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数据(09698)
搜索文档
金十图示:2025年05月15日(周四)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一览
快讯· 2025-05-15 10:58
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 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15日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市值排名TOP 50榜单发布,涵盖电商、硬件、软件、汽车等多个细分领域 [1] 头部公司市值 - 阿里巴巴以3198.13亿美元市值位居榜首 [3] - 小米集团-W以1703.81亿美元排名第二 [3] - 拼多多以1687.82亿美元位列第三 [3] - 美团-W市值1076.1亿美元排名第四 [3] - 京东以515.05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八 [4] 中游公司市值 - 东方财富市值481.55亿美元排名第九 [4] - 中芯国际市值435.45亿美元排名第十 [4] - 百度市值317.99亿美元排名第十一 [4] - 理想汽车市值307.43亿美元排名第十二 [4] - 快手-W市值288.72亿美元排名第十三 [4] 细分领域代表公司 - 汽车领域:理想汽车(307.43亿)、小鹏汽车(199.02亿)、蔚来(93.53亿) [4][4][4] - 软件服务:金山软件(72.78亿)、用友网络(64.46亿)、金蝶国际(61.61亿) [5][5][5] - 游戏娱乐:昆仑万维(54.45亿)、恺英网络(47.94亿)、三七互娱(45.62亿) [5][5][5] 尾部公司市值 - 中科创达以35.92亿美元市值排名第五十 [6] - 巨人网络市值36.9亿美元排名第四十九 [6] - 金山云市值37.86亿美元排名第四十八 [6] - 网宿科技市值38.85亿美元排名第四十七 [6] 数据说明 - 市值数据每日更新,美元与港元按当日汇率中间价折算 [6] - 榜单由金十数据编制发布 [6]
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报898.38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微创机器人-B等
金融界· 2025-05-12 16:06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内地高贝塔指数报898.38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7.01% [1] - 近三个月上涨1.94% [1] - 年初至今上涨6.72% [1] 指数基本信息 - 指数基日为2005年12月30日 [1] - 基点1000.0点 [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2] 权重股构成 - 微创机器人-B为第一大权重股占比5.17% [1] - 华虹半导体占比2.95% [1] - 阿里健康占比2.72% [1] - 小鹏汽车-W占比2.7% [1] - 国泰海通占比2.55% [1] - 药明生物占比2.53% [1] - 碧桂园服务占比2.51% [1] - 金蝶国际占比2.43% [1] - 中国金茂占比2.37% [1] - 万国数据-SW占比2.31% [1] 行业分布 - 房地产行业占比最高达21.70% [2] - 金融行业占比20.95% [2] - 医药卫生行业占比18.32% [2] - 可选消费行业占比16.93% [2] - 信息技术行业占比10.92% [2] - 通信服务行业占比4.34% [2] - 原材料行业占比2.93% [2] - 主要消费行业占比2.01% [2] - 工业行业占比1.89% [2] 市场板块分布 - 全部持仓集中于香港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 [2]
万国数据(09698)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5-07 19:4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及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 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 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所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以不同投票權控制。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務請留意投資不同 投票權架構公司的潛在風險,特別是不同投票權受益人的利益未必總與股東整體利益一致,而 不論其他股東如何投票,不同投票權受益人會對股東決議案的結果有重大影響。我們的美國存 託股(每股美國存託股代表八股A類普通股)於美國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上市,股份代號為GDS。 GDS Holdings Limited 萬國數據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以GDS Holdings Limited的名稱註冊成立及以不同投票權控制的有限公司,並以 GDS WanGuo Holdings Limited於香港經營業務) (股份代號:9698) 董事會會議召開日期 本公司董事會將於2025年5月20日(香港時間)召開董事會會議,其中包括將於會 上批准本公司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第一季度的未經審計財務業績 ...
