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行(03988)
icon
搜索文档
多家银行调整积存金起投门槛
经济网· 2025-10-30 10:12
受访人士表示,多家银行近期密集对积存金产品起投门槛进行策略优化,既是对当前金价高位震荡、市 场风险加剧的主动适配,也反映出银行在贵金属业务领域,进一步提升服务精准度与风险管控能力的核 心趋势。展望未来,预计会有更多金融机构跟进类似调整,为投资者提供更贴合市场变化、更灵活的投 资选择。 交通银行启用浮动模式 近期,国际金价在高位区间持续波动,金价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纷纷调整贵金属 业务策略,其中积存金产品起投门槛的优化成为核心方向。已有多家银行上调固定起投金额,交通银行 更是启用随金价浮动的调整机制。 多家银行上调最低投资额 10月份以来,已有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等纷纷上调积存金产品起投门槛。例如, 自10月13日起,工商银行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由850元上调至1000元。中国银行于10月15日起 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850元调 整为950元,追加购买金额维持200元整数倍不变。 兴业银行则于10月21日起,调整积存金活期及普通定期业务按金额购买方式的购买起点金额,单次购 买、新增定投购买起点由1000元调整 ...
中国银行涨2.14%,成交额10.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057.76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0 10:05
10月30日,中国银行盘中上涨2.14%,截至09:54,报5.72元/股,成交10.17亿元,换手率0.09%,总市值 18430.55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8057.76万元,特大单买入2.89亿元,占比28.44%,卖出2.32亿元,占比 22.84%;大单买入2.89亿元,占比28.41%,卖出2.65亿元,占比26.09%。 中国银行今年以来股价涨8.58%,近5个交易日涨4.19%,近20日涨8.33%,近60日涨3.44%。 资料显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号,香港花园道1号中银大厦,成立 日期1983年10月31日,上市日期2006年7月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从事商业银行业务,主要包括公司业 务、个人银行业务及资金业务,亦从事投资银行及保险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个人金融业务 39.47%,公司金融业务36.29%,资金业务14.84%,投资银行及保险业务6.40%,其他业务及抵销项目 3.00%。 中国银行所属申万行业为:银行-国有大型银行Ⅱ-国有大型银行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低市盈率、破 净股、长期破净、中特估、低价等。 截至9月30日,中国银行 ...
中国银行景德镇市分行:巧用外汇衍生品 共筑企业避险堤
搜狐财经· 2025-10-30 09:07
2025年,中国银行景德镇市分行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江西省分局、景德镇市分局的精心指导下,充分发挥 中国银行外汇业务专业优势,为全市外贸企业量身定制汇率风险中性管理服务及方案,切实助力企业有 效应对汇率波动风险。截至9月末,该行外汇衍生品业务签约量达1.87亿美元,全年拓展汇率保值首办 户11户。 深化政策宣导,推动政策红利精准落地 中国银行景德镇市分行加大汇率避险政策的宣传推广力度,确保政策"红利"能够切实惠及企业。该行通 过"线下实地走访+线上互动交流"相结合的立体化宣传模式,针对中小企业实际控制人及财务人员,开 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汇率风险中性管理"培训宣导活动,帮助企业树立科学汇率风险管理理念,助力稳 经营、控成本、增效益。 中国银行景德镇市分行聚焦企业实际需求,以"一对一"定制化服务模式为企业打造专属汇率避险方案。 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景德镇市分局的指导推动下,成功服务某重点外贸企业办理多笔外汇保值业务,金额 1.3亿美元。通过不断优化汇率避险产品服务,该行在当地同业中脱颖而出,汇率避险"首办户"数量居 当地同业第一。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出作为百年国有大行的专业金融服务能力,更为当地外贸企业应 对汇率波动风 ...
