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水海纳(300961)
icon
搜索文档
深水海纳(300961) - 关于合计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预披露公告
2025-07-03 20:45
股权结构 - 李琴持股7,888,956股,占比4.45%[2] - 西藏大禹持股9,266,620股,占比5.23%[2] - 二者合计持股17,155,576股,占比9.68%[2] 减持计划 - 计划减持不超3,545,600股,占比2%[2][3] - 集中竞价不超1%,大宗交易不超2%[3] - 减持期为2025年7月25日至10月24日[3] 减持限制 - 李琴任职董事每年转让不超25%[4] - 离职半年内不转让[4] 其他说明 - 减持计划实施有不确定性[9][10] - 非控股股东,减持不影响公司治理[10]
主力资金监控:电子板块净流入超63亿
快讯· 2025-07-03 14:24
主力资金流向 - 电子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63.20亿元,净流入率3.79%,位居各板块首位 [1][2] - 医药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5.77亿元,净流入率1.69%,排名第二 [2] - 通信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5.60亿元,净流入率3.18%,排名第三 [2] - 生物制品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38亿元,净流入率5.51%,表现突出 [2] - 化学制药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7.63亿元,净流入率1.99% [2] 主力资金流出板块 - 机械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31.52亿元,净流出率3.71%,流出规模最大 [2] - 基础化工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21.05亿元,净流出率3.17% [2] - 国防军工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8.20亿元,净流出率2.99% [2] - 电网设备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3.93亿元,净流出率5.96%,流出率最高 [2] 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入 - 工业富联主力资金净买入16.75亿元,净流入率21.97%,位居个股榜首 [1][3] - 宁德时代主力资金净流入11.35亿元,净流入率15.05% [3] - 立讯精密主力资金净流入7.40亿元,净流入率12.51% [3] - 方正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入6.09亿元,净流入率26.81% [3] - 比亚迪主力资金净流入5.01亿元,净流入率14.23% [3] 个股主力资金净流出 - 御银股份主力资金净流出7.01亿元,净流出率33.66%,流出规模最大 [1][4] - 山子高科主力资金净流出4.10亿元,净流出率26.64% [4] - 长城电工主力资金净流出3.70亿元,净流出率24.67% [4] - 融发核电主力资金净流出3.60亿元,净流出率12.72% [4] - 中文在线主力资金净流出2.97亿元,净流出率24.24% [4]
A股新经济主线持续轮动 海洋经济概念掀涨停潮
上海证券报· 2025-07-03 02:25
市场表现 - 7月2日A股市场呈现盘整格局 上证指数报3454 79点跌0 09% 深证成指报10412 63点跌0 61% 创业板指报2123 72点跌1 13% [1] - 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3769亿元 较前一日缩量约900亿元 [1] 海洋经济概念 - 海洋经济概念成为盘面最强热点 深水海纳 冰山冷热 獐子岛等十余只相关个股收获涨停 [2]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2]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并将"深海科技"首次列入国家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2] - 上海市发布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提出建设世界级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集群 [2] -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迅速 海洋传统产业稳步增长 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3] - 深海科技产业链涵盖三大领域 深海材料研发 深海装备制造 深海数智化应用 [3] 科技板块 - A股新科技 新消费主线热度持续上升 带动资金交易情绪回暖 沪深两市成交额持续处于今年以来均值上方 [4] - 国泰海通策略团队判断7月A股市场仍有上升空间 认为中国产业创新与股市贴现率降低将推动增量资金入市 [4] - 华泰证券策略团队表示6月以来市场风险偏好修复 成长资产更受资金青睐 创业板指 中证1000等指数表现较优 [4] - 华泰证券认为高股息板块短期内相对收益或进入压力期 市场当前更关注景气因子 成长风格公司业绩剪刀差走扩 [5]
新一轮供给侧改革!
