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飞凌科技(IFNNY)

搜索文档
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英飞凌分拨中心(中国)在沪开工建设
中国新闻网· 2025-07-30 17:08
中新网上海7月29日电 (记者 李姝徵)7月29日,英飞凌分拨中心(中国)定制项目签约暨奠基仪式在上海浦 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内举行,这也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英飞凌分拨中心(中国)定制项目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定位为英飞凌全球三大物流枢纽之一,是目前英 飞凌在全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成品分拨中心。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订单与发 货的无缝衔接。 2014年,英飞凌在上海浦东机场综保区成立了首个中国物流中心,统一协调所有在中国生产的出入境货 物的运输和物流管理。2022年12月,英飞凌在上海浦东机场综保区新设英飞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 英飞凌首次在中国建立结算业务,已成为英飞凌重要的销售结算实体之一。2023年,英飞凌在上海浦东 机场综保区为英飞凌中国物流中心打造低碳智慧物流仓库,为总部业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面临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英飞凌坚定推进浦东机场综保区定制项目建设,体现了企 业对中国市场及保税区域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 项目推进过程中,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保税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税区管理局)充分发 挥"政府+职能部门+开发主体"三位一体服务机制 ...
英飞凌潘大伟:AI与机器人将带来新的增长机会
钛媒体APP· 2025-07-30 12:10
核心观点 - AI与机器人是2025年关键增长点 将为各领域带来巨大机遇 [2] - 公司AI相关业务营收预计从2025财年6亿欧元增长至2026财年10亿欧元 [2] - 大中华区市场占全球营收34% 是最重要市场 坚持"在中国 为中国"本土化策略 [8][9] 市场地位 - 汽车电子全球市场占有率13.5% 中国市场占有率13.9% 均列榜首 [3] - 功率分立器件和模块全球市场占有率17.7% 连续多年份额第一 [3] - 微控制器全球市场占有率21.3% 首次登顶全球MCU榜首 [3] 技术突破 - 发布全球最薄硅功率半导体晶圆 厚度从40μm降至20μm [3] - 推进8英寸碳化硅生产 马来西亚新晶圆厂一期启动运营 [3] - 推出全球首款300mm氮化镓功率半导体晶圆 [3] - 300mm氮化镓晶圆量产 每片晶圆芯片数量增加2.3倍 [4] - 20μm超薄硅功率晶圆技术使芯片厚度减半 [4] 产品解决方案 - 推出硅 碳化硅 氮化镓三技术融合电源方案 与NVIDIA合作开发800V高压直流电源架构 [5] - TDM2354xD和TDM2354xT双相功率模块电流密度达1.6A/mm² 支持单台AI服务器机架功耗突破1MW [5] - 传感器融合技术整合ToF传感器 雷达 硅麦克风等感知技术 [5] - 为石头科技扫拖机器人提供REAL3™ ToF 3D图像传感器 [5] 业务合作 - 与地瓜机器人等本土企业合作 针对中国市场需求优化设计 [6] - 覆盖工业 服务 家用等多场景机器人解决方案 [6] 财务表现 - 2024财年公司营收约150亿欧元 [7] - 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收34.24亿欧元 利润5.73亿欧元 利润率16.7% [7] - 2025财年预计营收与上一财年持平或略有增长 调整后毛利率约40% 利润率14%-19% [7] 业务结构 - 四大事业部:汽车电子(ATV) 零碳工业功率(GIP) 电源与传感系统(PSS) 安全互联系统(CSS) [7] - 汽车电子是营收占比最高事业部 [7] - 五大关键应用领域贡献近半营收:电动汽车 可再生能源 软件定义汽车 物联网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 [7] - 物联网目前贡献全球营收5% 未来增长可观 [7] 本土化战略 - 本土化创新:开发定制化产品 提供灵活产品组合 在高价值领域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9] - 本土化生产:扩大MCU MOSFET等通用产品本土化生产 拓展汽车产品组合 [9] - 本土化生态:加强代工合作伙伴合作 增强供应链韧性 利用无锡后道工厂高效生产 [9] - 协同创新: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雷达和传感器应用 [9] 技术发展趋势 - 氮化镓成本已达拐点 未来与硅成本在同一RDS(on)级别接近持平 [4] - AI服务器功耗持续攀升 未来机架功耗将达800千瓦至1000千瓦甚至更高 [6] - 赋能AI智能化成为火热产业 需传感器 MCU及蓝牙 WiFi连接方案支持 [6]
