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AMZN)

搜索文档
英国海外仓都用什么系统?需要具备哪些功能特点
搜狐财经· 2025-08-18 23:03
英国海外仓系统类型 - 大型第三方海外仓服务商采用自研系统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但开发成本大且维护周期长[1] - 中小型海外仓普遍使用通用型WMS系统 如浩方、3PL Central、SkuVault、Logiwa等 支持入库至出库全流程管理[2] - 电商专用海外仓系统自带平台对接功能 可一键同步亚马逊、eBay、Shopify、TikTok Shop、Temu等平台订单[3] 核心功能需求 - 必须支持多平台API对接 包括亚马逊欧洲站、eBay UK、TikTok Shop UK 实现订单自动同步与库存实时更新[5] - 需具备批次管理与条码管理功能 支持先进先出原则 满足英国市场产品质量溯源要求[5] - 应支持波次拣货、PDA扫码和智能分单功能 以提升旺季订单高峰期的出库效率[7] - 需对接Royal Mail、DPD、Hermes、Yodel、GLS等本地快递商 支持自动生成面单和智能渠道匹配[7] - 必须包含本地退货入库、二次上架和残次品管理模块 应对英国较高的消费者退货率[7] - 应具备自动生成账单功能 支持多币种结算和VAT税务管理 方便仓租、操作费、派送费核算[7] - 需提供库存报表、出入库统计、订单完成率及SKU周转率等数据可视化功能[7] 系统特性 - 系统需符合英国VAT合规要求 支持税号管理和发票功能[9] - 支持中文英文界面切换 以及英镑、欧元、美元等多币种结算[10] - 具有可扩展性 能支持多仓库和多客户的统一管理[11] - 高度适配电商业务场景 自动化程度高且能减少人工操作[11] 行业发展趋势 - 海外仓系统正从基础管理工具升级为连接平台、物流、财务的运营中枢[11] - 随着英国电商市场持续增长 高效的系统将成为跨境卖家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素[11]
大摩分析25Q2 13F持仓报告:机构动向揭示美股新趋势 科技领衔增持,医疗遭减持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22:56
2025 年二季度,美股市场机构持仓再现显著调整。摩根士丹利最新 13F 分析报告显示,投资者在科 技、工业和通信服务板块持续加仓,同时减持医疗、金融和必需消费板块。对冲基金的持仓策略尤为亮 眼:不仅延续了对科技股的低配态势,还对小盘医疗股表现出强烈偏好。此外,美国本土基金在标普 500 指数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占比高达 81%。 行业配置:科技领衔增持,医疗遭减持 二季度,机构投资者对行业配置进行了明显调整。科技板块增持幅度达 1.9%,工业和通信服务板块分 别增持 0.6%,成为三大赢家;而医疗板块减持 1.3%,金融和必需消费板块各减持 0.7%,共同构成减持 主力 。 从主动权重(13F 报告中行业配置占比减去标普 500 指数行业权重)来看,多数板块的持仓变化与指数表 现基本同步,这一趋势在全市场和对冲基金中均保持一致 。 值得注意的是,大盘股中的可选消费板块出现分化:对冲基金主动增持 0.6%,与整体市场减持 0.3% 的 操作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对冲基金对该领域的独特判断。 小盘股动向:科技与可选消费成新宠 小盘股市场的持仓调整更为激进。科技板块增持 2.3%,可选消费板块增持 0.9%,成 ...
