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工厂
搜索文档
联合利华:中国为跨国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搜狐财经· 2025-10-29 23:36
文章核心观点 - 联合利华合肥工厂作为“灯塔工厂”展示了中国制造业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和智能化升级实现的高效生产模式 [1]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供应链智能化 为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1][14] - 外资企业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当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16] 工厂智能化生产 - 工厂实现黑暗生产 依托预防性维护和3D打印等技术实现24小时无人化运转 [5] - 灌装线拉动式自动补料系统将物料订购配送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3小时 实现百分之百拉动式生产 [7][9] - 紧急订单生产安排从两到三天缩短至两小时 工序切换可缩短至十分钟以内 [11] 供应链与生产效率 - 全自动柔性生产线实现从灌装 拧盖 贴标签到装箱物流发货全过程自动化 [12] - 13条产线24小时满负荷运转 适应双十一电商购物节备货高峰需求 [7] - 智能生产模式改变日化行业传统订单模式 成为申请“灯塔工厂”的重要创新案例 [7] 产业生态与人才集聚 - 中国强大的产业链基础和创新生态推动供应链从上游到下游全面智能化升级 [14] - 五年内涌现一批国家级卓越工厂和数字领航企业 吸引大量产业人才和青年人才集聚 [16] - 外资企业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16]
从“追赶者”向“领跑者”跃迁 “灯塔”之光照亮“中国智造”
央视网· 2025-10-27 12:34
中国制造业宏观背景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30% [1] - 国家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全球第一,占比超40%,代表全球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 [3] 三一重能韶山叶片工厂概况 - 工厂为全球首座风电行业“灯塔工厂”,是亚洲最大单体风电叶片生产车间 [5][9] - 工厂可容纳12套模具同时生产,年产长度80米的陆上风电叶片约3000支 [9] - 工厂拥有员工700余人,并建立完整数字化系统培训体系 [47] 叶片产品与技术指标 - 工厂生产的最长叶片达118米,为陆上可商业投用最长叶型,额定功率7.7兆瓦,每圈发电7到8度 [11] - 叶片成本占风电机组总成本的20%到30% [10] - 118米叶片生产时间从平均40多小时缩短至30小时左右 [7] - 118米叶片灌注时间从3-3.5小时缩短至2.5-3小时,辅材用料减少约20% [32]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 - 通过数字元平台实现工厂“智慧大脑”虚拟工厂,缺陷降低20%,交付时间缩短约34% [17] - 平板实时监控工厂运行情况和生产数据,实现360度在线监控和精益化管理 [15] - 自主研发质量数字化系统,为每片叶片建立完整“数字脉络”,实现无纸化生产 [40][42] - 机器人自动打磨叶片节约人工成本75% [51] 生产效率与产能数据 - 工厂全年满产,10月份8副模具产能成型174支百米级叶片,入库57套,发货超100套 [16] - 数字元平台帮助交付时间缩短约34% [17] - 机器人打磨使单支叶片打磨时间从8人三四个小时缩短至一人操作机器两三个小时 [38] - 博世长沙“灯塔工厂”生产效率提高30%,三一重工长沙18号工厂产能提升1.5倍、人均产值提升150% [54] - 三一重能韶山工厂通过机器人仿形作业,生产效率提高33% [54] 产业链与行业影响 - 工厂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升级,通过供应链协同平台实现精准供应与库存优化 [19] - 中国风机装机容量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前7个月新增装机54吉瓦,预计全年新增约106吉瓦,“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将超110吉瓦 [21] - 2025年前8个月陆上风机(不含塔筒)招标价格较2024年上涨8%,海上风机价格上涨12% [23] - 2024年中国风电产值全球占比达64%,风机出口至50多个国家和地区 [50] - 湖南已培育3座“灯塔工厂”,带动产业链整体技术升级并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53][55]
