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达(300177)
搜索文档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成立,通用航空ETF基金(159230)将于今日结束募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6 11:31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涨0 72% [1] - 成分股中利君股份涨停 国睿科技 联创光电 应流股份 珠海冠宇 中海达 航天电子等涨幅居前 [1] - 通用航空ETF基金(159230)正在发行 5月7日至5月16日进行发售 即将结束募集 [1] 行业动态 - 中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在三亚成立 标志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 - 联盟以海南为创新试验田 重点推动无人机物流 城市空中交通 低空文旅等场景落地 [2] - 联盟计划未来三年推动100个标志性场景落地 孵化50家独角兽企业 助力海南低空经济规模突破千亿 [2] - 国证通用航空产业指数低空经济"含量"达79 5% 聚焦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企业 [2] 机构观点 - 华龙证券指出大规模eVTOL意向订单签订 预计下半年起频繁试飞 [3] - 2027年部分特大中心城市有望实现eVTOL商业化 2030年大城市基本进入低空经济时代 [3] - 西南证券建议关注零部件 整机 基建配套 空管运营四大主线 [3]
中海达(300177) - 300177中海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7:36
公司概况 - 公司专注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产业链,是国内领先、全球主流企业 [2] - 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多种技术,形成全方位产品布局,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构建完整技术链条 [3] - 形成精准时空感知装备、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三大核心业务板块,能提供全产品线高精度定位产品和解决方案 [3] 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1,219,549,535.51 元,同比增长约 2.8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2,449,794.70 元,同比增长 97.08% [3]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51,988,324.18 元,同比增长约 30.60% [3] 智能驾驶车载类产品业务 - 为乘用汽车行业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软硬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 [4] - 2024 年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增长约 40% [4] - 多款产品在多家车企量产车型规模量产交付,截至 2024 年末,车载端软硬件产品获车企成功定点车型超 60 款 [4] - 与百度阿波罗、北京航迹等开展合作,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近期获吉利下属子公司 IMU 硬件定点 [5] - 完成产品功能安全 D 等级能力建设,未来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多领域融合应用 [5] 低空经济业务 - 通过无人机搭载仪器获取实景影像,提供航测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应用于多领域 [5] - 可实现网联载体高精度地图数据实时采集及更新,提供航路规划等技术服务 [5] - 未来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领域等融合应用 [5] 机器人领域展望 - 惯性测量单元技术可延伸应用于机器人等多领域,未来探索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工业机器人等领域融合应用 [6] 精准时空感知装备业务 - 面向多行业客户提供高精度定位装备及方案和时空信息获取处理服务 [6] - 推出创新性 RTK 产品和智能测绘全站仪系统,革新传统测绘模式,海外市场获认可 [6] - 打造无人船系统,为多领域提供装备和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建设 [7] - 打造 iFlow 系列 ADCP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获水利部认证,国内 ADCP 市场占有率领先 [7] - 形成机载和手持三维激光测量系统等产品,为多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7] - 向特种机构客户提供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 [7] - 二十多年研发积累,产品在多领域大量应用,获行业认可 [8]
中海达(300177) - 关于公司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2025-05-13 16:15
产业基金出资规模 - 初始总出资规模为10000万元[2] - 2022年3月22日增至12500万元[2] - 2023年3月20日调整至11000万元[3] - 减资后将从11000万元减至6500万元[5] 各公司减资情况 - 广州番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减资255.6818万元[5] - 广州源合智创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减资40.9091万元[5] - 广州市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减资409.0909万元[5] - 广州睿博投资有限公司减资1135.2273万元[6] - 广东汇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减资1472.7273万元[6] - 广州中海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减资736.3636万元[6]
中海达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汽车、监测、低空经济、深海经济 [2][3][5][8][9] - 公司:中海达、天宝、徕卡、Topcon、小鹏、上汽、长城、吉利、理想、小米、和赛、大疆、ST春天 [2][5][6][10][11][17][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收 12.2 亿元,同比增长 2.8%,净利润略亏,因时空信息数据化业务延迟致坏账计提;2025 年 Q1 营收 1.52 亿元,同比增长 30.6%,业绩改善 [2][3] - 2024 年监测业务高增长,高精度定位装备和解决方案回款良好,得益于专项债业务,付款及时 [7] - 预计 2025 年汽车领域销售增速超 40%,吉利订单量增加,合作规模扩大 [2][7] - 2025 年水文等监测领域预计保持增长并出现新增长点,股权激励目标扣非后利润 6000 万元 [8] - **出海业务** - 出海产品有 GNSS 高精度定位终端、RTK 设备等,主要销往亚太、中东北非、南美和欧洲地区,美国市场开拓投入小,关税事件影响不大 [2][5] - 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增加,凭借性价比优势替代天宝、徕卡等品牌,北斗三代应用后国产 RTK 产品性能接近海外设备,价格更优 [2][5] - **汽车业务** - 