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行业
icon
搜索文档
能源金属研究方法论
2025-09-03 22:46
锂行业研究纪要总结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锂和钴金属行业 涵盖上游资源开采、中下游加工及应用环节[2] * 提及公司包括上游资源商赣锋锂业[2][5]、天齐锂业[2][5]、SQM[7]、海南矿业[6]、洛阳钼业[17] 中游加工商华友钴业[23] 以及雅化集团[14][23]、中矿资源[14][23]等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锂资源供给格局 * 全球锂资源集中于澳大利亚、南美(智利、阿根廷)和中国 澳大利亚锂辉石由外资主导经营 中资通过股权投资参与[1][2][5] * 非洲锂矿由中资主导开发 自2022年起大规模开采并成为重要供给来源 改变了市场对其矿权合法性及成本效益的质疑[1][2][4][5] * 阿根廷盐湖提锂项目分散 实际投产公司较少(如赣锋锂业) 高海拔增加开采难度[1][7] * 智利主要依赖SQM运营的萨拉迪阿达加玛项目 产能达24万吨碳酸锂当量 短期内无明确扩产计划[1][7] 中国锂供给情况 * 中国70%的锂供给依赖海外[1][8] * 国内供给主要来自江西、四川和青海 江西面临采矿证定义变更问题(如“锂瓷土矿”变更为“锡坑”) 部分矿山(如简下窝)因此停产 预计2026年初复产[1][8] * 四川扩产缓慢(三大基地供给全球不足5%) 受民族文化和高海拔冬歇期影响较大[1][9] * 青海和西藏未来增量集中于西藏 如藏格玛米措盐湖和紫金拉果措项目预计2026年投产[1][9] * 新疆大红柳滩锂辉石矿预计2025年可提供3-4万吨碳酸锂当量 已基本建成投产设施[1][10] 锂行业成本与生产技术 * 矿石提锂分为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石和粘土四种类型 透锂长石需碳酸锂价格稳定在9万元以上才能盈利 粘土矿生产工艺尚未成熟[4] * 非洲锂矿开采成本持续下降 逐渐进入成本曲线中间区域 盐湖提锂仍具成本优势[1][4][6] * 马里锂矿开采正常进行 海南矿业正获取出矿许可 整体生产未受重大影响[1][6] * 射江锂矿产品主要供应中国电池体系 进入欧美供应链可能面临验证风险[11] 锂需求与行业前景 * 锂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 电池应用占比达90%[3][12] * 固态电池、机器人和低空经济将推动需求增长 预计2025年需求年复合增速超20%[3][12] * 2026或2027年需求增速可能因固态电池商业化未完全普及而短暂下滑 2028至2030年有望再次回升至20%以上[3][12] * 未来三年供给增速约15% 低于需求增速 供需平衡将逐步改善 2026年可能仍过剩但幅度缩小[13] 锂价格走势与投资策略 * 碳酸锂价格已触及阶段性底部 不排除2026年再次探底(底部接近5.5万元)的可能性 但最坏时期已过[3][14][22] * 价格有望出现阶段性上涨50%的机会 2025年下半年走势预计为先强后弱 三季度较强年底走弱 大部分时间将在6.5万至8.5万元/吨之间波动[14][21] * 建议投资者从长期视角出发布局 股价通常先于商品价格变动[14] * 推荐配置具有其他业务增长潜力和扩量弹性的公司 如中矿资源、赣锋锂业、雅化集团[14][23] 钴行业分析 * 钴行业上游为钴矿 中游加工分为电池类(三元材料)和非电池类(硬质合金、电钴等)[15] * 钴并不稀缺 供给高度集中 刚果金占全球供给量75%以上 印尼占比约10%且未来预计提升至15%-20%[16][17] * 钴是铜矿和镍矿的副产品 每生产6吨铜或10吨镍可产1吨钴 2024年主要供给增量来自洛阳钼业(全球最大钴供应商)和印尼镍矿企业[17] * 钴回收供应链较为成熟 但目前原生材料仍占主导(超90%) 预计2028年后回收比例将逐渐提升[18] * 三元电池需求增速慢于磷酸铁锂电池 加剧了钴行业过剩格局 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可能有助于提高钴需求[19] * 刚果金政府政策是核心变量 其于2025年2月禁止中间品出口导致钴价从16万元/吨涨至26万元/吨 市场关注9月22日是否恢复出口 若延期禁令价格可能继续上涨 今年四季度将面临一定程度的供给短缺[20][22] * 在纯粹钴业务方面 仅华友钴业确定性最高(在印尼享受量价齐升逻辑)[23] 其他重要内容 * 碳酸锂是锂行业研究的核心指标 其价格是重要参考 氢氧化锂和氯化锂价格与之联动并可相互转化[2] * 假设碳酸锂价格维持在65,000至75,000元之间 将对存量供给产生抑制作用[13]
天齐锂业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硫化锂研发项目取得新进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12:24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8.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41.06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业绩回暖得益于锂矿定价周期缩短减少时间错配影响、SQM联营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长、澳元兑美元汇率变动带来汇兑收益增长 [1] 产能扩张 - 江苏张家港年产3万吨氢氧化锂项目于7月竣工并进入联动试车阶段 [2] - 澳大利亚格林布什锂辉石矿推进化学级三号工厂建设,预计12月产出首批锂精矿,建成后总产能将达214万吨/年 [2] - 积极推进国内措拉锂辉石矿采选厂建设工作 [2] 研发创新 - 实施"研发+创新孵化"双轮驱动战略,截至上半年末拥有授权专利286件 [3] - 创新实验研究院聚焦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研究,同步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锂技术及电池回收等科研攻关 [3] - 筹备成立中国香港研发中心以整合全球研发资源 [3] - 金属锂新型锂负极电解制备技术完成实验级验证,正推进中试线建设 [4] - 年产50吨硫化锂中试项目采用自主开发新技术已动工,具备低风险快速量产能力 [4] 行业态势 - 锂行业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出现分化,头部企业净利润企稳向好,多数公司业绩因周期波动下滑 [2] - 锂价短期仍处于震荡态势,竞争加剧带来新挑战 [2] - 行业集中度提升促使资源、技术和成本优势企业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4] - 锂电池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向高性能低成本方向发展,环保要求提高促使绿色生产成为关键 [3] - 全球锂资源分布不均推动国际合作与资源互补成为行业特点 [3]
锂行业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分化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8 00:09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A股锂行业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经营整体承压 业绩呈现分化[1] - 盐湖提锂龙头及"锂业双雄"业绩向好 部分公司业绩差强人意[1] 重点公司业绩详情 - 藏格矿业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亿元 同比增长38.8%[1] - 赣锋锂业上半年实现同比减亏[1] - 天齐锂业预计净利润0万元至1.55亿元 有望扭亏为盈[1] - 盛新锂能上半年亏损8.41亿元 亏损额同比进一步扩大[1] 锂价市场状况 - 上半年碳酸锂价格在6万元/吨至8万元/吨区间震荡运行[2] - 产品价格持续下跌对部分公司生产经营和业绩产生较大影响[1] - 碳酸锂明年或仍存小幅度供需不平衡 价格仍有一定压力[2] - 未来供需格局取决于江西矿山停产范围和时间 短期矿证难有定论[2] 企业成本控制与竞争优势 - 成本控制能力重要性凸显 成为主要业绩驱动因素[2] - 盐湖提锂等低成本技术路线将为企业带来明显优势[2] - 天齐锂业子公司锂精矿定价机制改善 时间周期错配影响大幅减弱[2] 行业发展趋势 - 锂行业竞争强度或将不断加剧 行业整合速度预计加快[2] - 资源掌控呈现"上游集中化"趋势[3] - 产业链协同向"垂直整合化"方向发展[3] - 产品结构向高性能、高附加值化方向演进[3] 企业战略布局 - 赣锋锂业拓展阿根廷、马里锂资源项目 完成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布局[3] - 赣锋锂业锂电一体化布局取得阶段性成果 电池及储能业务带来积极贡献[3] - 天齐锂业创新实验研究院竣工 聚焦下一代高性能锂电池关键材料研究[3] - 天齐锂业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新型提锂技术及电池回收等科研攻关[3] - 天齐锂业积极推进四川雅江措拉锂矿等项目进展[3]
赣锋锂业(01772)拟配售4002.56万股新H股及发行本金总额为13.7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07:55
融资活动 - 公司于2025年8月25日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 发行4002.56万股H股配售股份 配售价为每股29.28港元 [1] - 配售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H股数目约9.02% 占经扩大已发行股份总数约1.95% [1] - 配售价较2025年8月25日收市价30.98港元折让约5.49% [1] 债券发行 - 公司同日与经办人订立认购协议 发行本金总额13.7亿港元债券 [1] - 债券初始转换价为每股33.67港元 较当日收市价溢价约8.68% 较五日平均收市价31.62港元溢价约6.48% [2] - 债券计划在维也纳证券交易所MTF市场上市 [2] 资金规模 - 配售所得款项总额预计约11.72亿港元 净额约11.69亿港元 [1] - 债券发行净额预计约13.46亿港元 [2] - 两项融资合计净额约25.15亿港元 [1][2] 资金用途 - 融资资金将用于偿还贷款 产能扩张及建设 补充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1][2] 战略意义 - 融资活动有助于公司策略性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资源 建立成本效益融资平台 [3] - 配售预计使股东基础多元化 增加H股自由流通量 提高市场流动性和交易量 [3] - 债券发行将补充现有资金来源 优化资本结构 加强财务状况和整体竞争力 [3]
上半年业绩预告陆续发布 锂企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国能源网· 2025-08-20 15:14
行业核心观点 - 锂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 碳酸锂价格低位运行 资源优势和成本管控能力成为锂企发展关键 [1] - 锂价起伏是影响锂企业绩表现的核心因素 锂产品板块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4] - 业内普遍认为锂行业长期向好基本面不变 2026年碳酸锂市场有望实现供需再平衡 价格中枢或逐步上移 [4][5] 企业业绩表现 - 天齐锂业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最高1.55亿元 同比增长102.98% 实现扭亏为盈 [2] - 中矿资源预计上半年净利润6500万-9000万元 较上年同期4.73亿元下降80.97%-86.26% [2] - 