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源增程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广汽埃安首款增程+纯电双动力车型埃安i60开启预售
中证网· 2025-11-05 15:33
公司战略与市场地位 - 广汽埃安首款增程+纯电双动力车型埃安i60开启预售,标志着其“国民好车”战略进入全新阶段,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 [1] - 公司八年来已积累180万家庭用户,累计行驶里程突破1560亿公里,成为纯电头部品牌 [1] - 在广汽集团“番禺行动”计划引领下,公司引入IPD与IPMS等先进管理体系,将用户需求融入产品定义、研发制造到服务体验全链路 [1] 产品技术与性能 - 埃安i60搭载广汽集团最新星源增程技术,旨在解决增程车型“亏电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三大用户痛点 [1] - 车辆搭载的1.5ATK发动机采用自研火山型燃烧系统,实现3.73kWh/L的油电转化效率,度电里程达7.2km [2] - 配合全域AI能量管理系统,整车节油率达15%,亏电油耗仅5.5L/100km,纯电续航提升15% [2] - 增程器平台持续发电功率达85kW,可在150km/h时速持续行驶,电驱功率180kW处于同级领先水平 [2] - 在静音方面,埃安i60怠速充电时车内噪音仅40分贝 [2] 补能生态与服务网络 - 广汽埃安正构建全国补能生态,截至10月15日,其自营充电桩已突破2万根,1000V快充桩数量位居行业第一 [2] - 公司与超过137万根互联充电桩共同组成“快、广、近”网络 [2] - 在全国近1000家销售网络布局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新增100家销售网络 [2] - 品牌全面引入NPS体系,设置超过160项细化指标,以用户反馈驱动服务持续优化 [2]
埃安押注增程 “救市”:i60 携1240公里续航入场 能否赢回C端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4 17:13
公司战略与产品动态 - 广汽埃安推出首款增程车型i60,预售价12.68万元起,同时提供纯电版,预售价11.98万元起,定位为“15万元内最具竞争力的国民SUV” [2] - 公司旨在通过推出增程车型改变此前对B端市场依赖过重的局面,并承认过去对里程焦虑和增程技术发展机遇把握不足 [4] - 新车i60搭载最新星源增程技术,CLTC纯电续航210公里,综合续航1240公里,被定位为“国民增程大五座SUV” [4] 公司销售表现与市场挑战 - 广汽埃安今年10月销量为27,014辆,同环比均出现下滑 [2] - 公司今年月均销量约2万辆,与2024年的3.79万辆及2023年的4.99万辆月均销量存在显著差距 [2] - 销量下滑部分归因于对B端网约车市场依赖过重,该市场用户规模收缩、趋于饱和,导致B端订单锐减,品牌被贴上“网约车”标签 [3] 目标市场概况 - A级新能源SUV市场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25年9月销量达240,503辆,同比增长33.2% [5] - 2025年1月至9月,A级新能源SUV累计销量为1,579,528辆,同比增速达53.5% [5][6] - 在新能源市场中,A级SUV 2025年9月份额为18.5%,渗透率为10.7% [6] 行业竞争与技术趋势 - A级新能源SUV市场竞争激烈,汇聚了比亚迪、零跑、深蓝等同时布局纯电与混动车型的热销品牌,埃安自身的AION V也处于该细分市场 [7] - 增程车型市场热度有所降温,2025年9月批发销量为12.9万辆,同比增长8.7%,增速明显低于同期纯电动车型的32.4% [7] - 相比之下,2024年全年插混车型同比增幅达83.3%,增程车型增幅为78.7%,纯电动车增幅为15.5% [7]
广汽埃安:埃安UT super将换电功能下放到10万元级车型
新京报· 2025-10-30 10:46
公司产品发布 - 广汽埃安与京东、宁德时代共同推出埃安UT super车型 [1] - 埃安UT super首次将换电功能引入10万元级小车市场 [1] - 即将开启预售的首款增程新车为埃安i60 [1] - 埃安i60搭载广汽最新星源增程技术 [1] 行业技术发展 - 换电功能首次下探至10万元价格区间 [1] - 增程技术在新车型上得到应用 [1]
广汽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环球网· 2025-10-27 14:12
研发投入与核心技术 - 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预计突破100亿元,重点聚焦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 [1] - 自研ADiGO 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覆盖99.9%的道路场景及超过99.5%的车位类型 [1] 智能驾驶与安全技术 - 构建广汽星灵安全守护体系,涵盖全链路安全研发体系、全域安全技术和全时安全保障 [3] - L3系统故障率为1FIT,八大关键系统均采用双冗余设计 [3] - 参与“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开发测试,将云控平台功能融入车端系统,演示云支持自动紧急制动和云支持绿波车速引导两大应用场景 [3] 电动化与能源技术 - 发布“星源增程”技术,实现增程器油电转化率3.73kWh/L、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93%、最高持续发电功率85kW [3] - 围绕车网互动完成全链条布局,V2G示范项目放电量已突破25万千瓦时,累计订单达11260单 [3] 前沿技术与战略转型 - 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已完成香港、北京两地样机交付 [4] - 推出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计划在康养、安防等场景展开示范应用 [4] - 公司正通过系统性技术布局,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科技型出行公司转型 [4]
