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03988)

搜索文档
国有六大行上半年网点裁撤步伐显著放缓,农行、中行小幅增设
财经网· 2025-09-03 16:44
国有六大行网点数量变化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国有六大行网点机构总数约10.8万个较2024年底107558家减少42家基本持平年初水平[1][5] - 工商银行网点减少29个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网点数量出现小幅增加[5] - 2024年全年六大行网点减少约300家显示2025年上半年网点裁撤速度显著放缓[1][5] 各银行网点分布详情 - 工商银行机构总数16354个其中境内机构15941个境外机构413个[2] - 农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22914个境外分行13家及代表处4家[2] - 中国银行境内外机构11516家境内机构10977家境外及港澳台地区机构539家[2] - 建设银行营业机构14727个县域布放自助柜员机13183台智慧柜员机11467台[3] - 交通银行境内网点2800余家境外24家分支机构服务295万公司客户和2.02亿零售客户[3] - 邮储银行营业网点39188个设品牌旗舰店201台自动柜员机71435台[3] 网点区域布局战略 - 银行网点动态调整重点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1][6] - 县域金融成为布局重点农业银行持续加大县域网点业务建设[6] - 建设银行上半年实施网点迁址80个新设网点21个其中县域网点12个[6]
中国银行(601988):境外业务贡献度提升 定增落地夯实资本
新浪财经· 2025-09-03 16:30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6%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0.85% 年化加权平均ROE为9.11% [1] - 第二季度单季营收同比增长5% 净利润同比增长0.98% 业绩呈现逐季改善趋势 [1] - 境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54% 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88% 对集团营收和利润贡献度分别提升2.42和2.28个百分点至23.75%和26.23% [1] 利息收入与资产负债结构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5.27% 净息差1.26% 较年初下降14个基点 [2] - 生息资产收益率较年初下降38个基点 其中贷款收益率下降49个基点 [2] - 付息负债成本率下降26个基点至1.86% 存款成本率下降25个基点 [2] - 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6.79% 境内人民币贷款增长7.7% 境内贷款占比升至86.43% [2] - 对公贷款较年初增长8.6%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22.9% 绿色贷款增长17.2% 制造业贷款增长13% 民营企业贷款增长12.9% [2] - 个人贷款较年初增长0.56% 其中消费贷款增长15.4% 按揭贷款增长0.15% [2] - 存款总额较年初增长5.93% 个人存款增长7.7% 企业存款增速提升至4.58% 定期存款占比下降0.41个百分点至54.43% [2] 非利息业务发展 - 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6.43% 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17% [3] - 代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73% 托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98% [3] - 零售AUM较年初增长6.72% 私人银行AUM增长8.28% [3] - 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42.02% 汇兑收益同比增长477.17% 其他业务收入增长22.58% [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转为正增长 投资收益同比下降14.72% [3] 资产质量与资本状况 - 不良贷款率1.24% 较上季度下降1个基点 关注类贷款占比1.44% 较年初下降3个基点 [3] - 对公贷款不良率1.19% 较年初下降7个基点 [3] - 零售贷款不良率1.15% 较年初上升18个基点 其中按揭贷款不良率上升13个基点 经营贷款不良率上升33个基点 消费贷款不良率上升20个基点 [3] - 拨备覆盖率197.39% 较上季度微降0.58个百分点 [3]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7% 较上季度上升0.75个百分点 主要受益于1650亿元定向增资落地 [3] 战略定位与分红政策 - 公司为全球化综合化程度较高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4] -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 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较大 [4] - 全球化业务优势突出 财富管理业务布局持续完善 [4] - 2025年中期分红率保持30% [4]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举行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消保游园集市活动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3 14:59
