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杉股份(600884)

搜索文档
“负极+偏光片”双核突围 杉杉股份2024年核心业务盈利6.59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10:02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营业收入186.80亿元,归母净利润-3.67亿元,扣非净利润-7.68亿元,亏损主要源于参股企业亏损、非核心资产减值计提及母公司财务费用影响 [1] - 剔除非经常性因素后,核心主业盈利6.59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由负转正至18.60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扭亏,营收同比增长28%,经营面完成触底反弹 [1] 负极材料业务 - 2024年负极材料板块营业收入81.96亿元,占总营收43.87%,销量同比增长28.44%,毛利率提升6.68个百分点至18.45% [2] - 全球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出货量蝉联第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中国1287万辆/+35.5%,全球1824万辆/+24.4%)及储能需求高增长 [2] - 通过一体化产能释放、技术降本和产品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6C超充动力用负极材料已供应头部客户,硅基及硬碳技术取得突破 [4][5] 偏光片业务 - 2024年偏光片营业收入103.22亿元,占总营收55.26%,大尺寸偏光片全球份额约33%,LCD电视/显示器用偏光片市场份额均居全球第一 [3]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承压,但公司通过智能制造升级和成本控制维持两位数毛利率,OLED电视/手机用偏光片已量产出货 [3][5] - 收购LG化学SP业务(OLED显示屏及车载LCD偏光片)带来新增长点,车载偏光片具备低阻抗、广视角等核心技术储备 [5] 研发与技术优势 - 2024年研发费用10.37亿元/+19.43%,研发费用率5.55%创历史新高,累计授权专利334项 [4] - 负极材料领域实现快充、硅基负极等技术迭代,千吨级硬碳产线投产并应用于钠电/锂电/超级电容 [4][5] - 偏光片领域强化OLED和车载产品技术壁垒,大尺寸LCD保持领先,中小型高端产品份额提升 [5] 战略与行业展望 - 剥离电解液等非核心资产聚焦双主业,控股股东重整未影响上市公司独立运营 [6] - 行业回暖下负极材料涨价预期渐起,面板需求旺盛推动偏光片供应紧张,公司作为龙头有望持续受益 [6]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4月份提供担保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07 04:27
担保情况 - 被担保人包括上海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均为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不属于关联担保 [2] - 本次担保金额为36,000万元人民币,担保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已实际为其提供的担保金额为525,500万元人民币 [2] - 本次担保无反担保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1,864,794.36万元人民币,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86.41% [12] 担保具体安排 - 上海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13,000万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5] - 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申请18,000万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公司及上海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分别提供18,000万元人民币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5] - 福建杉杉科技有限公司申请5,000万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5] 被担保人基本情况 - 上海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00万元人民币,主营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电池制造等 [7] - 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5,000万元人民币,主营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新材料技术研发等 [7] - 福建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0,000万元人民币,主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他碳素材料研发、生产等 [8] 控股股东重整进展 - 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及全资子公司朋泽贸易于2025年3月20日被裁定实质合并重整 [13] - 债权人需在2025年4月30日前申报债权,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定于2025年5月15日召开 [13][14] - 杉杉集团持有公司14.21%股份,朋泽贸易持有9.11%股份,存在较高比例质押、司法冻结等情况 [15]
杉杉股份(600884) - 杉杉股份关于控股股东重整的进展公告
2025-05-06 17:45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重整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的控股股东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下 称"杉杉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宁波朋泽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朋泽贸易")于 2025 年 3 月 20 日被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裁定进行实质合并重整。根据 杉杉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发布的相关公告,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证券代码:600884 证券简称:杉杉股份 公告编号:临 2025-040 一、控股股东重整进展情况 根据杉杉集团发布的《杉杉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实质合并重 整案债权申报通知及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的公告》,其重整进展如下: 截至 2025 年 4 月 30 日,杉杉集团持有公司股份 320,296,700 股,占公司总 1 股本的 14.21%;朋泽贸易持有公司股份 205,264,756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9.11%。 前述所持公司股份存在较高比例被质押、司法冻结、标记或轮候冻结的情况,详 见公司发布的相关公告。 杉杉集团、朋泽 ...
