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太保(601601)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太保苏罡: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保险投资迎来三大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1 21:13
险资权益市场配置 - 年内险资举牌次数达30次 其中A股市场6次 H股市场25次 涉及行业以银行和保险为主 也涵盖公用事业、能源、生物医药和科技等板块 [1] 中国太保投资理念与策略 - 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稳健投资、责任投资理念 落实精细化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 [4] - 持续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 政府债配置比例逐年提升 居上市同业前列 资产负债修正久期缺口持续缩短 [4] - 适当增加权益类资产及未上市股权等另类投资配置 以提高长期投资回报 [4] - 在权益市场低位择机加仓 包括2024年9月24日前市场低迷阶段和今年4月7日市场大幅下跌时期 [4] - 完成太保战新并购基金设立 目标规模300亿元 首期规模100亿元 太保致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4] - 建立以偿付能力为核心风险偏好的战略资产配置方法论与模型 形成穿越周期的长期资产配置策略 [5] - 结合新会计准则要求 平衡短期利润波动和长期净值增长 执行精细化哑铃型策略 [5] - 权益方面以股息价值策略为核心 结合市场变化实施风格化投资策略 持续优化权益投资组合结构 [5] - 固收方面加大对创新型优质资产探索力度 着重布局ABS和公募REITs等新兴业务板块 [5] - 积极拓展投资品种及渠道 推进黄金投资、互换便利等新业务试点 [5] 险资举牌行为分析 - 保险资金举牌上市公司现象持续增加 在低利率背景下具有合理性 [6] - 举牌行为分为以获取董事席位为目标的长期股权投资和纯粹的财务投资两类 [6] - 公司举牌较为审慎 目前披露案例属于财务投资 因投资标的市值较小达到5%举牌披露标准相对容易 总投资金额有限 [6] - 采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在行业配置和品种选择上保持适当多元化 通过分散投资降低组合波动风险 提升整体风险收益比 [6] 权益市场观点与投资策略 - 看好中国权益市场发展前景 权益类资产具有最好配置价值 [7] - 截至7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2.8% 恒生指数股息率3.2% 权益资产有更好内在回报率 [7] - 政策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 出台一系列措施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监管积极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7] - 中国经济稳中求进 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 AI、具身智能、新消费、高端装备等领域涌现大量投资机会 [8] - 坚持跨周期资产配置体系 构建以产业链投研小组为基础的深度投研体系 形成策略驱动管理体系 [8] - 打造多条策略线 形成核心+卫星策略体系 在获取可持续股息收益同时分享企业长期价值增长 [8] - 股息价值策略是核心投资策略 重点关注和长期投资具有较高股息分派能力和稳定增长前景的上市公司 [8] - 布局产业链策略条线 实现全市场产业链投资覆盖 投资能源转型、科技创新、医药健康、消费服务、稀缺资源等方向上市公司 [9] 低利率环境应对策略 - 坚持执行哑铃型资产配置策略 [10] - 固收资产方面增配长久期债券优化久期结构 缩短久期缺口 降低利率风险 通过适度政府债配置保持资产久期稳定 [10] - 推进创新型固收策略 研究推进私募银行理财、公募REITs、高分红股权、稳定分红类股权基金等创新型固收及类固收投资机会 [10] - 权益资产方面在配置框架内适度提升权益配置比例 推动权益策略重塑 打造权益核心策略 通过高股息权益配置夯实绝对回报 [10] - 固收投资以超长期利率债、长期限高等级信用债和长期限高等级银行存款为主 [10] - 在不做信用下沉情况下 通过精细合理资产负债管理降低资产久期缺口 降低利率下行周期再投资风险 [10] - 深度挖掘信用价值 交易策略多元拓展 包括把握期限利差和个券活跃度差异进行波段操作 基于收益率曲线形变的骑乘策略 事件冲击下市场调整的买入策略 [11] - 抓住风险偏好、市场情绪和流动性变化 引入债券基金、可转债等品种增强投资组合收益水平 [11] - 循序渐进扩大境外投资是应对低利率挑战重要举措之一 积极关注南向通渠道 [11] 另类投资部署 - 另类资产与传统固收、权益相关系数相对较低 可在大类资产配置中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12] - 股权投资方面 随着地方政府资金、保险资金等活跃 股权投资市场募投数据呈现回暖趋势 并购市场酝酿新机遇 [12] - 