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保(601319)
icon
搜索文档
银保渠道发力 分红险成主流
金融时报· 2025-11-05 09:00
今年以来,上市险企积极推进产品策略转型,以分红险为主的浮动收益型业务销售占比直线上升。比 如,中国人寿方面表示,该公司积极落实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并大力发展浮动收 益型业务,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45个百分点,占比大幅提升,新 业务负债刚性成本同比明显下降。太保寿险在三季报中披露,该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代理人渠道新 保期缴中分红险占比进一步提升,达58.6%。平安寿险升级推出多款主力财富及养老类、保障类产品, 进一步丰富分红产品体系并加强分红产品推动,持续满足客户多元的保险保障需求。 近日,五家A股上市险企2025年三季报陆续公布。整体来看,五家上市险企寿险业务呈稳健增长态势, 多家机构总保费、新单保费、续期保费实现两位数增长。在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衡量业务质量的 关键指标新业务价值,特别是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表现亮眼。 新业务价值增长明显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前三季度,上市险企寿险业务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聚焦到保费规模,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实现总保费6696.45亿元,同比增长10.1%,总保费规模创历史同 期新高;太保寿险实现规模保费2638.6 ...
A股上市险企财报“说”了什么?解码4260亿元净利润背后的周期与突围
经济观察报· 2025-11-04 22:35
热闹之外,关键信号来自我们构建的"归母净利润与NBV(新 业务价值=正在创造的未来)的剪刀差(SG)观察指标",其 计算公式为"SG=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NBV同比增幅":它告 诉我们,谁在创造未来,谁在兑现利润。 作者: 欧阳晓红 封图:图虫创意 时间悄然来到2025年最后两个月。上市险企过得怎么样?财报说了算。市场也在用脚投票:三季 报发布后,4260亿元的净利润足以体现行业实力,但并非股价上涨的保证。 11月3日,A股上市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呈现出"业绩向左、股价向右"的分化格局。其中,中国人 寿(601628.SH)下跌2.02%,新华保险(601336.SH)下跌1.86%,中国太保(601601.SH)下跌 1.04%,中国平安(601318.SH)上涨0.83%,中国人保(601319.SH)上涨0.36%。 次日上午,中国人寿上涨1.18%,新华保险上涨1.11%,中国太保上涨0.97%,中国平安上涨 0.82%,中国人保上涨0.35%。 拆解五家上市险企三季报,利润高增,投资端是主引擎。当利率走低、负债端定价调整缓慢,资产 端就更依赖权益投资来对冲利差压力。2025年前三季度,五家A股上市险企 ...
险资“炒股”业绩爆发:五大险企投资日赚15亿元,新华保险收益增687%领跑
搜狐财经· 2025-11-04 18:35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2025年三季报披露收官,五大上市险企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在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约4260亿元,相当于日赚约17.5亿元。归母净利润呈现出普涨 格局,其中,中国人寿以1678亿元的净利润规模位居榜首,同比增长60.5%。 在净利润稳健增长的同时,险资投资表现更为抢眼,投资净收益全面翻倍,总投资资产规模突破20万亿元。前三季度,中国人寿以1370.75亿元的投资净收 益排名第一,新华保险则以687.16%的收益增速居首。 在资产配置方面,前三季度险资继续重仓银行股,在前十大重仓股中银行股占据七席,同时积极调整持仓结构,邮储银行被增持超2亿股。 五大险企净利4260亿元 前三季度,五大险企合计实现净利润4260亿元,日赚约17.5亿元。 其中,中国人寿以1678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规模位居榜首,同比增长60.5%;中国平安以1328.6亿元紧随其后,同比增长11.5%。 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分别实现净利润468.2亿元、457亿元和328.6亿元。其中,新华保险在净利润增速方面表现突出,达到58.9%,仅次于中国人 ...
