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集科技(300552)

搜索文档
万集科技(300552)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5 19: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与利润 - 公司营业收入为4.211亿元,同比增长11.47%[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003亿元,同比减亏32.98%[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39%,同比改善1.32个百分点[20]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11.5%至4.21亿元(2024年同期:3.78亿元)[186] - 净亏损同比收窄32.6%至9856.6万元(2024年同期:1.46亿元)[186] - 基本每股收益改善至-0.4707元(2024年同期:-0.7023元)[187] - 公司净利润从2024年半年度净亏损97,365,336.76元改善至2025年半年度净亏损25,168,069.71元,亏损额减少72,197,267.05元或74.1%[190] - 营业利润亏损从2024年半年度96,472,409.85元收窄至2025年半年度21,016,104.76元,改善幅度达78.2%[19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2.89亿元,同比增长6.30%[69] - 研发投入1.20亿元,同比下降6.66%[69] - 研发费用同比下降6.7%至1.20亿元(2024年同期:1.28亿元)[186] - 销售费用同比上升21.2%至1.02亿元(2024年同期:8419.1万元)[18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204亿元,同比改善18.88%[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20亿元,同比改善18.88%[69]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半年度流出148,389,845.51元改善至2025年半年度流出120,371,178.66元,减少流出28,018,666.85元或18.9%[191]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从2024年半年度452,353,211.34元增长至2025年半年度487,571,680.08元,增加35,218,468.74元或7.8%[19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半年度流入460,555.71元转为2025年半年度流出3,802,299.92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增加226,025,514.17元[19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25年半年度为80,019,075.34元,较2024年半年度81,122,251.89元基本持平[19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从2024年半年度125,750,389.00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半年度304,411,534.26元,增加178,661,145.26元或142.1%[192]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半年度流出115,646,650.65元扩大至2025年半年度流出126,117,274.40元,增加流出10,470,623.75元或9.1%[193]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半年度流入197,760.31元转为2025年半年度流出23,107,012.32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现金增加249,300,000.00元[193]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1.6亿元,同比增长30.6%[194] -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为6950万元,同比增长54.4%[19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495万元,同比增长22.6%[19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18亿元,同比增长149.3%[19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与负债 - 总资产为28.207亿元,同比下降3.7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8.118亿元,同比下降5.25%[20]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3.2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1.65%,较上年末下降1.01个百分点[75]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8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31.49%,较上年末下降0.74个百分点[75] - 存货期末余额为3.7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3.27%,较上年末上升0.50个百分点[75]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为2.10亿元,占总资产比例7.44%,较上年末大幅上升3.60个百分点[75]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29亿元,较期初3.71亿元下降11.3%[17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8.88亿元,较期初9.45亿元下降6.0%[179] - 短期借款期末余额2.10亿元,较期初1.13亿元增长86.7%[180] - 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4.92亿元,较期初5.92亿元下降17.0%[181] - 资产总计期末余额28.21亿元,较期初29.31亿元下降3.8%[179] - 母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42亿元,较期初3.12亿元下降22.4%[183] - 母公司预付款项期末余额1.36亿元,较期初0.24亿元增长467.6%[183] - 母公司短期借款期末余额1.60亿元,较期初0.70亿元增长130.2%[184]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2.14亿元,较期初1.46亿元增长46.4%[183] - 开发支出期末余额548万元,较期初788万元下降30.4%[179] - 