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601398)

搜索文档
贷20万装修,最高可减利息2000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8-14 07:16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中央财政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直接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3] - 同步实施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聚焦8类消费服务领域(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 [4] - 政策目标为通过"真金白银"撬动消费与供给端良性循环 1元贴息资金可带动100元贷款资金 [5]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贴息对象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7类) [4] - 贴息比例统一为1个百分点 相当于当前商业银行利率的1/3 [4] - 操作流程:借款人授权贷款经办机构识别消费信息 贴息金额自动抵扣利息 无需额外操作 [6] - 贴息上限:同一机构小额消费叠加最高1000元 大额消费叠加最高3000元 [6] - 示例:20万元装修贷款年利率3% 贴息后利息支出减少2000元(降幅33%) [7] 服务业经营主体贴息规则 -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贴息金额上限1万元 [4] - 2025年3月16日至年底签订贷款合同且放款的主体可享受最长1年贴息 [7] - 贷款用途需严格限定在消费服务领域 禁止挪用套现 [8] 金融机构执行安排 - 国有大行(农行、建行、工行、交行等)及股份行(招行、浦发等)均表态自2025年9月1日起落实政策 [9] - 银行将完善信贷管理系统 重点识别5万元以下消费及7类大额消费场景 [8] - 明确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提醒防范非官方渠道诈骗 [9] 政策实施周期与评估 - 两项政策初始实施期均为1年 到期后将评估效果并研究延长或扩大范围 [4] - 暑期及"十一"黄金周等消费旺季成为政策发力重点时点 [5]
多家银行迅速响应两项贷款贴息政策
证券日报· 2025-08-14 00:43
政策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于8月12日正式公布 [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2]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 实施时间为2025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 [3] 银行响应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10家银行已发布公告 表示将有序开展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工作 [2] - 银行明确将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进政策落地 不收取任何费用 [2] - 农业银行等银行将优化服务业贷款办理流程 简化手续并匹配优惠信贷额度 [3] 政策影响 - 预计两项政策叠加将对商业银行业务产生结构性影响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增长 [1] - 餐饮、零售、文旅等行业对公贷款余额有望提升 带动供应链金融等综合服务需求 [1] - 形成"消费需求扩张-企业营收改善-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增强"的正向循环 [3] 银行业务机会 - 消费金融和普惠金融将成为银行增长引擎 零售和普惠贷款占比有望上升 [4] - 消费信贷市场结构性扩容 绿色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或成新增长点 [4] - 深化与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合作 提升客户黏性 实现零售与对公业务协同联动 [4] 银行应对措施 - 银行需强化系统支撑 实现贷款账户与消费场景动态绑定 严防套利风险 [5] - 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贴息申请手续 同时针对区域差异灵活调整授信策略 [5] - 深化数字化风控 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5][6]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集体官宣!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22:37
政策发布背景 - 财政部等九部门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提振消费和扩大国内需求 [1] 商业银行响应情况 - 工商银行公告推进财政贴息工作,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未委托第三方机构办理 [2] - 农业银行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2] - 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均于2025年9月1日开始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 [2] - 交通银行优化办理流程,简化手续,对符合要求的贷款实施贴息 [3] - 邮储银行推动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 [4] - 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商业银行表示将优化流程推动政策实施 [4] 政策特点 - 中央层面首次实施针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双贴息"政策 [6] - 补贴方式精准: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支持实际消费部分,服务业贷款贴息用于改善经营状况 [6] - 支持力度大:1%的贴息比例可带动100倍的贷款资金流向消费领域 [7] - 覆盖范围广:个人消费贷款涵盖衣食住行及大额支出,服务业贷款涵盖8大消费领域 [8] - 流程高效:贴息工作由经办机构负责,借款人无需额外操作 [9]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贴息500元,多笔可叠加享受 [13] - 单笔5万元以下按实际金额贴息,同一机构最高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同一机构最高3000元 [13] - 仅支持真实消费行为,非消费用途不享受贴息 [1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细则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领域 [14] - 2023年3月16日至12月31日期间签订贷款合同的可享受最长1年贴息 [14] -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最高100万元,贴息最高1万元 [15] - 贷款资金需用于正常经营活动,不得用于投资理财 [15] 政策后续安排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研究延长期限、扩大支持范围等可能性 [12]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上涨1.58%,前十大权重包含工商银行等
