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银行正副董事长拟任人选落定,“万亿”规模如何再上台阶
南方都市报· 2025-09-23 17:44
高层人事变动 - 选举黄建军为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 张育鸣为副董事长 任职资格尚需监管部门核准[1] - 黄建军为成都银行内部提拔 曾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 董事长 在其任职期间成都农商银行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86%和11.46% 不良贷款率降至1.02%的近9年最优水平[3] - 张育鸣为马来西亚丰隆银行代表 现任马来西亚丰隆银行中国业务董事总经理[4] 战略股东与股权结构 - 马来西亚丰隆银行作为重要外资战略股东持股17.78%[8] - 成都金控集团 成都产业资本集团和成都欣天颐三名国资法人合计持股约30%[8] - 国资股东成都产业资本集团和成都欣天颐近期增持合计金额超过1.6亿元 增持后持股比例分别升至5.84%和3.90%[7] 经营业绩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取得历史最佳业绩 资产总额 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分别达到12500亿元 8800亿元和7400亿元[9] - 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突破220亿元和120亿元关口[9] - 公司贷款业务占主导 2024年发放公司贷款6026.17亿元 同比增长20.25% 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比分别达46.93%和14.6%[9] 增长趋势与挑战 - 营业收入增速从2021年22.54%放缓至2024年5.9% 归母净利润增速从2021年29.98%放缓至2024年10.17% 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回落至7.29%[9] - 客户集中度显著高于同行 2024年末前十名贷款客户贷款余额占资本净额比例达38.31% 多集中于租赁商务和房地产行业[10] - 零售业务进展缓慢 2024年末个人贷款占比仅约18% 在上市城商行中处于较低水平[11] 发展机遇 -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加速推进 2025年上半年成渝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11] - 公司拥有国资股东带来的政企客户 低成本存款和低风险政府类贷款优势 以及外资股东提供的跨境业务与零售信贷技术[8]
交行四川省分行助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四川日报· 2025-08-26 06:20
重大项目建设支持 - 2021年9月签署协议承诺"十四五"期间提供8000亿元专项信贷支持六大领域包括区域经济布局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重大基建项目共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及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1] - 2024年为成都13个重点项目授信超100亿元 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配套工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城市轨道交通及能源基础设施项目 [1] - 截至2025年6月末为"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清单"项目累计授信超50亿元 [1] 信贷规模与产业服务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余额突破2400亿元 [1] - 围绕四川六大优势产业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纺、能源化工构建"稳大、强中、扩小"客户培育体系 以中型客户为腰部支撑 [1] - 普惠两增贷款较年初增加22.56亿元 推出"科创快贷"等线上化产品服务科技金融 [1] 普惠金融与民生服务 - 创新"酒商贷""饲料贷"等场景化产品服务小微企业 [1] - 社保卡业务与人社部门合作覆盖眉山、达州等地 2025年二季度代发业务新客户同比增长94% [1] - 实施"房贷为主体 个经贷、消费贷齐发力"战略 创新"天府市民云+交行服务"数字平台 优化信用卡服务消费交易份额稳居当地银行前列 [1] 区域协同与创新合作 - 2024年交行四川省分行与重庆市分行开展行级互访11次 联合举办"交行-汇丰"成渝金融创新峰会探索跨境金融与产业链服务新模式 [1] - 2025年4月成立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柔性工作团队 二季度开展双向互访交流6次 通过重点客户和重大项目清单提升信息共享效率 [1] - 累计为川渝共建项目提供超18亿元授信支持 推进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及农牧、制药等产业化储备联合贷款项目预计授信额度超40亿元 [1] 银政企合作与网络拓展 - 与南充、德阳、自贡等11个市州及多个省级部门建立伙伴关系 2024年扩大至遂宁、绵阳等市州形成覆盖全省21个市州、20余个省级部门的服务网络 [1][2] - 2025年3月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开展走进千企万户"五个一"专项行动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前端倾斜 [2] - 党委班子成员累计拜访企业超40次 通过"主任-行长面对面"机制探索"管委会+银行"园区服务新模式 [2]
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掌门人”互换,成渝西部金融中心进程加快
观察者网· 2025-08-18 20:39
核心人事变动 - 成都银行与成都农商银行董事长职务互换 原成都银行董事长王晖转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及董事长提名人选 原成都农商银行董事长黄建军回归成都银行出任党委书记及提名董事长 [1] 成都银行发展历程 - 王晖2005年加入成都银行 历任行长 党委书记 董事长 主导该行从地方城商行向A股上市银行跨越式发展 2018年推动成都银行登陆上交所主板 成为西部首家A股上市城商行 [3] - 成都银行资产规模从2018年末4453亿元增至2024年末1.25万亿元 存款总额突破8800亿元 贷款总额达7400亿元 较上市前分别增长180% 180%和400%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五年蝉联A股上市银行榜首 2024年达17.81% 总市值较上市时翻番 股价稳居行业前四 [4] - 实施精细化 数字化 大零售转型战略 构建差异化风控体系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降至0.66% 拨备覆盖率达456% 资产质量连续两年居A股上市银行最优水平 [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17%至58.17亿元 净利润增长5.64%至30.12亿元 资产利润率年化达0.93% [6] 成都农商银行发展历程 - 黄建军2020年6月转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 行长 2022年升任党委书记 董事长 [5] - 资产规模从2020年5000亿元增至2025年6月末9836.78亿元 