Datayes· 2025-07-02 19:22
钢铁行业 - 唐山钢厂因环保限产30%导致库存降至极低水平,预计影响钢铁产量[1] - 2025年前四个月钢坯出口量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协会建议限制出口[1] - 全国钢厂全年减产目标约3000万吨,叠加淡季需求,市场对短期产量削减预期升温[1] - 长江证券认为行政化限产是驱动钢铁板块反弹的看涨期权,7月限产落地概率较高[3] - 钢铁板块午后强势拉升,柳钢股份、重庆钢铁、首钢股份涨停[9] 光伏行业 - 光伏玻璃减产消息获亚玛顿确认,叠加供给侧改革预期推动板块大涨[3] - 多晶硅市场均价小幅回升,n型复投料成交价上涨0.87%至3.47万元/吨[23][24] - 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单日成交11.90亿元[4] - 双良节能、亿晶光电、凯盛新能等多股涨停[9] 港股市场 - 香港上半年完成41宗IPO,融资总额136.6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7] - 立讯精密宣布赴港上市,上半年香港IPO规模全球第一[7] 财政政策 - 2024年底政府债限额空间剩余1.9万亿,2025年政府债限额预计99.8万亿[11] - 政府部门杠杆率从2018年36%升至2024年61%,预计2025年底达67%[13] - 城投有息债务增速显著放缓,2024年同比增幅仅1.1-4万亿[16] 资金动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328.04亿元,电子行业净流出规模最大[26] - 电力设备、钢铁、农林牧渔获主力净流入前五[26] - 北向资金总成交1454.47亿元,格力电器成交8.59亿元[28] - 龙虎榜机构净买入昂利康1.01亿元,净卖出常青科技1.78亿元[35] 行业估值 - 钢铁、煤炭、建筑材料领涨,电子、通信、国防军工领跌[37] - 农林牧渔、非银金融、食品饮料板块PE处于历史百分位低位[37] - 钢铁板块交易热度提升显著,拥挤度变动居前[38]
突然爆发!A股涨停潮、港股最高涨超130%,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 2025-07-02 17:24
钢铁板块表现 - 钢铁板块午后大幅拉升 盛德鑫泰涨17% 重庆钢铁、柳钢股份、首钢股份等涨停 三钢闽光、武进不锈涨逾8% [3] - 港股重庆钢铁股份涨超90% 盘中一度暴涨超130% 鞍钢股份涨近13% [4] - 唐山环保减限产力度加大 约半数钢厂收到限产通知 若执行限产政策 烧结矿产能利用率或从83%降至70% 日产减少3万吨 [6]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拟于7月底召开理事会议 总结上半年工作 研判下半年态势 [6] - 当前钢铁市场处于"低库存、低价格、低需求、高供应弹性"弱平衡状态 后续走势取决于减产力度与政策落地速度的博弈 [6] 海洋经济概念表现 - 海洋经济概念盘中走势强劲 克莱特30%涨停 深水海纳20%涨停 坤博精工、中科海讯涨超10% 巨力索具、南方路机等涨停 [7]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 加大政策支持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8] - 海洋强国战略地位提升 发展深海科技是重要手段 后续产业政策有望密集出台 资金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可期 [9] - 深海科技产业链包括深海材料、深海装备和深海数智化三大领域 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向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9] 光伏产业链表现 - 光伏产业链股盘中上扬 秀强股份、大烨智能20%涨停 大全能源涨超15% 福莱特、通威股份、亚玛顿等涨停 [10] - 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7月开始集体减产30% 产能加速出清 促进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1] - 531抢装潮结束后 下半年光伏行业需求转弱 产业链价格全线承压 多环节产品价格已跌破现金成本线 [12] - 头部硅料企业正主动推进多晶硅产能整合 企业行为契合政策导向 推动行业供需结构改善 [12]
突然爆发!A股涨停潮、港股最高涨超130%,发生了什么?