活动概况 -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在宁波前湾新区方特熊出没景区启动 主题为"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 [1] - 活动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慈溪监管支局及宁波前湾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 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辖内杭州湾新区支行主办 [1] - 华强方特(宁波)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与熊湾(宁波)文旅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1] 活动形式与内容 - 采用游园集市形式 将金融知识普及与趣味游戏相结合 [3] - 设置"幸福连连看""幸运掷骰子""幸运大转盘"等多个互动环节 [3] - 现场设立一对一咨询点 中行工作人员解答金融消费者疑问 [3] - 宣传金融消费者八项权利 "三适当"原则及金融促消费措施 [3] 活动成效与意义 - 活动提升公众对金融权益的认知和风险防范意识 [3][5] - 体现金融机构与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 推动金融普惠方面的积极作为 [5] - 该行将持续加强金融知识普及 为营造健康稳定和谐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5]
中国银行(601988):非息拉动盈利回升,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平安证券· 2025-09-03 14:45
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1] 核心观点 - 非息收入拉动营收增长 归母净利润降幅收窄 上半年营收同比上升3.8%至3290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回落0.9%至1176亿元[4][7] - 非息收入同比增速26.4% 较一季度提升7.5个百分点 其中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9.2% 代理业务和托管业务收入分别增长24%和11%[7] - 净息差同比下降18BP至1.26% 贷款收益率较2024年末下降49BP至3.07% 存款成本率下降25BP至1.74%[7]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 不良率环比下降1BP至1.24% 关注率下降3BP至1.44% 拨备覆盖率179%[7][8] - 国际化优势显著 高股息价值凸显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74/0.75/0.77元 对应PB为0.69x/0.65x/0.61x[8]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速回升 2025年上半年营收3290亿元(同比+3.8%) 单季增速从Q1的2.6%提升至H1的5.0%[4][7][9]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5.3% 非息收入成为主要增长动力[7] - 年化ROE为9.1% 成本收入比25.11%[9] - 总资产36.8万亿元(同比+8.5%) 贷款总额23.0万亿元(同比+9.1%) 存款总额25.3万亿元(同比+8.4%)[4][9] 业务结构 - 公司贷款占比61% 同比增长18% 零售贷款占比36% 同比增长2%[7][9] - 定期存款占比55% 较2024年末下降1个百分点 存款定期化趋势缓解[7] - 境外业务利用利率优势对冲境内息差压力[8] 资产质量 - 对公贷款不良率1.19%(较2024年末-7BP) 个人贷款不良率1.15%(较2024年末+18BP)[7] - 房地产业不良率5.38%(较2024年末+44BP) 按揭贷款不良率0.74%(+13BP) 普惠贷款不良率1.80%(+20BP)[7] - 年化不良贷款生成率0.57%(较2024年末+8BP)[7] 资本充足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7% 资本充足率18.67%[9] - 风险加权资产占比54.8%[12]
四大行上半年私人银行客户增长超8万户,工行将“科学家”纳入重点客群
凤凰网· 2025-09-03 14:30
私行业务增长态势 - 四家国有大行私人银行客户总数达86.4万户 较年初增长约8.34万户 增速达11% [1][3][4] - 交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达10.26万户 首次突破10万大关 较上年末增长8.94% [4] - 邮储银行鼎福客户(资产600万以上)规模达4.14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21.28% [7] 各银行私行客户规模 - 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27.9万户 管理资产规模3.5万亿元 [3] -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21.69万人 金融资产规模3.40万亿元 [3] - 建设银行私人银行客户数26.55万人 金融资产规模3.18万亿元 [3] - 工商银行2024年末私行客户数28.9万户 领先其他国有大行 [5] 业务发展策略 - 建设银行上半年私人银行客户增加3.4万户 增量居四大行之首 [6] - 工商银行将科学家纳入重点客群 服务企业家超15万人次 [5] - 农业银行持续扩容私行产品货架 优化资产配置服务 [3] - 交通银行完善合作机构筛选机制 优化私人银行产品体系 [4] 历史数据对比 - 2024年末四大行(除工行)私人银行客户总数78.06万户 [6] - 交通银行2024年末私行客户数9.42万户 2025年上半年突破10万户 [4][6] - 邮储银行富嘉客户规模达644.10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10.97% [7]
