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乐普生物(02157)
icon
搜索文档
乐普生物收入暴增350%,吹响盈利号角:“双轮驱动”破局,ADC管线蓄势引爆未来增长
智通财经· 2025-08-20 20:0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66亿元 较去年同期1.33亿元增长350% [1] - 净利润2930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1.97亿元 实现上市以来首次扭亏为盈 [1]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4670万元 去年同期净流出1.15亿元 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2] - 毛利率达到94.1% 去年同期为84.2% 毛利额从1.12亿元增长至4.39亿元 [2]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 - 普佑恒(普特利单抗)实现销售收入1.51亿元 同比增长58.8% [3] - 产品已纳入CSCO指南 用于治疗黑色素瘤和MSI-H/dMMR实体瘤 [3] - MRG003用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的新药申请获CDE优先审评 预计年内获批上市 [4] - MRG003关键临床数据显示:客观缓解率30.2%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82个月 中位总生存期17.08个月 [4] 研发管线布局 - ADC管线形成高能矩阵:MRG003(EGFR靶向)处于上市审批阶段 MRG004A(TF靶向)进入胰腺癌III期 MRG006A(GPC3靶向)作为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同靶点药物 [6][8] - 溶瘤病毒CG0070针对BCG无应答膀胱癌 美国III期完成入组 中国进入注册临床沟通阶段 [10] - CG0070单药临床缓解率75.5%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27.9个月 未出现≥3级不良事件 [10] - 联合疗法取得突破:CG0070与PD-1联用显示85%缓解率 12个月持续缓解率68% [11] 业务发展与合作 - 通过BD授权实现收入3.09亿元 包括MRG007授权ArriVent获得4700万美元首付款及最高11.6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11][12] - 与Excalipoint就TOPAbody平台达成合作 获得1000万美元首付款及8.48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同时取得对方10%股权 [12] - 采用NewCo模式出海 分散风险并开辟新现金流通道 [13] 技术平台与战略方向 - 拥有Hi-TOPi ADC平台和TOPAbody多特异性抗体平台 具备持续产出创新资产能力 [14] - 聚焦下一代ADC药物及IO双/三特异性抗体技术迭代 [14] - 布局"单药突破+联合疗法"双线策略 MRG003已开展与免疫治疗联合的三期临床 [5] - 针对肝癌领域未满足需求:全球年新发87万例 中国占37万例 MRG006A有望填补二线治疗空白 [8][9]
乐普生物-B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 收入显著增长2.5倍 研发管线成果丰硕
智通财经· 2025-08-20 17:02
财务业绩 - 收入达到人民币4.66亿元,同比增长249.5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4174.5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92亿元 [1] - 收入增加主要来自MRG007对外授权收入人民币3.09亿元(2024年同期:2070万元) [1] - 普佑恆(普特利单抗注射液)销售收入人民币1.51亿元,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加58.8%(2024年同期:9480万元) [1] - 提供CDMO服务的收入人民币630万元(2024年同期:1780万元) [1] 产品管线布局 - 产品管线包括一种临床/商业化阶段候选药物、九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包括一种通过合营企业共同开发的药物)及三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联合疗法 [2] - 九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中,七种为靶向疗法药物,两种为免疫治疗药物(一种溶瘤病毒药物及一种T细胞激动性抗体) [2] - 一种候选药物已获得两种靶向适应症的上市批准,其他适应症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2] - MRG003用于治疗NPC已获FDA授予BTD、ODD及FTD,并获CDE授予BTD [2] - MRG002用于治疗GC/GEJ已获FDA授予ODD [2] - CMG901用于治疗GC/GEJ已获FDA授予FTD及ODD,并获CDE授予BTD [2] - MRG004A用于治疗PC已获FDA授予ODD及FTD [2] - CG0070已获CDE及FDA授予BTD [2] - MRG003及MRG006A已获FDA的IND批准 [2] - 公司不断努力建立和开发新的技术平台作为创新引擎 [2] 商业化及国际合作 - 公司通过专业销售和营销团队在中国实现产品管线商业化,并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拓国际市场 [3] - 普佑恆(普特利单抗注射液)已完成商业化全流程,目前处于销售快速增长阶段 [3] - CMG901全球权益已授权给AstraZeneca,MRG007的大中华区以外权益已授权给ArriVent [3] - 公司已在国内市场建立端到端的商业化能力,并定位为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在国际研发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参与度越来越高 [3]
