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601988)
搜索文档
卡姆丹克太阳能(00712)股东将股票存入中国银行(香港) 存仓市值930.49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31 08:21
公司股权变动 - 股东于10月30日将股票存入中国银行(香港) 存仓市值为930.49万港元 占公司股份比例为6.5% [1] 公司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收益为1.48亿元 同比增长71%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280万元 同比收窄9.7% [1] - 每股亏损为2.15分 [1] 业务分部表现 - 太阳能及储电业务收入达到约9880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约1240万元大幅增加约8640万元 增幅为695.5% [1] - 收入增长主要源于附属公司成功获得大型储电公司的新EPC项目并取得积极成果 [1]
卡姆丹克太阳能股东将股票存入中国银行(香港) 存仓市值930.49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31 08:17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10月30日,卡姆丹克太阳能(00712)股东将股票存入中国 银行(香港),存仓市值930.49万港元,占比6.5%。 卡姆丹克太阳能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显示,该集团取得收益1.48亿元,同比增加71%;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80万元,同比减少9.7%;每股亏损2.15分。公告称,太阳能及储电收入由2024年 同期的约1240万元增加约8640万元或695.5%至期内约9880万元,主要由于本集团附属公司成功获得大 型储电公司新EPC项目取得积极成果。 ...
深耕养老金融 守护最美“夕阳红”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07:13
服务模式与核心策略 - 公司以老年客户核心需求为导向,持续探索养老金融服务新路径,打造有温度、接地气的老年金融服务模式 [2] - 公司围绕国家养老三支柱体系,依托“银发乐享”品牌构建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服务 [5] - 公司秉承“金融为民”初心,坚守“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多措并举发展养老金融 [6] 线下网点服务优化 - 在营业网点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助老物资,设置无障碍通道,将“助老优先”作为服务常态 [3] - 常态化开展“金融知识进社区”等活动,讲解银行卡安全使用、防范电信诈骗等知识 [3] - 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老年客户,提供上门了解需求、解决需求等定制化服务 [3] - 优化社保卡开卡流程、配备便携开卡设备,实现5分钟立等可取 [5] 线上数字化服务创新 - 推出“岁悦长情”版手机银行老年客群专属版本,覆盖查询、转账、理财、生活缴费等服务,提供大字体、语音交互等便利功能 [4] - 在手机银行“银发养老专区”提供涵括“医、食、住、行、娱、情、学”等的品质生活服务,如“中银老年大学”模块可进行太极、书画、舞蹈等课程学习 [5] 产品与业务发展 - 在产品创新层面,积极帮助客户了解个人养老专属存款产品,兼顾安全性与收益性 [3] - 针对东莞制造业特点,为企业量身定制集合年金计划 [5] - 以客户养老规划需求为基点,构建个人养老金全链式服务,打造“金融产品+专属权益+场景生态”的特色服务体系 [5] - 截至今年9月末,累计已为超225万人提供个人养老相关服务 [5] 客户服务案例与成效 - 通过开启“绿色通道”、及时上报、加快系统比对核实等方式,高效解决客户历史遗留业务问题,获得客户高度赞扬 [6] - 一系列贴心的老年金融服务模式的开展,受到市民广泛好评 [3]
工行、农行、建行、中行,最新业绩!
搜狐财经· 2025-10-31 07:08
资产规模与增长 - 工商银行总资产规模位居四大行首位,达52.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8% [1] - 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资产增速领先,分别增长11.33%和11.83%,资产总额达48.14万亿元和45.37万亿元 [1] - 中国银行资产总额为37.5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10% [1] 贷款投放与结构 - 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前三季度新增贷款均超2万亿元,分别为20813.87亿元(增长8.36%)和20797.00亿元(增长7.33%)[2] -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前三季度新增贷款分别为1.84万亿元(增长7.1%)和1.76万亿元(增长8.15%)[2] - 贷款投向重点为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率先突破5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4.2万亿元 [2] - 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新增10417亿元,增速10.57%,占境内贷款比重40.98% [2] - 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5.89万亿元(增长18.38%)和4.66万亿元(增长20.11%)[2] 资本市场表现 - 农业银行A股股价年初至今涨幅达57.72%,总市值2.74万亿元,在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中跃居第二位 [3][4]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A股股价涨幅分别为18.05%、10.06%、7.12%,总市值分别为2.59万亿元、1.92万亿元、1.69万亿元 [3][4] 营收与净利润 - 四大行均实现营收和净利润双增长,中国银行营收增长最快,达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 [1][6] - 农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为四大行首位,达3.28%,净利润规模2223.23亿元 [1][6] - 工商银行营收规模最大,为6400.28亿元(增长2.17%),净利润2718.82亿元(增长0.52%)[1] 资产质量与风险抵补 - 四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年初下降,中国银行不良率最低为1.24%,农业银行下降幅度最大为0.03个百分点 [6] - 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最高,为295.08%,建设银行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2.3个百分点至235.05% [6][7] 利息净收入与非息收入 - 受息差收窄影响,四大行利息净收入均同比下降,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分别下降0.70%、2.40%、3.00%、3.04% [7] - 非利息收入成为重要拉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增速均超11%,分别达11.3%、13.95%、16.2% [8][9] - 建设银行通过扩大客户基础(如财富管理客户数两位数增长、快捷支付绑卡客户近4.9亿)来厚植中间业务收入发展基础 [9]
