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天化工(00362)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天化工:委任共同及各别清盘人
智通财经· 2025-11-21 17:36
中国天化工(00362)发布公告,公司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宣布,根据高等法院于2025年10月31日所作的 命令,凯晋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马德民先生及黎颕麟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自2025年 10月31日起,公司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马德民先生及黎颕麟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的授权代表。 ...
中国天化工(00362):委任共同及各别清盘人
智通财经网· 2025-11-21 17:35
智通财经APP讯,中国天化工(00362)发布公告,公司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宣布,根据高等法院于2025年 10月31日所作的命令,凯晋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马德民先生及黎颕麟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的共同及各别清 盘人。自2025年10月31日起,公司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马德民先生及黎颕麟先生获委任为公司的授权代 表。 ...
中国天化工(00362.HK)委任共同及各别清盘人 继续停牌
格隆汇· 2025-11-21 17:35
公司的股份自2025年3月17日上午10:28时起于香港联交所暂停买卖。有关买卖仍然暂停进行,并将继续 暂停,直至另行通知为止。 格隆汇11月21日丨中国天化工(00362.HK)发布公告,根据高等法院于2025年10月31日所作的命令,凯晋 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马德民及黎頴麟获委任为公司的共同及各别清盘人。 公司执行董事兼授权代表盛品儒于2025年8月18日离世。自2025年10月31日起,公司的共同及各别清盘 人马德民及黎頴麟获委任为公司的授权代表。 ...
中国天化工(00362) - (1) 委任共同及各别清盘人; (2) 更改香港主要营业地点及联络方式...
2025-11-21 17:26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依 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Zenith Chemical Group Limited 中國天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強制清盤中)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並於百慕達存續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362) (1) 委任共同及各別清盤人; 委任共同及各別清盤人 中國天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強制清盤中)(「本公司」)的共同及各別清盤人謹此宣 佈,根據高等法院於 2025 年 10 月31 日所作的命令(「該命令」),凱晉企業顧問有 限公司的馬德民先生及黎頴麟先生獲委任為本公司的共同及各別清盤人。 更改香港主要營業地點及聯絡方式 本公司謹此宣佈,自 2025 年 10 月 31 日起,本公司的香港主要營業地點、聯絡電話、 傳真號碼及電郵地址更改如下﹕ 地址 ﹕ 香港銅鑼灣恩平道 28 號利園二期 29 樓 聯絡電話 ﹕ (852) 2583 1313 傳真號碼 ﹕ (852) 2566 8946 電郵地址 ﹕ chinazeith@ac ...
一港股公司财务造假,涉嫌欺诈性虚假陈述、操控股价、挪用股票,两名高管被捕
梧桐树下V· 2025-07-29 11:34
执法行动概况 - 香港证监会与廉政公署7月25日采取代号"杠杆"联合行动 搜查14个地点并拘捕上市公司前主席及前执行董事 涉嫌使用虚假文件虚构股份认购协议及联营项目 涉及金额超过2000万港元 [1] - 涉案人员通过多个代名人账户操控上市公司股价 前执行董事同时担任证券行负责人员兼董事 涉嫌收受利益挪用客户股票 总值约900万港元 [1] - 涉案公司为中国天化工(00362HK) 前主席陈昱和前执行董事钱振轩被拘捕 公司自2025年3月停牌并被法院清盘 2023年9月廉政公署已搜查公司办事处并扣押会计记录等文件 [3] 历史执法案例 - 2023年8月香港证监会与廉政公署调查两家上市公司股价操纵 搜查14个处所并拘捕集团骨干成员 对富昌证券等6家券商发出限制通知书 冻结8个交易账户资产 [5] - 2023年10月三机构首次联合行动搜查两家上市公司 发现管理层与"唱高散货"集团串谋虚构交易 夸大收益8390万港元并虚报资产1092亿港元 拘捕3人包括执行董事 [5] - 2024年2月香港证监会对鼎益丰前主席隋广义及20人提起法律程序 指控2018年操纵股价 股价从051港元飙升至2833港元 冻结17家经纪行账户并与内地监管部门协作 [5] - 2024年8月香港证监会与廉政公署及澳门司法警察局采取代号"分界线"行动 打击跨境企业欺诈 涉及上市公司高层虚构交易及伪造会计账目 总值约12亿港元 拘捕7人包括主席和执行董事 [6] 监管机构内部反腐 - 2024年11月廉政公署起诉香港证监会时任经理梁谱轩及两名友人 涉嫌串谋触犯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 利用职务获取领展房地产信托基金(00823HK)供股计划机密 协助非法获利1100万港元 [6] - 2025年1月廉政公署起诉香港证监会前任副总监邓映霞 涉嫌串谋妨碍司法公正 在调查中国燃气产业投资(01940HK)市场操纵期间向被调查对象提供建议 包括指示销毁证据 [6] 市场背景与监管意义 - 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场强势复苏 42家企业上市总集资额1071亿港元 同比增长七倍跃居全球首位 为近十年同期第二高记录 超越2024年全年总额 [7] - 超200家企业已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包括蜜雪冰城、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优质企业 为市场注入新动能并提振投资者信心 [7] - 香港证监会2024-25年报显示 年内向中介机构提出5428项交易记录索取要求 发布11份股权集中预警 对20家经纪行实施资产限制 因资质问题限制2家持牌机构运营 [7]
中国天化工(0036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2-28 22:2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营业额21,523千港元,较2023年的24,733千港元下降13%[3]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69,006千港元,较2023年的85,592千港元减少19%[3]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4.92港仙,较2023年的15.85港仙下降69%[3]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收益21,523千港元,2023年为24,733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18,466千港元,2023年为17,376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毛利3,057千港元,2023年为7,357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13,393千港元,2023年为1,514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亏损16,572千港元,2023年为29,979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52,434千港元,2023年为55,613千港元[6]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全面开支总额69,650千港元,2023年为65,147千港元[10]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350,335千港元,6月30日为427,868千港元[12]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30,581千港元,6月30日为50,232千港元[12]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产为380,916千港元,6月30日为478,100千港元[12]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105,373千港元,6月30日为432,897千港元[14]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1,354,337千港元,6月30日为1,054,347千港元[14] - 2024年12月31日总负债为1,459,710千港元,6月30日为1,487,244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开支总额为67,243千港元,非控股权益为2,407千港元,总计69,650千港元[16] - 2024年7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135,155千港元,12月31日保持不变[16] - 