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00981)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9月2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7:36
南向资金净流入 - 阿里巴巴-W净流入16.56亿元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入比8.71% 收盘价159.4港元(涨0.13%) [1][2] - 中芯国际净流入4.94亿元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入比5.05% 收盘价72.6港元(跌1.02%) [1][2] - 紫金矿业净流入4.65亿元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入比22.01% 收盘价29.7港元(涨0.54%) [1][2] - 晋景新能净流入3.45亿元 净流入比37.32% 收盘价4.43港元(涨13.59%) [2] - 康方生物净流入3.45亿元 净流入比16.99% 收盘价136.6港元(涨4.27%) [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盈富基金净流出38.08亿元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出比15.82% 收盘价26.8港元(跌0.59%) [1][2] - 恒生中国企业净流出18.16亿元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出比20.07% 收盘价94.8港元(跌1%) [1][2] - 南方恒生科技净流出9.38亿元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出比9.52% 收盘价6.045港元(跌1.63%) [1][2] - 泡泡玛特净流出5.53亿元 净流出比16.38% 收盘价264港元(跌1.35%) [2] - 中国宏桥净流出3.63亿元 净流出比41.03% 收盘价25.44港元(跌3.05%) [2] 净流入比排行 - 大唐新能源净流入比65.9%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入2986.07万元 收盘价2.49港元(跌0.8%) [1][2] - 江苏宁沪高速公路净流入比58.8%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入3361.28万元 收盘价9.27港元(涨1.53%) [1][2] - 北京汽车净流入比56.67%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入2195.09万元 收盘价2.11港元(跌1.86%) [1][2] - 绿城服务净流入比52.42% 净流入943.89万元 收盘价4.89港元(跌1.01%) [3] - 中联重科净流入比51.26% 净流入6291.76万元 收盘价7.13港元(涨1.57%) [3] 净流出比排行 - 特步国际净流出比59.38%位列市场第一 净流出4928.36万元 收盘价5.89港元(跌1.51%) [1][3] - H&H国际控股净流出比50.94%位列市场第二 净流出3690.89万元 收盘价13.51港元(跌3.15%) [1][3] - 泰格医药净流出比43.81%位列市场第三 净流出4455.4万元 收盘价45.24港元(跌1.74%) [1][3] - 中国宏桥净流出比41.03% 净流出3.63亿元 收盘价25.44港元(跌3.05%) [2][3] - 中国神华净流出比40.28% 净流出2.03亿元 收盘价37.38港元(跌0.16%) [3]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追踪 中国光大控股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2:39
港股通成交概况 - 9月25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563.55亿港元 占当日港股通总成交金额36.05% [1] - 当日港股通净买入金额达72.15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以182.84亿港元成交额居首 小米集团-W和中芯国际分别以114.02亿港元和77.63亿港元位列第二、三位 [1] 个股活跃度排名 - 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中芯国际、小米集团-W及美团-W近一个月均上榜23次 为最受关注个股 [1] - 华虹半导体近一个月上榜18次 优必选上榜10次 [1] - 中国光大控股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当日成交额14.37亿港元 [1] 重点个股表现 - 中国光大控股当日收盘上涨25.89% 但遭港股通净卖出0.71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虽成交114.02亿港元 却遭净卖出8.02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最大净买入46.32亿港元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11.11亿港元 [1] 股价变动情况 - 晶泰控股日涨跌幅5.63% 华虹半导体涨4.74% 小米集团-W涨4.48% [1] - 山高控股下跌4.39% 阿里巴巴-W下跌1.15% [1] - 多数个股收盘价呈现上涨态势 仅少数出现下跌 [1]