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优势 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重大产业战略升级相关机遇 [12] - 不动产投资方面主要通过不动产基金形式开展投资 采用子基金+直投配置策略 [13] - 关注物流仓储、数据中心、产业园区、新能源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商业办公不动产、长期租赁住房等符合保险资金投资要求的标的 [13] - 通过筛选优质资产、综合运用夹层投资策略机制 从底层项目获取稳定期间收益 [13] 经济市场形势评估 - 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与变革关键阶段 关税博弈与地缘冲突持续扰动全球产业链稳定运行 [13] - 国内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延续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化解进入攻坚期 叠加投资增速放缓及通缩压力持续显现 [13] - 权益市场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经济转型动能稳步积蓄双重支撑下长期向好配置逻辑不断巩固 中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14] - 短期内宏观经济变量边际变化与市场情绪快速切换形成强烈交互 导致市场波动加剧 [14] - 预计中长期利率中枢下行 利率下行环境下优质资产供给相对不足 资产荒问题始终存在 [14] 战略机遇 - 政策支持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的历史机遇 包括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 [15] - 顺应全球变革大势 把握国际化发展新机遇 将境外投资全面纳入整体投资管理体系 科学设定境外投资战略目标 稳步推进全球化资产配置布局 [15] - AI+赋能驱动下的投资提质新机遇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投资研究精准度与效率 强化风险识别、计量与管控能力 [15]
中国太保(02601) - 自愿公告 - 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
2025-08-21 19:50
业绩披露与说明会安排 - 公司2025年中期业绩将于2025年8月28日披露[3] - 2025年8月29日15:30 - 17:00召开业绩说明会[3] - 投资者2025年8月25日0:00前发问题至邮箱ir@cpic.com.cn [3] - 2025年8月29日15:30 - 17:00可通过链接观看直播[4] - 2025年9月1日起可登陆网站观看回放[5] 公司人员构成 - 公司执行董事为傅帆先生和赵永刚先生[7] - 非执行董事为黄迪南先生等6人[7]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陈欣女士等5人[7]
中国太保(601601) - 中国太保关于召开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8-21 18:31
报告与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于2025年8月29日披露[3] - 2025年8月29日15:30 - 17:00召开业绩说明会,网络直播[3][4][5] 投资者互动 - 投资者2025年8月25日0:00前可发问题至ir@cpic.com.cn [4][6] - 2025年8月29日15:30 - 17:00可观看直播提问[6] - 2025年9月1日起可登陆公司网站看回放[7]
保险同行都“不放过”!险资频频举牌银行保险H股的“多重算盘”
经济观察报· 2025-08-21 18:12
海外保险资产配置策略借鉴 - 海外保险行业在低利率环境下采取四大调整策略:拉长债券久期、信用下沉、增配股票与增持另类资产 [1][3] - 境内保险行业借鉴海外经验,通过FVOCI账户增持红利资产(如高股息上市公司),以优化资产负债匹配、现金流管理及平滑利润波动 [1][3] 险资举牌银行保险H股动态 - 8月险资密集举牌金融板块H股:平安资管8月8日买入中国太保H股110万股(均价32.28港元),持股比例达5%触发举牌;中国平安8月11日增持太保H股174万股(均价32.07港元),持股比例升至5.04% [2] - 民生保险8月11日增持浙商银行H股100万股(耗资277万港元),持股比例升至5%触发举牌 [2] - 2024年以来险资举牌超20次创5年新高,涉及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标的以银行保险H股为主,兼顾科技与绿色产业高股息公司 [6] 举牌H股的核心动因 - 财务优化:通过举牌将持股纳入FVOCI账户,规避股价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平滑利润波动 [3] - 收益提升:银行保险H股股息率约4%-5%,高于险资平均收益率中枢(3%-4%),成为弥补非标资产收益率下滑(从2017年6%降至当前4.5%)的关键 [7][8][9] - AH股溢价套利:H股较A股普遍存在20%-30%折价,险资通过举牌H股降低持股成本获取同等分红;8月太保H股AH溢价率从45.16%收窄至20.83%,险资加速布局锁定成本 [11][12][13] 应对低利率与资产荒挑战 - 利差损风险对冲:非标资产到期高峰下,高股息H股可缓解投资收益中枢下移(从4%-5%降至3%-4%)带来的利差损风险 [15] - 期限错配缓解:高股息H股被视作长久期资产,帮助缩小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当前4-7年远高于海外1-2年) [16] - 大类资产配置转型:险资强化固收久期与信用策略,权益投资结合主动+被动方式,另类资产聚焦股权融资,以提升长期收益 [17] 行业配置能力瓶颈 - 风险管控不足:信用下沉、拉长久期等策略面临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挑战,行业经验尚浅 [18] - 新兴产业投研短板:对AI、清洁能源等新兴领域投研能力不足,可能错失收益增厚机会 [18] - 资产相关性管理:大类资产价格长尾效应导致分散投资阶段性失效,需提升子策略多元化能力 [18]
保险板块8月21日涨0.12%,中国人保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38
保险板块整体表现 - 8月21日保险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12% 跑赢上证指数0.13%的涨幅和深证成指0.06%的跌幅 [1]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5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1.58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796.02万元 [1] 个股价格表现 - 中国人保领涨板块 收盘价8.71元 涨幅1.52% 成交量101.82万手 成交额8.90亿元 [1] - 中国平安上涨0.71%至59.62元 成交量57.46万手 成交额34.21亿元 [1] - 中国人寿下跌0.31%至42.07元 成交量15.10万手 成交额6.38亿元 [1] - 新华保险下跌0.39%至67.19元 成交量12.15万手 成交额8.18亿元 [1] - 中国太保下跌1.12%至39.90元 成交量21.08万手 成交额8.46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新华保险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868.54万元 主力净占比8.39% 游资净流出1025.40万元 [2] - 中国太保主力资金净流入5762.92万元 主力净占比6.81% 游资净流入573.80万元 [2] - 中国人保主力资金净流入4618.27万元 主力净占比5.19% 游资净流出4758.54万元 [2] - 中国人寿主力资金净流入1690.18万元 主力净占比2.65% 游资净流出2068.47万元 [2] - 中国平安主力资金净流出3953.50万元 游资净流出8503.82万元 但获得散户资金净流入1.25亿元 [2]
“保险老三”地位不稳!中国太保“双降”背后
中金在线· 2025-08-21 11:52
核心观点 - 中国太保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1% 反映寿险行业竞争格局重塑及公司经营挑战 [1] 资产配置表现 - 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锐减89%至16.55亿元 与2024年投资收益率5.6%形成强烈对比 [2] -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实施放大资本市场波动对损益表影响 暴露大类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机制短板 [2] - 同业中国人保投资收益激增389% 采用低位加仓权益与波段操作固收策略 [2] 渠道结构变化 - 全行业新单保费同比缩水超20% 传统代理人渠道普遍承压 [3] - 公司代理人渠道新单保费下滑15.2% 银保渠道新保业务同比飙涨130.7% 贡献整体保费增量87% [3] - 保险服务收入仅微增0.6% 与规模保费11.8%增速形成剪刀差 银保渠道扩张未同步提升价值创造 [3] 市场竞争态势 - 太保寿险与泰康人寿保费差距从105亿元收窄至不足百亿 中邮人寿28%同比增速形成追赶压力 [4] - 分红险新保占比提升至18.2% 仍远低于50%目标 产品转型节奏滞后行业趋势 [4] - 康养产业布局迟滞 仅运营9家社区未形成规模效应 同业已建立养老社区网络 [4] 战略改革方向 - 需建立跨周期资产配置框架 运用衍生工具和拓展另类投资平抑市场波动 [5] - 需在银保渠道嵌入价值创造机制 推动代理人队伍向专业化精英化转型 [5] - 需加快分红险长期护理险等产品创新 深化康养产业协同发展 [5] - 数字化转型可通过智能投研系统优化投资决策 借助大数据分析提升产品定价与客户分层 [5]
马明龙会见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加学
镇江日报· 2025-08-21 07:35