广汽集团:第三季度汽车销量环比增长11.49% “启境”首车完成设计
中证网· 2025-10-26 15:09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与运营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合并营业总收入为243.18亿元,环比增长6.98% [1] - 第三季度全集团汽车销量达42.84万辆,环比增长11.49% [1] - 公司营业收入及汽车销量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合并营业总收入达669.29亿元,累计汽车销量为118.37万辆 [1] 分品牌销量表现 - 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广汽昊铂)第三季度销量超过15.95万辆,环比增长15.09% [1] - 合资品牌第三季度销量为26.78万辆,环比增长9.30% [1]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公司加速推进国际化战略,将海外市场视为破局关键 [2] - 2025年1-9月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业务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 [2] - 公司在海外拥有570多个销售网点、5座海外工厂和7个中转仓 [2] - 第三季度已进入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等欧洲市场 [2] - 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交付两款全球战略车型AION V和AION UT [2] - 目标在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并推进本地化生产与研发中心建设 [2] 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 - 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预计将突破100亿元 [3] -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ADiGO GSD已覆盖99.9%的道路及超99.5%的车位类型 [3] - "星源增程"技术实现增程器油电转化率3.73kWh/L、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93% [3] - 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已在第三季度完成香港、北京两地样机交付,并获得过千架意向订单 [3] - 公司已推出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康养、安防等场景展开示范应用 [3] 战略合作与新产品规划 - 公司积极推进与华为、宁德时代、腾讯、京东等合作伙伴在智能化、电动化等领域的合作 [4] - 与华为合作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首款车型已完成设计定型,计划于2026年年中推出 [4] - 联合京东和宁德时代推出"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计划于2025年"双11"期间上市 [4] - 埃安UT super将率先搭载"广汽华为云车机",基于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技术,配备500km续航大电池,支持99秒换电 [4]
广汽集团三季度环比双增,“启境”与海外市场成破局关键
华夏时报· 2025-10-25 00:1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合并营业总收入243.18亿元,环比增长6.98% [2] - 第三季度全集团汽车销量达42.84万辆,环比上升11.49%,营收与销量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 [2] - 自主品牌第三季度销量突破15.95万辆,环比增长15.09%,连续两个季度环比正增长 [3] - 合资品牌第三季度销量达26.78万辆,环比上涨9.30% [3] 自主品牌表现 - 广汽埃安销量达72739辆,环比提升18.13%,新车型AION V Home成为重要推动力 [3] 合资品牌表现 - 广汽本田销量实现69258辆,环比增长11.85%,雅阁、皓影等主力车型逐步回稳 [3] - 广汽丰田第三季度销量为198511辆,环比增长8.43%,同比增长9.15% [3] - 广汽丰田本土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纯电车型铂智3X登陆香港,成为首款进入丰田全球销售体系的中国研发车型 [3] 海外市场拓展 - 今年1—9月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业务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 [4] - 拥有570多个销售网点、5座海外工厂和7个中转仓 [4] - 第三季度成功进入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等重要区域 [4] - 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交付两款全球战略车型AION V和AION UT,目标在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 [4] 技术研发投入 - 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预计将突破100亿元,重点投向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 [6] - 自主研发的ADiGO 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覆盖99.9%的道路场景及超过99.5%的车位类型 [6] - 