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飞龙股份(002536)
icon
搜索文档
飞龙股份:公司目前民用领域电子泵最大产能120万只/年,可以满足当前液冷业务的快速增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6 17:04
公司液冷产品客户覆盖 - 公司液冷热管理产品已供货及建立联系的客户包括HP项目、申菱环境、亚浩电子、台达、金运、维谛、海悟、深圳兴奇宏、英维克、万邦数字、曙光数创等40多家企业 [1] - 具体客户情况详见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1] 电子泵产能情况 - 公司民用领域电子泵最大年产能达120万只 [1] - 当前产能可满足液冷业务快速增长需求 [1] - 后期将根据客户需求情况适时调整增加产能 [1] 业务对接关系 - 公司通过维谛技术间接供货英伟达GB300液冷系统(根据投资者提问内容推断) [1] - 每个英伟达GB300机架采用电子液冷泵数量未在回复中明确说明 [1]
飞龙股份涨2.00%,成交额1.8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99.0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1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6日盘中股价上涨2%至25.97元/股 成交额1.80亿元 换手率1.29% 总市值149.2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99.05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3.27%和3.48%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1.57%和17.48%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30.23% 近5日涨5.01% 近20日跌20.70% 近60日涨78.24% [1]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1日净卖出5988.28万元 买卖总额占比分别为6.49%和8.81%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 收入构成以热管理部件为主(发动机节能减排部件48.69% 发动机重要部件38.78% 新能源部件8.5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2亿元同比下降8.67% 归母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14.4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7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5.02亿元 [3] - 股东户数11.80万户较上期增加11.32% 人均流通股4613股减少10.17% [2] 股东结构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31.39万股(第六大股东)较上期减少272.20万股 [3] - 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新进持股247.52万股成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3] 行业属性 - 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细分领域为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2] - 概念板块涵盖长安汽车概念 汽车热管理 无人机 机器人等 [2]
飞龙股份跌2.04%,成交额2.8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010.8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5 10:18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5日盘中下跌2.04%至25.51元/股 成交额2.84亿元 换手率2.03% 总市值146.6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010.86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805.16万元 大单净卖出2205.70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26.15% 近5日涨4.46% 近20日跌21.70% 近60日涨81.70% [1] - 年内5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1日净卖出5988.28万元 买入占比6.49% 卖出占比8.81%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 收入构成:发动机热管理节能减排部件48.69% 重要部件38.78% 新能源热管理部件8.5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62亿元 同比减少8.67% 归母净利润2.10亿元 同比增长14.4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74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5.02亿元 [3] - 股东户数11.80万户 较上期增加11.32% 人均流通股4613股 减少10.17% [2] 股权结构与机构持仓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31.39万股 较上期减少272.20万股 位列第六大股东 [3] - 鹏华创新未来混合新进持股247.52万股 成为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概念板块包括长安汽车概念/汽车热管理等 [2]
液冷新突破 高增长概念股曝光
证券时报网· 2025-09-12 08:02
