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电源(300068)
搜索文档
南都电源2025半年报
中证网· 2025-08-15 09:5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65.2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8亿元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3.4亿元 [1] 业务板块构成 - 储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至人民币38.7亿元 [1] -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人民币18.5亿元 [1] - 再生资源业务收入人民币7.9亿元 [1] 研发投入与技术进展 - 研发费用投入人民币3.2亿元同比增长15% [1] - 新增专利申请45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 [1] -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量产能量密度突破300Wh/kg [1] 产能与市场拓展 - 海外储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0% [1] - 欧洲储能项目新增装机容量200MWh [1] - 北美市场储能系统交付规模达150MWh [1]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原材料成本占比下降至62%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 [1] - 锂电材料回收利用率提升至95% [1] - 智能制造产线效率提升25% [1]
南都电源(300068) - 300068南都电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14
2025-08-15 09:34
公司概况与行业地位 - 公司具备三十年储能经验,专注于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储能系统 [1] - 2024年中国储能系统(直流侧)全球市场出货量第三名 [2] - 2024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中国企业)第二名 [2] - 全球化布局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四大洲、七大重点区域设立海外销售子公司 [2] 2025年上半年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约39.23亿元,同比下降18亿元 [3] - 归母净利润约-2.3亿元,去年同期1.85亿元 [3] - 二季度单季度盈利约34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3]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5.9亿元,较去年-4亿元提升近10亿元 [4] 业务贡献与技术储备 - 锂电电芯产能10GWh,新型电力储能集成产能10GWh [6] - 华拓二期4GWh锂电池电芯产能和扬州10GWh集成产线建设有序推进 [6] - 开发783Ah、587Ah单体超大容量铁锂储能电芯 [7] - 发布20尺6.25MWh储能系统和20尺8.338MWh储能系统Center L Max [7] - 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已实现量产 [7] 固态电池与钠电技术 - 20Ah、30Ah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通过多项安全性测试 [7] - 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通过"氧化物固液混合技术"实现量产 [7] - 60Ah半固态民用锂电池容量提升5%,续航里程提升5% [7] - 开发20~30Ah和210~240Ah层氧体系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140Wh/kg [8] - 开发15Ah和170Ah聚阴离子体系钠电池,2000周容量保持率95.6% [8] 市场与订单情况 - 海外大储在手未发订单7.8GWh,其中海外2.3GWh [8] - 高压锂电数据中心在手未发订单约0.8GWh [8] - 中标2.8GWh半固态项目,主要建设地在深圳和汕尾 [10] 未来发展战略 - 打造"技术研发+市场拓展"双轮驱动模式 [12] - 持续深耕技术领域,投入研发资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12] - 增强客户粘性,提升客户服务与市场开拓效能 [12]
上市公司动态 | 中国电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5.5%,西安奕材科创板IPO过会
搜狐财经· 2025-08-14 22:49
中国电信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业收入2694亿元同比增长1.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17亿元同比增长5.5% [1] - 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066亿元同比增长1.3% 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0.2% [3] - 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 天翼云收入573亿元 智能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89.4% 安全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8.2% [3] IPO及上市动态 - 西安奕材科创板IPO过会 专注12英寸硅片 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41.83% 预计融资49亿元 [4] - 芯海科技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深化国际化战略布局 [5] - 顺灏股份筹划H股上市 促进业务转型及全球化布局 [6] 