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芯国际(00981)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9月29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9:06
沪港通及深港通南向资金成交概况 - 2025年9月29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86.90亿元)、小米集团-W(62.23亿元)、腾讯控股(40.63亿元)[1] - 同日,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52.11亿元)、小米集团-W(36.91亿元)、中芯国际(30.22亿元)[1] - 阿里巴巴-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均位列成交额首位,合计成交额达139.01亿元,显示出极高的市场关注度[1][2]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公司净买入情况 - 阿里巴巴-W获得最大净买入额,为+16.60亿元,成交金额86.90亿元[2] - 腾讯控股净买入额+12.64亿元,成交金额40.63亿元[2] - 盈富基金出现大幅净卖出,净买入额为-39.76亿元,成交金额39.81亿元[2] - 中芯国际净买入额+1715.83万元,成交金额36.82亿元[2] - 理想汽车-W净买入额+6.05亿元,成交金额18.56亿元[2]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公司净买入情况 - 阿里巴巴-W净买入额+18.96亿元,成交金额52.11亿元[2] - 小米集团-W净买入额+5.73亿元,成交金额36.91亿元[2] - 中芯国际净买入额+3.62亿元,成交金额30.22亿元[2] - 快手-W净买入额+3.71亿元,成交金额8.22亿元[2] - 盈富基金净买入额为-18.07亿元,成交金额18.12亿元[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16.54亿 内资继续抢筹科技股 抛售盈富基金(02800)超57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7:54
港股通资金流向 - 北水成交净卖出16.54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23.58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7.04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个股为阿里巴巴-W(09988)、腾讯(00700)、小米集团-W(01810) 净卖出最多为盈富基金(02800)、中国移动(00941)、华虹半导体(01347) [1] 个股资金明细 - 阿里巴巴-W(09988)买卖总额86.90亿港元 净流入16.60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01810)买卖总额62.23亿港元 净流入4.2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00700)买卖总额40.63亿港元 净流入12.63亿港元 [2] - 盈富基金(02800)买卖总额39.81亿港元 净流出39.76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00981)买卖总额36.82亿港元 净流入1715.83万港元 [2] - 理想汽车-W(02015)买卖总额18.56亿港元 净流入6.05亿港元 [2] - 晶泰控股(02228)买卖总额15.76亿港元 净流出1.06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买卖总额12.93亿港元 净流出8412.65万港元 [4] - 美团-W(03690)买卖总额9.89亿港元 净流入821.61万港元 [4] - 快手-W(01024)买卖总额8.22亿港元 净流入3.71亿港元 [4] 行业与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云端运算业务获建银国际看好 管理层计划超越现有3800亿元人民币AI计划 全球化策略扩大潜在市场规模 [4] - 腾讯混元开源多模态生图模型 西部证券认为将显著提升AI应用开发密度 推动云算力需求快速增长 [5] - 小米17系列智能手机首日销量及收入突破国内同业历史纪录 Pro Max机型占比超50% 高端市场份额加速提升 [5] - 理想汽车新推i6车款 里昂预计月销量达1万辆 首周订单约3万辆 车型规格在价格范围内具独特性 [5] - 芯片股出现分化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3.78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遭净卖出1.15亿港元 [6] -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募资80亿元 用于AI训推一体芯片、图形芯片及SoC芯片研发项目 [6] - 盈富基金遭净卖出57.83亿港元 华泰证券指港股"持股过节"胜率较高 假期前宜配置成长和消费板块 [6]
66%美国产品离不开中国芯片​!
