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邮储银行(601658)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金融生态圈崛起 长三角孕育创新共同体
和讯网· 2025-06-27 20:23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上海肩负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个中心"的战略任务,金融作为核心引擎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1] - 2024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增长5%,经济规模进入5万亿元以上新阶段,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3650万亿元,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4.4% [2] - 上海实施新一轮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三年行动,技术合同成交额达5200.7亿元、增长7.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5万家 [4]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 - 邮储银行为张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平台项目提供4亿元15年期固定资产贷款,用于建造3幢研发楼 [2] - 邮储银行采取"股、债、贷"一体化服务模式,加强与政府、园区等多方合作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 [3] - 邮储银行通过银团贷款为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有限公司提供近4亿元资金支持"临港科创2.0工程项目" [5]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 上海着力完善金融产品体系,年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 [7] - 邮储银行为上海外高桥森筑置业有限公司提供总授信14.50亿元,累计放款近6亿元支持浦东新区基础设施建设 [8] - 邮储银行全方位参与上海建设,在多个工程领域提供金融支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8] 重点产业发展 -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产业是上海重点发展方向 [5] - 上海临港科技创业中心累计注册企业突破2500家,全年税收超1.7亿元,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5] - 张江科学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离不开金融支持 [2]
金融活水润泽千年茶脉 邮储银行为藏茶发展注入新活力
新华社· 2025-06-27 15:32
行业概况 - 南路边茶(藏茶)是专供西藏、青海及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的茶叶,具有重要民生意义和文化价值 [1] - 行业面临原料采购资金沉淀大、生产周期长、季节性资金需求旺盛等共性难题 [1] - 雅安藏茶年产值持续增长,有效带动本地茶农增收致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产业 [5] 公司案例 - 雅安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中央储备边销茶供应商资质获批500万元贷款用于茶叶收购 [3] - 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凭借政府订单获得57.6万元资金解决旺季生产需求 [3] - 邮储银行已完成对雅安四家核心藏茶龙头企业的授信全覆盖,累计投放贷款逾千万元 [3] 金融支持措施 - 邮储银行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模式,开发线上"小微易贷"产品,开辟信用融资新通道 [3] - 通过分析企业中标历史、合同金额、回款记录等数据实现精准画像和信用贷款定制 [3] - 贷款模式无需强抵押,依托真实客户数据实现高效审批发放 [3] 产业发展成效 - 雅安茶厂建立"南路边茶制作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艺培训中心 [5] - 友谊茶叶成立"南路边茶(藏茶)技艺传习所"培养新一代传承人 [5] - "金融+文旅"模式有效带动雅安藏茶产业整体发展 [5]
邮储银行股价大跌3%,长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5.91万股浮亏损失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6-27 14:17
邮储银行股价表现 - 6月27日邮储银行股价下跌3%至5.49元/股,成交额15.52亿元,换手率0.41%,总市值6593.22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邮储银行总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号,成立于2007年3月6日,2019年12月1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包括个人银行、企业银行及资金业务 [1] - 个人银行业务占比69.57%,公司银行业务19.70%,资金业务10.65%,其他业务0.07% [1] 基金持仓情况 - 长城国企优选混合发起式A(019277)一季度持有邮储银行5.91万股,占基金净值3.12%,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成立于2023年10月24日,最新规模982.55万元,今年以来收益4.02% [2] - 基金经理储雯玉累计任职10年51天,现任管理规模7445.84万元 [3]
邮储银行吴江区支行组织开展2025年“阳光信贷”活动周宣传活动
江南时报· 2025-06-27 10:54
阳光信贷活动概述 - 邮储银行吴江区支行开展2025年"阳光信贷年"活动,旨在打造"公开透明、诚实守信、以义取利、依法合规、廉洁自律、有效监督、严格惩治"的信贷文化 [1] - 活动促进金融透明化,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个人提供更公平的融资环境,助力当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1] 活动具体措施 - 组织辖内网点及部门开展"阳光信贷"主题教育活动,涵盖文化理念、道德规范、廉洁合规、违法放贷案件警示教育等内容 [1] - 将"阳光信贷"主题教育纳入支行晨夕会,在网点海报栏布放宣传海报、摆放监督卡折页,设置专属投诉举报邮箱 [1] - 利用消保宣传、防非宣传、征信宣传等节点集中宣传"阳光信贷"活动周,通过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普及信贷知识及政策 [1] 风险管控与内部管理 - 强化风险管控和合规经营,聚焦重点领域,从严整治违法违纪违规行为,防范内外部欺诈和道德风险 [2] - 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优化业务流程,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向社会公众传递透明、合规的信贷服务信息 [2] 未来计划 - 持续开展"阳光信贷"活动,努力拓展推广范围,实现全辖全覆盖 [2] - 坚守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为当地经济金融和谐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2]