上市公司业绩亮点 - 和而泰净利润3.54亿元同比增长78.65% 营业收入54.46亿元同比增长19.21% [7] - 移远通信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125.03% 营业收入115.46亿元同比增长39.98% [8] - 继峰股份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189.51% 子公司格拉默整合效果显现 [9] - 东阳光净利润6.13亿元同比增长170.57% 第三代制冷剂量价齐升驱动增长 [31] - 华工科技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 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 [33] 细分行业表现 - 半导体材料:西安奕材12英寸硅片业务快速增长 [4] - 云计算:天翼云收入573亿元 产业数字化收入749亿元 [3] - 新能源:锦浪科技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70.96% 毛利率改善 [22] - 医药:达仁堂净利润19.28亿元同比增长193.08% 因股权转让收益 [11] 业绩下滑企业 - 重庆啤酒净利润8.65亿元同比下降4.03% 销量仅增0.95% [20] - 东方电缆净利润4.73亿元同比下降26.57% 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25] - 南都电源亏损2.32亿元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1.67% [30] - 长亮科技亏损1910.85万元 数字金融业务中标50余项目 [28]
南都电源20250814
2025-08-14 22:48
行业与公司 - 南都电源专注于储能应用领域,提供锂电、铅电及整体系统集成解决方案[3] - 公司在数据中心和通讯领域出货量全球第二,新型电力储能全球第三[3] - 国际化程度高,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四大洲设有七大重点子公司[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39亿元,同比下降18亿元,因战略转型主动减产生鲜板块[2][6] - 经营性现金流同比提升近10亿元至5.9亿元,二季度单季度盈利3,000万元,扭亏为盈[2][6] - 上半年资产减值约3,200万元,未来减值压力较小[31] 业务亮点 **数据中心业务** - 关键业绩驱动力,海外锂电项目和美国数据中心重大项目贡献显著[2][7] - 高压锂电2024年销售额1亿元,2025-2026年预计数倍增长,主要客户为美国头部互联网公司[10][11] - 在手订单:高压锂电未发订单15-16亿元,铅酸订单7-8亿元[32] **半固态储能项目** - 推出2.8G瓦时半固态储能项目,首个大规模应用半固态锂离子技术的储能项目[8] - 毛利率约20%,成本率12%,客户认可度高[9] - 半固态电池循环次数15,000次,固态314型号能量密度180瓦时/公斤[4][19] **高压锂电业务** - 2025年上半年签订甲骨文5.2亿元和万国13亿元大订单[12] - 当前有效产能1G瓦时,2025年底预计达1.5G瓦时,2026年有望达2.5G瓦时[13] - 毛利率因客户而异:甲骨文约35%,万国不到20%,其他小单15%-40%[27] 技术进展 - 全固态锂电池已量产,能量密度350瓦时/公斤,循环次数超2,000次,应用于机器人和无人机[4][21] - 铁锂技术优于三星和LG,安全性更受认可[11][28] - 自主研发数据中心后备电源及解决方案,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7] 战略与展望 - 战略定位:巩固数字中心领先地位,技术引领扩大市场份额[37] - 产品差异化:加速推广半固态产品,提高高毛利订单[37] - 产能策略:哑铃式发展,选择性规避大规模投产[37] - 预计2026-2027年实现几倍增长[37] 其他重要信息 - 铅酸产能不再扩张,押注铅改锂趋势[35] - 美国市场受关税影响,但客户可承担成本[34] - 国内高压锂电池销售受消防规则限制,主要聚焦海外[25] - 全固态技术通过工信部验证,前景乐观[21]
南都电源(300068.SZ)发布上半年业绩,由盈转亏2.32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4 22:3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39.23亿元 同比下降31.6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2.32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亏损2.5亿元 [1] - 基本每股亏损0.26元 [1]
国泰海通|基础化工:全固态锂电池关键难题突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8-14 21:29
全固态锂电池 - 我国科学家利用中子深度剖面分析技术精准揭示全固态锂电池传统单层正极的关键缺陷 推动其基础科学认知及工程化应用 [2] - 南都电源签署全球最大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订单 总容量达2 8GWh 采用自主研发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 [2] -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优势 成为新能源汽车高端车型及低空eVTOL动力供给首选 商业化推进将带动材料需求增长 [1] 人形机器人产业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开幕 参展人形机器人产品达数百款 超50家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 [2]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数量创该会历届新高 反映行业快速发展态势 [1][2] - 新兴应用需求驱动高端新材料进口替代进程加速 [1] 化工新材料国产化 - 高频高速覆铜板需求激增 受云计算 AI服务器及X86服务器增长驱动 国内企业加速中高端产能投放 [1] - 电子级马来酰亚胺树脂 聚苯醚树脂 电子级碳氢树脂 活性酯固化剂树脂等材料将在高速通讯电路板 半导体封装基板中广泛应用 [1] - PCB材料下游客户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显示国产化替代成效显著 [1]