港股通(深)净买入62.16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2:37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9月25日下跌0.13%至26484.68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110.46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563.10亿港元 [1] 资金流向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985.59亿港元 净买入48.30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577.51亿港元 净买入62.16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沪股通净买入24.69亿港元 深股通净买入21.63亿港元 [1][2] - 小米集团-W遭沪股通净卖出2.87亿港元 深股通净卖出5.15亿港元 [1][2] 个股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沪股通成交额119.69亿港元 深股通成交额63.15亿港元 [1][2] - 小米集团-W沪股通成交额71.78亿港元 深股通成交额42.24亿港元 [1][2] - 中芯国际沪股通成交额47.34亿港元 深股通成交额30.29亿港元 [1][2] 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W收盘下跌1.15% [1][2] - 小米集团-W收盘上涨4.48% [1][2] - 中芯国际收盘微涨0.07% [2] - 中国光大控股大幅上涨25.89% [2]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9月25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2:36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13%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金额1563.10亿港元 其中买入836.78亿港元 卖出726.32亿港元 净买入110.46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577.51亿港元 净买入62.16亿港元 港股通(沪)成交985.59亿港元 净买入48.30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额182.84亿港元居首 小米集团-W成交114.02亿港元 中芯国际成交77.63亿港元 [1] - 7只个股同时上榜港股通(深)和港股通(沪)活跃股 包括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中芯国际等 [2] - 净买入个股共10只 净卖出个股包括小米集团-W(净卖出8.02亿港元)、晶泰控股(净卖出1.20亿港元)和中国光大控股(净卖出7136.51万港元) [1] 重点个股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46.32亿港元 股价下跌1.15% 且连续25天获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720.86亿港元 [1][2]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11.11亿港元 股价上涨0.23% [1][2]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9.59亿港元 股价上涨0.07% 连续5天获净买入 累计净买入25.60亿港元 [1][2] - 小米集团-W虽股价上涨4.48% 但遭净卖出8.02亿港元 [1] 其他活跃个股表现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96亿港元 股价大涨4.74% [2] - 快手-W获净买入4.63亿港元 股价上涨1.69% [2] - 地平线机器人-W获净买入3.39亿港元 股价上涨3.31% [2] - 商汤-W获净买入2.77亿港元 股价持平 [2] - 美团-W获净买入1.84亿港元 股价微涨0.10% [2]
AI需求驱动,半导体设备板块半个月涨超3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1:16
半导体设备板块近期表现 - 半导体设备指数3日累计上涨16.85% 9月22日至24日分别上涨1.95%、5.49%、8.65% [1] - 9月10日至24日板块大涨逾33% 近3个月上涨51.57% 年内涨幅达58.73% [2][5] - 9月24日多只主题ETF涨幅超9% 其中国泰半导体设备ETF涨9.55% 易方达涨9.44% 万家涨9.4% [1] 股价表现突出的个股 - 长川科技、北方华创、盛美上海等个股单日涨幅均超10% [1] - 中芯国际和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股价创历史新高 [1] 上涨驱动因素 - 长江存储三期公司注册成立 标志扩产启动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2] - 存储芯片价格涨幅超预期 推动全球存储芯片产能扩张 [2] - 工博会光刻机展示对市场情绪产生催化作用 [2] - 板块存在补涨需求 8月算力行情中芯片设计公司上涨后 设备材料环节迎来补涨 [3] 估值水平与资金动向 - 半导体设备ETF标的指数PETTM为89.45x 处于上市以来73.04%分位 [4] - 板块被机构视为第四季度胜负手 在AI大趋势中估值相对偏低 [4] 短期回调分析 - 9月25日半导体设备指数回调1.22% 因短期涨幅过大积累获利盘 [4][6] - 回调属于技术性修正 板块进入严重超买区间后存在调整压力 [6] 长期成长逻辑 - 2025年中国大陆晶圆厂设备投资预计连续四年保持300亿美元高位 [6] - 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资本开支扩张构成核心驱动 [6]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持续提高 在国产算力及自主可控驱动下发展趋势明确 [6] 细分领域机会 - AI芯片发展带来封测设备新需求 包括高性能SoC测试机和存储测试机 [8] - 2.5D/3D HBM封装技术需要先进封装设备和键合设备支撑 [8] - 刻蚀设备用量和重要性因光刻多重图案化等技术趋势显著提升 [8] - SoC、HBM、电源管理芯片测试设备及服务器主板级测试设备需求将快速增长 [8] 产业进展与政策支持 - 国产设备交付取得重大突破 政策层面持续加码 [7] - 大基金三期首投锁定设备领域 为设备企业发展提供支持 [7] - 半导体设备环节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7]
资金动向 | 北水净买入港股超110亿港元,继续抢筹阿里巴巴、中芯国际
格隆汇· 2025-09-25 20:40