逼近万亿级银行门槛 [5] - 不良贷款率从1.20%压降至1.02% 创九年新低 [5]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46%至64.71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63% [5]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5.37亿元 同比增长8.45% 归母净利润42.31亿元 同比增长7.63% [6] - 主导启动A股上市辅导 巩固全国第五大农商行地位 深化服务三农与小微企业 网点覆盖成都全市及周边县域 [5] 战略背景与行业影响 - 人事调整涉及两家万亿级银行核心管理层变动 引发市场对西部金融资源配置优化及战略转型方向深度关注 [1] - 调整被视为成都优化地方金融资源配置关键举措 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纵深推进背景下 两家银行战略定位差异化与互补性日益凸显 [5] - 成都银行面临国有大行与股份行对优质客群争夺 需深化数字化与大零售转型突破同质化竞争 [5] - 成都农商银行作为成都市国资持股比例最高银行 需进一步强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拓展县域金融与普惠业务 [5] -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进程加快 区域金融竞合态势升级 人事调整牵动两家银行战略走向 被视为成都强化城商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优化地方金融生态重要举措 [6]
成都两大银行互换“掌门人” 75后黄建军回归成都银行
南方都市报· 2025-08-18 14:20
人事变动 - 成都银行原董事长王晖调任成都农商银行党委书记并获董事长提名 成都农商银行原董事长黄建军调任成都银行党委书记并获董事长提名 [2] - 此次人事对调被视为成都优化地方金融资源配置 强化城商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关键举措 [2] 黄建军履历 - 黄建军1975年11月出生 四川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职博士 正高级经济师 [3] - 曾历任成都银行多个部门及分支机构负责人 2020年6月起任职成都农商银行 2022年8月升任董事长 [3] - 成都农商银行2020年完成股权结构调整 市区两级国资合计持股79.58% [3] 成都农商银行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3.50亿元(同比+5.86%) 净利润64.71亿元(同比+11.46%) 总资产9142.63亿元(同比+9.72%) [4]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02% 创近9年最优水平 [4]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5.37亿元(同比+8.45%) 归母净利润42.31亿元(同比+7.63%) 总资产9836.78亿元(较年初+11.8%) [4] 王晖履历 - 王晖1967年10月出生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 正高级经济师 [5] - 2005年加入成都银行任行长 2018年起任董事长 在任20年 [5] - 成都银行2018年1月A股上市 截至2024年末员工7800余名 分支机构256家 [5] 成都银行业绩 - 王晖任内推动"三大转型"与"七大管理能力建设" 不良贷款率0.66% 连续两年居A股上市银行最优 [6]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12500亿元 存款8800亿元 贷款7400亿元 较上市前分别增长2.8倍 2.8倍和5倍 [6] 政策背景 - 人事调整契合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 专家认为将形成组织优化共振效应 [7]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省GDP达31918.2亿元(同比+5.6%) 重庆市GDP15929.58亿元(同比+5.0%) [7] 行业竞争 - 成都银行当前市值772亿元 在A股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七 面临国有大行 股份行与本地法人银行激烈竞争 [8] - 新管理层需深化数字化与大零售转型 突破同质化竞争 [8]
西部金融中心(重庆)发展白皮书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5-23 20:19
核心观点 - 重庆发布《西部金融中心(重庆)发展白皮书(2025)》,展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在机构集聚、市场建设、服务实体、创新突破、开放格局、生态优化和基建升级七大体系的标志性成果,并提出深化区域共建、优化金融生态等发展倡议 [1][2][3][4] 金融机构体系 - 全市金融业资产规模达8.9万亿元,贷款规模突破6万亿元,构建综合多元、协同高效的现代金融体系 [1] - 全国性金融机构区域总部集群形成,消费金融和小贷行业居全国领先地位 [1] 金融市场建设 - 股债融资规模稳居西部前列,落地全国首支"银发产业"保险投资基金和首单"一带一路"科创绿色公司债等创新产品 [2] - "千里马"行动深化拓展资本市场功能,重庆成为资本汇聚的价值高地 [2] 金融服务实体 - 1200亿元信贷资金助力成渝共建重大项目,6000亿元融资护航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2]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科技型企业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持续增长,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 [2] 金融创新突破 - "渝金通"金融大脑和"渝金盾"风险大脑构建数智金融新范式,区块链跨境金融创新获评全国优秀案例 [2] - 绿色金融改革领跑全国,农业转型金融试点增添新动能 [2] 金融开放格局 - 中新金融合作提档,陆海新通道金融联合体扩容升级,金融支持"渝车出海"服务能级持续提升 [2] - 重庆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枢纽,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高效联通 [3] 金融生态优化 - 高风险金融机构动态清零,连续八年位居全国打非工作第一梯队 [2] - 出台全国首个小贷行业消保指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 金融基础设施升级 - 数字人民币试点纵深推进,成渝金融一体化加速落地 [3] - 数据共享平台相继投用,川渝金融"同城化"迈出坚实步伐 [3] 发展倡议与规划 - 强化央地协同,争取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支持重庆开展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吸引全国金融机构功能性总部布局 [4] - 深化区域共建,与四川及成都落实《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实施联动联建五项行动 [4] - 优化金融生态,聚焦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数智金融等领域,与海内外机构开展深度合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