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科药业(688373)
搜索文档
盟科药业:前三季度亏损收窄超三成 多条新药管线研发顺利推进
证券时报网· 2025-10-27 23:01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1.04亿元,同比增长6.58%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94亿元,同比收窄33.56% [1] - 截至9月末,公司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4.84亿元,较2024年末有所下降 [1] 核心产品与商业化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首个商业化产品康替唑胺片,该产品为自主设计开发的新一代噁唑烷酮类抗菌药,用于治疗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1] - 临床研究证实康替唑胺片相较主流抗生素利奈唑胺具有更出色的安全性和疗效稳定性,能克服骨髓抑制的痛点 [1] - 康替唑胺片自2021年上市以来放量速度不亮眼,商业化兑现能力是公司短板 [1] 战略定增与公司治理 - 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对南京海鲸药业总额10.33亿元的定增预案,交易完成后海鲸药业预计持股比例达20%,成为控股股东 [2] - 此举将帮助公司告别长期无实控人状态,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并使账面现金储备增至15亿元 [2] - 海鲸药业在医药研发、生产及商业化的成熟经验有望补足公司短板,推动产品渗透率提升 [2] 未来业绩预期与合作 - 公司与海鲸药业已达成覆盖产品商业化、生产、研发、资本等多方面的战略合作 [2] - 若市场资源整合顺利,公司目标2026年至2028年产品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60亿元、3.88亿元和6.00亿元 [2] 在研产品管线进展 - 公司递交的注射用MRX-4(注射用康替唑胺钠)已于2025年5月获得NDA受理,申报适应症为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该产品是康替唑胺片的水溶性前药,注射剂型极大拓展使用场景 [2] - 在研注射用多黏菌素类药物MRX-8的中美Ⅰ期临床试验均已顺利完成 [3] - 已获FDA孤儿药认证的新型苯并硼唑类抗生素MRX-5在澳大利亚的Ⅰ期临床试验已完成 [3] 创新技术平台与ADC领域布局 - 公司基于小分子药物研发经验,成功开发了新型STOPIN平台,旨在解决下一代ADC开发中由毒素引起的剂量限制性毒性问题 [3] - 公司与南京蓬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结合双方在"毒素-链接子"平台和"抗体开发平台"的优势,共同进行创新型靶点ADC药物研发 [3]
盟科药业(688373.SH):前三季度净亏损1.94亿元
格隆汇APP· 2025-10-27 22:4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6.58%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94亿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减少9776万元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3元 [1]
盟科药业: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1.9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7 19:3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约1.04亿元,同比增长6.5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94亿元 [1] - 截至公告发布日,公司市值为50亿元 [1]
盟科药业(688373) - 2025 Q3 - 季度财报
2025-10-27 19:3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701.5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52%[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1.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8%[4] - 营业总收入为1.04亿元,同比增长6.6%[20]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86.17万元人民币[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4亿元人民币[4] - 净亏损为1.94亿元,同比收窄33.6%[21] 成本和费用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合计为5633.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85%[5] - 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合计为1.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27%[5] - 研发费用为1.73亿元,同比下降29.3%[20] - 第三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52.19%,同比减少59.84个百分点[5] 资产状况 - 货币资金为3.69亿元,较期初(3.86亿元)下降4.5%[15] - 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15亿元,较期初(2.07亿元)下降44.6%[15] - 应收账款为3859万元,较期初(3188万元)增长21.1%[15] - 存货为4688万元,较期初(5294万元)下降11.4%[15] - 资产总计为7.27亿元,较期初(8.49亿元)下降14.4%[15]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7.2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14.39%[5] 负债和权益状况 - 短期借款为1500万元,较期初(500万元)增长200%[16]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1.59亿元,较期初(1.01亿元)增长57.4%[16] - 长期借款为1.24亿元,较期初(1.23亿元)基本持平[16] - 总负债为4.69亿元,较期初增长14.4%[17]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5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度末减少41.33%[5]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58亿元,较期初下降41.3%[17] 现金流量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66亿元,同比改善43.5%[2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10亿元,同比增长11.9%[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9.31亿元[2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总额为17.537亿元,同比增加12.0%[25]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76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7.9%[25] - 购建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63.17万元[25]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9170.22万元,同比下降8.3%[25]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1974.40万元,同比增加88.1%[25] -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为651.75万元,同比增加43.1%[25]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05.16万元,同比下降26.9%[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6370.03万元,同比减少45.4%[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370亿元[25] 非经常性损益 - 年初至报告期末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705.03万元人民币,主要为政府补助及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6,492名[12] - 前两大股东Genie Pharma和MicuRx(HK) Limited持股比例分别为10.92%和10.74%[12]
盟科药业: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5486.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7 19:20