是说芯语· 2025-09-29 16:11
文章核心观点 - 美国政府研究显示,66%的美国产品使用了中国制造的成熟制程芯片,这反映了美国在产业话语权、供应链回流和霸权策略上的三重焦虑 [1][3] - 中国芯片产业通过采取非对称竞争策略,避开与美国的先进制程正面竞争,转而深耕成熟制程并构建全产业链优势,成功实现了破局 [7] - 全球产业链对“安全”的定义权正在发生转变,从过去由美国主导的技术垄断,转向由中国通过性价比、稳定性和全链条能力构建的生态适配性来定义 [11][13] 美国对成熟芯片依赖的焦虑 - **产业话语权旁落**:美国将芯片划分为先进与成熟制程的企图被打破,中国28nm及以上芯片已广泛应用于特斯拉自动驾驶模块、F-35战斗机传感器及家电电网等关键领域 [3] - **供应链回流失败**: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投入520亿美元试图将产业链拉回本土,但台积电凤凰城工厂投产推迟3年,英特尔俄亥俄工厂28纳米芯片良率仅31% [4] - **霸权策略失效**:美国针对成熟芯片的301调查和关税施压遭到国内企业反对,特斯拉担忧芯片成本上涨20%,雷神公司因缺中国FPGA芯片导致导弹交付推迟,商务部不得不向高通、英特尔发放采购豁免 [5] 中国芯片的非对称破局策略 - **聚焦市场需求**:全球芯片需求中75%为成熟制程,中国避开7纳米EUV技术的封锁,深耕28nm及以上工艺,并通过碳化硅等新材料升级使性能堪比更先进工艺 [7] - **构建全产业链护城河**:中国布局了“饱和式产业链”,从上海新昇的12英寸硅片、江丰电子的靶材到长电科技的封测技术,各环节均有本土企业支撑,华为与中芯国际实现28纳米全流程国产化,代工价格降至每片900美元,比台积电便宜45% [8] - **以市场力量改写规则**:全球企业选芯片标准转向“生态适配”,德国大众因英飞凌涨价转而与比亚迪半导体合作,意法半导体将40%的IGBT芯片交由华虹代工,日本瑞萨包下中芯国际两条产线 [9] 产业链安全定义权的转变 - **“去中国化”不切实际**:美国芯片工程师仅7.2万名,而中国有220万,德州仪器建28纳米产线需从中国高薪挖人,年薪是本土的3倍,美国在2025年解除对华成熟制程EDA软件管制,因三大EDA巨头在华收入占比12%-16%,禁令导致其股价暴跌 [12] - **中国成为规则制定者**:每三台家电有一台使用中国芯片,每五辆燃油车离不开中国造的IGBT,韩国三星和SK海力士的中国工厂供应全球40%的存储芯片,美国加征35%关税的结果是福特电动车停产和雷神导弹交付推迟 [13]
科创板收盘播报:科创50指数涨1.35% 电气设备股表现强势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9 16:04
科创50指数表现 - 科创50指数收盘报1470.41点,涨幅1.35%,日内振幅达3.14% [1] - 指数早盘低开后一度下跌约1.7%,午后拉升翻红,总成交额约963.0亿元 [1] 科创板整体市场概况 - 科创板综指收于1690.76点,涨幅1.18%,总成交额2402亿元 [2] - 剔除停牌个股后,588只个股平均涨幅1.36%,平均换手率3.17%,平均振幅4.49% [2] - 市场呈现涨多跌少格局,高价股与低价股均多数上涨 [2] 行业板块表现 - 电气设备股和电器仪表股表现强势 [2] - 化学制药股和元器件股跌幅靠前 [2] - 半导体股和化工原料股表现出现分化 [2] 个股交易情况 - 品茗科技、复洁环保、万润新能涨停,涨幅领先 [3] - 新光光电下跌17.56%,跌幅居首 [3] - 中芯国际成交额136.3亿元,位居首位 [4] - *ST观典成交额897.7万元,位居末位 [4] - 中科蓝讯换手率22.06%,为最高 [4] - 中科微至换手率0.25%,为最低 [4]
高盛:上调对中芯国际远期盈利预测 目标价升至9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9-29 15:18
行业需求与补贴 - 10月国家补贴发放后下半年中国消费电子及智能手机需求保持稳定未见显著下跌 [1] - 人工智能功能加速部署推动电子设备中半导体含量升级 [1] 公司财务预测调整 - 2028年至2029年收入预测各上调0.1% [1] - 2028年及2029年毛利率预测各上调0.1个百分点 [1] - 2028年及2029年经营溢利预测各上调1% [1] - 2028年至2029年每股盈测各上调1% [1] 公司估值与评级 - 估值基础由预测2028年市盈率45.2倍升至51.1倍 [1] - H股目标价由83.5港元上调至95港元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公司业务结构 - 消费电子及智能手机贡献66%收入 [1] - 中长期订单扩张受惠下游客户市占增长 [1]
高盛:上调对中芯国际(00981)远期盈利预测 目标价升至95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9-29 15:10
