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呈和科技(688625)
icon
搜索文档
呈和科技:科汇投资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7-11 19:02
股东减持计划 - 股东上海科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64.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1] - 通过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88.3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 [1] -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376.6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 [1] 减持时间安排 - 减持期间为2025年8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 [1] 股东持股情况 - 科汇投资目前持有公司12.60%股份 [1] - 减持后不会影响公司治理结构和持续经营 [1]
化工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景气为引,成长相随
长江证券· 2025-07-07 19:2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下半年全球及国内需求未显著反转,化工产能增速放缓,部分行业自律,部分子行业景气有望上行,推荐顺周期弹性方向、周期成长龙头公司、稳增长品种及新质生产力赛道 [3][8][76] 2025年上半年经营复盘 总量:收入增加,利润分化 - 2025年1 - 4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化学纤维、橡胶和塑料制造业营业总收入累计同比+3.1%、 - 6.6%、 + 6.0%,利润同比 - 4.4%、 - 11.7%、 + 3.6%,盈利整体延续弱势 [6][21] - 2025年1 - 4月上述三个行业销售毛利率同比变动+0.1pct、 + 0.6pct、 - 0.4pct,期间费用率同比变动持平、 + 0.2pct、 - 0.2pct [23] 价格价差:子行业普遍低位 - 2025年原油价格波动大,煤炭价格下跌,截至6月20日CCPI较年初下滑2.8% [28] - 统计的32种主流化工品中,仅5种产品当前价差处于历史分位50%以上,占比15.6%,16种处于历史分位20%以上,占比50% [6][30] 需求端:中美博弈对出口需求带来较大不确定性 - IMF预测2025年全球GDP增速约2.8%,低于2024年,新兴市场领跑,发达经济体通胀未缓解,我国经济增速趋稳 [7][33] - 2025年4月特朗普签署关税行政令,我国出口产品需求端存在不确定性,1 - 4月化工品出口交货值略有下滑 [37] - 2024年我国化工品出口占出口总额11.6%,对美出口占化工品出口总额10.9%,部分化工品受对等关税豁免,直接出口影响有限 [43] 供给端: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子行业有望逐步自律 - 2024年化工行业资本开支增速放缓,“反内卷”政策下部分行业供给有望优化出清 [55] - 2025年部分见底行业事故频发,刺激供给,有望推动价格上涨 [55] - 2025年主要上涨品种集中于制冷剂、化肥、农药等,涨价驱动力包括行业自律、供给扰动、政策约束等 [57] 2025年下半年展望及策略 子行业景气分析:分化明显,因地制宜 - 景气底部品种关注拐点判断,如磷肥、PVC等,部分行业扩产放缓或集中度提升有望迎来拐点 [67] - 景气中游品种关注景气走向边际变化及弹性,如聚氨酯、氨基酸等,多数有景气向上机会 [67] - 资源品关注价格持续性及企业分红,如钛矿、磷矿等,国内企业出海扩张成长性值得关注 [67] - 景气下行品种关注底部判断,主流工艺现金流成本或是短期“价格底”,如丁辛醇、HDI等 [67] - 新材料赛道关注企业自身突破,如机器人材料链、AI链等 [67] 投资策略:聚焦部分顺周期+新质生产力 顺周期方向 - 弹性品种:制冷剂供给偏紧,钾肥需求增长供给少,磷化工矿石扩产有限需求好,农药库存去化部分小品种迎拐点,涤纶长丝油价和需求触底扩产少 [9][79] - 周期成长龙头:万华化学、华鲁恒升、龙佰集团、华峰化学、博源化工,景气底部成长确定 [9][79] 稳增长方向 - 民爆: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催化需求,行业整合集中,龙头业绩增长 [10][79] - 甜味剂:健康观念普及,市场需求有增长驱动力 [10][79] - 氨基酸:亚非拉饲料产量和添加比例增加,带动需求增长 [10][79] 新质生产力 - 关注机器人、AI、半导体等材料,国内企业有替代良机,关注国瓷材料、东材科技等公司 [11][79] 各细分领域分析 制冷剂 - 2024年三代制冷剂配额有序约束,行业供需平衡,2025年高集中度延续,CR3达66% [81] - 新兴国家空调普及率低,中国空调出口表现亮眼,制冷剂景气上行,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兑现 [83][88][94] 钾肥 - 行业供给成本因俄乌冲突、地缘政治、通胀等因素提升,全球氯化钾供需紧平衡向好 [96][100][107] -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减产计划落地,预计形成至少160万吨供给减量,行业景气上行 [111] - 建议关注亚钾国际、藏格矿业、盐湖股份、东方铁塔 [117] 磷矿 - 过去60多年磷矿石价格中枢上行,本轮周期需求与供给共振,景气持久 [118][125] - 预计2024 - 2025年全球供求紧平衡,2026 - 2027年实际供给未必大幅增加,景气或维持 [137] - 建议关注芭田股份、云天化、兴发集团、川恒股份 [140][142] 农药 - 2023年7月以来原药价格底部震荡,截至2025年6月13日中农立华原药价格指数同比下跌4.0%,环比上涨1.9% [141] - 国内外库存去化显著,部分小品种率先迎来拐点,建议关注扬农化工 [145][147] 涤纶长丝 - 2025Q1市场运行平稳,贸易摩擦对中长期影响有限,景气中枢有望上行 [157] - 行业扩产周期尾声,2024年产能同比下降2.3%,预计2025年新增产能约200万吨,供应增量有限 [157] - 油价下行和贸易摩擦利空已现,估值有安全边际,看好行业景气修复 [163] 民爆 - 矿山开采资本开支稳定增长,拉动民爆行业景气度,不同区域景气度分化,新疆领先 [172][176] - 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国内矿企海外扩产带动民爆企业走出去 [183][184] - 行业供给侧改革推进,集中度提高,一体化发展趋势明确,建议关注广东宏大、江南化工等 [187][191][194] 甜味剂 - 代糖符合低卡理念,市场需求有增长驱动力 [197] - 三氯蔗糖需求增速快,行业集中度高,价格战结束预计价格上涨持续,建议关注金禾实业 [200][202][207] - 阿洛酮糖国内审批有望突破,打开需求市场,建议关注百龙创园 [208] 氨基酸 - 我国出口亚非拉的赖氨酸、苏氨酸增长快,部分地区氨基酸添加比例有提升空间 [209][212] - 豆粕减量行动拉动氨基酸需求,赖氨酸新增产能释放前景气有提升空间,苏氨酸行业集中度高景气易向上 [213][216][219] - 建议关注梅花生物、阜丰集团 [225] 新质生产力 需求利好 - AI浪潮要求硬件材料升级,如半导体材料、高频高速PCB等 [227] - 折叠屏手机带来显示材料、粘结材料等新需求 [228] - 汽车智能化带来汽车涂料、激光雷达材料等新机遇 [231] - 军工产业发展带动炸药、卫星材料等化工材料需求增长 [233] - 人形机器人发展拉动电子皮肤、腱绳材料等化工材料需求 [237] 国产化替代 - 贸易摩擦推动政策支持新材料发展,看好消费电子、半导体等领域投资机遇 [238] - 建议关注国瓷材料、彤程新材、瑞丰新材等公司 [240]
呈和科技终止重组股价三连阳 营收净利9连增业绩有望延续
长江商报· 2025-07-02 11:46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终止与映日科技的重大资产重组,原因是交易双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特别是业绩承诺安排发生变化[1][2] - 重组始于2024年4月,原计划以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标的公司整体估值预计为18亿元[2][3] - 映日科技曾冲击创业板IPO失败,2022年4月申请被受理,2023年2月审核终止[4] 市场反应 - 重组终止后,呈和科技股价未出现大跌,反而连续收出三根阳线,6月27日微跌0.02%,6月30日上涨0.62%,7月1日上涨1.47%[1][6] - 与市场惯例不同,近期其他公司如光智科技收购终止后复牌股价连续两日跌逾6%[5] 映日科技概况 - 映日科技成立于2015年8月,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显示面板、触控屏、太阳能电池等领域[4] - 市场曾质疑两家公司协同效应,因产品化学成分和下游应用场景差异较大[4] 呈和科技业务优势 - 公司属于精细化工领域细分行业龙头,主营产品包括成核剂、合成水滑石、抗氧剂等,是成核剂和合成水滑石国产品牌龙头企业[7] - 通过自主研发具备超过300种不同型号助剂规模化生产能力,部分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 - 公司客户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万华化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1][8] 财务表现 - 2016-2024年连续9年实现营收净利双位数增长,营收从1.68亿元增长至8.82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27亿元增长至20.50亿元[8] - 2024年一季度延续增长势头,营收2.20亿元(+14.97%),归母净利润0.71亿元(+15.82%)[8] - 2016年以来经营现金流持续净流入[9]
突发!呈和科技终止收购……
国际金融报· 2025-06-28 12:31
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 呈和科技终止筹划两个多月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因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1] - 终止原因包括标的公司股东结构复杂、对未来经营发展规划意见不一,特别是业绩承诺安排发生较大变化[4][5] - 公司强调终止不会对业务、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也不损害股东利益[8] 标的公司映日科技概况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消费电子、光伏及汽车电子等领域[3] - 2022年曾申报创业板IPO但于2023年撤回,2019-2021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67%,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165%[3] - 主要股东包括张兵(30.09%)、天津美泰(12.61%)、罗永春(6.57%)等,合计持股53.04%[5] - 前任实控人罗永春因虚开增值税发票被判刑,新三板挂牌审查曾质疑其股权转让真实性,公司回复称与标的无关[7] 呈和科技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材料助剂产品,2021年科创板上市后业绩持续增长[7] - 2020-2024年营收从4.60亿元增至8.82亿元,净利润从1.17亿元增至2.50亿元[8] - 2025年Q1营收2.20亿元(同比+14.97%),净利润7146.43万元(同比+15.82%)[8] -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产品国产化率提升、下游应用拓展及国内外市场开拓[8] 交易背景与协同效应 - 原计划以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标的整体估值18亿元[3] - 公司认为与标的在高性能材料领域存在良好协同效应[3] - 标的曾计划在新三板挂牌,但交易终止后其资本路径存不确定性[7]
6月27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6-27 18:35