农、中、建、交四大行上半年私人银行客户增长超8万户,工行将“科学家”群体纳入重点客群
新浪财经· 2025-09-03 14:11
核心观点 - 五家国有大行私人银行客户数量在上半年实现显著增长 其中四家披露数据的银行客户总数达86.4万户 较年初增长8.34万户 增速达11% 建设银行新增客户数量最多(3.4万户) 交通银行客户数首次突破10万户 [1][2][5] 农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私人银行客户数达27.9万户 管理资产规模3.5万亿元 大力发展私行财富管理业务 持续扩容私行理财和保险产品货架 优化资产配置服务全流程体验 [1]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私人银行客户数达21.69万人 金融资产规模3.40万亿元 致力提供全场景、定制化私人银行服务 境内设立私行中心205家 [1] 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私人银行客户数26.55万人 金融资产规模3.18万亿元 全面推进私行财富规划、资产配置、家族财富、企业融资等专属金融服务 优化"建行e私行"线上服务场景 [2] 交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私人银行客户数10.26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8.94% 管理客户资产13,888.74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20% 客户数首次突破10万大关 以客户为中心完善合作机构筛选机制 优化私人银行产品体系 [2] 工商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未披露2025年上半年具体数据 但2024年末私行客户数为28.9万户(增幅9.9%) 整合集团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家服务 "企业家加油站"建站超3,300家 服务企业家客户超15万人次 将科学家纳入重点客群并打造综合服务生态 [3] 邮储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 鼎福客户(资产600万以上)规模达4.14万户 较上年末增长21.28% 高度重视私人银行业务 已组建线下私人银行客户中心 [5] 行业竞争格局 - 传统五大行私人银行客户总量均突破10万户 建设银行上半年新增客户数量领先(3.4万户) 银行服务对象从企业家扩展至科学家群体以争夺高净值客户 [2][3][5]
信用卡失速消费贷补位,上市银行零售信贷的“跷跷板”能稳吗
南方都市报· 2025-09-03 12:01
信用卡业务收缩 -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总量连续11个季度下滑 较2024年末减少1200万张 [2] - 15家上市银行中11家信用卡贷款余额下降 中国银行降幅13.89% 邮储银行降5.67% [3][4] - 平安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降9.23% 兴业银行降8.07% 中信银行降6.03% [4] - 招商银行信用卡交易额2.02万亿元 同比下降8.54%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交易额守稳1万亿元 [6][7] - 中信银行信用卡交易量1.09万亿元 同比下降12.54% 民生银行电子支付交易规模3117.87亿元 同比下降7.08% [7] 信用卡收入承压 - 招商银行信用卡非利息收入104.71亿元 同比下降16.23% 利息收入306.12亿元 同比下降4.96% [9] - 光大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136.60亿元 同比下降21.3% 中信银行244.86亿元 同比下降14.61% 华夏银行75.74亿元 同比下降12.91% [9] - 银行卡手续费收入普遍下降 招商银行降16.37% 中信银行降12.29% 交通银行银行卡业务收入降1.73% [9] - 信用卡交易量下降导致分期手续费和商户回佣收入同步减少 [2][8] 个人消费贷款增长 - 国有银行个人消费贷款普遍增长 交通银行增16.82% 建设银行增16.35% 农业银行增13.16% 中国银行增12.66% 工商银行增10.21% [12] - 股份制银行分化明显 招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4162.88亿元 增5.08% 浦发银行2080.68亿元 增4.46% 平安银行4580.41亿元 降3.50% [14][15] - 个人贷款总额国有银行全线增长 农业银行增5.60% 交通银行增2.83% 建设银行增2.61% [12] 资产质量变化 - 国有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普遍上升 工商银行达3.75% 升1.25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2.97% 升0.63个百分点 [17][18] - 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不良率部分改善 兴业银行降0.36个百分点 浦发银行降0.16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降0.26个百分点 [19][20] - 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多数上升 工商银行2.51% 中国银行1.8% 招商银行1.41% 升0.37个百分点 [17][19] - 零售信贷风险整体呈上升趋势 信用卡不良率六年内五年上升 [21]
江西推动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
搜狐财经· 2025-09-03 09:24