杉杉股份(600884) - 杉杉股份关于2025年4月份提供担保的公告
2025-05-06 17:30
证券代码:600884 证券简称:杉杉股份 公告编号:临 2025-039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2025年4月份提供担保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 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 被担保人名称及是否为上市公司关联人: 上海杉杉锂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上海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 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杉杉科技有限公司,为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 司(下称"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公司。本次担保不属于关联担保。 一、担保情况概述 (一)担保基本情况 3、公司下属子公司福建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向福建海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 德分行申请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公司同意就上述申请授信 事项提供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二)履行的内部决策程序 2025年4月,为满足下属子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融资需求,公司及下属子公 司同意为下属子公司提供如下担保: 1、公司下属子公司上海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向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世博支行申请不超过13,000万元人民币的综合授信额度。公司 ...
负极材料龙头业绩分化,杉杉股份去年遭遇上市首亏
新浪财经· 2025-04-28 14:04
文章核心观点 国内负极材料企业2024年业绩分化,部分企业净利润下滑,部分企业增长,行业产能过剩但扩产仍在继续,快充和硅基负极材料领域发展受关注 [1][2][6] 企业业绩情况 - 杉杉股份净亏损3.67亿元,遭遇上市首亏,同比下滑147.79%,原因包括偏光片业务下滑、计提风险拨备和参股企业亏损 [2] - 贝特瑞净利润9.3亿元,同比减少43.76%,因负极材料价格下降、正极材料价量齐跌 [3] - 翔丰华净利润4955万元,同比下降40.23%,受负极行业供需失衡和可转债计提利息影响 [3] - 璞泰来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滑37.72%,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贡献主要利润,负极材料业务受影响 [3] - 中科电气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加626.56%,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和降本增效措施 [4] - 尚太科技净利润8.38亿元,同比增长15.97%,通过差异化产品战略和工艺装备更新提升业绩 [4] 行业产能情况 - 负极材料行业呈现阶段性、结构性产能过剩,2024年产能利用率60.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 [5] - 中科电气产能利用率95.66%,贝特瑞90.41%,翔丰华83%,璞泰来约68.35% [5] 企业扩产情况 - 尚太科技在建工程金额6.87亿元,较年初涨超16倍,因新增北苏二期新建产能项目 [7] - 翔丰华在建工程金额涨幅达92.53%,由上海南北区工程项目开工所致 [7] - 中科电气对安徽海达项目计提减值准备,放缓扩产步伐 [7] 快充负极材料布局 - 中科电气、尚太科技提到“降本增效”“快充”促进业绩,鑫椤资讯预计2025 - 2026年是快充负极材料需求高速增长期 [4][7] - 璞泰来快充负极新品满足6C性能要求,配合粘结剂可满足8 - 10C,已批量出货 [8] - 贝特瑞推出T石墨负极产品,已向客户送样 [8] - 杉杉股份高能量密度6C超充动力用和数码用负极材料已供应头部客户 [8] - 翔丰华加强高能量密度快充石墨负极开发,为2026年批量导入客户做准备 [9] 硅基负极材料发展 - 随着半固态/固态电池发展,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等龙头企业在硅基负极材料领域基本取得批量订单 [10]
负极材料龙头业绩分化,有的陷入上市首亏、有的净利猛增6倍
新浪财经· 2025-04-28 13:31