智通港股解盘 | 5月开门红持续聚集科技 金股表现可圈可点
智通财经· 2025-05-02 21:42
市场动态 - 恒指5月首个交易日上涨1.74%,恒生科技指数大涨3.08% [1] - 美国股市资金流出89亿美元,日本和欧洲股市出现资金流入,美债资金流出45亿美元,为2023年12月以来最大 [1]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大涨逾500点,日内涨超0.7%,报7.226 [2] - 黄金自一月以来首次出现周度资金流出,赤峰黄金跌近4% [2]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一度涨超0.9% [2] 关税影响 - 特朗普承认关税政策导致商品价格上涨,玩具购买力下降 [1] - 美国商会致信特朗普政府,敦促实施"关税豁免机制",以防止经济衰退 [1] - 商务部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希望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的意愿,态度出现积极变化 [2] - 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制造的汽车零部件免于25%关税 [2] - 汽车股和CXO类股票对关税调整敏感,小鹏汽车涨超6%,零跑汽车涨超7%,康龙化成和药明康德均涨超7% [3] 行业表现 汽车行业 - 小鹏汽车连续6个月交付量突破30000辆,MONA M03累计交付超10万辆,P7+完成第5万辆新车下线 [3] - 零跑汽车4月交付量41039辆,同比增长173% [3] - 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000辆,小米集团大涨超6% [3] 科技行业 - 美股科技巨头meta、微软、苹果财报亮眼,重申激进的人工智能投资计划 [4] - 万国数据大涨超7%,金山软件涨近7% [4] - 全球掀起核能小型堆开发热潮,谷歌与Kairos Power达成购电协议 [6] - 我国小型堆技术开发领先,已形成12种小型堆技术 [6] - 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提前启动 [6] 医药行业 - 康龙化成一季度收入30.99亿元,同比增加16.03%;归母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加32.54% [3] 公司业绩 中国建筑国际 - 25Q1实现营收239亿元,同比+5.5%,经营溢利及应占合营企业溢利39.6亿元,同比+10.8% [7] - 25Q1新签合同额505亿元,同比-29.1%,但剔除重大项目影响后同比增长59% [7] - 科技带动类收入同比增长22%,占比提升至20% [8] - MiC技术入选国家级推广名单,BIPV产品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 [8] - 完成北京市第十四中学综合改造工程,成为北京首个模块化建筑学校 [8] 宏观经济 - 美国4月非农就业报告预计新增就业岗位13.5万个,低于3月的22.8万个 [4] - 特朗普威胁制裁从伊朗购买石油或石化产品的国家或个人 [4] - 伯克希尔哈撒韦年度股东大会将举行,关注巴菲特对市场、经济或关税的看法 [5] - 巴菲特持仓变化:大砍三分之二的苹果公司股票持仓,持续减持美国银行,现金储备达3342亿美元 [5]
回港中概股午后走强,金山云(03896.HK)涨超13%,百济神州(06160.HK)涨超7%,万国数据(09698.HK)涨超6%,宝尊电商(09991.HK)、BOSS直聘(02076.HK)涨超2%。
快讯· 2025-04-30 13:38
回港中概股市场表现 - 金山云(03896.HK)股价涨幅超过13% [1] - 百济神州(06160.HK)股价涨幅超过7% [1] - 万国数据(09698.HK)股价涨幅超过6% [1] - 宝尊电商(09991.HK)和BOSS直聘(02076.HK)股价涨幅均超过2% [1]
GDS(GDS)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28 23:26
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9.1%至26.907亿元人民币(3.686亿美元),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5.5%至103.221亿元人民币(14.141亿美元)[5][8][9][23] - 2024年第四季度总净收入为26.9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4.65亿元人民币增长9.17%[80] - 2024年全年总净收入为103.2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7.82亿元人民币增长5.51%[80] 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1.734亿元人民币(2380万美元),2023年同期为30.746亿元人民币;2024年全年净亏损为7.709亿元人民币(1.056亿美元),2023年为39.26亿元人民币[5][9][19][23][30] - 2024年第四季度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1.73亿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亏损28.74亿元人民币[80] - 2024年全年持续经营业务净亏损为7.7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9.26亿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80] 调整后EBITDA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非GAAP)同比增长13.9%至12.977亿元人民币(1.778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8.2%;2024年全年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3.0%至48.764亿元人民币(6.681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7.2%[5][9][20][22][30][31] - 2024年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297659千元人民币(约177778千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8.2%[87] - 2024年全年调整后EBITDA为4876436千元人民币(约668070千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7.2%[87]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总收入在112.9亿元至115.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9.4%至12.3%;调整后EBITDA在51.9亿元至53.