合同负债同比下降20.9%至4519.5万元(期初:5710.6万元)[185] - 应付票据同比上升61.1%至1.13亿元(期初:7011.0万元)[185] - 流动负债合计增长13.2%至6.38亿元(期初:5.64亿元)[185] 业务线表现:智能网联业务 - 智能网联业务收入2419万元,同比增长42.91%[71] - 公司产品包含V2X+ETC双模通信车载单元以提升车路云服务水平[39] - 公司前装V2X车载通信终端使车辆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及行人信息等交通信息[42] - 公司参与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建设包括海南4·13项目、无锡市项目、成都锦江区项目、苏州高铁新城三期项目[47] - 公司构建"多源融合感知+交通态势研判+仿真推演"核心能力开展高速公路数字化建设[48] - 公司提供激光+视频融合、毫米波+视频融合、断面精准感知等多种路侧感知系统方案[48] 业务线表现:激光雷达业务 - 激光雷达业务收入5877万元,同比增长54.56%[71] - 公司激光雷达产品为城市NOA功能或高阶辅助驾驶提供感知信息并应用于工业移动机器人[43] - 公司192线车载激光雷达通过多家主流车企平台验证,具备前装量产能力,并加快硅基全固态激光雷达OPA产品研发[56] - 公司激光雷达产品出货量持续增长,自主设计全球最小3D安全激光雷达通过工业领域功能安全认证[56] - 公司主导或参与已发布标准5项、在编标准13项,在激光雷达技术标准化领域占据先发优势[61] 业务线表现:ETC产品业务 - 公司ETC产品线包括支持语音功能的单双片智能语音车载电子标签及行业最小拇指车载电子标签[40] - 公司成功中标蚂蚁集团ETC中心化项目,预计对下半年OBU业务产生积极推动作用[51] - 公司ETC路侧产品在河南、湖北等多个省份完成试点部署,实现交通突发事件实时精准推送与伴随式出行服务[51] - 公司前装ETC产品客户涵盖国际豪华车企、国内新能源头部车企及主流本土车企,与部分国际知名车企达成长周期合作并实现车型标配[55] 业务线表现:称重产品业务 - 公司动态称重产品应用于超限运输非现场执法、高速公路入口治超、虚拟省界站等场景[41] - 公司推出基于数字窄条称重传感器的大件运输'平急两用'车道解决方案,通过分段称量技术实现精准轴载荷检测[53] - 2025年上半年在河北、浙江、福建、四川等省市建设多个多功能交调站点,为市场推广做准备[53][54] 业务线表现:海外业务 - 国外业务收入1077万元,同比增长107.75%[71] - 公司海外出口业务较上年同期增长,重点向全球ITS和可移动机器人行业供应激光雷达,产品销往爱尔兰、墨西哥、韩国、马来西亚、德国等地[57] - 公司在韩国、匈牙利、巴基斯坦等地批量完成高速动态称重项目交付,实现高速通行状态下重型车辆精准称重与自动识别[57] 业务线表现:项目与解决方案 - 公司数字隧道解决方案在报告期内新增八达岭隧道、紫荆关隧道、黑石岭隧道、桃墅岭隧道等多座隧道建设项目[50] - 公司数字收费站方案在报告期内开展孝感收费站、尉氏西收费站、常虎莞深收费站等典型智慧站点建设[50] - 公司路网运行监测及主动管控方案已在京港澳高速、广邻高速、纳黔-雅西高速、贵阳环城高速、广州南沙大桥等项目落地[49] 公司运营与投资 - 报告期投资额为2499.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9.23%[77] - 公司新设南京万集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金额1000.00万元,持股比例100%[80] - 公司新设万集(济南)智能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金额1000.00万元,持股比例100%[80] - 公司收购重庆通慧网联科技有限公司53%股权,投资金额2540.00万元[80] - 公司收购通慧网联5%股权,收购底价为254万元人民币,持股比例增至53%[157] - 公司在包头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公司技术出资245万元占比49%[158]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南京万集网联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159] - 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万集(济南)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159] - 转让北京越畅通科技有限公司57.48%股权,价格为人民币1161万元[160] 研发与知识产权 - 新增授权发明专利50件,实用新型专利11件,外观设计专利4件[64] - 累计拥有国内有效专利1163件,其中发明专利425件[64] - 参与制定已发布标准163项,其中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17项[64] - 公司研发体系覆盖北京、武汉、苏州、深圳4个研发中心[36] 客户服务与覆盖 - 公司客户服务体系覆盖全国32个地市级技术服务中心[36] - 公司业务包含5大事业部(智能网联/激光产品/汽车电子/ETC产品/称重产品)[36] - 公司产品包含18个分子公司及智能ETC等创新业务组团[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市场与政策环境 - 交通运输设备投资规模目标到2027年较2023年增长25%以上[32] - 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覆盖20个城市(联合体)[29][30] - 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确定9家联合体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及特种车辆领域[31] - 公路水路交通数字化示范区域扩展至12个省份(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江西/山东/湖北/海南/重庆/贵州/新疆)[29] - 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于2025年4月1日正式施行[31][33] - 公司面临政策与市场风险,智能交通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98] - 公司面临业绩波动风险,业务发展与政策支持及投入规模高度相关[10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财务与风险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风险,因合同执行期长且结算附有条件[102]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2108.3万元(2024年同期:-213.2万元)[186] - 信用减值损失从2024年半年度损失2,555,712.85元转为2025年半年度收益26,428,955.15元,改善29,984,667.99元[190] - 投资收益为1685.05万元,占利润总额比例为-17.89%,主要由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股利收入和理财产品收益构成,具有可持续性[73] -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中政府补助为1060.73万元[24] - 