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银行(601988)
icon
搜索文档
国有六大行上半年日赚37.7亿元 中期分红超2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7:53
国有六大行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有六大行营收合计1.8万亿元,均实现正增长[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6825.24亿元,相当于日赚37.7亿元[1] - 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3]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降幅分别为1.39%、1.37%和0.85%[3] 个体银行财务数据 - 工商银行营收4270.92亿元(增速1.57%),净利润1681.03亿元,均居首位[2][3] - 建设银行营收3942.73亿元(增速2.15%),净利润1620.76亿元[2] - 农业银行营收3699.37亿元(增速0.85%),净利润1395.10亿元(增速2.66%)[2][3] - 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增速3.76%),净利润1175.91亿元[2][3] - 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增速1.50%),净利润492.28亿元(增速0.85%)[2][3] - 交通银行营收1333.68亿元(增速0.77%),净利润460.16亿元(增速1.61%)[2][3] 资产规模与分红 - 截至2025年6月末六大行资产规模合计214万亿元,均稳步增长[3] - 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居行业首位[3] - 六大行中期现金分红总额超2000亿元,工行分红503.96亿元(每10股派1.414元)居首[3] 商业银行与行业趋势 - 西安银行营收增速43.7%居商业银行首位[4] - 杭州银行净利润增速16.66%居商业银行第一[4] - 银行财务指标边际向好,半年报数据较一季报改善,多数银行营收利润增速回升[4]
国有六大行上半年日赚37.7亿元,中期分红超200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01 17:51
核心业绩表现 - 国有六大行2025年上半年合计营收1.8万亿元,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25.24亿元,日均盈利37.7亿元 [1] - 六大行营收均实现正增长,但净利润表现分化: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39%、1.37%和0.85% [1][3] - 工商银行营收4270.92亿元和净利润1681.03亿元均居首位,中国银行以3.76%的营收增速领先,农业银行以2.66%的净利润增速最高 [3] 个体银行数据 - 工商银行营收4270.92亿元(增速1.57%),净利润1681.03亿元(增速-1.39%) [2][3] - 建设银行营收3942.73亿元(增速2.15%),净利润1620.76亿元(增速-1.37%) [2][3] - 农业银行营收3699.37亿元(增速0.85%),净利润1395.10亿元(增速2.66%) [2][3] - 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增速3.76%),净利润1175.91亿元(增速-0.85%) [2][3] - 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增速1.50%),净利润492.28亿元(增速0.85%) [2][3] - 交通银行营收1333.68亿元(增速0.77%),净利润460.16亿元(增速1.61%) [2][3] 资产规模与市值 - 截至2025年6月末,六大行资产规模合计约214万亿元,均实现稳步增长 [4] - 工商银行资产总额突破52万亿元,居行业首位,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 [4] - 农业银行超越工商银行成为A股流通市值第一股,业绩表现助推资本市场表现 [4] 分红方案 - 国有六大行披露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合计现金分红总额超2000亿元 [4] - 工商银行拟每10股派发1.414元(含税),总额约503.96亿元,分红总额位居上市银行首位 [4] 其他商业银行表现 - 西安银行以43.7%的营收增速居于商业银行首位 [5] - 杭州银行以16.66%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位居第一 [5] 行业趋势 - 上半年银行财务指标边际向好,半年报数据较一季报整体改善,多数银行营收和利润增速回升、拨备覆盖率边际企稳 [5] - 在基本面夯实和前期板块调整蓄力的共同作用下,银行板块有望轮动补涨 [5]
中国银行(601988) - H股公告-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7:45
公司名稱: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8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3988 | 說明 H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83,622,276,395 | RMB | | 1 RMB | | 83,622,276,395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83,622,276,395 | RMB | | 1 RMB | | 83,622,276,395 | | 2. 股份分類 |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9月1日跌0.04%,交通银行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22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16:46
板块表现 - 国有大型银行板块整体下跌0.04% 交通银行领跌1.10% [1] - 上证指数上涨0.46%至3875.53点 深证成指上涨1.05%至12828.95点 [1] - 农业银行成交量最高达459.12万手 交通银行成交额最高达35.03亿元 [1] 个股涨跌 - 邮储银行涨幅最高达0.83% 收盘价6.09元 [1] - 建设银行上涨0.44% 农业银行上涨0.43% [1] - 工商银行下跌0.67% 中国银行持平 [1]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22亿元 游资净流出2.66亿元 散户净流入1.44亿元 [1] - 农业银行主力净流入4亿元占比12.39% 游资净流出2.28亿元 [2] - 交通银行主力净流出5.4亿元占比15.43% 游资净流入1.83亿元 散户净流入3.57亿元 [2] - 中国银行主力净流入1.19亿元占比6.29% 邮储银行主力净流入7929.65万元 [2]
六大国有行净利润“三升三降”,拟中期分红超2000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9-01 16:46
