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奇安信(688561)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SASE受到越来越多客户青睐,行业规模高速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9-12 09:10
文章核心观点 - 数字化转型加速企业IT架构云化、互联网化和移动化,导致跨云访问与管理复杂化,远程办公普及使网络安全边界模糊,传统安全方案难以应对,SASE架构成为解决新形势下网络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方向[1][7] - SASE市场迎来快速增长期,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1.4亿元,同比增长37.8%,预计2025年扩张至14亿元,当前以本地部署为主占比超65%,未来将向SaaS化部署形态发展[1][10][12] - SASE领域形成三大竞争阵营,包括网络/云服务厂商、安全厂商及初创企业,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2024年前五家企业占据50.6%市场份额,深信服、火山引擎、华为处于第一梯队份额超10%[1][13] - 未来SASE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走向统一化、多样化和AI化特色发展道路,各项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产品服务呈现模块化、多元化,交付形式持续多样化,AI赋能提升全生命周期运维效率[14][15][17][19] 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相关概述 - SASE概念诞生于2019年,融合组网和安全服务能力,面向访问源而非数据中心,提供广域网组网和安全服务能力的技术框架[2] - SASE架构核心特点包括身份驱动、云原生、覆盖全边缘和全球分布,基于用户和资源身份决定网络访问权限,继承云的高弹性、自恢复特性,为所有企业资源构建统一网络,依托全球POP点确保低延迟服务[3][4] - SASE逻辑架构分为四层,管控层作为智慧大脑提供统一管理、控制与分析能力,SSE层通过模块化组合提供ZTNA、FWaaS等安全服务,网络层实现LAN、WAN与安全特性融合,终端层支持移动/固定操作系统提供零信任接入和终端防护能力[5] - 当前SASE应用场景包括总部及分支机构与数据中心或私有云组网,以及访问企业组织内部应用和数据的人员和身份众多场景,通过SASE架构实现灵活组网、安全能力覆盖和策略统一管理[5] 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发展背景 - 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创新最活跃、增长最快领域,中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7.8%提升至2024年10.4%[6][7] - 企业IT架构云化、互联网化、移动化导致跨云访问与管理复杂化,远程办公广泛盛行,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线上办公用户规模达5.7亿人,使用率51.5%[1][7] - 企业网络安全边界向以泛云、分支、移动用户等多中心、离散化访问方向发展,边界模糊带来巨大安全挑战,传统方案难以有效应对,包括威胁挑战指数级增长、难以防御高级威胁攻击、安全投入高和运维负担重等问题[1][7] 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市场现状 - SASE解决方案受全球用户青睐,75%全球客户已经部署或将要部署SASE架构能力,51%中国客户已经部署或将在未来1-2年部署[8] - 用户群体覆盖制造业、政府与事业单位、通信、金融等多个行业,主要需求集中在网络攻击防护、资源弹性伸缩和合规性保障三大方面[10] - 2024年中国SASE产品服务市场规模11.4亿元,同比增长37.8%,预计2025年扩张至14亿元,当前以本地部署为主占比超65%[1][10][12] - SASE领域形成三大竞争阵营,包括网络/云服务厂商(阿里云、腾讯云安全、火山引擎等)、安全厂商(深信服、启明星辰、奇安信等)及SASE初创企业[1][12] - 市场格局尚未完全形成,2024年前五家企业占据50.6%市场份额,深信服、火山引擎、华为处于第一梯队份额超10%,南凌科技、中国电信紧随其后[1][13] 安全访问服务边缘(SASE)发展趋势 - SASE作为云网安融合时代安全与网络统一管理的最佳实践将受更多用户青睐,市场保持快速发展,中国SASE市场将走统一化、多样化、AI化特色发展道路[14] - 各项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包括对远程员工、云端数据保护能力,边缘多样化接入能力,通过统一管理平台实现敏感数据防护及威胁检测能力提升,统一控制管理能力打破碎片化用户体验提升运维效率[15] - SASE产品服务呈现模块化、多元化,网络能力包括SDWAN基础和高级能力、加速能力、多云连接能力等,安全能力包括防火墙、零信任网络访问、数据防泄漏、邮件安全等[17] - 交付形式持续多样化,短期内包含云原生部署、私有化部署、混合部署等形式,考虑企业替换成本、使用习惯和行业特性等因素[18] - AI赋能SASE产品服务,小模型与大模型合作赋能提升产品分析、检测、响应、编排全生命周期运维和运营管理效率,如将大模型能力集成到边缘接入点更好运用边缘推理计算减轻管理负担[19]
奇安信中标某大型银行安全服务项目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18:18
公司业务动态 - 奇安信集团中标某大型银行安全服务项目 [1] - 服务内容涵盖攻防演习、重保专家服务、实时监测及响应处置 [1]
奇安信(688561) - 奇安信关于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2023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注销完成的公告
2025-09-10 17:33
业绩考核 - 2024年度公司层面业绩考核指标未达触发值,2022、2023年激励计划对应行权期条件未成就[2] 股票期权 - 2022、2023年因激励对象离职拟注销251.8414万份、298.1600万份股票期权[2] - 2025年8月27日审议通过注销议案,29日披露公告[2][3] - 已提交注销申请,注销业务办理完毕[4][5] - 注销不影响股本结构和激励计划实施[5]
奇安信9月8日现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9045.15万元 溢价率为0.00%
新浪财经· 2025-09-10 11:07
