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正海磁材(300224)
icon
搜索文档
有色金属行业周报(20251006-20251010):黄金避险属性强化,稀土行业管理进一步完善和深化-20251012
华创证券· 2025-10-12 21:55
报告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推荐(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贸易关税担忧加强黄金避险属性,白银受现货市场短缺及挤仓影响价格加速上行[7] - 稀土行业管理政策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保障了我国稀土产业的战略安全地位[7] - 刚果金钴配额政策公布,钴原料紧缺氛围或加剧,钴价将高位运行[9] 工业金属板块 - 行业观点:受特朗普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加征100%关税事件影响,黄金避险配置需求提升;白银因现货市场短缺及挤仓现象(现货较期货溢价且继续走阔、租赁利率高企)价格加速上行[7] - 库存数据:COMEX黄金库存周减5.14吨至1242.3吨,COMEX白银库存周减135.3吨至16364.3吨;SHFE黄金库存周增10.2吨至70.7吨,SHFE白银库存周增25吨至1186.8吨[7] - 股票观点:看好贵金属、铜、铝板块的表现[7] 新能源金属及小金属板块 - 稀土行业观点:商务部连续发布四项关于稀土管制的重要公告,政策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新增对钬、铒、铥、铕、镱等5种中重稀土元素的管制,并首次将稀土二次回收技术明确列入管控范围[7] - 钴行业观点:刚果金公布钴出口配额,2025年剩余时间矿企可出口略高于18,000金属吨,2026和2027年各运输96,600吨;洛钼获得2025年剩余时间略超过三分之一的配额,嘉能可和欧亚资源今年分别获得22%和12%的份额[8] - 价格数据:10月10日电解钴现货均价报34.95万元/吨,较9月30日上涨1.6万元/吨,涨幅达4.8%;硫酸钴现货报价均价报78750元/吨,较9月30日上涨8000元/吨,涨幅达11.31%;氯化钴现货均价报92500元/吨,较9月30日上涨1.04万元/吨,涨幅达12.67%;四氧化三钴现货均价报29.35万元/吨,较9月30日大涨3.15万元/吨,涨幅达12.02%[9] - 公司观点:金力永磁发布业绩预增公告,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5.05-5.5亿,同比增长157%-179%;其中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2.45亿元,同比增长159%-217%[10] - 股票观点:看好小金属板块中长期表现,建议关注受益于钴价格弹性的华友钴业、洛阳钼业、腾远钴业、寒锐钴业;建议关注受益于出口订单大幅增长的稀土永磁标的正海磁材、宁波韵升[10] 基本金属数据追踪 - 铜库存:本周五上期所阴极铜库存10.97万吨,环比9月30日增加14656吨;COMEX库存339525吨,环比9月30日增加15438吨;LME铜库存13.94万吨,环比9月30日减少4000吨;全球社会显性库存64.5万吨,环比9月29日增加21627吨[2] - 价格表现:SHFE铜本周价格85910元/吨,较上周上涨3.37%;SHFE铝本周价格20980元/吨,较上周上涨1.45%;SHFE锡本周价格286350元/吨,较上周上涨4.10%;SHFE黄金本周价格901.56元/克,较上周上涨3.11%;NYMEX钯金本周价格1454.5美元/盎司,较上周上涨12.53%[15] - 重点推荐:贵金属板块的中金黄金、赤峰黄金、山金国际、山东黄金,建议关注招金矿业;白银推荐兴业银锡,建议关注盛达资源[2]
中美贸易摩擦或再度升级,我国稀土出口管制趋严且首次覆盖半导体或对海外芯片制程产生约束
华西证券· 2025-10-12 21:2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推荐 [3] 核心观点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在2025年10月进一步升级,不仅扩大了对稀土物项的管制范围,还首次将半导体相关应用纳入管制,旨在加强对核心技术环节的管控 [1] - 此次管制措施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相互交织,美方宣布针对中方的管制措施加征100%关税,并对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预计将对海外高端制造业(特别是半导体和新能源)的供应链产生显著约束 [1][16]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尤其在冶炼分离和稀土永磁体等中下游环节,海外产业链短期内难以实现有效替代,中国持续的管控收紧将强化其战略地位 [12][13][14] 稀土出口管制政策升级 - 2025年第56号公告对稀土生产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实施出口管制,包括离心萃取设备、焙烧窑、电解槽等,通过精确技术参数限制境外建立完整产业链 [2] - 2025年第57号公告对5种中重稀土物项(钬、铒、铥、铕、镱)的金属、合金、靶材、永磁材料等多形态产品实施全面管制,结合此前管制,实现了对所有12种中重稀土元素的覆盖 [2] - 2025年第61号公告将管制范围延伸至境外,规定若下游产品中中国管制的上游稀土物项价值占比达到0.1%及以上,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中国相关技术,均需申请出口许可 [5] - 2025年第62号公告明确禁止出口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关技术及其载体 [5] 稀土的战略地位与应用 -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科技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 [6] - 在军事领域作用关键:美国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需使用约3kg钕铁硼磁体,一架F-35战机需417公斤稀土材料,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需4吨稀土 [6] - 在半导体制造中不可或缺:稀土元素(如镧、钇)用于高k介质材料,是支撑14纳米及以下先进芯片制程(如HKMG工艺)的关键,解决晶体管漏电问题 [7][10] - 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主导:稀土永磁电机在新能源车电机市场份额超过80%,一辆纯电动汽车需使用3-10kg稀土,每兆瓦风机需使用约200kg稀土 [11] 对海外供应链的潜在影响 - 管制政策首次覆盖半导体领域,最终用途为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的出口申请将实行逐案审批,可能影响海外芯片制程的进度与成本 [10]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给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全球稀土储量9000万吨,中国占比48.41%(4400万吨);全球稀土产量39万吨,中国产量27万吨,占比68.54% [12][14] - 海外产业链完整度低:2023年中国冶炼分离产品产量占全球份额92%;预计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产量31.02万吨,中国产量28.42万吨,占比91.62% [14] - 海外新建项目规模小且进展缓慢:例如Lynas的镝铽分离产线产能仅300吨,MP Materials计划年产1000吨钕铁硼磁体,短期内难以撼动中国的供给主导地位 [14] 投资建议 - 受益标的包括中国稀土产业链龙头公司,如中国稀土、广晟有色、北方稀土、盛和资源,以及磁材企业金力永磁、正海磁材、宁波韵升等 [16]
正海磁材(300224) -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2025-10-10 16:12
证券代码:300224 证券简称:正海磁材 公告编号:2025-05-11 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 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12 月 18 日 召开的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 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同意在确保不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款项支付及募集资 金安全的情况下,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 4 亿元的部分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 金管理,用于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 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使用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 个月内有效, 在上述额度和期限范围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详细内容见公司于 2024 年 12 月 18 日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上披露的《关于使用部分暂 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近日,公司注销了部分到期已赎回的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专用结算账户,现就 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
这家公司的,拥有建设“灯塔工厂”的小模型!| 1009 张博划重点
虎嗅· 2025-10-09 23:02
出口管制政策核心内容 - 商务部与海关总署于2025年10月9日连发4则公告,对超硬材料、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等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2] - 管制范围显著拓宽,从中重稀土管控延伸至境外相关稀土物项、深加工技术及全产业链的出口管控 [3] - 政策核心目标是将稀土等高附加值环节全面留在国内,通过更严格的出口管控夯实产业竞争力 [4] 稀土及相关物项管制要点 - 管制物项包括人造金刚石微粉、稀土生产加工设备、稀土原辅料、中重稀土相关物项 [2] - 需两用物项出口许可证的范围扩大至:a) 在境外制造且含有中国产特定稀土元素(比例达0.1%及以上)的永磁材料和靶材;b) 使用中国稀土技术在境外生产的上述物项;c) 原产于中国的上述物项 [3] - 对最终用途涉及军事、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以及14纳米以下逻辑芯片、256层以上存储芯片和相关人工智能研发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不予许可或进行逐案审批 [3] 稀土技术出口管制深化 - 管制从技术本身延伸至其载体及相关生产线的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升级等技术 [4] - 技术载体包括设计图纸、工艺规范、工艺参数、加工程序、仿真数据等技术资料 [4] - 此次管控强化覆盖了从工艺设备流程到最终产品的全环节,尤其重视深加工磁材环节 [4] 涉及的关键行业与公司 - 稀土产业核心公司包括广晟有色、中国稀土、北方稀土 [4] - 稀土磁材领域涉及公司包括正海磁材、宁波韵升、英思特等 [4]
稀土产业政策点评:稀土出口管控持续强化,二次资源回收正式进入管控范畴
