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
搜索文档
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5:12
核心财务表现 - 工商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400.28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为2699.08亿元,同比增长0.33% [1] - 建设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归母净利润为2573.6亿元,同比增长0.62% [1] -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归母净利润为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1]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归母净利润为1776.6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邮储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为765.62亿元,同比增长0.98% [1] - 交通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96.45亿元,同比增长1.80%,归母净利润为699.94亿元,同比增长1.90% [1] 行业增长态势 -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幅在0.82%至2.69%之间 [1] -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幅在0.33%至3.03%之间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03%,在六大行中表现最为突出 [1]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为2.69%,在六大行中位居首位 [1]
六大行前三季净利超万亿息差承压下探索突围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5:12
10月30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集中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而 中国银行已于日前率先发布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六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1万亿元,同时 行业呈现"盈利稳增、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但息差压力凸显"的特征。面对行业净息差承压的挑战,银行机 构正通过负债优化、结构调整与政策借力探索突围路径。 ● 本报记者 吴杨 盈利稳增 从整体业绩来看,六大行前三季度盈利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合计归母净利润突破万亿关口,达1.07万亿 元,即便在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仍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就单家银行来看,归母净利润增速呈现梯度差异。农业银行以3.03%的同比增幅领跑六大行,成为唯一 一家增速突破2%的国有大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同比分别增长1.90%、1.08%;邮储银 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98%、0.62%、0.33%。 从绝对额看,规模优势依然显著:工商银行以2699.08亿元归母净利润居首,建设银行(2573.6亿元)、 农业银行(2208.59亿元)分列二、三位,三者合计贡献六大行近70%的归母净利润,交通银行以699.94 亿元垫底 ...
中国银行(601988):营收利润增速双正 息差环比抬升
格隆汇· 2025-10-31 03:50
财务业绩 - 3Q25营收同比增速为0.7%,略低于1H25的0.8% [1] - 3Q25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1%,相比1H25的-0.9%实现由负转正 [1] - 3Q25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提升2个基点至1.24%,主要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1个基点至1.67%,超过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9个基点的影响 [1] 资产负债与息差 - 3Q25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0.3%,贷款同比增长8.9% [1] - 信贷结构分化明显,对公贷款(含票据)同比增长12.6%,而零售贷款同比仅增长1.2% [1] - 3Q25计息负债同比增长10.1%,存款同比增长8.3% [1] 信贷增长结构 - 截至1H25,对公贷款中泛政信类同比增长14.7%,制造业同比增长18.4%,房地产同比增长1.3% [1] - 1H25新增贷款主要来自泛政信类(占比64.2%)、制造业(占比24.5%)和房地产类(占比2.2%) [1] - 零售贷款中,按揭和信用卡同比分别下降1.8%和12.1%,而其他类(消费贷+经营贷)同比增长18.3% [2] 非利息收入 - 3Q25净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较1H25的21.7%有所放缓 [2] - 手续费收入维持高增长,3Q25同比增速为8.1%,与1H25的9.2%基本持平 [2] - 净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显著放缓,3Q25同比增速为20.3%,远低于1H25的44.3% [2] 资产质量 - 3Q25不良贷款率为1.24%,环比持平,但不良生成率为0.54%,同比上升7个基点 [2] - 拨备覆盖率为196.6%,环比下降79个基点,拨贷比为2.43%,环比微降1个基点 [2] - 资产质量呈现结构性分化,1H25对公不良率较年初下降6个基点至1.18%,而零售不良率较年初上升16个基点至1.02% [2] 不良贷款结构 - 截至1H25,对公与零售不良贷款占比为57:43,零售占比较年初提升1.3个百分点 [3] - 对公不良贷款占比前三的行业为房地产(19.22%)、租赁(16.72%)和制造业(9.43%) [3] - 零售不良贷款中,按揭和其他零售(经营贷+消费贷)占比分别为10.64%和10.44% [3] 资本充足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提升1个基点至12.58% [3]
前三季度六大行营收净利双增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2:28