2024年7月1日累计亏损为1,757,869千港元,12月31日为1,824,428千港元[16] - 2023年7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52,755千港元,12月31日为54,183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6283千港元,2023年为所得5730千港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71750千港元,2023年为所用1840千港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95031千港元,2023年为5928千港元[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132.4亿港元,负债净额约107.9亿港元[24][26]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其他收益或亏损总计1.339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514万港元,其中2024年出售使用权资产以及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收益为1.0253亿港元,提前赎回债券收益为3000万港元[67]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均无即期税项,因公司在香港无应课税溢利,且有足够税务亏损抵减中国企业所得税[71][73] - 2024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折旧为9918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306万港元,员工成本(不含董事酬金)为5394万港元,董事酬金为680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6135亿、2741万、5041万和480万港元[76]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655.9万港元及期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13.51548168亿股计算;2023年分别为8461.4万港元及5.33868823亿股[78] - 2024年和2023年12月31日止期间,稀释每股亏损计算未假设行使公司尚未行使的股份期权及可换股债券,因其无摊薄影响或具反摊薄作用[79]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6,559,000港元,2023年为84,614,000港元[80] - 2024年期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为1,351,548,168股,2023年为533,868,823股[80] - 2024年在中國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约为250,000港元,2023年为1,840,000港元[83][84] - 2024年12月31日30日内应收贸易账项(经扣除拨备)为2,131千港元,6月30日为7千港元[87] - 2024年12月31日181至365日应收贸易账项(经扣除拨备)为277千港元,6月30日为438千港元[87] - 2024年集团收益约2200万港元,2023年约250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3%[122][12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700万港元,2023年约8500万港元,同比减少19%[122][125] - 2024年集团行政开支约2800万港元,2023年约3200万港元,同比减少约13%[123][126] - 2024年集团其他经营开支约400万港元,与2023年相同[12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38100万港元,6月30日为47800万港元[138][1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约0.1,资产负债率383%,负债权益比率约-135%[14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约0,6月30日为1100万港元;应付债券约111600万港元,6月30日为110900万港元[143][14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约为0.1(2024年6月30日:0.1),资产负债比率383%(2024年6月30日:311%),债务与权益比率亏绌约135%(2024年6月30日:147%)[1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约为零百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11百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须于12个月内偿还的银行贷款约为3百万港元[146]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合共金额约为1116百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1109百万港元)[14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若干使用权资产,获银行贷款约零百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11百万港元)及其他贷款3百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48百万港元)[163][1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中国大陆及香港全职雇员115人,6月30日为120人[180][18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石灰粉收入59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569千港元[54]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农业化学品收入1561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164千港元[54] - 公司有两个可报告业务板块,分别为电石(生产及销售电石和石灰粉)和农业化学品(生产及销售农业化学品)[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外界客户收益总计2.1523亿港元,其中碳化钙业务为5909万港元,农业化学品业务为1.5614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4733亿、5569万和1.9164亿港元[63][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部亏损总计6.9006亿港元,其中碳化钙业务为1.3844亿港元,农业化学品业务为2519万港元,未分配为5.2643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8.5592亿、1.7332亿、-1131万和6.9391亿港元[63][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部资产总计3.80916亿港元,其中碳化钙业务为2.10391亿港元,农业化学品业务为2504.6万港元,未分配为1.45479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6.77116亿、4.11421亿、2039.8万和2.45297亿港元[63][6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部负债总计14.5971亿港元,其中碳化钙业务为1.22566亿港元,农业化学品业务为3135.7万港元,未分配为13.05787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6.87626亿、3.08656亿、1898.9万和13.59981亿港元[63][65] - 2024年碳化钙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益约600万港元,与2023年相同[130][131] - 2024年农业化学品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益约1600万港元,2023年为1900万港元;毛利约300万港元,2023年为400万港元[133][135] 财务政策与会计处理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所用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年度财务报表相同[37][38] - 本中期期间公司已首次应用2024年7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对财务状况和业绩无重大影响[39][40][41][44]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所列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账面价值与各自公平值相若[43][46] - 2024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经常性公平值计量均使用第1级[50][51] - 收益指期间内扣除退货拨备及商业折扣并抵销集团内重大交易后的销售货品及服务发票净值[53] - 公司将各业务板块间的销售和转移按当前市场价格视同销售给第三方进行会计处理[58] 