A股2025年三季报大数据全景图
Wind万得· 2025-10-31 06:37
A股2025年三季报业绩总览 - A股整体业绩呈现积极复苏态势,三季度边际改善趋势明显 [1] - 前三季度A股营收合计53.41万亿元,同比增长1.20%,归母净利润4.70万亿元,同比增长5.34%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达11.30%,较二季度大幅回升10.19个百分点 [1] 各板块业绩表现 - 创业板净利润增速表现最佳,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6.78% [1][28] - 主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90%,较中报回升2.55个百分点 [1][28] - 科创板和北交所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92%和-7.69%,但较上半年分别提升10.40和3.75个百分点 [28]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全部A股销售净利率(TTM)为8.15%,较上半年上升0.25个百分点 [17] - 全部A股ROE(TTM)为7.87%,较上半年提高0.12个百分点 [19] - 三项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9.68%,较去年同期下降0.16个百分点 [22] 行业营收表现 - 半导体和硬件设备行业营收同比增速最快,分别为20.9%和16.8% [34] - 非银行金融、有色金属、汽车与零部件、机械等行业营收增速均在7%以上 [34] - 与2024年同期相比,半导体行业营收增速略有提升,硬件设备行业增速有所上升 [34] 行业净利润表现 - 钢铁、软件服务、半导体三大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最快,分别为402.0%、121.6%、46.6% [37] - 传媒、建材、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硬件设备等行业净利润增速均在20%以上 [37] - 与2024年同期相比,钢铁、软件与服务、建材等行业净利润增速大幅改善 [37] 行业盈利质量 - 家庭用品、医药生物、消费者服务等行业销售毛利率最高,分别为51.9%、39.8%、33.0% [40] - 食品饮料、家电、非银金融等行业净资产收益率最高,分别为16.5%、14.7%、13.0% [42] - 与2024年同期相比,家庭用品行业销售毛利率继续提升 [40] 上市公司业绩分布 - 超五成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共有2918家公司净利润增长,占比54% [1][44] - 净利润增长100%以上的公司686家,占比13% [1][44] - 净利润增长50%-100%之间的公司512家,占比9% [44] 上市公司业绩榜单 - 营收排行榜前三名:中国石油2.17万亿元、中国石化2.11万亿元、中国建筑1.56万亿元 [46] - 净利润前十名多来自金融行业,工行、建行、农行和中行净利润分别为2699亿、2574亿、2209亿和1777亿元 [50] - 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中国移动以1154亿元净利润居首,贵州茅台盈利646亿元 [53] 科创板及创业板表现 - 科创板时代电气以27.2亿元净利润居首,创业板宁德时代以490亿元净利润位居第一 [56][59] - 净利润增幅最大公司:方正电机153,129%、源杰科技19,349%、晶瑞电材19,203% [65] - 科创板源杰科技净利润增速19,349%,创业板晶瑞电材增速19,203% [68][71] 分红情况 - 218家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报现金分红方案或预案,分红总额达到466亿元 [2][25] - 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意识进一步增强,预计最终分红数据将进一步提升 [2]
六大行前三季净利超万亿 息差承压下探索突围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6:10
核心观点 - 六大国有银行2025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万亿元,呈现盈利稳健增长和资产质量改善的特征,但净息差压力依然突出 [1] - 面对净息差挑战,行业正从资产端结构优化和负债端成本压降双向发力,以探索突围路径,且息差已显现边际企稳迹象 [7][8] 盈利表现 - 六大行前三季度合计归母净利润达1.07万亿元,所有银行归母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1][2]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3.03%领跑六大行,工商银行以2699.08亿元归母净利润的绝对额居首 [2]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2.69%,其跨境金融和国际结算业务表现突出,前三季度共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784.83万亿元 [2][3] 资产质量 - 截至9月末,六大行不良贷款率均较上年末下降,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94%为六大行最优水平 [4] - 农业银行拨备覆盖率高达295.08%居六大行之首,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也较上年末提升 [5] 净息差挑战与应对 - 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2025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2%,较去年同期下降0.12个百分点 [6] - 邮储银行净息差1.68%为六大行最高但同比明显下降,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净息差分别为1.36%和1.30% [5] - 资产端方面,银行加大对公领域精准投放,例如邮储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999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2% [7] - 负债端方面,行业通过挂牌利率调降、规范定价管理等手段主动压降负债成本 [7] - 分析预计银行净息差将环比基本平稳,未来息差降幅收窄有利于净利息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8]
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锚定时代方位把握机遇
经济日报· 2025-10-31 06:10
