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601398)

搜索文档
万钍集团举办“万钍贷”银企对接会,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8-13 17:33
万钍贷银企对接会 - 万钍集团联合中国工商银行邯郸邯钢支行举办"万钍贷"银企对接会 旨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1] - 活动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无抵押无担保贷款服务 被称为破解融资难题的"金钥匙" [1] 产品与服务 - 会议详细解读"万钍贷"政策 包括产品特点 申请条件 办理流程等 [3] - 企业代表与银行工作人员进行一对一沟通 针对疑问获得耐心解答 [3] 集团战略与愿景 - 万钍集团长期致力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 [5] - 集团持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搭建银企合作平台 促进资源共享与互利共赢 [5] - 通过金融支持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 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能 [5]
六大行火速响应!
搜狐财经· 2025-08-13 17:12
政策落地与银行响应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予以财政贴息 [2] - 中国农业银行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后续将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办理流程 [2] - 邮储银行积极组织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实施工作 [2] - 交通银行响应政策要求,优化办理流程,简化手续,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实施贴息 [2] 银行具体措施 - 中国工商银行依法依规推进财政贴息工作 [3] - 中国银行严格执行政策,确保财政贴息红利直达消费者,激发消费潜力 [3] - 中国建设银行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客户进行贴息 [3] 贴息范围与细节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3] - 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进行贴息 [3] - 政策到期后可视效果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3]
银行行业8月13日资金流向日报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7:0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8月13日上涨0.48% [1] - 申万行业中有22个行业上涨 通信行业涨幅4.91%居首 有色金属行业涨幅2.37% [1] - 银行行业下跌1.06%居跌幅榜首 煤炭行业下跌0.81% [1]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2.75亿元 [1] 行业资金流向 - 10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入40.15亿元且上涨1.13% [1] - 通信行业净流入26.55亿元且涨幅4.91% [1] - 21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食品饮料行业净流出20.04亿元居首 [1] - 银行行业净流出18.52亿元 建筑装饰、公用事业、计算机等行业净流出较多 [1] 银行行业个股表现 - 银行行业42只个股中仅2只上涨 39只下跌 [2] - 15只个股资金净流入 6只净流入超3000万元 [2] - 南京银行净流入1.40亿元居首 浦发银行净流入1.02亿元 齐鲁银行净流入6382.80万元 [2][3] - 9只个股资金净流出超亿元 中国银行净流出3.04亿元 招商银行净流出2.75亿元 建设银行净流出2.72亿元 [2] - 工商银行净流出2.63亿元 民生银行净流出2.16亿元 交通银行净流出2.13亿元 [2] - 邮储银行上涨0.50%且净流入3417.64万元 兴业银行净流入4864.98万元 [3]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8月13日跌0.92%,建设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1.1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16:41
板块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整体下跌0.92% 表现弱于大盘 上证指数上涨0.48% 深证成指上涨1.76% [1] - 建设银行领跌板块 跌幅达1.68% 收盘价9.35元 中国银行下跌1.41% 工商银行下跌1.03% [1] - 邮储银行逆势上涨0.50% 成为板块中唯一上涨个股 收盘价6.03元 [1] 个股交易情况 - 农业银行成交量为716.06万手 为板块最高 成交额48.85亿元 邮储银行成交量182.10万手 成交额10.97亿元 [1] - 交通银行成交量193.97万手 成交额14.80亿元 工商银行成交量336.02万手 成交额26.01亿元 [1] - 中国银行成交量346.88万手 成交额19.49亿元 建设银行成交量179.97万手 成交额16.96亿元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18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2.88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8.3亿元 [1] - 建设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出3.06亿元 主力净占比-18.04% 为板块最高净流出 工商银行主力净流出2.99亿元 占比-11.50% [2] - 邮储银行主力资金净流入3827.32万元 占比3.49% 为唯一主力净流入个股 但游资净流出5013.74万元 [2] - 中国银行主力净流出2.97亿元 占比-15.25% 农业银行主力净流出7649.93万元 占比-1.57% [2] - 交通银行游资净流入2330.35万元 占比1.57% 中国银行游资净流入9151.61万元 占比4.70% [2] - 建设银行散户资金净流入2668万元 占比11.16% 中国银行散户净流入2.06亿元 占比10.56% [2]
低至0.1折,部分中小银行代销基金再降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6:26
银行代销基金费率竞争态势 - 深圳农商行对部分开放式基金实行0.1折费率优惠 活动持续至9月30日 涉及9只基金产品包括长盛量化红利混合A等 [1][3] - 常熟银行对手机银行渠道120余只基金申购实行0.1折优惠 活动持续至年末 [1][3] - 相较于多数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1折的费率折扣 部分中小银行提供更大优惠力度 [1][5] 行业费率调整趋势 - 招商银行自2023年7月起全面实施买入费率1折起 涵盖全渠道和全品类基金 [4] - 交通银行宣布2025年全年对手机银行渠道指定开放式基金维持1折申购费率优惠 [4] - 民生银行在2024年3月31日至12月31日期间对部分证券投资基金实行申购费率最低1折优惠 [5] 中小银行竞争策略与挑战 - 中小银行通过降低费率维持规模稳定 因难以在渠道销售和全方位服务上与大型银行竞争 [1][5] - 基金代销市场马太效应加剧 部分中小银行因客群基础薄弱和系统建设滞后遭基金公司解绑 [5] -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指出中小银行需针对特色场景或区域市场提供差异化产品 [8] 财富管理收入影响 - 招商银行2024年代理基金收入41.65亿元 同比下降19.58% 主要受基金降费和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下降影响 [6] - 建设银行2024年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144.12亿元 同比下降23.72% 主要受保险基金等降费政策影响 [6] - 工商银行2024年个人理财及私人银行收入同比下降20.8% 对公理财收入同比下降7.8% 受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等因素影响 [7] 银行战略转型方向 - 招商银行推出"TREE长盈计划-安稳盈"项目 将零散基金销售升级为基于风险平价策略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8] - 大型银行客户经理主要营销非优惠费率产品 因中收很大部分来自代销手续费 [1][7] - 行业专家强调需提升服务水平和全面性 通过个性化服务立足区域性市场 [8]
多家银行公告,明确贴息→
证券时报· 2025-08-13 16:23
