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气体(688106)

搜索文档
金宏气体: 金宏气体:关于“金宏转债”2025年付息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9 17:15
可转债发行概况 - 公司于2023年7月17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0,160,000张,每张面值100元,发行总额101,600万元,期限6年(2023年7月17日至2029年7月16日)[1] - 票面利率分阶段设定:第一年0.30%、第二年0.50%、第三年1.00%、第四年1.50%、第五年1.80%、第六年2.00%[1] - 债券于2023年8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简称"金宏转债",代码118038[2] 转股价格调整 - 初始转股价格为27.48元/股,后因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归属股份登记,2024年4月30日起调整为27.46元/股[2] - 因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2024年5月起转股价格调整为27.12元/股[3] - 因2024年半年度权益分派,2024年9月19日起转股价格进一步调整为26.97元/股[3] - 因股价触发向下修正条款,2024年10月15日起转股价格大幅下调至19.07元/股[3] - 2025年5月因年度权益分派再次调整转股价格[4] 付息安排 - 本次为第二年付息,计息期间2024年7月17日至2025年7月16日,票面利率0.50%,每张债券兑息0.50元[5] - 付息债权登记日2025年7月16日,除息日与兑息日均为2025年7月17日[1][5] - 付息对象为截至债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持有人[5] - 付息通过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代理,公司需提前2个交易日划付利息资金[6] 税务处理 - 个人投资者按20%税率代扣利息税,实际派息0.40元/张[7] - 居民企业自行缴纳所得税,非居民企业(QFII/RQFII)2018年11月7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免征企业所得税[7]
金宏气体(688106) - 金宏气体:关于“金宏转债”2025年付息的公告
2025-07-09 17:01
可转债发行 - 2023年7月17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016万张,总额10.16亿元,期限六年[4] - “金宏转债”票面利率第一年0.30%、第二年0.50%、第三年1.00%、第四年1.50%、第五年1.80%、第六年2.00%[4] 交易与转股价格 - 2023年8月10日“金宏转债”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初始转股价格27.48元/股[6] - 因限制性股票归属登记等,“金宏转债”转股价格多次调整,最新为2025年5月16日起的18.97元/股[7][8][9] 付息安排 - 本次为“金宏转债”第二年付息,计息期2024年7月17日至2025年7月16日,票面利率0.50%(含税)[12] - 可转债付息债权登记日为2025年7月16日,除息日和兑息日为2025年7月17日[5][13] 付息对象与金额 - 付息对象为截止2025年7月16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全体“金宏转债”持有人[13] - 个人投资者每张实际派发0.40元(税后),居民企业每张实际派发0.50元(含税)[16] - 非居民企业每张面值100元可转债实际派发金额为0.50元(含税)[17] 相关机构 - 发行人是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18] - 保荐机构、受托管理人是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8] - 托管人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19]
化工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景气为引,成长相随
长江证券· 2025-07-07 19:2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全球及国内需求未显著反转,化工产能增速放缓,部分行业自律,部分子行业景气有望上行,推荐顺周期弹性方向、周期成长龙头公司、稳增长品种及新质生产力赛道 [3][8][76] 2025年上半年经营复盘 总量:收入增加,利润分化 - 2025年1 - 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制造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同比+3.1%、 - 6.6%、 + 6.0%,利润同比 - 4.4%、 - 11.7%、 + 3.6%,盈利整体延续弱势 [6][21] - 2025年1 - 4月上述三个行业销售毛利率同比变动+0.1pct、 + 0.6pct、 - 0.4pct,期间费用率同比变动持平、 + 0.2pct、 - 0.2pct [23] 价格价差:子行业普遍低位 - 2025年原油价格波动大,煤炭价格下跌,截至6月20日CCPI较年初下滑2.8% [28] - 统计的32种主流化工品中,仅5种产品当前价差处于历史分位50%以上,占比15.6%,16种处于历史分位20%以上,占比50% [6][30] 