Amazon's Grocery Gambit: Turning Strawberries Into Value
Seeking Alpha· 2025-08-18 21:52
亚马逊战略扩张 - 公司扩大免费当日生鲜杂货配送服务 旨在将更多客户整合至Prime生态系统并抢占9400亿美元的美国杂货市场份额 [1]
传统电商已死?AI原生平台正在重新定义“购物”这件事
虎嗅APP· 2025-08-18 21:39
核心观点 - AI正在重塑电商行业,传统的搜索-比较-购买模式被AI agent驱动的智能化购买体验取代 [5][9] - Google面临商业模式的结构性挑战,AI agent压缩了决策链条,导致其失去在消费决策中的关键位置 [8][9] - Amazon和Shopify凭借数据与基础设施优势在AI时代具备更强防御能力 [19][20][21] - AI将引发电商平台洗牌,竞争优势转向数据质量、AI能力和生态整合 [27][29] - 品牌营销逻辑将重构,从大众营销转向与AI对话和个性化定制 [31][33] Google的危机与价值迁移 - Google即使失去95%搜索量仍可能收入增长,关键在于保留高商业价值查询 [7] - AI agent直接完成从意图识别到购买决策的全过程,使传统搜索广告模式低效 [8][9] - Safari搜索量二十多年来首次下降,导致Alphabet市值单日蒸发1500亿美元 [8] 五种购买行为的AI化改造 - 冲动购买:AI通过预测和引导冲动心理,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推荐 [13] - 日常必需品:AI代理决策,根据价格波动、库存等情况优化购买时机和数量 [14] - 生活方式购买:AI深度理解个人风格和偏好,推荐整套搭配和生活方式升级路径 [15] - 功能性购买:AI顾问提供跨品牌的专家级咨询,进行深度需求分析和个性化建议 [15] - 人生重大购买:AI辅助信息收集、选项比较和风险评估,但不替代决策 [16] Amazon和Shopify的护城河 - Amazon掌握真实购买行为和满意度数据,远超搜索数据的价值 [19] - Prime会员的沉没成本偏见在AI时代可能强化Amazon的购买倾向 [20] - Shopify通过赋能D2C品牌建立网络效应,标准化API生态系统适应AI agent需求 [20][21] AI商业化的基础设施挑战 - 现有产品评论系统存在刷评、极化等问题,需结合客观使用数据和主观反馈 [23] - 电商平台API分割是效率瓶颈,未来可能出现标准化API聚合服务 [24] - AI购物助手需建立多层偏好模型,实现情境感知推荐 [24] - 嵌入式捕获通过微交互分析实时学习用户偏好 [25] 未来电商格局与商业模式 - 竞争优势转向数据质量、AI能力和生态整合,而非传统选择、便利性和价格 [27] - 将出现AI原生电商平台、垂直AI agent和商业基础设施提供商三类新玩家 [29] - AI agent订阅模式可能兴起,消费者付费让AI代理购买决策,避免利益冲突 [29] 品牌营销的重构 - 品牌需学会与AI对话,关注客观性能指标而非情感广告 [31] - 真实品牌叙事更重要,AI会分析品牌一致性和可信度 [31] - 大规模定制变得经济可行,品牌可根据AI agent提供的个人数据生产定制化产品 [33]
企展控股(01808):出售合共1.95万股AMZN股份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9:53
股票出售交易 - 全资附属公司企展香港于2024年8月15日至2025年8月14日期间在市场上出售合共1.95万股AMZN股份 [1] - 出售价格区间为每股174.12美元至242.08美元 总出售价达400.19万美元 [1] - 每股平均出售价格约为205.23美元 交易成本未包含在价格计算中 [1] 持股状况变化 - 交易完成后集团持有AMZN股份数量降至3000股 [1] - 本次出售股份数量占原持股量的绝大部分 [1] - 公告明确披露截至公告日期的实际持股数量 [1]
企展控股:出售合共1.95万股AMZN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8-18 19:49