有色金属-贵金属-黄金 - 恒邦股份拟与华晟发展合资设立烟台恒邦综保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000万元 恒邦股份持股80%[1] - 湖南黄金子公司安化渣滓溪冶炼厂计划2025年6月末起临时检修停产 预计停产不超过30天[2] 电力设备-电池-锂电池 - 德福科技子公司与光伏组件头部企业A和消费电池头部企业B签订锂电铜箔供应协议 期限分别为3年和5年[3][4] 房地产-房地产开发-住宅开发 - 滨江集团以43.68亿元竞得杭州两宗住宅用地 其中杭政储出[2025]79号地块总价32.65亿元 容积率2.5[5][6] 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 - 中安科董事兼常务副总裁李凯辞职 不再担任任何职务[7][8] 基础化工-化学制品-其他化学制品 - 常青科技特种聚合材料助剂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项目正式投产 新增年产能12.05万吨[9][10] 通信-通信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 - 世嘉科技子公司中山亿泰纳因持续亏损实施临时停产[10] - 宁波华翔子公司获上海智元委托生产双足机器人产品 合作期3年[31][32] - 呈和科技终止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32] 煤炭-煤炭开采-动力煤 - 甘肃能化获准发行不超过20亿元公司债券 有效期24个月[10][11] 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 - 硕世生物获肺炎支原体核酸检测试剂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有效期至2030年6月[12][13] - 九强生物获日本专利局颁发的检测样本前带现象量化方法发明专利[25][26] 机械设备-通用设备-机床工具 - 亚威股份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深交所受理[13][14] 交通运输-铁路公路-公交 - 三峡旅游拟使用不超过7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4][15] 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 国药现代子公司盐酸戊乙奎醚原料药获批上市[16][17] - 恒瑞医药子公司HRS-8829注射用浓溶液获临床试验批准 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22] - 华东医药子公司注射用HDM2020获临床试验批准 靶向FGFR2b治疗晚期实体瘤[29] 国防军工-地面兵装-地面兵装 - 内蒙一机子公司签订1.3亿元铁路货车采购合同 需在2025年7月31日前交付[18][19] 社会服务-专业服务-检测服务 - 西高院拟使用不超过5.4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19][20] 基础化工-化学制品-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 天新药业3股东自愿延长股份锁定期6个月至2026年1月11日[22][23] 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 - 联得装备预中标京东方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 金额1.57亿元[30][31] 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 北特科技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亿元 用于泰国丝杠生产基地建设[29][30] 钢铁-特钢-特钢 - 西宁特钢拟向控股股东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38][39] 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 芯原股份发布ZSP5000系列边缘智能数字信号处理器IP[41] 轻工制造-包装印刷-纸包装 - 中荣股份董事长黄焕然取保候审并恢复职务[42][43] 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其他自动化设备 - 思泰克拟1200万元增资光刻胶企业华睿芯材 持股3.75%[43][44] 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其他专用设备 - 赛象科技预中标5.33亿元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运输工装项目[45] 轻工制造-包装印刷-综合包装 - 海顺新材拟收购广东正一包装100%股权[46][47] 家用电器-家电零部件-家电零部件 - 同星科技与海信签署战略供应商合作备忘录 拟投资1000万元建青岛制造基地[35] 基础化工-塑料-其他塑料制品 - 永利股份子公司拟增资控股永利墨西哥 持股比例将达72%[36] 建筑装饰-基础建设-园林工程 - 汇绿生态大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股份[37]
呈和科技终止收购映日科技51%股权,股东分歧致重组失败
搜狐财经· 2025-06-27 10:17
交易终止公告 - 呈和科技宣布终止以现金方式收购芜湖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 [1] - 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共识导致重组计划终止 [1] - 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未签署正式协议因此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3] 交易终止原因 - 映日科技股东结构复杂且各股东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规划存在分歧 [3] - 业绩承诺方安排发生较大变化导致关键条款不确定性增加 [3] - 经过审慎研究后各方一致同意终止交易并签署终止协议 [3] 映日科技业务价值 - 映日科技是专业从事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4] - 产品应用于半导体显示面板、触控屏、太阳能电池等制造领域 [4] - 产品种类涵盖陶瓷化合物靶材、金属非金属单质靶材及合金靶材 [4] 潜在协同效应 - 显示领域对有机材料的需求为呈和科技成核剂产品提供应用空间 [4] - 蒸镀材料新业务与呈和科技主营产品同属高分子有机材料范畴 [4] - 双方可在客户资源共享、品牌影响力、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 [4] - 技术优势互补可共同攻克显示领域有机材料技术难题 [4]
688625,重大重组终止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22:30