债券相关情况 - 公司拟发行不多于50张债券,每张本金100万港元,发行金额不多于5000万港元,年息10%[3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债券应付款项期初账面价值1109064千港元,期末1115732千港元[101] - 2024年12月31日债券应付款项期内利息开支48318千港元,已付利息600千港元[101] - 债券应付款项票息率0% - 12%,实际年利率2.2% - 18.92%[104][105] - 2025年2月21日公司拟发行不超50只债券,本金共不超5000万港元,年利率10%[118] - 拟将债券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债及集团一般营运资金[118] - 公司拟于2025年2月21日发行不多于50张债券,每张本金1000000港元,发行金额不多于50000000港元,年息10%[119] 股份发行与交易 - 2023年6月5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约28,560,000港元可换股债券,可按每股0.21港元转换为136,000,000股股份[95][97] - 2024年2月2日按配售价每股0.1港元配發及发行280,000,000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2,400,000港元及4,200,000港元分别用于偿债及补充营运资金[98] - 2023年10月11日约2,999,000港元可换股债券转换为14,280,000股普通股[97] - 2024年2月2日按每股0.1港元配售2.8亿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240万港元用于偿债、420万港元补充营运资金[99] - 2024年6月28日按每股0.1港元配售3亿股,所得款项净额约2700万港元用于偿债及利息开支、240万港元补充营运资金[99] - 2024年4月19日按每股0.1港元认购1.08亿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03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99] - 2024年2月2日按配售价每股0.1港元配發及發行280000000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2.4百万港元及约4.2百万港元分别用于偿还债项及补充营运资金[149][154] - 2024年4月19日按认购
中国天化工(0036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1-01 22:55
财务业绩 - 本集團於本年度錄得虧損約170百萬港元[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163百萬港元,較上一個財政年度增加4%[6] - 收益減少70%至約32百萬港元,主要由於暫停銷售碳化鈣[6] - 公司收益约为32百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70%[1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163百萬港元,較上一財政年度增加4%[16] - 暫停銷售碳化鈣導致收益減少[16] - 銷售及分銷成本減少約100%,主要由於上一財政年度終止綜合入賬熱能及電力分部[16] - 行政開支減少約3%,主要由於本年度暫停銷售碳化鈣[16] - 其他經營開支增加約121%,由於本年度訴訟索賠撥備增加[16] - 本集团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产生净亏损约170百万港元,截至该日期,本集团的流动负债超出其流动资产及负债净额分別約1,004百万港元及約1,009百萬港元[2] 業務發展 - 碳化鈣生產分部自2023年1月起暫停部分營運,預期將於2024年10月全面恢復生產[7] - 農業化學品分部牡丹江海迪已展開生產及銷售,預期將成為未來增長動力[7] - 熱能及電力部已於2022年8月終止綜合入賬,清盤程序完成後將撥回相關應收賬款[7] - 預期於2024年10月全面恢復生產碳化鈣[18] - 農業化學品分部收益增加約533%,毛利約4百萬港元[19] - 管理層銳意於來年實現人民幣50億元的收益[17] - 擴展海外市場以為股東帶來經濟價值及效益[13] - 公司决定终止热能及电力部门的综合入账[23] - 牡丹江佳日热电正在进行自愿清盘,清盘完成后公司可收回应收款项并计入收益[23] - 黑河龍江化工暂停部分碳化钙生产,预计将于2024年10月全面恢复生产[21] - 牡丹江海迪正处于增长阶段,预计将成为未来几年集团的增长动力[22] 財務狀況 - 公司總資產約478百萬港元,流動負債約1,054百萬港元,處於流動負債淨額和負債淨額狀況[24] - 公司銀行貸款約11百萬港元,其中3百萬港元需於12個月內償還[25,26] - 公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分別約為0.1,資產負債率約311%,債務權益比率為負147%[24] - 管理層密切監控公司流動性並採取適當措施改善財務狀況[24]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應付債券總額約為1,109百萬港元[27] - 於二零二四年二月二日、二零二四年四月十九日及二零二四年六月二十八日,公司通過股權融資共籌集約59.7百萬港元[27,28] - 於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公司出售若干位於中國的土地,總代價人民幣156,440,000元[33] - 於二零二四年三月十三日,公司與中礦聯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20百萬元[30] - 於二零二三年八月十一日及二零二四年二月二十一日,公司單一最大股東發生變更[34,35,38] 企業管治 - 董事會由七名成員組成,包括一名署理行政總裁、三名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51] - 董事會成員具備管理、會計及財務、市場營銷、製造及採購等方面的全面經驗和多元化業務背景[52] - 董事會定期舉行會議,於本年度共召開20次董事會會議[56][57] - 董事會下設薪酬委員會、審核委員會和提名委員會,獨立非執行董事出席會議的次數較高[64] - 公司已就委任及續聘董事制訂經周詳考慮兼具透明度之正式程序[66] - 公司已採納上市規則所載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66] - 公司於本年度內並未發現任何違反有關指引的情況[66] - 公司秘書已接受不少於15小時的相關專業培訓[78] - 提名委員會採納董事會多元化政策,並定期檢討其實施情況[75] - 公司目標於2025年財年委任至少一名女性董事以達致性別多元化[75] 持續經營 - 自愿清盤尚未完成,清盤所得款項約283百萬港元尚未收取[3] - 尚未與約318百萬港元債券的債券持有人達成協議[4] - 中國的閒置使用權資產及樓宇尚未出售[5] - 本集團通過股權融資籌集資金的能力及主要股東支持本集團的能力[6] - 本公司正在制定可能的行動計劃,以解決有關後續財政年度持續經營假設的審核保留意見[92] - 本公司會致力落實及實施行動計劃,以處理有關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財政年度的持續經營假設的審核保留意見[92] - 本公司已與核數師達成共識,認為本公司已自行解決導致不發表意見聲明的問題,除非出現不可預見的情況,否則於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中將不再需要就相同問題載列不發表意見聲明[96] 股東溝通 - 本公司鼓勵與機構及私人投資者雙向溝通,並定期與投資者及分析員聯絡[97] - 本公司最少每年檢討一次股東溝通政策,以確保其持續有效[97] - 於股東大會上,大會主席可就個別事宜分別提呈決議案[101] - 本公司股東大會向股東及董事會提供互相溝通之機會[101] - 股東提呈建議書須經本公司股份過戶登記分處核實,經確認要求為正式及符合程序後,公司秘書將通知董事會召開該股東大會並將有關決議案加入議程[101] 董事及高管 - 羅子平先生於二零二三年十月十二日擔任署理行政總裁[102] - 唐一端先生及盛品儒先生於二零二三年八月二十五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102] - 錢振軒先生於二零二四年二月二十三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102] - 陳昱女士於二零二三年十月十二日暫停職務,並於二零二四年三月十三日辭任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兩個職位[102] - 唐一端先生擁有豐富的投資銀行和科技企業戰略管理經驗[105] - 盛品儒先生在媒體、娛樂、電商等行業以及企業戰略、融資和業務發展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經驗[106,108] - 羅子平先生曾擔任業務顧問並為香港上市及非上市公司提供顧問服務[107] 其他 - 本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业务,附属公司的主要业务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22] - 本集团本年度之虧損以及本公司與本集團於該日之事務狀況[123] - 董事不建議派付本年度之股息[123] - 本集團最近五個財政年度已刊發綜合業績、資產與負債以及權益之概要[124][125][126][127][128] - 本公司現行購股權計劃由董事會于2022年11月14日提出并获股东于2022年12月14日批准[133] - 本集團向五大客戶供貨之銷售額佔本集團年度總銷售額約81%,當中向最大客戶供貨之銷售額則佔年度總銷售額約57%[149][152] - 本集團向五大供應商購貨之採購額佔本集團年度總採購額約74%,當中向最大供應商購貨之採購額則佔年度總採購額約22%[150][152]
中国天化工(0036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27 19:03