金融界· 2025-08-13 22:13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高开高走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上涨1 58%报2241 5点 成交额924 65亿元 [1] -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近一个月上涨3 05% 近三个月上涨9 54% 年至今上涨20 51% [1] 指数编制方法 - 中证锐联香港基本面50指数从香港市场挑选基本面价值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 采用基本面价值加权计算 打破样本市值与权重关联 避免过多配置高估证券 [1] - 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 基点1000 0点 [1] 指数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建设银行(11 11%) 中国移动(7 75%) 腾讯控股(5 36%) 工商银行(5 2%) 阿里巴巴-W(4 65%) 汇丰控股(4 24%) 中国海洋石油(4 04%) 中国银行(3 53%) 中国平安(3 49%) 农业银行(2 65%) [1]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1] 行业分布 - 金融占比39 49% 通信服务19 16% 能源11 72% 可选消费9 53% 房地产9 49% 工业3 34% 信息技术3 21% 医药卫生1 35% 原材料1 20% 主要消费0 81% 公用事业0 70% [2]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2]
9月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操作指南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13 21:12
政策支持范围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贷款享受全额贴息 [2] - 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贷款针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2][18] - 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期限并扩大支持范围 [2] 贷款经办机构 -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 [4]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 [4] - 5家其他机构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 [4] 贴息标准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6] - 中央财政承担90%贴息资金 省级财政承担10% [6] - 单个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7] 重点消费领域 - 家用汽车领域涵盖汽车购置、保险及维修 [9][18]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适老化改造、养老机构服务及辅助生育消费 [9][18] - 教育培训领域包含资格证书培训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10][18] - 文化旅游领域支持通过资质旅行机构购买国内旅游服务 [11][18] - 家居家装领域覆盖家庭装修、家电及家具采购 [12][18] - 电子产品领域包含手机、平板及智能穿戴设备购买 [13][18] - 健康医疗领域涉及牙齿矫治、视力矫正和健康管理 [14][18] 操作流程 - 已签订贷款可通过补充协议获取授权 经办机构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17] - 借款人通过短信或App接收贴息详情 无需额外操作 [17] - 以20万元装修贷款为例 年利率3%时贴息可减少2000元利息支出(原利息6000元) [17] - 服务业贷款贴息无需申请 银行按信贷流程办理后自动处理 [20] - 以90万元餐馆贷款为例 贴息9000元分两阶段执行:已支付利息部分返还3000元 未付利息每月扣减750元 [21][22]
个人消费贷贴息下月来了!国有大行、股份行“入围”,最高补多少?
搜狐财经· 2025-08-13 19:57
政策核心内容 - 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1][3]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1][4]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3] 贷款经办机构 - 23家机构入围,包括6家国有大行(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12家股份行和5家消费金融公司(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金融、兴业消金、中银消金) [1][5] - 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性银行集体缺席,包括宁波银行(3575亿元)、江苏银行(3228.58亿元)等规模较大的地方银行也未入围 [1][8] 贴息适用范围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均可享受贴息 [2] - 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限定7个重点领域: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3] - 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进行贴息 [2] 银行响应情况 - 国有大行已通过官方渠道发文响应政策,如工行表示"依法依规推进",建行称"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邮储银行"以6138.53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位居全国第一" [7] - 股份行中平安银行(4746.63亿元)、招商银行(3961.61亿元)凭借渠道优势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8] 政策影响 - 业内预计政策将加速市场集中度向大型银行倾斜,国股行作为主渠道将受益于市占率提升 [9] - 中金公司测算,1个百分点的贴息比例理论上每100亿元财政支出可撬动1万亿元消费需求 [10]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9]