打造老有所养“硬支柱” 银行业养老金融供给持续丰富
金融时报· 2025-10-30 08:4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了大力发展包括养老金融在内 的金融"五篇大文章",并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 10月29日是重阳节,也是全国第十三个"老年节"。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 德,各地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组织开展精彩纷呈的敬老服务主题活动,把贴心的金融服务与温暖关怀送 到老年客户身边。 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养老金融联结着资金端、服务端、产业端,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眼 下,银行业金融机构认真落实政策,积极探索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打造个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全面 服务养老"三大支柱"、为养老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敬老爱老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重阳节,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市北三支行金融消保教育服务队走进老年公寓,开展防非反诈宣传活 动,通过为老年人送上兼具安全保障与暖心关怀的金融服务礼包,有效提升其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 "高息诱惑藏陷阱,以房养老莫轻信,密码守护要留心!"——在山东青岛福彩老年公寓,志愿者自编自 演的三句半《筑牢合规"防火墙",风险由我不由骗》引来百余名老年人的笑声和掌声。"这样接地气的 表演把常见骗 ...
打造老有所养“硬支柱”
金融时报· 2025-10-30 08:25
政策导向与行业战略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大力发展养老金融等金融“五篇大文章”,并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 [1] - 养老金融联结资金端、服务端、产业端,发挥重要“枢纽”作用,银行业金融机构正落实政策,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打造个人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并全面服务养老“三大支柱” [1] - 中国人民银行于今年5月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 [7] 金融机构敬老服务与宣教活动 -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市北三支行金融消保教育服务队在重阳节走进老年公寓,开展防非反诈宣传活动,通过表演等形式提升老年人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 [2] - 邮储银行宁波慈溪市支行针对“担心养老金贬值”和“怕被诈骗”两大核心痛点,定制专属宣教内容,通过案例讲解低风险理财选择和反诈知识,并运用“视觉化呈现”方法 [2] - 湖州银行安吉支行联合医院和社区开展主题义诊活动,党员志愿者围绕老年群体金融需求,提供社保卡激活、养老金查询等便捷服务,实现“健康守护”与“金融护航” [3] 金融服务适老化改造 - 银行业金融机构以“硬设施+软服务”双轮驱动进行适老化改造,中国银行已制定敬老服务模范网点标准,推动全辖1万多家网点落地实施,并建成超1000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 [4] - 邮储银行宁波分行网点通过配置低位坐式智慧柜员机、大字版操作指南、爱心窗口、无障碍坡道等适老化设施,并配备适老服务专员,大幅提升老年客群服务体验 [4][5] - 中国银行创新组建140家“社区助老服务联合体”,助力“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 [4] 养老产业金融支持与项目落地 -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为河北唐山天诚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发放7000余万元固定资产贷款,支持新建2500张养老床位,其中普惠型床位1200张 [7] -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为四川自贡卧龙湖综合健康孵化园提供7000余万元养老贷款,支持建设占地4.68万平方米、设置1500张床位的养老综合体 [7] - 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为智慧养老企业青鸟软通发放3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其养老设施智能化升级和服务模式创新 [8] 行业增长与未来展望 - 中国银行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养老产业贷款比上年末增长20.90% [8] - 养老领域的创新性、“智慧”特征加速凸显,银发经济市场潜力与商业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市场主体正从产品创新、服务升级、场景拓展等多维度深化布局 [7]
智通ADR统计 | 10月30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30 06:26
恒生指数ADR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ADR于10月29日美东时间16:00收报26606.21点,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60.07点,涨幅为0.99% [1] - 当日交易区间在26434.77点至26714.82点之间,振幅为1.06% [1] - 恒生指数在香港市场收报26346.14点,下跌87.56点,跌幅为0.33% [1] 主要蓝筹股价格变动 - 汇丰控股ADR收报109.551港元,较香港收市上涨2.87% [2][3] - 腾讯控股ADR收报655.070港元,较香港收市上涨1.56% [2][3] - 阿里巴巴-W ADR收报174.812港元,较香港收市上涨3.812港元,涨幅为2.23% [3] - 友邦保险ADR收报76.036港元,较香港收市上涨1.436港元,涨幅为1.93% [3] - 中国平安ADR收报57.503港元,较香港收市上涨1.353港元,涨幅为2.41% [3] 其他重点公司ADR表现 - 小米集团-W ADR较港股上涨0.461港元,涨幅为1.03% [3] - 美团-W ADR较港股上涨1.291港元,涨幅为1.29% [3] - 京东集团-SW ADR较港股上涨2.701港元,涨幅为2.06% [3] - 建设银行ADR较港股下跌0.021港元,跌幅为0.26% [3] - 工商银行ADR较港股下跌0.014港元,跌幅为0.24% [3]
11月起,银行存取款迎来新变化?3大趋势下,储户需要留意
搜狐财经· 2025-10-30 02:11