企展控股出售AMZN股份公告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企展香港在2024年8月15日至2025年8月14日期间出售1 95万股AMZN股份 [1] - 出售价格区间为174 12美元至242 08美元(不含交易成本) [1] - 每股平均出售价格为205 23美元(不含交易成本) [1] - 总出售金额达400 19万美元 [1] - 截至公告日公司仍持有3000股AMZN股份 [1]
企展控股(01808.HK)出售合共1.95万股AMZN股份
格隆汇· 2025-08-18 19:47
交易概况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企展香港于2024年8月15日至2025年8月14日期间在市场上出售合共19,500股AMZN股份 [1] - 出售价格区间为每股174.12美元至242.08美元(不包括交易成本) [1] - 每股平均出售价格约为205.23美元(不包括交易成本) [1] 交易金额 - 总出售金额为4,001,945美元(不包括交易成本) [1] 持股变动 - 交易完成后集团持有AMZN股份数量由22,500股减少至3,000股 [1]
处理器芯片,大混战
半导体芯闻· 2025-08-18 18:48
人工智能芯片市场格局 - 人工智能发展推动公司面临性能优化与未来模型适配的难题,目前市场提供针对高端手机、数据中心及边缘设备的多样化方案,包括GPU、ASIC、NPU、MPU和FPGA [1] - 云端与边缘设备存在明显区分,边缘设备涵盖手机、汽车等多样化形态,各自具有不同的散热和功耗特性 [1] - 人工智能训练主要在云端进行,而推理在边缘设备中占比较大,边缘设备更注重隐私保护、本地数据处理及响应效率 [1] 处理器架构比较 - CPU具有极高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但并行处理能力不足,适合作为备用引擎运行通用代码 [2] - GPU功能强大且用途广泛,是数据中心首选处理器,但高功耗限制其在移动设备中的应用 [2] - NPU针对人工智能任务优化,具备低功耗和低延迟特点,适合移动和边缘设备,在性能与效率间取得平衡 [2] - DSP介于GPU和NPU之间,为人工智能及其他工作负载提供更高能效,可作为NPU的备用和卸载机制 [2] - ASIC为特定推理任务提供最高效率和性能,适合大规模部署,但缺乏灵活性且开发成本高 [2][3] 定制化芯片趋势 - 大型系统公司如谷歌、微软、亚马逊等开始涉足芯片制造,推动定制化硅发展,以满足特定功耗和软件优化需求 [4] - 高端定制芯片在移动设备中存在软件所有权维护难题,需要广泛开发者生态支持 [4] - ASIC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人工智能模型,GPU因其架构灵活性更具优势 [4] - 人工智能算法快速发展推动硬件对灵活性和适应性的需求,并行计算引擎更适合人工智能工作负载 [4] DSP与人工智能融合 - 传统DSP处理领域如音频和相机接口正被人工智能算法取代,实现更高精度和复杂功能 [6][7] - 手机中NPU可能由DSP演变而来,例如高通Hexagon DSP通过扩展成为低功耗人工智能加速器 [7] - 人工智能推动DSP角色转变,在移动领域渗透到特定处理领域如相机接口和音频处理 [6][7] FPGA应用前景 - FPGA提供算法上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适合不断变化的算法如稀疏度算法 [8] - 嵌入式FPGA(eFPGA)结合ASIC的低功耗和FPGA的计算能力,适合需要更新算法的场景 [8] - FPGA擅长确定性结果和宽并行处理,在信号处理类型任务中表现优异 [8] 边缘设备处理器选择 - 低功耗边缘设备通常配备MCU和NPU,运行轻量级实时操作系统如FreeRTOS或Zephyr [10] - 手机和高端设备运行完整操作系统如Linux或iOS,并配备GPU和NPU [10] - 神经形态计算作为手机人工智能处理的备选方案,可降低功耗但生态系统尚不完善 [11] 边缘计算市场趋势 - 边缘领域不存在一刀切的解决方案,应用范围从企业数据中心到移动设备不等 [12] - 市场趋势朝向更多定制化和细粒度优化发展,特定领域和工作负载需求推动多样化解决方案 [12] - 功耗、性能和面积/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其重要性因应用领域和供电方式而异 [12]
为什么我们认为AIDC电气设备出口存在超预期空间?