公司合作动态 -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江苏分公司高层与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举行会见 [1] - 公司感谢镇江市政府长期支持并介绍近年发展情况 [1] - 双方计划深化市场化合作 拓展服务应用场景以实现互利共赢 [1] 区域经济参与 - 公司表达积极参与镇江经济社会建设的意向 助力地方高质量发展 [1] - 镇江市政府肯定公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 [1] - 双方将基于现有良好合作基础加强优势互补与创新服务模式 [1] 政府会见背景 - 镇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凯陪同参与会见 [2] - 会谈聚焦"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规划阶段的地方发展目标 [1] - 公司表示镇江发展势头良好且合作空间广阔 [1]
保险板块8月20日涨1.58%,中国太保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3.2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44
保险板块市场表现 - 保险板块整体上涨1.58%,领涨股为中国太保,涨幅达3.28% [1] - 上证指数上涨1.04%至3766.21点,深证成指上涨0.89%至11926.74点 [1] - 板块内个股普涨,新华保险涨2.04%、中国人保涨1.90%、中国平安涨1.72%、中国人寿涨0.79% [1] 个股交易数据 - 中国平安成交76.27万手,成交额44.53亿元,居板块首位 [1] - 中国人保成交量最高达67.61万手,成交额5.72亿元 [1] - 中国太保成交量28.93万手,成交额11.42亿元 [1] - 新华保险成交量13.05万手,成交额8.68亿元,中国人寿成交量12.41万手,成交额5.18亿元 [1] 资金流向特征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3.28亿元,游资净流出2.79亿元,散户净流出4850.54万元 [1] - 中国平安获主力净流入1.80亿元(占比4.04%),但遭游资净流出3.12亿元(占比-7.01%) [2] - 新华保险主力净流入8277.17万元(占比9.53%),游资净流入992.29万元(占比1.14%) [2] - 中国人寿主力净流入3564.93万元(占比6.88%),游资净流出72.35万元(占比-0.14%) [2] - 中国太保主力净流入1861.02万元(占比1.63%),游资净流入2433.56万元(占比2.13%) [2] - 中国人保主力净流入1117.07万元(占比1.95%),游资净流出212.03万元(占比-0.37%) [2]
A股市场保险股上涨,中国太保、新华保险涨超1%,中国人保、中国平安涨近1%
格隆汇· 2025-08-20 14:34
保险股市场表现 - A股市场保险股整体上涨 [1] - 中国太保(601601)和新华保险(601336)涨幅超过1% [1] - 中国人保(601319)和中国平安(601318)涨幅接近1% [1]
年内险资举牌28次 权益配置热情或将持续
金融时报· 2025-08-20 11:21
保险资金举牌动态 - 中国平安以平均每股32.07港元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14万股,耗资约5583.89万港元,持股比例从4.98%升至5.04%触发举牌 [1]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人寿H股至5.04%触发举牌 [2] - 太保寿险举牌东阳光药H股,民生保险增持浙商银行触发举牌 [3] - 今年以来保险资金举牌次数达28次,远超去年全年的20次 [4] 险企交叉举牌现象 - 中国平安相继增持中国太保H股和中国人寿H股,为2019年后时隔6年再现险企交叉举牌 [5] - 中国平安回应称此举为"财务性投资,是其权益组合的常规操作" [6] - 市场反应强烈,中国太保A股上涨4.87%、H股上涨4.71%,保险板块整体拉升 [6] 保险资金配置策略 - 权益类资产吸引力上升,保险资金在成长潜力股与稳定分红股之间寻找平衡 [6] - 举牌同行释放积极信号,体现对行业基本面筑底向好的认同 [6] - 今年28次举牌中26次为主动买入,频次大幅升高 [7] 举牌驱动因素 - 政策红利释放和制度优化激发险资入市热情 [7] - 举牌成为获取稳定收益、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途径 [7] - 新会计准则下权益法核算可平滑利润波动 [7] - 产业布局与生态构建需求推动头部险企举牌 [7] 举牌方式创新 - 除传统二级市场交易外,新增IPO参与、协议转让、资产置换等方式 [8] - 泰康人寿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峰岹科技H股IPO [8] - 中国人寿通过资产置换认购电投产融新发行股份并举牌 [8] 未来趋势展望 -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将支持险资入市 [9] - 市场环境和行业需求推动险资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9] - 新会计准则完善和投资能力提升将使举牌更规范理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