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马公司(BMWYY)
icon
搜索文档
车展观察 | 一词之差,跨国公司发生什么改变?
观察者网· 2025-04-27 07:38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4月23日—5月2日举行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全球排名前两位的汽车集团——丰田汽车公司和大众汽车集团都提到了"地 域"一词。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表示,近年来汽车行业变化非常迅速,大众需要考虑地域特征;丰田汽车(中国)总经理李晖在发布会上表示,为向移 动出行公司转型,丰田发布了两个方针,其中之一就是以"商品"和"地域"为中心的经营。 此前,跨国公司经常以"本土化"一词来说明对全球不同市场差异化的洞察、适配与经营。此次上海国际车展上"地域"一词的出现是措辞的偶然,还是跨国公 司的全球化战略发生深刻变化?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李东红对观察者网表示,车展上"地域"一词的提法可以说明三方面变化:一是,供应链变化,即供应链体系越来越呈现地域 化特称,而非全球高度一体化,特别是,一个区域范围内的供应链体系有可能明显优于其他区域的供应链体系;二是,人才发展,即一个区域内的专业化人 才不但了解该区域需求特征,也懂得跨国公司的经营标准与企业文化;三是,市场影响力使然,即跨国公司必须把地域作为未来发展的关键影响力量,从而 增强其全球竞争力。 2025上海国际车展 视觉中 ...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快讯· 2025-04-27 07:31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全新发展中,来自德国的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可以说,中德汽车 产业合作迈上了新台阶。在宝马展台,由宝马上海研发团队主导设计的超感智能座舱首次在亚洲亮相, 带来全新的人机交互体验。据了解,这项新技术将于今年底实现量产,并反向输送至欧洲工厂。德国大 众汽车则集中展示了他们"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首批成果,展示了历史上最多数量的新能源车型。(央 视新闻) ...
关税战 特朗普政府的“败相”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4-27 01:55
国际共议:多边主义对抗单边霸凌 - 本周三中国发起安理会阿里亚模式会议,主题为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对国际关系的冲击,目的是推动国际社会聚焦挑战,凝聚维护多边主义共识,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2][1][6] - 该会议是给美国量身定做,针对其单边主义和霸凌政策,通过安理会平台组织支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声音 [4] - 会议持续近三小时,80 多国参会,近 30 国发言,中方正义之声获多数赞同,他们反对单边加征关税,呼吁恢复多边贸易秩序 [8] - 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受美国关税战影响,希望在多边场合体现自身利益和声音 [10]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 3.3%下调至 2.8%,联合国贸发会议显示 2025 年全球经济增速或降至 2.3% [10] - 英国、法国等国参会并呼吁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美国也派代表出席 [10][12][14] 内忧外患:美关税战遭国内反噬 - 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的关税战影响全球供应链、金融市场及地缘政治,美国国内市场也受冲击 [17] - 当地时间 4 月 22 日,特朗普表示或将大幅降低对华关税,美财长称高额关税使两国贸易停滞,美国并非要与中国完全脱钩 [17] - 上周美国还渲染高关税气氛,本周就释放谈判及达成协议消息,我国商务部和外交部予以澄清 [17] - 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指出关税战导致双输,多位美国学者批评特朗普关税政策,超 1600 位知名人士支持《反关税宣言》 [19][21] - 三位美国前总统公开谴责关税政策,美国 14 个州起诉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缺乏法律依据 [21] - 美国依赖从中国进口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加征关税使供应链或物价受影响,特朗普关税政策转向不确定 [23] 破局之道:中国开放韧性应对挑战 - 特朗普政府声称贸易谈判取得“重大进展”,但各当事方否认,且无国家愿在美中之间二选一 [25][28] - 第 137 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到会人数再创纪录,优质特色企业增多,展现中国外贸韧性和全球需求 [29] - 中国发布新的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方案,加快多行业开放,新增 9 城市纳入试点 [31] - 专家认为服务业开放可提升竞争力,是链接全球资源和伙伴的通道 [31] - 上海车展车企密集宣布应用 AI 大模型技术引发热议,中国是全球最大潜在创新市场之一 [31]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贸斗争,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34]