海康威视(002415):“物联感知十AI”赋能灯塔工厂,点亮中国智造未来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4 23:11
投资评级与财务预测 - 投资建议为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为40.98元/股,对应2025年28倍市盈率[4]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7元、1.68元、1.97元[4]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984.11亿元、1066.19亿元、1176.22亿元,同比增长6.4%、8.3%、10.3%[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12亿元、154.13亿元、180.28亿元,同比增长12.8%、14.1%、17.0%[3] 核心技术与产品布局 - 公司以"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三大技术为核心构建产品体系,形成完整的物联数据入口[4] - 通过可见光、毫米波、红外、激光、X光等电磁波谱系及声波、振动等传感技术建立多维感知体系[11] - 海康观澜大模型具备物联感知大模型、语言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能力,服务于从感知到认知的技术链条[12] - 构建"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能力架构,实现数据高效处理与分析[4] 工业场景应用案例 - 在南京钢铁厂应用专用抗振相机与吊钩跟跑算法,解决高空行车吊装难题,提升安全与效率[4] - 在中孚实业使用低延时高温高亮相机远程操控1200℃磷生铁水浇筑,消除人工安全风险并解决操控迟滞问题[4] - 在华新水泥通过毫米波雷达产品2分钟内完成骨料数量盘点,使产品质量稳定性提升60%[4] 市场机遇与行业背景 - 全球已评选201家"灯塔工厂",中国以85家数量占比42.29%位居全球第一[4][6] - "十五五"规划强调要打造世界级灯塔工厂,多地已将培育灯塔工厂纳入地方发展规划[7] - 新晋灯塔工厂通过AI和先进分析技术将劳动生产率提高40%,交付周期缩短48%[7] 战略合作与业务拓展 - 与海尔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智慧园区、智能制造及安全生产等领域深度合作[15] - 创新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预计2025年创新业务营收达273.40亿元,同比增长22%[19] - 公司亮相第25届中国工博会,展示上百款"物联感知+AI"软硬件产品[8]
“灯塔工厂”纳入“十五五”规划的预期持续强化,智能制造赛道受市场关注,科创机械ETF(588850)早盘涨超1%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0:22
政策与宏观环境 - “灯塔工厂”被纳入“十五五”规划的政策预期持续强化 [1] - 科技部部长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1] - “十四五”期间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1] 市场表现与投资标的 - 跟踪上证科创板工业机械指数的科创机械ETF(588850)早盘涨超1% [1] - 科创机械ETF今年下半年以来持续走强,三季度累计涨幅达33.14% [1] - 上证科创板工业机械指数从科创板市场选取50只市值较大的工业机械等领域上市公司证券 [2] 行业技术与产业进展 - 我国已拥有85座“灯塔工厂”,占全球总量的43.4%,稳居世界首位 [1] - “灯塔工厂”通过AI、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生产效率与质量的革命性突破 [1] - 国内涌现多个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部分大模型准确率突破95% [2] - 人形机器人整机技术实现突破,在汽车制造、物流搬运等场景加速落地应用 [2] 战略布局与未来机遇 - 我国超前布局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开辟新赛道 [2] - 打造百余个标杆应用场景,为未来万亿级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 智能制造核心赛道存在成长机遇,投资者可关注相关ETF [2]
中控技术:正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灯塔工厂”的建设与打造
格隆汇· 2025-10-20 16:05