西部证券· 2025-10-09 16:1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预期未来6-12个月内涨幅将超过市场基准指数10%以上 [5][10] - 前次评级为“超配”,本次评级维持不变 [5] 核心观点 - 商务部于2025年10月9日发布两项公告,进一步强化稀土相关物项及技术的出口管制 [1] - 新规将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正式纳入管控范畴,标志着稀土供给端已实现完全管控 [4] - 预计2025年二次回收在稀土供给中占比将达到27%,新规后供给端难以出现突发性较大增量 [4] - 政策严格限制中国公民及组织为境外稀土相关活动提供支持,从法律层面切断海外企业通过中国技术人员快速扩产的可能性 [4] - 受益于供给端的全面管控,报告长期看多稀土及磁材板块 [4] 政策公告内容总结 - **对含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管制对象为向中国以外地区出口含有原产于中国的特定物项且价值比例达到0.1%及以上的物项,需获得出口许可证 [2] - **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管制对象涵盖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及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相关技术及其载体 [3] 投资标的建议 - **上游稀土原材料**:推荐北方稀土,建议关注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 [4] - **中游磁材**:推荐金力永磁、正海磁材 [4] 行业市场表现 - 近12个月有色金属行业指数上涨61.25%,显著跑赢沪深300指数(上涨17.31%) [7] - 近3个月和近1个月有色金属行业指数分别上涨42.94%和9.60%,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16.27%和4.61% [7]
正海磁材涨2.02%,成交额2.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095.2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09:59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9日盘中股价上涨2.02%,报17.18元/股,成交金额2.24亿元,换手率1.42%,总市值159.8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095.22万元,特大单与大单买卖活跃,大单买入5010.45万元(占比22.37%),卖出5162.96万元(占比23.0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1.85%,近60日上涨23.69%,近5个交易日上涨5.98% [1] - 今年以来公司1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8月7日,当日龙虎榜净买入1.77亿元,买入总额4.30亿元(占总成交额14.93%)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及组件,该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99.18%,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占比0.82% [1]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0.57亿元,同比增长20.42%,但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减少24.39%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8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4.9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6.83万,较上期增加3.26%,人均流通股12190股,较上期减少3.21%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24.69万股,较上期增加5.94万股 [3] - 多家基金产品增持或新进,包括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96.45万股,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混合A增持98.10万股,华夏中证1000ETF为新进股东 [3] 行业与业务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超级高铁、稀土永磁、磁悬浮、中盘、融资融券等 [2]
金属新材料板块9月30日涨1.84%,铂科新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8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30 16:42
板块整体表现 - 金属新材料板块在9月30日整体上涨1.84%,表现优于大盘,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52%,深证成指上涨0.35% [1] - 板块内领涨个股为铂科新材,收盘价84.32元,单日涨幅达12.44% [1] - 铂科新材当日成交量为22.76万手,成交额为19.32亿元 [1] 个股价格与成交 - 悦安新材涨幅为5.84%,收盘价28.98元,成交量为5.40万手,成交额为1.54亿元 [1] - 正海磁材上涨3.95%,收盘价16.84元,成交量为50.70万手,成交额为8.55亿元 [1] - 中洲特材上涨3.82%,收盘价18.76元,成交量为27.90万手,成交额为5.19亿元 [1] - 图南股份上涨3.74%,收盘价29.94元,成交量为9.18万手,成交额为2.72亿元 [1] 板块资金流向 - 金属新材料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1.89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8330.16万元,而散户资金净流入2.72亿元 [2] - 正海磁材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01亿元,主力净占比为11.82%,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2325.16万元和7780.34万元 [2] - 中洲特材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3981.72万元,主力净占比7.67%,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1687.58万元和2294.14万元 [2] - 博威合金主力资金净流入2084.50万元,主力净占比2.02%,游资净流出2758.95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674.45万元 [2]