财务盈亏情况 - 2024年公司亏损17.0219亿港元,2023年亏损19.5242亿港元[2] - 2024年毛利为1.1147亿港元,2023年亏损5100万港元[2] - 2024年经营亏损7.7731亿港元,2023年亏损7.2607亿港元[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17.0219亿港元,2023年亏损18.6533亿港元[2]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22.57港仙,2023年为49.84港仙[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约1.70219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为10.04115亿港元及10.09144亿港元[10]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客户合约收入3.16亿港元,2023年为10.08亿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热能供应服务收入2024年为0,2023年为376.6万港元[19] - 2024年碳化钙销售无收入,2023年为8422.4万港元;石灰粉销售2024年为1238.1万港元,2023年为1381.5万港元;农业化学品销售2024年为1918.1万港元,2023年为280.8万港元[19]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综合亏损1.70亿港元,2023年为1.95亿港元[2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9903.7万港元,2023年为836.6万港元[23] - 2024年财务成本为9248.8万港元,2023年为1.14亿港元[25] - 2024年持续经营业务中,碳化钙外部客户收益1238.1万港元,分部亏损3241.9万港元;农业化学品外部客户收益1918.1万港元,分部亏损409.7万港元[22]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中,碳化钙外部客户收益9803.9万港元,分部亏损4.34亿港元;农业化学品外部客户收益280.8万港元,分部亏损80.4万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热能及电力外部客户收益376.6万港元,分部亏损870.9万港元[22] - 2024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约为零港仙,2023年为每股2.78港仙[33]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62501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720059000股计算,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55876000港元和312745000股[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产生亏损约1.702亿港元,有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分别约10.041亿港元及10.091亿港元[47] - 本年度公司收益约为320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70%;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63亿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4%[49]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零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100%;行政开支约为94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3%;其他经营开支约为3100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21%[49] - 碳化钙分部本年度来自外部客户收益约120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88%,预计2024年10月全面恢复生产[50] - 农业化学品分部本年度来自外部客户收益约190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约533%,录得毛利约400万港元[51]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总资47.81亿港元,2023年为66.6629亿港元[5] - 2024年总负债148.7244亿港元,2023年为161.4348亿港元[6] - 2024年流动负债净额为100.4115亿港元,2023年为79.4788亿港元[6] - 2024年负债净值为100.9144亿港元,2023年为94.7719亿港元[6]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 - 100.8984亿港元,2023年为 - 95.5357亿港元[5] - 2024年应收贸易账项(来自客户合约)为8072千港元,2023年为5437千港元[35] - 2024年法定股本为5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35155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500000千港元和52755千港元[36] - 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1351548千股,2023年为527548千股[37] - 2024年应付贸易账项为4.2544亿港元,2023年为3.9955亿港元,账龄分布有变化[4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478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667百万港元下降[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约0.1,资产负债率约311%,债务与权益比率亏损约147%[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约11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20百万港元减少[60] - 2024年6月30日,应付债券总额约1,109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1,065百万港元增加[6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0.3百万港元,2023年约2百万港元;本年度录得公平值亏损净值约2百万港元,2023年约0.1百万港元[63] - 2024年6月30日,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约11百万港元(2023年约20百万港元)和约48百万港元(2023年约48百万港元)以集团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作担保[64]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8.25%,超过部分税率16.5%;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25%,2024年和2023年均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相关所得税拨备[27] 业务运营情况 - 公司有碳化钙、农业化学品、热能及电力三个可报告分部,热能及电力分部自2022年8月26日起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牡丹江海蒂已投入生产及销售农业化学品,董事会认为其将成集团未来数年增长动力[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终止综合入账热能及电力部营运,牡丹江佳日热电正进行自愿清盘[56] - 碳化钙市场售价下降,黑河龙江化工暂停部分生产,预计2024年10月全面恢复[54] 资金筹集与使用 - 2024年9月20日,公司与新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最多配售6亿股,所得款项净额约5790万港元[11] - 报告期后,公司获主要股东最高约5000万港元贷款融资及前主要股东最高约4000万港元贷款融资[12] - 集团将考虑进行股权集资活动并采用成本削减措施[12] - 2023年1月27日公司根据包销协议配发及发行3.7682012亿股供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0.2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7536.4万港元用于偿债及营运资金[38] - 2024年2月2日公司根据配售协议按每股0.1港元配发售2.8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240万港元偿债、420万港元补充营运资金;6月28日按同样价格配发售3亿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700万港元偿债及付息、240万港元补充营运资金[39][40] - 2024年4月19日公司根据认购协议按每股0.1港元配发售1.08亿股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03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40] - 