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斯顿(002747)

搜索文档
2025上半年中国机器人市场格局重塑,头部品牌引领增长
机器人圈· 2025-10-09 18:11
公司市场地位 - 2025年上半年,埃斯顿连续两个季度位居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出货量首位,市场份额达到10.5%(含旗下品牌埃斯顿酷卓)[1] - 同期,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进一步提升至55.3%,较2024年全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 [1] 技术平台升级 - 2025年初,埃斯顿推出新一代开放式控制平台NGC,并发布支持二次开发的ERI操作平台,提供多类API接口、开发套件及SDK工具,支持4ms级实时通信 [4] - 该平台可实现多机器人协同、外部轴联动以及与视觉、力控等传感器的深度集成,加速机器人在复杂产线中的部署效率 [4] - 通过融合运动控制、机器视觉与轻量化AI算法,部分应用已实现“免示教”编程,推动工业机器人向具备自主判断能力的“工业智能体”转型 [4] 工艺与解决方案 - 2025年7月,埃斯顿防爆型喷涂机器人通过认证,标志着公司在金属加工领域完成了从压铸、冲压、折弯到焊接、打磨、喷涂的全工艺链覆盖 [5] - 公司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家居、建材、家电等一般工业领域,并逐步向汽车制造高端场景渗透,采用“模块化菜单式”方案配置,推动业务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转型 [5] - 该策略被视为应对行业同质化竞争、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的关键路径 [6] 全球化布局 - 截至2024年底,埃斯顿已在全球设立75个业务网点,并于2025年7月底在波兰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7] - 公司形成中国5大、海外3大生产基地的产能布局,通过“Local for Global”模式从产品出口转向本地化运营 [7]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三大趋势:AI与端侧智能技术加速融合、应用场景由广度扩张转向深度落地、国产厂商在技术、供应链和品牌影响力方面持续追赶 [8] - 行业竞争逻辑正从价格竞争走向价值竞争,从单机性能比拼转向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较量 [8]
埃斯顿(002747) -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2025-10-09 16:30
股票代码:002747 股票简称:埃斯顿 公告编号:2025-063 号 一、进行现金管理的审批情况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分别于第五届董事会 第十三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 《关于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公司及 子公司拟对最高余额不超过人民币 10 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适时进行现金管理, 投资于流动性好、安全性高的中、低风险理财产品;在上述额度内可滚动使用暂 时闲置的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应严格遵守审慎投资原则,选择 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中、低风险短期的投资品种,以及进行结构性存款、 大额存单、国债逆回购、收益凭证、资管计划等方式的短期现金管理。具体内容 详 见 2025 年 4 月 29 日 、 2025 年 5 月 22 日 披 露 在 巨 潮 资 讯 网 (http://www.cninfo.com.cn)的相关公告。 二、本次使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基本情况 1、公司以人民币 5,000 万元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购买中信银行的共赢智信汇 率挂钩人民币结构性存款 A14018 ...
