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02238)

搜索文档
“右舵”市场集体秀肌肉,内地11家车企亮相香港国际车博会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46
博览会概况 - 中国内地11家整车企业参展,包括上汽集团、比亚迪、东风汽车、零跑汽车和小鹏等新势力车企 [1] - 展会面积超5.5万平方米,设置全球汽车、供应链、低空经济等七大核心展区 [2] - 飞行器、机器人、机器狗等新技术产品成为吸睛亮点 [1][5] 参展车企及产品 - 比亚迪展出SEALION 7、SEAL、ATTO 3、腾势D9、Z9GT等多款热销车型 [4] - 长安汽车携深蓝、启源、阿维塔三个新能源品牌亮相,涵盖紧凑型SUV至中大型SUV [4] - 奇瑞集团展示全新能源车型及48%热效率鲲鹏天擎发动机、30000rpm超高速电机等技术 [4] - 上汽集团展出MG、大通、智己等车型,其中大通MIFA7位列香港5月电动车销量第11位 [4] - 零跑汽车展示C10及T03右舵版,小鹏汽车发售右舵版X9并冲击香港纯电MPV销量第一 [7] 香港市场动态 - 香港1-4月电车登记量8916辆,新能源渗透率达68%,比亚迪海狮07 EV以2882辆销量成为1-5月最畅销电动私家车 [6] - 香港政府推出置换政策,换购50万港元以下电动车可享最高17.25万港元首次登记税宽减 [6] - 极氪能源香港充电地图接入170多座充电站、2300多个终端,覆盖全港核心商圈 [7] 战略意义与展望 - 香港被视为中国车企出海的"落脚点、桥头堡、充电站、推进器",具备国际化金融和创科优势 [8][9] - 奇瑞计划将香港作为国际资本市场新起点,并考虑建立制造中心 [10] - 小鹏期待香港加速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落地,零跑强调自研技术为开拓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9][10]
广汽集团今日涨近5%,旗下合资品牌官宣与小米、华为合作
第一财经· 2025-06-12 19:46
公司动态 - 广汽集团首款量产飞行汽车高域AirCab在香港全球首发并开启预订 官方指导价不超过168万元 [1] - 广汽丰田宣布2030年新能源占比目标为80% 将拓展纯电、插混、增程三种动力版本产品矩阵 [2] - 广汽丰田新一代汉兰达和赛那采用增程动力系统 由中国工程师主导研发 [2] - 广汽丰田推行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 中国市场车型由中国工程师主导开发决策 [2] - 广汽丰田与小米、华为、Momenta达成合作 铂智7将率先接入小米生态硬件接口 [2] - 广汽丰田纯电动车型铂智3X起售价下探至10万元级别 已获近3万辆订单 [3] - 广汽丰田投资63.4亿元建设新能源汽车第五生产线 设计产能20万辆/年 [3] 行业趋势 - 日系合资品牌加速本地化 广汽丰田、日产、本田均与中国科技企业达成合作 [2] - 本田在华合资公司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已启动专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工厂 [3] - 2025年日系合资品牌新能源攻势明显 多家车企上半年推出新款纯电动车型 [3]
5月跳楼价活埋价中,十大佬六小龙地位渐稳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12 17:51
行业政策与市场动态 - 中国车市无序"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被国家层面叫停,车企承诺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以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4][5][6] - 1-4月汽车行业利润率从3月的3.5%提升至4月的4.4%,显示行业盈利改善[7] - 4月降价潮降温:降价车型数量从3月的23款减少至14款,纯电动车型降价数量同比减少24款[7] - 5月乘用车零售193.2万辆,同比增长13.3%,1-5月累计零售881.1万辆,同比增长9.1%[9] - 中国品牌乘用车1-5月销量756.2万辆,同比增长26.3%,市场份额达68.8%,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10] 头部车企销量表现 十大汽车集团 - **比亚迪**:5月销量38.2476万辆(同比+15.35%),1-5月累计176.3369万辆(+38.7%),批发量居首[13][29][30] - **上汽集团**:5月销量36.6万辆(+10.25%),新能源车占比34.2%(12.5万辆,+50.3%)[13][34][36] - **中国一汽**:5月销量26.13万辆(+7.5%),自主新能源同比+69.8%,红旗品牌销量3.41万辆(+10.8%)[17][19][20] - **吉利汽车**:5月销量23.5208万辆(+46%),新能源车占比58.7%(13.8万辆,+135%)[13][28] - **奇瑞集团**:5月销量20.5732万辆(+9.1%),新能源车占比30.7%(6.3万辆,+47.7%),出口量居首(10.1万辆)[13][31][32] - **东风公司**:5月零售20.6万辆(+1.3%),但1-5月累计90.5万辆(-13.3%)[14][39][41] 造车新势力六小龙 - **零跑汽车**:5月交付45067辆(+148%),1-5月累计17.4万辆[49] - **鸿蒙智行**:5月交付超4.4万辆,问界M9/M8分别交付15481/12116辆,占据50万/40万元市场销冠[50] - **理想汽车**:5月交付40856辆(+16.7%),1-5月累计16.8万辆[52] - **小米汽车**:5月交付超28000辆,1-5月累计12.5万辆[54] 细分市场与产品趋势 - 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奔腾品牌新能源渗透率达96%,北汽新能源销量同比+215.1%[21][47] - 高端化趋势显著:长城汽车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29.2%(29839辆,+24.67%)[26] - 出口表现亮眼:奇瑞1-5月出口44.4万辆,占其总销量43.2%[32]