新进270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名单,险资前三季度加大权益投资
华夏时报· 2025-11-04 17:58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吴敏 北京报道 今年第三季度,A股市场在政策暖风与资金推动下走出了一轮昂扬向上的行情。作为市场重要的机构投 资者,保险资金的动向始终牵动着市场神经。 随着上市险企2025年三季报的陆续披露,险资在A股市场的布局脉络逐渐清晰。一方面,传统"压舱 石"银行股依然被坚定持有甚至逆势增持,展现出险资对稳健收益与高股息资产的长期偏好。另一方 面,对电子、计算机等科技成长板块的配置力度显著加大,透露出其对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深远布 局。 这一"一手现金流,一手成长性"的哑铃型策略,不仅折射出险资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资产配置智慧,也 或许揭示了未来资金流向与市场风格偏好。 逆势加仓"压舱石" 在监管层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上市险企的投资收益成为其三季报中的亮点。中国人保、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五家头部险企的总投资收益率均实现同比提升,范围在 5.2%至8.6%之间。 业绩说明会上,"加大权益市场投资"成为共同的关键词,投资收益对其利润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来自 Wind的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险资合计出现在633家A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调仓 ...
保险板块11月4日涨0.75%,中国平安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4.7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4 16:48
从资金流向上来看,当日保险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4.74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7998.31万元,散户资金净 流出3.94亿元。保险板块个股资金流向见下表: 证券之星消息,11月4日保险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75%,中国平安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 3960.19,下跌0.41%。深证成指报收于13175.22,下跌1.71%。保险板块个股涨跌见下表: | 代码 | 名称 | 收盘价 | 涨跌幅 | 成交量(手) | 成交额(元) | | | --- | --- | --- | --- | --- | --- | --- | | 601318 | 中国平安 | 58.94 | 1.08% | 51.81万 | | 30.45 Z | | 601601 | 中国太保 | 35.43 | 0.85% | 31.80万 | | 11.24亿 | | 601628 | 中国人寿 | 43.43 | 0.81% | 13.92万 | | 6.04亿 | | 601336 | 新华保险 | 66.75 | 0.30% | 16.83万 | | 11.30亿 | | 61319 | 中国人保 | 8.47 | 0.00% | ...
A股上市险企财报“说”了什么?解码4260亿元净利润背后的周期与突围
经济观察网· 2025-11-04 16:41
欧阳晓红/文 时间悄然来到2025年最后两个月。上市险企过得怎么样?财报说了算。市场也在用脚投票:三季报发布后,4260亿元的净利润足以体现行业实力,但并非股 价上涨的保证。 不能掉链子。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呈现"利润领先、NBV跟随"的正SG。中国人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0.50%、NBV同比增长41.80%;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8.90%、NBV同比增长50.80%。这说明当期更多受β驱动(β=对股市行情的敏感度,简单说就是"股市顺风"带来的投资收益弹性)与存量业务利润释放。下 一步要把这股β沉淀成更稳的净投资收益率(稳定票息/股息)和更高质量的NBV率(新单利润率)。 中国人保则需要拆口径观察。集团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90%,主要靠财险稳健(CR≈96.10%,CR是综合成本率,低于100%说明承保本身赚钱);寿险端 NBV同比增长76.60%。换句话说,财险"稳现金流"、寿险"抓增量",关键在"两条腿"协同。 11月3日,A股上市保险公司在资本市场呈现出"业绩向左、股价向右"的分化格局。其中,中国人寿(601628.SH)下跌2.02%,新华保险(601336.SH)下跌 1.86%,中 ...
五大险企大赚4260亿,此类保单收益或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0:21
记者丨林汉垚 实习生崔济鹏 编辑丨周炎炎 近期,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五大A股上市险企相继披露2025年前三季 度业绩报告。 在资本市场回暖和权益资产表现强劲的背景下,五家险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3739.81亿元,同比增长 13.6%;实现归母净利润4260.39亿元,同比增长33.5%。 | | | 五大上市险企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 |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亿元) | 同比增长 | 归母净利润(亿元) | 同比增长 | | 中国平安 | 8329.40 | 7.4% | 1328.56 | 11.5% | | 中国人寿 | 5378.95 | 25.9% | 1678.04 | 60.5% | | 中国人保 | 5209.90 | 10.9% | 468.22 | 28.9% | | 中国太保 | 3449.04 | 11.1% | 457.00 | 19.3% | | 新华保险 | 1372.52 | 28.3% | 328.57 | 58.9% | | 合计 | 23739.81 | 13.6% | 4 ...