邮储银行吴江区支行组织开展2025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暨防非宣传活动
江南时报· 2025-06-27 10:54
金融知识普及活动 - 邮储银行吴江区支行将2025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暨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作为重点工作,主题为"保障客户权益,乐享安心生活,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1] - 活动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通过强化组织部署和细化宣传内容来确保顺利开展,并在各网点营造良好的金融知识宣传氛围 [1] - 公司注重宣传效果,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结合老年人防范诈骗、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等风险提示进行宣传 [2] 目标群体与宣传内容 - 针对老年人群体,宣传如何辨别风险、防范非法集资,保护个人信息、支付安全、理性消费等金融知识,帮助其合理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 [2] - 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群体、新就业群体普及防范非法集资、征信知识等内容,提高对非法集资的认知水平和防范能力 [2] - 针对公众关注的理财产品、存款保险制度、非法集资等问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包括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官方网站等载体 [2] 未来计划 - 邮储银行吴江区支行将继续以"金融为民"为初心,创新形式、深耕细作,为构建安全、健康的金融生态贡献力量 [2]
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筑牢金融“安全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7 04:49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金融安全宣传活动 - 公司于2025年6月开展"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主题活动 以"矛盾预防在源头 风险化解在基层"为指引 通过多举措提升群众风险防范意识 推进金融风险"早识别 早预警 早暴露 早处置" [1] - 活动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 重点揭露非法金融活动作案手法和风险识别方式 采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以案说法"等贴近民众的解说方式 宣传投资理财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3] - 网点布置实现"三个上"工程——海报口号上屏 宣传折页上架 公益宣传片上映 并悬挂主题条幅 设有公众教育区等便民服务设施 发挥网点遍布城乡优势 [4] 创新宣传形式与内容 - 将金融知识宣传与传统文化融合 在端午节期间走进社区开展活动 针对常见骗局剖析作案手法 编制防诈骗口诀 吸引60余名居民参与 [5] - 开展"五进入"户外宣传活动 进社区 进校园 进乡村 进商圈 进企业 将金融知识送到民众身边 [6] - 在"新质创富大赛"中融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 联合多机构举办海淀赛区活动 为出海企业提供金融知识支持 五家企业进行风采展示 [6] 员工能力提升与培训 - 联合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举办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警银联合培训 反诈专家讲解高发诈骗手法 分析当前电诈犯罪形势 提供实操性防范建议 [7] - 组织开展北京邮政金融内控合规知识竞赛 设置全员答题 选手笔试 现场展示 案例分析等环节 以赛代训提升员工专业能力和合规意识 [7] 长期金融教育工作 - 发布《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计划》 以"邮心消保"为主题 全年规划6大类 23项自主教育宣传活动 创新制作防非短视频 线上小课堂等 [7] - 持续践行"枫桥经验" 创新金融知识普及方式 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保障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益 [7]
5200亿元!中行、建行、交行、邮储已到账
金融时报· 2025-06-25 20:26
资本补充情况 - 建设银行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募集资金总额为1050亿元人民币 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1] -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 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均已完成定向增发 共计5200亿元募集资金全数到账 [1] - 四家银行原计划募资总额分别为1050亿元 1650亿元 1200亿元 1300亿元 财政部分别认购1050亿元 1650亿元 1124.2亿元 1175.8亿元 合计5000亿元 [3] 政策背景 -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行特别国债5000亿元 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 [3] - 建设银行表示本次发行是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5] 资本补充效果 - 5000亿元注资预计可撬动4万亿元信贷增量(按8倍乘数效应计算) [4] - 定向增发完成后 中行 建行 交行 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0.86 0.49 1.28 1.51个百分点 [4] - 截至一季度末 四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82% 13.98% 10.25% 9.21% [4] 战略意义 - 增强国有大行资本实力 巩固稳健经营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3] - 增厚核心一级资本和资本安全边际 为增强信贷投放夯实基础 [4] - 有助于缓解大行下阶段TLAC达标压力 [4] - 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 发挥资本杠杆撬动作用 增强信贷投放能力 [4]