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6.4%至10.5% [58] - 2024年全年调整后EBITDA为33.2286亿元人民币(4.5522亿美元),2023年亏损9.8523亿元人民币[92] - 2024年全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26.3%,2023年为 - 56.1%[92] 业务面积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持续经营业务总承诺和预承诺面积同比增长1.8%至629,997平方米,已使用面积同比增长11.8%至453,094平方米,使用率为73.8%[9] - 2024年第四季度末,已承诺和预承诺总面积为629,997平方米,同比增长1.8%,环比增长0.5% [48] - 2024年第四季度末,服务中面积为613,583平方米,同比增长11.9%,环比增长3.0% [49] - 2024年第四季度末,在建面积为102,691平方米,同比下降32.3%,环比下降14.7% [50] - 2024年第四季度末,服务中面积利用率为73.8% [53] 毛利润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润同比增长33.5%至5.781亿元人民币(7920万美元),毛利率为21.5%;2024年全年毛利润同比增长13.9%至22.226亿元人民币(3.045亿美元),毛利率为21.5%[10][11][24] - 2024年第四季度毛利润为5.7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4.33亿元人民币增长33.49%[80] - 2024年全年毛利润为22.2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9.51亿元人民币增长13.91%[80] - 2024年第四季度调整后毛利润为1396693千元人民币(约191347千美元),调整后毛利润率为51.9%[84] - 2024年全年调整后毛利润为5314174千元人民币(约728038千美元),调整后毛利润率为51.5%[84] 销售和营销费用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销售和营销费用(不包括股份支付费用)同比下降4.1%至2370万元人民币(320万美元),2024年全年同比下降5.9%至9140万元人民币(1250万美元)[14][24] 一般和行政费用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一般和行政费用(不包括股份支付费用、折旧和摊销费用以及预付土地使用权的经营租赁成本)同比增长3.3%至1.085亿元人民币(1490万美元),2024年全年同比增长13.9%至3.953亿元人民币(5420万美元)[15][25] 研发成本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研发成本为690万元人民币(90万美元),2023年同期为1280万元人民币;2024年全年研发成本为3630万元人民币(500万美元),2023年为3820万元人民币[17][26] 终止经营业务净收入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终止经营业务净收入分别为4.434亿元人民币(6070万美元)和12.621亿元人民币(1.72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331.1%和618.2%[32] - 2024年第四季度终止经营业务净收入为42.85亿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亏损9003.3万元人民币[80] - 2024年全年终止经营业务净收入为40.75亿元人民币,2023年为亏损3.59亿元人民币[80] - 2024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44.3413亿元人民币(6.0747亿美元),第三季度为36.3209亿元人民币[92] - 2024年全年净收入为126.2063亿元人民币(1.72902亿美元),2023年为17.5737亿元人民币[92] 子公司脱表收益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和全年子公司脱表收益为44.755亿元人民币(6.131亿美元)[37] 净利润及每股收益情况 - 2024年净利润为33.038亿元人民币(4.526亿美元),2023年净亏损42.854亿元人民币[39] - 2024年基本和摊薄后每股收益为2.29元人民币(0.31美元),2023年每股亏损2.96元人民币[40] - 2024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4111639千元人民币(约563292千美元),2023年为亏损3164644千元人民币[82] - 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3303831千元人民币(约452623千美元),2023年为亏损4285393千元人民币[82] 现金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为78.677亿元人民币(10.779亿美元)[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为73.5480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78.67659亿元人民币(10.77865亿美元)[7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终止经营业务的现金为9930915千元人民币(约1360530千美元),2023年为355902千元人民币[89] 债务融资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为持续经营业务获得新债务融资和再融资安排9.6亿元人民币(1.315亿美元),全年为57.34亿元人民币(7.855亿美元)[46] 公司财务指标对比(2023 - 202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净额为24.9305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30.21956亿元人民币(4.14006亿美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74.4466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73.648628亿元人民币(10.089821亿美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54.322887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49.979995亿元人民币(6.847231亿美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夹层股权为1.064766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1.080656亿元人民币(0.148049亿美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为18.89346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22.458046亿元人民币(3.07674亿美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非控股权益为0.165577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0.129931亿元人民币(0.017801亿美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短期借款及长期借款当期部分为25.823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43.41649亿元人民币(5.94803亿美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长期借款(不含当期部分)为230.88055亿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219.05985亿元人民币(30.01108亿美元)[79] 公司其他经营指标情况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提供的净现金为1938365千元人民币(约265555千美元),2023年为2065257千元人民币[82] - 2024年全年收入成本为85.9254亿元人民币(1.17717亿美元),2023年为19.457亿元人民币[92] - 2024年全年运营费用为40.0336亿元人民币(54846万美元),2023年为23.3249亿元人民币[92] - 2024年全年运营(亏损)收入为2473万元人民币(339万美元),2023年亏损25.2082亿元人民币[92] - 2024年全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提供为 - 28.1297亿元人民币( - 3.8538亿美元),2023年为 - 29.4019亿元人民币[92] - 2024年全年投资活动净现金使用为69.20177亿元人民币(9.4806亿美元),2023年为28.27863亿元人民币[92] - 2024年全年融资活动净现金提供为168.83042亿元人民币(23.12967亿美元),2023年为28.92824亿元人民币[92] 公司预计情况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总收入在112.9亿元至115.