文章核心观点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1] - 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社会长期稳定至关重要,需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动态平衡 [1] - 国家发展和安全根基将持续夯实,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1] 经济发展战略 - 统筹发展和安全,避免将两者割裂或对立,既不能为追求短期发展忽视潜在风险,也不能因过度强调安全而错失发展先机 [1] - 需锚定时代历史方位,把握发展机遇,战胜风险挑战,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保发展 [1] - 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筑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坚实屏障 [1] 重点发展领域 - 聚焦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等重点领域 [1] - 以自主创新为引领,不断夯实发展和安全基础 [1] 未来发展展望 - 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将明显增强 [1] - 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将跃上新台阶 [1] - 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将不断提升 [1]
六大行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5:12
核心财务表现 - 工商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400.28亿元,同比增长2.17%,归母净利润为2699.08亿元,同比增长0.33% [1] - 建设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737.02亿元,同比增长0.82%,归母净利润为2573.6亿元,同比增长0.62% [1] -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归母净利润为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1] - 中国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912.04亿元,同比增长2.69%,归母净利润为1776.6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邮储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归母净利润为765.62亿元,同比增长0.98% [1] - 交通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996.45亿元,同比增长1.80%,归母净利润为699.94亿元,同比增长1.90% [1] 行业增长态势 -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均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幅在0.82%至2.69%之间 [1] - 六大国有银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同比增幅在0.33%至3.03%之间 [1] - 农业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速为3.03%,在六大行中表现最为突出 [1] - 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增速为2.69%,在六大行中位居首位 [1]
六大行前三季净利超万亿息差承压下探索突围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10-31 05:12
10月30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集中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而 中国银行已于日前率先发布三季报。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六大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1万亿元,同时 行业呈现"盈利稳增、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但息差压力凸显"的特征。面对行业净息差承压的挑战,银行机 构正通过负债优化、结构调整与政策借力探索突围路径。 ● 本报记者 吴杨 盈利稳增 从整体业绩来看,六大行前三季度盈利规模保持稳健增长,合计归母净利润突破万亿关口,达1.07万亿 元,即便在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仍展现出较强的盈利能力。 就单家银行来看,归母净利润增速呈现梯度差异。农业银行以3.03%的同比增幅领跑六大行,成为唯一 一家增速突破2%的国有大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同比分别增长1.90%、1.08%;邮储银 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0.98%、0.62%、0.33%。 从绝对额看,规模优势依然显著:工商银行以2699.08亿元归母净利润居首,建设银行(2573.6亿元)、 农业银行(2208.59亿元)分列二、三位,三者合计贡献六大行近70%的归母净利润,交通银行以699.94 亿元垫底 ...
中国银行(601988):营收利润增速双正 息差环比抬升
格隆汇· 2025-10-31 03:50
财务业绩 - 3Q25营收同比增速为0.7%,略低于1H25的0.8% [1] - 3Q25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1%,相比1H25的-0.9%实现由负转正 [1] - 3Q25单季年化净息差环比提升2个基点至1.24%,主要得益于计息负债成本率环比下降11个基点至1.67%,超过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9个基点的影响 [1] 资产负债与息差 - 3Q25生息资产同比增长10.3%,贷款同比增长8.9% [1] - 信贷结构分化明显,对公贷款(含票据)同比增长12.6%,而零售贷款同比仅增长1.2% [1] - 3Q25计息负债同比增长10.1%,存款同比增长8.3% [1] 信贷增长结构 - 截至1H25,对公贷款中泛政信类同比增长14.7%,制造业同比增长18.4%,房地产同比增长1.3% [1] - 1H25新增贷款主要来自泛政信类(占比64.2%)、制造业(占比24.5%)和房地产类(占比2.2%) [1] - 零售贷款中,按揭和信用卡同比分别下降1.8%和12.1%,而其他类(消费贷+经营贷)同比增长18.3% [2] 非利息收入 - 3Q25净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3.1%,增速较1H25的21.7%有所放缓 [2] - 手续费收入维持高增长,3Q25同比增速为8.1%,与1H25的9.2%基本持平 [2] - 净其他非息收入增速显著放缓,3Q25同比增速为20.3%,远低于1H25的44.3% [2] 资产质量 - 3Q25不良贷款率为1.24%,环比持平,但不良生成率为0.54%,同比上升7个基点 [2] - 拨备覆盖率为196.6%,环比下降79个基点,拨贷比为2.43%,环比微降1个基点 [2] - 资产质量呈现结构性分化,1H25对公不良率较年初下降6个基点至1.18%,而零售不良率较年初上升16个基点至1.02% [2] 不良贷款结构 - 截至1H25,对公与零售不良贷款占比为57:43,零售占比较年初提升1.3个百分点 [3] - 对公不良贷款占比前三的行业为房地产(19.22%)、租赁(16.72%)和制造业(9.43%) [3] - 零售不良贷款中,按揭和其他零售(经营贷+消费贷)占比分别为10.64%和10.44% [3] 资本充足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提升1个基点至12.5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