英飞凌分拨中心(中国)开工建设 将成全球最大分拨中心
新华财经· 2025-07-29 17:43
新华财经上海7月29日电(记者杨有宗)29日,英飞凌分拨中心(中国)定制项目签约暨奠基仪式在上 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举行,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英飞凌分拨中心(中国)定制项目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定位为英飞凌全球三大物流枢纽之一,是目 前英飞凌在全球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成品分拨中心。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订单 与发货的无缝衔接,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服务体验。 数据显示,2024年浦东机场综保区进口额1343.4亿元,近三年年均增长率达24%。其中,浦东机场综保 区2024年集成电路进出口额577.6亿元,相比2014年的96.93亿元增长近5倍,近三年年均增长率约24%。 未来,浦东机场综保区将不断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集聚创新链,以更加精准的政策供给、更加高 效的服务对接,打造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功能更强、服务更优的营商环境,助力更多企业实现高质量 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项目推进过程中,保税区管理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开发主体"三位一体服务机制,通过精准匹 配政策、高效保障通关、即时响应资源等,高效推动该项目有序推进。 ...
半导体分销商追踪 -库存趋近正常化-Semiconductors_ UBS Evidence Lab inside_ Semis Distributor Tracker - approaching normalised inventories_
UBS· 2025-07-28 09: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英飞凌科技、瑞萨电子和德州仪器的12个月评级为买入 [26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数据显示库存水平进一步正常化,价格趋势令人安心,继续看好德州仪器、瑞萨和英飞凌 [2] - 得出两个关键结论,定价环境可控,库存水平总体稳定,微控制器继续去库存 [9][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三个关键要点 - 微控制器库存自2月以来持续消化但速度放缓,除电容器和传感器外,所有类别库存持平或下降2% [3] - 所有产品类别的价格稳定或略有上涨,平均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14% [3] - 总体而言,价格和库存趋势令人安心,特别是微控制器库存持续消化 [3] 关键产品领域更新 - 微控制器标准化单位库存减少,价格同比上涨1%,各子类别价格持平或略有上涨 [4] - 晶体管库存本月下降2%,价格环比上涨1%,同比上涨18% [4] - 电容器、二极管和传感器价格上涨2 - 3%,其他类别持平或上涨1%,除电容器和传感器外,所有类别库存持平或下降2% [4] - 6月底,多层陶瓷电容器分销商库存环比增长2%,7月增长5% [4] 公司热力图结论 - 7月价格同比上涨3%(按收入敞口加权) [5] - 库存总体稳定,微控制器去库存速度放缓,英飞凌微控制器库存有所增加 [5] 执行摘要 - 定价环境可控,按收入敞口加权计算,平均同比价格上涨3%,微控制器价格环比和同比持平,其他类别环比持平或上涨3% [9] - 库存水平总体稳定,微控制器继续去库存 [12] 产品层面总结 - 展示了归一化单位库存、归一化美元库存和同类价格指数的趋势 [25][28][33] UBS半导体分销商跟踪器概述 - 发布基于UBS Evidence Lab数据集的最新版UBS半导体分销商跟踪器,跟踪全球118家分销商的多个指标 [35] - 跟踪的指标包括归一化单位库存、归一化美元库存和同类价格指数 [36][37] - 跟踪的产品类别包括微控制器、晶体管、电容器、二极管、放大器、数据转换器、存储器、电源管理电路、传感器和无线及射频 [38][39][40] 特定产品领域趋势 微控制器 - 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250%,环比下降1%,微芯科技去库存趋于稳定 [53] 晶体管 - 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1%,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26%,环比下降2% [71] 电容器 - 