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商银行(601398)
icon
搜索文档
2755亿元 天津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付飙升19.3%
搜狐财经· 2025-08-02 09:45
跨境人民币业务增长 - 天津市上半年跨境人民币收付2755亿元,同比增长19.3% [1] - 跨境支付通业务自6月22日上线以来办理1745笔业务,金额超880万元 [1] - 中银跨境e商通产品首月为近百户商户办理业务约3000万元 [1] - 易生支付跨境电商业务量同比激增17倍 [1] 金融基建与服务创新 - 渤海银行获批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资格,成为天津市首家直参接入的法人银行 [1] - 国开行天津市分行向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发放2.2亿元人民币境外贷款 [1] - 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和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于7月31日上线FT账户体系 [2] - 浦发银行天津分行自6月16日上线FT账户体系以来已落地业务近5亿元 [2] 航运金融发展 - 人行天津市分行联合市委金融办等部门出台跨境人民币专项奖励政策 [2] - 指导银行创新近20项航运金融产品 [2] - FT试点银行扩容至5家,提供更多服务选择和融资渠道 [2] 政策支持与未来规划 - 人行天津市分行将持续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目标 [2] - 稳妥有序推进FT账户扩容 [2] - 充分发挥跨境人民币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方面的作用 [2]
多家银行年中工作会议提“反内卷” 价格战、指标考核成重点
新京报· 2025-08-01 19:45
银行业"反内卷"趋势 - 多家银行将"反内卷"纳入下半年工作重点,包括工商银行、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广发银行等[1][2] - 多地金融监管局和银行业协会发声推进"反内卷",要求遵守自律机制、落实利率政策、构建合理激励机制[1][2] - 浙江省银行业协会发布《抵制行业"内卷",维护住房贷款市场秩序》自律公约,针对"返佣抢单""暗箱操作"等现象[2] "反内卷"重点领域 - 贷款和存款定价是当前"反内卷"重点,部分银行存贷款利率已出现倒挂[1][4] - 价格战问题突出,包括送高价礼品揽储、高额返佣获取消费贷市场份额等[4][5] - 指标考核问题严重,导致员工采取"冲时点"、"捆绑销售"等违规行为[5] - 服务同质化问题明显,行业缺乏差异化竞争[5] "反内卷"实施难点 - 经济增速放缓导致优质资产稀缺,银行陷入"囚徒困境"[6] - 大型企业议价能力增强和金融脱媒削弱银行定价权[6] - 中小银行依赖价格优势与大行竞争[6] - 需要监管、银行、自律组织三方协同解决[6] "反内卷"解决方案 - 金融监管部门需建立制度并从严处罚违规行为[7] - 银行需重构商业模式,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7] - 发展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减少对单一信贷产品的依赖[7] - 改革分支机构考核体系,平衡规模、质量、效益指标[7] - 自律组织需完善行业公约,建立定价信息交流平台[7] 行业期待 - 银行业期待金融监管部门出台顶层文件,明确"反内卷"架构及原则标准[1][3] - 需要进一步明晰"反内卷"的概念、范围和红线[3]
“金饭碗”还香吗?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18:27
银行劳务派遣用工趋势 - 银行岗位越来越多采用劳务派遣模式 覆盖基层柜员 信用卡 运营 IT等业务条线[1] - 大型银行已陆续将派遣员工转正 但股份制银行和中小银行派遣员工占比仍较高[1] - 某农商行招聘综合柜员明确标注为劳务派遣身份 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通过派遣方式招聘信用卡营销经理助理等三类岗位[1] 劳务派遣用工模式特点 - 劳务派遣员工与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正式员工直接与银行签订合同[2] - 银行采用派遣制可减少社保福利等长期支出 并根据业务高峰灵活调整人员[2] - 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在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存在差距 导致身份认同感弱和工作积极性受影响[2] 银行劳务派遣成本差异 - 某西部银行2024年劳务外包工时183744小时 支付报酬总额7093391.91元 约合38.60元/小时[2] - 某东部沿海银行2024年劳务外包工时14535222小时 支付报酬总额100328万元 约合69.02元/小时[2] 劳务派遣带来的管理挑战 - 派遣员工高流动性和低归属感影响银行服务稳定性与内部管理[3] - 银行很少关注派遣员工需求变化 导致员工难以产生归属感 心理落差造成离职率上升[3] - 员工流动性高影响业务连续性 岗位交接频繁可能降低服务质量[3] 用工方式优化建议 - 短期性辅助性岗位适合派遣 核心业务风险管控等岗位应推动转正[4] - 应建立明确转正机制 设定年限与标准 给予优秀者转编机会[4] - 某股份行规定派遣制员工服务满2年后表现特别优秀者有机会转为正式编制[4] - 银行需要加强内部管理 提升员工积极性和能力素质 树立品牌形象[4]
