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埃斯顿(002747)
icon
搜索文档
埃斯顿拟2.2亿元增资子公司及2500万欧元增资孙公司
新浪财经· 2025-10-20 19:05
埃斯顿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20日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向全资子公司鼎派机电增资2.2亿元,全 部计入资本公积;鼎派机电再向全资孙公司CloosHolding增资2500万欧元,同样计入资本公积。增资 后,公司仍持有鼎派机电100%股权,鼎派机电仍持有CloosHolding100%股权。2025年1-6月,鼎派机电 营收为0万元,净利润-4万元;CloosHolding营收78万元,净利润-791万元。此次增资用于CloosHolding 偿债等,不影响合并报表范围和公司财务及经营成果。 ...
关注“大国重器”高端突围!机床ETF(159663)涨2.69%,浙海德曼涨7%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16:33
市场表现 - 10月20日临近午盘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94% [1] - 通信设备及林木等板块涨幅靠前 贵金属及农业板块跌幅居前 [1] - 机床板块走强 截至10点45分机床ETF(159663)上涨2.69% [1] 机床板块个股表现 - 机床ETF成分股浙海德曼上涨7.68% 新时达上涨7.01% [1] - 机床ETF成分股鼎泰高科上涨6.13% 埃斯顿上涨5.46% 华工科技上涨5.28% [1] 汽车行业产销数据 - 2025年1至8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 [3] - 2025年1至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2.5万辆和962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6.7% [3] 机床行业需求驱动因素 - 汽车是机床最大需求领域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拉动对大型压铸机和高效齿轮加工机床等专用设备需求 [3] - 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加速带动高端数控机床需求增长 [3] 机床ETF概况 - 机床ETF(159663)紧密跟踪中证机床指数 涵盖激光设备、机床工具、机器人、工控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3] - 中证机床指数涉及行业是新质生产力理念强调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落地实践的核心阵地 [3]
2025年1-8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51.2万套 累计增长29.9%
产业信息网· 2025-10-20 11:41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8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6.4万套,同比增长14.4% [1] - 2025年1-8月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51.2万套,累计增长29.9% [1] 相关上市公司 - 工业机器人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包括机器人(300024)、埃斯顿(002747)、新时达(002527)、拓斯达(300607)、汇川技术(300124)等 [1]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 - 相关分析报告参考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态势及供需形势分析报告》 [1]
跑赢通往未来产业的“马拉松”
金融时报· 2025-10-20 10:01
浦发银行科技金融业务 -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覆盖全国超7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 [1] - 科技金融贷款增长超1000亿元,余额突破1万亿元,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1] - 致力于构建科技金融服务新范式,成为科技企业首选伙伴银行 [1] 智能机器人行业 - 梧斯源公司专注于智能机器人研发制造,产品应用于养老、市政、交通等领域 [2] - 公司研发的智能养老巡护机器人“阿铁”已在全国50余家养老院使用 [2] - 正在攻关“仿生手”技术,旨在为机器人安装灵活手臂以辅助老人 [2] 工业机器人行业 - 埃斯顿公司是国内工业机器人及国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出货量最高的国产品牌 [5] - 公司产品线覆盖87款工业机器人,满足从3kg到700kg的负载需求 [5] - 每年将10%的营收投入研发,1200名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3500多人的重要比例 [5] 生物医药与RNA药物研发行业 - 嘉晨西海公司是中国首个实现mRNA创新药/疫苗在欧美进入临床验证的企业 [7] - 公司拥有超6款管线药物,布局肿瘤创新药、疫苗、消费医疗领域 [7] - 创新药研发周期长,10年被视为相对较短的周期 [7] 实验模型与生物科技行业 - 药康生物公司是国内实验模型小鼠市场领军企业,建立全球最大基因工程小鼠资源库 [8] - 新药研发中临床阶段样本成本高昂,可占整个研发投入的70% [8] - 公司通过增加前端改造支出提升动物实验准确率 [8] 商业银行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模式 - 浦发银行突破传统信贷评估模式,基于对企业成长性的分析进行授信,支持尚未盈利的企业 [3] - 为埃斯顿公司提供从自动化部件到智能制造系统的全产业链授信,并支持其海内外并购活动 [5][6] - 为嘉晨西海公司批复6000万元综合授信,包含为其研发阶段定制的“浦研贷”产品 [7] - 通过信用贷款、并购贷款、账户服务等陪伴式服务支持企业专注研发 [7][8] 科技金融的产业链与集群效应 - 以埃斯顿为链主企业,带动南京江宁区形成机器人、自动化装备等产业集群,关联企业达150多家 [6] - 浦发银行南京分行为该产业集群内近100家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6] - 实现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全流程金融服务覆盖 [6]