2024年2月2日,按配售价每股0.1港元发行280,00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债和补充营运资金[62] - 2024年4月19日,按认购价每股0.1港元发行108,00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一般营运资金[62] - 2024年6月28日,按配售价每股0.1港元发行300,000,000股,所得款项净额用于偿债、支付利息和补充营运资金[62] 准则应用情况 - 集团于2023年7月1日起的年度报告期间首次应用多项准则及修订,对过往及本期无重大影响[14]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但影响会计政策披露[15] - 2022年6月颁布修订条例,自2025年5月1日起取消强积金与长期服务金对冲机制,对集团长期服务金责任及员工成本无重大影响[15][16] - 2023年7月开始的报告期间,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准则已颁布但未生效,集团未提早采纳[17] - 董事评估预期采用新订及经修订准则不会对集团财务表现及状况造成重大影响[1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股息,2023年亦无派息[30]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股息[72] 股份变动情况 - 2022年12月14日公司进行股份合并,20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现有股份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2.00港元的合并股份,12月16日生效,随后进行股本削减及股份拆细[38] - 2022年6月21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354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可按每股0.1港元转换为3.54亿股普通股,7月4日约2999.6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已转换为3.54亿股普通股[38] - 2023年6月5日公司发行本金总额约2856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可按每股0.21港元转换为1.36亿股股份,2024年有多笔可换股债券转换为普通股[39] - 2024年8月22日,公司与前配售代理订立协议,拟配售最多6亿股配售股份,配售价每股0.1港元,该协议于9月20日终止[44] - 2024年9月20日,公司与新配售代理订立协议,新配售代理按尽力基准以每股0.1港元促使认购最多6亿股配售股份[45] - 2024年9月23日,公司董事会拟对每股面值0.01港元的现有普通股进行股份合并[45] - 2023年8月11日,陈远东先生以每股0.966港元出售1.4285亿股公司股份;2024年2月21日,唐一端先生以每股0.15港元出售1.3185亿股公司股份,张先生成为单一最大股东[66] 法律诉讼情况 - 2013年12月4日,王月娴女士认购公司面值1000万港元的八年期债券,后双方就支付金额产生分歧,引发法律诉讼[43] - 2022年2月22日,呈请人展开法律诉讼程序,要求公司支付1320万港元(本金1000万港元及利息320万港元)[43] - 2022年11月30日,呈请人入禀以简易判决程序审理本金为550万港元的债券[43] - 2023年4月13日,法院判令公司向呈请人支付550万港元[43] - 呈请人已撤回呈请,由替代呈请人代替,法官将在2024年9月19日起三个月内就替代呈请人等的申请作出裁决[43][44] 核数师意见 - 核数师对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因未能取得足够且适当的审核凭证[46] 未来规划与预期 - 管理层预计来年实现人民币50亿元的收益[53] 风险管理 - 集团将适时利用对冲工具减低汇率变动风险[7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内部操守准则,全体董事本年度一直遵守[75]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综合财务业绩,认为业绩合规且披露适当[76]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初步公告有关数字,获核数师同意与综合财务报表数字一致,核数师工作不构成核证工作且无作出保证[77] 人员与股权结构 - 直至2024年3月13日,主席及行政总裁由陈昱女士一人兼任;其后罗子平先生任署理行政总裁,马荣欣先生任董事会主席[7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人数为120人[71] - 2023年6月30日,4974455份购股权尚未行使,行使期至2023年11月2日,行使价为每股7.91港元,计划已到期[71]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罗子平、唐一端、盛品儒、钱振轩,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马荣欣、谭政豪、侯志杰[78] 其他事项 - 公司预期撇销应收牡丹江佳日热电款项约2.83亿港元[11] - 公司正就约3.18亿港元债券与持有人磋商,若达成和解,约1.59亿港元应付债券付款期限将递延或贴现[11] - 集团闲置使用权资产及楼宇账面总值分别约为9000万港元及6200万港元,总市值约2.5亿港元[11] - 2023年6月26日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牡丹江佳日热电提交自愿清盘申请,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牡丹江龙拓可能需支付1.5亿元人民币,若资本化失效可用股东贷款抵销[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财政年度,公司已支付呈请人索赔约644.3万港元[43] - 2024年6月19日,公司间接拥有90%股权的黑河龙江化工完成土地出售,总代价约1.855亿港元[65] - 本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赎回或出售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3] - 公司2024年年报将刊载于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网站和公司网站
中国天化工(0036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15 22:51
整体经营业绩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营业额为24,733千港元,较2022年的92,217千港元下降73%,已终止经营业务营业额为0,较2022年的3,766千港元下降100%,整体营业额为24,733千港元,较2022年的95,983千港元下降74%][3] - [2023年期间亏损85,592千港元,较2022年的溢利275,558千港元下降131%][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15.85港仙,较2022年的每股盈利178.04港仙下降109%][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亏损8.56亿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2.76亿港元][12] - [2023年下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2.4733亿港元,2022年下半年为9.2217亿港元,其中碳化钙销售从8.3898亿港元降至0,石灰粉销售从0.8319亿港元降至0.5569亿港元,农业化学品销售从0增至1.9164亿港元][54] - [2023年下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总亏损为8559.2万港元,其中碳化钙分部亏损1733.2万港元,农业化学品分部盈利113.1万港元,未分配项目亏损6939.1万港元;2022年下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分部总盈利为2.75558亿港元][65][67][69]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亏损6.51亿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2.81亿港元][12] - [公司2023年下半年收益约25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74%,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5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131%][144][14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终止经营业务下牡丹江佳日热电收益376.6万港元,期间亏损870.9万港元][140] 