各自为战 | 谈股论金
水皮More· 2025-08-01 18:10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小幅回调 沪指跌0.37%至3559.95点 深成指跌0.17%至10991.32点 创业板指跌0.24%至2322.63点 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3377亿至15984亿 [2] - 银行板块成为市场稳定器 农业银行连续3天创新高 工商银行连涨3天 两者对上证指数贡献+1.07点 [3] - 石油板块拖累市场 中石化跌5.69% 中石油跌4.08% 两公司对指数贡献-5.2点 主因半年报业绩下滑30% [3] 板块动态 - 光伏板块表现强势 受行业"反内卷"政策刺激 [6] - 保险板块创调整新低 盘中冲高后跳水 拖累三大指数下午表现 [6] - 电力板块分化 长江电力尾盘拉升 中国移动/神华走弱 显示板块内部分化加剧 [4] 个股异动 - 西藏旅游10天涨幅达135% 盘中跌停后拉升至+5.7% 最终平盘 [6] - 南方路基9天8板 低开高走收涨4.7% 监管层已对异常波动股采取监管措施 [6] - 6只权重股(农行/招行/兴业银行+人寿/太保/平安)尾盘协同砸盘 直接影响指数收盘点位 [5] 全球市场联动 - 美联储未降息引发连锁反应 道指跌0.7% 日经跌0.6% 恒指跌1% [6] - 韩国股市重挫3.88% 主因资本利得税起征点从50万降至10万并提高交易税 [6] - 欧洲股市普跌 斯托克指数跌1.75% 德法股市跌1.8% 英国跌0.65% [7] 市场特征 - 个股涨多跌少(3195涨vs1823跌) 三大指数黄线上涨0.5% 显示权重股拖累指数 [5] - 成交量萎缩至1.59万亿 显示市场情绪稳定 盘中回调后尾盘收复失地 [5] - 沪深300指数跌幅达0.5% 显著超过上证指数 反映大盘蓝筹股弱势 [5]
工行玉林分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助力“玉商回归”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1 18:07
核心观点 - 工商银行玉林分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深化政银企合作及落实惠企政策 为"玉商回归"战略提供全面金融支持 截至2025年7月末发放小微企业贷款近5000万元 [1][2] 金融支持措施 - 创新特色区域金融产品包括"工业e贷""新一代经营快贷""链群交易e贷""集群商户e贷" 提供全方位信贷支持 [1][2] - 派出营销团队深入工业园区、厂区及专业市场 提供精准高效金融服务并将符合条件企业纳入"推荐清单" [1] - 按照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原则运用续贷政策 帮助经营困难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1] - 对正常经营贷款到期小微企业提前开展续贷准备工作 确保金融支持连续性 [1] 政银企合作机制 - 2025年4月与玉林市委统战部续签战略合作协议 重点推介创新金融产品吸引企业关注 [2] - 参与政府组织的座谈会及研讨会 与市县级政府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2] - 与玉林市工商联、行业协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共同推动"玉商回归"工作深入开展 [2] 普惠金融成效 - 积极宣传"惠企贷"产品优势 拓宽客源渠道并减轻小微企业融资负担 [1] - 通过多元化融资需求满足及金融体系完善 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1][2]
工行防城港分行:精准滴灌“三农” 护航乡村振兴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1 17:35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数字赋能、产品创新和支付结算优化 推动金融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 提升涉农贷款规模和金融服务覆盖面 [1][2][3] 数字赋能战略 - 推广工银"兴农通"App 打造"数字+实体+线上+线下+城市+乡村+对公+个人"一体化战略布局 [1] - 上线20多个生活缴费等特色场景 开展政银农多主体服务对接活动 提供融资融智融商支持 [1] - 通过App信贷功能实现农户、家庭农场和涉农小微企业线上贷款申请和进度查询 提升服务可得性 [1] 产品创新与服务体系 - 构建多元食物开发金融服务体系 支持山海林田资源综合开发 [2] - 新增养殖类贷款品种覆盖蛋、鸡、生猪等 种植类贷款拓展至甘蔗、夏威夷果、香椿、香料等品类 [2] - 与"港贸融"平台战略合作 基于链群交易e贷为涉农贸易中小微企业定制普惠贷款 平均每户额度200万元 [2] 支付结算与普惠金融 - 依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发放"乡村振兴福农卡" 推进乡村金融基础设施完善 [3] - 拓展数字人民币在务工安家、农产品收购、电器下乡等场景的应用 大力拓展个人及对公数字人民币钱包 [3] 业务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达18.62亿元 较年初增加2.04亿元 [1]