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9.4%至12.3%;调整后EBITDA在51.9亿元至53.9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6.4%至10.5% [58]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约为43亿元人民币[58] 公司股权情况 - 公司持有DayOne Data Centers Limited 35.6%的非控股股权[74] 终止经营业务资产及债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终止经营业务的物业及设备净值为16646191千元人民币(约2280519千美元),2023年为7401071千元人民币[8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终止经营业务的总债务为10417647千元人民币(约1427212千美元),2023年为5169734千元人民币[89]
万国数据(0969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22: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净收入从2022年的92.68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7.824亿元,增幅5.5%,2024年达103.221亿元(14.141亿美元),增幅5.5%[36] - 公司净亏损从2022年的12.66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2.854亿元,2024年净利润为33.038亿元(4.526亿美元)[36] - 公司经调整EBITDA从2022年的43.337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7.330亿元,2024年达48.764亿元(6.681亿美元)[36] - 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亏损分别为51.797亿元、94.698亿元、60.444亿元(8.281亿美元)[36] - 2022 - 2024年分别有两名客户占公司总净收入比例为25.3%和20.0%、28.3%和17.1%、29.0%及14.4%,期间无其他客户占比达10%或以上[78] - 公司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信用亏损拨备分别为人民币990万元、人民币1830万元和拨回人民币1320万元(180万美元)[8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规划、开发数据中心,获取客户签约,提供托管和管理服务等[37] - 公司获取新数据中心资源方式有收购或租赁物业开发、租赁第三方数据中心、收购高性能数据中心[38] - 公司建设数据中心采用模块化方式,可满足客户多种技术规格要求[41] - 公司管理托管服务涵盖数据中心 IT 价值链各层,包括 BCDR 解决方案、网络管理等服务[70] - 公司开发创新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客户整合和控制混合云计算环境,还提供咨询服务和云资源[72] - 公司将部分运营和服务交付外包给第三方,自行承担影响数据中心表现的技术职能和直接关系到客户的活动[74] - 公司开发专有数据中心运营管理平台,精简管理流程,还开发了操作程序、协定和标准[75] 各地区表现 - 公司境内业务占比98.4%,境外业务占比1.6%[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数据中心京津冀运营面积309,630平方米、在建面积52,112平方米;长三角运营面积187,376平方米、在建面积23,234平方米等[4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业务主要在中国运营,面临境外发售监管批准、反垄断监管行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监管及保护等风险[18] - 中国政府有权监管公司运营,内地复杂多变的监管环境可能导致公司运营及美国存托股价值发生重大不利变化[19]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于2020年12月18日签署成为法律,2022年12月29日修订[23] - 2022年5月26日,美国证交会最终认定公司为SEC认定发行人[24] - 2022年12月,PCAOB取消之前2021年决定,公司核数师不再是PCAOB无法全面检查或调查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25] - 2023年及2024年呈交年报后,公司未获认定为SEC认定发行人,预计2025年呈交年报后也不会被认定,但PCAOB可能改变决定[2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4年3月,DayOne与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投资者订立协议,认购5.87亿美元A轮可转换优先股;5月,A轮新发行规模增加至6.72亿美元;10月,订立协议认购10亿美元B轮可转换优先股;12月,B轮新发行规模由10亿美元增加至12亿美元[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DayOne 35.6%股权,权益由52.7%摊薄至35.6%,不再将DayOne并入子公司,确认为股权投资对象[6][7] - 2024年财政年度最后一日起,DayOne位于中国内地以外地区的国际业务及运营按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入账为终止经营业务[6][8] - 公司是开曼群岛控股公司,通过并表VIE及其子公司在中国内地经营绝大多数业务[9] - 公司美国存托股投资者购买的是开曼群岛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并表VIE及其子公司除外)的股权[9] - DayOne在东南亚及东北亚开发和经营数据中心,公司持有其35.6%股权[10] - 公司不再将DayOne的运营业绩与自身运营业绩合并,将其视作股权投资对象入账[10] - EDC Holding Limited在香港注册成立61间直接及间接子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澳门、开曼群岛及新加坡注册19间直接及间接子公司[13] - GDS投资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中国内地62间子公司的股权[13] - 五位管理層股東分别持有管理控股公司20%的股权,管理控股公司由公司通过一系列合約安排控制[13] - 