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捷科技(300319)

搜索文档
麦捷科技(300319) - 关于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7-07 17:32
募集资金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157,647,058股,每股8.5元,募集资金总额13.4亿元,净额13.3亿元[3] 项目投资 - 高端小尺寸系列电感扩产项目投资49,279.01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45,600.00万元[6] - 射频滤波器扩产项目投资47,518.98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43,900.00万元[6]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10,250.19万元,拟投入募集资金8,500.00万元[6] - 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募集资金36,000.00万元[6] 闲置资金 - 2021 - 2025年各年可用于现金管理的闲置募集资金额度分别为6亿、3.4亿、2.7亿、2.4亿、2亿元[1][2][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未到期余额1.95亿元[10] 现金管理 - 拟使用不超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有效期不超12个月[13] - 拟购买监管银行发行的保本型产品进行现金管理[14] - 已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保荐机构发表核查意见[15] 风险与措施 - 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18] - 拟定四项控制投资风险的措施[19] 决策情况 - 2025年7月7日董事会同意使用不超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内可循环滚动使用[21] - 2025年7月7日监事会认为继续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合规,同意该事项[23] - 保荐机构认为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未改变用途、不损害股东利益,无异议[24][25] 备查文件 - 包括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议、第六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议和保荐机构核查意见[26]
麦捷科技控股股东拟减持 2021年定增募13.4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06-23 22:22
控股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远致富海电子信息计划减持不超过8,790,958股 占总股本比例1%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 减持期间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的3个月内 [1] - 减持原因为特发集团之外的其他部分合伙人短期资金筹措需要 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1]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 实际控制人特发集团未参与减持 减持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保持不变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1.50亿元 同比增长4.42% [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3亿元 同比增长23.49% [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2亿元 同比增长26.77% [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35亿元 同比微降1.07% [2][3] 主要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3837元/股 同比增长21.73%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7.75% 较上年提升1.15个百分点 [3] - 资产总额67.94亿元 同比增长13.68%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4.74亿元 同比增长7.02% [3] 历史融资情况 - 2021年7月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3.40亿元 发行价格8.50元/股 [3][4] - 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3.30亿元 未超过拟募集资金总额13.40亿元 [4] - 发行数量157,647,058股 由国信证券担任保荐机构 [3][4]
麦捷科技:远致富海电子信息拟减持不超1%公司股份
快讯· 2025-06-20 21:29
股东减持计划 - 控股股东深圳远致富海电子信息投资企业计划在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87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 [1] - 远致富海电子信息当前持有公司1.26亿股,占总股本14.30% [1] - 减持原因为特发集团之外的其他合伙人短期资金需求 [1] 减持影响 - 减持价格将根据市场价格确定 [1]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1] - 减持计划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无重大影响 [1]