价格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3%,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下降12%,环比上涨6% [91] 二极管 - 价格同比上涨23%,环比上涨3%,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20%,环比持平 [110] 放大器 - 价格同比上涨5%,环比上涨1%,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47%,环比下降1% [128] 数据转换器 - 价格同比上涨3%,环比上涨1%,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175%,环比下降2% [147] 存储器 - 价格同比上涨11%,环比持平,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98%,环比持平 [165] 电源管理电路 - 价格同比上涨10%,环比上涨1%,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72%,环比下降1% [184] 传感器 - 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2%,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31%,环比上涨6% [204] 无线及射频 - 价格同比上涨14%,环比持平,单位库存较2023年1月水平上涨53%,环比持平 [221] 估值 - 展示了汽车/工业半导体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和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 [240] 库存热力图 - 将归一化单位库存与所有公司的组平均进行比较,以显示公司库存相对于平均水平的高低 [243] 公司披露 - 提供了英飞凌科技、瑞萨电子和德州仪器的12个月评级、价格和价格日期 [262] - 给出了恩智浦半导体、意法半导体、罗姆、安森美、亚德诺半导体的额外价格 [274]
半导体行业库存趋于正常化 瑞银首推德州仪器(TXN.US)、瑞萨电子(RNECY.US)与英飞凌(IFNNY.US)
智通财经网· 2025-07-24 15:04
行业趋势 - 半导体行业库存与定价趋势整体向好 MCU库存持续消化缓解了市场对供需失衡的担忧 [1] - 7月全球半导体库存整体呈现稳定调整态势 除电容器和传感器库存环比分别增长6%外 其余品类库存环比持平或下降2% [2] - 全品类平均价格环比上涨1% 同比涨幅达14% 晶体管价格同比飙升18% 电容器 二极管和传感器价格环比上涨2%-3% [2] 关键产品动态 - MCU标准化单位库存连续三月下降 本月环比降1% 价格环比持平 同比上涨1% 库存水平较2023年1月仍偏高 [4] - 晶体管库存环比下降2% 价格环比上涨1% 同比涨幅扩大至18% [4] - 电容器价格同比大涨36% 环比上涨3% 库存同比下降12% 多层陶瓷电容器库存7月环比增长5% [4] - 传感器价格同比上涨18% 环比上涨2% 库存同比增长31% 环比上涨6% [4] 企业层面观察 - 7月加权平均定价同比上涨3% MCU库存消化节奏放缓 微芯科技和意法半导体此前是主要推动者 [5] - 英飞凌的MCU库存占比从历史平均2 6%升至4% 呈现库存累积迹象 [5] 投资建议 - 行业正逐步走向供需平衡 继续看好德州仪器 瑞萨电子和英飞凌 [1]
MCU,巨变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3 11:25
新型嵌入式存储技术推动MCU行业变革 - 2025年头部MCU厂商(ST、恩智浦、瑞萨等)密集发布搭载PCM、MRAM等新型存储的汽车MCU产品,标志着技术格局从传统嵌入式Flash向多元化演进[1] - 新型存储技术已从尝试阶段跃升为战略布局,开始对MCU生态产生深远影响[1] 主要厂商技术路线与产品布局 ST的PCM技术 - 采用相变存储器(PCM)技术,基于锗锑碲合金的相变特性实现数据存储,具有低电压操作、高密度优势[5] - 2025年4月推出Stellar P/G系列MCU,搭载xMemory技术,采用FD-SOI工艺,面向软件定义汽车和电动化平台[6] - PCM技术可简化供应链,降低开发成本,加快产品上市速度[7][9] 恩智浦与瑞萨的MRAM方案 - 恩智浦2025年3月推出S32K5系列,采用16nm FinFET工艺,内置MRAM,写入速度比传统闪存快15倍以上[10] - 瑞萨2025年7月发布RA8P1系列,采用22nm工艺,配备1MB MRAM,支持AI语音和多模态输入[11][13] 台积电的存储技术布局 - 同时推进MRAM和RRAM技术路线,计划导入22nm至5nm节点[15] - RRAM已在40nm-22nm实现量产,12nm进入流片阶段;MRAM在22nm量产,16nm准备中[15][16] - 2025年在慕尼黑设立欧洲设计中心,重点研发汽车MRAM应用[16] 技术演进趋势 - MCU工艺从传统40nm向16nm/12nm等先进节点发展,集成度提升[2] - 新型存储解决传统Flash在密度、速度、功耗方面的瓶颈,适应软件定义汽车需求[3] - 存储计算一体化趋势明显,MRAM/PCM可减少数据搬运,提升AI推理等场景效率[19][21] 行业影响与展望 - MCU正从"控制器件"向"汽车大脑/边缘算力中枢"转型[2][23] - 存储技术成为MCU架构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推动产业从"可用"向"可扩展"演进[23] - 技术升级涉及全产业链协同,目前由国际头部厂商主导[23]