公司收购通慧网联股权产生非经常性收益1175.68万元[25] - 公司理财产品到期收益为116.90万元[24] - 公司处置股权损失465.58万元[24] 募集资金使用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91,471,686.20元[84] - 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99,999,987.92元[84] - 发行费用(不含税)为人民币8,528,301.72元[84] - 已累计使用募集资金总额为391,447,179元[84] - 募集资金使用比例达80.97%[84] - 闲置募集资金5000万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4] - 向11名特定对象发行15,232,292股普通股[84] - 发行价格为人民币26.26元/股[84] - 募集资金存放于公司募集资金专户[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募集资金累计使用31,697.89万元,尚未使用余额为7,449.28万元[86] - 2025年上半年募集资金项目投入942.49万元[86] - 公司使用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86] - 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3,110.79万元,与未使用余额差异661.51万元系利息及理财收益[86] - 自动驾驶汽车用低成本小型化激光雷达项目承诺投资总额22,692.11万元[87] - 截至期末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项目累计投入15,219.93万元,投资进度67.14%[87] - 智慧交通智能感知研发中心项目承诺投资总额16,477.96万元,已100%完成投资[87] - 2021年末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23,039.69万元[85] - 经审计确认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项目的实际金额为19,724.14万元[85] - 公司完成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自筹资金19,724.14万元[85] - 承诺投资项目小计投入金额为47.17亿元[88] - 超募资金投向不适用[88] - 自动驾驶激光雷达及智能网联设备项目市场拓展未达预期导致经济效益为负[88] - 项目可行性未发生重大变化[88] - 无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或违规占用情形[88]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地点及方式未调整[88] - 公司以自筹资金预先投入募投项目金额为19,724.14万元[88] - 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确认预先投入金额为19,724.14万元[88] - 置换预先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为19,724.14万元[88] - 闲置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适用[88] - 公司使用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六个月[89] - 公司使用7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89] - 公司使用5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期限至2025年12月31日[89] - 公司使用827.88万元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专户余额为3110.79万元,含净利息及理财收益661.51万元[89] - 公司使用不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154] - 公司将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154] 公司治理与股东信息 - 公司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无变动[107]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作废177.27万股,其中14名离职人员作废4.38万股,344名激励对象因归属条件未成就作废172.89万股[109] - 控股股东翟军承诺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每年减持不超过持股总数10%[118] - 第二大股东崔学军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20] - 第二大股东承诺每年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持有股份总数的10%[120] - 股东承诺锁定期满后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有股份总数的25%[121] - 股东承诺若上市后6个月内离职则离职后18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21] - 股东承诺若上市后7至12个月间离职则离职后12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21] - 股东承诺若上市12个月后离职则离职后6个月内不转让股份[121] - 股东减持需提前书面通知公司并由公司公告后3个交易日方可减持[121] - 董事监事高管承诺若招股说明书虚假致投资者损失将承担民事赔偿责任[122] - 第二大股东崔学军于2016年10月21日作出长期有效的其他承诺[122] - 董事监事高管翟军崔学军刘会喜邓永强房颜明于2016年10月21日共同签署其他承诺[122] - 持股董监高承诺锁定期满后24个月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123][124] - 持股董监高承诺锁定期满后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持股总数25%[124] - 若上市后6个月内离职则自离职日起18个月内不转让直接持股[124] - 若上市后第7至12
万集科技在广州新设数字技术公司
企查查· 2025-08-06 17:32
公司业务拓展 - 万集科技在广州新成立全资子公司广州万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集成电路制造及芯片销售 [1] 行业布局方向 - 新公司经营领域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 [1] - 同时涉及物联网技术研发业务布局 [1] - 通过股权穿透显示为上市公司万集科技(300552)全资控股 [1]
万集科技(300552)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解除质押的公告
2025-08-04 17:36