金融助力提振内需政策 - 财政部等九部门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1]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1] 商业银行响应政策 工商银行 - 依法依规推进财政贴息工作 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2] - 办理贷款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未委托非官方渠道办理 [2] 农业银行 - 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2] - 确保国家政策红利惠及金融消费者 [2] 中国银行 - 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政策的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 [2] - 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 激发消费潜力 [2] 建设银行 - 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客户进行贴息 [3] 交通银行 - 优化办理流程 简化手续 对符合要求的贷款实施贴息 [3] 邮储银行 - 推动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 [3] 其他商业银行 - 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等表示将优化流程 简化手续 推动政策实施 [3]
六大行宣布2025年起实施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6:11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规定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贴息 [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所有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 健康医疗) [1]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 [1] 银行执行情况 - 工商银行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六大国有行均发布公告表示将严格执行贴息政策 [1] -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明确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贴息 [1] - 五家主要银行(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工商银行 交通银行)声明办理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2] 操作与风控措施 - 多家银行强调未委托官方渠道以外的机构人员代办 提示客户谨防诈骗 [2] - 中国银行 工商银行等银行将通过手机银行App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网 营业网点等多渠道公布具体办理流程 [2]
中国资产全线暴涨 CPO、液冷服务器等AI硬件股持续爆发
中国基金报· 2025-08-13 16:06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48%,深成指上涨1.76%,创业板指上涨3.62%,创近四年新高 [1] - 沪指时隔210个交易日后突破"9·24"行情高位 [1] - 两市共2733只个股上涨,100只个股涨停,2458只个股下跌 [2] - 总成交额达21752.11亿元,总成交量141805.0万手 [3] 行业板块表现 - AI硬件股(CPO、液冷服务器)持续爆发,工业富联等多股涨停 [4] - 券商股集体走强,国盛金控涨停,长城证券涨10.06% [6][7] - 煤炭板块逆市下跌,潞安环能跌4.45%,晋控煤业跌2.21% [8][10] - 银行板块普遍下跌,建设银行跌1.68%,民生银行跌1.62% [8][9] 个股表现亮点 - 工业富联、飞龙股份、博杰股份等10只个股涨停 [5] - 光库科技涨20.01%,罗博特科涨20%,三环集团涨15.51% [5] - 鼎通科技涨13.10%,方盛股份涨12.73% [5] 市场特征分析 - 股市同比连续四个季度跑赢经济增长,为2021年下半年以来首次 [11] - 低波动、低回撤特征显现,市场呈现"从容和自信"态势 [11] - 实际GDP回升叠加低通胀的科技创新路线受政策偏好 [12][13]
太快了,十多家银行表态
36氪· 2025-08-13 16:04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和单笔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2]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贴息,同一机构最高贴息1000元;单笔5万元以上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同一机构最高贴息3000元[2]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利率为年化1%,相当于当前商业银行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政策实施期限1年[2]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行及5家大型消费金融公司[3] - 多家银行将于2025年9月1日起实施贴息,正在制定操作指引和实施细则[3] - 借款人需授权银行识别账户交易信息,已签订贷款可通过补充协议授权,贴息金额由银行计算并直接扣减[7]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服务业经营主体给予年贴息比例1%,单户最高贴息1万元(对应贷款规模100万元)[4] -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适用于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的贷款合同[4] - 贷款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经办银行包括3家政策性银行、6家国有大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行[5] - 借款主体无需主动申请贴息,银行收到财政资金后对已支付利息一次性返还,未来利息直接扣减退还[8] 政策对银行业的影响 - 消费贷款规模预计结构性增长,尤其利好重点支持的大额消费场景[9] - 零售型银行盈利结构将优化,借款人实际利率下降有助于收窄行业风险敞口[10] - 财政分担90%贴息成本缓解银行盈利压力,避免利率竞争压缩息差[10] - 银行可在保持定价水平(消费贷利率普遍3%以上)前提下扩大客群覆盖,优化资产结构[10]
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方案 六大行集体官宣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5:59
政策背景 - 财政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三部门制定《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1] - 国有大行陆续跟进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进行公告[1] 国有银行响应时间 - 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于8月12日率先响应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1][2][3] -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于8月13日陆续跟进对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工作进行公告[5] 农业银行 - 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2] 邮储银行 - 积极组织开展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落地实施工作推动政策传导落地[3] 工商银行 - 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财政贴息工作依据财金[2025]80号和81号文件精神和相关要求[6] 中国银行 - 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于2025年9月1日开始针对符合政策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开展财政贴息工作确保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8] 建设银行 - 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客户进行消费贷款贴息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财金〔2025〕80号文件[11] 交通银行 - 依法合规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工作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财金〔2025〕80号和81号文件[13] 股份制银行 - 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股份行近日陆续发布相关公告宣布对符合要求的贷款进行贴息[16] - 招商银行依法有序推进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组织实施工作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17][18] - 广发银行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积极响应并严格执行财金〔2025〕80号文件[19] 贷款经办机构范围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