公司通过合約安排控制併表VIE业务运营,并将其财务业绩并入合并财务报表[14] - 合約安排在提供对併表VIE的控制权方面未必如直接所有权有效,执行相关安排可能产生重大成本和资源消耗[15] - 开曼群岛控股公司就合約安排所享权利的中国法律解释及应用存在不确定性[17] - 公司利用合約安排经营的业务是否违反外商投资规则尚不明晰[17] - 若未能及时遵守监管合规要求,公司架构、治理及业务运营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17] - 若公司架构及合約安排违反法律,可能受严厉处罚,证券价值或大幅下降[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受限制的净资产为人民币26,125.2百万元(3,579.1百万美元),包括VIE及其子公司受限制净资产人民币320.7百万元(43.9百万美元)和子公司受限制净资产人民币25,804.5百万元(3,535.2百万美元)[21] -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向非VIE子公司注资或提供公司间贷款分别为人民币6,312.5百万元、人民币1,285.3百万元及人民币1,448.4百万元(198.4百万美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到来自非VIE子公司的偿还款项为人民币1,656.4百万元(226.9百万美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VIE或其子公司向公司子公司偿还现有公司间贷款为人民币132.0百万元(18.1百万美元)[22]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高性能数据中心开发商及运营商,对DayOne有重大少数股权投资[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中的总净机房面积为613,583平方米,其中91.9%已获客户签约,总在建净机房面积为102,691平方米,其中64.1%已获客户预签约[30] - 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数字化基础设施实现有效互联互通、数字经济显著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31] - 2024年12月31日DayOne的B轮股权融资终止后,公司按已转换基准的普通股形式,拥有DayOne约35.6%的股权,不再将其纳入合并[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DayOne已投入电力总量为469兆瓦、已投入使用电力容量为132兆瓦、在建电力容量为369兆瓦及用电量为123兆瓦[33] - 若公司连续两年被认定为SEC认定发行人,将从纳斯达克退市,证券不允许“场外”交易,会对股价和筹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26] - 公司中国内地子公司、并表VIE及其子公司已取得必要牌照及许可证,未来可能需取得额外牌照等[27]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待完成订单分别为228,787平方米、213,640平方米及176,904平方米[44]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平均客户流失率分别约为1.4%及1.2%[44]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面积的签约率分别为95.5%、92.5%及91.9%[45] - 截至20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面积的计费率分别为71.8%、73.9%及73.8%[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中的总净机房面积为613,583平方米,签约率91.9%,计费率73.8%;在建净机房面积为102,691平方米,其中64.1%已预签约[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已签约面积为629,997平方米,其中运营面积和在建面积分别为564,139平方米和65,858平方米[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91个自主开发数据中心,运营中总净机房面积为608,970平方米,在建总净机房面积为102,691平方米[50] - 公司自主开发的在运营和在建数据中心容量平均电力密度约为2.2千瓦/平方米,在建部分为2.35千瓦/平方米,持作未来发展容量平均电力密度约为2.5千瓦/平方米[55] - 2024年,公司2020年后开始营运的自主开发数据中心,IT负载率达30%或以上,平均PUE约为1.24[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和在建的自主开发数据中心中,自有设施及租赁设施占比分别约为42.9%和57.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自主开发的运营面积中,39.4%位于自有数据中心建筑物,60.6%位于租赁数据中心建筑物[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自主开发的在建面积中,63.9%位于自有数据中心建筑物,36.1%位于租赁数据中心建筑物[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2个运营中的B - O - T数据中心,净机房面积为55,722平方米,签约率100%;一个在建B - O - T数据中心二期,净机房面积为3,440平方米,预签约率100%[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和GIC分别拥有HL1一期及UL1的两个B - O - T合资数据中心51%和49%股权,其余B - O - T数据中心项目公司股权为100% [5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运营第三方数据中心,总运营中净机房面积为4,613平方米[62] - 2024年3月及5月,DayOne与机构私募股权投资者订立协议,认购新发行总金额为6.72亿美元的A轮可转换优先股[65] - 2024年10月及12月,DayOne与机构私募股权投资者订立协议,认购新发行总金额为12亿美元的B轮可转换优先股[65] - 2024年12月31日DayOne的B轮股权融资完成后,公司按已转换基准的普通股形式,拥有DayOne约35.6%的股权[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DayOne已投入电力总量为469兆瓦、已投入使用电力容量为132兆瓦、在建电力容量为369兆瓦及用电量为123兆瓦[66] - 公司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和建造设施,使用预制技术缩短开发时间、提高品质控制并节约成本[69] - 公司数据中心吸引中国内地大多数据大型云服务提供商入驻,可通过网络基础设施为企业客户提供私有连接[71] - 公司获取场地时要求至少十年保有权,通常寻求能支持每栋数据中心大楼至少 5,000 平方米净机房面积和充足电力容量的场地[73] - 公司通过 ISO9001、ISO20000 和 ISO27001 认证超十年,2016 年 9 月获 ISO 22301 认证[75] - 公司 2020 年 11 月获 ISO 14001、ISO 45001 和 ISO 50001 认证,2022 年 9 月获 ISO 27701 认证[75] -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有 25 个数据中心获 Uptime Institute 颁发的「管理和运营 (M&O) 