5200亿元全部到账!四大行定增募资落地,财政部出资5000亿
第一财经· 2025-06-24 19:15
国有大行定增注资完成 - 建设银行完成1050亿元A股定增 财政部全额认购 资金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 - 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此前已完成定增 分别募集1200亿元、1650亿元、1300亿元 财政部合计出资5000亿元 [2] - 此次注资是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旨在增强资本实力和优化资本结构 [2] 注资背景与推进过程 - 这是财政部时隔20多年再度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 市场对此已有充分预期 [3] - 自四家大行3月30日启动定增流程至全部落地仅用时两个多月 推进迅速 [4] - 注资规模分配统筹考虑了各家银行现有资本充足率水平 对资本相对稀缺的银行注资规模较大 [4] 定增定价与市场反应 - 四大行定增价格在二级市场定价与1倍净资产之间寻求平衡 打破了银行股定增发行价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惯例 [4] -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定增价格较3月28日收盘价分别溢价8.8%、10%、18.34%和21.54% [5] - 3月28日至6月23日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价涨幅超过10% 邮储银行、中国银行股价分别上涨8.23%、4.50% [7][8] 股权结构变化 - 财政部持有交通银行A+H股比例达到35% 成为控股股东 [10] - 财政部首次持股邮储银行 持股比例为15.77% 位列第三大股东 [10] -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控股股东仍为中央汇金 财政部直接持股比例分别为8.64%和4.43% [10] 资本充足率与信贷投放潜力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建行、中行、交行、邮储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98%、11.82%、10.25%、9.21% [11] - 本次增资后 四家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0.49、0.86、1.28、1.51个百分点 [11] - 静态测算本次增资可为四家银行带来合计4.84万亿元增量信贷 [11]
“南博会”主题硬钱包首次亮相!邮储银行昆明市分行架起金融服务“彩虹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24 17:03
数字人民币推广 - 邮储银行昆明市分行在南博会13号展馆设立180平方米金融服务区,提供8项特色金融服务,3小时内为500多名市民开设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并发放500余张优惠券[1] - 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采用实体介质与安全芯片技术,此次发行的"南博会"主题硬钱包融入云南特色图案与贝壳工艺,突出文化内涵与区域经济特色[4] - 公司联合三大运营商通过手机定位精准获客,拓展支付场景并助力云南打造跨境支付枢纽,同步开展信用卡优惠活动刺激消费[6] 企业金融服务 - 针对咖啡产业推出差异化产品:惠农e贷服务种植户(无抵押、低利率)、信用e贷支持中小微贸易企业、跨境e贷覆盖出口贸易、小微易贷组合服务上下游企业[7] - 普洱咖啡种植户通过惠农e贷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并提升咖啡豆品质[6] - 参展企业普遍认可特色金融产品,南博会成为金融创新试验田,未来将深化数字人民币与实体经济融合[9] 展会营销成效 - 派出20余名工作人员现场服务,硬钱包办理流程便捷并附带消费优惠,用户反馈支付工具安全可靠[1][4] - 主题硬钱包设计结合南博会标志性元素,传递区域协作发展理念,强化品牌传播效果[4] - 副行长梁明提出"科技+金融"双轮驱动战略,持续扩大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9]
四家大行5200亿元定增募资,全部到账!
证券时报· 2025-06-24 16:38
国有大行核心一级资本补充进展 - 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四家国有大行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募集资金已全数到账,建设银行最新收到财政部缴付的认购资金1050亿元人民币[1] - 四家银行拟募资总额分别为建设银行不超过1050亿元、中国银行1650亿元、交通银行1200亿元、邮储银行1300亿元,财政部合计认购5000亿元与政府工作报告计划一致[5] - 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从签署协议到资金到账仅耗时75天,邮储银行次之,建设银行最晚但也不到三个月[2][3] 资本补充时间线 - 2024年9月24日国家首次提出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的计划,金融监管总局强调"统筹推进、分期分批、一行一策"[4] - 2025年3月12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发行5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行补充资本[5] - 3月30日四家银行公告定向增发方案,6月13日至23日陆续完成发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6月13日完成,邮储银行6月17日完成,建设银行6月23日完成[6][7][8] 资本补充的战略意义 - 财政部表示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可提升银行稳健经营能力,增强信贷投放杠杆作用以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宏观经济回升[10] - 银行在必要性分析中指出定增旨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风险抵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11] - 中泰证券分析认为四家国有大行资本补充方案落地后可支撑未来5年增长,中小银行资本补充进程可能跟进[11] 行业资本动态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尚未披露最新进展,一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89%和11.23%,虽较上年末下降但仍高于监管要求4.89和2.23个百分点[11] - 光大证券认为工商银行资本安全边际厚实,注资时点可能靠后但将长期增厚资本基础[11] - 银行业年内已发行48只"二永债"总额7969.6亿元,其中国有大行中工商银行发行1400亿元、农业银行发行1648亿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