中国工业技术 - 小幅上调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展望,并上调 8 只工厂自动化股票的目标价与每股收益-China Industrial Tech_ Slightly revise up China Industrial Automation market outlook and raise TP_EPS for 8 FA stocks
2025-10-09 10: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工业自动化与工业科技领域 包括工厂自动化、激光设备、机器视觉、机器人、电池设备、生产软件等细分行业 [1][2][8] * 报告覆盖并调整了8家工厂自动化公司的目标价和每股收益预测 具体公司包括汇川技术、大族激光、怡合达、双环传动、宝信软件、锐科激光、埃斯顿、禾川科技 [2][8][9]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展望上调与投资主题 * 基于2025年9月底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调研 企业信心出现超预期的温和改善 主要驱动因素包括特定向好的终端市场、海外扩张以及行业整合对龙头公司的利好 [2] * 因此 将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增长预期从之前的-1%/-3%/-2%上调至2025E/26E/27E的0%/-1%/0% [2][6][7] * 积极因素包括:1)科技产业等几个有利的终端市场 特别是AI相关硬件生产和配备最新AI技术可能刺激升级需求的消费电子 [5];2)AI驱动的新产品和新需求 例如质量检测、预测性维护、能源管理等 [5];3)制造商的海外扩张也惠及中国需求 部分公司受益于客户尤其是领先制造商的海外扩张 [5] 风险与行业趋势 * 下行风险包括:1)电池资本开支复苏不可持续 考虑到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从2026年开始减速 国内电池设备订单激增态势可能在未来缓和 [8];2)反内卷可能导致部分终端市场经历至少2-3年的整合 清理冗余产能并驱动竞争理性化 限制这些领域的资本开支增长 [8] * 关键行业趋势包括:1)工厂自动化优于过程自动化 [8];2)龙头公司地位更有利 例如汇川技术明显跑赢行业 受益于进一步的国产替代、海外扩张以及聚焦于正在加速整合的顶级客户 [8];3)科技终端市场表现优异 [8] 具体公司投资观点 * **汇川技术**:看好其增长前景 核心产品变频器/伺服系统在国内市场份额已达25%/34% 仍具海外市场机遇 目标价82.5元基于35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10][12] * **怡合达**:看好其现代化中国制造和工厂自动化供应链的商业模式 预计2024-26年营收/净利复合年增长率为21%/19% 目标价33.9元基于32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13][14] * **双环传动**:中国最大的齿轮制造商之一 预计其市场份额将从2022年的12%增长至2025年的17% 目标市场规模为650亿元 目标价44.8元基于25倍2026年预期市盈率 [15][16] * **埃斯顿**:国内工业机器人龙头 但面临不利终端市场敞口高、毛利率停滞、人形机器人业务前景不确定等风险 给予卖出评级 [25][26] * **禾川科技**:工厂自动化运动控制供应商 伺服系统对新能源终端市场敞口高 增长温和 对增长前景持谨慎态度 给予卖出评级 [27][28][29]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详细列出了覆盖公司的估值变化表 包括目标价变动百分比和2025至2030年的每股收益调整 [9] * 提供了涵盖工厂自动化/机器人、激光、机器视觉、生产软件等多个细分领域的详细可比公司估值数据表 [30][31] * 报告包含大量监管披露信息 包括评级分布、投资银行关系、潜在利益冲突声明等 [33][41][44]
研判2025!中国水平多关节机器人行业政策、销量、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前景展望:国产化进程加速突破,推动SCARA机器人规模增至28.3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04 08:22
行业概述 - 水平多关节机器人(SCARA)属于圆柱坐标型工业机器人,具有四个运动自由度,特点为负载小、速度快,适用于快速分拣、精密装配等场景,尤其在3C行业应用广泛 [5] - 与垂直多关节机器人相比,水平多关节机器人以高速度和平面内精准操作见长,适用于平面化流水线生产 [6] - 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水平多关节机器人是工业机器人中的第二品类,销量占比超过20% [1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水平多关节机器人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5.5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03%,预计2025年将增至28.32亿元 [1][12] - 中国水平多关节机器人销量从2020年的4.63万台增长至2024年的7.03万台,预计2025年销量将达7.45万台 [11][12] - 全球水平多关节机器人市场规模2024年约为68.8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78.22亿美元,亚太地区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 [10]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国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与工业自动化转型升级的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例如2024年河南省的制造业“六新”突破方案和2025年工信部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方案 [6] - 3C行业是主要需求驱动力,一条电子生产线往往需要上百台机器人支持,随着3C行业市场持续扩大,需求尤为旺盛 [1][12] - 上游核心零部件如减速器、伺服系统的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减速器国产品牌占比提升约18.76个百分点,伺服系统国产品牌占比提升约22.46个百分点 [11] 产业链与核心技术 - 产业链上游为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减速器(占机器人总成本约35%)、伺服系统、传感器等 [7][8] - 减速器是技术壁垒最高的核心部件,在水平多关节机器人中主要应用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 [8] - 中国减速器行业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19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48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510亿元 [8] 竞争格局 - 全球水平多关节机器人行业集中度较高,爱普生(EPSON)以约30%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全球首位 [14] - 市场竞争分为三大梯队:第一梯队为爱普生、发那科、安川等国外厂商;第二梯队包括台达电子、埃斯顿、汇川技术等国内企业 [14] - 国产品牌市场占比有较大提升,2020年汇川技术与台达SCARA机器人出货量分居国内第一、二位 [11] 重点企业分析 - 埃斯顿作为国内SCARA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产品覆盖3kg到1000kg负载,2025年上半年其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营业收入为20.92亿元,同比增长26.56% [14] - 汇川技术SCARA机器人在2020年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位居国产品牌第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 [15] 技术发展历程 - 国外技术成熟,日本山梨大学于1978年率先发明SCARA机器人,爱普生等公司通过创新设计在速度、可靠性和负载能力上取得显著进步 [10] - 中国发展起步较晚,熊猫电子于1992年设计制造第一台SCARA装配机器人,上海交通大学于1995年研制出“精密一号装配机器人” [1][12] 未来发展趋势 - 智能化:通过集成高精度视觉识别、力控传感和机器学习算法,提升机器人的自主决策与自适应能力 [17] - 集成化:机器人将与生产线、物流系统及云端管理平台深度集成,形成协同作业的有机整体,提供“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18] - 轻量化:采用新型材料和创新结构设计降低本体重量,提升运动速度和能效,尤其适合3C电子、半导体等紧凑型场景 [19]
2100次调研!外资机构最新动向!
证券时报· 2025-09-30 22:28
外资机构A股调研活跃度 - 今年下半年以来共有442家外资机构对A股公司进行了近2100次调研 [1] - 8月跨境资金净流入32亿美元,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 [1][7] - Point72 Asset Management下半年合计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了70次调研,位居首位 [4] 外资调研行业与公司焦点 - 外资机构调研高度聚焦于机械、电子、电气、医疗等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 [1] - 电气部件与设备行业以451家次调研数据位列第一,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等细分行业调研次数均在200家次以上 [2] - 汇川技术下半年获得了419家机构32次调研,其中外资机构达188家 [2] - 埃斯顿下半年获得了176家机构13次调研,其中107家为外资机构 [2] - 华明装备下半年获得了225家机构27次调研,其中101家为外资机构 [2] 科技与高端制造领域具体进展 - 汇川技术正积极开发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人形机器人相关的零部件产品 [3] - 埃斯顿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投入,布局大模型、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 [3] - 奥比中光表示其Gemini系列双目结构光相机及Femto系列iToF相机可满足人形机器人在复杂应用场景的需求 [4] 主要参与机构及动向 - 高盛下半年对A股上市公司调研次数达63次,仅次于Point72 [5] - IGWT Investment下半年调研次数为52次 [6] - 美银证券、花旗环球、野村证券、摩根士丹利等知名外资机构下半年以来调研次数均在30次以上 [6] 外资对中国市场观点与资金流向 - 瑞银投资银行观察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7] - 高盛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建议逢低吸纳,并看好民企龙头、人工智能、反内卷及股东回报等投资主题 [8] - 截至9月19日当周,追踪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股票和债券的交易所交易产品资金流入规模最大 [7]