新一代ADiGO智能座舱引入端云一体大模型,交互响应速度提升3倍,服务丰富度提升50% [6] - 参与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开发测试,成为业内首家将云控基础平台相关功能融入车端智能驾驶系统并进行公开验证的企业 [6] 新能源技术进展 - "星源增程"技术增程器油电转化率达3.73kWh/L,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为93%,最高持续发电功率为85kW [6] 能源生态建设 - 在车网互动(V2G)领域完成全链条布局,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V2G示范项目并于9月投入运营 [7] - 截至10月19日,V2G示范项目放电量已突破25万kWh,累计订单达11260单 [7] 产业合作与创新 - 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已完成首车设计定型,计划于2026年年中推出,华为有数百人团队常驻广汽研发体系 [7] - 联合京东与宁德时代推出"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计划于"双11"期间上市 [7] - 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已于第三季度完成香港、北京两地样机交付,并收获超千架意向订单 [7] - 推出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在康养、安防等场景中开展示范应用 [7] 战略转型路径 - 公司战略路径为自主品牌向上、合资板块转型、海外布局提速三线并进 [8] - 公司正处在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型出行生态企业转型的关键节点 [8]
广汽集团前三季度营收669.29亿元 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36.5%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8:06
财务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9.29亿元,累计销售汽车118.37万辆 [1] - 第三季度营收为243.18亿元,环比增长6.98%,汽车销量为42.84万辆,环比增长11.49% [1] - 自主品牌第三季度合计销量超过15.95万辆,环比增长15.09%,其中广汽传祺销量86805辆环比增长12.63%,广汽埃安销量72739辆环比增长18.13% [1] - 合资品牌第三季度合计销量26.78万辆,环比增长9.30%,其中广汽本田销量69258辆环比增长11.85%,广汽丰田销量198511辆环比增长8.43%同比增长9.15% [1] 国际化战略 - 公司前三季度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业务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 [2] - 第三季度已进入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等国,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交付两款全球战略车型,目标在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 [2] - 公司力争打造多个5万—10万辆级核心市场及全球明星车型 [2] 研发投入与技术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将突破100亿元,旨在推动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 - 公司参与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开发测试行动,成为首家将云控基础平台相关功能融入车端智能驾驶系统进行公开验证演示的车企 [2] - 公司于今年8月发布"星源增程"技术,实现增程器油电转化率3.73kWh/L、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93%、最高持续发电功率85kW等多项领先指标 [2] 新能源与前沿技术 - 公司已完成车网互动(V2G)从数字化平台、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到用户运营的全链条布局,并于今年9月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V2G示范项目,截至10月19日该项目放电量已突破25万kWh,累计订单达11260单 [3] - 广汽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b在三季度已完成香港、北京两地样机交付,获得过千架意向订单,并已推出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展开示范应用 [3] - 公司与华为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首款车型已完成设计定型,将于2026年年中推出 [3]
乘联分会:8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约为109.6万辆 同比上涨8.3%
智通财经网· 2025-10-13 10:21