长江证券· 2025-08-18 16:56
行业投资评级 - 评级:看好 维持 [4] 核心观点 - 海外CSP云厂资本开支持续上调,AIDC需求预期上修 [9][10][11][12][13][14][18] - 2025Q2谷歌、亚马逊、微软、Meta合计资本开支达87.94亿美元,同比+66% [11] - 2025年海外数据中心开发规模预期上修至14.7GW,全球接近20GW [18] - AIDC电气设备出口价值量存在超预期空间 [20][21][22][23][24][25] - 海外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显著高于国内,大型绿地开发每GW成本70-120亿美元 [21] - 海外电气系统占建设成本41%-45%,价格显著高于国内 [25] - 高压高功率趋势下设备单位价值量可能提升 [26][27][29] - 服务器电源功率从800W提升至5.5kW,未来向12kW迈进 [29] - 直流断路器技术难度和壁垒高于交流低压断路器,价值量明显增加 [29] - 国产替代份额可能超预期 [30][31][32][33][34][35] - 供给短缺环节:2025H1维谛在手订单85亿美元,同比+21% [30] - 技术迭代环节:HVDC替代UPS、备用电池铅改锂等国产优势明显 [34] - ASIC需求扩容和国内IDC出海增加国产机会 [37][38][40][41][43][45][46][47][49][50] - 谷歌、亚马逊已批量采用ASIC芯片,微软、Meta计划2026年部署 [46] - 万国数据DayOne在欧洲、东亚、东南亚加快部署 [47] 投资建议 - 推荐重视供给短缺、技术迭代或增量逻辑的环节 [51][52][54] - 供给短缺:变压器持续短缺驱动国产份额提升 [54] - 技术迭代:服务器电源/BBU功率提升、HVDC替代UPS、备用电池铅改锂 [54] - 增量环节:高压高功率下BBU、断路器用量提升,电力短缺下燃料电池/光储供电 [54]
从“走出去”到“走得稳”,韧性供应链成跨境卖家必修课
36氪· 2025-08-18 16:53
跨境电商市场拓展 - 中东、拉美、日韩、印度及澳洲成为跨境卖家新战场,欧美和东南亚不再是唯一重点 [1] - 巴西电商市场快速崛起,消费者最关注价格与促销(66%),快速配送(45%)和免费配送(36%)紧随其后 [1] 供应链能力挑战 - 全球经贸波动使跨境履约面临压力测试,清关复杂、物流成本高、配送时效慢及仓储体系不完善成为主要障碍 [1] - 海外消费者对电商体验要求提升,物流效率、退换货便利性等履约服务成为决策关键因素 [1][6] 供应链韧性价值 - 62.5%商家认为需提升本土化服务能力,41%商家强调需提升履约交付能力 [2] - 韧性供应链可抵御外部风险(如海关卡壳、物流受阻),通过切换运输路线、调用多地库存或启用备用网络实现快速响应 [7][8] - 供应链韧性可提升运营效率,例如TAILI通过亚马逊AWD服务降低旺季仓储成本并自动补货,FBA服务缩短配送时效 [8] - 中小企业通过外包物流供应链可专注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10] 韧性供应链实践案例 - Happy Jump在澳洲市场借助亚马逊物流实现墨尔本、悉尼当天下单当天到货,获得市场先发优势 [4] - Phomemo使用亚马逊AWD后节省40万元人民币入库配置费,降低20-30%SKU物流成本,尾端配送时效提升至当日达/次日达 [12] - 巨星科技借力FBA实现北美、欧洲市场头部地位,曾连续数年销售额增长300%-500%,物流成本降低使产品具备价格优势 [14][17] 供应链发展趋势 - 全球化供应链服务业兴起,垂直领域企业聚焦非标品仓配、售后维修等增值服务 [18] - 供应链即服务(SCaaS)通过模块化方案整合全链路资源,降低企业出海门槛 [19] - AI与机器人技术推动效率跨越式提升,例如亚马逊全球部署超100万台机器人,DeepFleet模型使机器人车队时效提升10% [19] - 绿色化成为供应链核心战略,26%企业将可持续发展/ESG列为2025年关键影响因素,欧盟碳关税政策强化全链条减碳需求 [21] 行业转型驱动 - 快速履约能力构建"履约-体验-流量-复购"正向循环,直接提升消费者忠诚度与转化率 [14] - 供应链四大支柱(全球网络、区域网格、数智化、增值效益)协同推动企业从服务提供者向价值共创者升级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