收购终止事件 - 呈和科技终止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 交易原计划以现金方式完成 标的公司整体估值约18亿元 [2][5] - 终止原因为映日科技股东结构复杂 且双方对未来经营发展规划存在分歧 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 特别是业绩承诺安排发生较大变化 [7] - 交易终止不会导致违约责任 对现有业务及财务状况无不利影响 公司承诺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9][10] 标的公司业务协同性 - 映日科技主营高性能溅射靶材研发生产 其蒸镀材料新业务与呈和科技高分子有机材料存在化学合成工艺协同性 [5] - 收购原计划通过客户资源共享和品牌协同效应 帮助呈和科技快速切入显示行业 [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呈和科技营业收入8.82亿元(同比+10.31%) 净利润2.50亿元(同比+10.68%) 连续十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10]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20亿元(同比+14.97%) 归母净利润7146.43万元(同比+15.82%) 扣非净利润6818.98万元(同比+12.15%) [10] - 截至公告日公司总市值57.23亿元 股价30.39元/股(单日跌幅2.5%) [11] 公司主营业务 - 呈和科技成立于2002年 主营特种高分子材料助剂 包括成核剂 合成水滑石 抗氧剂 复合助剂等产品 [5]
呈和科技(688625) - 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的提示性公告
2025-06-26 19:0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4月7日拟现金收购映日科技不低于51%股权[1][3] - 2025年6月27日公告终止重大资产重组[10] 终止原因及影响 - 因股东结构复杂等未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而终止[4] - 终止不涉内部审议,各方无违约责任,无不利影响[4][5] 后续承诺 - 自公告日起至少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组[6]
呈和科技: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快讯· 2025-06-26 18:40
公司收购终止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芜湖映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低于51%股权的事项终止 [1] - 终止原因为交易各方未能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 - 交易各方已签署《收购意向协议之终止协议》 [1] 交易状态及影响 - 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 未涉及公司内部审议决策程序 [1] - 终止事项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1] - 终止不会对公司业务开展 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1]
研判2025!中国成核剂行业概述、主要应用领域、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产销量分析:制造业高端化转型的关键助剂,市场需求随产业升级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4 09:53
行业概述 - 成核剂是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等不完全结晶塑料的功能性助剂,通过改变树脂结晶行为提升制品透明性、刚性、热变形温度等物理机械性能 [2] - 按化学结构分为无机成核剂和有机成核剂 [2] - 2024年中国成核剂需求量达1.3万吨,同比增长18.18% [1][12] 行业发展历程 - 萌芽期(20世纪80年代前):依赖进口,应用局限于纺织、陶瓷等传统领域 [3] - 技术积累期(1980s-1990s):国内科研机构如山西省化工研究院开始自主研发,应用扩展至塑料、橡胶领域 [3] - 快速成长期(2000s-2010年):聚烯烃材料普及推动需求上升,呈和科技等企业打破进口垄断 [3] - 高端化发展期(2010年至今):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应用于5G通信、3D打印等高端领域 [4]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对甲苯磺酸、环己烷等化工原料,设备包括反应釜、结晶釜等 [6] - 中游:成核剂生产制造环节 [6] - 下游:应用于改性塑料、生物医药、食品包装等领域 [6] - 2024年中国聚乙烯/聚丙烯产能分别达3431万吨(+5.86%)和4369万吨(+9.39%),直接带动成核剂需求 [8] 行业现状 - 2024年全球成核剂市场规模9.68亿美元,同比增长2.87% [10] - 中国制造业高端化转型推动高性能塑料需求,成核剂在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领域应用显著增长 [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呈和科技:国内龙头,拥有160种成核剂型号,β晶型增韧成核剂为全球首创,2024年销量0.97万吨(+32.03%),毛利率55.91% [14][16] - 烟台只楚化学:专注山梨醇类成核剂,ZC-3型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获34项专利 [18] - 外资主导格局被打破:美利肯、BASF等仍占高端市场,但本土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如万华化学收购韩国企业)加速替代 [14]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创新:开发环保、高效、多功能化产品(如抗静电/阻燃成核剂),探索复配技术 [20] - 应用拓展: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推动高端改性塑料需求,生物基成核剂受青睐 [22] - 国产化率提升: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提高竞争力,但市场竞争将加剧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