2025年1-4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2.1万套 累计增长34.1%
产业信息网· 2025-10-18 10:33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4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7.2万套,同比增长51.5% [1] - 2025年1-4月中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为22.1万套,累计增长34.1% [1] 相关上市公司 - 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包括机器人(300024)、埃斯顿(002747)、新时达(002527)、拓斯达(300607)、汇川技术(300124) [1] - 其他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华中数控(300161)、佳士科技(300193)、亚威股份(002559)、拓山重工(001226)、昊志机电(300503) [1]
埃斯顿涨2.09%,成交额3.3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41.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5 13:30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5日盘中股价上涨2.09%,报24.37元/股,总市值212.27亿元,成交额3.38亿元,换手率1.81%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41.26万元,特大单与大单买卖占比显示资金存在分歧,特大单买入占比4.06%,卖出占比4.97%;大单买入占比17.63%,卖出占比19.50%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31.73%,但近期表现分化,近5个交易日下跌4.80%,近20日下跌1.61%,近60日上涨18.42%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1月27日,当日龙虎榜净卖出9842.44万元,买入总额1.34亿元(占总成交额11.65%),卖出总额2.33亿元(占总成交额20.19%) [1] 公司基本情况与主营业务 - 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2月26日,于2015年3月20日上市,主营业务为高端智能机械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功能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自动化控制解决方案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占比82.09%,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占比17.91%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涉及概念板块包括工业母机、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概念、比亚迪概念、机器视觉等 [2] 近期财务业绩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49亿元,同比增长17.50%;归母净利润668.23万元,同比增长109.10%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2.41万户,较上期减少4.04%;人均流通股6304股,较上期增加4.21%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3.79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7803.56万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1919.81万股,较上期减少10.49万股 [3] - 多只机器人及指数ETF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其中华夏中证机器人ETF(562500)持股1164.73万股,较上期增加201.84万股;天弘中证机器人ETF(159770)持股471.60万股,较上期增加86.09万股 [3] - 易方达国证机器人产业ETF(159530)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290.59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和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持股分别增加91.51万股和66.75万股 [3]
深市智能制造龙头借力资本市场迎来跨越式发展
证券日报· 2025-10-14 23:48