认可站点」奖项[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为926名客户提供服务[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云服务提供商、大型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企业客户分别占总签约面积的55.1%、31.8%及13.0%[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最大的两名客户分别占总签约面积的33.7%和14.3%,无其他客户占比达10%或以上[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前五大客户总签约面积分别为客户1:212,570平方米(33.7%)、客户2:90,364平方米(14.3%)、客户3:53,217平方米(8.4%)、客户4:47,308平方米(7.5%)、客户5:24,629平方米(3.9%)[81] - 与云服务提供商及大型互联网客户协议服务期一般为三至十年,与金融机构及企业客户协议服务期一般为一至五年[82] - 与云服务提供商及大型互联网客户协议多为非包电定价,与金融机构及大型企业客户协议多为捆绑定价[83] - 与主要客户协议给予6至24个月迁入期,与金融机构及大型客户协议给予3至12个月迁入期[84]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平均客户流失率分别约为1.4%及1.2%[85] - 2024年公司委托第三方调查客户满意度,平均得分为9.68分(满分10分),净推广者得分从2023年的85%升至2024年的91%[87] - 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三个年度,五大供应商在营业开支中采购量均不超70%;2022年和2023年有一供应商采购量占比40%-50%,2024年占比50%-60%[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于中国内地拥有224项注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12项商标注册、2项待审商标申请,内地以外有39项商标注册、68项待审商标申请[9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GDS(GDS) - 2024 Q4 - Annual Report

2025-04-28 20:40
股权结构与子公司情况 - 公司持有DayOne 35.6%的股权[35] - EDC Holding Limited在香港有61家直接和间接子公司,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澳门、开曼群岛和新加坡分别有19家直接和间接子公司[38] - GDS Investment Company直接和间接持有中国大陆62家子公司的股权[38] - Management HoldCo由公司董事会指定的五名管理人员持有20%[3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黄先生实益拥有57,789,176股普通股,占公司总已发行股本的3.6%,若其持股低于2.75%,双重股权结构将终止[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DayOne 35.6%股权,失去控制权且面临多种投资风险[213] VIEs及其子公司收入占比 - VIEs及其子公司在2022、2023和2024年贡献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总收入的96.7%、97.0%和96.1%[34] 受限净资产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受限净资产为261.252亿元人民币(35.791亿美元),其中VIEs及其子公司为3.207亿元人民币(4390万美元),公司子公司为258.045亿元人民币(35.352亿美元)[45] 公司与非VIE子公司资金往来 - 2022、2023和2024年,公司向非VIE子公司的资本投入或提供的公司间贷款分别为63.125亿元人民币、12.853亿元人民币和14.484亿元人民币(1.984亿美元)[46] - 2024年,公司从非VIE子公司收到还款16.564亿元人民币(2.269亿美元)[46] - 2024年,VIEs及其子公司向公司子公司偿还了1.32亿元人民币(1810万美元)的现有公司间贷款[47] 公司被识别情况 - 2022年5月26日,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确定为“被识别发行人”,2023和2024年未被识别,预计2025年也不会被识别[50] 公司净收入情况 - 公司净收入从2022年的92.68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97.824亿元,增幅5.5%,2024年增至103.221亿元(1.4141亿美元),增幅5.5%[67] 各业务线净收入情况 - 2022 - 2024年,公司托管服务净收入分别为79.202亿元、85.352亿元和91.695亿元(1.2562亿美元),占总净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5%、87.3%和88.8%[67] - 2022 - 2024年,公司管理服务及其他服务净收入分别为13.402亿元、12.467亿元和11.524亿元(1579万美元),占总净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4%、12.7%和11.2%[67] - 2022 - 2024年,公司IT设备销售净收入分别为770万元、50万元和20万元(2.47万美元),占总净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1%、0.0%和0.0%[67] 公司总合并债务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合并债务为430.626亿元(5.8996亿美元),包括借款、融资租赁、其他融资义务和可转换债券[74] 可转换优先票据情况 - 公司发行并出售了总计6.2亿美元于2029年到期的可转换优先票据,持有人可在2027年3月8日要求公司按本金的100%加应计未付利息回购[75] 公司面临的市场与行业风险 - 数据中心市场需求放缓、行业不利发展、云与人工智能技术需求变化等,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8] 公司面临的其他风险 - 公司面临与合并可变利益实体相关的合同安排、政治经济政策、股价波动等多种风险[59] -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给公司带来基础设施需求、投资回报和监管环境等方面的风险和不确定性[61] 公司业务扩张挑战 - 公司业务扩张面临获取场地、管理客户、筹集资金、招募人员等多方面挑战[68] 股权分配授权 - 2024年6月27日年度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12个月内分配或发行最多占现有已发行股本30%的普通股或其他股权或股权关联证券[82] 公司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2022年、2023年和2024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账款净额分别为24.04亿元、24.931亿元和30.22亿元(4.14亿美元)[90] - 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2年的81.1天增至2023年的91.4天,2024年进一步增至97.8天[90] 公司债务相关风险 - 未来债务条款可能包含更严格契约,违反契约可能导致违约,使债务立即到期应付[78] - 部分数据中心融资安排的贷款有立即或加速还款风险,可能减少可用现金流并影响财务状况[79] - 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8月改革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LPR和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的改革及利率变化可能影响公司债务[80] - 