财务指标变化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24,733千港元,销售成本为17,376千港元,毛利为7,357千港元,而2022年毛利为亏损2,267千港元][6] - [2023年就应收贸易账项计提拨备净额1,208千港元,较2022年的86千港元有所增加;就预付款项、订金及其他应收款项计提拨备净额1,206千港元,较2022年的1,845千港元有所减少][6]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为0,较2022年的6,230千港元下降100%;行政开支为32,173千港元,较2022年的52,036千港元有所下降][6] - [2023年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之收益为0,较2022年的404,680千港元下降100%][6] - [2023年经营亏损29,979千港元,较2022年的经营溢利335,498千港元下降明显][6] - [2023年财务成本为55,613千港元,较2022年的51,231千港元有所增加][6] - [2023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期间亏损为0,较2022年的亏损8,709千港元下降100%][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为2.0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开支3.49亿港元][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为67.71亿港元,较6月30日的66.66亿港元有所增加][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68.76亿港元,较6月30日的161.43亿港元有所增加][18]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1.09亿港元,较6月30日的2125万港元大幅增加][16] - [2023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为11.13亿港元,较6月30日的10.65亿港元有所增加][18]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为99.19亿港元,较6月30日的79.48亿港元有所增加][18] - [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 - 101.72亿港元,较6月30日的 - 95.54亿港元亏损增加][16]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为62.56亿港元,较6月30日的77.39亿港元有所减少][1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57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532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4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72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2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864千港元][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流动负债约为991863000港元,净负债约为1010510000港元][28][30]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从52755千港元增加至54183千港元][20]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从1617769千港元增加至1686795千港元][20] - [202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从266056千港元减少至15073千港元][22] - [202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从1461893千港元减少至1187425千港元][2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1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54千港元][24] - [2023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514000港元,2022年为438000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杂项收入2023年为0,2022年为20000港元][70] - [2023年上半年未计提香港利得税和中国企业所得税,原因分别是无应课税溢利和有充足税务亏损抵销溢利,2022年亦无相关计提][73][74][75] - [2023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折旧为16135000港元,2022年为27955000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3年为2741000港元,2022年为3911000港元][79]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不含董事酬金)中工资、薪金及实物利益为4707000港元,2022年为7715000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2023年为334000港元,2022年为1500000港元;董事酬金两年均为480000港元][7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4614000港元,2022年为溢利约274468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为533868823股,2022年(经重订)为154161594股][83][85] - [2023年上半年来自持续经营业务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4614000港元,2022年为溢利约283177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为533868823股,2022年(经重订)为154161594股][84][86]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0,2022年约为8709000港元;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为533868823股,2022年(经重订)为154161594股][88][91] - [2023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期间计算每股摊薄亏损/盈利未假设行使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和可换股债券,因购股权无摊薄作用,可转换债券具反摊薄作用][89][92] - [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金额约为1840000港元,2022年为1498000港元][90][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项(经扣除拨备)为18,317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5,430千港元有所增加][98] - [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的普通股为541,828,168股,面值54,183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527,548,168股和52,755千港元有所增加][101] - [债券应付账款方面,2023年12月31日账面值为1113326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064706千港元有所增加;期内利息开支为48700千港元,较上半年的103134千港元减少;已付利息为0,上半年为-3770千港元;偿还债券为-80千港元,上半年为-89312千港元;提早赎回债券收益为0,上半年为-11500千港元][114] - [未兑换债券未贴现现金流量,2023年12月31日一年内需偿还525620千港元,第二年至第五年需偿还631760千港元;债券应付账款按0% - 12%票息率计息,实际年利率介乎2.2% - 18.92%][117][118] - [银行贷款方面,2023年12月31日需偿还总额为12612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9682千港元减少;按要求偿还为0,上半年为5916千港元;一年内偿还3302千港元,较上半年的3032千港元增加;第二年偿还2924千港元,较上半年的2884千港元增加;第三至第五年偿还6386千港元,较上半年的7850千港元减少][121] - [银行贷款账面价值,2023年12月31日以港元计值为12612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3766千港元减少;以人民币计值为0,上半年为5916千港元][125] - [应付贸易账项方面,公司一般获供应商给予30 - 180日信贷期;2023年12月31日总额为52534千港元,较6月30日的39955千港元增加][126][127][130] - [应付贸易账项账龄分析,2023年12月31日30日内为4551千港元,31 - 60日为2164千港元,61 - 90日为6471千港元,91 - 120日为3799千港元,121 - 