活动概况 - 江西省金融支持文旅产业政策宣讲暨产融对接活动于8月28日在南昌市举办 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 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主办 [1] - 活动通过政策宣讲与产融对接双向发力 为全省文旅产业注入金融动能 [1] 签约与融资 - 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等6家银行与景德镇陶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6家重点文旅企业进行签约 现场签约授信总金额达82亿元人民币 [1] - 活动设置集中产融对接环节 发布文旅项目信贷融资需求 [1] 对接服务 - 省内28家银行机构在现场设立咨询展台 安排业务骨干为约120家参会文旅企业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 [1] - 实现政策解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1] 行业前景 - 江西文旅资源丰富 产业基础扎实 消费潜力巨大 文旅金融有较大市场空间 [1] - 各大银行将加强文旅领域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 持续深化产融对接 [1] - 提升金融服务文旅产业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1]
中国银行: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精耕细作
金融时报· 2025-09-03 09:03
贷款业务增长 - 公司境内机构人民币贷款较年初增加1.41万亿元 增长7.72% [1] - 设备更新贷款余额超900亿元 [1] - 投向制造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12.99%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22.92% [1] 科技金融发展 - 科技贷款余额达4.59万亿元 授信户数16.11万户 [1] - 科技贷款占企业贷款余额比重超三成 [2] - 科技金融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7800亿元 [1][2] - 创新推出"算力贷"等科技金融产品 [1] 绿色金融推进 - 绿色贷款余额4.5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6.95% [2] - 绿色债券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2] 普惠金融成效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65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16.39% [2]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突破172万户 较年初增长15.58% [2] - 为超过5万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超7000亿元 [2] - 涉农贷款余额2.87万亿元 较年初新增3674亿元 增幅14.69% [2] 养老金融服务 - 服务企业年金客户超过2万家 [3] - 发行"中银·中铁银通社保卡"实现四网融合 [3] - 持续丰富养老个人金融产品供给 [3] 数字金融转型 - 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同比增长8.59% [3] - 深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 [3] - 培育分行数字化转型新成果 [3]
首次!消费贷“国补”,来了!(附指南)
搜狐财经· 2025-09-03 07:12
政策实施与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支持范围覆盖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用于消费的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1] - 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所有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1][3] 银行响应与机构参与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且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1] - 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明确政策安排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 另包括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如微众银行、蚂蚁消费金融等[1][4] - 建设银行简化贴现流程以提升客户体验 农业银行和中信银行通过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实现自动贴息[2][3] 申请条件与操作流程 - 消费者需从18家银行或5家指定消费贷款发放机构获得贷款 并签署补充协议授权查询消费交易信息[4][5] - 银行自动识别贷款发放账户中的消费交易信息并办理贴息 若遇无法自动识别的情况 消费者可提交消费发票等材料通过线下或线上渠道申请补发贴息[3][4][6] - 贷款资金需通过账户消费交易使用 现金消费、转账给个人、扫个人收款码或刷信用卡均不符合贴息条件[4][6] 政策效果与案例 - 政策有效降低居民借贷成本 撬动信贷资金精准投向消费领域 建行表示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助力扩大消费需求[2] - 举例说明:一笔5万元消费贷年利率3% 通过贴息年化利率降低1个百分点 利息支出从1500元减少至1000元[3] - 政策适用于新老贷款 例如8月申请的30万元消费贷在9月用于购买家具仍可享受贴息[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