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平安(601318)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上半年净利润680.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8.8%。
新浪财经· 2025-08-26 18:0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净利润680.5亿元人民币 [1] - 净利润同比减少8.8% [1]
中国平安(02318.HK)将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5元。
新浪财经· 2025-08-26 18:09
股息派发 - 中国平安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0.95元 [1]
中国平安(0231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6 17:59
客户规模与结构 - 公司为近2.47亿个人客户和超400万团体客户提供服务[11] - 公司拥有近2.47亿个人客户[11] - 公司拥有超400万团体客户[11] - 公司个人客户数近2.47亿[31] - 公司个人客户数近2.47亿,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占比26.6%,留存率达97.8%[52]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个人客户数近2.47亿,较2024年6月末增长4.6%[65] - 截至2025年6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47亿,其中63%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68] - 个人客户数达2.468亿人,较上年末增长1.8%[74][88] - 集团个人客户数近2.47亿,较年初增长1.8%[99]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客户1,571万,同比增长12.9%[99] - 个人客户留存率达90.4%,同比持平[91] - 5年及以上客户占比73.8%,留存率达94.6%[94] - 持有4个及以上合同客户占比26.6%,留存率达97.8%[97] - 平安拥有近2.47亿个人客户,其中近63%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137] 财务业绩:收入和利润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41] - 公司营业收入5464.69亿元,其中基于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000.76亿元[41][4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61]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0.47亿元[6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人民币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7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80.47亿元,同比下降8.8%[74] - 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777.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144] - 集团营业收入为5,464.69亿元人民币[144] - 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0.47亿元人民币[144] - 集团基本每股营运收益为4.42元,同比增长4.5%[145] - 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运利润为人民币922.21亿元,同比增长3.5%(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890.77亿元)[146][149]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人民币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749.86亿元)[146][151]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人民币524.35亿元,同比增长2.5%[151] - 财产保险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人民币100.1亿元,同比增长1.0%[151] - 银行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人民币144.14亿元,同比下降3.9%[151] - 资产管理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人民币27.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0.1%[151] - 金融赋能业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为人民币8.1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8.4%[151] - 资产管理业务净利润为人民币31.22亿元,同比增长85.3%[74] - 公司银行净利润248.70亿元,不良贷款率1.05%,拨备覆盖率238.48%[50] 财务业绩:成本和费用 - 财产保险业务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47] - 财产保险综合成本率为95.2%,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74] - 银行净息差为1.80%,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74] - 财产保险整体综合成本率95.2%,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197]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表现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45] - 2025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9.8%[61] - 上半年新业务价值为人民币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74]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达223.35亿元,同比增长39.8%[156] - 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9.8%至人民币223.35亿元[177] - 新业务价值率同比上升9.0个百分点至30.5%[177] - 内含价值同比增长8.2%至人民币9,034.19亿元[177] - 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至96.9%[174][175] - 25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至95.0%[174][175] - 营运利润同比增长3.5%至人民币546.21亿元[177][181] - 