5][6][9][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59年,由汪松亮先生和汪顾亦珍女士创立,早期聚焦玩具微型电机,发展历经奠定产业基础(1959 - 1981年)、国际市场布局(1982 - 1998年)、并购驱动业务板块进一步拓展(1999年至今)三个阶段 [5] - 当前股价16.46港元,总市值153.8亿港元,总股本934.4百万股,流通股本934.4百万股,52周价格范围9.6 - 18.88港元,日均成交额24.8百万港元 [3] 业务情况 - 专注汽车及工商用微型电机领域,研发团队超1600人,客户覆盖400家汽车行业相关企业及1100家工商用企业,每天生产超400万个电机及相关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 [6] - 汽车业务涵盖热管理、线控转向&制动、车用电机、粉末金属产品四大产品线;工商用产品聚焦智能家居与物联网、绿色电气化、电子工商业、医疗与护理四大方向 [6][8] - 2021年在全球汽车微电机市场市占率达14.1%,排名第二,全球布局30 + 生产基地,依托中国市场推动汽车电气化及智能化发展 [8] 财务情况 - 2024/2025财年上半年,总营收18.5亿美元,同比 - 4.3%;营收按地区划分,北美31.8%、欧洲中亚及非洲30.6%、中国23.5%、亚太(除中国)12.4%、南美1.7%;按产品类别划分,汽车产品和工商业产品营收分别为15.7/2.9亿美元,同比 - 3/-9% [9] - 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自动化水平提升及外币对冲合约收益,2024/2025财年上半年毛利率提升至23.6%,同比 + 1.4pct;分销及行政费用率为14.0%,同比 + 0.9pct;归母净利润提升至1.3亿美元,同比 + 9.5% [10] - 预测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36.2、38.5、41.2亿美元,EPS分别为0.25、0.27、0.29美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6、7.8、7.2倍 [13] 新业务拓展 - 3月2日发布公告,积极探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计划开发和提供仿人型机器人零件原型,评估战略联盟及其他合作形式 [11] - 正在招聘机械设计、AI算法工程师及业务发展经理,重点布局硬件研发、AI算法、业务拓展领域 [12]
德昌电机控股(00179)公司动态研究报告:全球微型电机领军企业,进军人形机器人赛道
华鑫证券· 2025-03-18 19: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昌电机是全球微型电机领军企业,通过并购驱动全球扩张,构建了微型电机领导地位,深耕汽车及工商用市场,汽车微电机市占率全球第二,盈利能力改善且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6][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59年,由汪松亮先生和汪顾亦珍女士创立,早期聚焦玩具微型电机,发展历经奠定产业基础(1959 - 1981年)、国际市场布局(1982 - 1998年)、并购驱动业务板块进一步拓展(1999年至今)三个阶段,已成长为全球领先的微型电机制造商,业务涵盖多领域 [5][6] 业务布局 - 专注汽车及工商用微型电机领域,研发团队超1600人,客户覆盖400家汽车行业相关企业及1100家工商用企业,每天生产超400万个电机及相关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 [6] - 汽车业务涵盖热管理、线控转向&制动、车用电机、粉末金属产品四大产品线;工商用产品聚焦智能家居与物联网、绿色电气化、电子工商业、医疗与护理四大方向 [6][8] - 2021年公司在全球汽车微电机市场市占率达14.1%,排名第二,全球布局30 + 生产基地,依托中国市场推动汽车电气化及智能化发展 [8] 财务情况 - 2024/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总营收18.5亿美元,同比 - 4.3%;营收按地区划分,北美占31.8%、欧洲中亚及非洲占30.6%、中国占23.5%、亚太(除中国)占12.4%、南美占1.7%;按产品类别划分,汽车产品和工商业产品营收分别为15.7/2.9亿美元,同比 - 3/-9% [9] - 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因素,2024/2025财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提升至23.6%,同比 + 1.4pct;分销及行政费用率为14.0%,同比 + 0.9pct;归母净利润提升至1.3亿美元,同比 + 9.5% [10]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36.2、38.5、41.2亿美元,EPS分别为0.25、0.27、0.29美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8.6、7.8、7.2倍 [13] 新领域拓展 - 3月2日公司发布公告,积极探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计划开发和提供仿人型机器人零件原型,评估战略联盟及其他合作形式 [11] - 公司招聘机械设计、AI算法工程师及业务发展经理,重点布局硬件研发、AI算法、业务拓展领域,有望打开二次成长空间 [12]
德昌电机控股(00179):首次覆盖报告:全球化电机企业探索人型机器人应用
海通证券· 2025-03-18 13:1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德昌电机控股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德昌电机是全球化电机企业,为多行业提供产品,汽车领域收入增长跑赢大市,且在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电机应用 [8] - 预计公司2025 - 2027财年营收分别为41/45/49亿美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3.52/3.96亿美元,EPS分别为0.32/0.38/0.42美元,给予2025年8 - 10x PE,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9.69 - 24.61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德昌电机1959年成立,从中国香港小型公司发展为跨国企业,在22个国家聘用超30000名员工,日产400万电机及相关产品,向1600家客户提供运动控制解决方案 [8] - 公司主要为工业、专业、消费者和汽车领域提供产品,在各领域有不同应用产品,如工业领域协助仓库提升出货量,汽车领域帮助电动车实现热管理和电控车门等 [8] 市场表现 - 与沪深300对比,1M绝对涨幅1.4%、相对涨幅 - 5.4%,2M绝对涨幅 - 9.9%、相对涨幅7.7%,3M绝对涨幅 - 7.6%、相对涨幅7.3% [5] 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3647|3815|4135|4519|4939| |(+/-)YoY(%)|6%|5%|8%|9%|9%| |净利润(百万美元)|158|229|295|352|396| |(+/-)YoY(%)|8%|45%|29%|19%|12%| |每股净利润(美元)|0.17|0.25|0.32|0.38|0.42| |每股净资产(美元)|2.63|2.73|3.05|3.44|3.87|[7] 盈利预测核心假设 - 汽车产品组别:2024财年各地区汽车相关产品收入增速高于地区轻型车增速,预计未来3个财年汽车领域产品收入增速为10%、10%、10% [9] - 工商用产品组别:压电电机和医疗应用产品有增长,预计未来3个财年内收入增速为0%、5%、5% [10] - 预计未来3个财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0%、23.5%、23.5% [11] 可比公司估值 - 选取耐世特、江苏雷利作为可比公司,2025年3月17日收盘价下,可比公司2023 - 2026E的PE均值分别为64、38、27、23倍 [12]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美元)|3814|4135|4519|493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美元)|229|295|352|396| |毛利率|22.30%|23.00%|23.50%|23.50%| |资产负债率|38.49%|31.65%|28.57%|25.81%| |每股收益(美元)|0.25|0.32|0.38|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