公司战略与业务进展 - 公司正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灯塔工厂"的建设与打造 [1] - 公司创新打造并全面落地"1+2+N"工业AI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 [1] - 公司大规模应用通用控制系统UCS、时间序列大模型TPT、百万点实时数据库和热值在线分析仪等一批行业前沿的新产品、新技术 [1] - 公司未来将继续深化工业AI等的创新与应用,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 [1] 行业政策与宏观环境 - 国家正通过一系列政策大力扶持工业AI发展,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1] - 国务院国资委部署的"AI+"专项行动多管齐下,从研发与应用大模型、推动高价值场景应用、提升智能算力供给能力到强化要素支撑,全方位协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产业的应用与发展 [1] - 工信部发布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推动工业设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加强工业AI技术研发与应用 [1] - 工信部等七部门《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着重指出要突破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推动其在智能制造领域广泛应用,并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 [1] "灯塔工厂"核心特征 - "灯塔工厂"核心特征在于规模化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 [1] - "灯塔工厂"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能力突破 [1] - 公司助力企业构建全球领先智能工厂、打造世界级行业标杆项目 [1]
【金牌纪要库】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复苏趋势显著,出口成为重要增长引擎,这两家企业三季度出口增速均超30%
财联社· 2025-10-20 12:54
工程机械行业复苏趋势 - 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复苏趋势显著 [1] - 出口成为行业重要增长引擎 [1] - 两家企业三季度出口增速均超30% [1] 行业新兴增长领域 - 核聚变、深海科技、人形机器人成为工程机械行业新增长极 [1] - 几家企业已在核聚变、深海科技、人形机器人领域中标或开展新业务 [1] 三一重工智能化进展 - 三一重工在灯塔工厂领域积累重要先发优势 [1] - 某公司的智能仓储系统在三一灯塔工厂渗透率超40% [1]
易中天大涨!硬科技宽基——双创龙头ETF(588330)猛拉4%,机构:海外大客户上修2026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
新浪基金· 2025-10-20 10:28
市场表现 - 创业板和科创板今日反攻,双创龙头ETF(588330)场内价格一度上涨4%,现涨3.29%,盘中收复5日均线 [1] - 光模块相关公司领涨,天孚通信上涨超过13%,中际旭创上涨超过11%,新易盛上涨超过8% [3] - 双创龙头ETF指数前十大涨幅成份股包括华润微上涨6.93%、阳光电源上涨5.98%、胜宏科技上涨5.93%等 [5] 行业驱动因素 - 海外大客户上修2026年1.6T光模块采购计划,从1000万只上修至1500万只,近期再次上修至2000万只,主要因GB300与后续Rubin平台加速部署,AI训练与推理网络带宽需求快速增长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明确提出到2027年构建城域毫秒用算网络能力体系,推动全光算力网络从概念走向实践 [6] - AI技术发展使算力成为数字经济核心要素,光通信技术凭借超低时延、超大带宽优势,成为突破算力瓶颈的关键路径 [6] 机构观点与市场展望 - 中信建投指出,AI带动的算力产业需求旺盛、景气度持续,建议基于中长期视角优配龙头 [6] - 市场分析认为当前可能处于科技股行情第一阶段,涨幅充分但预期未完全定价,看好“十五五”规划中具身智能、灯塔工厂等强科技属性部分 [7] - 国信证券维持科技是市场主线的判断,2024年9月以来在AI浪潮引领下,科技股成为本轮行情主线,并看好未来一年表现 [8] 投资策略与工具 - 通过宽基指数布局科技行情可分散风险,覆盖半导体、AI、新能源、创新药等多个细分领域,平滑单一赛道或个股波动 [9] - 宽基指数有助于把握科技行情内部轮动,避免因押错细分赛道而错失整体趋势 [9] - 双创龙头ETF(588330)从科创板和创业板选取市值较大的50只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囊括新能源、半导体、医疗设备等热门主题 [10] - 该标的指数具有20%涨跌幅限制,波动更大,被视为高弹性工具,且投资门槛较低 [10]
科技行情能否持续?国产AI产业链正成为市场焦点...