投资服务业绩同比增长24.3%至人民币129.18亿元[181] - 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1.6%[156][158] - 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59.72亿元,同比增长168.6%[160] - 银保渠道、社区金融及其他渠道贡献平安寿险新业务价值的33.9%[156] - 13个月保单继续率达96.9%,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156] - 25个月保单继续率达95.0%,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156] - 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34.0万人,较2024年末减少6.3%[163] - 银保渠道已在198个城市铺设301个网点,较年初增加105城170个网点[164] - 银保渠道已组建近3万人的“三高”精英队伍[164] - 退保率0.87%,较2024年同期的1.00%下降0.13个百分点[195] - 代理人渠道期缴保费450.64亿元,银保渠道期缴保费169.60亿元[193] - 寿险及健康险业务规模保费达3901.86亿元人民币,其中个人业务3792.52亿元,团体业务109.34亿元[193] - 平安寿险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9.4%,较上年末上升40.2个百分点[74] - 平安寿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67.0%[186] 财产保险业务表现 - 财产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718.57亿元,同比增长7.1%;保险服务收入1656.61亿元,同比增长2.3%[197] - 绿色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58.36亿元,同比增长51.8%[198] - 保险服务收入1121.19亿元,其中保费分配法153.91亿元,非保费分配法967.28亿元[189] - 保险服务费用670.27亿元,其中保费分配法136.03亿元,非保费分配法534.24亿元[191] - 保险合同负债50461.55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3%[192] - 平安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40] - 产险反欺诈智能化理赔拦截减损64.4亿元[71] 投资业绩 - 公司保险资金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48] - 保险资金投资组合实现非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3.1%,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61] - 公司保险资金绿色投资规模1444.82亿元[57] 医疗养老生态圈建设 - 公司医疗养老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8万家,平安好医生上半年付费用户数超2300万[34] - 截至2025年6月末医疗养老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8万家,平安好医生付费用户数超2300万[68] - 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69]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的个人客户数达1.551亿人,较上年末增长2.0%[74] - 医疗养老生态圈覆盖客户占比近63%[107]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客户客均合同数达3.37个,客均AUM达6.14万元[108][109] - 平安医疗养老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8万家,平安好医生付费用户数超2,300万[120] - 平安寿险超1,300万客户使用健康管理服务,新契约客户使用占比近67%[121] - 平安覆盖企业客户超8万家,服务企业员工数超3,100万[121] - 北大医疗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超26.6亿元,其中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营业收入近12.6亿元[122] - 平安合作医院数近3.7万家,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近10.6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4.0万家[124] - 平安家医会员覆盖超3,500万人,家医年人均使用频次达5次[128] - 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131] - 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布局5个城市共6个项目,其中上海项目7月试运营[133] - 享有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权益客户的客均合同数约3.37个,客均AUM约6.14万元[137] - 医疗健康权益客户新业务价值占比约27%,养老权益客户新业务价值占比约42%[137] - 健康管理服务客户数超1,300万[156][172] - 平安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全国85个城市,累计近21万名客户获得服务资格[173] - 平安高品质康养社区项目已布局5个城市共6个项目[173]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 - 平安数据库沉淀30万亿字节数据,覆盖近2.47亿个人客户[70] - 2025年上半年大模型调用次数达8.18亿次,应用场景超650个[71] - AI坐席服务量约8.82亿次,覆盖80%客服总量[71] - AI辅助销售661.57亿元[71] - 平安AI医生精准诊断覆盖疾病超1万种,诊疗准确率达93%[134] - 平安好医生用户月度五星好评率超98%[136] - 平安好车主注册用户数近2.51亿,月活跃用户峰值近3850万[199] 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 - 公司支持实体经济累计投入近10.80万亿元[57] - 绿色贷款余额2517.46亿元[57] - 公司提供乡村产业帮扶资金328.09亿元[57]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投入10.80万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展[72]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公司预计到2030年中国中产阶级规模将占全球中产阶级的三分之一[21] - 2030年中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目标达到16万亿元[27] - 2035年中国银髮经济规模预计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23][26][27] - 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20%[23]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健康险原保险保费收入达6,223亿元,同比增长2.3%[118] 公司治理与战略 - 