公司可能需额外资本满足未来需求,若通过股权融资可能导致股东权益稀释,债务融资可能有严格契约[82][83] 数据中心开发监管风险 - 数据中心开发面临严格监管要求和限制,可能影响公司运营结果[91] 电力资源相关情况 - 电力资源供应有限,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增长和运营结果[94] - 到2030年,数据中心行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比例目标不低于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标准平均水平,新建数据中心比例应超80%且将从至少80%的基线进一步提高[98] - 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将燃煤发电交易价格上限从高于底价10%扩大到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价格不受20%上限限制[105] - 公司在中国大陆依赖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个公用事业供应商获取电力供应和基础设施[96] - 公司开始与发电企业附属的电力贸易公司签订直接购电协议,同时继续通过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购电,改革初期电力成本上升[104] - 公司客户对电力的需求可能因采用新技术而增加,老数据中心的电力容量可能无法满足需求[100] - 公司试图通过冗余电源、备用发电机和电池电源管理电力资源,但可能无法完全避免电力短缺或停电[101] 数据中心行业政策情况 - 截至2025年底,全国预计新增超60%的计算能力将位于指定的计算枢纽中,这些枢纽的计算资源利用率将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8] - 原则上,现有数据中心运营超一年且整体利用率低于50%的城市,不得规划或建设新的数据中心集群、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108] - 2023年5月9日,国家发改委公布第三监管期(2023年6月至2026年5月)省级电网输配电价,该价格普遍高于第二监管期[104] - 天府和重庆数据中心集群平均利用率不低于65%,PUE不高于1.25;长三角枢纽数据中心PUE在十四五期间不高于1.25;新建数据中心PUE不高于1.25,“老旧小散”数据中心升级后PUE目标不高于1.4;到2027年四川数据中心平均PUE低于1.3;广东新建国家级枢纽数据中心集群平均PUE不高于1.25,其他数据中心不高于1.3,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平均利用率不低于65%,其他数据中心目标不低于80%[110] - 实施“东数西算”政策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111] 公司盈利情况 - 公司2022年和2023年净亏损分别为12.661亿元和42.854亿元,2024年净收入为33.038亿元(4.526亿美元)[112] 公司融资情况 - 数据中心业务资本密集,公司历史上通过股权或债务融资支持发展,未来预计继续通过债务融资、资产货币化资金回收或必要时发行股权证券融资,若无法获得融资将对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4] 公司运营风险 - 公司运营的数据中心设施和服务可能出现故障,导致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声誉受损,影响经营业绩,故障原因包括电力损失、设备故障等多种因素[115][117]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多数数据中心位于一级市场,特定区域的数据中心集中,若发生灾难性事件或长期中断,将对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18] - 公司过去曾经历服务中断,可能影响与客户的关系,引发监管行动,对业务和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虽采取措施但不能保证未来不再发生[119] - 新数据中心交付或现有数据中心扩建延迟可能对公司业务造成重大风险,包括项目延迟、成本增加、无法按时交付等[120][121][122] - 灾难性事件或长期中断可能使公司保险覆盖不足,导致运营中断、重大损失或负债,损害声誉,影响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124] - 公司可能面临网络安全故障、数据安全漏洞和运营风险,导致业务中断、财务损失、声誉受损,还可能面临政府检查的罚款和制裁,以及相关指控带来的不利影响[125][126][127] 数据中心租赁情况 - 一份数据中心租赁协议对应的数据中心在2022 - 2024年分别占公司收入的0.03%、0.12%和0.34%,占总面积的0.4%、0.3%和0.3%[130] - 公司自开发数据中心长期租赁期限一般为15 - 20年[130] - 公司与第三方数据中心的协议期限通常为5年,最长可达10年[131] - 公司数据中心租赁可能提前终止或无法续约,影响业务[130] 公司客户情况 - 2022 - 2024年分别有两个客户占公司总净收入的25.3%和20.0%、28.3%和17.1%、29.0%和14.4%,无其他客户占比达10%以上[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两个客户分别占公司总承诺面积的33.7%和14.3%,无其他客户占比达10%以上[133] - 公司客户流失率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别约为1.4%和1.2%[134] - 客户典型承诺入驻期为12 - 24个月[134] - 公司净收入高度依赖少数客户,客户流失或业务减少会影响财务[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云服务和互联网行业客户分别占公司持续运营总承诺面积的55.1%和31.8%[147] 公司定价与盈利风险 - 公司与许多客户签订固定价格协议,可能因无法准确估计资源和时间、无法有效利用资源以及电力成本波动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和运营结果[149] - 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服务定价近年来呈持续下降趋势,公司可能无法维持当前定价水平,这将对收入、利润率和整体财务表现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50] 公司竞争风险 - 中国“新基建”政策可能导致数据中心服务行业竞争加剧,公司面临来自国有电信运营商、国内外运营商中立数据中心服务提供商等的竞争[155][157] 美国政府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公司实施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公司可能面临监管调查或其他行动,限制向某些客户销售,影响竞争力和业务运营[158] - 美国政府已将数百家中国公司和机构列入实体清单,实施有针对性的出口管制和贸易限制,违反相关规定可能导致刑事和/或民事处罚[159] - 2021年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发布行政命令,禁止某些涉及指定公司公开交易证券的交易,未来可能对中国军工复合体公司实施更严厉制裁[161] - 2022年8月美国颁布《芯片与科学法案》,2022 - 2025年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多次发布出口管制法规变更,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等产品[167] - 