广汽首款量产飞行汽车预售价不超168万,2026年底开启交付
新浪财经· 2025-06-12 16:18
广汽飞行汽车进展 - 广汽高域量产型GOVY AirCab全球首发 预定价格不超过168万元人民币 [1] - 计划2026年底开启交付 今年逐步启动粤港澳示范运营 [1] - 首款量产型无人驾驶多旋翼飞行器 机身碳纤维复合材料占比超90% [1] - 采用多重冗余安全设计 实现25分钟快速补能与智能低空避障 [1] - 广汽集团2023年底发布飞行汽车品牌"高域/GOVY" 同步推出第二款产品GOVY AirJet [1] - GOVY AirJet航程200公里 支持30分钟快充 未来搭载全固态电池有望达400公里航程 [1] - 计划2025年成立科技公司开展低空经济业务 同年启动适航认证 [1] 行业竞争格局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飞行汽车预售单价200万元以内 规划年产能1万台 [2] - 小鹏分体式飞行汽车2026年上市并大规模交付 已进入商业化攻坚阶段 [2] - 吉利汽车 长安汽车等国内车企布局飞行汽车 长安计划2025年底完成试飞 [2] - 国际参与者包括大众 丰田等车企及谷歌 腾讯 英特尔等科技巨头 [2] 市场前景预测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30年飞行汽车市场规模达3000亿美元 2050年增至9万亿美元 [2] - 未来20年为行业飞速发展期 中国或成全球最大城市低空交通市场 [2]
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7家重点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60天”
央视网· 2025-06-12 15:17
行业动态 - 17家重点汽车企业包括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等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车企承诺对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 汽车企业主动承诺是响应国家号召、践行社会责任与企业担当的体现 [1] 产业链现状 - 产业链供应链是汽车产业的"筋骨血脉"和转型升级关键环节 [3]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压力向产业链传导 [3] - 出现供应商货款支付账期加长、资金周转困难等现象 [3] -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供应商货款支付周期加长 [5] - 车企延长账期原因包括缓解资金压力、自身周转困难、供应链优势地位 [5] 政策支持 - 国务院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支付工程款最长不得超过60日 [7] - 该条例有助于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整车企业践行承诺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继续引导整车企业与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5] 行业展望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希望企业加强行业自律 [5] - 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抵制网络乱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5] - 17家车企承诺和工信部表态将对产业健康发展带来积极意义 [7]
17家车企承诺应付账款不超过60天,或将助力改善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
广州日报· 2025-06-11 23:4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国一汽、广汽集团、东风汽车等17家重点车企承诺执行不超过60天的供应商账期 [1] - 国务院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于2025年6月1日实施,明确要求大型企业采购账期不超过60天 [1] - 工信部将加大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 [6] 车企账期现状与财务影响 - 2024年车企应付账款平均周期:比亚迪127天、奇瑞143天、长城163天、蔚来195天、长安超200天 [3] - 应付账款占营收比例:蔚来52%、长安49%、长城39%、上汽38%、比亚迪31% [3] - 车企应付账款规模(单位:亿元):比亚迪2440亿、上汽2411亿、吉利1824亿、奇瑞898亿、长城796亿 [5] 供应链压力与行业竞争 - 汽车零部件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持续攀升,部分供应商面临6-12个月账期 [2] - "内卷式"竞争导致零部件采购价年降10%-15%,行业利润率从2024年4.3%降至2025年Q1的3.9% [6] - 非理性竞争加剧供应链压力,供应商可能收到承兑汇票而非现金 [2] 政策实施预期与行业影响 - 60天账期承诺有助于改善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降低系统性风险 [7] - 广汽集团等企业表态将保障供应链资金高效周转,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7] - 政策落地后需明确操作细节,如账期计算起点(收货/开票)、支付方式(现汇/承兑汇票)等 [7] 车企经营策略调整 - 对比亚迪、吉利等应付账款多的车企影响有限,但对资金链紧张的车企压力显著 [8] - 乘联会认为账期规范将减少车企依赖供应链资金"内卷",推动经营质量提升 [8] - 价格战效应递减,账期改革或成为行业从生产端优化竞争结构的关键 [8]