GaN,内卷加剧
半导体芯闻· 2025-07-11 18:29
氮化镓(GaN)市场动态 - 台积电宣布两年内全面退出GaN代工业务,原因是来自中国大陆厂商的竞争侵蚀利润率,停止200毫米晶圆研发[1] - 力积电接替台积电承接Navitas的GaN订单,计划2026年上半年生产100V系列产品[2] - 英飞凌推进12英寸GaN产线,首批客户样品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发布,300毫米晶圆芯片产量比200毫米增加2.3倍[4] - 瑞萨电子暂停碳化硅项目,转向GaN,推出三款650V GaN FET,芯片尺寸缩小14%,导通电阻降低14%[5][6] - ST与英诺赛科深化合作,ST延长禁售期至2026年6月29日,双方签署联合开发和制造协议[8][9][11][12] 中国厂商崛起 - 英诺赛科2024年营收8.2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8%,海外收入1.26亿元,占总收入15.3%[14] - 英诺赛科当前晶圆产能1.3万片/月,计划提升至2万片/月[14] - GaN被列入中国"第三代半导体"重点扶持方向,获得政府基金支持[14] 市场前景与挑战 - GaN功率半导体市场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达98.5%,2028年市场规模将超68亿美元[15] - 消费电子领域GaN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2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71.1%[15] - 电动汽车领域GaN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3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216.4%[15] - GaN面临从快充向电动汽车主驱系统等高压核心场景突破的挑战,需解决热管理、封装、电流能力等问题[16][17] - 马自达与ROHM合作开发GaN汽车零部件,计划2027财年实现实际应用[17]
UMC vs. IFNNY: Which Stock Should Value Investors Buy Now?
ZACKS· 2025-07-11 00:40
半导体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 投资者可关注电子-半导体行业的两家公司:联华电子(UMC)和英飞凌科技(IFNNY),以寻找被低估的股票 [1] - 联华电子当前Zacks评级为2(买入),英飞凌为3(持有),表明联华电子的盈利前景改善更显著 [3] 估值方法论 - 价值投资采用Zacks评级与价值风格评分相结合的方法,Zacks评级关注盈利预测修正趋势,价值评分侧重传统估值指标 [2] - 价值评分关键指标包括市盈率(P/E)、市销率(P/S)、收益收益率、每股现金流等基本面数据 [4] 公司估值对比 - 联华电子远期市盈率为14.53倍,显著低于英飞凌的28.49倍 [5] - 联华电子PEG比率(1.65)优于英飞凌(1.93),显示其增长估值更具吸引力 [5] - 联华电子市净率(P/B)为1.63倍,远低于英飞凌的3.23倍,账面价值优势明显 [6] 综合评估结论 - 联华电子获得A级价值评分,英飞凌仅为C级,反映前者估值更具优势 [6] - 基于盈利前景改善和估值指标综合判断,联华电子当前是更优的价值投资选择 [7]
英飞凌基于300毫米晶圆的可扩展GaN预计将于25Q4提供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7-08 09:26
半导体行业动态 - 英飞凌基于300毫米晶圆的可扩展GaN制造技术进展顺利,首批样品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向客户提供,公司已做好准备扩大客户群并巩固市场领先地位[1][2] - 芯海科技首款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功能安全ASIL-D等级的车规MCU产品已于近期流片[2] - 纳氟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建高频高速覆铜板产线并推动航空航天、通讯、汽车、数据中心等领域的产品布局[2] - 厦门士兰微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一期)首台设备提前搬入,项目将快速进入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2] - 中国移动2025年至2026年人工智能通用计算设备(推理型)集采项目共6个标包,预估采购7058台AI服务器[2] - 日本材料巨头AGC在中国台湾省生产的特定型号CMP抛光液因出口管制政策被强制暂停供货,该产品在7nm以下先进制程芯片制造中不可或缺[2] - 特朗普政府已取消对华芯片设计软件(EDA)销售的至少部分出口许可要求[2] - 三星电子减少12层HBM3E产量,原计划今年年中向英伟达供货但谈判拖延导致下半年需求不确定性加剧[2] 公司公告与动态 - 