埃斯顿:公司通过参股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5:57
公司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通过参股南京埃斯顿酷卓科技有限公司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 [1] - 参股公司业务包含人形机器人关节执行器、控制系统(包括软件及算法等) [1] -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聚焦于工厂生产线 [1]
金融调研 | 江浙沪具身智能产业快速运转背后:机器人的“金融总动员”
第一财经· 2025-09-29 20:09
长三角机器人产业政策与金融支持 - 资金安排、融资渠道与政策性补贴是产业链快速运转的关键动力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具身智能"列为推动科技与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 [1] - 上海出台《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单项目最高补贴5000万元 [2] 上海擎朗智能科技发展 - 公司是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头部玩家,2024年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 [2][3] - 全球出货量已超过10万台,业务覆盖6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城市,全球机器人总服务次数超过12.3亿次 [2] - 采用通用型与专用型结合战略,在餐饮、医疗、零售等场景快速落地,并根据当地需求调整产品 [3] - 浦发银行为其搭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提供外汇资本项目服务及本外币资金保值增值工具 [3] - 全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年内落地,张江机器人谷链接上下游企业70余家 [5] 江苏埃斯顿自动化发展模式 - 公司秉持"工业机器人+并购驱动"模式,通过并购德国、英国等地企业整合高端技术链条 [6] - 银行贷款及产业基金投资支撑其高额并购带来的现金流压力 [6] - 浦发银行南京分行为克鲁斯并购项目提供7年期贷款,采用从上市公司担保转为信用类并购贷款的"动态授信"模式 [8] - 公司成长带动南京江宁区形成机器人产业集群,关联企业超过150家,浦发银行南京分行为区内近100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9] - 江苏无锡、苏州、南京、常州等地已形成关键零部件"一企带链、一链成片"的产业格局 [9] 浙江弘顺智能及养老机器人应用 - 公司研发的养老机器人"阿铁"能提醒服药、定时巡房、视频通话,已进入浙江50多家养老院 [10][12] - 养老机器人需求正从试点走向规模化,契合中国2035年65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亿的结构性趋势 [12] - 浦发银行杭州分行为其提供1.2亿元贷款支持后续研发 [12] - 浙江省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年产值突破5700亿元,杭州企业利润总额占比超七成,形成以杭州为核心向环杭州湾地区辐射的格局 [13] 金融产品创新与支持 - 浦发银行通过"浦投贷"等产品为早期硬科技企业提供融资解决方案,例如为绍兴某心脏介入手术机器人企业提供1000万元授信支持 [13] - "浦投贷"是浦科系列"5+7+X"中的核心产品,通过股权投资与银行信贷联动提供资金支持 [13]
埃斯顿携全新机器人新品、行业解决方案、AI+数字化技术闪耀工博会!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29 18:11
行业发展趋势 - 工业制造领域正持续向智能化与柔性化变革,智能机器人成为制造生态的智能节点,推动生产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1] - 极致的柔性化赋予生产线前所未有的弹性与敏捷,其意义在于重塑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响应市场的关键能力 [1] 公司市场地位与战略 - 公司以“数智领航、生态共赢”为主题,聚焦智能化、柔性化制造,展示了从工业机器人到数字化平台的全产业链创新成果 [4] - 根据MIR睿工业数据,公司工业机器人上半年出货量首次超越外资品牌,登顶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首位,市场份额达到10.5% [4] - 公司市场份额的提升将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国产化率提升至55.3% [4] 