365日为5882千港元,超过365日为29667千港元][130] - [2023年下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降至0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700万港元;行政开支约32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40%;其他经营开支约400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43%][145][146][149][151] - [碳化钙分部2023年下半年收益约6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93%,毛利约30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50%][153][155] - [2023年6月15日公司收购牡丹江海迪,农业化学品分部2023年下半年收益约1900万港元,毛利约400万港元,2022年为0][154][155] - [热能及电力业务2023年下半年收益约为0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100%][15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6.77亿港元,流动负债约10.62亿港元,非流动负债约6.26亿港元,非控股权益约70万港元,股东权益赤字约10.17亿港元][159]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为6.77亿港元,较6月30日的6.67亿港元有所增加][16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7000万港元,较6月30日的4600万港元有所增加][164][16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约为0.1,资产负债比率为249%,债务与权益比率亏损约167%][165][16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约为1300万港元,较6月30日的2000万港元有所减少][169][17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债券合共金额约为11.13亿港元,较6月30日的10.65亿港元有所增加][170][17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除约200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外无重大投资,与2023年6月30日持平][184][1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以物业、厂房及设备和使用权资产抵押获得银行贷款约13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000万港元)及其他贷款约4800万港元(与2023年6月30日持平)][185][188] 财务报表编制 - [公司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照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及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十六的适用披露规定编制][26][29] 业务相关事项 - [公司有碳化钙、农业化学品、热能及电力三个可报告分部,热能及电力分部自2022年8月26日起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56][58] - [公司按现行市价计算分部间销售及转让,各经营分部会计政策与2023年年度财务报表所述相同][61][62] - [收益指经扣除退货拨备及商业折扣,并对销集团内公司间重大交易后
中国天化工(0036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11-01 19: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益为100,847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98,664千港元[7] - 本年度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 - 5,100千港元,上一年度为32,483千港元[8] - 本年度公司经营亏损为72,607千港元,上一年度为94,967千港元[10] - 本年度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86,53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260,997千港元[11] - 本年度公司亏损为195,242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073,821千港元[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620,935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088,264千港元[3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为36,929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40,604千港元[33][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1,614,348千港元,上一年度为2,063,097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 - 794,788千港元,上一年度为 - 966,539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净值为 - 947,719千港元,上一年度为 - 824,850千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约1.95242亿港元,流动负债净额约为7.94788亿港元,负债净额约为9.47719亿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外部客户收益104,613千港元,分部亏损443,755千港元,除税前亏损195,242千港元,年内综合亏损195,242千港元[80][8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外部客户收益369,628千港元,分部亏损898,545千港元,除税前亏损1,073,821千港元,年内综合亏损1,073,821千港元[84][86] - 2023年持续经营业务中销售碳化钙收入84,224千港元、石灰粉13,815千港元、农业化学品2,808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中热能供应服务3,766千港元、电力供应服务无收入[71][73]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中销售碳化钙收入184,966千港元、石灰粉13,698千港元;已终止经营业务中热能供应服务158,973千港元、电力供应服务11,991千港元[71][73]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公平值亏损净额47千港元,终止综合入账附属公司之收益404,680千港元,公司行政开支156,120千港元[81] - 2022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收益净额1,765千港元,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收益191千港元,分占联营企业业绩亏损137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之收益10,220千港元,公司行政开支187,315千港元[85] - 持续经营业务2023年政府补助金64千港元,2022年为112千港元;银行利息收入2023年4千港元,2022年33千港元[88] - 持续经营业务2023年存货减值3563千港元,2022年减值拨回3726千港元;提前赎回债券收益2023年11500千港元,2022年10321千港元[88]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3年政府补助金为0,2022年5830千港元;银行利息收入2023年为0,2022年32千港元[90] - 持续经营业务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1621千港元,2022年1065千港元;应付债券利息2023年103134千港元,2022年155489千港元[95]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3年其他贷款利息1509千港元,2022年3758千港元;其他贷款违约利息2023年为0,2022年9676千港元[97] - 持续经营业务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105947千港元,2022年166181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3年56399千港元,2022年57321千港元[108] - 已终止经营业务2023年提供服务成本5614千港元,2022年229167千港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022年16056千港元[109] - 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023年约155876000港元,2022年约1064206000港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113] - 持续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根据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7亿港元(2022年:2.51亿港元)及本年度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约3.13亿股(2022年:1.11亿股)计算[115] - 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亏损为每股约2.78港仙(2022年:每股731.35港仙),按已终止经营业务年度亏损约870.9万港元(2022年:8.13亿港元)计算[116] - 