乐普生物-B(02157)上半年首次实现盈利 收入显著增长2.5倍 研发管线成果丰硕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6:59
财务业绩 - 收入4.66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幅增长249.59%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4174.5万元 去年同期亏损1.92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2元 [1] 收入构成 - 对外授权收入3.09亿元人民币 主要来自MRG007授权 [1] - 普佑恆®(普特利单抗注射液)销售收入1.51亿元 较2024年同期显著增长58.8% [1] - 提供CDMO服务收入630万元 [1] 产品管线布局 - 拥有1种临床/商业化阶段候选药物 [2] - 9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 包括7种靶向疗法药物和2种免疫治疗药物 [2] - 3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联合疗法 [2] - 持续建立和开发新技术平台作为创新引擎 [2] 监管进展与认证 - MRG003用于治疗NPC获FDA授予BTD、ODD及FTD 获CDE授予BTD [2] - MRG002用于治疗GC/GEJ获FDA授予ODD [2] - CMG901用于治疗GC/GEJ获FDA授予FTD及ODD 获CDE授予BTD [2] - MRG004A用于治疗PC获FDA授予ODD及FTD [2] - CG0070获CDE及FDA授予BTD [2] - MRG003及MRG006A获FDA的IND批准 [2] 商业化与合作伙伴关系 - 普佑恆®已完成商业化全流程 处于销售快速增长阶段 [3] - CMG901全球权益授权给AstraZeneca [3] - MRG007大中华区以外权益授权给ArriVent [3] - 建立国内端到端商业化能力 定位为全球生物科技公司 [3] - 在国际研发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方面参与度越来越高 [3]
乐普生物-B(02157.HK)中期扭亏为盈至293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0 16:4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约为人民币4.66亿元 为2024年同期收入的3.5倍[1] - 首次实现盈利 期间利润约为人民币2930万元 对比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97亿元[1] - 公司拥有人期内应占亏损每股盈利0.02元人民币[1] 业务定位 - 公司是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 聚焦肿瘤治疗领域尤其是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1] - 致力于通过全面且先进的ADC技术开发平台开发创新型ADC药物[1] - 拥有从药物发现临床开发CMC及GMP合规生产的一体化端到端能力[1] 产品管线 - 战略性布局多个肿瘤产品管线 包括一种临床商业化阶段候选药物和九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2] - 九种临床阶段药物中七种为靶向疗法 两种为免疫治疗药物[2] - 三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的联合疗法正在开发中[2] 药物进展与认证 - MRG003用于治疗NPC获FDA授予BTD ODD及FTD 并获CDE授予BTD[2] - MRG002用于治疗GC/GEJ获FDA授予ODD[2] - CMG901用于治疗GC/GEJ获FDA授予FTD及ODD 并获CDE授予BTD[2] - MRG004A用于治疗PC获FDA授予ODD及FTD[2] - CG0070获CDE及FDA授予BTD[2] - MRG003及MRG006A已获FDA的IND批准[2] 生产能力与战略 - 随着ADC候选药物进入商业化阶段 公司已建立并正在逐步扩大内部生产能力[1] - 致力于通过整合自主创新能力及战略合作持续开发市场差异化产品管线[1] - 不断探索协同治疗方法并努力建立新的技术平台作为创新引擎[1][2]