新浪基金· 2025-10-17 09:52
市场观点与行业趋势 - 机构对科技行情持乐观态度,维持科技可能是市场主线的判断 [1] - 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下,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性凸显,国产替代逻辑不断被强化,成为科技股走强的主要动力 [1] - AI产业内部整合加速,从“单打独斗”转向软硬件协同发展新范式 [1] - 国产AI芯片大时代已经来临,全产业链已实现打通 [2] - 中国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数量占全球首位,在Hugging Face榜单前十名开源大模型中占九席 [2] - 复杂国际形势下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性凸显,AI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提速,推动AI产业链全国产化闭环 [2] - 端云融合成为AI发展核心趋势,国产AI产业链各环节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6] 公司业绩与并购动态 - 芯原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环比增长119.74%,同比增长78.77% [1] - 芯原股份增长主要受一站式芯片定制业务大幅增长带动,其中芯片设计业务收入环比增长291.76% [1] - 芯原股份第三季度新签订单15.93亿元,同比增长145.80% [1] - 商汤科技与寒武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 - 芯原股份宣布拟收购逐点半导体,交易对价不超过9.5亿元,完成后在AI ASIC领域的市场份额将提升至18% [1] 资金流向与ETF配置 -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近5日连续吸金,合计金额达7425万元 [2] - 该ETF标的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超七成,第一大重仓行业半导体占比超一半,集中度高,具备较强进攻性 [4]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U(权重13.49%)、澜起科技(权重12.31%)、芯原股份(权重10.37%)、金山办公(权重9.57%)等 [5] 市场阶段与未来展望 - 当前可能处于科技股行情的第一阶段,即全线爆发式上涨的阶段,目前涨幅比较充分,但预期并未完全被定价 [5] - “十五五”规划中可能涉及的具身智能、灯塔工厂等强科技属性部分最值得期待 [5] - 在科技自主创新的大潮中,AI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已不可逆 [6]
清源股份: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投资的智能工厂是按灯塔工厂标准规划建造
证券日报网· 2025-10-16 21:40
公司资本运作与项目规划 - 公司通过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进行项目投资 [1] - 投资项目为按灯塔工厂标准规划建造的智能工厂 [1] - 智能工厂预计于2026年年底建成 [1] - 智能工厂计划于2027年二季度开始逐步投产 [1]
国产AI加速破圈!寒武纪+商汤“软硬结合”,芯原股份收购逐点半导体!科创人工智能ETF近5日连续吸金
新浪基金· 2025-10-16 19:52
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市场表现 - 10月16日场内价格盘中摸高0.82%后收跌1.31%,全天成交额3655万元 [1] - 近5日连续吸金,合计金额达7425万元,反映资金看好板块后市并逐步进场布局 [2] - 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占比71.90%,第一大重仓行业半导体权重占比52.6%,集中度高,具备较强进攻性 [9] 指数成份股表现 - 合合信息涨超4%,寒武纪涨逾2%,优刻得、道通科技、澜起科技收红 [1] - 中科星图跌超4%,恒玄科技、奥比中光、乐鑫科技、晶晨股份跌逾3%,跌幅居前 [1] - 前三大权重股为寒武纪-U(16.6230%)、澜起科技(10.0070%)、芯原股份(8.6520%) [9] 行业观点与市场前景 - 市场分析认为当前可能处于科技股行情第一阶段,预期并未完全被定价,最值得期待的是“十五五”规划中具身智能、灯塔工厂等强科技属性部分 [4] - 国信证券维持科技可能是市场主线的判断,2024年9月以来在AI浪潮引领下多个行业打开增量空间,特别看好AI应用端 [4]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复杂国际形势下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性凸显,AI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提速 [7] - 华鑫证券表示国产AI芯片大时代已经来临,国产AI产业链已实现全产业链打通,坚定看好国产AI算力设施加速突破 [7] 重点公司动态与业绩 - 寒武纪与商汤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中国AI产业从“单打独斗”转向软硬件协同发展新范式 [5] - 芯原股份拟收购逐点半导体100%股权,交易对价不超过9.5亿元,交易完成后在AI ASIC领域市场份额将提升至18% [6] - 芯原股份2025年第三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创单季历史新高,环比暴增119.74%,同比增长78.77% [6] 政策与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或成为贯穿本轮行情的引领板块,端云融合是AI发展的核心趋势 [8] - 科技摩擦背景下信息安全、产业安全重要性凸显,人工智能作为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至关重要 [8] - 国产替代逻辑在贸易争端过程中不断被强化,是科技股走强的主要动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