证券时报· 2025-07-02 17:15
钢铁板块爆发 - 钢铁板块午后大幅拉升,盛德鑫泰涨17%,重庆钢铁、柳钢股份、首钢股份等涨停,三钢闽光、武进不锈涨逾8% [4] - 港股重庆钢铁股份涨超90%,盘中一度暴涨超130%,鞍钢股份涨近13% [5] - 唐山环保减限产力度加大,约半数钢厂收到减排限产通知,限产后烧结矿产能利用率或从83%降至70%,日产减少3万吨 [7]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拟于7月底召开会议,研判下半年行业态势 [7] - 当前钢铁市场处于"低库存、低价格、低需求、高供应弹性"的弱平衡状态,下半年利润回升取决于减产政策执行力度 [7] 海洋经济概念飙升 - 海洋经济概念股强势,克莱特30%涨停,深水海纳20%涨停,坤博精工、中科海讯涨超10% [9]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做强海洋产业等方向 [11] - 深海科技产业链涵盖材料、装备和数智化三大领域,高性能钢、钛合金、水下装备及海洋大数据成为发展重点 [12] 光伏产业链崛起 - 光伏概念股集体上扬,秀强股份、大烨智能20%涨停,大全能源涨超15%,通威股份、亚玛顿等涨停 [14] - 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7月集体减产30%,产能加速出清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5] - 531抢装潮后需求转弱,产业链价格承压,减产及产能整合有望改善供需结构 [16]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微跌0.09%,创业板指跌1.13%,沪深两市成交额14053亿元,较前一日减少逾900亿元 [2] - 医药、券商板块走弱,钢铁、海洋经济、光伏成为当日领涨板块 [2]
A股60只个股涨停,浙江东日12天7板领涨,海洋经济板块全线爆发
金融界· 2025-07-02 16:06
市场表现 - 7月2日A股市场呈现分化格局,全市场共计60只个股成功封涨停板,连续涨停股票总数达到12只,封板成功率为79% [1] - 三大股指走势分化,上证指数微跌0.09%,深证成指下跌0.61%,创业板指数跌幅达到1.13%,全市场成交额达到14053.63亿元 [1] 强势个股 - 脑机接口概念股浙江东日实现12天内第7个涨停板 [1] - 芯片产业链诚邦股份达成5连板 [1] - 军工央企板块飞亚达在5个交易日内收获第4个涨停板 [1] 板块热点 - 海洋经济概念股表现突出,深水海纳开盘后迅速封涨停,克莱特触及30%涨停限制 [1] - 水产养殖板块全线爆发,国联水产、獐子岛、好当家等多只个股封涨停 [1] - 光伏产业链表现不俗,通威股份、福莱特等龙头企业纷纷涨停 [1] - 钢铁板块集体走强,重庆钢铁、柳钢股份、首钢股份等多只钢铁股涨停 [1] - 新材料领域东岳硅材、康达新材等公司获得资金青睐 [1] 资金流向 - 光伏设备板块获得44.9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位居各行业首位 [2] - 钢铁、食品饮料、能源金属等传统行业受到资金关注 [2] - 半导体板块遭遇67.9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通信设备、软件开发等科技板块面临资金流出压力 [2]
重磅会议引爆!海洋经济迎来“第二潮”,核心龙头有哪些?
