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荣昌生物(688331)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超0.5%,荣昌生物涨超3%,机构:坚定看好创新药的出海前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0:09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14日港股开盘恒指涨0 9% 恒生科技指数涨1 58%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盘中走强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盘中拉升 截至发稿涨0 51% 换手率超6% 成交额突破8500万元 [1] - 成分股中荣昌生物涨超3% 中国生物制药 石药集团涨超2% 信达生物 科伦博泰生物-B等跟涨 [1] 创新药行业基本面 - 2024年创新药公司共实现营收475 3亿元 同比增长68 4% 商业化品种进入高速放量阶段 [2] - A股Biotech创新药收入加速增长 费用平缓渐增 利润端表现改善 盈利信号清晰 [2] - 出海授权成为Biotech第二增长曲线 高额首付款提供可持续研发资金支持 [2] 机构观点 - 中国创新药是全球最优质资产 产业链整合临床前工程师 患者资源 三甲医院等优势 [1] - 2015年政策改革后10年发展成果获MNC认同 美国药价政策将加速MNC创新药BD步伐 [1] - 坚定看好创新药出海前景 行业已形成完整优质资源体系 [1]
荣昌生物(688331) - 荣昌生物关于参加2025年山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的公告
2025-05-13 16:46
活动信息 - 公司将参加2025年山东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1] - 活动于2025年5月15日15:00 - 16:30通过网络远程方式进行[1] - 可通过“全景路演”网站等参与活动[1] 交流内容 - 届时公司高管将在线就2024年度业绩、公司治理等问题与投资者交流[1]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涨超1%,荣昌生物涨超6%,机构:医药板块有望重回稳定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10:50
市场表现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上涨1 27% [1] -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上涨1 17%,换手率3 08%,成交额超812万元 [1] - 成分股中荣昌生物涨超6%,华大智造涨超5%,百济神州-U、迪哲医药-U、东方生物等多股跟涨 [1] 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生物质能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该指数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生物医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1] - 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配备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21060;C类:021061) [1] 行业观点 - 创新是医药板块核心方向,重点关注产业趋势向好的创新药,政策支持+全球竞争力加强+商业化盈利兑现 [2] - 创新药产业链基本面开始改善,海外业务订单和业绩恢复,国内业务具备自主可控逻辑 [2] - 2025年国内需求有望复苏,消费医疗领域(医疗服务、中药OTC与连锁药店等)基本面可能回升 [2] - 医疗器械2025年有望改善,AI医疗产业趋势值得重视 [2] - 医药指数自2024年四季度开始底部企稳,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推进,政策稳中向好 [2] - 老龄化背景下未满足临床需求快速增长,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医药板块有望重回稳定增长 [2]
突发!320亿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股东拟减持不超1.5%股份|盘后公告集锦
新浪财经· 2025-05-12 20:27
今日聚焦 - 兆威机电股东清墨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1.5%公司股份,减持数量不超过360万股,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3个月 [1] - 中国中车近期签订547.4亿元重大合同,占2024年营收22.2%,涉及城市轨道车辆、风电设备等业务 [2] - 云南铜业筹划购买凉山矿业40%股份并停牌,预计10个交易日内披露方案 [2] - 阳光诺和拟购买朗研生命100%股权,标的专注高端化学药及原料药研发 [2][3] - 沃尔核材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推进国际化战略 [3] - 翰宇药业签署GLP-1R/GIPR/GCGR三重激动剂多肽药物联合开发协议,聚焦代谢性疾病治疗 [3] - 利君股份澄清经营正常且无未披露重大事项,股价异常波动因连续两日涨幅超20% [3] 投资&签约 - 中国医药拟3.02亿元收购金穗科技100%股权,标的主营电商运营服务,合作品牌包括飞利浦等 [4] - 双一科技拟1800万澳元加股权收购澳洲Marky公司100%股权及资产,标的为沃尔沃供应商 [5] - 斯莱克与力华电源签署46系列大圆柱电池战略合作协议,聚焦储能电池研发 [6] - 宏昌科技拟1500万元投资良质关节科技30%股权并合资设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7] - 宏景科技拟1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深圳数字纵横,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开发 [8] - 怡和嘉业与翰宇药业等签订战略协议,构建睡眠健康生态系统 [9] - 万达电影拟投资乐自天成7%股权并战略合作,涉及IP玩具开发及营销 [10] - 恒光股份终止年产27万吨绿电化学材料项目,与地方政府协商一致 [11] 股权变动 - 天地在线控股股东协议转让6.97%股份引入陵发投战略投资者,借助海南政策拓展数字营销业务 [12] 增减持&回购 - 龙江交通股东穗甬控股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约3947.6万股 [13] - 博云新材股东高创投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约1720万股 [14] - 通润装备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约726.5万股 [15][16] - 隆达股份股东国联产投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约247万股 [16] 融资&定增 - 唐源电气拟定增募资不超8.64亿元,用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项目及AI研发 [16] - 上声电子拟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3.3亿元,用于扬声器智能制造升级及车载音视频项目 [17] 其他 - 仙琚制药取得地屈孕酮片药品注册证书,规格10mg对标原研药达芙通 [18] - 荣昌生物ADC药物RC278获临床试验受理,靶向新型肿瘤靶点 [19] - 江苏雷利控股子公司鼎智科技拟实施股权激励,授予147万份限制性股票 [20] - 迈为股份股东询价转让定价68.31元/股,557万股由13家机构认购 [21][22]
荣昌生物(688331) - 荣昌生物自愿披露关于维迪西妥单抗一线治疗HER2表达的尿路上皮癌Ⅲ期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研究终点的公告
2025-05-12 16: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Ⅲ期临床研究达PFS和OS主要终点[2][3] - RC48 - C016研究2022年6月启动,74家中心参与,入组484例受试者[2]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择机向CDE递交该适应症新药上市申请[4]
荣昌生物(688331) - 荣昌生物自愿披露关于抗体偶联药物RC278获得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受理通知书的公告
2025-05-12 16:00
公司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为688331,港股代码为09995[1] 新产品研发 - 新型抗体偶联药物注射用RC278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2] - RC278由公司自主研发,有First - in - Class/Best - in - Class潜质[3] - RC278临床前研究展现广谱抗肿瘤活性等特征[3] 其他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5月13日[6]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GLP-1药物成为药王,建议关注博瑞医药、信达生物、联邦制药等
东吴证券· 2025-05-12 08: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板块有所上涨但分化明显,创新药调整,其他板块底部标的上涨;全球GLP - 1市场潜力大,研发趋势为口服及长半衰期,建议关注博瑞医药、信达生物、联邦制药等;荣昌生物、丽珠医药有产品获批;看好子行业排序为创新药>CXO>中药>医疗器械>药店>医药商业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及年初至今各医药股收益情况 - 本周、年初至今A股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0%、1.2%,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分别为 - 1.0%、3.4%;H股生物科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 - 4%、27%,相对恒生科技指数跑赢 - 19%、29% [4][9][43] - 本周A股医疗器械、中药、生物制品股价上涨,原料药、医疗服务、化药及医药商业股价下跌;A股涨幅居前锦好医疗、常山药业等,跌幅居前*ST葫芦娃、永安药业等;H股涨幅居前君圣泰医药、远大医药等,跌幅居前中国抗体、泰凌医药等 [4][9][43] GLP - 1药物成为药王,建议关注博瑞医药、信达生物、联邦制药等 - 司美格鲁肽销售额首超K药,WHO拟将GLP - 1纳入肥胖治疗指南:2025年一季度司美格鲁肽销售收入78.64亿美元超K药,替尔泊肽销售额61.5亿美元;WHO预计2025年8 - 9月出台GLP - 1治疗肥胖指南 [15] - 研发趋势上单靶点转向多靶点,注射转向口服,多肽、小分子两开花:多靶点临床效果优,在研多靶点新分子增加;注射剂为主,口服剂型有突破;口服小分子依从性好但疗效和安全性不及多肽注射剂;关注博瑞医药BGM0504、联邦制药UBT251等注射剂管线,博瑞医药口服BGM0504、歌礼制药ASC30片剂等口服小分子管线 [17][19][23] - GLP - 1重磅BD频出,关注潜在出海以及BD落地等待收获标的:2025年多家大MNC布局amylin,未来GLP - 1领域BD交易围绕多靶点新药、多药联用、长效化、口服制剂四个方向开展 [24][25] 研发进展与企业动态 - 创新药/改良药研发进展(获批上市/申报上市/获批临床):罗氏、丽珠医药、南京清普生物、强生、荣昌生物等公司产品获批上市或新适应症获批;多家公司产品处于不同临床阶段 [28][29][30] -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物上市、临床申报情况:成都景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获批上市,多家公司产品申请上市或临床 [34][35][36] - 重要研发管线一览:齐鲁制药、礼来、诺华等公司药品获批临床 [41] 行业洞察与监管动态 - 5月6 - 7日,多项政策监管文件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涉及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试验、创新药研发风险管理、化学仿制药参比制剂、抗肿瘤药物生物等效性等 [44] 行情回顾 - 医药市盈率追踪:截至2025年5月9日,医药指数市盈率为34.37倍,环比上升3.70倍,低于历史均值4.10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为12.18倍,医药指数盈利率溢价率为182.1%,环比上升32.0%,高于历史均值1.5% [46] - 医药子板块追踪:本周医疗器械上升1.67%,优于其他子板块 [49] - 个股表现:列出A股本周及2025年年初至今涨跌幅前十公司 [55]
荣昌生物(688331) - H股公告
2025-05-09 19:16
新产品 - 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获批用于治疗HER2阳性且肝转移晚期乳腺癌在中国上市[2] - 维迪西妥单抗是中国首个原创抗体偶联药物[5] 数据对比 - 维迪西妥单抗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较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组降低44%[3] - 维迪西妥单抗组中位PFS为9.9个月,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组为4.9个月[3] - 维迪西妥单抗组中位OS不可评估,拉帕替尼联合卡培他滨组为25.9个月[3] 市场数据 - 2022年全球确诊乳腺癌病例230万例,死亡67万例[4] - 约20%-25%的乳腺癌病例呈HER2阳性[4] 上市历程 - 维迪西妥单抗用于治疗胃癌、尿路上皮癌分别于2021年6月、12月在中国获附条件批准上市[5]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涨超1%,机构:整个GLP-1产业链将持续步入景气度上行通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8 09:56
港股市场表现 - 5月8日港股市场集体低开,恒生指数低开跌0.45%,恒生科技指数低开跌0.28%,港股通创新药指数逆市高开涨0.18%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开盘高开高走,现涨1.16%,成分股中亚盛医药-B涨超3%,乐普生物-B涨超2%,昭衍新药、荣昌生物、药明生物等股涨幅居前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紧密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87018),该指数反映港股通生物科技产业上市公司的运行特征 [1] 减肥药行业动态 - 世卫组织计划首次将减肥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以治疗成人肥胖症,目前正在制定使用GLP-1 RA和GLP-1 RA/GIP双受体激动剂治疗成年肥胖患者的指南,预计2025年8月或9月出台最终方案 [1] 机构观点 - 光大证券指出,国产减肥药即将步入商业化,销售能力将成为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备领先研发进度和强大销售执行力的企业将占据优势地位,GLP-1产业链景气度将持续上行 [2] -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医药板块估值处于较低水平,公募持仓低配,2025年支付端有望边际改善,创新药械有望获益,医药行情将迎来持续性修复,看好创新药产业链表现 [2] - 信达证券认为,2025年第二季度创新药或有医保谈判、医保丙类目录落地预期、重要肿瘤药临床会议等事件催化,建议关注商业化快速放量的创新药标的和具备较高研发亮点的创新药标的 [2]
破发股荣昌生物跌6.92% 正拟不超20亿定增IPO募26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5-07 17:19
股价表现 - 荣昌生物5月7日收盘价46.2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92%,处于破发状态[1] IPO情况 - 公司于2022年3月31日在科创板上市,发行价48元/股,发行数量5442.63万股[2] - 募集资金总额26.12亿元,净额25.06亿元,低于原计划的40亿元募集目标[2] - 发行费用总额1.07亿元,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9190.5万元[3] 资金用途 - IPO募集资金拟用于生物新药产业化、抗肿瘤抗体新药研发、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体新药研发、补充营运资金[2] - 2024年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19.53亿元,用于新药研发项目[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持续亏损,分别为-9.99亿元、-15.11亿元、-14.68亿元[3] - 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1.17亿元、-15.43亿元、-15.07亿元[3] - 2024年营业收入17.17亿元,同比增长58.54%[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1.14亿元,较2023年的-15.03亿元有所改善[4] 业务数据 - 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58.92%[4]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72亿元、10.83亿元、17.17亿元,呈现加速增长态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