乐普生物(0215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16:30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显著增加至人民币465.9百万元,约为2024年同期133.3百万元的3.5倍[4] - 公司总营收约为4.659亿元人民币,是2024年同期1.333亿元人民币的3.5倍[16] - 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4.659亿元人民币,为2024年同期的3.5倍[45] - 收入大幅增长至465,942千元,同比增长249.6%[73] - 公司总收入为465,94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9.6%,其中许可收入309,03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4.2%[83] - 首次实现利润人民币29.3百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97.0百万元[4] - 公司利润为人民币29.3百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97.0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56] - 经营收益扭亏为盈至42,981千元,去年同期亏损184,036千元[73] - 期内利润为29,302千元,去年同期亏损196,966千元[7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为41,745千元人民币,同比扭亏为盈(2024年同期亏损192,430千元人民币)[89]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2元,去年同期亏损0.12元[74]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2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每股亏损0.12元人民币)[89] - 毛利达到438,539千元,同比增长290.7%[73] 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减少至人民币202.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216.6百万元下降6.6%[4] - 研发开支2.02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166亿元),同比下降6.6%[49] - 研发开支为202,243千元,同比下降6.6%[73] - 研发成本为133,92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86] - 临床研究相关开支7882.9万元人民币,占比39.0%[51] - 临床前研究成本2011.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8%[51] - 雇员福利开支3943.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4%[51] - 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110.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92.9百万元增长19%[65] - 财务收入由人民币2.6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7.5百万元,增幅188%;财务成本由人民币8.5百万元增至人民币14.9百万元,增幅75%[54] 现金流和现金状况 - 经营现金净额转正为人民币46.7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净流出人民币115.1百万元[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人民币472.7百万元,较2024年底401.3百万元增加71.4百万元[4]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46.7百万元,相比去年同期净流出人民币115.1百万元改善人民币161.8百万元[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72.7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401.3百万元增加人民币71.4百万元[5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472,708千元,较期初增长17.8%[75] 债务和金融负债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877.1百万元,其中人民币566.6百万元将于一年内偿还[57] - 借款总额为877,124千元,其中流动借款636,787千元[76]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亏损为人民币17.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0.1百万元大幅增加[52][53]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6,957千元,同比扩大135.7倍[73] - 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期末余额为280,069千元人民币,期内公允价值变动增加16,957千元人民币[93] - 资产负债率为69.9%,较2024年末的70.1%略有下降[59] - 流动负债净额约为407百万元[79] - 贸易应付款项为226,205千元人民币,其中93.3%账龄在一年以内[94] 产品销售收入 - 普佑恒®(普特利单抗)销售收入达人民币150.6百万元[4] - 普佑恒®(普特利单抗注射液)销售收入约为1.50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大幅增长58.8%[16] - 