行业需求 - 10月国家补贴发放后中国消费电子及智能手机需求保持稳定 未见显著下跌 [1] - 人工智能功能加速部署推动电子设备中半导体含量升级 [1] 公司财务预测 - 维持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 [1] - 2028年至2029年每股盈利预测各上调1% [1] - 2028年至2029年收入预测各上调0.1% [1] - 2028年及2029年毛利率预测各上调0.1个百分点 [1] - 2028年及2029年经营溢利预测各上调1% [1] 公司估值与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H股目标价从83.5港元上调至95港元 [1] - 估值基础从预测2028年市盈率45.2倍提升至51.1倍 [1] 业务前景 - 消费电子及智能手机业务贡献66%收入 [1] - 中长期订单扩张受惠下游客户市占增长 [1] - 人工智能消费电子需求展望更趋乐观 [1] - 更高产能利用率预期带来更好利润率 [1]
中芯国际成交额超上一日全天
证券时报网· 2025-09-29 14:44
成交表现 - 中芯国际成交额达104.57亿元 超过上一交易日全天水平 [2] - 股价上涨0.93% 换手率为3.96% [2] 市场关注度 - 单日成交额突破百亿级 显示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2] - 高换手率反映市场交投情绪高涨 [2] (注:原文仅包含单日交易数据 未涉及行业比较或基本面信息)
9月26日【港股Podcast】恆指、銀河、美團、建行、中芯、兗礦能源
格隆汇· 2025-09-29 12:42
恒生指数走势分析 - 看多投资者预期下周结算价至少26400点 尾盘入便宜牛证[1] - 看淡投资者预测下周回落至25500-25300点 持有熊证收回价26500点[1] - 指数跌至26168点触及保力加通道中线 技术信号总结为"卖出"[1] - 下方支持位25574点和25200点 上方阻力位26700点和26900点[1] - 建议选择收回价25200点牛证 杠杆24倍以上 溢价低至0.16%[1] - 衍生品市场关注瑞银认沽证(18986)和中银熊证(19402)[3] 银河娱乐投资观点 - 十一黄金周炒作赌场股 有投资者看多至50港元[4] - 认购证行使价50.88元 近期股价横行走势平稳[4] - 周五高见43港元 技术信号显示"卖出"[4] - 短线支持位42.1港元和40.4港元 阻力位43.4港元和44.2港元[4] - 衍生品市场关注华泰认购证(17876)[9] 美团技术分析 - 100港元位置存在大量买盘支撑[10] - 股价企稳100港元但低于保力加通道中线 技术信号为"买入"[10] - 阻力位107港元 突破后可能上试115港元[10] - 下方支持位96.2港元和91.7港元[10] - 有投资者开Put至90港元 相关产品杠杆4.2倍[10] - 引伸波幅区间46.6%-49.3% 建议选择低波幅低溢价产品[10] - 衍生品市场关注汇丰熊证(18354)和瑞银认沽证(54049)[15] 建设银行走势研判 - 逆势见底反弹 有投资者看至8港元[17] - 盘中低位7.22港元 日线维持下跌趋势但技术信号"买入"[17] - 阻力位7.63港元和7.86港元[17] - 行使价9.9元认购证价外幅度较大 建议选择贴价产品[17] - 行使价8-8.08港元区间有8只产品选择 杠杆6倍以上[17] - 溢价区间15.9%-16.7% 建议开盘后对比条款差异[17] - 衍生品市场关注瑞银熊证(17641)和摩通熊证(68123)[22] 中芯国际技术评估 - 股价大幅调整至72.95港元 技术信号显示"卖出"[23] - 短线支持位66.4港元和58.9港元[23] - 有投资者看空至62港元 持有收回价80港元熊证[23] - 第一阻力位80.1港元 建议选择接近第二阻力位87港元产品更安全[23] - 衍生品市场关注汇丰熊证(60801) 单日跌幅4.95%[24] 兖矿能源价格预测 - 能源股再度上涨 有投资者关注能否突破11港元[27] - 周五收报10.31港元 近期走势偏弱[27] - 技术信号为"中立" 上方阻力位10.7港元和11.3港元[27] - 下方支持位9.8港元和9.4港元[27] - 有投资者在周二部署行使价10.67港元认购证[27]
大行评级|高盛:上调中芯国际目标价至95港元 上调远期盈利预测
格隆汇· 2025-09-29 12:03
行业需求与市场前景 - 10月国家补贴发放后下半年中国消费电子及智能手机需求保持稳定未见显著下跌 [1] - 人工智能功能加速部署推动电子设备中半导体含量升级 [1] - 下游客户市占增长支撑半导体行业订单扩张 [1] 公司财务预测调整 - 维持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基本不变 [1] - 2028年至2029年每股盈测各上调1% [1] - 2028年至2029年收入预测各上调0.1% [1] - 2028年及2029年毛利率预测各上调0.1个百分点 [1] 公司业务结构与评级 - 消费电子及智能手机贡献中芯国际66%收入 [1] - 维持中芯H股"买入"评级 [1] - H股目标价由83.5港元上调至95港元 [1]
港股芯片股再度走高 晶门半导体涨7.1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1:23
港股芯片股表现 - 晶门半导体股价上涨7.14%至0.6港元 [1]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上涨5.42%至71.95港元 [1] - 中芯国际股价上涨2.67%至74.9港元 [1] - 上海复旦股价上涨2.25%至42.68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