格隆汇· 2025-07-02 11:34
海工装备板块市场表现 - 海工装备板块今日集体大涨,克莱特涨幅最高达27.47%,现价55.40元,总市值40.66亿元 [1][2] - 深水海纳、大烨智能均20CM涨停,现价分别为21.66元和7.86元,总市值分别为38.40亿元和24.91亿元 [1][2] - 坤博精工涨17.93%,中科海讯涨14.04%,派特尔涨12.10%,大连重工、冰山冷热等10余只个股涨停 [1][2] - 海兰信涨9.53%,海默科技、博亚精工涨超8% [1][2] - 振华重工涨停,总市值达255.0亿元,亚星锚链涨停,总市值108.7亿元 [2] 政策驱动与战略定位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创新驱动、产业更新等五大方向 [3] - 政策明确加强顶层设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点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产业 [4] - 海洋科技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7] - 机构认为海洋经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8] 深海科技行业动态 - 深海科技指数在3月13日至24日期间最大涨幅达16.91%,个股如克莱特累计涨144%,神开股份涨100% [8] - 行业经历回调后,机构预期第二波行情将启动,类比2024年低空经济路径 [11] - 华福证券指出深海科技处于商业化前期,未来可能遵循“产业驱动—政策完善—业绩兑现”路径发展 [11] 投资关注方向 - 国防军工领域的深海科技标的 [12] - 核心环节国产替代(如钛合金材料、深海探测器件) [12] - 关键装备制造(深海潜水器、机器人)及商业化较快的深海资源开发项目 [12]
海洋经济概念爆发,深水海纳20%涨停,克莱特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0:14
海洋经济概念股表现 - 克莱特涨超20% 深水海纳20%涨停 中科海讯涨超13% 坤博精工 博亚精工涨超10% [1] 政策驱动因素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重创新驱动 高效协同 产业更新 人海和谐 合作共赢 [1] - 加强顶层设计 加大政策支持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经济 [1] - 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培育海洋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 海洋产业发展方向 - 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 推动海上风电规范建设 发展远洋捕捞 海洋生物医药 海洋文旅 海运业 [1] - 研究海湾经济 优化整合沿海港口群 [1] -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实施海域综合治理 探索海洋碳汇核算 [1] - 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加强科研调查 防灾减灾 蓝色经济合作 [1] 券商观点 - 浙商证券认为海洋强国战略地位提升 发展深海科技是关键 后续政策密集出台 资金支持可期 [2] - 天风证券指出深海科技产业链包括深海材料 深海装备 深海数智化三大领域 [2] 深海科技细分领域 - 深海材料涉及高性能钢 钛合金 高分子材料 用于耐压壳和浮力材料 [2] - 深海装备需求增长迅速 包括水下探测 施工作业 油气生产 矿产开发装备 船舶与海工装备处于上升周期 [2] - 深海数智化为发展重点 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向网络化 智能化转型 海底数据中心 海洋通信 海洋大数据是关键方向 [2]
深水海纳:6月26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6-26 22:06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拟发生变更事项正在有序推进中 已披露相关公告包括《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4-063)、《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4-067)、《关于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5-013) [1] 2024年度业绩亏损原因 - 新增工程项目订单进度不及预期 受宏观环境、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公司更加注重客户偿付能力、提高客户筛选标准、把控项目订单质量 [3] - 已获取项目订单未能按照原定实施计划推进并确认收入 部分运营项目因政府业主方调整结算依据(降低了保底水量及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导致营业收入减少 [3] - 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共计人民币4839.90万元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共计人民币7978.12万元 [3][4] - 管理费用上升 主要系本年度深化改革 优化人员结构 对员工离职补偿的一次性支出费用增加 [4] 业绩提升措施 - 持续发挥已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的客户资源优势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以TEPS模式增进与上游工业企业客户的互动 提供技术服务 研发智能环保装备、药剂新材料和新型工艺技术 [1] - 推动节能降耗工作 建立"管理+技术"协同的降本增效体系 探索更高效的管理模式 降低项目建设与运营成本 [1] - 重新梳理分析全国潜在市场项目机会 统一调配公司资源 加强市场团队建设和项目开发过程管理 挖掘优质项目储备 [1] -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品牌优势 与央企等合作方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共同开发项目机会 [1] 海洋污水处理业务 - 公司具备海洋生态牧场水处理、海水养殖装备制造、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等技术储备 正在积极开拓相关业务 [2] - 生态环境部将统筹谋划"十五五"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行动 协同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与美丽海湾建设 公司将持续关注海洋污染治理板块相关业务并进行技术研发与储备 [2] 应收账款管理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 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将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工作成效纳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相关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 [5] - 公司已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考核办法》 对现有应收账款进行追踪管理 建立地方政府相应管理部门常态化的随访机制 对不同财力情况的地方政府采取针对性的催款措施 [5] 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收入7716.1万元 同比下降24.36% 归母净利润1021.04万元 同比上升1218.7% 扣非净利润-924.38万元 同比下降2698.82% [6] - 负债率69.16% 投资收益2508.14万元 财务费用574.89万元 毛利率24.18% [6] 融资融券数据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74.51万 融资余额增加 融券净流入0.0 融券余额增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