股价表现与交易动态 - 公司9月8日股价收涨2.01%至38.49元人民币 [1] - 当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235万股 成交金额9045.15万元人民币 [1] - 两笔交易成交价均为38.49元 无溢价 买方均为华泰证券上海徐汇区天钥桥路营业部 [1] 大宗交易明细 - 第一笔成交9.96万股 金额383.36万元人民币 卖方为华福证券上海浦明路营业部 [1] - 第二笔成交225.04万股 金额8661.79万元人民币 卖方为申万宏源证券投资总部 [1] 历史交易数据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0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2.31亿元人民币 [1] - 近5个交易日股价累计下跌0.36% [1] - 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入3420.3万元人民币 [1]
奇安信跌2.03%,成交额1.7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45.4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9 12: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9日盘中股价下跌2.03%至37.71元/股 成交额1.70亿元 换手率0.65% 总市值257.2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045.45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934.62万元(买入占比3.66% 卖出占比9.16%) 大单净卖出1110.83万元(买入占比18.69% 卖出占比25.22%)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0.55% 近5日下跌3.65% 近20日上涨7.99% 近60日上涨17.18% [1] - 8月28日龙虎榜净买入8270.50万元 买入总额1.68亿元(占比13.24%) 卖出总额8542.56万元(占比6.73%) 年内累计1次登龙虎榜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16日 2020年7月22日上市 总部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南路26号院 [2] - 主营业务为向政府企业客户提供新一代企业级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 收入构成为安全产品61.00% 安全服务19.67% 硬件及其他18.93% 其他(补充)0.40% [2] - 行业分类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横向通用软件 概念板块涵盖VPN AI模型 操作系统 量子技术 云计算等 [2] 股东结构与财务数据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2.59万户 较上期减少4.98% 人均流通股26,433股 较上期增加5.24%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42亿元 同比减少2.30% 归母净利润亏损7.70亿元 同比收窄6.16% [2] 机构持仓变动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1519.68万股 较上期减少20.94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1134.56万股 较上期增加32.05万股 [3]
奇安信-U现2笔大宗交易 总成交金额9045.15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8 21:41
大宗交易情况 - 9月8日发生2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量235.00万股 成交金额9045.15万元 成交价格均为38.49元[2] - 近3个月累计发生10笔大宗交易 合计成交金额2.31亿元[2] - 两笔交易买方均为华泰证券上海徐汇区天钥桥路营业部 卖方分别为申万宏源证券投资总部(225.04万股/8661.79万元)和华福证券上海浦明路营业部(9.96万股/383.36万元)[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8日收盘价38.49元 当日上涨2.01% 日换手率1.59% 成交额4.18亿元[2]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031.66万元 近5日累计下跌0.36% 近5日资金净流入2797.49万元[2] - 最新融资余额5.54亿元 近5日增加877.32万元 增幅1.61%[3] 机构评级情况 - 近5日有1家机构给予评级 中金公司9月4日发布研报预计目标价45.00元[3]
奇安信今日大宗交易平价成交235万股,成交额9045.1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8 17:37
大宗交易概况 - 9月8日奇安信发生大宗交易成交235万股,成交金额9045.15万元,占当日总成交额17.81% [1] - 成交价格38.49元与市场收盘价持平,未出现折溢价情况 [1] 交易明细分析 - 最大单笔交易成交量225.04万股,成交金额8661.79万元,由华泰证券上海徐汇区营业部买入,申万宏源证券投资总部卖出 [2] - 另一笔交易成交量9.96万股,成交金额383.36万元,买卖双方分别为华泰证券和华福证券营业部 [2] - 两笔交易成交价均为38.49元,与收盘价完全一致 [2] 交易参与方 - 买方营业部包括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徐汇区营业部 [2] - 卖方机构包括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证券投资总部和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浦明路营业部 [2] - 交易性质标注为专场交易 [2]
西安经开区:从“制造”迈向“智造”, 数字经济如何重塑制造业版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11:22