2024年12月27日,美国司法部发布最终规则,自2025年4月8日起禁止和限制某些涉及美国敏感个人数据或美国政府相关数据的交易[168] - 美国政府的限制或法规可能影响公司向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以及公司和客户获取关键技术和设备的能力,进而影响公司业务运营和声誉[169] -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发布行政命令对从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关税,3月3日上调至20%,4月2日额外征收34%关税,4月9日提高到125%[174] 中美贸易摩擦影响 - 2018和2019年中国宣布停止购买美国农产品并对超185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2025年2月4日宣布对美国能源和制成品加征报复性关税,3月4日对美国关键农产品加征最高15%关税,4月4日对美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4月10日提高到125%[179] 租赁罚款情况 - 未登记租赁数据中心建筑的罚款范围为每份未登记租约1000元至10000元[182] 外资增值电信服务企业出资比例限制 - 外资增值电信服务企业外国投资者最终出资比例限制在50%或以下[184] IDC牌照相关情况 - 2013年5月6日发布《IDC/ISP业务申请问答》,反映工信部对IDC牌照申请法律要求的态度变化,修订版《电信业务分类目录》2016年3月生效[186] - 2013年11月,GDS北京获得跨区域IDC牌照,范围包括上海、苏州等多地[188] - 2012年1月,GDS上海获得上海地区区域IDC牌照,2016年4月升级为跨区域牌照[191] - 2016 - 2018年,GDS北京和GDS苏州通过天津第三方数据中心提供IDC服务,2019年GDS北京升级牌照覆盖张家口、廊坊和天津地区[191] - 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清理规范互联网接入服务市场的通知》,要求相关企业在2017年3月31日前作出书面承诺并在年底前获得相应牌照[193] 第三方数据中心租赁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从其他数据中心提供商批发租赁的第三方数据中心总净建筑面积为4,613平方米[196] 公司客户收入来源情况 - 公司大部分收入来自云服务提供商,与关键云服务提供商的协议为非独家协议[199] 技术变化风险 - 数据中心市场和客户所在行业技术变化快,公司可能无法对数据中心进行经济有效的升级[202] - 新科技可能取代公司服务,公司可能无法及时识别并推出新服务应对变化[204] - 若公司无法及时适应技术和客户需求变化,业务的持续和增长能力可能受影响[203] 知识产权相关风险 - 公司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有限,第三方可能未经授权使用其知识产权,维权诉讼或带来成本和资源分散[205] - 公司可能面临第三方知识产权侵权索赔,若败诉可能
从披露到治理:AI驱动企业ESG价值链升级
中国证券报· 2025-04-28 05:02
AI技术与ESG管理的融合 - AI技术成为企业完善ESG信息披露、搭建ESG管理平台的创新工具,帮助企业推动业务可持续发展 [1] - 国电电力发布首份借助AI技术编制的ESG报告,利用鲸牛ESG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提升ESG数据可靠性 [1] - 运用AI技术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信息披露成本,减少对专业ESG分析师的依赖,减少重复性人力投入 [1] AI技术在ESG治理中的应用 - 科大智能依托生成式AI与工业物联网打造"ESG+AI"创新平台,优化能源管理并提供"智慧工业"解决方案 [2] - 华新水泥研发AI等数字化技术与建材生产协同应用,通过智能化控制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2] - 中国平安建立CN-ESG智慧评价体系,通过AI-ESG平台为ESG风控、模型构建、投资组合管理提供智慧化工具 [2] - 凯恩股份将AI技术融入制造业生产流程,构建"ESG+AI"的生产责任体系,实现产线布局一体化、产品制造自动化和生产控制云端化 [2] AI技术在节能减排和业务效率提升中的作用 - 78%的企业计划在2025年增加AI技术投入,资金将重点流向生成式AI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合规审核等与ESG紧密相关的领域 [3] - 金蝶国际借助AI技术实现废钢验质和企业碳资产管理,废钢料型识别准确率超90% [3] - 万国数据利用AI技术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通过智能算法实时调控运营工况 [3] - 联想集团与生态环境部共建AI技术应用平台,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议题中贡献科技力量 [3] AI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 - 顺丰利用自研的"丰知"物流大模型赋能绿色AI物流供应链,在路径规划和装箱等场景实现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 [4] - 中银香港在智能防欺诈平台基础上不断训练AI应用,提升交易监控能力,系统可发出短信提醒可疑交易 [4] - 中国平安的"平安天枢智拓平台"通过融合ChatBI、知识图谱、因果推理等AI技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精度超92% [4][5] AI技术安全应用与伦理治理 - 企业需要考虑获取数据的合法合规性,规范数据使用的安全边界,AI技术应用带来了数据合规和隐私保护的新挑战 [5] - 金蝶国际成立算法安全工作室,管控AI风险,建立科技伦理审查机制,制定《算法科技伦理审查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 [6] - 中国平安发布《平安集团AI伦理治理政策声明》,从数据使用、算法研发、行业应用三方面制定伦理目标,成立AI伦理委员会等机构 [6]
国泰海通:维持万国数据-SW(09698)“增持”评级 目标价48.4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4-24 09:51
行业动态 - 2025数字基础设施科技展会将于4月23日至25日在新加坡举行,期间将举办"中国—东南亚数字基础设施合作论坛"[2] - 2025年全球云厂商加速东南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亚马逊云、甲骨文、谷歌等企业宣布将在东南亚投入数十亿美元[2] - 2025年一季度东南亚数字基础设施领域吸引投资超过300亿美元[2]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2022年成立国际业务控股公司DAYONE,重点聚焦中国香港及东南亚地区[3] - 截至24年底DAYONE运营IDC规模132MW,在建369MW,储备712MW[3] - 2024年DAYONE完成B轮融资后公司持股摊薄至35.6%,不再并表[3] 财务与运营数据 - 预计25-27年收入分别为115.6亿元、129.8亿元和143.2亿元[1] - 预计25-27年EBITDA分别为52.3亿元、57.0亿元和61.7亿元[1] - 2025年国内资本开支预计43亿元,同比增长43%[4] 市场机遇 - 公司将受益于全球AI发展带来的数据中心需求增长[1] - 东南亚市场重要性逐步凸显,公司前瞻布局有望核心受益[2][3] - 国内资本开支重启增长态势,业务将进入加速阶段[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