麦捷科技(300319) - 关于控股股东减持公司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2025-06-20 21:24
股东情况 - 远致富海电子信息持股125,689,180股,占总股本14.30%[1][2] 减持计划 - 计划减持不超8,790,958股,占总股本1%[1][4] - 减持因部分合伙人短期资金筹措[3] - 减持来源为协议转让,方式为集中竞价[4] - 减持价格依市场定,期间为公告15交易日后3个月内[4][5] 其他 - 减持不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化,无不符合减持规定情形[6] - 公告日期为2025年6月20日[9]
麦捷科技(300319) - 关于为子公司申请综合授信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6-06 16:28
公司担保 - 为星源电子申请1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提供担保[1] - 为星源电子5000万元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 - 本次担保后累计对外担保总额11亿元,余额8.1亿元,占比18.10%[11] 星源电子情况 - 公司持有星源电子100%股权,注册资本5840万[4][5] - 2025年1 - 3月营收3.5642413485亿元,净利润1029.911536万元[7] - 2024年度营收13.8521534494亿元,净利润5992.667947万元[7]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15.0068622921亿元,净资产6.3304687173亿元[7] - 《最高额保证合同》债权确定期2025 - 02 - 10至2025 - 10 - 11,最高融资余额5000万元[8] 其他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逾期担保事项[12]
麦捷科技(300319) - 关于2024年度利润分配实施的公告
2025-06-05 19:02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以869,179,472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1.16元,共派100,824,818.75元[1] - 调整后以879,095,862股为基数,每10股派1.146915元现金(含税)[6] - 深股通等每10股派1.032223元[6] 股本变动 - 2025年1月8日回购注销2,140,680股,总股本减至867,038,792股[2] - 2025年2月发行12,057,070股,总股本增至879,095,862股[2] 权益分派时间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6月11日[7] - 除权除息日为2025年6月12日[7] - A股股东红利2025年6月12日到账[10] 持股缴税 - 持股1个月(含)以内每10股补缴0.229383元[7] - 持股1个月以上至1年(含)每10股补缴0.114692元[7]
麦捷科技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部分料号少量供货英伟达
全景网· 2025-05-29 11:16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总体资产负债率处于健康水平 本部及子公司负债水平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资产增长主要驱动因素是基于主业持续投入和规模提升所带来的负债和权益的持续增加 [2] - 一季度业绩变化主要因素包括星源电子显示模组业务同比出货金额上升 本部车规产品规模较小但总体毛利率较低 射频业务未有明显改善 消费电子市场价格竞争激烈使得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 [29] - 射频业务整体仍处于亏损阶段 公司已调整投资节奏以应对市场变化 预计下半年随着消费电子进入传统旺季 相关产品亏损情况有望减小 [30] 业务发展情况 - 公司持续聚焦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核心客户 同时积极拓展AI 服务器 机器人等新领域 汽车电子业务已获得国内大型车企项目订单 预计将成为业绩增长主要贡献板块 [14][20][26] - 智慧园二期项目的电感产线已经投产 射频产线预计三季度投产 电感产线和公司整体电感产线产能利用率处于较高水平 [16][22] - 射频滤波器亏损主要是声表滤波器 主因系市场竞争激烈 需求不振等多因素综合影响 射频模组也面临较大竞争压力 [43][47] 产品与技术研发 - 研发投入重点围绕核心产品 工艺 市场与人才等方面展开 包括耦合电感 TLVR电感 铜铁共烧工艺 微型电感产品等 [27] - 功率电感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手机和GPU等行业知名客户产业链 部分料号已有少量供货 一体电感和绕线组合电感在浪潮 中兴 联想等企业均已量产供货 [25][24] - 供应无人机产业的功率电感 叠层电感产品出货量保持稳步增长 公司看好无人机产业发展前景 [39] 市场与客户 - 显示模组业务受欧美客户备货拉动等因素影响 一季度业绩较同期改善 未来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变化和消费市场复苏情况 [13] - 与小米等知名客户的合作产品包括LTCC和SAW滤波器 电感等 合作方式有直供和ODM模式 [42] - 消费电子竞争仍然激烈 预计短时间内不会有大的变化 公司将通过开拓新行业和核心客户 持续迭代高性能和高技术附加值产品来改善盈利能力 [34] 战略与规划 - 公司愿景始终未变 将持续布局云数据中心 端侧电子产品及存储产业 锚定汽车电子 光伏储能 服务器与机器人市场 [35] - 未来增长点包括消费电子客户业绩增长带来的元器件需求 智能汽车等大行业客户带来的磁性器件需求 光储充行业发展带来的需求 AI 机器人 健康医疗等大行业发展带来的需求 6G通信等产业发展需求 上下游行业投资并购整合带来的变化等 [36] - 公司暂无引进战略投资者意向 [41]
麦捷科技(300319) - 300319麦捷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5-28 15:42