资产规模与市值表现 -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资产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超8%稳居首位,农业银行与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超过10%紧随其后[1] - 农业银行凭借股价持续上涨,总市值达到2.74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成为市值榜首[1] 盈利表现 - 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业绩有所改善[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利润增速环比二季度由负转正[1] - 具体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长率分别为:工商银行2699.08亿元(0.33%)、农业银行2208.59亿元(3.03%)、建设银行2573.60亿元(0.62%)、中国银行1776.60亿元(1.08%)、邮储银行765.62亿元(0.98%)、交通银行699.94亿元(1.9%),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最快[2] - 中国银行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主要因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8%以及实际所得税率下降[2] - 六大行前三季度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具体为:工商银行6400.28亿元(2.17%)、农业银行5508.76亿元(1.97%)、建设银行5737.02亿元(0.82%)、中国银行4912.04亿元(2.69%)、邮储银行2650.80亿元(1.82%)、交通银行1996.45亿元(1.80%),中国银行营收增速最快[2] 净息差水平 - 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具体水平为:工商银行1.28%、农业银行1.30%、建设银行1.36%、中国银行1.26%、邮储银行1.68%、交通银行1.20%,邮储银行净息差最高[3] 资产质量与股东回报 - 六大行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改善,具体为:工商银行1.33%、农业银行1.27%、建设银行1.32%、中国银行1.24%、邮储银行0.94%、交通银行1.26%,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最优[4] - 交通银行关注类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较上季末有所下降[4] - 六大行中期分红方案合计派息金额高达2046.57亿元,具体每10股派息为:工商银行1.414元、农业银行1.195元、建设银行1.858元、中国银行1.094元、邮储银行1.230元、交通银行1.563元[4]
净息差现企稳迹象 上市银行三季报传暖意
上海证券报· 2025-10-31 02:28
核心观点 - 上市银行业绩呈现回暖趋势,增长动能逐步恢复,净息差显现企稳迹象 [1][3][5] - 银行业最困难的阶段或已过去,盈利能力有望进入温和修复通道 [2] - 债券市场波动成为扰动部分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关键变量 [6][7] 六大行业绩表现 -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其中农业银行同比增长率最高,为3.03% [1] -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样全部正增长,中国银行同比增长率最高,为2.69% [1] - 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和营业收入规模均为最高,分别为2699.08亿元和6400.28亿元 [1] 股份制银行与城商行业绩 - 招商银行第三季度营收增速回正,同比增长2.11% [3] - 华夏银行第三季度实现单季利润逆势增长,推动前三季度净利润降幅收窄 [3] - 多家城商行表现稳健,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均超8% [3] - 重庆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均超10%,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同比大增20.49%至18.02亿元 [3] - 厦门银行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88% [3] 资产质量改善 - 上市银行资产质量普遍改善,重庆银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14%,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4] - 浦发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4] - 银行业盈利稳健得益于利息净收入企稳、中收修复及资产质量稳定 [4] 净息差企稳回升 - 净息差在2025年第三季度出现企稳回升的积极信号,成为行业经营压力边际缓解的关键亮点 [5] - 江阴银行三季度末净息差为1.56%,较二季度末上升2个基点 [5] - 瑞丰银行三季度末净息差为1.49%,较二季度末回升3个基点,带动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6.12% [5] - 净息差企稳得益于资产端定价压力缓解及负债成本管控见效 [5] 债市波动的影响 - 债券市场波动对银行非利息收入形成扰动,部分银行营收增长承压 [6] - 招商银行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亏损88.27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亏损40.08亿元 [6] - 华夏银行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45.05亿元,同比减少约78亿元 [6] - 债市波动导致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重估带来损失,是投资收益下降的核心原因之一 [6][7]
中行提供人民币贷款支持土航发展
新华社· 2025-10-31 02:28
中国银行(土耳其)股份有限公司日前向土耳其航空公司提供一笔5年期、29亿元人民币贷款,用于支 持土航机队扩编、货运业务提升及模拟器培训中心建设。 (土耳其)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考察土耳其航空运营情况。(中国银行供图) 土航方面表示,人民币和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选择人民币融资既显示出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 信心,也与土航拓展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相契合,此次获贷将加速相关规划落地。 土耳其航空公司是土耳其国家航空公司,现有飞机485架。(记者:许万虎) 中国银行(土耳其)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合作是中土金融合作的重要实践,中行将继续 发挥桥梁作用,深化与土方关键领域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中国银行 ...