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2318.HK)及上海证券交易所(601318.SH)两地上市[11] - 公司品牌价值位列全球保险集团第一[11] - 公司是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集团之一[11] - 公司历经37年发展[11] - 公司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服务集团[14] - 公司秉持"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的服务理念[14] - 集团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25.2%,较上年末上升21.1个百分点[74] - 平安在居家养老领域累计已有5项团体标准落地[135] 客户经营指标 - 客均合同数2.94个[31] - 上半年客均营运利润247.32元/人[31] - 4个及以上合同的客户留存率达97.8%[31] - 信用卡流通户数超4,539万[31] - 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覆盖率达100%[31] - 人身保障产品渗透率达46.4%,同比增长3.0个百分点[103] - 财产保障产品渗透率达30.9%,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103] - 健康险保费收入近870亿元[107] - 2025年上半年健康险保费收入近870亿元,其中医疗险保费收入超410亿元,同比增长3.3%[118]
非银金融行业资金流出榜:中油资本等净流出资金居前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7:37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8月26日下跌0.39% [1] - 申万行业分类中17个行业上涨 涨幅前两位为农林牧渔(2.62%)和美容护理(2.04%) [1] - 跌幅前两位行业为医药生物(-1.09%)和非银金融(-1.06%)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688.55亿元 仅2个行业实现资金净流入 [1] 行业资金流向 - 美容护理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76亿元 [1] - 农林牧渔行业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57亿元 [1] - 有色金属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居首 达107.12亿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82.54亿元 国防军工、非银金融、电力设备等行业净流出规模较大 [1] 非银金融行业表现 - 行业整体下跌1.06% 主力资金净流出58.66亿元 [2] - 行业83只个股中10只上涨 67只下跌 [2] - 仅17只个股获资金净流入 其中5只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19只净流出超亿元 [2] 个股资金流向详情 - 华鑫股份净流入资金1.34亿元居首 [2][4] - 国联民生净流入5629.11万元 [2][4] - 广发证券净流入5621.45万元 [2][4] - 东方财富净流出9.15亿元 [2] - 中油资本净流出6.04亿元 [2] - 中国平安净流出4.33亿元 [2] - 信达证券净流出2.89亿元 [2] - 中银证券净流出2.84亿元 [2] - 中国银河净流出2.32亿元 [2]
保险板块8月26日跌0.82%,新华保险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5.0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16:36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下跌0.82%,领跌个股为新华保险(跌幅1.77%)[1] - 上证指数下跌0.39%至3868.38点,深证成指上涨0.26%至12473.17点[1] - 板块内个股普跌:中国人保跌1.13%、中国太保跌1.56%、中国平安跌0.79%、中国人寿跌0.35%[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国平安成交额最高达29.85亿元,成交量49.20万手[1] -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大为64.80万手,成交额5.69亿元[1] - 中国太保成交额8.347亿元,新华保险成交额12.56亿元(注:原文"Z"单位存疑)[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5.08亿元,游资净流入1.33亿元,散户净流入3.75亿元[1] - 中国平安主力资金净流出4.15亿元(占比-13.9%),游资净流入1.58亿元[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出4078.24万元(占比-7.17%),散户净流出5053.67万元[2] - 中国太保获游资净流入2781.86万元(占比3.34%),散户净流入2840.88万元[2]
吉安监管分局同意中国平安吉安中心支公司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8-26 13:48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吉安中心支公司获准变更营业场所至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吉州大道40号景虹印象城公寓酒店写字楼7-01至7-07号 [1] - 公司需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廊坊金融监管分局同意平安产险燕郊营销服务部变更营业场所
金投网· 2025-08-26 13:17
公司运营动态 -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燕郊营销服务部营业场所获准变更为三河市燕郊开发区迎宾路2号奇丽大厦8楼8031室 [1] - 公司需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1] 监管审批结果 - 廊坊金融监管分局于2025年8月22日正式批复同意营业场所变更申请 [1] - 批复依据为公司提交的平保产冀分发〔2025〕67号请示文件 [1]
平安融易: 深植“科技+金融”基因,激活小微融资引擎
南方都市报· 2025-08-26 11:23
公司业务与模式 - 公司为创新型AI机器人企业提供1000万元融资支持 助力其交付首笔价值千万订单[1][2] - 公司采用"AI+O2O"创新服务模式 打造科技型担保、服务型担保、绿色型担保三大特色[1] - 线下服务团队覆盖全国 深入商圈和工业园区提供个性化融资咨询[2] - 推出宅e贷、车e贷、微营贷-优票方案等差异化产品 满足多类客群需求[2] - 践行绿色金融 推出新能源车融资方案支持双碳目标实现[2] 发展历程与规模 - 2005年8月在深圳开启小额信贷业务 首位客户获得15000元贷款用于店面装修[3] - 截至2025年7月底 深圳分公司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客户60万家[3] - 全国范围内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客户709万家 重点支持制造业和民生行业[3] - 通过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降低成本 超60%客户在服务后可自行获得银行贷款[3] 消费者保护与教育 - 打造全流程保护体系 通过AI技术强化信息披露和客户信息安全[5] - 2024年服务客户超512万人次 问题解决率超86%[5] - 开展"党建+金融消保"活动 重点关注"一老一少"金融安全脆弱群体[5] - 2024年联合深圳金融机构开展20余场宣教活动 覆盖人群超15万[5] 行业地位与影响 - 深圳金融业从零起步发展为全国金融改革提供"深圳样本"[1] - 公司作为中国平安普惠金融践行者 支持无数小微企业成长壮大[1] - 被评价为"全球普惠看中国 中国普惠看深圳"的行业标杆[1]