需求端:中美博弈对出口需求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 IMF预测2025年全球GDP增速约2.8%,低于2024年,新兴市场领跑,发达经济体通胀未缓解,我国经济增速趋稳 [7][33] - 2025年4月特朗普签署关税行政令,我国出口产品需求端存在不确定性,1 - 4月化工品出口交货值略有下滑 [37] - 2024年我国化工品出口占出口总额11.6%,对美出口占化工品出口总额10.9%,部分化工品受对等关税豁免,直接出口影响有限 [43] 供给端: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子行业有望逐步自律 - 2024年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反内卷”政策下部分行业供给有望优化出清 [55] - 2025年部分见底行业事故频发,刺激供给,有望推动价格上涨 [55] - 2025年主要上涨品种集中于制冷剂、化肥、农药等,涨价驱动力包括行业自律、供给扰动、政策约束等 [57] 2025年下半年展望及策略 子行业景气分析:分化明显,因地制宜 - 景气底部品种关注拐点判断,如磷肥、PVC等,部分行业扩产放缓或集中度提升有望迎来拐点 [67] - 景气中游品种关注景气走向边际变化及弹性,如聚氨酯、氨基酸等,多数有景气向上机会 [67] - 资源品关注价格持续性及企业分红,如钛矿、磷矿等,国内企业出海扩张成长性值得关注 [67] - 景气下行品种关注底部判断,主流工艺现金流成本或是短期“价格底”,如丁辛醇、HDI等 [67] - 新材料赛道关注企业自身突破,如机器人材料链、AI链等 [67] 投资策略:聚焦部分顺周期+新质生产力 顺周期方向 - 弹性品种:制冷剂供给偏紧,钾肥需求增长供给少,磷化工矿石扩产有限需求好,农药库存去化部分小品种迎拐点,涤纶长丝油价和需求触底扩产少 [9][79] - 周期成长龙头: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龙佰集团、华峰化学、博源化工,景气底部成长确定 [9][79] 稳增长方向 - 民爆: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催化需求,行业整合集中,龙头业绩增长 [10][79] - 甜味剂:健康观念普及,市场需求有增长驱动力 [10][79] - 氨基酸:亚非拉饲料产量和添加比例增加,带动需求增长 [10][79] 新质生产力 - 关注机器人、AI、半导体等材料,国内企业有替代良机,关注国瓷材料、东材科技等公司 [11][79] 各细分领域分析 制冷剂 - 2024年三代制冷剂配额有序约束,行业供需平衡,2025年高集中度延续,CR3达66% [81] - 新兴国家空调普及率低,中国空调出口表现亮眼,制冷剂景气上行,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兑现 [83][88][94] 钾肥 - 行业供给成本因俄乌冲突、地缘政治、通胀等因素提升,全球氯化钾供需紧平衡向好 [96][100][107] -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减产计划落地,预计形成至少160万吨供给减量,行业景气上行 [111] - 建议关注亚钾国际、藏格矿业、盐湖股份、东方铁塔 [117] 磷矿 - 过去60多年磷矿石价格中枢上行,本轮周期需求与供给共振,景气持久 [118][125] - 预计2024 - 2025年全球供求紧平衡,2026 - 2027年实际供给未必大幅增加,景气或维持 [137] - 建议关注芭田股份、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 [140][142] 农药 - 2023年7月以来原药价格底部震荡,截至2025年6月13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同比下跌4.0%,环比上涨1.9% [141] - 国内外库存去化显著,部分小品种率先迎来拐点,建议关注扬农化工 [145][147] 涤纶长丝 - 2025Q1市场运行平稳,贸易摩擦对中长期影响有限,景气中枢有望上行 [157] - 行业扩产周期尾声,2024年产能同比下降2.3%,预计2025年新增产能约200万吨,供应增量有限 [157] - 油价下行和贸易摩擦利空已现,估值有安全边际,看好行业景气修复 [163] 民爆 - 矿山开采资本开支稳定增长,拉动民爆行业景气度,不同区域景气度分化,新疆领先 [172][176] -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国内矿企海外扩产带动民爆企业走出去 [183][184] - 行业供给侧改革推进,集中度提高,一体化发展趋势明确,建议关注广东宏大、江南化工等 [187][191][194] 甜味剂 - 代糖符合低卡理念,市场需求有增长驱动力 [197] - 三氯蔗糖需求增速快,行业集中度高,价格战结束预计价格上涨持续,建议关注金禾实业 [200][202][207] - 阿洛酮糖国内审批有望突破,打开需求市场,建议关注百龙创园 [208] 氨基酸 - 我国出口亚非拉的赖氨酸、苏氨酸增长快,部分地区氨基酸添加比例有提升空间 [209][212] - 豆粕减量行动拉动氨基酸需求,赖氨酸新增产能释放前景气有提升空间,苏氨酸行业集中度高景气易向上 [213][216][219] - 建议关注梅花生物、阜丰集团 [225] 新质生产力 需求利好 - AI浪潮要求硬件材料升级,如半导体材料、高频高速PCB等 [227] - 折叠屏手机带来显示材料、粘结材料等新需求 [228] - 汽车智能化带来汽车涂料、激光雷达材料等新机遇 [231] - 军工产业发展带动炸药、卫星材料等化工材料需求增长 [233] - 人形机器人发展拉动电子皮肤、腱绳材料等化工材料需求 [237] 国产化替代 - 贸易摩擦推动政策支持新材料发展,看好消费电子、半导体等领域投资机遇 [238] - 建议关注国瓷材料、彤程新材、瑞丰新材等公司 [240]
