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科技(CREAY)
icon
搜索文档
摩盈创新科技(广东)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8 13:44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摩盈创新科技(广东)有限责任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新型膜材料制造与销售、塑料制品制造与销售、表面功能材料销售、金属及塑胶表面处理、真空镀膜加工等 [1] 业务范围与技术方向 - 公司业务包括电子专用设备及元器件的制造与销售 [1] - 公司涉及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以及模具的销售与制造 [1] - 公司专注于新材料技术研发、推广服务以及工程塑料与合成树脂的制造销售 [1] - 公司经营活动包括国内贸易代理、货物与技术进出口以及广泛的技术服务与交流 [1]
苏州国显创新科技公司增资至20亿,增幅19900%
新浪财经· 2025-10-17 14:5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苏州国显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朱修剑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显示器件制造、显示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等 [1] - 公司现由上市公司维信诺(股票代码:002387)及新增股东昆山唯信联合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1] 股权与资本变动 - 公司于10月11日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昆山唯信联合投资有限公司为股东 [1] - 公司注册资本由1000万人民币大幅增至20亿人民币,增幅高达19900% [1]
李家超:创新科技、金融贸易、基建联通三轨并进 共建世界级一流湾区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5:33
创新科技发展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全球创新指数》世界百强创新集群中首次排名全球第一 [1]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第一期首三座大楼已落成,租户正陆续进驻,预计今年年底前正式进入营运阶段 [1] - 香港政府已推出河套香港园区第一期余下用地的选定地块征求私人发展计划,并争取在今年内完成第二期发展规模及产业分布规划 [1] 金融贸易联通 - 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中,香港继续位列全球第三,与第一名纽约和第二名伦敦的分数差距分别收窄至2分和1分 [2] - 2023年底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总值突破35万亿港元,同比增长13%,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11倍 [2] - 深圳市人民政府自2021年起每年在香港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累计发行总额达260亿元人民币,广东省人民政府也于去年首次在香港发债 [2] - 香港政府本月正式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整合多个机构服务有意开拓海外市场的内地企业 [2] 基建网络联通 - "跨境支付通"于今年六月推出,为两地居民及机构提供即时小额跨境支付服务 [3] - "港车北上"计划已实行超过两年,至今已有超过10万辆香港私家车参与 [3] - "粤车南下"计划最快下个月实施,入境市区部分将以每日100个名额的小规模开始,每辆粤车留港最多三天 [3] - 香港国际机场入股珠海机场,并推动"海空货物联运"模式,内地货物可在东莞就地安检、经水路直送香港上机,东莞空港中心第一期永久设施今年底起分阶段完成 [3][4]
长城基金汪立:下一个十年,重点关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科技领域
新浪基金· 2025-10-15 16:10
核心观点 - 尽管上证综指在18年间未回到6124点的历史高位,但万得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和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同期实现了涨幅翻番的亮眼成绩 [1] - 公募基金通过紧扣经济发展主旋律、把握产业高速成长期的结构性机会,实现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2] - 成功的资产配置需转向以价值为核心的“股东思维”,深入研判产业发展趋势以获取超额收益,并规避概念炒作以控制尾部风险 [3] - 未来十年创造新Alpha的源泉预计将来自以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创新型科技领域 [4] 市场表现与基金业绩反差分析 - 过去18年市场除2006-2007年及2014-2015年两段趋势性行情外,其余阶段主要以震荡为主,但结构性行情持续存在 [2] - 公募基金在挖掘与把握市场结构性机会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其持仓风格演变清晰反映了对不同时期核心产业趋势的把握 [2] - 2013-2015年公募基金显著偏好科技成长赛道,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崛起 [2] - 2020-2022年公募基金布局新能源领域,并同步关注半导体国产替代、新一代军工装备升级等方向 [2] - 2023年Q1以来,公募基金在AI革命趋势下,对通信、电子、计算机等TMT板块迎来显著增配 [2] 资产配置的启示与经验 - 试图预测指数点位、追逐市场热点的“赌场思维”长期无效,需转向以价值为核心的“股东思维” [3] - 