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虹科技(688039)
搜索文档
 当虹科技董事长孙彦龙:公司战略迈向“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新阶段
 中证网· 2025-09-20 13:12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战略从以视频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升级为以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为核心的全新发展阶段 [1] - 人才与组织是战略基石 AI多模态与空间视频构成双引擎技术架构 [1] - 战略最终支撑传媒文化 工业与卫星 车载智能座舱 机器人等业务发展 [1]   技术产品发布 - 发布BlackEye 2.0多模态空间大模型 新增空间视频(雷达点云)处理功能 [1] - BlackEye Vision系统通过4G/5G公网上云实现超低延时视频传输与实时操控 [1] - 新系统大幅提升对机器人现场环境的感知 压缩 传输与重建能力 [1]   生态合作建设 - 公司与阿里云 云深处科技 镜识科技 神舞科技等合作伙伴完成签约 [1] - 致力于成为空间视频时代的赋能者与生态建设者 [1] - 计划与内容创作者 硬件伙伴 应用开发者共建空间计算新生态 [1]
 当虹科技战略升级 迈向“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全新阶段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20 12:13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宣布战略从"以视频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升级为以"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为核心的全新发展阶段 [1] - 人才与组织是战略基石 "AI多模态+空间视频"是双引擎 最终支撑传媒文化、工业与卫星、车载智能座舱、机器人等业务发展 [1]   新产品发布 - 发布BlackEye2 0多模态空间大模型 通过AIGC生成完整三维模型并与AR技术结合展示虚实融合效果 [1] - 传媒文化领域ShowBizAI2 0产品具备AI点亮球星、AI慢动作、AI残影等功能 已应用于"苏超"等赛事轻量化制作 [2] - 工业与卫星领域"天目"无人机伴侣支持弱网环境视频/图片回传 确保画面清晰流畅 [2] - 车载智能座舱领域"洞天"车载垂类大模型在车载视听增强、视觉增强方面表现出色 [2] - 机器人方向BlackEyeVision系统增加空间视频处理能力 增强对环境感知、压缩、传输、重建能力 [2]   技术演示与合作 - 通过手机操控1700公里以外的机器狗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火山行走 展示AI多模态与空间视频技术能力 [2] - 与阿里云签约 共同打造自主可控的AI大模型解决方案 结合云计算与多模态视听大模型技术 [3] - 联合发布"永不掉线"机器人新品 通过融合卫星通信技术确保弱网环境下双向通信 [3] - 发布家庭机器人产品 融合多模态人工智能与超远距离机器人远程操控技术 [3] - 发布脑机接口远程控制系统 将脑机技术与机器人超远距离操控深度融合 [3]   行业应用拓展 - 超级压缩算法完成智芯系列人工智能芯片适配 在电力安监预警、输电线路可视化、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等方面实现规模化应用 [3]
 AI进化速递丨生数科技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第一财经· 2025-09-19 20:50
 生数科技融资进展 - 生数科技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1]   企业合作动态 - 当虹科技与阿里云及云深处科技达成签约合作 [1] - 腾讯推出专业级AI 3D工作台"混元3D Studio" [1]   华为云业务进展 - 华为云CloudMatrix384 AI Token服务实现全面上线 [1] - 华为云主导的具身智能"R2C协议"三项国家标准完成立项 [1][3]
 当虹科技发布全新多模态空间大模型BlackEye2.0
 国际金融报· 2025-09-19 18:25
 公司产品发布 - 发布BlackEye2.0多模态空间大模型 [1] - 推出传媒文化、工业与卫星、车载智能座舱、机器人等方向最新产品与应用 [1] - 现场与阿里云、云深处科技、镜识科技、神舞科技等公司签约 [1]   公司战略升级 - 宣布战略升级迈向以"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为核心的全新发展阶段 [1]
 当虹科技与阿里云、云深处科技等签约
 证券时报网· 2025-09-19 17:24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宣布从以视频为核心的技术体系转向以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为核心的发展阶段 [1]   新产品发布 - 发布BlackEye2.0多模态空间大模型 [1] - 推出传媒文化、工业与卫星、车载智能座舱、机器人等方向的新产品与应用 [1]   合作伙伴关系 - 与阿里云、云深处科技、镜识科技、神舞科技等企业签约合作 [1]
 模拟芯片反倾销调查启动,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全景网· 2025-09-19 11:31
 商务部反倾销调查与行业反应 -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并针对美国对华集成电路措施启动反歧视立案调查 中国半导体协会公开支持并强调产业健康发展需公平环境 [1] - 市场反应迅速 9月15日半导体概念股大幅拉升 圣邦股份和纳芯微触及涨停 晶华微一度涨超16% 体现对国产替代前景信心和政策护航下行业成长空间积极预期 [1] - 反倾销调查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申请 直指德州仪器、亚德诺、博通、安森美四家美国头部厂商 2022至2024年涉案美国模拟芯片进口量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滑52% 呈现明显量价背离特征 [1]   美国厂商策略与行业复苏趋势 - 德州仪器凭借规模效应持续降价 2023年5月在中国市场大幅调价20%-30% 迫使国内厂商跟进降价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和亏损扩大 [2] - 2023年国内模拟芯片价格普遍下跌10%-15% 2024年价格压力虽缓解但毛利率修复有限 [2] - 全球模拟芯片行业迎来复苏周期 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9% 其中模拟芯片增长4% 德州仪器第二季度收入环比增9%同比增16% 亚德诺第三季度收入环比增9%同比增25% [2]   国产替代进展与市场机会 - 国产替代正从有到优 中低端市场成为主战场 德州仪器低端产品价格优势收窄叠加关税和交期因素推动成本敏感型客户转向国产供应商 [3] - 国内厂商在电源管理、信号链芯片等成熟制程领域产品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且在性价比、交付周期和定制化服务上具备优势 [3] - 