南下资金流向 - 南下资金净买入阿里巴巴-W 46.32亿港元 腾讯控股11.11亿港元 中芯国际9.58亿港元 快手-W 4.62亿港元 地平线机器人-W 3.39亿港元 商汤-W 2.77亿港元 华虹半导体1.95亿港元 美团-W 1.84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净卖出小米集团-W 8.02亿港元 晶泰控股1.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连续25日净买入阿里巴巴 累计693.8589亿港元 连续5日净买入中芯国际 累计25.6019亿港元 连续3日净卖出小米 累计11.4574亿港元 [4] 沪股通交易数据 - 阿里巴巴-W跌1.2% 净买入24.69亿港元 成交额119.69亿港元 [4] - 小米集团-W涨4.5% 净卖出2.87亿港元 成交额71.78亿港元 [4] - 中芯国际涨0.1% 净买入6.66亿港元 成交额47.34亿港元 [4] - 腾讯控股涨0.2% 净买入6.43亿港元 成交额28.07亿港元 [4] - 华虹半导体涨4.7% 净卖出0.58亿港元 成交额15.03亿港元 [4] - 美团-W成交额15.03亿港元 [4] - 优必选涨3.7% 净买入0.09亿港元 成交额14.88亿港元 [4] - 品泰控股涨5.6% 净卖出0.32亿港元 成交额14.74亿港元 [4] - 快手-W成交额13.15亿港元 [4] - 中国光大控股涨25.9% 净卖出0.71亿港元 成交额14.37亿港元 [4] 公司基本面分析 - 阿里巴巴云定位全栈人工智能服务商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 具备通义大模型 百鍊和PAI等AI服务平台 中国第一的AI基础设施和计算网络 具备领先供给侧优势和开发者黏性 [5] - 中芯国际受益于英伟达加码AI投资及美光科技超预期净流出强化的存储芯片需求逻辑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长期提升趋势明确 全球半导体景气度持续支撑资本开支扩张 [5] - 快手-W获摩根大通持股比例从5.24%升至5.43% 高盛预期可灵AI新模型推动用户参与度提升 维持2025财年AI相关收入1.54亿美元预测(公司指引1.25亿美元) 给予目标价83港元 [6] - 地平线机器人-W作为基石投资者参与奇瑞汽车港股IPO 双方自2022年建立战略投资关系 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6] 行业动态 - 人工智能服务需求持续发展 阿里云将在各个维度受益 [5] - 半导体封装测试环节热度提升 设备材料公司业绩导入趋势明确 [5] - 汽车智能化产业布局加速 战略投资合作深化 [6]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9月2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5 19:03
沪港通南向交易成交情况 - 2025年9月25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阿里巴巴-W(09988)119.69亿元、小米集团-W(01810)71.78亿元、中芯国际(00981)47.34亿元[1] - 沪港通南向净买入额前三为阿里巴巴-W(09988)+24.69亿元、中芯国际(00981)+6.66亿元、腾讯控股(00700)+6.43亿元[2] - 沪港通南向净卖出额最高为小米集团-W(01810)-2.87亿元、华虹半导体(01347)-5776.98万元、晶泰控股(02228)-3180.74万元[2] 深港通南向交易成交情况 - 2025年9月25日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为阿里巴巴-W(09988)63.15亿元、小米集团-W(01810)42.24亿元、中芯国际(00981)30.29亿元[1] - 深港通南向净买入额前三为阿里巴巴-W(09988)+21.63亿元、地平线机器人-W(09660)+3.39亿元、快手-W(01024)+4.63亿元[2] - 深港通南向净卖出额最高为小米集团-W(01810)-5.15亿元、晶泰控股(02228)-8823.60万元[2] 重点公司交易表现 - 阿里巴巴-W(09988)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182.84亿元,合计净买入46.32亿元[1][2] - 小米集团-W(01810)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114.02亿元,合计净卖出8.02亿元[1][2] - 中芯国际(00981)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77.63亿元,合计净买入9.59亿元[1][2] - 腾讯控股(00700)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48.29亿元,合计净买入11.12亿元[2]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榜:胜宏科技、中芯国际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8:2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9月25日下跌0.01% [1] - 申万行业中有7个行业上涨 传媒行业涨幅2.23%居首 通信行业涨幅1.99%次之 [1] - 纺织服饰行业下跌1.45% 综合行业下跌1.30% 表现最差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87.78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39.16亿元居首 涨幅1.60% [1] - 计算机行业净流入25.45亿元 涨幅1.55% [1] - 2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162.41亿元规模最大 [1] - 机械设备行业净流出28.32亿元 基础化工 房地产 国防军工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电子行业个股表现 - 电子行业整体下跌0.07% 主力资金净流出162.41亿元 [2] - 行业467只个股中140只上涨 4只涨停 323只下跌 [2] - 122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17只净流入超亿元 [2] - 沃尔核材净流入9.72亿元居首 长电科技净流入3.62亿元 新亚电子净流入3.48亿元 [2] - 52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2] - 胜宏科技净流出16.19亿元最多 中芯国际净流出11.10亿元 和而泰净流出8.91亿元 [2] 电子行业资金流入个股详情 - 沃尔核材涨7.55% 换手率27.56% 主力资金流入9.72亿元 [2] - 长电科技涨3.93% 换手率13.31% 资金流入3.62亿元 [2] - 新亚电子涨停 换手率9.93% 资金流入3.48亿元 [2] - 歌尔股份涨2.79% 资金流入3.48亿元 紫光国微涨2.70% 资金流入2.31亿元 [2]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个股详情 - 胜宏科技跌2.61% 资金流出16.19亿元 [3] - 中芯国际跌0.64% 资金流出11.10亿元 [3] - 和而泰跌6.07% 换手率25.41% 资金流出8.91亿元 [3] - 北方华创跌1.53% 资金流出8.34亿元 工业富联跌0.25% 资金流出7.68亿元 [3]