销量表现 - 2025年8月乘用车市场总销量198.5万辆,同比增长0.7%,环比增长7.7% [1][2] - 2025年8月新能源车销量109.6万辆,同比增长8.3%,环比增长12.4%,表现优于整体市场 [1][2] - 2025年8月新能源车渗透率达55.2%,环比增加2.2个百分点,同比增加3.9个百分点 [1][2] - 2025年8月纯电动车销量约70.4万辆,同比增长20.6%,环比增长15.3% [4] - 2025年8月插电混动车销量约39.3万辆,同比下降8.4%,环比增长7.5% [4] - 2025年1-8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734.7万辆,累计同比增长24.0% [4] - 2025年8月新能源车销量前十城市占比26.0%,较上月提升0.5个百分点 [6] - 2025年8月纯电动市场B-SUV、A0级、A00级为前三大细分市场,份额分别为17.0%、16.8%、13.0% [8] - 2025年8月纯电动车个人用户占比86.8%,同比增长27.2% [11] 市场动态 -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于8月15日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该技术将扩展至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 [16] - 广汽集团于8月19日发布“星源增程”技术,首搭车型昊铂HL REEV官方指导价26.98-29.98万元 [18][19] - “星源增程”技术油电转化率达3.73kWh/L,搭载60kWh电池,综合续航1369km,支持800V超充 [19] - 吉利汽车于8月20日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宣布不再开发传统智能座舱 [20] 行业政策 - 国务院于8月21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与六大领域深度融合 [25] - 该意见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核心产品,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转型 [32]
【新能源】2025年8月新能源汽车行业月报
乘联分会· 2025-10-13 10:01
销量表现 - 8月乘用车市场销量198.5万辆,同比上涨0.7%,环比上涨7.7% [4] - 8月新能源市场销量109.6万辆,同比上涨8.3%,环比上涨12.4%,表现优于整体市场 [4] - 8月新能源销量占总体乘用车销量的55.2%,较上月增加2.2%,较去年同期上涨3.9% [4] - 8月纯电动销量约70.4万辆,同比上涨20.6%,环比上涨15.3% [9] - 8月插电混动销量约39.3万辆,同比下降8.4%,环比上涨7.5% [9] - 2025年新能源累计销量734.7万辆,累计同比上涨24.0% [9] - 8月TOP 10城市销量占比为26.0%,比上月增加0.5% [10] - 8月TOP 3城市为上海市、广州市、成都市,天津市取代宁波市进入前十 [10] - 本月TOP 10城市新能源渗透率均超50%,TOP3为深圳市65.2%、武汉市64.8%、重庆市63.4%,最低为成都市55.2% [10] 纯电动细分市场分析 - 8月纯电动市场销量TOP 3细分市场为B-SUV占比17.0%、A0级占比16.8%、A00级占比13.0% [15] - 因海狮06 EV、乐道L90交付增长,B-SUV和D-SUV市场份额上升明显,分别增加2.0%和1.4%,A-SUV级市场份额下降2.3% [15] - 相比去年同期,C-SUV级市场份额从3.0%扩张至6.6% [15] - 8月纯电动市场个人用户占比86.8%,同比增长27.2%,单位用户占比5.8%,同比下降5.4% [16] - 累计来看,纯电动市场以个人用户为主,占85.6%,单位用户占6.3% [16] 市场动态 - 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扩大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联合开发从纯电车型扩展至燃油和插电混动车型 [20] - 广汽集团发布"星源增程"技术ADiMOTION,首搭昊铂HL REEV,油电转化率达3.73kWh/L优于行业主流,电驱系统效率93% [22] - 昊铂HL增程版定位豪华新能源,五/六座4版官方指导价26.98-29.98万元,搭载60kWh电池,纯电续航350km,综合续航1369km,支持800V超充 [22] - 广汽自研高效增程器,实测亏电油耗A级轿车3.3L/100km、大型SUV 5.3L/100km,增程器提供85kW持续发电功率超同级20% [22] - 吉利汽车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宣布不再开发传统智能座舱 [23] - 宁德时代换电进入出租车行业,蔚来能源与江苏金租签署充换电站共建战略合作协议 [19] - 奇瑞汽车与华为终端签署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广汽埃安向华望汽车增资6亿元 [19] -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或与华为合作Hi模式,上汽通用汽车与Moment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9] - 广汽发布星源增程技术,吉利发布行业首个AI座舱,文远知行发布一段式端到端辅助驾驶解决方案 [19] - 一汽奔腾与江苏悦达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东风汽车岚图汽车将登陆港股 [19] - 岚图发布岚海超级混动技术,一汽-大众捷达开启电动化转型 [19] - Waymo获美国纽约市首个自动驾驶汽车测试许可 [19] 行业政策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人工智能与六大领域深度融合 [25] - 意见明确将智能网联汽车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核心产品,推进工业智能化和消费场景创新 [29] - 政策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带动相关技术、产业链与商业模式变革 [29]
都在做超级增程,广汽凭什么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7 19:07
星源增程技术创新点 - 采用曲轴直连技术将发动机与发电机刚性连接 移除中间扭减缓冲结构 [1] - 发动机启停振动下降70%以上 实现振动无感效果 [1] - 整车隔振处理后驾驶者几乎感知不到噪音 [1] 增程技术痛点解决方案 - 针对增程汽车亏电状态下噪音大问题提出创新举措 [1] - 通过刚性连接结构解决传统增程系统振动传递问题 [1] - 技术改进聚焦提升NVH性能与驾驶体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