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公司(BMWYY)
搜索文档
宝马与经销商互信共赢 共同迈向“新世代”
新浪财经· 2025-09-26 12:17
公司战略与活动 - 公司积极响应2025年全国"质量月"号召 将"以客户为中心"理念贯穿全价值链质量管理 [1] - 公司于9月25日圆满落幕2025年中国售后服务大赛总决赛 展现其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1] 人才培养与认证 - 公司售后服务大赛吸引全国数百家经销商、近万名员工参与 首次以店为单位进行区域选拔 [3] - 大赛设置区域经理辅导、全网直播PK及数字化平台知识共享等机制以梳理业务逻辑 [3] - 通过培训与比赛 公司已培养近4000名新能源认证服务顾问和近3000名高压电认证技术人员 [3] - 大赛深度融合B E S T校企合作项目 该项目根植德国双元制教育 构建覆盖机电、钣喷、新能源等关键岗位的人才孵化平台 [5] - 同步开展2025"卓悦客户体验大使"评选 挖掘表彰践行"主动式客户关怀"的一线标杆员工 [5] 客户服务与体验 - 公司推出全方位"主动式"关怀服务 通过多渠道主动提醒在前端排除问题与风险 确保客户无忧 [6] - 公司"宝马严选"原厂零配件和附件坚持高标准 确保耐用、可靠、安全 [6] - 公司持续进行数字化升级 打造线上到线下无缝客户体验 包括在线预约、上门取送车、实时进度查看及在线支付等功能 [8] - 数字化工具与线下流程无缝连接 为客户节省时间成本 [8] 经销商网络支持 - 公司通过多维度支持举措赋能经销商 覆盖销售、售后及人员培训等关键环节以增强网络运营韧性 [9] - 公司基于区域市场潜力与客户密度分析 实施科学精细的网络布局规划 深化与合作伙伴的长期合作 [11] - 公司致力于实现经销商业务可持续发展与客户服务体验的双重提升 [11]
告别“纯电独大”?政策、企业双发力,宝马等车企加速布局氢能赛道
华夏时报· 2025-09-26 08:50
政策支持与方向 - 八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推动中远途、中重型燃料电池商用车规模化应用及有序推进氢能基础设施建设 [2] - 国家层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政策支持体系,为氢能交通产业提供坚实根基,地方政策如重庆对加氢站给予每千克30元运营补贴(单站最高300万元),厦门计划到2027年建成3座加氢站 [3] - 上海市推进全球最大液氢储运基地建设,提升氢能产业链竞争力 [4] 氢能市场前景与现状 -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年全球氢能需求突破1亿吨,绿氢占比从2023年5%提升至2030年30% [5] - 中国可再生氢项目产能达25.6万吨/年,交通领域应用占比18.8%,成为第二大绿氢应用领域 [5] - 中国加氢站数量超过560座(较2020年增长超3倍),但与国际水平仍有差距(欧盟约250座、德国128座、日本151座) [5] 技术进展与突破 - 宝马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体积缩小25%,功率密度提升30%,寿命达100万公里(耐久性翻倍),量产成本降低50% [6] - 宝马与丰田联合开发第三代系统,计划2028年量产氢燃料电池车 [6][7] - 现代汽车在韩国新建燃料电池系统工厂(2028年投产),中国设有生产基地;戴姆勒氢燃料电池卡车完成22.5万公里试验,轻负荷氢气消耗5.6公斤/100公里 [9] 企业战略与生态布局 - 宝马与中国大唐集团合资开发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构建绿电-制氢-储运-用车闭环生态 [7] - 丰田将氢能轿车纳入出租车项目(200辆皇冠),商用车列为第三代燃料电池系统重点对象;现代拓展氢能乘用车及商用车市场 [8][9] - 庆铃集团发布氢能商用车矩阵,签署300辆氢燃料电池冷藏车销售合同 [9] 行业挑战与方向 - 加氢站网络绝对数量未达规模化运营要求,需提升车-站-线协同效率和实际加注能力 [5][6] - 建议优先在港口、物流干线等封闭场景深耕,确保商业闭环,重视膜电极等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10]
美国对欧盟15%汽车关税生效 行业担忧难消
新华社· 2025-09-25 20:06
"这无异于一记重击。"甘巴尔代拉说,汽车产业是欧洲经济一大支柱,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 依赖庞大的汽车产业链,这一链条直接或间接关联数百万个工作岗位。美国关税政策将迫使欧洲车企要 么自行消化高昂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要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市场份额遭到挤压。 自今年4月起,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导致欧盟对美汽车出口遭遇高达27.5%的关税。 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2025年上半年欧洲五大汽车巨头利润均同比下滑或转为亏损。财报数据显 示,大众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0.05亿欧元,同比下降37%。其中,因美国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高达 13亿欧元。宝马上半年净利润为40.15亿欧元,同比下滑29%。斯泰兰蒂斯集团更是因为推迟旗下美国 品牌车型的研发与销售战略,从上年同期的盈利56亿欧元转为亏损22.56亿欧元。 新华社布鲁塞尔9月25日电(记者康逸)美国政府24日表示,正式执行与欧盟达成的贸易协议,确 认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15%的关税自8月1日起生效。欧洲观察人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正给欧洲汽 车业带来严重冲击。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表示,根据美欧达成的新贸易协议,美国对欧盟出口 ...