普佑恒®(普特利单抗)销售收入1.5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8%[45] - CDMO服务收入约为63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780万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6] - 公司CDMO服务在报告期内确认收入630万元人民币[36] 许可和业务开发收入 - 业务开发活动许可收入贡献人民币309.0百万元[4] - 许可业务收入约为3.09亿元人民币,主要来自MRG007对外授权[16] - MRG007对外授权收入3.0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070万元)[45] - 许可收入309,03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94.2%[83] - 海外市场收入309,039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6.3%,同比增长1,394.2%[84] - 来自ArriVent BioPharma INC.的许可收入为295,033千元人民币,占总收入63.32%[84] 业务发展和许可协议 - MRG007与ArriVent许可协议潜在总价值达12亿美元,首付款已收取[6] - MRG007对外授权交易潜在总价值最高达12亿美元,包括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分级特许权使用费[18] - MRG007与ArriVent达成独家许可协议,公司获得首付款及近期里程碑付款4700万美元,潜在总里程碑付款达11.6亿美元[28] - 公司与ArriVent于2025年1月22日就MRG0007订立独家许可协议[102] - 公司收取1000万美元现金首付款及Excalipoint开曼10%股权作为许可交易对价[40] - 公司最高可获8.475亿美元研发及商业里程碑付款[40] - 公司按低个位数至中个位数百分比收取销售特许权使用费[40] - 公司与Excalipoint签订许可协议,获得1000万美元现金首付款[97] - Excalipoint获得全球独家开发权,公司获得其10%股权(占扩大后股本)[97] - 潜在研发及商业里程碑付款最高达8.475亿美元[97] - 协议包含分级计算的销售特许权使用费条款[97] - 许可交易涉及目标产品的全球权利转让[97] - 现金首付款与股权组合构成初始对价[97] - 里程碑付款金额具体分阶段取决于研发和商业进展[97] - CMG901全球权益授权给AstraZeneca,MRG007大中华区以外权益授权给ArriVent[14] - 公司与AstraZeneca于2023年2月23日就CMG901订立全球独家许可协议[102] 产品管线进展 - 公司产品管线包括1种临床/商业化阶段候选药物、9种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及3种临床阶段联合疗法[13] - MRG004A于2025年8月获CDE授予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BTD)[11] - MRG003用于治疗R/M NPC的IIb期关键临床研究显示中位PFS为5.82个月(化疗组2.83个月),疾病进展/死亡风险降低37%,ORR为30.2%(化疗组11.5%)[19] - MRG003组中位OS为17.1个月(化疗组12.0个月),截至2024年12月31日mOS尚未成熟[19] - MRG003与普特利单抗联合治疗R/M NPC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II期数据将于2025年ESMO大会发布[19] - MRG004A已完成与CDE的关键临床试验方案沟通,于2025年8月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22] - MRG002用于HER2高表达BC的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24] - MRG006A于2025年1月获得FDA的IND批准,目前在中国推进I期临床试验[27] - MRG007于2025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IND批准,正进行Ia期临床试验[28] - MRG001与BTK抑制剂联合治疗DLBCL的研究预期中期数据将在第67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公布[26] - MRG003与普特利单抗联合治疗HNSCC的II期临床试验(一线治疗)数据将于2025年ESMO大会公布[20] - CG0070单药疗法在BCG无应答膀胱癌患者中达到75.5%的完全缓解率[31] - CG0070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超过28个月[31] 资格认定和指南纳入 - 多个候选药物获得FDA特殊资格认定:MRG003(BTD/ODD/FTD)、MRG002(ODD)、CMG901(FTD/ODD)、MRG004A(ODD/FTD)[13] - 普佑恒®已被纳入2023年CSCO及CSGO治疗指南,适应症为黑色素瘤和MSI-H/dMMR实体瘤[18] 生产和设施 - 上海生物科技园生产设施设计总产能为12,000升[36] - 北京GMP生物反应器生产线规模为2,000升[36]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承担为人民币448.7百万元[61] 销售网络 - 