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保险(01299)

搜索文档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获批筹建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发力
证券时报· 2025-06-19 02:31
保险资管公司队伍扩容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为2025年首批获批案例 [1] - 友邦保险资管由友邦人寿全资筹建,旨在提升资金运用效能,提供专业化投资管理服务,支持保险业务发展 [1] - 荷兰全球人寿为进入中国市场超20年的外资机构,持有同方全球人寿和兴证全球基金股权,并设立荷全私募基金 [2] 外资机构战略布局 - 友邦保险资管将建设覆盖多行业、泛资产的业务体系,优化资产负债匹配并获取长期稳定收益 [2] - 荷兰全球人寿CEO表示保险资管公司可提供更广泛的资产类别管理服务,与现有业务形成互补 [3] - 外资机构如安联、保德信、法国巴黎保险集团近年加速在华布局,涉及保险控股、资管、养老等业态 [4][5] 中国保险业开放进程 - 2020-2024年外资机构在华实现多项"首家"突破,包括外资独资保险控股、人身险公司、养老险公司及资管公司 [4] - 2024年国民养老引入安联投资作为首家外资股东,持股2% [5] - 全球前50大银行42家在华设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市场 [5] 行业规模与生态发展 - 截至2024年末中国共有35家保险资管公司,34家披露年报中33家盈利,总营收416亿元(+14.4%),净利润184亿元(+18.1%) [6] - 2023年末34家保险资管公司管理资金规模达30.11万亿元,9家机构规模超9000亿元 [6] - 2025年外资保险资管公司保德信已成立,待友邦、荷兰全球资管公司落地后,行业机构将增至38家 [6]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获批筹建!
券商中国· 2025-06-18 18:13
外资保险资管公司获批筹建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 [2] - 两家外资保险资管公司获批筹建是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直接体现 [3] - 友邦保险资管将专注提升资金运用效能,为保险资产提供专业化投资管理服务 [4] 友邦人寿的布局与发展 - 友邦保险资管获批筹建是友邦人寿在中国市场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4] - 友邦人寿是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2020年完成"分改子" [4][7] - 友邦保险资管将建设适应中国市场的保险资管产品业务体系,赋能资产负债匹配 [5] - 友邦保险区域首席执行官张晓宇表示,公司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坚持长期主义投资理念 [5] 荷兰全球人寿的中国战略 - 荷兰全球人寿CEO伊拉德表示中国是重要战略增长市场,拟扩大在华布局 [6] - 荷兰全球人寿进入中国市场超20年,是同方全球人寿和兴证全球基金的外资股东 [5] 外资保险机构在华布局 - 2020年安联(中国)保险控股开业,友邦人寿成为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 [7] - 2021年安联保险资管成为首家外资独资保险资管公司 [7] - 2023年德国安顾集团在华持股比例提升至65% [7] - 2024年保德信保险资管和北京法巴天星财险获批筹建 [8] - 安联集团在中国已布局寿险、财险、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 [8] 金融业开放政策与趋势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机构,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进入中国 [9] - 我国金融业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格局,银行保险领域限制性措施基本取消 [11] - 未来将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探索更大力度开放 [11] - 外资保险与中资保险将从多个层面丰富中国保险业生态 [11]
李云泽官宣!两大外资金融巨头布子保险资管,保险业持续“敞怀”
北京商报· 2025-06-18 18:04
保险业对外开放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推动金融开放措施在上海先行先试 [1] - 《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落地,推动保险机构集聚上海,推进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和航运保险发展 [1] - 全球40家最大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占国内市场份额从2013年的4%提升至目前的9% [5][6] 外资保险机构在中国的发展 - 外资银行和保险机构总资产超过7万亿元,各项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5] - 外资险企的涌入丰富了市场竞争格局,带来先进理念与技术,推动行业多元化发展 [6] - 友邦保险资管将依托友邦保险集团全球化的投资视野,赋能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8] 保险资管公司筹建 - 友邦人寿、荷兰全球人寿获批在沪筹建保险资管公司,彰显外资机构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 [7] - 荷兰全球人寿是一家拥有近180年历史的国际金融服务集团,业务遍及美洲、欧洲和亚洲 [7] - 外资保险资管公司的筹建将提升金融市场效率,引入创新理念和投资策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 [8] 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 - 预计2035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 [10] - 《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发布,计划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商业养老金融体系 [9] - 外资保险机构可在养老金融产品、医养结合、老年旅游保险等领域发力,发挥产品设计、保险精算等专业优势 [10][11] 外资保险机构的优势 - 外资保险机构具备专业产品设计能力,能设计针对性强、吸引力大的产品 [11] - 拥有先进投资管理经验,可实现资金稳健增值,以及全球化服务网络,满足跨境需求 [11] - 可促进市场竞争与创新,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增强国内保险机构国际竞争力 [11]
33家港股公司回购 周大福回购15.7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09:33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6月17日共有33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61亿股,金额达23.97亿港元 [1] - 以金额统计,周大福以15.70亿港元居首,腾讯控股(5.00亿港元)和友邦保险(2.41亿港元)分列二、三位 [1] - 以数量统计,周大福回购1.22亿股最多,四环医药(2000.00万股)和友邦保险(350.00万股)紧随其后 [1]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周大福**:单日回购1.22亿股(15.70亿港元),回购价12.83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5.73亿港元 [1][2] - **腾讯控股**:单日回购98.00万股(5.00亿港元),价格区间507.000-514.0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20.36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单日回购350.00万股(2.41亿港元),价格区间68.600-69.2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132.81亿港元 [1][2] - **中国建筑兴业**:年内首次回购,金额45.00万港元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四环医药**:单日回购2000.00万股(2182.00万港元),价格区间1.080-1.1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8457.93万港元 [2] - **名创优品**:单日回购5.64万股(199.42万港元),价格区间35.150-35.8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57亿港元 [2] - **碧桂园服务**:单日回购30.00万股(200.10万港元),回购价6.67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3720.31万港元 [2] - **旭日企业**:单日回购2.40万股(3.10万港元),回购价1.29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15.25万港元 [3] 行业动态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超320亿港元,显示公司持续进行大规模回购 [2]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132.81亿港元,位列港股回购金额前列 [2] - 周大福单日回购金额占当日港股总回购金额的65.5%(15.70亿港元/23.97亿港元) [1][2]


友邦保险(01299.HK):寿险销售标杆 强化全球配置
格隆汇· 2025-06-18 02:55
公司概况 - 友邦保险是深耕亚太业务的百年寿险公司,总部位于中国香港,2009年从AIG独立并于2010年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当时全球第三大IPO [1] - 截至2024年,公司年化新保费收入86.06亿美元,归母净利润68.83亿美元,新业务价值47.12亿美元,位列上市险企第二位 [1] - 公司覆盖亚太18个市场,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新业务价值贡献率超50%,2024年两地占比分别为24%和34.8% [1][2] 业务优势 - 友邦保险是全球最大泛亚太独立上市人寿保险集团,中国香港访港客户增长及内地业务扩张奠定保费收入基础 [1] - 公司新业务价值率维持高位,得益于顶尖代理人质量及亚太区位优势,2024年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新业务价值占比分别为16.1%、9%、6.9% [1][2] - 负债端强销售能力结合全球资产配置,分散单一市场风险并把握核心投资机遇 [2] 代理人策略 - 友邦实施"最优秀代理"策略,通过学历(本科率40%)、职业背景、三维筛选机制提升代理人质量,远超行业平均13%本科率 [2] - 截至2024年7月,友邦人寿MDRT人数达4656人,居全球榜首,拥有CFP/CFA等认证的代理人占比显著 [2] 财务与估值 - 2017年以来友邦平均P/EV为1.75倍,显著高于内资险企,当前估值处于历史39%分位 [2][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内含价值(EVPS)为6.83/7.46/8.22美元,对应P/EV为1.3/1.19/1.08倍 [3] - 目标价87.13-94.10港元/股,对应1.82-1.96倍P/EV,较当前估值有25%以上上升空间 [3]