行业业绩概况 - 国内负极材料企业2024年业绩分化,六家头部上市公司中有四家净利润下滑 [1] - 杉杉股份遭遇上市首亏,净亏损达3.67亿元,同比下滑147.79%,主要因偏光片业务拖累及计提风险拨备 [2] - 贝特瑞净利润9.3亿元,同比减少43.76%,受负极材料价格下降及正极材料价量齐跌影响 [3] - 翔丰华净利润4955万元,同比下降40.23%,因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产品价格下跌及财务费用增加 [3] - 璞泰来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滑37.72%,负极材料受产能过剩及海外需求偏弱影响 [3] - 中科电气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大增626.56%,受益于快充车型渗透率提升及储能需求增长 [4][5] - 尚太科技净利润8.38亿元,同比增长15.97%,因差异化产品战略及降本增效措施 [5] 产能与利用率 - 负极材料行业产能利用率60.8%,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头部企业接近满产,小企业开工率低 [5] - 中科电气产能利用率最高达95.66%,贝特瑞90.41%,翔丰华83.43% [6] - 璞泰来负极材料产能利用率约68.35%,因控制低价产品出货导致产量下滑 [6] 扩产动态 - 六家企业中除杉杉股份外,其余在建工程金额均同比增长 [7] - 尚太科技在建工程金额6.87亿元,较年初涨超16倍,因新增北苏二期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 [8] - 翔丰华在建工程金额同比增92.53%,因上海碳峰科创园项目开工 [8] - 中科电气放缓扩产,对安徽海达10万吨项目计提减值,因行业产能过剩 [8] 技术趋势与布局 - 快充负极材料需求增长,中科电气4C快充人造石墨负极放量,带动超快充电池发展 [8] - 鑫椤资讯预计2025-2026年为快充负极材料需求高速增长期 [9] - 璞泰来快充负极新品满足6C-10C性能要求,已批量出货 [10] - 贝特瑞推出T石墨负极产品,兼具6C快充能力,已送样客户 [10] - 杉杉股份6C超充负极材料供应头部客户 [10] - 翔丰华推动快充人造石墨负极批量供货 [10] - 硅基负极材料随半固态/固态电池发展加速,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已获批量订单 [10]
新型硅碳负极产业化“变天” 杉杉科技如何领跑下一代电池赛道?
高工锂电· 2025-04-27 18:22
新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进展 - 2025年头部电池企业启动新型硅碳材料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大规模测试与验证 [1][5] - 新型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酝酿重大变革,多孔硅碳/CVD硅碳技术路线成为焦点 [2] - 消费电子领域率先应用,2025年初中国市场新型硅碳月出货量(硅粉计)突破10吨,主要驱动因素为高端手机续航需求 [3] - 电动工具领域加速替代传统硅碳与硅氧材料,动力电池领域因46系大圆柱电池需求推动技术适配性升级 [4] 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化 - 多孔碳制备工艺从生物质基转向树脂基,显著提升孔径均匀性与导电网络稳定性,硅颗粒分散性实现质的飞跃 [6] - 小圆柱电池中新型硅碳复配比例超20%,比容量突破600mAh/g,能量密度提升20%-30% [6] - 核心原料硅烷气体价格从2024年初超30万元/吨降至2025年初不足10万元/吨,降幅达66%,生物质多孔碳路线单吨原料成本降幅超13万元 [6] - 高工产研预测2030年新型硅碳市场占比有望超75%,成为主流材料 [6] 杉杉科技技术领先性 - 独创气相纳米化技术控制硅颗粒纳米级尺寸,搭配流态化碳包覆工艺解决硅材料膨胀300%难题 [7] - 长循环硅碳产品与超充石墨混合使用可达2000圈循环寿命,高容量高首效产品已批量供货头部锂电企业 [8] - 高性能耐压型硅碳产品实现高性价比与高能量密度双重优势,2025年初进入试产阶段 [9] - 宁波4万吨一体化硅基负极基地一期投产,为行业最早落地的有效产能之一 [9] 固态电池领域布局 - 硅碳负极与固态电解质界面相容性优势显著,是固态电池商业化关键拼图 [11] - GGII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装机量突破15GWh,2030年市场规模达千亿美元 [12]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334项授权专利,硅基材料相关专利超百件,10项PCT国际专利布局美欧日韩 [12] - 自主搭建固态电池负极材料评测体系,加速研发迭代并锁定技术制高点 [1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新型硅碳负极技术升级重构产业话语权,从消费电子到动力电池、液态到固态电池全面渗透 [13] - 杉杉科技通过技术突破、量产能力、专利布局建立多维优势,精准解决行业痛点 [13] - 2025年成为新型硅碳产业化元年,技术驱动变革进入加速期 [13] - 中国锂电产业链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杉杉科技占据下一代电池负极技术制高点 [14]
龙腾光电、杉杉股份等4企公布2024年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4-27 13:51