行业核心观点 - 深市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正以核心技术突破引领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助力构筑中国"智"造坚实底座 [1] - 行业公司通过高研发投入实现工业自动化核心系统、激光装备、工业机器人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自主可控 [1] - 资本市场为智能制造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股权激励和并购工具,助力其实现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跨越式发展 [5][7] 公司研发投入与技术成果 - 汇川技术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66亿元,研发费用率为9.58%,截至6月末累计获得3128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2] - 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申请专利143件、软件著作权56件 [2] - 埃斯顿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截至2025年6月末共有软件著作权418件、授权专利597件,研发人员占比31.12% [3] 核心技术突破与应用 - 汇川技术核心技术涵盖信息层、控制层、驱动层、执行层、传感层,并延伸至电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应用工艺技术 [2] - 华工科技中央研究院推动复杂曲面纹理激光刻蚀智能装备、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六轴激光微孔加工装备等尖端技术落地 [3] - 埃斯顿持续发展具身智能技术,加大在"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研发投入,关注机器人与智能化融合的实际应用价值 [3] 资本市场支持与融资活动 - 汇川技术上市至今共实施7期股权激励及2期长效激励持股计划,第七期股权激励覆盖境内外员工1160人 [5] - 华工科技自上市以来累计股权融资34.24亿元,成功发行多期短期融资债券、超短期融资债券、专新特新专项债等 [5] - 埃斯顿于2015年和2021年实施两次非公开发行,共募集资金17.45亿元,专项用于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 [5] 公司发展战略与机构关注 - 埃斯顿坚持"内生发展+外延并购"并举战略,收购多家境内外企业以延展全产业链布局 [6] - 截至10月14日收盘,年内汇川技术、华工科技、埃斯顿分别获机构调研1462家次、342家次、334家次 [3]
深市智能制造龙头加快自主创新 铸就工业变革新引擎
证券日报网· 2025-10-14 19:29
行业核心观点 - 深市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正以核心技术突破引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深度转型,助力构筑中国“智”造坚实底座 [1] - 相关公司在工业自动化核心系统、激光装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打破海外垄断,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赋能千行百业效率提升 [1] - 这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攻克技术痛点,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效能,为制造业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1] 公司研发投入与技术实力 - 汇川技术2025年上半年研发人员达6118人,研发投入19.66亿元,研发费用率为9.58%,累计获得3128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 [2] - 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申请专利143件,软件著作权56项,中央研究院推动多项尖端技术落地 [2][3] - 埃斯顿研发投入连续多年占销售收入的10%左右,截至2025年6月末共有软件著作权418件、授权专利597件,研发及工程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1.12% [3] - 高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在电机与驱动控制、工业软件、新能源汽车、数字化、工业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提升 [2][3] 资本市场支持与公司发展 - 汇川技术上市至今共实施7期股权激励及2期长效激励持股计划,第七期股权激励计划覆盖境内外员工1160人 [6] - 华工科技自上市以来累计股权融资34.24亿元,并成功发行多期债券,发行利率保持在同期同级别债券的较低水平 [6] - 埃斯顿通过两次非公开发行共募集资金17.45亿元,用于机器人智能制造系统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并实施4期股权激励计划及1期员工持股计划 [6][7] - 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股权激励机制和并购等工具,助力其完成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跨越式发展 [5][6][7] 市场关注与行业影响 - 截至10月14日收盘,年内汇川技术、华工科技、埃斯顿分别获机构调研1462家次、342家次、334家次 [4] - 机构普遍关心公司的国际化业务拓展、研发产品等最新动态 [4] - 高研发投入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4]
大国重器背后的深市力量丨智能制造龙头集群以自主创新破垄断,激活工业变革新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10-14 17:56