银行行业资金流入榜:农业银行等8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1 17:3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1日下跌0.37% [1] - 申万行业中14个上涨 环保和传媒涨幅居前分别为0.88%和0.82% [1] - 石油石化和国防军工跌幅居前分别为1.79%和1.47% [1] 资金流向概况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40.62亿元 [1] - 7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银行行业净流入规模居首达18.47亿元 [1] -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12.63亿元 日涨幅0.54% [1] - 24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电子行业净流出91.77亿元居首 [1] - 通信行业净流出39.62亿元 非银金融、计算机、有色金属净流出较多 [1] 银行行业表现 - 银行行业上涨0.22% 主力资金净流入18.47亿元 [1][2] - 行业42只个股中21只上涨 14只下跌 [2] - 32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其中8只净流入超亿元 [2] - 7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千万元 [2] 银行个股资金流向 - 农业银行净流入3.44亿元居首 涨幅0.48% [2][3] - 工商银行净流入2.84亿元 涨幅0.79% [2][3] - 招商银行净流入1.93亿元 跌幅0.13% [2][3] - 建设银行净流入1.70亿元 涨幅0.11% [3] - 邮储银行净流出1.61亿元居首 跌幅1.39% [2][4] - 张家港行净流出2514.03万元 涨幅0% [2][4] - 浙商银行净流出2414.14万元 跌幅0.29% [2][4] 银行个股涨跌表现 - 南京银行涨幅1.74%居前列 [3] - 宁波银行涨幅2.19% 但资金净流出1574.68万元 [4] - 渝农商行跌幅1.03% 资金净流出102.42万元 [4] - 重庆银行跌幅0.99% 资金净流出847.69万元 [4]
工商银行(601398) - 工商银行H股公告
2025-08-01 17:30
股份法定/注册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普通股法定/注册股份86,794,044,550股,股本86,794,044,550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普通股法定/注册股份269,612,212,539股,股本269,612,212,539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境内优先股“工行优1”法定/注册股份450,000,000股,股本45,000,000,000元[2] - 截至2025年7月底,境内优先股“工行优2”法定/注册股份700,000,000股,股本70,000,000,000元[2] - 截至2025年7月底,美元境外优先股法定/注册股份145,000,000股,股本2,900,000,000元[2] - 2025年7月各股份分类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和法定/注册股本无增减[1][2] 股份已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普通股已发行股份86,794,044,550股,库存股份0股[4]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普通股已发行股份269,612,212,539股,库存股份0股[4] - 截至2025年7月底,境内优先股“工行优1”已发行股份450,000,000股,库存股份0股[4] - 2025年7月各股份分类已发行股份、库存股份数目和已发行股份总数无增减[4][6] 股份发行总额及可能情况 - 美元境外优先股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总额29亿美元,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3,972,544,502股,认购价/转换价每股港币5.73元[1] - 境内优先股「工行优1」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总额45亿元人民币,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13,081,395,348股,认购价/转换价每股人民币3.44元[1] - 境内优先股「工行优2」上月底及本月底已发行总额70亿元人民币,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12,891,344,383股,认购价/转换价每股人民币5.43元[1] 本月股份增减情况 - 本月普通股H、A增加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为0[9] - 本月普通股H、A减少库存股份为0[9] - 本月普通股H、A合共增加/减少(-)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总额为0[10] - 本月普通股H、A合共增加/减少(-)库存股份总额为0[10]