银行存取款业务新规核心变化 - 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新规,将于2025年11月起实施,涵盖大额取款预约优化、取款用途说明简化、ATM取款限额调整、信用卡功能升级及异地存取款费用减免等方面 [3] 大额取款预约制度优化 - 现行个人柜台提取或转账10万元以上需提前预约的规定将保留,但预约流程将大幅简化 [4] - 增设手机银行APP、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等多种预约渠道,最快可实现当天预约当天取款 [4] - 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设立绿色通道,可适当放宽预约要求,提供电话预约或家人代办服务 [4] 取款用途说明简化 - 2025年8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已删除“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需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用途”的规定,新规将于11月进一步落实 [5] - 取款单上“资金用途”一栏已更新为“选填”,2024年因强制要求说明取款用途引发的投诉近1.8万起 [5] ATM机取款限额调整 - 自2024年5月起,ATM机单日取款限额已从2万元提高至3万元,增幅达50% [6] - 从11月起,部分银行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客户资信情况实行差异化的取款限额 [6]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报告显示,41%的人群(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居民和老年人)仍以ATM机取款为主要现金获取渠道 [8] 支付安全措施调整 - 为应对盗刷案件,银行卡小额免密支付的单笔限额将从1000元降至300元 [8] - 公安部数据显示,2024年因小额免密支付导致的银行卡盗刷案件达6.3万起,涉案金额超过2.1亿元 [8] 信用卡功能升级与市场趋势 - 中国银行将于2025年11月2日起对万事达单标信用卡进行功能升级,支持绑定第三方支付钱包在境内进行人民币交易 [8] - 信用卡到期换卡、重置时将换发具备双应用功能与非接触式交易功能芯片的卡片 [9] - 国内信用卡市场已进入存量时代,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存量约7.37亿张,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4200万张 [9] - 2024年以来,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已停发数十款信用卡产品,反映银行正在精简产品线以提升现有产品竞争力 [9] 异地存取款手续费减免 - 继2024年9月部分异地存取款手续费取消后,从11月起全国范围内将彻底取消异地存取款手续费 [10] - 同城转账的单日限额将从5万元提高到10万元 [10] - 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银行业收取的异地存取款手续费约67亿元 [10] 相关法规更新 - 《银行卡清算机构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11月1日生效,替代2016年版旧办法,对清算机构的设立条件、业务规则等做出更明确严格的规定 [10]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25年12月1日实施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调整多项与银行业务相关的规章制度 [10] 市场反应与银行准备 - 社交媒体上关于新规的讨论热烈,微博话题阅读量高,相关讨论超50万条,约70%网友给予积极评价 [12] - 各大银行已开始为11月新规实施做准备,包括更新系统和对一线员工进行专项培训 [16]
全球头部机构齐聚G-SIFIs,共商AI驱动下的金融创新与治理
北京商报· 2025-10-29 22:10
会议概况 - 第六届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于10月29日在北京召开,作为2025年金融街论坛年会的重磅活动 [1][2] - 会议由北京市政府和中国银行联合举办 [1] - 会议聚焦国际焦点问题,突出专业引领性,每年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精心设计主题 [4] - 会议齐聚全球头部机构,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金融机构全部线下参会,覆盖美、欧、日等区域 [4] - 会议凝聚行业顶尖智慧,众多外资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主席、董事长等参会,如渣打集团、汇丰集团、瑞穗集团等 [4] 会议核心议题 - 本届会议以“人工智能时代金融生态变革”为主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金融创新、风险演变、监管适应与国际合作 [5] - 人工智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重构金融生态,给全球金融业带来革命性变革 [5] - 会议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金融业健康发展、提升全球金融治理水平 [5] - 回顾往届会议,议题曾围绕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金融服务、全球金融稳定与风险防范化解等热点话题 [6] 行业观点与行动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机构部首席客户经理张丽娟表示,会议对在人工智能时代构建互联互通、合规有序、稳定运转的全球金融体系有重要意义 [5] - 中国银行持续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并希望与同业携手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 - 往届会议形成的共识或建议部分已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如2021年发布的《气候友好银行北京倡议》是我国首次主导提出的支持金融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性倡议 [6] 未来展望 - 未来将继续在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高水平办好每年一度的G-SIFIs会议 [7] - 会议将针对全球金融治理焦点、热点话题交流行业洞见,发挥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资金配置、信息交互、风险防控等方面的重要职能 [7]
2025金融街论坛|全球头部机构齐聚G-SIFIs,共商AI驱动下的金融创新与治理
北京商报· 2025-10-29 22:09