金宏气体: 金宏气体: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06
可转债转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转股金额为112,000元,转股数量为5,535股,占转股前总股本的0.0011% [1] - 本季度(2025年3月31日至6月30日)转股金额为2,000元,转股数量为105股,占转股前总股本的0.0000% [2] - 未转股余额为1,015,888,000元,占发行总量的99.9890% [1] 可转债发行概况 - 发行规模为10,160,000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1,016,000,000元,净额1,004,159,622.64元 [2] - 发行期限为6年(2023年7月17日至2029年7月16日),2023年8月10日起在上交所挂牌交易 [2][3] - 初始转股价格为27.48元/股 [3] 转股价格调整历史 - 2024年4月30日因限制性股票归属登记,转股价由27.48元/股调整为27.46元/股 [3] - 2024年5月23日因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转股价调整为27.12元/股 [4] - 2024年10月16日因触发向下修正条款,转股价由26.97元/股大幅下调至19.07元/股 [5] - 2025年5月16日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转股价微调至18.97元/股 [5] 股本变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限售流通股因转股增加105股,总股本由481,977,391股增至481,977,496股 [6] - 有限售流通股数量未发生变动 [6]
金宏气体(688106) - 金宏气体:可转债转股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
2025-07-02 16:01
可转债发行 - 公司发行“金宏转债”1016万张,募资10.16亿元,净额10.0415962264亿元[4] 转股情况 - “金宏转债”2024年1月22日起可转股,初始价27.48元/股,截至2025年5月16日调为18.97元/股[3][5] - 2025年3 - 6月转股2000元,数量105股;截至6月30日累计转股11.2万元,数量5535股[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转股金额10.15888亿元,占比99.9890%[3][8] 股本变动 - 2025年3 - 6月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和总股本均增105股,变动后为481977496股[10] - 股本变动前后股东权益股份比例未触及披露标准[11]
研判2025!中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分类综述、成本结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2 09:26
行业概述 - 电子气体分为电子大宗气体和电子特种气体,是电子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材料 [2] - 电子大宗气体主要指满足电子半导体领域要求的高纯度和超高纯度大宗气体,包括氮气、氧气、氩气和压缩空气等 [4] - 电子大宗气体贯穿半导体制造全流程,覆盖85%以上环节,作为环境气、保护气、运载气及清洁气使用 [4]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约为112亿元,同比增长8.74% [1][16] - 单个12英寸晶圆厂氮气用量可达5万立方米/小时,直接拉动电子大宗气体市场规模扩张 [1][16] - 2024年中国电子气体市场规模约为203亿元,同比增长7.98% [14]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电子大宗气体行业发展经历了萌芽期(1950-1980)、启动期(1981-1999)、发展期(2000-2015)和成熟期(2016至今)四个阶段 [7][8] - 发展期内,杭氧股份等企业突破大型空分设备技术,实现自主化 [7] - 成熟期内,国内企业掌握超高纯气体提纯技术,满足先进制程需求 [8]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原材料(空气、水、煤炭、天然气等)和生产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制氢设备等) [10] - 中游为电子大宗气体生产制造环节 [10] - 下游应用于半导体制造、显示面板、光伏、LED、光纤通信等领域 [10]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广钢气体自主研发"Super-N"系列超高纯制氮装置,可稳定供应ppb级超高纯氮气 [19][21] - 2024年广钢气体电子大宗气体营业收入为14.87亿元,同比增长22.86% [21] - 2024年金宏气体大宗气体营业收入为9.73亿元,同比增长14.23% [23]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与国产替代加速,本土企业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25] - 产业链整合与模式创新,形成"气体+设备+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 [26] - 市场需求多元化与全球化布局,推动电子大宗气体企业加快国际化步伐 [27]
【私募调研记录】南土资产调研金宏气体