业务现状与发展 - 公司AI眼镜业务处于培育及拓展阶段,出货基数小但增长稳定 [2] - 与英伟达合作处于研发导入阶段,部分料号已有少量供货 [3] - 磁性器件业务拥有丰富产品矩阵与市场资源,热点产业带动出货量稳定增长;射频器件业务后续有望随新应用落地迎来业绩拐点;显示模组业务是主要现金流业务,提供稳定收入和客户资源 [3] - 射频滤波器行业竞争激烈,各细分产品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射频业务总体亏损,主要是声表滤波器亏损 [3][4] - 公司与小米等知名客户合作产品广泛,包括LTCC和SAW滤波器、电感等,合作方式有直供和ODM模式 [4] - 供应无人机产业的功率电感、叠层电感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 [4] - 金之川上半年业绩随管理变革和客户需求改善而持续改善 [5] - 公司一体电感和绕线组合电感在浪潮、中兴、联想等国内企业已量产供货,在摩尔线程、天数等企业也批量供货 [10] - 公司智慧园二期电感产线已投产,产能利用率较高;射频产线尚处净化装修阶段,预计三季度投产 [10][11][13] - 公司车规业务整体盈利,已获国内大型车企项目订单,预计规模扩大后成业绩增长主要贡献板块 [12] - 公司LCM显示模组一季度业绩较同期改善,受欧美客户备货拉动,未来市场发展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和消费市场复苏情况 [12] 未来增长点与规划 - 未来增长点包括消费电子客户业绩增长、智能汽车等大行业客户需求、光储充行业发展、AI等大行业需求上扬和技术迭代、6G通信等产业发展需求、上下游行业投资并购整合 [5] - 未来将持续布局云数据中心、端侧电子产品及存储产业,锚定汽车电子、光伏储能、服务器与机器人市场,提前谋划资源整合,引进高素质人才 [6] - 持续聚焦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核心客户,做好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领域拓展和新产品研发投入 [8] 研发投入与技术升级 - 2024年研发投入重点围绕核心产品、工艺、市场与人才等方面,如耦合电感、TLVR电感、铜铁共烧工艺、微型电感产品等 [8] - 核心产品研发技术升级方向集中在客户对元器件性能参数等升级需求、AI等新技术带来的硬件变化要求、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客户需求、关注新增客户拓展机遇和前沿技术开发需求 [12] 业绩相关情况 - 一季度业绩变化因素包括星源电子显示模组业务出货金额上升、本部车规产品规模小且毛利率低、射频业务未改善、消费电子市场价格竞争激烈致产品毛利率下降 [8] - 汽车电子业务目前规模小但盈利,一季度毛利变化受产品降价、出货结构变化、车规新客户毛利低等因素影响,下半年将改善产品结构和出货规模提升毛利率 [10] 市值管理与资本运作 - 公司已制定市值管理方案,会根据股东要求和股价走势积极做好市值维护工作 [13][14] - 因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条件未成就,于2025年1月完成回购注销手续 [13] - 鉴于股价走势低于预期,并购配套募资尚未实施,将积极做好分红和二级市场沟通工作 [13] - 公司将根据股价走势情况做好配套募资决策,考虑定增时机 [12][13] 其他问题回复 - 暂无引进战略投资者意向 [4] - 射频业务总体亏损是净利亏损概念,收支平衡是现金流概念,不矛盾,管理层持续减亏和控制出货规模,产品业绩处行业较好水平 [4] - 公司定价根据市场竞争和客户投标情况,采取随行就市策略 [7] - 暂停BAW滤波器研发工作,将根据行业发展格局变化稳健调整投资和研发节奏 [11] - 公司股权结构合理,股东中不存在纾困资本 [11] - 开展收并购及投资基于战略发展需要,将做好并购整合工作,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 [11]
麦捷科技(300319) - 关于举办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5-22 16:34
财报披露 - 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1] - 公司于2025年4月25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1] 业绩说明会 - 公司将于2025年5月27日15:00 - 17:00举办网上业绩说明会[1] - 采用网络远程方式,投资者可登陆全景网参与[1] - 董事兼总经理张美蓉等出席[1] 问题征集 - 公司提前征集业绩说明会问题[2] - 投资者可于2025年5月26日18:00前访问指定网址或扫码参与[2] - 公司将在会上回答普遍关注问题[2]
麦捷科技(300319) - 关于为子公司申请综合授信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5-21 17:22
公司担保 - 为星源电子申请1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提供担保[1] - 为星源电子4000万元综合授信提供连带责任担保[2] - 担保债权确定期间为2025年5月20日至2026年3月28日,最高主债权限额4000万元[8] - 本次担保后,累计对外担保总额110000万元,余额76000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16.99%[12] 星源电子情况 - 公司持有星源电子100%股权,其注册资本5840万人民币[4][5] - 2025年1 - 3月营收35642.413485万元,利润总额1185.690093万元,净利润1029.911536万元[7] - 2024年度营收138521.534494万元,利润总额6497.760979万元,净利润5992.667947万元[7]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额150068.622921万元,负债总额86763.935748万元,净资产63304.687173万元[7]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总额150625.698474万元,负债总额88349.607790万元,净资产62276.090684万元[7] 其他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不存在逾期担保事项[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