数字经济战略定位 - 数字经济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全新引擎 通过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及地方实践推动数字产业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1] - 西安经开区依托制造业基础叠加数字经济形成新动能 吸引浪潮云 奇安信等重点项目体现资本与产业双向奔赴 [1] - 西安被赋予西部数字经济高地定位 经开区作为工业经济主阵地和北跨发展先导区角色突出 [2] 工业经济表现 - 2023年1-6月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9.80亿元同比增长17%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16.18亿元同比增长28% [2]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98% 体现工业立区 产业强区理念成果 [2] - 汽车 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为主战场 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 [2] 企业投资布局 - 奇安信集团8月在经开区投资2亿元设立一带一路丝路数据中心项目 打造本地化网络安全龙头企业 [3] - 维拓科技投资1亿元设立西北运营中心及研发中心 聚焦军工 汽车 装备制造行业高端工业软件研发与国产化替代 [5][6] - 奇安信2023年规划在陕投入300余人 预估产值超1亿元 未来通过经开区辐射中亚市场 [8] 产业生态构建 - 浪潮云西北总部承担大模型研发与政企数字化服务 奇安信瞄准一带一路网络安全市场 维拓专注工业软件国产替代 [7] - 项目形成算力基础设施 网络安全 工业软件 人工智能 区块链 智慧交通相互支撑的生态系统 [7] - 经开区构建研发-制造-应用-服务全产业链闭环 人工智能 区块链 工业软件等前沿技术研发具集聚优势 [8] 数字化转型进展 - 陕汽集团应用工业机械臂 AGV智能搬运机器人 EMS轨道实现智能化生产 [5] - 全区85%以上企业实现数字触网 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应用率超50% [8] - 2021年入选首批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区 出台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及三年行动方案 [8] 区位优势与政策支持 - 经开区具备汽车工业等庞大产业基础 匹配政务及大型企业网络安全场景需求 [3] - 建立产业发展 科技创新 人才引进 金融服务全方位政策体系 推行一项目一策工作法 [3] - 2023年引进百余个高质量产业项目包括宏胜饮料 铭博汽车 元视芯 食大事控股等民营企业 [4]
奇安信(688561) - 奇安信关于参加2025年半年度科创板人工智能行业集体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9-01 17:15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9月9日15:00 - 17:00召开[2][4][5] - 上证路演中心网络文字互动[2][4] - 地点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5] 参与人员及方式 - 董事长等三人参加[5] - 投资者9月9日在线参与[5] - 9月8日16:00前可预征集提问[2][5] 其他 - 已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3] - 围绕半年度成果及指标交流[3] - 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6]
【独家发布】2025年中国数据安全管理平台行业政策梳理及上下游产业链全景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9-01 15:17
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定义与功能 - 平台定义为具有数据分类分级、敏感数据发现、数据资产安全管理、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数据安全态势感知等功能的平台 不包括数据防泄露等用于数据自身安全防护的工具或平台[4] - 平台实现全量数据资产的识别、集中呈现以及动态监测 对数据安全风险事件进行分析与预警 达成数据安全管理的"可视化""可量化""可感知"和"可追溯" 并提供预警及应急响应等支撑服务[2] - 安全保障应考虑供应链安全 贯穿需求分析、设计与开发、生产与交付、运行维护服务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 并加强指导性文档、配置管理、用户信息保护、测试等环节的管理[6] 行业发展背景 - 政府重视程度持续加深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 保障数据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大局 我国相继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多项政策法规 确立了网络数据安全的基本制度框架和基本法律原则[8] - 数据生产规模不断壮大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总量首次突破40ZB 达到41.06ZB 同比增长25% 增速较2023年提高2.56个百分点 人均数据生产量约为31.31太字节(TB) 同比增长25.17%[10] 市场规模与企业格局 - 2024年中国数据安全管理平台市场规模为8.25亿元 实现14.8%的同比增长[2] - 行业集中度较高 前5家企业占据52.2%的市场份额 安恒信息以13.7%的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 奇安信市场占比13.1% 第三至第五分别为启明星辰、美创科技、安华金和[2] - 主要上市企业包括安恒信息(688023)、奇安信(688561)、启明星辰(002439)、星环科技(688031)、中新赛克(002912)、中国联通(600050)、天融信(002212)[3] 政策支持体系 - 2021年6月《数据安全法》规范数据处理活动 保障数据安全 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9] - 2023年1月《关于促进数据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数据安全产业基础能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产业生态和创新体系初步建立[9] - 2024年2月《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提出到2026年底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重点企业数据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