无论市场处于上行期或下行期,结构性机会始终存在,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是攫取超额收益的核心 [3] - 在把握结构性机会的同时,需要控制尾部风险,规避概念炒作、锚定价值投资是穿越牛熊的关键 [3] 未来Alpha源泉展望 - 随着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增长引擎将切换,核心机会将诞生于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创新型科技领域 [4] - 人工智能革命是底层生产力的进步,其技术路径和产业生态尚处演变阶段,未来可能出现新的主导技术路线,带来更多可能性 [4] - 在中美多领域竞争的国际环境下,科技领域的投入与政策倾斜预计将持续加码 [4] 权益市场及基金投资展望 - 后市表现将取决于政策力度、市场做多情绪、科技产业的新催化三个方面 [5] - 政策对本轮行情推动作用突出,后续政策若能持续发力,将为指数进一步突破提供重要支撑 [5] - 当前两融、私募等高风险偏好资金加速入场,主动权益基金、行业ETF呈现积极增长态势,为市场提供动能 [5] - 8月以来指数创新高的重要因素在于AI产业链催化不断并凝聚市场对科技主线的共识,科技产业后续的新催化是市场进一步上涨的重要决定因素 [5]
湖南候翼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15 12:5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湖南候翼创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蒋金波,注册资本300万 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 无人飞行器销售;服务消费机器人制造;服务消费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信 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物联网技术服务;安防设 备销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软件销售;消防器材销售;文物文化遗址保护服务(除依法须经 批准的项目外,自主开展法律法规未禁止、未限制的经营活动)。 ...
巾帼力量闪耀香港创科舞台——专访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
新华网· 2025-10-10 10:51
另一方面,以"三大创科园区"(包括香港科学园、数码港以及即将开园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香港园区)与"五大研发机构"为战略平台,汇聚全球创科资源与人才。 "在香港创科生态上,女性发挥着很重要和关键的作用。在科研端,香港培育了许多世界知名的女 科学家。"张曼莉举例道,世界知名的脑神经科学家、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教授,中国科学院院 士、亚洲首位获得贝勒奖牌的科学家任咏华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消化疾病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于君教授,都是香港女科学家的杰出代表,还有不少青年女科学家成为后起之秀。"凭着深厚的学术造 诣,她们成为推动产学研发展的中坚力量。" 产业端的女性力量同样令人瞩目。张曼莉提到,在"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上,一家由女科学 家联合创办的初创企业,仅两年便成长到接近"独角兽"规模,产品行销全球;香港科学园、数码港培育 的企业家中,女性企业家也占据一定比例。值得关注的是,在创科治理层面,特区政府助力成立的粤港 澳大湾区院士联盟、国际院士联盟均由女性担任领导,成为香港创科治理的坚实栋梁。 新华社香港10月9日电(禹丽贞、刘展威)加速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香港,正积极展现其在推 动女性参与科技创 ...
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证券时报· 2025-09-29 08:28
内地VC/PE机构赴港布局动态 - 内地VC/PE机构成为香港科创浪潮中的积极参与者,正紧锣密鼓筹划赴港申请牌照、设立基金 [1] - 多家头部机构已有实质性动作,例如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在港注册全资子公司孚腾国际,晨壹基金年内开设香港办公室并启动新美元基金,中科创星正规划在港设点 [3] - 机构布局香港的逻辑包括呼应国家推动沪港联动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及为已投和生态圈企业提供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理想窗口 [3] 香港科创生态发展驱动力 - 政策层面,香港特区政府2025年施政报告阐述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清晰蓝图,涵盖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等多重方向 [6] - 资金层面,创新科技署推出优化版"创科创投基金",政府将投入最多15亿元与业界共同设立联合基金 [6] - 项目层面,更多拥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业团队选择在香港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前沿赛道表现突出 [6] 内地机构赴港面临的挑战与考量 - 实际操作中存在困惑,包括对自身是否符合资质条件、牌照申请时长与成本、当地资金使用灵活性等缺乏清晰了解 [8] - 募资与投资面临挑战,香港市场资金多集中于成熟期股权投资与二级市场,聚焦早期科创投资的资金体量整体偏小 [8] - 专业建议指出,机构需做好境外市场研究与可行性评估,提前熟悉境外资方投资逻辑与习惯,并备好相关材料以提升对接效率 [8]
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证券时报· 2025-09-29 06:33