前三季度国有六大行归母净利润合计1.07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10-31 00:4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六家国有大行合计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万亿元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均超过2000亿元,分别为2699.08亿元、2573.60亿元和2208.59亿元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达3.03% [1] - 工商银行营业收入规模最大,为6400.28亿元,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紧随其后,分别为5737.02亿元和5508.76亿元 [1]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9%至4912.04亿元,增幅最大 [1] 资产规模与质量 - 截至9月末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位居第一,达11.83%,农业银行增速为11.33% [2]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总额排名前三,分别达52.81万亿元、48.14万亿元、45.37万亿元 [2] - 六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低于1.34%,其中五家较2024年末下降 [2] - 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0.05个百分点至1.26%,降幅最大 [2] - 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94% [2] 重点领域金融服务 - 工商银行贷款投放和债券投资增加超4万亿元 [3] -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增量突破万亿元 [3] - 中国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2.7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99% [3] - 建设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5万亿元 [3] - 交通银行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1.75% [3] - 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47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5万亿元,年内累计投放金额均超1万亿元 [3]
六大行交出前三季度营收、净利双增“答卷”,净息差收窄仍是核心压力
北京商报· 2025-10-30 23:55
整体业绩表现 -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合计营收达27205.35亿元,归母净利润合计10723.43亿元,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双增长 [1][3] - 工商银行营收规模最大,为6400.28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2699.08亿元,同比增长0.33% [3] - 建设银行营收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归母净利润2573.6亿元,同比增长0.62%;农业银行营收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归母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3] - 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4912.04亿元、2650.8亿元、1996.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6.6亿元、765.62亿元、699.94亿元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经济稳步复苏带动银行信贷业务规模稳步扩张,为业绩增长提供基础支撑 [1][4] - 银行主动调整业务结构,积极发展财富管理等非利息业务,拓宽了业绩增长空间 [1][4] 净息差表现与压力 - 六大行净息差普遍收窄,邮储银行净息差为1.68%,同比大幅下降21个基点;交通银行净息差为1.2%,同比下降8个基点,降幅最小 [5][6][7] - 建设银行净息差为1.36%,同比下降16个基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的净息差分别为1.28%、1.30%、1.26%,同比均下降15个基点 [7] - 净息差收窄主要受资产端LPR下行导致贷款收益率承压,以及负债端存款成本刚性难降的双重影响 [1][7] 净息差趋势与应对 - 净息差降幅已呈现逐步收窄趋势,存款利率下调对负债成本的降低作用正逐步显现,建设银行前三季度客户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 [1][8] - 银行通过提升定价管理水平、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措施努力使净息差保持在合理区间,预计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 [8] - 净息差收窄趋势将推动银行业盈利模式从传统的“规模驱动、息差依赖”向“综合化、精细化、多元化”方向转型 [8][9] 长期转型方向与策略 - 银行需降低对传统信贷业务的盈利依赖,加速布局财富管理等非利息业务,提升轻资本业务收入占比 [8][9] - 具体策略包括积极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强化科创金融等新兴业务领域布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压降高成本负债、深化数字化转型以实现降本增效 [9]
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六大行,“交卷”
上海证券报· 2025-10-30 23:47
资产规模增长 - 国有六大行前三季度资产规模保持稳健扩表增速,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超8%,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均超过10% [1] - 农业银行凭借股价持续上涨,截至10月30日总市值达到2.74万亿元,超过工商银行位居市值榜首 [1] 盈利表现 - 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盈利1.07万亿元,净利润增速全部实现正增长 [1]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利润增速环比二季度由负转正 [1] - 农业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03%,在六大行中增速最快,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08%、1.9%、0.98%、0.33%、0.62% [2] - 中国银行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1%,部分原因包括信用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8.8%以及实际所得税率下降 [2] - 六大行营收均实现正增长,中国银行营收同比增长2.69%为最快,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营收同比分别增长2.17%、1.97%、1.82%、1.80%、0.82% [2] 净息差水平 - 六大行净息差持续收窄,邮储银行净息差1.68%为最高,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6%、1.30%、1.28%、1.26%、1.20% [3] - 建设银行管理层表示净息差下降幅度将逐渐收窄,有信心通过主动管理保持净息差在可比同业中的领先水平 [3] 资产质量与股东回报 - 六大行资产质量整体稳健且不良有所改善,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4%保持最优,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4%、1.27%、1.26%、1.33%、1.32% [4] - 交通银行关注类贷款率和逾期贷款率较上季末有所下降 [4] - 六大行拟进行中期分红,合计派息金额达2046.57亿元,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拟每10股派息分别为1.414元、1.858元、1.563元、1.230元、1.195元、1.094元 [4]
工行、农行、建行、中行,最新业绩!
券商中国· 2025-10-30 23:38
具体来看,截至10月30日收盘,农行、工行、建行、中行的总市值分别为2.74万亿元、2.59万亿元、1.92万亿元和1.69万亿元。 10月30日,四大国有银行今年前三季度的业绩悉数出炉。 | | 总资产 | | 营收 | | 净利润 | | | --- | --- | --- | --- | --- | --- | --- | | | 规模(万亿元) | 增速(较上年末) | 规模(亿元) | 増速 | 规模(亿元) | 增速 | | 工商银行 | 52.81 | 8.18% | 6400.28 | 2.17% | 2718.82 | 0.52% | | 农业银行 | 48.14 | 11.33% | 5508.76 | 1.97% | 2223.23 | 3.28% | | 建设银行 | 45.37 | 11.83% | 5737.02 | 0.82% | 2584.46 | 0.52% | | 中国银行 | 37.55 | 7.10% | 4912.04 | 2.69% | 1895.89 | 1.12% | 工行、农行新增贷款超2万亿元 从总资产规模来看,工行仍位居四大行首位,截至今年9月末,工行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