工商银行柳州分行:成功办理广西首笔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项下外债业务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01 17:18
政策落地与业务创新 - 工商银行柳州分行成功落地广西首笔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项下外债业务 金额500万欧元 [1] - 业务依托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试点政策 旨在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性 支持企业高效统筹境内外本外币资金 [1] - 该业务标志着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政策在广西首次有效应用 为跨国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及优化财务管理提供新实践 [1] 业务模式与实施效果 - 工商银行通过境外子行凭境内分行开立的非贸易项下风险参贷业务 直接向客户发放500万欧元贷款 [2] - 业务模式充分发挥集团化及境内外协同优势 显著提升外债资金引入效率并简化流程 [2] - 该操作有效降低企业跨境融资成本 解决外币综合融资成本高及汇率风险敞口大的难题 [2] 战略意义与未来规划 - 本次业务是服务企业多元化跨境资金需求的具体实践 展现工商银行在金融开放政策落实中的专业能力 [2] - 工商银行柳州分行将继续围绕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需求 创新产品服务并优化流程 [2] - 该举措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稳外贸稳外资质效 支持区域跨境金融生态优化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
大举入市,7月已有7家险资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8-01 17:07
险资入市动态 - 弘康人寿于7月25日买入3038.6万股郑州银行H股 持股比例升至10.45% 这是其6月以来第四次突破港交所权益披露线 [1][2] - 平安资产于7月28日买入374.25万股招商银行H股 持股比例升至16.03% 此次投资委托人大概率仍为险资 [1] 险资举牌统计 - 一个月内已有7家险资数度出手买入标的资产 涉及8只股票 [2] - 截至7月30日 保险公司举牌21次 超过2024年全年举牌数 并超过2021-2023年三年举牌总和 创近五年新高 [3] - 2025年以来举牌案例包括新华人寿投资杭州银行和北京控股 明光人寿投资中国儒意等 [4][5] 银行股投资聚焦 - 银行股受多家险资青睐 中国平安、新华人寿、瑞众人寿、弘康人寿均在今年买入银行股 [6] - 中国平安重仓持有5只港股银行股 今年以来持续增持其中四只 累计耗资超千亿港元 持仓市值超2600亿港元 [6] - 中国平安对工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8.08% 持有156.99亿股 [7] - 中国平安对农业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6.09% 持有49.46亿股 [7] - 中国平安对招商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5.01% 持有6.89亿股 [7] - 中国平安对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14.10% 持有28亿股 [8] - 中国平安仅对建设银行H股少量减持 持股比例降至4.99% 但仍持有120.19亿股 市值超900亿港元 [8] 投资逻辑分析 - 低利率周期下高收益优质资产稀缺 保险公司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 [9] - 银行股具有经营稳健、分红稳定、低估值特点 平均股息率较保险产品保证利率有可观利差 [9] - 银行股自去年9月底启动长牛行情 早期买入有较大安全边际 例如中国平安投资招商银行H股浮盈约26亿港元 [9] - 险资一季度重仓股中银行股市值排名第一 持仓市值达万亿元 [10] - 上市银行经营稳健、流动性好、股息率高、分红稳定 是险资举牌重点领域 [10] 行业配置偏好 - 举牌标的涵盖银行、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能源等多个领域 [11] - 低估值、高股息是险资投资核心原因 高股息资产是穿越周期的核心配置 [11] - 例如中国太保持有中远海能H股比例达9.03% 该股为高股息股 [11] - 投资高股息资产需以良好盈利为基础且具有持续性 买入成本不宜过高 [12] 长期投资趋势 - 提高权益投资比例是险资增厚收益的重要方式 有利于推动收益和报表稳定 [12] - 险资投资体现对中国资产长期看好 随着政策打通"长钱长投"堵点 权益配置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