行业核心观点 - 深市智能制造龙头企业通过集群式创新,正成为构筑中国“智”造底座的核心力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1] - 这些企业在工业自动化控制、激光装备、工业机器人等关键领域打破海外垄断,为新能源、半导体、汽车等高端制造产业提供中国方案 [1] - 行业正实现从核心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的全链条自主可控,重塑全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格局 [3] - 国家政策与行业需求的双重利好为智能制造企业开辟了广阔发展空间 [6] 公司市场地位与业务突破 - **汇川技术**:通用伺服系统以32%的中国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低压变频器市场份额达22% [2] - **汇川技术**:打造“PLC+HMI+伺服+机器人”多产品打包方案,成为3C电子、汽车制造等行业设备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2] - **埃斯顿**:2025年上半年以10.2%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越外资品牌,成为中国市场出货量最高的工业机器人品牌 [2] - **埃斯顿**:700KG负载六轴机器人成功入选《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版)》,业务覆盖智能制造系统全产业链 [2] - **华工科技**:构建覆盖“单机-产线-智慧工厂”的激光智能制造体系,成功打造全球首台智能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 [2] - **华工科技**:三代半SiC/GaN半导体智能装备实现批量交付,打破海外垄断并成功打入海外市场 [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汇川技术**: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9.66亿元,研发费用率9.58%,研发团队规模达6118人 [4] - **华工科技**: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9%,申请发明专利77件 [4] - **埃斯顿**: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稳定在10%左右,研发及工程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1.12% [4] - **埃斯顿**: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97件、软件著作权418件 [4] - 企业通过精准技术攻关,在工业自动化核心系统、激光装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4] 资本市场支持 - **华工科技**:自上市以来累计融资34.24亿元 [5] - **埃斯顿**:通过两次非公开发行募集17.45亿元,用于智能装备研发、机器人产业化等项目 [5] - **华工科技**:凭借AAA主体信用评级,发行多期短期融资债券、科技创新债券,利率保持行业较低水平 [5] - 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激励”的双重支撑,是扩大产能、拓展产业链的重要推手 [5] 未来发展战略与政策环境 - 《政府工作报告》将工业机器人定位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7] -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将工业机器人纳入智能装备创新核心领域 [7] - **华工科技**战略:聚焦激光及智能制造、信息通信等技术攻关,强化创新链及产业链融合,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 [7] - **埃斯顿**战略:坚持“内生发展+外延并购”并举,积极延拓全产业链布局 [7] - 企业正从工业自动化的“进口替代”转向智能制造的“全球竞争”,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7]
商务部密集出手,券商火速调研!
券商中国· 2025-10-13 12:29
机构调研行业分布 - 券商自9月以来调研超880家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基础化工、计算机等行业 [2][3] - 机械设备行业是关注度最高的行业之一,有136家上市公司被券商调研,代表性公司包括被36家券商调研的中控技术(聚焦工业具身智能)和海目星(聚焦固态电池布局),以及被32家券商调研的埃斯顿(聚焦人形机器人业务) [3] - 电子行业有109家公司被调研,澜起科技和炬光科技分别吸引54家和44家券商调研,两家公司今年以来股价涨幅均超过120% [3] - 医药生物行业有超70家公司被调研,迈威生物吸引45家券商关注其小核酸平台布局,西藏药业吸引30家券商关注其投资锐正基因及中成药产品 [4] 热门调研个股表现 - 澜起科技(电子)今年以来上涨122.11%,吸引54家券商调研 [5] - 迈威生物(医药生物)今年以来上涨121.29%,吸引45家券商调研 [5] - 炬光科技(电子)今年以来上涨137.96%,吸引44家券商调研 [6] - 领益智造(电子)今年以来上涨100.99%,吸引28家券商调研 [6] 出口管制新政的机构调研反应 - 10月9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发布对超硬材料、稀土设备、中重稀土、锂电池及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物项的出口管制公告,将于11月8日实施,引发机构火速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2][7] - 容百科技在10月10日接待162位机构投资者调研,公司表示管制政策针对能量密度300Wh/kg以上的电芯,其主流产品在国内外销售均不受影响 [7][8] - 四方达在10月10日接待20余家机构调研,公司指出管制涉及金刚石微粉等上游产品,可能对国外竞争对手的采购周期和价格造成影响,从而对国内金刚石复合片生产企业带来正向影响 [8] - 巨力索具今年以来股价大涨近134%,于10月11日接待60余家机构调研,公司介绍其在海洋工程装备系泊系统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及产品线布局 [8][9] 券商对A股市场展望 - 光大证券认为市场短期或宽幅震荡,中期上市公司盈利改善将增添动力,短期关注高股息及消费板块,中期关注TMT和先进制造板块 [10] - 方正证券表示关税冲突短期带来扰动,但中长期不改变A股走牛特征,外需有韧性、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分红回购增加及耐心资本流入构成支撑 [10] - 国信证券指出海外贸易不确定性带来情绪扰动,但政策对冲预期下仍看好A股中期牛市机会,关注四季度风格再平衡,布局地产、券商、消费等价值型板块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