南向资金,创新高!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8:20
南向资金净流入与港股市场表现 - 南向资金今年以来净流入超91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2][4] - 恒生指数累计涨逾27%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逾26%领跑全球主要指数 [2] - 南向资金对金融、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通讯服务行业持仓市值居前 [4] 南向资金重点持仓与跨境ETF动态 - 南向资金持仓腾讯控股近5600亿港元建设银行、中国移动、工商银行、小米集团-W均超2000亿港元 [4] - 跨境ETF净流入前十均为港股产品华夏港股通互联网ETF以33373亿元暂列榜首 [4] - 南方港股通科技30ETF、易方达港股通非银ETF、博时港股通创新药ETF均吸金超100亿元 [4][5] 港股定价权与行业配置趋势 - 南向资金在红利股领域占据主导成长股领域仍是内地机构与海外资金博弈战场 [5] - 南向交易金额占互联互通标的总交易金额持续上升至40%以上A/H两地上市公司持股占比为24% [5] - 国际资本有望逐步提升对港股配置权重因科技股创新能力增强业绩持续向好 [5] 港股行业投资机会 - 互联网行业处于相对低位创新药、新消费龙头尚未普遍高估外资对中国股票处于历史性低配状态 [7] - 港股互联网板块开启估值修复市场情绪从非常悲观向中性修复科技板块有望迎来更大发展空间 [7] - 看好大金融如高股息外资银行、低估值全球矿业龙头A/H溢价率有望从32%继续收窄 [7]
国家对个人消费贷贴息
盐财经· 2025-08-13 18:18
政策内容 - 支持范围: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可享受贴息政策,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7] - 贴息标准: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实际消费贷款本金计算),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每名借款人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消费金额30万元),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消费金额10万元) [7]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如微众银行、蚂蚁消费金融等),鼓励地方财政部门扩大政策覆盖面 [8][9] 组织实施 - 贴息资金预拨:贷款经办机构需在实施方案发布后30天内向财政部和省级财政部门提交预拨申请,财政部结合预算安排预拨资金 [10] - 贴息贷款结息:贷款经办机构自主开展差异化授信,结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部分,并通过短信或APP通知借款人 [10] - 贴息资金申请与拨付:贷款经办机构每季度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季度贴息申请,省级财政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拨付 [11][12] - 贴息资金清算:政策执行期满后30个工作日内,贷款经办机构提交清算申请,省级财政部门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向财政部报送清算报告 [13] 监督管理 - 职责分工:财政部负责政策制定和资金拨付,中国人民银行督促利率政策落实,金融监管总局负责日常监管,省级财政部门负责属地审核和清算 [15] - 贷款经办机构责任:需严格审核借款人消费信息,确保贴息申请材料真实准确,总部需定期检查分支机构执行情况 [16][17] - 监督约束:财政部门对违规行为追回贴息资金并依法处理,贷款经办机构将套取贴息资金的借款人纳入征信记录 [17]
克罗地亚代表团点赞工行“卡码通” 成都世运会金融服务“零时差”
经济网· 2025-08-13 17:35
产品创新与服务优化 - 工商银行为成都世运会定制非实名制预付费银联卡"工银卡码通" 具备快速申领 隐私保护 充值即用 便利支付四大特点 [3] - 外籍人士凭有效身份证件可在指定网点或世运村服务点领取实体卡 手机扫码30秒内完成激活 绑定境外银行卡及充值 [3] - 产品支持线下挥卡 插卡及线上二维码多场景支付 覆盖成都所有银联商户 包括比赛场馆 地铁 便利店等消费场景 [1][3] 业务办理效率提升 - 代表团成员办理开卡 绑卡 激活全流程仅需十余分钟 单个办理过程缩短至1-2分钟 [1][3] - 通过证件 扫码 充值三步即可完成办理 无需填写大量表格 实现"零等待"体验 [1][3][5] - 克罗地亚代表团成为首个"全团发放卡码通"的境外代表团 现场完成全部开卡 充值和支付绑定流程 [1] 金融服务网络建设 - 公司在世运村A B区 双流国际机场 赛事核心区酒店群构建全覆盖金融服务网络 [5] - 设立6个自助银行服务区提供14种主流货币兑换 数字人民币支付 零钱包兑换等全天候服务 [5] - 配备2台流动银行车每日9:00-17:00运营 12名精通多语言金融专员提供支持 [5] - 智能货币兑换机3分钟完成外币兑换 支持8种语言界面 [5] 大型活动服务保障 - 公司成立"世运会金融服务指挥中心" 6支应急保障队24小时待命确保服务连续性 [5] - 未来两周将持续为超过12000名境外运动员 技术官员及媒体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5] - 通过总行 省分行 分行的通力配合 确保各代表团及国际友人"随到随办" [3][5]
体验成都街头万千气象 工行志愿者帮助外宾畅游成都
经济网· 2025-08-13 17:35
公司产品与服务 - 公司推出"卡码通"支付服务 支持外籍人士在华使用银联标识商户进行挥卡支付 插卡支付或二维码支付 覆盖线上线下多种支付形式 [3] - 公司向外籍游客发放《境外来川人员支付指南》 提供从扫码点餐到购买文创纪念品的全流程支付指导 [3] - 公司在各大服务点设立咨询台 提供多币种汇率即时查询服务 并标注最近外币兑换网点的位置与营业时间 [5] 公司市场活动与品牌建设 - 公司作为世运会官方供应商 通过金融力量保障赛事运行 并将服务延伸至城市各个角落 [5] - 公司组建外籍来华人员志愿服务小分队 在成都武侯祠 锦里 春熙路 宽窄巷子 玉林路 东安湖体育公园等文化地标提供驻点服务 [1][3][4][5] - 公司志愿者提供游览指引 语言翻译 支付协助 路线规划等专业服务 接待过来自荷兰 法国 西班牙 意大利 英国 俄罗斯 韩国等国的外籍游客 [4][5] 公司战略与社会责任 - 公司深度融入成都"以赛促旅 以赛营城"发展大局 将金融服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5] - 公司通过志愿服务解决外籍游客支付 出行等实际难题 助力外籍游客感受成都历史厚重与现代活力 [4][5] - 公司着力建设"在您身边 值得信赖"的人民满意银行 为世运会注入金融力量与城市温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