来自客户合约的应收贸易账项2023年为5437千港元,2022年为51478千港元,扣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后分别为5430千港元和29759千港元[119] - 应付贸易账项2023年为39955千港元,2022年为57638千港元,集团获供应商信贷期为30至180日(2022年:30至120日)[142][139] - 本年度公司收益约为1.05亿港元(2022年:约3.7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72%[160]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56亿港元(2022年:约10.64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85%[160] - 本年度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约为100万港元(2022年:约200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95%[162] - 本年度公司行政开支约为9700万港元(2022年:约1.26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23%[163] - 本年度碳化钙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益约9800万港元(2022年:约1.99亿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减少约51%[165] - 热能及电力分部本年度来自外部客户收益约40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98%,来自热能供应收入约40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97%,分部亏损约900万港元,较上一财年减少约99%[167]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6.67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12.38亿港元减少;流动负债约8.41亿港元,非流动负债约7.74亿港元,非控股权益约800万港元,股东权益亏损约9.55亿港元[1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4600万港元,包括存货约200万港元、应收贸易账项约500万港元、预付款项等约2600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100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300万港元[1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约为0.1,与2022年持平;资产负债比率约242%,较2022年的约167%上升;债务与权益比率亏损约170%,较2022年的约250%下降[17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约2000万港元,须于12个月内偿还的约900万港元,其中约1400万港元以港元计值,约600万港元以人民币计值[179] - 2023年6月30日,应付债券总额约10.65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10.66亿港元略有减少[18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200万港元,本年度录得公平值亏损净值约10万港元,出售收益约零港元[185] 业务线相关情况 - 公司有碳化钙、农业化学品、热能及电力、建造服务四个可报告分部,其中热能及电力、建造服务已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74][75] - 农业化学品部牡丹江海蒂本年度已投入生产及销售,预期年产量约3500吨,年产值约人民币2.5亿元[171] - 集团于2021年6月30日止年度出售建筑服务分部以减轻负担[168] - 因碳化钙市场售价下降,黑河龙江化工暂停部分碳化钙生产,考虑于2023年底恢复[170] - 2022年8月26日当局接管牡丹江佳日热电运营,该公司被视为从集团综合财务报表中拆分并分类为终止经营,公司正就相关事宜与当局联络,且该公司正在进行自愿清盘[172] 公司重大事项 - 公司预期撇销应收牡丹江佳日热电款项约2.93亿港元[51] - 公司正就应付约1.28亿港元债券进行磋商,若达成和解,约9600万港元相关应付债券付款期限将递延或贴现[52] - 集团于2023年6月30日的约4800万港元其他贷款中约4500万港元已于2023年8月再融资[53] - 集团闲置使用权资产及楼宇账面价值分别约为9800万港元及6300万港元,总市值约2.62亿港元[54] - 2020年12月28日,附属公司黑河龙江化工同意以约1.5644亿元转让土地使用权,含约1.3944亿元及土地补偿约1700万元[55] - 若黑河龙江化工正常营运,应付黑河龙合投资管理其他应付款项约1.3944亿元(相当于约1.5277亿港元)将不会被收回[56] - 牡丹江龙拓需为牡丹江佳日热电支付1.5亿元人民币,若资本化失效,该金额将在自愿清盘后到期应付[144] - 王月娴女士认购公司1000万港元八年期债券,公司与她在支付金额上有分歧,法院简易判决公司支付550万港元,公司已上诉[146] - 王月娴女士向高等法院提交清盘呈请,该呈请已听证并延期至2023年11月22日,公司预计申索总金额约650万港元,已作出全额拨备[147][148][149] - 公司就王月娴女士滥用司法程序进行反申索[149] - 廉署调查涉及以移民投资为目的的债券,公司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评估影响并与核数师联系[151] - 特别调查委员会委聘独立第三方执业会计师进行协定程序,认为债券发行无异常或违规,法律上合法有效可强制执行[152] - 公司核数师信纳协定程序结果,完成有关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末期业绩的审计程序[153] - 公司预计可收取牡丹江佳日热电有限公司结算款项约2.93亿港元应收撇销金额,但审计未能取得足够凭证[158] - 公司与债券持有人若达成调解计划,可延迟约1.28亿港元债券应付款项还款期,审计未能取得相关凭证[158] - 公司闲置使用权资产及楼宇预计按不低于约2.62亿港元代价出售,审计未能取得足够凭证[158] - 若黑河龙江化工有限公司土地出售暂停,应付买方约1.5277亿港元,审计未能确定是否会被要求偿还[159] - 2023年1月26日公司完成供股,按每两股现有股份获发五股供股股份,每股0.2港元价格发行376,820,120股,所得款项净额约7300万港元,约6500万港元用于偿债及利息开支,约80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81] - 2023年6月5日公司完成发行本金2856万港元、2025年到期、3%票息可换股债券,换股价每股0.21港元,当日收市价每股0.32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2800万港元,约2600万港元用于偿债及利息开支,约200万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183] - 2023年8月11日,公司单一最大股东陈远东以每股0.966港元出售1.4285亿股股份给唐一端,占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7.08%,唐一端成为单一最大股东[190] - 2020年12月28日,公司间接持股90%的黑河龙江化工拟以约1.855亿港元转让土地使用权,因疫情延迟,预计2024年初完成[188][18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0年12月7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4月24日在百慕达存续[42] - 公司股份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43] 财务报表编制相关 - 综合财务报表以港元列示,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编制[44][46]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之修订-分类负债为流动或非流动、附带契约的非流动负债等准则于2024年1月1日生效[63]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之修订-会计政策披露、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之修订-会计估计的定义等准则于2023年1月1日生效[63][64] - 公司预计采用新订及经修订准则不会对财务表现及状况造成重大影响[68]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两级制,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8.25%,超过部分税率16.5%,2023和2022年均无香港应课税溢利,未计提利得税[102][103] - 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5%,2023和2022年均无中国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所得税[105][106] 股本相关 - 法定股本为50亿股每股面值0.10港元之普通股,金额为50亿港元,2023年和2022年无变化[124] - 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2023年为5.28亿股(2022年: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