股东持股 - 翟军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91,495,336股,持股比例42.93%[2] 股份质押 - 累计质押27,820,000股,占其所持比例30.41%,占总股本13.05%[2] - 已质押股份限售和冻结27,820,000股,占已质押比例100%[2] - 未质押股份限售和冻结37,757,852股,占未质押比例59.30%[2] 解除质押 - 本次解除质押5,190,000股,占其所持比例5.94%,占总股本2.44%[3] 风险说明 - 质押股份不存在平仓风险,质押风险可控[3][4] - 质押行为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变更[4] 公司举措 - 持续关注控股股东股份质押及风险情况并及时披露[4]
万集科技(300552) - 关于董事辞职暨选举职工代表董事的公告
2025-08-04 17:36
人事变动 - 林浩因内部工作调整辞去非独立董事职务[2] - 林浩被选举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3] 人员信息 - 林浩1977年出生,2014年2月加入公司[9] - 林浩历任武汉分公司、激光产品事业部总经理[9] - 林浩现任公司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9]
万集科技(300552) - 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部分股份质押的公告
2025-08-01 16:38
股权质押 - 翟军本次质押5190000股,占其所持5.94%,占总股本2.44%[1] - 本次质押后翟军已质押股份占其所持37.75%,占总股本15.49%[3] 持股情况 - 翟军持股87437136股,比例41.02%[3] - 翟军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91495336股,比例42.93%[3] 风险评估 - 翟军质押股份无平仓风险,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4] 公告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1日[7]
万集科技:在韩国完成高速动态称重项目批量交付
证券时报网· 2025-07-31 12:15
公司业务进展 - 万集科技与韩国集成公司TDCSystem合作批量完成韩国高速动态称重项目交付 共计10条车道[1] - 该项目为公司在韩国市场实施的大型系统集成项目 已投入运营用于超载货车不减速治理[1] 项目时间与范围 - 项目交付时间为2025年7月[1] - 项目类型为高速动态称重系统(HSWIM)[1]
万集科技: 关于公司董事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31 00:37
股东减持计划 - 公司董事高鑫计划减持公司股份21,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099% [1] - 减持方式为集中竞价交易 减持期间为2025年8月21日至2025年11月20日 [1] - 若遇法律法规规定的窗口期则不减持 期间如发生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 减持股份数量将相应调整 [1][2] 股东持股情况 - 高鑫目前持有公司股份84,000股 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0394% [1] 减持合规性 - 高鑫承诺在担任公司董事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过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 [2] - 本次减持计划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8号》等相关法规规定 [2][3] - 减持计划不存在第五条至第九条规定的不得减持情形 [2] 减持影响 - 本次减持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3] - 减持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影响 [3]
7月30日增减持汇总
新浪财经· 2025-07-30 22:46
上市公司减持情况 - 7月30日盘后共有1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减持计划 当日无公司披露增持情况 [1] -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拟减持比例较高的公司包括:德生科技(3%)、嘉环科技(3%)、北方股份(3%)、概伦电子(3%) [2] - 减持比例较小的公司包括:万盛股份(0.08%)、熊猫乳品(0.2823%)、哈投股份(1%)、光威复材(1.21%) [2] 股东减持细节 - 容大感光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 [2] - 长飞光纤股东DrakaComteq B.V.通过大宗交易减持5.00% H股股份 [2] - 瑞芯微股东润科欣持股比例降至5% 万集科技董事计划减持2.1万股 [2] - 吉大正元股东北京中软联盟科技计划减持188万股 江南奕帆股东拟减持但未披露具体比例 [2]
7月30日增减持汇总:暂无增持 容大感光等17股减持(表)





新浪证券· 2025-07-30 22:41
上市公司减持情况 - 7月30日盘后共有17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减持计划 无公司披露增持情况 [1] - 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拟减持的公司包括容大感光(不超过2%) 德生科技(不超过3%) 嘉环科技(不超过3%) 光威复材(不超过1.21%) [2] - 持股5%以上股东拟减持的公司包括熊猫乳品(不超过0.2823%) 概伦电子(不超过3%) 瑞芯微(减持至5%) 北方股份(不超过3%) 哈投股份(不超过1%) [2] - 董事或高管拟减持的公司包括万集科技董事高鑫(不超过2.1万股) 渤海轮渡董事于新建及董秘宁武 [2] - 其他股东减持包括江南奕帆股东 盛弘股份股东盛剑明(不超过0.9969%) 吉大正元股东北京中软联盟(不超过188万股) 长飞光纤股东Draka Comteq B.V.(减持5%H股) 恒为科技股东添橙基金(不超过1.8738%) 万盛股份股东高远夏(不超过0.08%) [2]
万集科技:董事高鑫拟减持不超过2.1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0:05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份公司营业收入全部来自智能交通行业占比100 0% [1] 股东减持计划 - 董事高鑫持有公司股份约8 4万股计划在2025年8月21日至2025年11月20日期间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约2 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 0099% [3] - 减持计划实施前提为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窗口期限制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