证券之星· 2025-06-24 08:12
公司调研情况 - 南土资产近期调研了金宏气体,参与形式为特定对象调研及现场参观 [1] 金宏气体业务发展 - 2024年多个电子大宗载气项目将贡献完整年度营收,2025年新中标项目预计年底投运 [1] - 现场制气业务是发展重点,因其能提供稳定现金流,中小型项目每年有新投运,大型项目如稷山铭福及云南呈钢将于2024年稳定供应 [1] - 超纯氨和高纯二氧化碳产品已通过台积电测试并实现量产供货 [1] - 特种气体业务中集成电路行业客户占比提升,光伏行业客户占比下降 [1] - 集成电路和液晶面板领域超纯氨价格稳定,光伏领域价格处于周期性底部 [1] - 大宗气体受运输半径限制,特种气体不受此限制 [1] 市场拓展与国际化 - 产品已出口超过50个海外国家 [1] - 签约泰国现场制气项目,收购新加坡CHEM-GS公司 [1] - 采用"自产+贸易"模式提供综合性气体解决方案 [1] 管理层变动 - 新聘任总经理戴张龙具备丰富行业经验,预计将推动公司实现新突破 [1] 机构背景 - 南土资产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观察会员 [2] - 公司注重团队建设,现有员工16人,其中投研人员11人 [2] - 投研团队平均证券从业年限7年以上,来自中金公司、易方达基金等知名机构 [2] - 研究覆盖医药、TMT、新能源汽车、消费、周期等重点行业 [2]
金宏气体(688106) - 金宏气体: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第一次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2025-06-11 00:33
可转债发行 - 发行1016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募资10.16亿元[12][13] - 期限2023年7月17日至2029年7月16日,票面利率逐年递增[15][16] - 初始转股价格27.48元/股,当前18.97元/股[24] - 转股期自2024年1月22日起至2029年7月16日止[23] 信用评级 - 公司主体和可转债信用评级均为AA - ,展望稳定[26][27]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经审计净资产33.498523亿元,借款余额12.933324亿元[29] - 2025年5月31日未经审计借款余额21.269521亿元,较2024年末增8.336197亿元[29] - 2025年1 - 5月累计新增借款占2024年末净资产比例24.89%[29] 审批情况 - 债券发行经董事会、股东大会、上交所、证监会审核通过[8]
金宏气体(688106) - 金宏气体: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2025年第一次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2025-06-10 17:17
债券发行 - 2023年7月17日发行债券,规模101,600.00万元[11][13] - 可转债期限2023年7月17日至2029年7月16日[15] - 初始转股价格27.48元/股,当前18.97元/股[24]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净资产334,985.23万元,借款余额129,333.24万元[29]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借款余额212,695.21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83,361.97万元[29] - 2025年1 - 5月新增借款占2024年末净资产比例24.89%[29] 评级与转股 - 公司主体和可转债信用评级均为AA -,展望稳定[26][27] - 可转债自2024年1月22日开始转股[13] 审批情况 - 债券发行经2022年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通过[8] - 经上交所审核通过,获证监会同意注册[8]
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当年累计新增借款超过上年末净资产20%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6-07 04:04
主要财务数据概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经审计净资产为334,98523万元,借款余额为129,33324万元 [1]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借款余额为212,69521万元,较2024年末增加83,36197万元 [1] - 2025年1-5月累计新增借款占公司2024年末净资产比例为2489% [1] 新增借款的类型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本年新增银行借款共计83,36197万元 [2] - 无其他借款 [3] 新增借款对偿债能力的影响分析 - 新增借款是为了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需要,属于公司正常经营活动范围 [4] - 公司财务状况稳健,各项业务经营情况正常,目前所有债务均按时还本付息 [4] - 新增借款不会对公司经营情况和偿债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4] 其他说明 - 上述财务数据以合并口径计算,除2024年末数据已经审计外,其余财务数据未经审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