税期资金面情况超预期,本轮债市调整以来平安公司债ETF(511030)回撤控制排名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8-26 11:05
资金市场状况 - 税期资金面超预期收敛,主要由于央行前期逆回购投放克制及部分资金流向股市导致资金缺口 [1] - 7天逆回购(OMO)余额达20770亿元,显著超出过去四年均值4316亿元 [1] - 央行宣布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3000亿元,显示流动性呵护意图,预计后续OMO将继续大量投放 [1] - 当前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为1.67% [1] 公司债ETF表现对比 - 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511030)在本轮债市调整中回撤控制排名第一,近一周场内成交贴水率仅-0.06% [2] - 该ETF规模为223.53亿元,近一周净值下跌0.119%,今年以来收益率为0.84%,质押率为63% [2] - 本轮调整(自2025年8月8日起)最大回撤为-0.1925%,近一年Calmar比率为3.6503 [2] 同类ETF数据比较 - 海高通上证城投债ETF(511220)规模245.11亿元,近一周贴水率-0.19%,净值下跌0.407% [2] - 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511070)规模211.27亿元,近一周贴水率-0.39%,净值下跌0.401% [2] - 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ETF(511110)规模223.78亿元,近一周贴水率-0.36%,净值下跌0.413% [2] - 科技创新公司债ETF普遍无质押率,如华夏中证AAA科创债ETF(251550)规模153.24亿元,近一周净值下跌0.285% [2]
敢闯敢试45载,金融强国建设中的“深圳样本”如何炼成
搜狐财经· 2025-08-26 10:48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金融业通过45年改革与创新 从无到有发展成为支撑经济腾飞的核心引擎 形成涵盖金融机构 资本市场 金融科技和跨境金融的完整生态体系 [2][6][7][8][10][14][16] 金融改革里程碑 - 1982年设立全国第一家境外银行分支机构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 首次引入国际金融服务标准 [6] - 1987年成立全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 首创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 同年成立新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 [6] - 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截至2025年7月末上市公司达2873家 总市值36.72万亿元 率先推出股票无纸化交易 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 [6] - 1991年推出全国首个贷款证制度 后发展为全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1995年建成全国首个同城实时全额支付系统 [7] 行业发展规模 - 2024年底金融行业总市值3.26万亿元 较特区初期实现指数级增长 [7] - 金融业增加值从2005年305.68亿元跃升至2024年4710.48亿元 占GDP比重15.2% 税收贡献超22% [7] -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从2016年9月3.39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末9.85万亿元 增幅近3倍 [8] - 科技贷款余额2.1万亿元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近2万亿元 绿色贷款余额1.3万亿元 数字经济产业贷款余额1.3万亿元 [8] - 2025年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85% 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 [8] 市场主体建设 - 拥有招商银行 中国平安等8家金融行业上市公司 总市值超3万亿元 [8] - 招商银行从1亿元资本金起步 成长为总资产超12万亿元 全球一级资本排名第八的银行集团 [8] - 中国平安从区域性保险公司发展为综合金融集团 [8]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582家 A股总市值超12万亿元 [9] 金融科技发展 - 2025年3月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深圳金融科技专项排名全球第三 仅次于纽约和伦敦 [10]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业科技贷款突破2万亿元 科技保险保费收入18.8亿元 风险保障近3.12万亿元 [10] - 出台《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 构建全产业链支持体系 [11] - 成立全国首个金融科技企业出海联盟 设立首个民营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 首发数字人民币可视硬钱包 [11] - 汇聚平安科技 腾讯金融科技等领军企业 2024年13家企业入选福布斯中国金融科技TOP50 24家企业入选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双50 [12] - 微众银行 平安保险和腾讯控股分别在数字银行 保险科技和支付领域位居亚洲前列 [13] 跨境金融创新 - 截至2025年6月末超1700家企业参与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 业务规模超1700亿美元 [14] - 跨境电商外汇业务服务商户1.4万家 业务规模13.3亿美元 外贸新业态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1.3万亿元 [14] - 跨境理财通2.0版个人投资额从100万元提升至300万元 深圳新增投资者约3万名 跨境收付金额472亿元 占大湾区比重近50% [15] - 2025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金额27632.8亿元 同比增长24.3% 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5512.8亿元 同比增长12.5% [15] - 新增跨境人民币一般货物贸易首办户815户 相关收付金额44.3亿元 [15] 未来发展方向 - 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碳交易市场 创新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产品 [16] - 前海试点跨境金融监管沙盒 为外资机构提供试验窗口 [16] - 推动人工智能 元宇宙等新技术与支付 风控 投顾等金融场景深度融合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