雷神科技联合设立智能眼镜公司持股35%,以整合资源拓展智能眼镜市场[3] - 风华高科2024年度分红派息以1,147,490,419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1.50元,分红总额172,123,562.85元[3] - 统联精密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以156,755,846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合计派发23,513,376.90元[3] - 中微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以624,049,034股为基数,每股派现0.30元,合计派发187,214,710.20元[3] - 莱特光电累计回购1,369,987股,占总股本0.3404%[3] - 天威视讯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以802,559,160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0元[3] - 达实智能签约世锦园区智能化项目,合同金额1188万元人民币,提供基于"物联网+AI"的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3] - 甬矽电子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回购2,562,688股,占总股本0.63%[3] - 科达自控拟以现金20,910万元收购海图科技51%股份(25,500,001股),成为其控股股东[3] - 微创光电智慧交通募投项目延期,原计划2025年6月30日完成现调整为2025年12月31日[3] - 锦富技术因2021年金属品贸易业务会计处理错误导致三份季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被江苏证监局警告并罚款400万元[3] - 钜泉科技核心技术人员Xuming Zhang因退休辞去相关职务,公司聘任其为技术顾问继续指导技术研发工作[3]
Mastercard collaborates with Eastern Bank PLC and IDEX Biometrics to launch its global first biometric metal credit card in Bangladesh
Globenewswire· 2025-07-07 14:00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7月7日万事达卡与东方银行合作在孟加拉国推出首张生物识别金属信用卡,结合生物识别认证与金属设计,提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还提供诸多特权 [2] 合作信息 - 2025年7月7日万事达卡与东方银行合作在孟加拉国推出首张生物识别金属信用卡 [2] - 该卡由IDEX Biometrics、Kona I和英飞凌科技共同提供支持 [2] 卡片特点 - 结合前沿生物识别认证与金属设计,提升安全性和用户体验 [1][2] - 持卡人可通过指纹轻松验证店内购物,无需PIN码或签名 [3] - 持卡人数据安全存储在卡上,通过指纹验证交易,防范欺诈 [4] - 具备无缝注册流程,持卡人可在家用银行提供的套件注册指纹 [4] - 配备万事达卡身份盗窃保护功能,持续扫描网络防范身份欺诈 [5] 各方表态 - 东方银行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表示该银行引领孟加拉国支付领域,此解决方案将提供一流支付体验和新标准 [6] - 万事达卡孟加拉国国家经理称此次合作是开创性创新,重新定义支付未来,为高端持卡人设定新标杆 [6] - IDEX Biometrics首席执行官称其技术助力行业里程碑,为客户带来安全、无缝和创新的支付解决方案 [6] - 英飞凌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能推动该生物识别金属卡解决方案的推出感到自豪 [6] 卡片特权 - 通过万事达卡的Priceless Specials平台解锁诸多高级特权 [6] - 包括免费入住豪华酒店一晚、在亚太地区顶级餐厅享用免费美食等 [7] - 持卡人可通过万事达卡的Priceless平台获得独家特别体验 [8] - 可通过万事达卡的LoungeKey计划免费进入全球1300多个机场休息室及部分国内休息室 [8] - 可享受24/7礼宾服务,获得全球优质体验协助 [9] - 预订Uniworld河轮游可优惠1000美元 [14] - 可快速获得酒店忠诚度计划的精英会员资格 [14] 公司介绍 - IDEX Biometrics是指纹生物识别技术全球领导者,提供支付、访问控制和数字身份认证解决方案 [10] - 万事达卡在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经济发展,支持多种数字支付选择 [11] - 东方银行是孟加拉国金融领域变革者,注重产品和服务创新,致力于助力该国经济发展 [12] - 英飞凌科技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半导体领导者,2024财年营收约150亿欧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