为车企提供 FIINU 和组合定位天线等产品,主要客户有小鹏、上汽、长城和吉利 [2][6] - 与理想、小米等新势力车企对接交流,未形成实际商业合同,2025 年吉利预计成主要贡献者 [18] - **新兴经济** - 看好低空经济发展,无人机载体航空测量业务带来机会,公司在数据地图等方面有基础能力;深海经济市场需求不清晰,需进一步观察 [4][8][9] - **研发情况** - 自主研发芯片、激光器等核心器件,高精度定位终端芯片采购国内厂家产品,自研激光头用于军用设备,车规级芯片和惯性测量单元芯片主要依赖海外采购 [4][10][11] - 有自研激光头项目,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12] - 从全站仪延伸出测量机器人产品,刚投放市场,重点开拓海外市场 [15] - 进行无人化、少人化方向研发,与小鹏等厂商对接,处于前期探索阶段 [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公司整体汽车销售额约 5000 万左右,2025 年 1 - 3 月订单同比大增,吉利 4 月大订单落定 [7] - 2018 - 2021 年租用商用卫星上线卫星通信系统,后因应用场景待开发未续租,仍维护相关产品并按需使用技术 [13][14]
中海达(300177):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一季报点评:亏损幅度显著收窄,车载业务在手订单同比翻倍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4-29 19: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海达是国内少数高精度定位产品及解决方案全产品供应商,看好其在车载高精度、水文监测等领域快速增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2.20 亿元,YoY+2.80%;归母净利润-0.12 亿元,YoY+97.08%;毛利率 39.86%,较去年同期提升 3.21pct [1]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52 亿元,YoY+30.60%;归母净利润-0.25 亿元,YoY+37.63%;毛利率 44.00%,较去年同期提升 5.02pct [1] 分产品情况 - 2024 年高精度定位装备及行业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 10.51 亿元,YoY+12.15%,毛利率 43.27%,较上年减少 2.75pct [2] - 2024 年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实现收入 1.68 亿元,YoY-32.43%,毛利率 18.47%,较上年增加 18.38pct [2] 未盈利原因 - 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因宏观环境影响客户回款延迟,公司战略收缩,计提坏账准备、合同资产减值等共 5200 万元,参股投资部分公司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1700 万,合计约 6900 万计提减值是 2024 年未能盈利主要原因 [2] 费用情况 - 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 1.99/1.68/1.36 亿元,分别同比-13.75%/-32.25%/-30.63% [2] 现金流情况 - 2024 年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1.02 亿元,同比增长 377.43% [2] 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情况 - 2024 年智能驾驶业务实现约 40%增长,截至年报披露日在手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超 100% [3] - IMU、高精度定位天线等产品已在小鹏、上汽等车企量产车型量产交付,定点车型已超 60 款,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3]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3.20/14.78/17.00 亿元,归母净利润 0.36/0.60/0.86 亿元,对应 EPS 0.05/0.08/0.12 元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86|1,220|1,320|1,478|1,700| |(+/-)%|-10.02%|2.80%|8.28%|11.94%|14.9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27|-12|36|60|86| |(+/-)%|-288.68%|97.08%|—|64.10%|45.06%| |每股收益(元)|-0.57|-0.02|0.05|0.08|0.12| |市盈率|(12.54)|(653.29)|190.96|116.37|80.22| |市净率|3.20|5.20|4.34|4.18|3.98| |净资产收益率(%)|-22.48%|-0.75%|2.27%|3.59%|4.96%| |股息收益率(%)|0.00%|0.00%|0.00%|0.00%|0.00%| |总股本 (百万股)|744|744|744|744|744| [4] 股票数据 |项目|2025/04/28| |----|----| |收盘价(元)|9.31| |12 个月股价区间(元)|5.45~15.47| |总市值(百万元)|6,928.21| |总股本(百万股)|744| |A股(百万股)|744| |B股/H股(百万股)|0/0|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17| [5]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11%|-7%|87%| |相对收益|-8%|-6%|81%| [8]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包含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如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8.3%、11.9%、15.0%等 [11]
中海达(300177) - 300177中海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9
2025-04-29 16:18
公司概况 - 公司专注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产业链,是国内领先、全球主流企业 [2] - 以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多种技术,形成全方位产品布局 [2] - 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构建完整技术链条 [3] - 形成精准时空感知装备、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三大核心业务板块 [3] 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1,219,549,535.51 元,同比增长约 2.80%;净利润 -12,449,794.70 元,同比增长 97.08% [3] - 2025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51,988,324.18 元,同比增长约 30.60% [3] 智能驾驶车载业务 - 为乘用汽车行业提供智能驾驶位置感知软硬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 [4] - 2024 年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增长约 40% [4] - 多款产品在多家车企量产车型规模量产交付,截至 2024 年末获车企成功定点车型超 60 款 [4] - 与百度阿波罗、北京航迹等开展合作,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 [4][5] - 获吉利下属子公司惯性测量单元(IMU)硬件定点 [5] - 完成产品功能安全 D 等级能力建设 [5] 海外业务 - 海外业务主要产品为高精度定位接收终端、光电类产品等 [5] - 主要市场为亚洲、南美、欧洲,在美国无销售 [5] - 暂不受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影响,国内产业受影响较小 [5] 监测类业务 - 在灾害监测领域开展北斗应用,提供全栈式安全监测与防护服务 [6] - 研发灾害监测预警普适型设备,在西藏试用获认可 [6] - 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普适型地灾监测项目部署设备 [6] 低空经济业务 - 通过无人机搭载仪器获取实景影像,提供航测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 [7] - 可实现网联载体高精度地图数据实时采集及更新,提供航路规划服务 [7] 海洋业务 - 海洋探测装备产品包括单波束测深仪等,应用于多个工程领域 [8] - 构建“空天地水一体化”立体水利水文监测体系,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9] - 在国产高端海洋设备投入多年,形成行业领先技术优势 [9] 海外进口采购 - 2024 年度国外进口部件金额占总采购金额比例约 10% [10] - 进口部件主要为智能驾驶惯导芯片等,基本有国产替代产品 [10] -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无美国引进技术 [10] 测量机器人项目 - 测量机器人产品由全站仪衍生,支持影像放样,已小批量试制投放市场 [11] - 惯性测量单元(IMU)技术可延伸应用多领域 [11]
中海达(300177) - 300177中海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28
2025-04-28 17:36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业绩说明会,面向所有投资者 [2] - 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8 日下午 15:00 - 17:00,地点在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廖定海、董事会秘书黄宏矩、财务总监曾家成、独立董事陈远志 [2] - 有 14 名投资者参与会议 [2] 业务发展方向 - 聚焦高精度导航定位产业,发展高精度定位装备及解决方案业务,探索在低空领域、工业机器人等行业的融合应用 [3][5] - 持续关注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人工智能等行业需求与发展变化 [3][5] 技术与产品进展 - 掌握车规级惯导相关关键技术,惯性测量单元(IMU)可应用于多领域 [3] - 针对低空领域,可提供航测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及相关技术服务,将多种射频通信技术应用于智能驾驶方案 [4] - 主营业务中高精度定位接收终端、光电产品、工业级激光雷达等产品基本实现全自主国产化,其他高精度装备加速国产化 [5] - 掌握工业级激光雷达、车规级惯导相关关键技术,将持续投入研发优化 [6] - 全面掌握多源融合定位技术,运用视觉语言模型(VLM)和视觉语言行动模型(VLA)技术拓展应用场景 [7] - 研发出灾害监测预警普适型设备,已在藏区试用并获认可,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部署 [8] 市场与合作情况 - 在国际市场坚持人员本地化战略,通过海外子公司配置资源,已在 12 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实现采购、物流、销售及全球技术服务本地化,未来加快国际业务布局 [5][9] - 与百度阿波罗、北京航迹合作,量产交付 5G + V2X 智能天线、高精度定位天线 [7] - 车载端产品已定点应用于小鹏、上汽等多家车企多款量产新车型,2024 年智能驾驶业务增长约 40%,目前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储备订单充足,在手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 100% [9] 业务调整与问题解决 - 对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战略收缩,2024 年该类业务占比降至 13.79%,大力发展回款较好的高精度定位装备及解决方案业务 [6] - 成立专项小组催收应收账款,加大考核权重,加强应收过程管理 [6] 行业响应与布局 - 响应国家发展北斗应用号召,深化北斗精准位置技术在更多行业的应用,发展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业务 [7][8]
中海达(300177) - 关于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的提示性公告
2025-04-25 16:46
财报披露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于2025年04月26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1] 会议审议 - 2025年04月25日公司召开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1]
中海达(300177) - 第六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04-25 16:43
会议信息 - 第六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通知于2025年04月15日发出[3] - 会议于2025年04月25日在公司会议室现场表决召开[3] - 应出席监事3名,实际出席3名[3] - 会议由监事会主席谢柏栋主持[3] 报告审议 - 审议通过《关于公司<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的议案》[4]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审议程序合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4] - 关于该议案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4]
中海达:2025一季报净利润-0.25亿 同比增长37.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6: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332元,较2024年同期的-0.0532元改善37.59%,但连续三年一季度均为亏损[1] - 每股净资产2.05元,同比下降6.82%,较2023年同期2.79元显著下滑[1] - 营业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31.03%,但仍低于2023年同期的1.89亿元水平[1] - 净利润-0.25亿元,亏损幅度较2024年同期收窄37.5%,净资产收益率从-2.39%提升至-1.6%[1] - 每股未分配利润-0.37元,同比改善2.63%,但较2023年同期0.2元由正转负[1] 股东结构变动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12.05%,较上期减少356.47万股[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340.26万股至710.84万股,詹培华减持1.86万股至548.67万股[2] - 新进股东陈启来、陈均洲等5人合计持股1252.51万股,原股东王从起、陈飞等4人合计退出976.4万股[2] - 控股股东廖定海及关联方廖文持股合计4590.79万股(占比7.57%),持股数量保持稳定[2] 利润分配 - 公司2025年一季度未提出分红或转增股本方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