最前线 | 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已装车超3.2万台,单车行驶程超21万公里
36氪· 2025-04-26 21:33
文章核心观点 亿纬锂能携系列核心技术产品亮相上海车展,大圆柱电池是核心产品,具备标准化、原位升级、“零膨胀”等优势,公司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实现量产,有大量专利,出货量可观且已拓展多家主机厂 [1][2][3][4][5] 公司参展情况 - 亿纬锂能携OMNI全能电池、开源电池等一系列核心技术产品亮相上海车展 [1] 大圆柱电池优势 标准化 - 大圆柱电池契合汽车工业效率要求,可解决产能错配问题,减少电池多样化,提升汽车工业效率 [1] - 相较于方形电池,大圆柱电池有10倍的制造效率,系统零部件设计和成组工艺标准化,可让电池成为汽车标准零部件 [1] 原位升级 - 在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周期压缩至12 - 18个月的现状下,大圆柱电池“固定尺寸 + 多元化学体系”技术路线可解决标准化与个性化问题 [1] - 大圆柱电池可兼容多种化学体系,实现电量等灵活调整,将电池系统研发时间缩短到3 - 6个月,降低80%的研发费用 [1] “零膨胀” - 大圆柱电池圆形结构及特殊材料使其在整个生命周期尺寸始终如一,省去复杂应力管理设计,让电子系统存储变简单 [2] 安全性 - 亿纬锂能电池系统基于多种技术叠加,让电子系统底部磕碰能量吸收达1000焦,是新国标6.6倍 [2] 攻克的技术难题 低温难题 - 亿纬锂能经过4年研发攻克低温难题,实现低内阻技术、系统保温加热技术突破,让大圆柱电池在 - 30℃环境下保持25分钟快充,低温续航提升20% [2] 高精度成组 - 亿纬锂能在系统成组高度方向实现200μm的垂直度控制,水平方向位置度精准到250μm,确保传热均匀一致 [3] 可靠焊接 - 亿纬锂能将大圆柱电池焊接熔深精度做到80μm,确保每个焊点稳定可靠工作 [3] 高致密发泡 - 大圆柱电池强度是方形电池的5倍,叠加全域发泡技术后,电池包可实现超15000NM的扭转刚度,让汽车底盘达到超5万μm的扭转高度 [3] - 3摄氏度温控管理和1:4的发泡比例确保发泡过程可控,实现高致密发泡和超强刚度 [3] 专利情况 - 亿纬锂能在大圆柱电池方面构建的全球化专利网络覆盖15个国家,累计申请超2300项专利,数量位居全球首位 [3] 出货情况 - 亿纬锂能作为国内首家量产大圆柱电池的企业,规模化量产15个月以来累计交付装车超3.2万台,单车超21万公里零事故记录 [4] 客户拓展 - 亿纬锂能大圆柱产品已拓展长安、一汽、宝马、蔚来、江淮等多家主机厂,未来将进入规模交付阶段 [5]
正本清源
经济观察报· 2025-04-26 13:39
(原标题:正本清源) 4月23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没有了追求流量的狂热,也没有了夸张宣传的喧嚣,倒是有一些企业没有来参展,拒绝"凑热闹"。相较于近几年国内 大型A级车展的场面,此次上海车展的规模依然盛大,但也展现出了冷静和理智的一面,这是汽车行业发展回归正轨的积极信号。 此次上海车展的冷静局面,直接原因在于近来政策层面的连续纠偏: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工信部发布了要求"不起火、不爆 炸"的"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针对驾驶辅助乱象,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不得进行夸大和虚 假宣传";在3月底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三部委的负责人均表态将整治汽车业内卷。 强力的政策约束,在此次上海车展上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就辅助驾驶宣传而言,"高阶智驾""自动驾驶"等充满误导性的词语已从车企的PPT中消 失,车企高管在发言中也特别强调辅助驾驶的安全底线。 此次上海车展可谓汽车行业的一次集体反思行动。过去几年的"内卷式竞争",让汽车行业陷入巨大的恶性循环:市场端价格战不断—企业盈利能 力下滑—消费者得不到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一 ...
“巨幕影院”下的宝马,与阿里联手首发两大AI智能体|聚焦2025上海车展
华夏时报· 2025-04-26 08:53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温冲 于建平 上海报道 4月23日,宝马集团携三大品牌BMW、MINI与BMW Motorrad以及超30款新车型与多项首创新技术亮相上海车 展,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亦揭开神秘面纱。 同时,宝马联合阿里巴巴深度定制的两大BMW专属AI智能体——"用车专家Car Genius"(下称"用车专家")和"出 行伴侣Travel Companion"(下称"出行伴侣")在上海车展完成全球首秀。AI智能体赋能的全新BMW智能个人助理 也在宝马展台首次亮相。 新世代不仅是一台车 本届上海车展,宝马展台的设计风格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行业少有的将整个展台化身"巨幕影院"版沉浸 式超感智能座舱的企业,是最符合本届上海车展"拥抱创新"主题的展台之一。走进展馆,就如同进入了BMW新世 代的座舱,能够直观地感受其智能化的魅力。 实际上,巨幕影院的设计揭开了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的面纱。对宝马而言,新世代不仅是一款车,也是 BMW品牌在设计、技术和理念创新上的集大成者,其成果将被用于宝马集团、BMW品牌和下一代BMW车型。 同时,宝马集团为每一款新世代车型打造全新 ...