60天内付款将加大车企现金流压力
第一财经· 2025-06-11 22:54
车企应付账款现状 - 12家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70天,远超60天账期承诺 [1] - 北汽蓝谷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最长达248天,小鹏汽车233天,长安汽车超过200天 [1] - 广汽集团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最低为108天,比亚迪和吉利控股均为127天 [1] - 12家车企应付账款累计规模超过1.1万亿元,比亚迪2440亿元、上汽集团2411亿元、吉利控股1824亿元位列前三 [1] - 12家车企应付账款占营收比例平均超40%,11家超过30%,奇瑞、长安、赛力斯、蔚来、北汽蓝谷达50%左右 [1] 60天账期承诺影响 - 17家车企统一供应商账期至60天内,将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 [1][2] - 缩短账期将加大车企现金流压力,当前行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 [2] 车企资产负债情况 - 蔚来2024年资产负债率达87.45%,赛力斯87.3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 2024年汽车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6.32%,高于大部分制造业 [2] - 北汽蓝谷资产负债率75.33%,比亚迪74.64%,吉利控股69.74%,上汽集团63.77%,长城汽车63.64%,长安汽车62.01%,广汽集团47.61% [2]
晚报 | 6月12日主题前瞻
选股宝· 2025-06-11 22:31
稀土 - 商务部表示中国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的稀土相关物项出口许可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审批工作[1] - 金力永磁已获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出口许可证,出口区域包括美国、欧洲及东南亚[1] - 方正证券指出海外补库需求激增推动轻稀土镨钕价格同步受益[1]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稀土磁材作为人形机器人核心原材料需求预期有望提振[1] - 华西证券预计海外中重稀土短缺将导致价格显著上涨,海内外价差可能扩大[1] 游戏 - 浙江省17部门联合印发支持游戏出海政策,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2] -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国产游戏全球收入规模达328亿美元,CAGR超20%[2] - 中航证券指出游戏行业进入"内容精细化+AI工业化+出海系统化"新阶段[2] 汽车零部件 - 比亚迪、广汽等头部车企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3] - 银河证券表示政策引导汽车产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3] - 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加速上涨,头部企业市场份额稳定[3] 汽车检测 - 国家认监委部署开展汽车领域CCC认证试点,支持检测机构国际化建设[4] - 中证报指出中国汽车出口将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攻坚"阶段[4] 移动支付 - 华为Pura 80系列全球首发熄屏"碰一下支付"功能[5] - 该技术已覆盖全国超400个城市、5000+品牌及千万商家[5] - 用户数破亿,形成完整生态链条[5] 星闪 - 华为Pura 80系列首发支持星闪车钥匙功能[6] - 预计2025年超5000万台智能手机将具备星闪车钥匙能力[6] - 星闪技术定位精度更高,连接距离达20米[6] 智能眼镜 - 小米AI智能眼镜预计6月底发布,采用高通AR1+恒玄2700芯片[7] - Counterpoint预计2025-2029年全球市场CAGR超60%[7] 宏观行业新闻 - 云南省计划做大做强铟、锗、铂为主的稀贵金属新材料产业[8] - 辽宁省目标2027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1000亿元[8] - 6月1-8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20.2万辆,同比增长40%[8] 其他行业动态 - 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4S店将亮相北京[13] - 特斯拉无人驾驶Robotaxi计划6月22日在美国发布[13] - 英伟达与欧洲电信企业合作开发AI基础设施[13]
从170天降到60天,车企在“60天账期承诺”下迎资金“大考”?