公司销售网络覆盖中国约118个城市,并在28个省份完成招标程序[17] 融资和资本活动 - 2025年7月完成配售93,825,000股股份,配售价每股5.02港元[8] - 公司从配售事项中获得净额约4.629亿港元,其中60%即2.7776亿港元用于核心产品临床试验[38] - 配售事项中20%即9,259万港元用于MRG003的商业化推广[38] - 配售事项中20%即9,259万港元用于新产品管线研发[38] - 公司完成配售93,825,000股新H股,每股价格5.02港元,总募集资金约4.71亿港元(相当于人民币4.30亿元)[97] - 配售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由1,710,614,838股增加至1,804,439,838股[97] - 配售事项完成后公司股本结构发生变动,H股数量增加[97] - 公司完成H股全流通转换,涉及54,268,364股股份[39] 公司治理和结构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蒲忠杰博士(董事长)及隋滋野博士(总经理)[106]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蒲珏女士及秦怡然女士[106]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周德敏先生、杨海峰先生及华风茂先生[106]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104] - 公司股份包括内资股、未上市外资股及H股[104]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上海[105] - 公司及旗下公司未派付或宣派任何股息[96] 其他运营数据 - 公司共有546名雇员[65] - 贸易应收款项为49,749千元人民币,其中99.9%账龄在0-30天内[92] - Innocube、方博士及Excalipoint公司于2025年8月1日订立发行及认购Excalipoint开曼股份的购股协议[104] - 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04]
乐普生物20250818
2025-08-18 23:1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生物医药(ADC药物、肝癌治疗、鼻咽癌治疗、胰腺癌治疗) - 公司:乐普生物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专利纠纷与商业化风险** - 石药集团收购金曼特后重新开发EGFR ADC,引发与乐普生物的专利纠纷 - 乐普生物2015年获得金曼特抗体专利授权(合同至2032年),授权费用包括150万元预付款和550万元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为低个位数百分比[2][3] - 石药集团申请乐普生物专利无效,流程约18个月,可能结果包括专利无效、限制商业化或双方和解[4] 2 **产品研发进展** - **GP104 ADC**:一期临床试验显示多例肝癌患者肿瘤缩小(14例入组,2例PR),计划2026年SGO会议公布数据[2][5] - **MRG003(EGFR ADC)**: - 鼻咽癌适应症提交NDA并获优先审评,预计2026年初上市[2][6] - SGO会议数据:ORR 30.2%(化疗组11.5%),PFS 5.82个月(化疗组2.83个月),OS 17个月(化疗组12个月)[11] - **TF ADC**:改进自TV Duck,国内多家企业布局(新威诺、恒瑞),胰腺癌临床试验表现良好[13] - **溶瘤病毒**:引进CG公司产品,预计2025年底美国申报BLA,2027年国内上市[8] 3 **财务与商业化预测** - 2024年营收3.68亿元(+63%),2025年预计首次盈利超2000万元[2][6]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9亿、10亿多、18亿港元[9] - 核心产品MRG003销售峰值预测:鼻咽癌10亿元+头颈鳞癌17亿元=合计27亿元[12] 4 **技术平台与出海合作** - ADC平台从二代升级至三代,技术出海案例: - Clinton 18.2 ADC授权阿斯利康,007授权Arrivant(交易金额12亿美元)[6][7] - 第三代平台产品更易出海,合作方包括阿斯利康、Arrivant等[10] 5 **其他重要产品与市场** - **Claudin 18.2 ADC**: - 信达医药(EC毒素)、阿斯利康(MMAE毒素)、德琪(低表达有效)竞争,信达和阿斯利康预计最快上市[16] - 阿斯利康全球销售峰值预测21.8亿美元[17] - **胰腺癌治疗**:信达IBI343(18.2 ADC)、Panrash抑制剂(PFS 8.5个月)表现突出[15] 6 **估值与投资评级** - 基于管线销售峰值倍数估值:225亿港元(206亿人民币),仍有增长空间,给予买入评级[9][19] - 细分估值:溶瘤病毒(2倍PS)、TFADC胰腺癌(2倍)、宫颈癌(1.5倍)等[19]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专利纠纷历史**:乐普生物前CTO秦明明曾任职金曼特,美雅科为乐普主体公司[3] - **肝癌治疗空白**:GP104 ADC被《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道为潜在填补者[5] - **不良反应数据**:EGFR ADC的≥3级不良反应率近50%,但仍优于化疗[11] - **溶瘤病毒潜力**:非激进膀胱癌CR达75.5%,海外上市进度领先[17][18]
港股异动 | 乐普生物-B(02157)涨超6% 自研TF ADC药物MRG004A纳入突破性治疗
智通财经· 2025-08-13 14:20