核心产品与技术突破 - 重磅推出国产首款负载高达1200kg的六关节机器人ER1200-3300,实现核心部件100%国产化,突破双电机同步控制等关键技术 [7] - 推出整机防爆重载工业机器人ER180-3100-PL-EX,防爆等级达Ex db pxb lIC T5 Gb,专为石油化工等高危环境设计 [10] - 防爆机器人工作站集成防爆机器人、高精度力控工具与AI 3D视觉系统,实现柔性打磨、轨迹自主规划,具备IP67防护与EX防爆认证 [12] 智能化与软件生态 - TRIO控制器通过AI技术实现智能检索、自动选型、代码生成功能,支持自然语言描述需求,将项目落地周期缩短50% [15] - TRIO控制器通过MotionXR技术在虚拟仿真中一比一还原设备,实现软硬件一体化与全流程可视化,适用于多场景数字孪生 [15] - 展出EstunEditor、E-Care、E-Noesis等系列工业软件及远程运维平台,构建覆盖机器人编程、远程运维、云平台管理的完整工业软件生态 [53] 多机协同与高精度控制 - iER.OS多机智控系统采用纯国产全自主技术,通过单控制器、单示教器实现一控多机,配置效率提升50% [18] - 系统将绝对定位精度提升5倍以上,单控制器支持4机联动并可扩展至8机以上,实现全要素协同与云边一体化 [18] - 双机绕点绝对精度展示实现0.2mm的绝对定位精度,领先行业一个数量级,保障精密制造与装配任务的准确性 [25]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 六轴机器人视觉飞拍解决方案实现高速拍照,平均0.2秒/点位,速度为传统定点拍的5-20倍,重复定位精度达±0.03mm [40] - 五轴精密点胶解决方案支持五轴、八轴、十轴联动,可降低80%调试时间、提升20%生产节拍,胶路精度达0.02-0.05mm [42] - 半导体先进封装解决方案采用Trio高性能运动引擎,实现微秒级整定、纳米级定位,力控精度<30g [44] - 钣金自动化折弯单元集成机器人技术、视觉定位与智能控制,应对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实现高精度、高效、低能耗的折弯自动化 [46] 激光加工技术 - EL-PC6000平面激光切割系统具备智能激光控制器调高器一机解决,支持微联、分段穿孔、闪电穿孔等主流切割工艺 [30] - 激光振镜精密飞行加工解决方案实现无限幅面、无缝拼接的微米级激光加工,具备微米级超高加工精度,支持导图即加工 [32]
自动化设备板块9月29日涨2.22%,信邦智能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1.47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29 16:45
板块整体表现 - 自动化设备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22% [1] - 上证指数上涨0.9%报收3862.53点 深证成指上涨2.05%报收13479.43点 [1] 领涨个股表现 - 信邦智能(301112)领涨板块 收盘价53.75元 涨幅9.52% 成交量5.92万手 成交额3.16亿元 [1] - 华工科技(000988)涨幅7.54% 收盘价99.15元 成交量86.20万手 成交额84.12亿元 [1] - 海希通讯(831305)涨幅6.83% 收盘价22.38元 成交量4.45万手 成交额9893.95万元 [1] - 固高科技(301510)涨幅5.67% 收盘价35.03元 成交量12.38万手 成交额4.29亿元 [1] - 伟创电气(688698)涨幅4.59% 收盘价88.78元 成交量6.19万手 成交额5.42亿元 [1] 下跌个股表现 - 东杰智能(300486)跌幅7.16% 收盘价22.18元 成交量45.39万手 成交额10.10亿元 [2] - 常辅股份(871396)跌幅4.70% 收盘价28.20元 成交量3.12万手 成交额8866.73万元 [2] - 智信精管(301512)跌幅2.95% 收盘价48.03元 成交量2.50万手 成交额1.21亿元 [2] - 三丰智能(300276)跌幅2.45% 收盘价9.95元 成交量57.66万手 成交额5.72亿元 [2]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47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3.06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59亿元 [2] - 华工科技(000988)主力净流入4.46亿元 占比5.30% 游资净流出1.50亿元 占比-1.79% [3] - 中控技术(688777)主力净流入1.52亿元 占比13.02% 游资净流入67.99万元 占比0.06% [3] - 埃斯顿(002747)主力净流入7576.96万元 占比8.44% 游资净流出2801.73万元 占比-3.12% [3] - 绿的谐波(688017)主力净流入6861.28万元 占比5.76% 游资净流出1811.63万元 占比-1.52% [3]
中国工业:CIIF Trip调研收获 -自动化需求前景稳健,尤其是人工智能相关设备-China Industrials-CIIF Trip Takeaway Solid Automation Demand Outlook, Esp AI-related Equipment