公司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为3701.55万元,同比增长0.52% [1] - 第三季度净利润亏损5486.17万元 [1] - 前三季度营收为1.04亿元,同比增长6.58% [1] - 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1.94亿元 [1]
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上海证券报· 2025-10-23 02:17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11月7日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1][4] - 会议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表决方式 [4] - 现场会议召开时间为2025年11月7日14点00分,地点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爱迪生路53号 [4]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进行,投票时间为2025年11月7日9:15至15:00 [2][4] 会议审议事项 - 本次股东大会将审议多项议案,其中议案1至议案5已由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5] - 议案1被列为特别决议议案 [6] - 议案1、3、4、5将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 [6] - 议案5涉及关联交易,关联股东ZHENGYU YUAN、李峙乐、王星海、袁红需回避表决 [6] 参会与登记方式 - 股权登记日下午收市时登记在册的公司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 [8] - 现场会议登记时间为2025年11月4日上午10:00-11:00及下午13:00-17:00,登记地点为会议召开地点 [10] - 股东可通过邮件方式办理登记,邮箱为688373@micurxchina.com,邮件须在2025年11月4日17:00前送达 [11] - 出席会议者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参会股东需提前半小时到达会议现场办理签到 [11]
盟科药业(688373) - 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通知
2025-10-22 16:15
股东大会时间 - 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召开时间为2025年11月7日14点[3] -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5年11月7日[3][5] 议案情况 -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5项议案,1 - 5号议案已在2025年10月16日披露[5] - 特别决议议案为议案1[6]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为1、3、4、5号[7] - 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议案为议案5,应回避股东为ZHENGYU YUAN等[7] 其他时间及地点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0月31日[10] - 会议登记时间为2025年11月4日(10:00 - 11:00、13:00 - 17:00)[13] - 会议登记地点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爱迪生路53号[13] 会议联系人 - 会议联系人聂安娜,电话021 - 50900550,传真021 - 61101898,邮箱688373@micurxchina.com[14]
盟科药业定增风波背后:治理分歧、持续亏损与股东减持三重困局
新浪证券· 2025-10-17 14:39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定向增发预案拟募集不超过10 33亿元资金但引发大股东与董事会的激烈对立暴露出治理结构经营战略与资金链的多重风险[1] 治理危机 - 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对定增议案投反对票并提请股东大会罢免创始人董事长在内的三名董事同时提名三位新董事人选[1] -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上对定增相关议案投出唯一反对票且此前已在2025年半年报中声明无法保证财报真实性[1] - 大股东质疑定增对象海鲸药业的资金实力指出其总资产仅约7亿元且双方合作可能导致销售渠道混同研发协同效应有限[1] 经营困局 - 公司为创新药企产品单一唯一商业化产品为2021年上市的康替唑胺片面临国际巨头同类竞品挤压市场表现乏力[2] - 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约12 21亿元[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从2024年的40%以上骤降至10 26%增长动力明显不足[2] 资金压力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削减30%至1 16亿元反映出资金链紧张局面[3] -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账上现金仅剩2 3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2022年以来累计净流出超11亿元[3] - 公司净资产自上市以来下降74 19%资产负债率从18 91%飙升至59 45%三年间翻了三倍[3] 市场信心 - 自2025年8月首发限售股解禁后多家股东密集公告减持计划引发二级市场恐慌[4] - 公司股价在9月10日单日下跌7 03%市场对公司前景普遍悲观[4]
盟科药业(688373)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部分募投项目变更的核查意见
2025-10-15 18:48
融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13000.00万股,发行价8.1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106080.00万元,净额95972.79万元[1] 项目投入进度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创新药研发项目预计投入90901.00万元,实际投入71493.82万元,投入进度78.65%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营销渠道升级及学术推广项目投入进度100.00%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投入进度100.00% [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所有项目预计投入95972.79万元,实际投入76565.61万元,投入进度79.78% [5] 项目计划投入 - 304临床试验项目计划投入2215.82万元,MRX - 5临床试验项目计划投入3975.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计划投入14538.06万元[7] 新产品研发 - MRX - 4于2025年5月提交中国上市申请,本次III期临床试验拟入组20例左右患者[8] - MRX - 5已在澳大利亚完成健康人群I期临床试验,本次在中国开展I期临床试验[9] 项目变更 - 调减“MRX - 4急性细菌性皮肤和感染适应症”13917.66万元,用于“MRX - 4针对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适应症的中国Ⅲ期临床试验” [3][4] - 创新药研发等多个项目变更投入金额,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增加投入[18] 未来展望 - 公司拟通过项目实施加速新药研发,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增强核心技术优势[10][13] - 公司拟投入14,538.06万元补充流动资金,缓解运营资金压力[17] 决策进展 - 本次募投项目变更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股东大会批准[22][23][24] - 保荐机构对公司本次部分募投项目变更无异议[25]
盟科药业(688373) - 上海盟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
2025-10-15 18:46
信息披露制度 - 公司应制定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2] - 信息披露义务人包括公司及其董事、高管等[5] 披露文件与时间 - 披露文件全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网站披露,摘要在相关网站和报刊披露[7] - 定期报告包括年度和中期报告,分别在四个月和两个月内编制披露[14] 报告内容与审核 - 年度报告记载公司基本情况等,中期报告记载股票、债券发行情况[14][16] - 定期报告经董事会审议,财务信息经审计委员会审核[16] 重大事项披露 - 重大事项公司和义务人及时披露,未得知重大事件立即披露[12][20] - 业绩亏损或大幅变动及时预告,开展重大事项履行披露义务[20][22] 股东相关披露 - 5%以上股份股东或实控人情况变化、股份质押等告知公司[40] - 股东或实控人保证信息公平,第一时间通知公司[47] 人员责任与保密 - 董事、高管知悉重大事件报告,董秘负责信息披露事务[31] - 内幕信息知情人包括董事、高管等,保密信息含会议材料等[56][46] 违规处理与制度执行 - 信息披露失职追究责任,顾问擅自披露保留追责权利[50] - 制度由董事会解释,审议通过之日起执行[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