内地VC/PE机构赴港布局动态 - 内地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赴港设立公司及基金的热情高涨 [1][2] - 具体布局方式包括申请牌照、密集考察项目、设立基金及筹备子公司落地 [2] - 头部机构案例包括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注册全资子公司孚腾国际、晨壹基金开设香港办公室并启动新美元基金、中科创星正规划在港设点 [2] 机构布局香港的战略逻辑 - 布局香港的逻辑包括呼应国家推动沪港联动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机遇 [2] - 香港为已投和生态圈企业走出去以及创新理念引进来提供了理想窗口 [2] - 香港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全球地缘经济环境复杂,国际资金进出敏感,对企业定价和融资窗口有影响,且监管体系与内地差异较大 [3] 香港创投生态的驱动因素 - 政策层面,香港特区政府2025年施政报告阐述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清晰蓝图,涵盖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等多重方向 [4] - 资金层面,创新科技署推出创科创投基金优化计划,政府将投入最多15亿元与业界共同设立联合基金 [4] - 项目层面,更多拥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业团队选择在香港设立总部或区域中心,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前沿赛道表现突出 [4] 赴港布局面临的挑战与考量 - 实际操作中存在困惑,包括对自身是否符合资质条件、牌照申请时长与成本、当地资金使用灵活性等缺乏了解 [5] - 挑战包括需要吃透香港投融资环境,掌握本地募资与投资资源,即便有引导基金加持也仅能覆盖部分出资 [6] - 香港市场资金多集中在成熟期股权投资与二级市场,聚焦早期科创投资的资金体量整体偏小 [6]
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内地VC/PE争当“赶潮人”
证券时报· 2025-09-29 02:35
内地VC/PE机构赴港布局动态 - 内地VC/PE机构赴港设立公司、申请牌照、设立基金的热情高涨 [1][2] - 具体案例包括:上海国投旗下孚腾资本5月在港注册全资子公司孚腾国际,晨壹基金年内开设香港办公室并启动新美元基金,中科创星正规划在港设点 [2] - 布局香港的逻辑包括呼应国家推动“沪港联动”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及帮助已投和生态圈企业“走出去”和创新理念“引进来” [2] 香港科创生态发展机遇 - 香港特区政府政策扶持升级,2025年施政报告阐述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蓝图,涵盖完善创科建设策略布局、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等多重方向 [4] - 资金层面推出“基金招商”,创新科技署去年12月推出“创科创投基金”优化计划,政府将投入最多15亿元与业界共同设立联合基金 [4] - 项目储备持续扩容,更多拥有国际视野的科技创业团队选择在香港设立总部,尤其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前沿赛道表现突出 [4] - 香港汇聚高校科研资源、外资研发资源,且能提供出海便利,投资与高校合作紧密、具备出海潜力的企业有望实现良好收益 [4] 内地机构赴港面临的挑战与考量 - 实际操作中存在困惑,包括对自身是否符合资质条件、牌照申请时长与成本、当地资金使用灵活性等缺乏了解 [5] - 赴港设基金需吃透香港投融资环境,并掌握本地募资与投资资源,引导基金仅能覆盖部分出资,剩余资金仍需自行筹措 [6] - 香港市场资金多集中在成熟期股权投资与二级市场,聚焦早期科创投资的资金体量整体偏小 [6] - 对有意赴境外募资的机构建议包括:做好境外市场研究与可行性评估,提前熟悉境外资方投资逻辑与习惯,募资前备好相关材料以提升效率 [6]
深圳市大为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暨完成工商注册登记的公告
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 - 公司以自有资金3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大为捷敏技术有限公司 专注于半导体存储业务发展[2] - 新设子公司注册地位于上海市松江区 经营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销售、半导体设备销售、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技术服务[4] - 投资目的在于借助上海半导体产业集聚优势吸引人才并拓展半导体存储产品线 深化战略布局[6] 收购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 - 全资子公司特尔佳信息以自有资金419.48万元收购芯盈科技持有的大为盈通40%股权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100%控股大为盈通[11] - 交易定价依据标的公司2025年8月31日净资产40%确定 并扣除拟分配利润款180.93万元[21][24] - 收购完成后大为盈通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经营范围拟新增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及软件开发业务[26] 交易背景与影响 - 两项交易均无需提交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 且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3][11] - 投资资金均为自有资金 不会对短期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11] - 交易旨在优化业务结构 提升经营决策效率并完善半导体产业链布局[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