2025-09-29 10:0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中国工业自动化、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设备及关键零部件行业[1] * 涵盖的公司包括汇川技术、埃斯顿、英维克、汉钟精机、Circuit Fabology Microelectronics、无锡信捷、安徽合力、SBT Ultrasonic、英利汽车、施耐德、Dobot、Orbbec、Seer Robotics等14家参会企业[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自动化需求前景乐观,国产品牌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 大多数中国自动化公司对需求前景持乐观态度,主要驱动力来自电池、物流、电子、半导体和机床等关键领域[4] * 汇川技术、埃斯顿、信捷等公司预计2025年订单和收入将实现两位数同比增长[4] * 价格竞争不如预期激烈,埃斯顿指出来自关键客户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订单盈利能力和应收账款略有改善[10] * 欧洲品牌(如西门子、ABB)和日本品牌(如Misumi、三菱电机、欧姆龙)在与国产品牌竞争时更倾向于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而部分日本品牌(如安川电机、THK)则专注于高端市场[9] * 关税影响有限,几乎所有公司都表示受关税影响较小[10] "AI+"成为核心主题,AI相关需求强劲并成为资本开支新驱动力 * 2025年工博会的主题是"新型工业化与智能制造韧性",AI被无缝集成到旨在提升智能化、效率和质量的解决方案中[3] * AIDC(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设备需求持续强劲,表现为新订单稳健、盈利能力健康以及持续产能扩张[12] * AI及其物理应用是设备资本开支上升周期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催生了对智能机器人、PCB设备、液冷系统、燃气轮机等的新需求[12] * 汉钟精机管理层对PCB资本开支上升周期延续至2026年表示乐观,并计划大幅扩大设备产能[12] * 英维克管理层指出自2025年第三季度起国内液冷需求上升,并预计海外服务器端冷却业务规模收入可能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确认[12] 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快速发展,应用场景拓宽 * 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发展全面提速,更多公司推出全系列组件和执行器,包括汇川技术、施耐德、NSK等主要厂商,以及Novanta、禾赛科技等细分领域领导者[14] * 智能机器人在各种专业场景中的采用正在加速,尽管通用人形机器人应用仍是长期前景[14] * 汇川技术推出了系列人形和新大型PLC产品,相关产品已处于量产阶段,预计2026年将获得小批量订单,并与国内外客户展开合作[22] * 无锡信捷推出了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和编码器等与人形机器人相关的产品[34] * Dobot发布了轮式人形机器人ATOM-M,并计划在年底推出新版本人形机器人[51] 产品创新与精密制造能力提升 * 汇川技术和无锡信捷今年均推出了大型PLC产品,并获得了小批量初始订单[4] * 汇川技术在工博会展示了其智能机器人焊接操作岛,配备了自研熔池摄像头,实现了实时监控和更高的操作灵活性[4] * 尽管与全球老牌企业相比仍存在差距,但精密产品制造仍是重点改进领域,例如施耐德通过精度和有效负载优势区分其丝杠产品[13] * 汇川技术在上半年获得了国内机床客户的订单,并展示了可扩展的生产能力,目标是到2028年实现40万台的产能[13] * 英利汽车专注于高端铸件(如燃气轮机和航空发动机叶片),并与西门子能源、贝克休斯、GE航空航天等国际客户深化合作[13] 其他重要内容 具体公司业绩指引与展望 * 汉钟精机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1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其中3C业务增长30%,PCB业务增长约50%至50亿元人民币,全年毛利率和净利率较上半年将略有改善[26] * 汉钟精机PCB设备新订单预计在2025年达到约60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将其PCB设备产能翻倍至约100亿元人民币[27] * 埃斯顿管理层指引未来三年每年收入增长15%-20%,并预计2026年净利率约为5%,今年全球市场份额约为5%,目标是到2030年提升至10%(对应约10万台出货量)[30] * 英维克管理层对2026年国内外服务器端冷却需求持乐观态度,预计海外服务器端冷却业务将从2026年下半年开始明确确认收入[24] * 安徽合力2025年前8个月海外销售增长16%,其中亚洲增长16%,欧洲增长18%,南美洲增长70%,中东和非洲增长29%,北美下降19%,俄罗斯下降10%,大洋洲增长73%[36] * SBT Ultrasonic预计2025年营收约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1亿元人民币,2026年新订单预计同比增长约30%,净利润预计翻倍至约2亿元人民币[39] * Circuit Fabology Microelectronics预计2025年将交付约700台用于PCB应用的LDI设备,而2024年为300多台,预计全球市场份额今年将升至约25%[40] * 英利汽车截至上半年末订单积压为15亿元人民币,其中约80%与燃气轮机部件相关,管理层对长期营收1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持乐观态度[42][45] * Orbbec预计2025年营收10亿元人民币,目前机器人收入构成是服务机器人大于工业机器人大于人形机器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