会议概况与特点 - 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是第六年举办 是2025年金融街论坛年会重磅活动 成为全球金融治理对话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1][2] - 会议聚焦国际焦点问题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和全球金融热点设计主题 突出特色化、国际化和引领性 [4] - 会议齐聚全球头部机构 以29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金融机构为主 全部线下参会 覆盖美、欧、日等区域 并邀请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多边机构、国际金融组织、国内部分重要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参与 [4] - 会议凝聚行业顶尖智慧 众多外资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主席、董事长等参会 如渣打集团、汇丰集团、瑞穗集团等 新开发银行行长迪尔玛·罗塞芙出席会议并致辞 [4] 核心议题与行业影响 - 会议以“人工智能时代金融生态变革”为主题 深入探讨人工智能驱动下的金融创新、风险演变、监管适应与国际合作 [5] - 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重构金融生态 对全球金融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并重塑金融生态 [5] - 会议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金融业健康发展 提升全球金融治理水平 构建互联互通、合规有序、稳定运转的全球金融体系 [5] - 中国银行持续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应用 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并取得丰硕成果 希望与同业携手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5] 历史成果与未来展望 - 往届会议围绕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金融服务、全球金融稳定与风险防范化解等热点话题交流 形成行业共识或引领性建议 部分转化为实际工作举措 [6] - 2021年发布的《气候友好银行北京倡议》是我国首次主导提出的支持金融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性倡议 [6] - 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承担全球资金配置、信息交互、风险防控的重要职能 是全球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撑 [7] - 未来将继续高水平办好每年一度的G-SIFIs会议 针对全球金融治理焦点、热点话题交流行业洞见 为全球金融治理改革贡献北京力量 [7]
中国银行(601988):扩表速度提升,利润增速转正:中国银行(601988.SH)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0-29 20:3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国银行的投资评级为“增持”,且为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中国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盈利增速回正,境外商业银行业务营收贡献度稳中有升 [4][5] - 公司扩表速度稳中有进,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维持较高强度,对业绩形成支撑 [5][6] - 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不良贷款率稳定,资本充足率保持较好水平 [9] - 基于其经营稳健性及全球化特色,报告维持盈利预测和“增持”评级 [1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12亿元,同比增长2.7% [4]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777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较2025年上半年提升1.9个百分点 [4][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98%,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 [4]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3%,但降幅较2025年上半年收窄2.3个百分点 [5] -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6.2%,但增速较2025年上半年下降10.2个百分点 [5][8] 资产负债与规模扩张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0.3%,增速较第二季度末提升1.6个百分点 [6] - 2025年前三季度生息资产增量达2.42万亿元,其中贷款贡献占比超过70% [6] - 第三季度单季生息资产增量7040亿元,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增量分别为2931亿元、2265亿元、1844亿元 [6] - 战略新兴产业、绿色、普惠型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26.3%、20.1%、19%)均高于客户贷款总额8.2%的增幅 [6]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付息负债同比增长10%,存款同比增长8.1% [7] 净息差与盈利能力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净息差为1.26%,环比2025年上半年持平,但较上年同期下降15个基点 [7] - 测算的生息资产收益率为2.86%,付息负债成本率为1.78%,均较2025年上半年下降5个基点 [7] - 规模扩张和非息收入是盈利增长的主要贡献项,分别拉动业绩增速14.7和12.3个百分点 [5]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末,不良贷款率为1.24%,与第二季度末持平,较年初下降1个基点 [9] - 拨备覆盖率为196.6%,较第二季度末小幅下降0.8个百分点 [9]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58%、14.66%、18.66% [9] - 风险加权资产同比增长10.3%,增速较第二季度末微降0.1个百分点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为0.76元、0.79元、0.81元 [10][1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净率估值分别为0.69倍、0.64倍、0.60倍 [10]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0.2%、3.2%、3.3% [11] - 预测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2.9%、3.4%、3.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