南都电源(300068.SZ):上半年净亏损2.32亿元
格隆汇APP· 2025-08-14 20: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9.23亿元 同比下降31.6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32亿元 同比盈转亏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2.499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26元 [1] 经营状况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业绩显著下滑 [1] - 营收与利润指标均呈现负增长态势 [1]
南都电源上半年实现净利-2.32亿元,同比转亏
北京商报· 2025-08-14 20:37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32亿元 同比由盈转亏 [1]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为39.23亿元 同比下降31.67% [1]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原因为公司战略转型 铅回收板块业务主动减产 [1] 业务概况 - 公司主要面向储能应用领域 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 [1]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4日收盘 公司股价报17.31元/股 总市值155.5亿元 [1]
南都电源: 上海锦天城(杭州)律师事务所关于公司注销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14 20:16
本次注销事项的批准与授权 - 公司于2022年5月10日召开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独立董事发表独立意见并征集投票权 [4] - 公司于2022年5月13日至22日公示激励对象名单,未收到异议,监事会于5月24日披露核查意见 [4] - 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激励计划并授权董事会办理授予事宜,公司于5月31日披露股东大会决议 [5] - 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同意注销第一个等待期内24名离职人员及4名绩效考核未达标人员的1,082,996份期权,同时394名激励对象可行权16,289,296份期权 [5] - 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因2023年权益分派调整行权价格至10.74元/份,并注销到期未行权的7,249,140份期权及60名离职人员、6名考核未达标人员的合计12,882,602份期权,335名激励对象可行权14,061,734份期权 [6][7] - 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因公司业绩不达标注销第三个行权期14,088,276份未行权期权 [7] 本次注销的具体情况 - 第二个行权期结束后存在到期未行权期权1,191,117份,另有2名激励对象离职导致1,208,445份期权不符合行权条件需注销 [7] - 本次注销依据《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相关规定执行,且已获股东大会授权无需再次审议 [7][8] 法律结论 - 本次注销事项已取得必要授权和批准,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及激励计划规定 [8] - 注销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不会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8] - 公司尚需根据监管规定履行相应信息披露义务 [8]
南都电源: 关于注销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部分股票期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4 20:16
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背景 - 公司于2022年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经过董事会 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并取得法律和财务顾问意见 [1][2] - 激励计划授予登记完成 登记数量未明确披露 但涉及多名激励对象和大量股票期权 [3] 股票期权注销原因及数量 - 第一个行权期因24名激励对象离职和4名绩效考核未达标 注销1,082,996份股票期权 [3] - 第二个行权期因60名激励对象离职和6名绩效考核未达标 注销数量未明确 但包含到期未行权的7,249,140份 [4] - 第三个行权期因公司层面业绩不达标 注销14,088,276份股票期权 [5] - 本次公告针对第二个行权期结束后的注销 包含到期未行权1,191,117份和2名离职激励对象17,328份 合计1,208,445份 [6] 行权价格调整及行权情况 - 因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行权价格调整为10.74元/份 [4] - 第一个行权期394名激励对象可行权16,289,296份股票期权 [3] - 第二个行权期335名激励对象可行权14,061,734份股票期权 [4] 审议程序及合规性 - 本次注销经第九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并取得审计委员会和薪酬考核委员会同意 [1][7][8] - 法律意见认为注销程序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激励计划规定 需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8] - 注销事项已获股东大会授权 无须再次提交审议 [6] 对公司影响 - 注销事项不会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也不影响管理团队稳定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