龙腾光电 - 2024年营收34.13亿元,同比减少9.77%,归母净利润-1.90亿元,扣非净利润-2.47亿元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8亿元,同比减少64.93%,总资产65.81亿元,同比减少10.68% [2] - 产品应用于笔记本、车载、手机等显示终端,客户包括惠普、联想、比亚迪、吉利等 [3] - 2024年10月设立越南子公司,预计2025年Q2投产 [2] - 2025年Q1营收6.01亿元,同比下降35.16%,归母净利润-5722.78万元 [3] 杉杉股份 - 2024年营收186.80亿元,同比减少2.05%,归母净利润-3.67亿元,扣非净利润-7.68亿元 [4][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8.60亿元,同比扭亏,总资产462.08亿元,同比减少4.68% [5] - 主营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拥有10条偏光片产线,包括6条超宽幅生产线 [5] - OLED电视用偏光片已稳定出货,车载用偏光片正在稳定出货 [5] - 2025年Q1营收48.04亿元,同比增长28.04%,归母净利润3314.28万元 [6] 四川长虹 - 2024年营收1036.91亿元,同比增长6.40%,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2.30% [7][8] - 家电业务收入450.92亿元,同比增长15.29%,电视销量1630万台,收入160.37亿元 [8] - 推出全球首款AI TV,具备多轮对话及深度思考能力 [9] - 2025年Q1营收268.37亿元,同比增长12.89%,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增长96.68% [9] 八亿时空 - 2024年营收7.37亿元,同比减少7.77%,归母净利润7660.39万元,同比减少28.27% [10][11] - 主营液晶显示材料,高性能电视用液晶材料已量产,车载液晶材料通过客户测试 [12] - 2025年Q1营收2.14亿元,同比增长19.21%,归母净利润2404.32万元,同比增长25.25% [12]
杉杉股份与ST新亚股权纠纷案背后:7亿元并购中的六氟磷酸锂产能达标之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6 23:45
每经记者 于垚峰 每经编辑 杨夏 因为一起7亿元的并购,杉杉股份(600884.SH,股价6.63元,市值149.4亿元)与ST新亚(002388.SZ,股价3.6元,市 值18亿元)两家上市公司即将对簿公堂。 4月21日,双方律师在衢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证据交换。 该起并购可追溯至2022年12月,彼时杉杉股份公告称,同意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甬湶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宁波甬 湶")将其所持杉杉新材料(衢州)有限公司(下称"杉杉新材料")51%的股权转让予新亚电子制程(广东)股份有限 公司(系公司旧称,以下均简称为"ST新亚")或其指定的为执行本次交易而设立的下属控股子公司,交易价格为人民 币7.04亿元。 根据双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及交割协议,ST新亚方面在2023年2月向宁波甬湶支付了股权转让款3.59亿元后(股权转让价 格的51%),还应该在2023年6月30日之前(后延期至2024年6月30日前),向宁波甬湶支付完毕剩余股权转让款3.45 亿元。 不过,在付款期限到期前,ST新亚及子公司以宁波甬湶未如实披露杉杉新材料六氟磷酸锂年产能为由,向衢州智造新 城法院起诉,要求宁波甬湶返还部分已付的股权转让款并支付违 ...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17:31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公司代码:600884 公司简称:杉杉股份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 资者应当到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 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报告,2024年度公司合并报表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为-367,136,028.73元,母公司报表实现的净利润为-305,639,501.63元。鉴于公司2024年整体业绩 亏损,根据《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公司不具备现金分红的前提条件。综合考虑公司当前生产经营情 况及未来业务发展需求,为维护公司及公司股东的长远利益,2024年度拟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 不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