第一财经· 2025-06-11 22:03
车企应付账款现状 - 17家头部车企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但当前12家样本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为170天,远超承诺标准 [1] - 北汽蓝谷应付账款周转天数最长(248天),其次为小鹏汽车(233天),长安汽车也超过200天,"蔚小理"均超160天 [1] - 广汽集团账期最短(108天),比亚迪和吉利均为127天 [1] - 12家车企应付账款总规模超1.1万亿元,比亚迪(2440亿元)、上汽(2411亿元)、吉利(1824亿元)位列前三 [1] 财务数据对比 - 应付账款占营收比例平均超40%,奇瑞、长安、赛力斯、蔚来、北汽蓝谷达50%左右,广汽最低(20%)[1] - 比亚迪应付账款占营收31%(2440亿元/7771亿元),上汽占38%(2411亿元/6276亿元)[2] - 蔚来应付账款占营收比例最高(52%),对应344亿元应付账款与657亿元营收 [2] 产业链影响机制 - 长账期使车企获得无息融资,改善经营性现金流,但将资金压力转嫁供应商 [3] - 车企要求钢铁等供应商降价超10%,汽车板产品已无毛利,供应商被迫接受账期延长 [4] - 部分车企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延迟支付,用企业汇票替代现金,转移融资成本 [5] 车企财务健康状况 - 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66.32%,蔚来(87.45%)和赛力斯(87.38%)显著高于平均水平 [6] - 传统车企负债率:北汽蓝谷75.33%、比亚迪74.64%、上汽63.77%、广汽47.61% [6] - 新势力因持续投入研发及产能建设,造血能力不足导致高负债,如蔚来仍处烧钱阶段 [6] 政策承诺的潜在影响 - "60天账期承诺"将缓解供应商资金压力,但加剧车企现金流压力,尤其对融资难的车企形成挑战 [5] - 比亚迪、吉利等应付账款规模大但资金储备充足,受影响较小;资金链紧张车企面临更大压力 [5]
一汽/东风/长安/北汽/江淮/比亚迪等密集官宣!商用车行业或迎巨变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11 16:56
政策背景与行业响应 - 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将于2025年6月1日施行,明确规定大型企业需在60日内支付款项且不得强制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1] - 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上汽、江淮、吉利、比亚迪、奇瑞、长城等十几家主流车企集体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1][4][8][11][14][18][21][23][27][29][31] - 车企普遍强调此举是为响应国家政策、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并推动行业由价格战转向质量与技术竞争[1][35] 具体企业措施 中国一汽 - 将"60天付款"作为所属单位硬性要求,完善内部采购与财务结算流程[2] - 通过数字化云工作台实现合同执行、发票匹配、付款申请的全流程实时监控[2] 东风汽车 - 作为央企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旨在推动上下游资金高效流转和产业链协同发展[5][6] 长安汽车 - 携旗下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维塔等品牌统一执行60天账期[8] 北汽集团 - 全面取消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强调"反内卷"要求[11] 广汽集团 - 将供应链健康视为保障产品安全与质量的基础,承诺维持不超过60天的账期[15] 上汽集团 - 明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强调保障资金高质高效流转[18] 江汽集团 - 依托数字化管理手段优化内部流程,实现全流程实时监控[21] 吉利汽车 - 作为领军企业加速产业链资金周转效率,保障供应链稳定[23] 比亚迪 - 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推动产业行稳致远[27] 奇瑞集团 - 自6月10日起执行新账期标准,旨在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29] 长城汽车 - 强调新政策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激发创新活力[31] 行业影响 - 车企集体行动反映行业对"反内卷"、"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健康"的共识[35] - 政策执行可能改变行业竞争重心,从价格战转向质量与技术竞争[1][35] - 顶层官宣与子公司联动执行预计将对整车及商用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