盛新锂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7.2亿-8.5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1.87亿元 [2] - 赣锋锂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亿-5.5亿元 上年同期亏损7.6亿元 亏损幅度有所收窄 [2] 业绩变动原因 - 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跌对企业经营业绩造成冲击 [3] - 企业根据会计准则对存货等相关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盛新锂能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3] - 中矿资源稀有轻金属业务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和盈利能力 但锂盐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回调影响该板块收入及毛利率 [4] 价格与市场展望 - 当前碳酸锂价格在10万元/吨以下徘徊 8月12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报7.95万元/吨 [4] - 长期来看6万-7万元/吨的锂价具有较强成本支撑 预计锂价有望走出底部区间 [5] - 锂市场或仍需经历1-2年磨底后走向平衡 磨底期间拥有优质资源及低杠杆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5] 企业经营策略 - 企业通过提升原料自给率和工艺优化等策略持续降本增效 [1] - 赣锋锂业通过低成本项目放量与技术降本实现产能增加 随着自有资源投产放量 成本存在进一步下降空间 [6] - 天齐锂业新设成本管理部 强化成本支出管理 同时引入六西格玛管理工具推动管理体系升级 [6] - 部分锂企逆势加码资源端 赣锋锂业整合合资公司共同开发阿根廷Pozuelos—Pastos Grandes盐湖盆地三块锂盐湖资产 [7]
雅化集团:聘任黄国城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0 07:07
人事变动 - 公司原证券事务代表张龙艳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该职务 [2] - 公司聘任黄国城为新任证券事务代表 [2] 业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中锂行业占比53.35% [2] - 民爆生产业务收入占比42.29% [2] - 运输企业业务收入占比4.37% [2]
雅化集团:8月1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3:05
公司公告 - 公司第六届第八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18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了《公司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等文件 [1] 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锂行业占比53.35%,民爆生产占比42.29%,运输企业占比4.37% [1] 市值信息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163亿元 [1]
雅化集团:总裁孟岩计划减持不超过约41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2:54
公司高管减持计划 - 董事兼总裁孟岩持有约165万股(占总股本0.14%)计划减持不超过约41万股(占总股本0.04%)[2] - 董事兼副总裁牟科向持有约121万股(占总股本0.11%)计划减持不超过30万股(占总股本0.03%)[2] - 安全技术总监岳小奇持有115万股(占总股本0.1%)计划减持不超过约29万股(占总股本0.03%)[2] - 董事翟雄鹰持有93万股(占总股本0.08%)计划减持不超过约23万股(占总股本0.02%)[2] - 董事兼财务总监杨庆持有93万股(占总股本0.08%)计划减持不超过约23万股(占总股本0.02%)[3] - 人力资源总监窦天明持有90万股(占总股本0.08%)计划减持不超过约22万股(占总股本0.02%)[3] - 副总裁张洪文持有68万股(占总股本0.06%)计划减持不超过约9.5万股(占总股本0.01%)[3] - 董事兼副总裁梁元强持有38万股(占总股本0.03%)计划减持不超过约9.5万股(占总股本0.01%)[3] 公司业务结构 - 2024年营业收入构成中锂行业占比53.35%[4] - 民爆生产业务占比42.29%[4] - 运输企业业务占比4.37%[4]
中国银河策略: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中报业绩关注度提升
金融界· 2025-08-18 08:08
港股市场表现 - 全球主要股指集体上涨 港股三大指数涨幅居中 恒生指数涨1.65%至25270.07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1.52%至5543.17点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62%至9039.09点 [1][6] - 10个行业上涨仅公用事业微跌0.07% 医疗保健涨8.02% 信息技术涨4.95% 材料涨4.7% 能源金融工业涨幅居后分别涨0.73% 1.3% 1.38% [1][7] - 二级行业日常消费零售 半导体 国防军工 医疗设备与服务 医药生物涨幅居前 房地产投资信托 耐用消费品 造纸与包装 家庭用品 消费者服务跌幅居前 [1][7] 港股流动性 -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2568.58亿港元较上周增303.13亿港元 日均沽空金额291.22亿港元较上周增14.03亿港元 