中华交易服务港股通精选100指数下跌0.38%,前十大权重包含香港交易所等
金融界· 2025-06-17 21:25
指数表现 - 中华交易服务港股通精选100指数(CES100)下跌0.38%,报5169.93点,成交额678.47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3.00%,近三个月上涨0.20%,年至今上涨22.29% [1] - 指数基日为2008年12月31日,基点为2000.0点 [1] 指数构成 - 十大权重股:腾讯控股(10.02%)、汇丰控股(9.93%)、阿里巴巴-W(9.89%)、小米集团-W(7.73%)、美团-W(6.65%)、友邦保险(5.77%)、香港交易所(4.13%)、渣打集团(2.31%)、保诚(1.94%)、泡泡玛特(1.64%) [2] - 全部持仓均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 [2] 行业分布 - 可选消费占比27.96%,金融占比27.80%,通信服务占比13.72%,信息技术占比9.70% [2] - 房地产占比5.56%,医药卫生占比4.32%,公用事业占比4.10%,主要消费占比3.21%,工业占比3.15%,原材料占比0.48% [2] 相关基金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华安CES港股通精选100ETF联接A、华安CES港股通精选100ETF联接C、华安CES港股通精选100ETF [2]
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报2293.6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洋石油等
金融界· 2025-06-17 16:31
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成长指数报2293 61点,近一个月上涨4 36%,近三个月上涨0 89%,年至今上涨17 18%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 0点 [1] 指数构成与调整规则 - 中证香港300风格指数系列包含4条指数,反映中证香港300指数样本的不同风格证券表现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2] - 每次调整样本比例一般不超过20%,设置缓冲区机制(新样本前80名优先进入,老样本前120名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临时调整时跟随中证香港300指数同步调整 [2] 指数持仓结构 十大权重股 - 腾讯控股(9 86%)、友邦保险(9 72%)、美团-W(9 38%)为前三大权重股 [1] - 其他成分股包括:比亚迪股份(6 36%)、京东集团-SW(5 5%)、网易-S(5 39%)、中国海洋石油(4 42%)、携程集团-S(4 31%)、泡泡玛特(2 95%)、快手-W(2 4%) [1] 行业分布 - 可选消费占比最高达44 02%,通信服务(18 63%)和金融(10 28%)分列二三位 [2] - 其他行业占比:医药卫生8 47%、能源7 13%、原材料4 01%、主要消费1 94%、公用事业1 80%、工业1 65%、信息技术1 33%、房地产0 74% [2] 市场板块 - 全部持仓均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友邦保险(01299):寿险销售标杆,强化全球配置
国信证券· 2025-06-17 13: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 87.13 至 94.10 港元/股,当前估值对应 1.82x 至 1.96x,仍有 25%以上的上升空间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友邦保险是深耕亚太业务的百年寿险公司,凭借地区及产品优势保持新业务价值高速增长,秉持“最优秀代理”策略树立行业代理人制度标杆,负债端强销售能力叠加全球资产配置应享有一定估值溢价,当前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有较大提升空间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史沿革 - 友邦保险前身是 1919 年在上海成立的美亚保险,1947 年总部迁往中国香港,1992 年重返中国内地,2009 年母公司 AIG 重组后转为独立实体,2010 年在港交所上市 [14] 股权结构 - 股权分散,无实际控股人,前五大股东为纽约梅隆银行、美国资本集团、贝莱德公司、摩根大通、资本研究与管理公司,持股比例合计 27.45%,通过控股子公司构建业务网络,提升市场占有率 [22][23] 公司治理 - 高管团队专业性强,经验丰富,总裁李源祥深耕保险行业三十余年,区域首席执行官设置本土化,能更好理解各地区市场需求 [25][26] 行业概况 - 保险业进行产品转型和资负联动,监管新规推动负债成本优化,分红险有望成重点,代理人规模收缩但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渠道费用压降,新业务价值普遍增长 [29][30] 专精亚太市场的精品寿险公司 - 新业务价值高速增长,新业务价值率居上市险企首位,覆盖亚太 18 个市场,中国内地及中国香港地区新业务价值贡献率超 50% [35][39] 中国内地 - 业务覆盖 10 个区域并加速扩张,2024 年获批筹建四省分公司,保费收入占比提升,NBV 增长 26%,2021 年入股中邮人寿挖掘下沉市场 [41][46][49] 中国香港 - 2023 年以来业务增速高,储蓄型保险带动 NBV 持续提升,盈御多元货币计划 3 收益竞争力强 [50][53] 新马泰地区 - 业务占比下滑但增长潜力大,泰国新业务价值利润率领先,新加坡新保费收入增速高,马来西亚新业务价值和年化新保费收入增长快 [58][61][64][68] 