股价表现 - 乐普生物-B股价上涨5.81%至9.66港元 成交额达2.07亿港元 [1]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TF ADC药物MRG004A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 [1] - MRG004A采用Glyco Connect™定点偶联及Hydra Space™极性间隔技术连接TF靶向单抗与MMAE [1] - 该药物为国内首款进入临床的TF ADC药物 [1] 监管与临床资格 - 药物已在中美取得IND批准 并获FDA授予孤儿药资格和快速通道资格 [1] - 适应症针对胰腺癌治疗 [1] 临床试验进展 - 公司于今年8月1日启动MRG004A治疗胰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 [1] - I期临床研究中在胰腺癌、三阴乳腺癌及宫颈癌等适应症观察到抗肿瘤活性信号 [1]
乐普生物-B涨超6% 自研TF ADC药物MRG004A纳入突破性治疗
智通财经· 2025-08-13 14:17
公司股价表现 - 乐普生物-B(02157)股价上涨5.81%至9.66港元,成交额达2.07亿港元 [1] 药物研发进展 - 公司自主研发的TF ADC药物MRG004A被纳入突破性治疗药物,标志着在ADC药物研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 - MRG004A是国内首款进入临床的TF ADC药物,采用Glyco Connect定点偶联及Hydra Space极性间隔技术连接TF靶向单抗与MMAE [1] - 该药物已在中美取得IND批准,并获FDA授予孤儿药资格认定和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胰腺癌 [1] 临床试验情况 - MRG004A在I期临床研究中已在胰腺癌、三阴乳腺癌及宫颈癌等适应症中观察到抗肿瘤活性信号 [1] - 公司于8月1日启动MRG004A治疗胰腺癌的III期临床试验 [1] - 该药物有望成为胰腺癌患者的全新治疗选择 [1]
乐普生物-B(02157)下跌5.01%,报8.91元/股
金融界· 2025-08-08 14:52
股价表现 - 8月8日盘中下跌5.01%至8.91元/股 成交额达3.08亿元人民币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68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亏损4.11亿元人民币 [2] - 预计2025年中报溢利约2400万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12.18% [3] 业务概况 - 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生物制药研发 具备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创新成果 [1] - 拥有药物发现至GMP合规生产的端到端能力 已建立专业销售营销团队 [1] - 主要市场位于中国 致力于提供优化创新的肿瘤药物解决方案 [1]
多家港股公布业绩后大跌!
证券时报· 2025-08-07 12:39
港股中期业绩披露情况 - 港股上市公司中期业绩密集披露,市场波动显著加剧 [1] - 百济神州、国泰航空、统一企业中国等公司发布中期业绩,迈富时、乐普生物、新鸿基地产等发布业绩预告 [2] 国泰航空业绩及股价表现 - 国泰航空上半年收益543.09亿港元,同比增长9.5%,股东应占溢利36.51亿港元,同比增长1.1% [4] - 国泰航空斥资81亿美元购买14架波音777-9型飞机,总订购数量增至35架,并取得额外最多7架购买权 [4] - 业绩发布后股价连续大跌,8月6日跌9.66%,8月7日开盘后继续下跌2.58% [6] - 客运收益率回落但运力及载客量增长,商务舱客座率提高带动利润恢复,货运业务稳定,燃油成本下降13% [6] 医药生物公司业绩及股价表现 - 百济神州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归母净利润4.5亿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7] - 百济神州更新全年营收指引至358亿元至381亿元之间 [7] - 业绩发布后股价小幅高开后窄幅震荡,盘中一度跌超3% [9] - 乐普生物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不少于2400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1.97亿元,首次实现盈利 [9] - 乐普生物业绩预告后股价一度大跌超8% [9] 迈富时业绩及股价表现 - 迈富时预计上半年扭亏为盈,净利润3180万元至4100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8.202亿元 [11] - 业绩预告发布后股价盘初一度上涨超5%,随后转跌 [11] 港股市场展望 - 8月中下旬进入财报披露高峰期,业绩不及预期个股面临抛售压力 [14] - 恒生指数整体营收同比增速显著抬升,盈利增速或温和放缓 [14] - 新消费、科技与医药板块业绩预期向好,建议布局确定性高的板块 [14] - 恒生科技指数盈利预期小幅下调主要因互联网平台外卖补贴扰动,新能源车、半导体及消费电子盈利预期上修 [14] - 2025年下半年港股有望震荡上行,盈利有望继续保持增长,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南向资金有望继续流入 [15] - 预计美联储2025年降息两次共50个基点,有利于提升港股估值,吸引外资流入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