沽空占比11.27%降0.98个百分点 [1][14] - 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381.21亿港元较上周增163.7亿港元 8月15日单日创纪录净流入358.76亿港元 [1][14] - 南向资金近7天大幅净买入小米集团-W 36.28亿港元 阿里巴巴-W 33.04亿港元 中国人寿13.53亿港元 腾讯控股10.50亿港元 净卖出快手-W 23.56亿港元 [14] 港股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PE 11.52倍 PB 1.2倍 较上周五涨1.68% 1.15% 处2019年来85%分位数 恒生科技指数PE 21.94倍 PB 3.12倍 处2019年来23% 66%分位数 [2][16]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6BP至4.33% 恒指风险溢价率4.35% 为3年滚动均值-2.24倍标准差 处2010年来5%分位 [2][18]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降3.09点至122.59 处2014年来20%分位数 [2][20] 行业估值与股息 - 可选消费 公用事业PE处2019年来20%分位数以下 信息技术PE处50%分位数以下 除房地产外其余行业PE均高于50%分位数 [20] - 能源业股息率高于6% 公用事业 金融 房地产 通讯服务 工业股息率均高于4% 公用事业股息率处2019年来50%分位数以上 [20] - 10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上行5.74BP至1.7465% 恒指风险溢价率6.93% 为3年滚动均值-1.65倍标准差 处2010年来55%分位 [21] 医药行业动态 - 国家医保局公示534个药品通过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形式审查 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审查 包括高价抗癌药CAR-T [9] - 银诺医药上市首日暴涨2.06倍 旗下依苏帕格鲁肽α显示对血糖和体重控制双重作用 显著改善心血管代谢风险指标 [11] 半导体行业投资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产业总投资额4550亿元同比下滑9.8% 但较去年41.6%降幅明显收敛 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 [11] 锂行业政策倡议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发布倡议书 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倡导加强上下游协同 合理布局产能 签订长期协议稳定供应 [12] 海外经济环境 - 美国7月CPI同比2.7%低于预期2.8% 环比涨0.2%符合预期 PPI同比飙升至3.3%超预期2.5% 环比涨0.9%为2022年6月来最大涨幅 [3][25] - 特朗普政府扩大对钢铁铝进口征收50%关税范围 将数百种衍生产品纳入清单 8月18日正式生效 [3][25] 国内经济数据 -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 较6月降1.1个百分点 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2% [3][25] -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 较6月降1.1个百分点 [25] 投资展望建议 - 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 政策利好增多板块如创新药 AI产业链 反内卷行业 高股息标的在不确定性环境下提供稳定回报 [3][26]
策略研究周度报告: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中报业绩关注度提升-20250817
银河证券· 2025-08-17 14:3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恒生指数涨1.65%,恒生科技指数涨1.5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1.62%[4] - 港股10个行业上涨,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材料涨幅居前,分别上涨8.02%、4.95%、4.7%[7] - 港交所日均成交金额为2568.58亿港元,较上周增加303.13亿港元[16] 资金流动 - 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381.21亿港元,较上周增加163.7亿港元,其中8月15日单日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纪录[16] - 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小米集团-W(01810.HK)36.28亿港元,阿里巴巴-W(09988.HK)33.04亿港元[17] 估值水平 - 恒生指数PE为11.52倍,PB为1.2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85%、85%分位数水平[21] - 恒生科技指数PE为21.94倍,PB为3.12倍,分别处于2019年以来23%、66%分位数水平[21] - 恒生指数风险溢价率(相对美债)为4.35%,处于2010年以来5%分位[23] 投资建议 - 关注中报业绩超预期板块、政策利好板块(创新药、AI产业链、"反内卷"行业)及高股息标的[44] - 半导体设备投资逆势增长53.4%,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领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