跨国汽车公司向中国市场提交新答卷 | 2025上海车展
新浪财经· 2025-04-25 21:19
两年前的上海车展,海外汽车制造商的高管们包机赶赴上海,却目睹了中国自主品牌全方位的超越。他们直观地意识到自己在电动技术上的落后、产品话语 权的丢失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失利程度。 这一冲击的连锁反应是,还有志于深耕中国的跨国企业几乎推倒重建了其电动汽车发展模式。它们在中国建立本土化智能研发中心,引入中国科技公司进入 保守封闭的供应链体系,还将产品定义的主导权交付给中方合作伙伴。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毕其功于一役的跨国汽车公司展出了全新一代为中国消费者开发的电动汽车产品,与两年前的电动产品形成明显的技术代差。它们真正 将"在中国,为中国"的营销口号转化为实际投资行动,向中国市场提交了一份新的答卷。 德系三强豪华品牌均首发了概念电动车型,并规划在一年内量产落地。奔驰全新纯电长轴距CLA搭载Momenta端到端智驾方案及800V平台,续航达866公 里;宝马侧重座舱智能化,将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新一代人车语音交互系统,还上车了DeepSeek大模型。 奥迪的本土化力度最为激进,推出了与上汽合作的全新电动车品牌AUDI。这家德系豪华品牌还抽调总部50名产品开发专家与上汽深度协同,将首款车型E5 Sportback开发周期压缩至 ...
宝马要和中国伙伴开创新世代
华尔街见闻· 2025-04-25 19:51
作者 | 周智宇 编辑 | 张晓玲 靠着与合作伙伴一同发力,宝马这家百年德系豪门已将新世代战略的锋芒,刺向了中国新能源市场最前 沿的战场——智能座舱、AI交互、电池技术。 在4月23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 位日益彰显,并在新世代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齐普策表示,今年内宝马将为多款中国在售新车接入DeepSeek功能,接下来,DeepSeek功能将应用于 国产BMW新世代车型。 这是宝马与中国伙伴强化合作,加速AI化的一个侧写。 宝马还带来一款名为BMW 新世代驾趣概念车(BMW Vision Driving Experience)的车型,该车虽然不 会直接量产,但其搭载的驾控超级大脑、全景 iDrive 座舱等技术,却预示着宝马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 域的重大突破。 宝马方面表示,新车采用了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集成了四个控制单元,分别负责驾驶动态、信息娱 乐、辅助驾驶和基础功能。这种架构不仅提升了车辆的运算速度,更实现了动力域和底盘域的深度融 合,使车辆的响应速度达到了毫秒级。 宝马方面透露数据显示,BMW新世代车型以全新一代智能电子电气 ...
瑞声科技:“车展新生”奏响智能座舱“新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4-25 16:16
文章核心观点 瑞声科技凭借全栈式自研能力和技术积累,携先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参展上海车展,在智能汽车领域取得进展,车载业务成新增长引擎 [1][3][10] 车展参展情况 - 4月23日上海车展启幕,瑞声科技首次参展,携旗下公司展出智能座舱升学、触觉反馈、感知等解决方案 [1] - 展出智能汽车全栈解决方案,包括声学、触觉反馈、光学影像、传感交互和电机执行系统 [4] 行业趋势 - 汽车产业变革下半场聚焦智能化,智能座舱是主战场之一 [3] 解决方案亮点 - 车载声学平台搭载51扬声器,通过自研算法实现立体声、3D环绕等功能,独立音区技术可分区控制声音且干扰低,头枕音响隔离度达25dB,漏音声压减小约67% [4] - 推出RichTap Space智能座椅,利用立体震动技术带来声音与触觉多维同频体验,可在多场景应用,还能提醒转向和疲劳驾驶 [7] 公司发展历程与合作 - 成立于1996年,起步于微型声学器件,实现多领域软硬件全栈式自研,完成技术从消费电子到智能汽车的迁移适配 [9] - 去年2月收购PSS 80%股权,不久前收购初光汽车53.74%股权,实现车载声学全闭环 [9] - 已与宝马、吉利等众多车企达成合作,2024年创新项目获保时捷杰出项目奖,与理想汽车在多款车型合作 [9]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273.3亿元创新高,归母净利润17.97亿元,同比增长142.7%,车载业务成新增长引擎 [10] - 2024年车载声学业务收入35.2亿元,毛利率24.8% [10]
上海车展引领未来
解放日报· 2025-04-25 10:32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上汽集团以"懂车更懂你"为主题,总展示面积近2万平方米。 本报记者 海沙尔 摄 参与车展报道的主播们,各种表情,各式装扮,各类动作,只为"出圈"。 本报记者 孟雨涵 摄 中国是不折不扣的世界汽车大国。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不仅年产 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还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一。【车展专题】 新车前,观众纷纷自拍留念。本报记者 海沙尔 摄 上海,作为中国汽车重镇,再度迎来全球车界盛事。 东道主车企——上汽集团,不仅展示了智己、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上汽大众、上汽通用汽车、上汽 通用五菱等6家整车企业10个品牌的代表车型和应用场景,还正式推出其与华为合作的全新品牌——尚 界,并发布新一轮全球战略。 奔驰以纯电CLA长轴版冲击新能源豪华车"顶流"梯队;宝马不仅以"新世代驾趣概念车VDX"首秀回馈车 展观众,量身定制的中国版本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也在上海首次亮相;同样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 的,还有奥迪中型豪华电动轿跑新车——E5 Sportback。 保时捷则以史上最大规模展台凸显对2025上海车展的重视。今年,18款车型亮相,经典车与量产车同 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