五大险企大赚4260亿,此类保单收益或提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4 10:17
记者丨 林汉垚 实习生崔济鹏 近期,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五大A股上市险企相继披露2025 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 在资本市场回暖和权益资产表现强劲的背景下, 五家险企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3739.81亿元, 同比增长13.6%;实现归母净利润4260.39亿元,同比增长33.5%。 编辑丨周炎炎 | | 营业收入 (亿元) | 同比増长 | 归母净利润 (亿元) | 同比增长 | | --- | --- | --- | --- | --- | | 中国平安 | 8329.40 | 7.4% | 1328.56 | 11.5% | | 中国人寿 | 5378.95 | 25.9% | 1678.04 | 60.5% | | 中国人保 | 5209.90 | 10.9% | 468.22 | 28.9% | | 中国太保 | 3449.04 | 11.1% | 457.00 | 19.3% | | 新华保险 | 1372.52 | 28.3% | 328.57 | 58.9% | | 合计 | 23739.81 | 13.6% | 4260.39 | 33.5% | 此外,面对长期利率下行 ...
非车险“报行合一”破内卷   
经济日报· 2025-11-04 10:10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25年11月1日起正 式实施,非车险领域"报行合一"全面落地。这意味着,继车险之后非车险也将纳入严格的条款费率一致 性监管,行业多年来积累的"高费用、低费率、责任泛化"等顽疾有望得到根治,财产保险业正在步入以 合规与质量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近年来,非车险业务在财险公司中占比持续提升。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非车险保费收入达5140亿 元,同比增长5.6%,占财险业总保费收入的53%,成为行业增长的主力引擎。但部分险企在抢占市场份 额过程中,长期存在支付高额手续费、低费率承保等行为,导致费用率高企,甚至出现"增收不增利"的 怪象。业内人士坦言,行业内卷式竞争愈演愈烈,部分险企"拼费用、拼返点"的做法已偏离保险风险保 障的本源。 d 财经 Finance.china.com.cn 《通知》还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刚性约束。监管要求财险公司科学厘定保险费率,合理设置预定附加费率 和手续费率水平,不得通过虚列费用、特别约定、批单或备忘录等方式变相突破备案标准;应建立费率 定期回溯和动态调整机制,当实际经营偏差过大时,须重新备案或暂停销售相 ...
国内车险市场竞争白热化 新能源车险“出海”找“蓝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3 20:5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获悉,近日,众安保险成功落地首笔海外新能源车险业务,成为中国首家 开展海外新能源车险业务的互联网保险公司。 随着国内新能源车险经验向外输出,从汽车制造大国迈向服务输出型强国还有多远? 新能源车险走向海外 新能源车险,已成为当下财险公司重要的业务增量来源,在车险业务中的占比正不断提升。在承保盈利 方面,目前头部险企新能源车险总体经营情况向好,部分公司已实现承保盈利。 上市险企中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平安产险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46.2%, 市场份额27.6%,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21万亿元风险保障;太保产险实现新能源车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105.96亿元,在车险保费中的占比从上年同期的14.1%上升至19.8%;众安保险新能源车险总保费同比增 长约125.4%,在公司车险总保费中占比超18%。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险企开始瞄准新能源车险"出海",试图在全球市场中抢占先机,挖掘新能源车险新 增长点。 人保财险管理层表示,公司按照"聚焦香港、探索亚洲、规划全球"的三步走地区发展策略,于2025年初 顺利实现中国香港新能源车险业务首单落地。 今年6月,人保财险、安盛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