打造行业代理人渠道“标杆” - 代理人制度转型成果显著,新入职代理人总数增加 18%,新业务价值和年化新保费增长,秉持“最优秀代理”策略,MDRT 人数居全球榜首 [72][75] 多维协同,驱动代理人制度全面转型 - “优质增员+专业培训”双轮机制转型,构建人才画像系统,培训体系专业化、智能化、品牌化,激励体系灵活专业,区域扩张和银保渠道协同发展 [76][77][80][81] 准入门槛与留存率双高,构建代理人制度护城河 - 准入门槛高,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求占比高,预期薪酬高,留存率达 47%,高于行业平均,长期化激励机制所致 [82][83] TDA 战略赋能全流程,生成式 AI 驱动代理人队伍可持续发展 - TDA 战略赋能各环节,2024 年部署 53 个生成式 AI 应用场景,提升招聘、培训、展业效率,代理人模式向“精英化”转变 [84] 资产端 - 资产配置全球,以公允价值计价债权为主,增加新兴市场配置,权益类资产占比提升,净投资收益率及总投资收益率改善,固收类资产占比高,收益稳定 [91] 财务分析 - 营业总收入复苏,保险收益、投资收益、利息收入、保险服务开支有不同变化,偿付能力充足率高,ROE 波动小且稳定 [108][115][117] 盈利预测 - 假设保险服务收入、投资收益、保险服务费用按一定增速增长,预计 2025 - 2027 年 EVPS 为 6.83/7.46/8.22 美元,P/EV 为 1.30/1.19/1.08 倍,目标价有上升空间 [120][122]
37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09:17
港股公司回购概况 - 6月13日共有37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729.04万股,总金额达7.33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为当日回购金额最高的公司,回购98.20万股,金额5.00亿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10.35亿港元 [1][2] - 友邦保险为当日回购数量最多的公司,回购250.00万股,金额1.73亿港元,年内累计回购金额127.99亿港元 [1][2] 重点公司回购详情 - 安德利果汁为年内首次回购,回购75.00万股,金额1271.00万港元,最高价17.100港元,最低价16.200港元 [2] - 固生堂回购19.91万股,金额703.22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7813.66万港元 [2] - 百胜中国回购1.34万股,金额466.16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7.33亿港元 [2]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永达汽车回购190.00万股,金额429.10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7482.52万港元 [2] - 中远海发回购173.60万股,金额182.28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79亿港元 [2] - 名创优品回购5.70万股,金额199.17万港元,年内累计回购2.52亿港元 [2] 首次回购公司 - 中电光谷为年内首次回购,回购28.00万股,金额5.46万港元 [2][3]
重要人物杜嘉祺回归友邦保险 背后有何深意?
中国经营报· 2025-06-14 08:51
高管变动 - 友邦保险宣布独立非执行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谢仕荣将于2025年9月30日退任 谢仕荣已为公司效力超60年 其中担任董事会主席14年 [2] - 杜嘉祺将回归友邦保险 担任独立非执行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 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 其现任汇丰集团主席 拟于2025年年底前退任该职位 [2] - 杜嘉祺曾于2010-2017年担任友邦保险CEO兼总裁 期间带领公司完成香港上市并实现快速增长 [2] 杜嘉祺的背景与影响 - 杜嘉祺在金融行业拥有逾40年经验 曾担任英国保诚集团CEO 2010年7月出任友邦保险CEO [3] - 2010年10月 杜嘉祺带领友邦保险在香港上市 筹资178亿美元 创下全球保险业最大规模IPO等三项纪录 [4] - 杜嘉祺推行"最优秀代理"策略 该策略被后续三任CEO延续执行 [4] - 杜嘉祺将担任董事会主席 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 对CEO选定 高管薪酬等有决定性作用 [4] 中国市场发展 - 2024年中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56963亿元 同比增长11.15% 其中人身险42633亿元 增长13.27% [7] - 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执行扩张战略 子公司友邦人寿经营范围已扩展到14个省级区域 覆盖70%寿险市场 [7] - 2024年第四季度 友邦人寿获批在安徽 山东 重庆 浙江筹建分公司 将带来约1亿名潜在客户 [7] 财务表现 - 2024年友邦保险新业务价值增长18%至47.12亿美元 年化新保费增加14%至86.06亿美元 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增加1.9个百分点至54.5% [7] - 公司股价从2022年3月11日的77.25港元/股降至2025年6月10日的69.7港元/股 尽管实施了100亿美元回购计划 [8] 产品结构变化 - 中国内地长期储蓄产品需求上升 分红产品在2025年前两个月占长期储蓄主张新业务量的大部分 [9] - 长期储蓄保险占比提高对新业务价值利润率造成影响 这将是杜嘉祺带领董事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