图解丨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10亿港元,大幅加仓阿里、腾讯和中芯国际
格隆汇APP· 2025-09-25 18:29
南下资金净买入概况 - 南下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110.46亿港元 [1] - 连续25日净买入阿里巴巴累计693.8589亿港元 [1] - 连续5日净买入中芯国际累计25.6019亿港元 [1] 重点公司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46.32亿港元且成交额达119.69亿港元 [1][3]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11.11亿港元且成交额28.07亿港元 [1][3]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9.58亿港元且成交额47.34亿港元 [1][3]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8.02亿港元且成交额71.78亿港元 [1][3] - 快手-W获净买入4.62亿港元且成交额7.71亿港元 [1][3] - 地平线机器人-W获净买入3.39亿港元且成交额7.84亿港元 [1][3] - 商汤-W获净买入2.77亿港元且成交额13.15亿港元 [1][3]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95亿港元 [1] - 美团-W获净买入1.84亿港元且成交额9.76亿港元 [1][3] 股价表现与资金联动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1.2%但获大额净买入 [3] - 小米集团-W股价上涨4.5%却遭净卖出5.15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股价微涨0.1%且获净买入2.93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股价微涨0.2%且获净买入4.69亿港元 [3] - 优必选股价上涨3.7%且获净买入0.32亿港元 [3]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10.46亿 北水热捧AI产业链 继续抢筹阿里超46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25 18:07
北水资金流向 - 9月25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110.46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48.3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62.16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阿里巴巴-W(09988) 腾讯(00700) 中芯国际(00981) 净卖出前两个股为小米集团-W(01810) 中国光大控股(00165) [1] 个股资金明细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24.69亿港元 买入额72.19亿港元 卖出额47.50亿港元 买卖总额119.69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6.43亿港元 买入额17.25亿港元 卖出额10.82亿港元 买卖总额28.07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6.66亿港元 买入额27.00亿港元 卖出额20.34亿港元 买卖总额47.34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2.87亿港元 买入额34.45亿港元 卖出额37.33亿港元 买卖总额71.78亿港元 [2] - 中国光大控股遭净卖出7136万港元 当日股价暴涨25% [7] - 美团-W获净买入1.84亿港元 [4][7] - 快手-W获净买入4.63亿港元 [4] - 优必选获净买入4071万港元 [7] 行业与公司动态 -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宣布阿里token使用量每两到三个月翻一番 反映AI需求爆炸式增长 [4] - 阿里巴巴计划在三年3800亿元人民币投资基础上追加投资 强化算力基础设施 预计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电力使用量较2022年增长10倍 [4] - 腾讯举办全球数字生态大会 聚焦"智能化和国际化"两大增长引擎 全面开放AI并加速国际化布局 [5] - 中信证券认为腾讯凭借资本投入和全链路产品矩阵 可发挥乘数效应巩固生态优势 [5] - 台积电计划对3纳米和2纳米制程涨价 其中2纳米制程价格较3纳米或至少上涨50% [5] - 三星大幅上调内存和闪存价格 DRAM产品涨幅达30% NAND闪存价格上涨5%-10% 美光科技和闪迪宣布类似涨价策略 [5] - 快手可灵2.5 Turbo模型实现文本理解重大飞跃 能解读复杂多步骤指令 瑞银看好其合理估值增长和视频生成AI潜力 [6] - 地平线机器人获净买入3.39亿港元 奇瑞汽车在港上市基石投资者包括地平线 双方2022年达成战略投资并开展智能化合作 [6] - Circle研究为稳定币引入可逆机制 允许欺诈情况下退款 光大控股2016年联合投资Circle成为其战略股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