核心财务表现 - 六大国有行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达214万亿元,净利润合计6933.92亿元,日均净赚38亿元 [1][2] - 营收合计1.83万亿元,同比全部实现增长,中国银行以3.76%增速领跑 [2] - 净利润呈现"三升三降"分化格局:农业银行(+2.53%)、交通银行(+1.37%)、邮储银行(+1.08%)实现增长,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出现1%-2%下滑 [1][2] 个体银行业绩排名 - 工商银行营收4270.92亿元、净利润1688.03亿元保持行业第一 [2] - 建设银行以营收3942.73亿元、净利润1626.38亿元位居第二 [2][3] - 农业银行(营收3699.73亿元/净利润1399.43亿元)、中国银行(营收3290.03亿元/净利润1261.38亿元)、邮储银行(营收1794.46亿元/净利润494.15亿元)、交通银行(营收1333.68亿元/净利润464.55亿元)依次排列 [2][3] 净息差与收入结构 - 六大行净息差全面下滑,邮储银行1.7%最高但同比降幅最大(-0.21个百分点) [3] - 交通银行净息差降幅最小(-0.08个百分点),利息净收入852.47亿元(同比+1.2%)唯一正增长 [4]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四升两降":邮储银行(+11.59%)、农业银行(+10.07%)实现双位数增长 [5] - 代理业务收入显著提升:农业银行代理业务收入158.07亿元(同比+62.3%),邮储银行理财业务收入27.39亿元(同比+47.89%) [5]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总资产较去年末增长3.59%-9.52%,建设银行增幅9.52%最高 [6] - 不良率"五降一升",邮储银行0.92%最低但唯一上升,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1.33%最高 [6] - 拨备覆盖率"三升三降":交通银行(209.56%)、建设银行(239.4%)、工商银行(217.71%)上升,中国银行跌破200%至196.79% [7] - 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95%保持行业最高 [7] 资本充足与分红政策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超10%,建设银行14.34%最高,邮储银行10.52%最低 [8] - 资本充足率"三升三降":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上升,农业银行降幅最大(-0.31个百分点) [8] - 中期分红总额2046.6亿元,分红率统一为净利润的30% [1][8] - 工商银行分红503.96亿元最高,建设银行486.05亿元次之 [9]
中国银行(03988)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6:30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呈交日期: 2025年9月1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3988 | 說明 H股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83,622,276,395 | RMB | | 1 RMB | | 83,622,276,395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83,622,276,395 | RMB | | 1 RMB | | 83,622,276,395 |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A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否 | | | --- | --- | --- | --- ...
美银证券:降中国银行目标价至4.42港元 评级“中性”
智通财经· 2025-09-01 16:2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纯利同比下跌0.9% 逊于预期 [1] -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0.1% 低于预期 [1] - 股东权益回报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8.6% [1] - 中期每股股息同比减少9.4%至0.109元人民币 [1] 资本与资产质量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上升75个基点至12.57% 受注资影响 [1] - 贷款规模环比增长2% 同比增长9.1% [1] 盈利能力指标 - 第二季度净息差环比下降5个基点至1.24% [1] - 净利息收入环比下降0.6% [1] 机构预测调整 - 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下调1%至2% [1] - 目标价由4.72港元下调至4.42港元 维持中性评级 [1]
美银证券:降中国银行(03988)目标价至4.42港元 评级“中性”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6:2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纯利同比下跌0.9% 逊于预期[1] - 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0.1% 低于预期[1] - 股东权益回报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至8.6%[1] - 净利息收入季减0.6% 净息差较上季下降5个基点至1.24%[1] 资本与股息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季上升75个基点至12.57% 受注资影响[1] - 中期每股股息同比减少9.4%至0.109元人民币[1] 业务指标 - 贷款按季增长2% 同比增长9.1%[1] 机构评估调整 - 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下调1%至2%[1] - 目标价由4.72港元下调至4.42港元 评级为中性[1]
大行评级|美银:下调中国银行目标价至4.42港元 评级“中性”
格隆汇· 2025-09-01 13:19
核心财务表现 - 上半年纯利按年跌0.9%逊于预期 [1] - 拨备前利润按年仅增长0.1%低于预期 [1] - 股东权益回报率按年减0.8个百分点至8.6% [1] - 中期每股股息按年减9.4%至0.109元 [1] 资本与资产质量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季上升75个基点至12.57% [1] - 贷款总额按季增2% 按年增9.1% [1] 盈利能力指标 - 净息差较上季下降5个基点至1.24% [1] - 净利息收入季减0.6% [1]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2025年至2027年盈利预测下调1%至2% [1] - 目标价由4.72港元下调至4.42港元 评级为中性 [1]
消费贷贴息“红包”今日上线,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扬子晚报网· 2025-09-01 12:55
政策覆盖范围 - 政策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1][3] - 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需有真实消费行为 [3] - 不含信用卡业务及转账给个人等场景 [12] 贴息标准与限额 - 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小额消费可享受贴息 [3] - 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仅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 覆盖汽车/养老/教育/文旅/家装/电子/医疗等重点领域 [3] - 单个贷款人在同一机构最高贴息额度为3000元 [3] 参与机构名单 - 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8] - 包括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光大/华夏/民生/招商/兴业/广发/平安/浦发/恒丰/浙商/渤海银行 [9] - 包括5家其他消费贷款机构: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 [11] 操作流程与条件 - 需签署补充协议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 [6] - 通过借记卡直接消费或微信/支付宝扫码等银行可识别的支付方式可自动享受贴息 [12] - 若银行无法自动识别 需线下提交消费发票或线上补传材料经审核后补发贴息 [12] 合规要求与例外 - 原有消费贷款未使用部分在政策期内消费仍可享受贴息 [12] - 严禁资金挪用于投资理财等领域 违规将追回资金并影响征信记录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