美国对欧盟15%汽车关税生效 行业担忧难消
新华网· 2025-09-25 17:35
新华社布鲁塞尔9月25日电(记者康逸)美国政府24日表示,正式执行与欧盟达成的贸易协议,确认对 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15%的关税自8月1日起生效。欧洲观察人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正给欧洲汽车业 带来严重冲击。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表示,根据美欧达成的新贸易协议,美国对欧盟出口的汽车和零 部件征收15%的关税,税率仍远高于原来的2.5%。 "这无异于一记重击。"甘巴尔代拉说,汽车产业是欧洲经济一大支柱,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依赖 庞大的汽车产业链,这一链条直接或间接关联数百万个工作岗位。美国关税政策将迫使欧洲车企要么自 行消化高昂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要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市场份额遭到挤压。 自今年4月起,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导致欧盟对美汽车出口遭遇高达27.5%的关税。 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2025年上半年欧洲五大汽车巨头利润均同比下滑或转为亏损。财报数据显示,大 众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40.05亿欧元,同比下降37%。其中,因美国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高达13亿欧 元。宝马上半年净利润为40.15亿欧元,同比下滑29%。斯泰兰蒂斯集团更是因为推迟旗下美国品牌车 型的研发与 ...
美国下调欧盟汽车关税,关税隐忧难消
新华财经· 2025-09-25 15:35
欧洲大型车企纷纷下调业绩预测。大众在7月下旬将2025年营业利润率预期从原先的"5.5%至6.5%"下调 至"4%至5%"。德国汽车研究中心的贝娅特丽克丝·凯姆指出:"2025年下半年,收益恶化的趋势可能会 更加明显。"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表示,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正给欧洲汽车业带来严重冲击和 深远影响。即使根据美欧达成的新贸易协议,美国对欧盟出口的汽车和零部件征收15%的关税,仍远高 于原来的2.5%。 "这无异于一记重击。"甘巴尔代拉说,汽车产业是欧洲经济一大支柱,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依赖 庞大的汽车产业链,这一链条直接或间接关系着数百万个工作岗位。美国的关税政策将迫使欧洲车企要 么自行消化高昂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要么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市场份额遭到挤压。 资讯编辑:王芳琴 021-66896877 资讯监督:乐卫扬 021-26093827 资讯投诉:陈跃进 021-26093100 美国政府24日表示,正式落实与欧盟达成的贸易协议,确认对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征收15%的关税自8月1 日起生效。 此外,美国还宣布将对欧盟出口的软木、飞机及零部件以及仿制药等进行关税豁免。 欧洲 ...
宝马押注氢能源 新X5将以5种动力破局市场
犀牛财经· 2025-09-25 14:35
产品战略与创新 - 宝马X5将推出全新一代产品,首次成为涵盖传统汽油、柴油、插电混动、纯电动和氢动力五种动力系统的车型 [2] - 新款氢动力车型名为iX5 Hydrogen,得益于与丰田合作,其第三代氢能源系统体积缩减25%,功率密度更高,预计2028年上市 [2] - 宝马在氢能源技术领域有长期积累,从1979年首款测试车到2023年试点车队路测,并与丰田共同研发乘用车驱动系统,核心燃料电池技术可同时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 [2] 财务与运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同比下降8%,税后净利润同比暴跌29%,创近年新低 [3] - 亚洲市场销量下滑明显,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同比下降15.5% [3] - 公司电动化转型取得成效,纯电车型i4、iX1与iX表现可圈可点,插混车型在欧洲市场表现强劲,新能源车已占集团总销量的26.4% [3] 行业挑战与前景 - 氢能源汽车发展面临氢能成本降低与加氢网络广泛布局两大瓶颈,乘用车市场表现仍有待观察 [3] - 宝马氢燃料电池技术正式上车后,其带来的效率提升与降本能力,以及各国市场是否会加大补能设施建设,仍是未知数 [3] - 公司现阶段的挑战是如何解决业绩回暖问题,这是需要积极应对的首要任务 [3]
宝马推出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量产车2028年投入全球市场
凤凰网· 2025-09-23 13:40
公司技术进展 - 宝马集团宣布推出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首批原型产品已启动试制,将于2028年实现量产并率先搭载于全新一代BMW X5车型 [1] - 第三代系统实现多项技术优化,功率密度大幅提升,系统占用空间较上一代减少约25%,采用高度集成设计可无缝集成至未来车型架构 [1] - 驱动系统组件升级与运行策略优化提升了系统效率,带来更长续航、更高功率和更低能耗表现,该系统由宝马与丰田联合开发,核心技术可同时应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乘用车模块化储氢系统技术"在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获"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技术"奖,其模块化设计在增加储氢容量的同时提高了车身整体刚性 [2] 公司战略与历史 - 公司表示量产氢燃料电池车将为品牌技术开放战略的产品矩阵增加高效的零排放驱动选择,氢能作为全球脱碳进程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公司重点投入的方向 [1] - 公司在氢能源动力领域的探索已有接近50年历史,1979年诞生第一辆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的BMW 520测试车,2000年首次小规模试产12缸氢能汽车BMW 750hL [1] - 2014年搭载丰田提供的第一代氢燃料电池驱动系统的BMW 535iA Hydrogen问世,2023年搭载第二代自研系统的BMW iX5氢燃料电池车试点车队启动全球路测 [1]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在中国市场,《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为氢能产业化提供了政策支持 [2] - 公司表示其氢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与中国氢能源发展同频共振,将推动氢能出行愿景的实现 [2]
奔驰宝马们的一次集体“倒车”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9-23 07:07
编译 / 杜 咏 芳 编辑 / 黄 大 路 设计 / 杜 咏 芳 全触控的浪潮席卷而来,但梅赛德斯-奔驰却向用户承认,对不起,我们错了!是时候把物理按钮请回来了。 这一转变正从新款GLC和纯电CLA Shooting Brake开始——它们的方向盘上将重新出现摇杆、滚轮和实实在在的按键。 梅赛德斯-奔驰的软件主管马格努斯·奥斯特伯格(Magnus Östberg)在慕尼黑车展上向《Autocar》坦言:"如果你从配备触摸屏和较少实体按钮的CLA (轿车)换到重新配备滚轮和按钮的(新款)GLC,立刻就能感受到区别。" 而且,这不只是一两款新车的试验。目前,梅赛德斯-奔驰已确认将在其现有和即将上市的车型中增加更多物理按钮,而物理按钮也将成为梅赛德斯- 奔驰未来车型的标准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梅赛德斯-奔驰并非唯一一家选择让物理按钮回归的汽车制造商。宝马、法拉利、大众等多个汽车供应商都决定将物理按钮保留在汽 车上。 正如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ällenius)所言:"有时你必须后退两步,才能真正前进一步。" 将物理按钮重新请回驾驶舱的集体"倒车",倒退的是盲目追随潮流的冲动,进的则是 ...
宝马推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3年后量产车投放全球
经济观察网· 2025-09-22 22:23
宝马氢燃料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宣布推出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并启动首批原型产品试制 将于2028年量产并率先搭载于全新一代BMW X5 [2] - 第三代技术实现多项优化升级 包括系统占用空间减少约25% 设计更紧凑 集成度更高 系统效率提升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乘用车模块化储氢系统技术"在2024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获奖 [2] 宝马氢能源发展历史 - 公司发展氢能源动力已有近50年历史 1979年诞生首辆使用液态氢的测试车BMW 520 [3] - 2000年首次小规模试产BMW 750hL 2014年推出搭载丰田第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的BMW 535iA Hydrogen [3] - 2023年BMW iX5氢燃料电池车搭载公司自研的第二代系统(采用丰田燃料电池)在全球进行路测 [3] 技术合作与多元驱动战略 - 第三代驱动系统由公司与丰田共同研发 核心氢燃料电池技术可同时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 合作旨在降低整体成本 [6] - 公司坚持技术开放战略 采取内燃机、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及氢燃料电池组成的多元驱动路线 [6] - 公司同步推进其他电动化技术 包括应用大圆柱电池的新世代电驱系统量产在即 以及全固态电池测试车型已启动道路实测 [6]
宝马新一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将于2028年量产,首搭车型为BMW X5
第一财经· 2025-09-22 20:24
公司技术进展与规划 - 宝马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已启动首批原型产品试制 并将于2028年量产 [1] - 第三代系统将率先搭载于全新一代BMW X5车型 [1] - 第三代氢燃料电池系统由宝马与丰田联合开发 是双方全面合作的一部分 [1] - 公司自主研发了“燃料电池乘用车模块化储氢系统技术” 该高度集成设计增加了储氢容量并提高了车身刚性 [3] - 氢燃料电池系统包含燃料电池本身以及冷却系统、氢气子系统和空气子系统等确保高效运行的全部组件 [3] 行业前景与商业化 -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其能量密度较高且加氢时间、驾驶舒适性可与燃油车媲美 [2] - 根据世界主要国家发展线路图 到2030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到近千万辆 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 - 氢能物流重卡已成为氢燃料电池行业实现商业化的主要场景之一 [2] - 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 欧洲等地正大规模建设加氢站 [2] - 未来将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 随着技术逐步成型 成本预计将大幅降低 [2] 合作战略与成本效益 - 宝马与丰田合作的目标之一是量产新车型 通过提升规模经济效益来降低成本 [2] - 与丰田合作能够共同分担研发成本 使得整个投资项目有更高的效率 [2] - 双方合作历程包括:2014年丰田提供第一代系统 2023年宝马自研第二代系统采用丰田电芯 第三代则为共同研发 [1] - 第三代系统的核心氢燃料电池技术可同时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