技术突破 - 北京大学提出新型复合嵌入式微流结构 使用单相水冷却液实现3000W/cm²超高热流密度芯片冷却 [1] - 单位面积冷却功耗降低至0.9W/cm² 每消耗1份电量可带走超过3000份热量 [1] - 该技术为下一代高性能芯片热管理提供重要路径 [1] 市场表现 - A股30余只液冷概念股中有7只个股年内股价翻番 [1] - 思泉新材股价涨幅超365% 公司液冷产品主要为液冷散热模组 [1] - 大元泵业 英维克 飞龙股份 荣亿精密等相关个股股价均实现翻番 [1] 机构关注 - 下半年以来飞龙股份 依米康 银轮股份 领益智造 苏州天脉 华峰铝业等获机构多次调研 [1] - 15只液冷概念股有3家及以上机构关注 [1] - 银轮股份 浪潮信息 英维克等有20家以上机构关注 [1]
股东户数降幅榜:56股最新股东户数降逾一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9-10 20:04
股东户数变化概况 - 截至8月31日共有772只个股公布股东户数数据 其中386只股东户数较上期(8月20日)下降 占比50% [1][3] - 股东户数降幅超过10%的个股有56只 降幅居前的包括博苑股份(-26.59%)、亚联机械(-25.51%)和飞龙股份(-25.35%)[3] 筹码集中股市场表现 - 最新一期筹码集中股(8月21日至8月31日)平均下跌1.38% 但部分个股涨幅显著 其中博苑股份上涨115.81%、开创电气上涨84.58%、幸福蓝海上涨61.61% [3] - 上一期(8月20日数据)筹码集中股监测显示 这些股票8月11日以来平均上涨2.47% 但跑输同期沪指涨幅(4.87%) 仅31%的个股获得超额收益 [2] - 股东户数降幅超一成个股中 安培龙期间涨幅达52.93% 菲林格尔上涨27.48% 奕东电子等涨幅居前 [2][5] 行业分布特征 - 筹码集中股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49只)、基础化工(44只)和电力设备(32只)行业 [3] - 电子行业有32只个股上榜 医药生物行业有23只 计算机行业有16只 [3][4][5][6][7][8][9][10][11][12][13][14][15] 重点个股表现 - 博苑股份股东户数下降26.59%至9715户 筹码集中期间股价上涨115.81% 换手率428.30% 主力资金净流入1.95亿元 [3] - 亚联机械股东户数下降25.51%至7337户 但股价微跌0.06% 期间主力资金净流出2108.96万元 [3] - 东山精密股东户数下降18.07% 期间股价上涨38.09% 宏盛股份股东户数下降15.66% 股价上涨38.18% [3][4] 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 股东户数数据来自交易所互动平台 公司通常在每月10日、20日和月末披露 [1] - 以往三期分别有780家、898家和1141家公司在互动平台透露股东户数 本次统计772家公司8月31日数据 [1] - 统计剔除近两个月上市次新股 数据来源为证券时报网旗下数据宝 [15]
飞龙股份:公司2025年上半年液冷领域产品销售情况及客户情况请关注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日报网· 2025-09-09 20:13
公司信息披露 - 公司表示2025年上半年液冷领域产品销售情况及客户情况将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披露 [1] - 后续若有达到深交所披露标准的项目 公司会及时进行披露 [1]
飞龙股份:公司在液冷领域的产品主要包括电子泵系列和温控阀系列
证券日报网· 2025-09-09 18:40
液冷产品布局 - 公司目前在液冷领域的产品主要包括电子泵系列和温控阀系列 [1] - 未来将逐步拓展至集成模块产品 [1] 技术研发方向 - 当前技术方案以液冷板为主 [1] - 公司积极推进浸没式液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1] 市场发展策略 - 公司持续紧跟市场需求 [1] - 选择符合行业趋势并适合自身发展的方向稳步推进 [1]
飞龙股份(002536.SZ):目前公司在液冷领域的产品主要包括电子泵和温控阀系列产品
格隆汇APP· 2025-09-09 17:47
公司液冷产品布局 - 目前产品主要包括电子泵和温控阀系列产品[1] - 未来将逐步拓展至集成模块产品[1] 液冷技术发展路径 - 当前技术方案以冷板式液冷为主[1] - 积极推进浸没式液冷技术的研发与应用[1]
飞龙股份(002536.SZ):目前液冷领域产能可以支持液冷业务的快速增长
格隆汇· 2025-09-09 17:47
液冷业务产能 - 公司目前液冷领域产能可以支持液冷业务的快速增长 [1] - 后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增加 [1]
飞龙股份(002536) - 002536飞龙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09
2025-09-09 17:12
公司概况与业务定位 - 子公司航逸科技成立于2025年7月,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专注于数据中心、风光储能及充电桩等民用领域液冷泵研发生产 [1] - 公司提供覆盖16W—22kW功率范围的全系列IDC液冷循环泵解决方案,包括模块化侧挂式、机架内及行级冷板液冷泵 [1]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服务器液冷、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液冷、机器人、低空经济、5G基站、充电桩液冷、氢能液冷、风光储能液冷等超10个前沿领域 [2] 技术优势与产能布局 - 液冷领域产品以冷板式技术为主,同时推进浸没式液冷技术研发,产品线涵盖电子泵和温控阀系列,未来将拓展集成模块产品 [2] - 竞争优势体现在先发优势、客户优势和平台化设计,通过定制开发实现长寿命、轻量化、小体积和高性价比 [2] - 当前产能可支持业务快速增长,后期将根据客户需求适时调整增加产能 [2] 战略规划与发展路径 - 构建四条增长曲线:稳固车端热管理业务、以泰国公司为支点拓展海外市场、将热管理技术延伸至超10个高科技领域、推进与机器人等前沿产业融合 [3] - 机器人领域布局采取双路径:基于电机控制器技术提供核心零部件,以及针对关节散热需求提供液冷方案 [3] - 已与部分整车客户展开机器人领域产品合作研发,并通过台湾客户向海外服务器液冷市场拓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