晶华微医疗健康SoC芯片、工业控制及仪表芯片、智能感知SoC芯片等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 在数字万用表芯片、医疗衡器芯片等领域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工控HART调制解调芯片和4~20mA电流环DAC芯片打破国外垄断 [3]   客户结构升级与供应链突破 - 国内厂商从中小客户零星订单逐步进入大型客户供应链体系获得持续稳定订单 [3] - 晶华微产品进入倍尔康、美的、苏泊尔、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供应链 2025年上半年多款产品实现批量出货 带HCT功能的血糖仪芯片满足国际标准并向头部客户批量交付 工业控制芯片实现大客户突破并规模出货 [3]   行业格局与国产化空间 - 当前模拟芯片国产化率约20% 替代空间巨大 随着汽车、工业等领域需求回暖行业进入并购整合阶段竞争格局优化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4] - 国际巨头拥有数十年技术沉淀产品线覆盖数以万计型号 德州仪器、亚德诺等占据全球近70%市场份额 在中国覆盖工业、汽车、通信、消费电子等多领域头部客户短期内难以被完全替代 [4]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反倾销调查为国内企业争取窗口期但无法替代技术突破 [4] - 晶华微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4619.39万元同比增长43.11%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高达58.75% [4] - 公司持续拓展产品线 在电池管理芯片领域实现全链路覆盖 从单节锂电保护芯片到17串BMS模拟前端芯片满足从消费电子到储能系统等多场景需求 BMS芯片已导入多家客户批量出货并逐步进入头部品牌供应链 [4]   新品推出与未来展望 - 晶华微计划下半年推出78系列触控显示智能控制芯片和72JE系列小家电触控芯片 均已流片验证成功即将量产 DIN和DWIN项目个数较去年同期增长60%以上 [5] - 中国模拟芯片国产替代是一场持久战 只有坚持长期主义的企业才能最终脱颖而出并逐步改变全球产业竞争格局 [5]
 当虹科技连亏三年半 2019年上市超募3亿中信证券保荐
 中国经济网· 2025-09-18 14:00
 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12.70% [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615.24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4177.87万元收窄85.27% [1][3] - 扣非净亏损1315.8万元 较上年同期4425.79万元收窄70.28% [1][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79万元 较上年同期-3372.73万元实现转正 [1][3]   2024年度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3.07亿元 同比下降7.82% [3][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02亿元 较上年同期1.38亿元收窄26.09% [3][5] - 扣非净亏损1.08亿元 较上年同期1.40亿元收窄22.86% [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64.86万元 较上年同期-9784.52万元改善97.29% [3][5]   2022年度财务数据 - 营业收入3.31亿元 [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9859.84万元 [4] - 扣非净亏损1.02亿元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789.33万元 [4]   首次公开发行情况 - 2019年12月11日科创板上市 发行价50.48元/股 [5] - 发行数量2000万股 募集资金总额10.10亿元 [6] - 募集资金净额9.30亿元 超计划3.30亿元 [6] - 发行费用8000.02万元 其中中信证券获承销保荐费5048万元 [6]   历史权益分派 - 2022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 实施每10股转增4股的资本公积转增方案 [6] - 股权登记日为2023年6月27日 除权除息日为2023年6月28日 [6]
 IT服务板块9月10日涨0.67%,新炬网络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33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10 16:38
 IT服务板块市场表现 - IT服务板块整体上涨0.67% 领涨个股为新炬网络(涨10.00%)[1] - 上证指数上涨0.13%至3812.22点 深证成指上涨0.38%至12557.68点[1] - 板块内涨幅前五包括当虹科技(7.29%)、慧辰股份(6.81%)、海量数据(5.82%)和天亿马(5.45%)[1]   个股涨跌详情 - 新炬网络成交量3.60万手 成交额1.17亿元 收盘价32.56元[1] - 佳都科技成交量155.49万手 为板块最高 成交额10.79亿元[1] - 跌幅最大个股为国源科技(跌7.45%) 朗新集团成交额15.30亿元居资金流出前列[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33亿元 游资净流入2.21亿元 散户净流出8854.95万元[2] - 神州数码主力净流入1.10亿元(占比9.97%) 游资净流出5629.72万元[3] - 新炬网络主力净流入6806.30万元(占比58.11%) 游资净流出3822.22万元[3]
 当虹科技:BlackEye Vision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与宇树机器人本体结合 实现超远距离毫秒级远程精准操控
 格隆汇APP· 2025-09-09 18:17
 公司技术进展 - 当虹科技近期在2025年浙江公安新技术装备展示交流活动中推出BlackEye Vision机器人超远距离远程操控系统 [1] - 该系统与宇树机器人本体结合实现超远距离毫秒级远程精准操控 端到端传输延迟仅80ms [1] - 技术应用实现远程操控如临现场的体验 并已实现实际应用落地 [1]
 当虹科技:非独立董事吴奕刚辞任并被选举为职工代表董事
 证券日报· 2025-09-08 22:05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公司于2025年9月8日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通过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根据新章程不再设立监事会[2] - 董事会增设一名职工代表董事 原非独立董事吴奕刚因工作调整辞去董事职务 仍保留副总经理职位[2] - 同日召开第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选举吴奕刚担任第三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任期与第三届董事会任期一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