驱动绿色能源与智能制造变革
齐鲁晚报· 2025-09-30 12:00
公司行业地位与作用 - 公司是国内高端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军企业和全球业界第一梯队企业,在我国稀土永磁产业链中扮演承上启下的核心角色 [1] - 公司发挥着“转换器”和“创新引擎”的双重作用,是产业链中游制造的“核心支柱” [1] - 2024年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新能源汽车钕铁硼永磁体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拥有规模化的先进制造能力和极高的技术壁垒,能将战略性稀土资源转化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 [1] - 公司在国内率先构建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拥有“无氧工艺”、“细晶工艺”、“晶界扩散技术”三大核心技术 [2] - 三大核心技术显著降低了重稀土用量,并大幅提升了产品综合性能 [2] 行业发展驱动力与区域优势 - 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作为关键战略新材料,其重要性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和智能化浪潮推动下日益凸显 [1] - 山东省发展稀土功能材料产业具备显著优势:拥有国内重要的轻稀土资源基地、强大的下游市场需求(如家电制造和汽车产业基础雄厚)、享有“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带来的政策窗口期 [2] - 公司将持续以创新为驱动,助力山东省乃至全国制造业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2]
山东新材料“四大巨头”硬核亮相
齐鲁晚报· 2025-09-30 12:00
文章核心观点 - 山东省四家新材料领军企业集体亮相 展示了该省在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与产业链发展成就 [1] - 这些企业作为细分领域的"国家队"和"链主" 其发展路径勾勒出山东新材料产业从突破封锁、自主可控到迈向高端、赋能千行百业的奋进历程 [1] - 拥有"硬核科技"的领军企业正成为推动山东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2] 参会企业及其核心成就 -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碳纤维工程化的企业 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碳纤维的"三封锁"局面 [1] - 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在低介电、低膨胀等特种玻璃纤维领域连续突破美日技术垄断 成为全球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1] -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填补了国内氨纶、间位芳纶等5项产业化空白 [1] - 烟台正海磁性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凭借"无氧工艺"等三大核心技术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成为全球稀土永磁材料领域第一梯队 [2] 创新驱动与产业链布局 - 光威复材形成了从碳纤维到复合材料制件乃至核心生产装备的全产业链布局 [1] - 泰和新材通过建设中试基地、延伸产业链、拓展新兴业务等六大举措系统性地培育新质生产力 [2] 产品应用与战略方向 - 光威复材的碳纤维支撑低空经济与商业航天 [2] - 泰山玻纤的特种玻纤为AI服务器、高端芯片封装提供关键基础材料 [2] - 泰和新材的芳纶及其制品服务于安全防护与新能源电池安全 [2] - 正海磁材的高性能磁钢驱动新能源汽车和风力发电的绿色浪潮 [2] - 山东新材料产业战略方向是面向未来 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2]
20cm速递|新能源继续走强,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1.31%,同类规模第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0:10
板块表现 - 2025年9月30日新能源板块走强,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上涨1.31% [1] - 持仓股富临精工20CM涨停,湖南裕能涨超10%,捷佳伟创和正海磁材涨超5% [1] - 自4月8日至9月29日,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区间涨幅超91% [1] 产品特征 - 创业板新能源ETF华夏(159368)是全市场跟踪创业板新能源指数的规模最大ETF基金 [1] - 该基金是同类产品中唯一拥有场外联接的基金(联接A:024419 联接C:024420) [1] - 基金费率最低,管理费和托管费合计仅为0.2% [1] - 截至2025年9月29日,基金规模达10.93亿元,近一月日均成交7682万元 [1] - 基金弹性最大,持仓股涨幅可达20cm [1] - 基金储能含量达51%,固态电池含量达30% [1] 指数覆盖 - 创业板新能源指数主要涵盖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电池、光伏等多个细分领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