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铂金包
icon
搜索文档
不敢配货了,爱马仕开始偷偷降价
36氪· 2025-08-11 17:48
核心观点 - 全球奢侈品行业面临15年来最大挑战,爱马仕虽保持增长但增速显著放缓,从2024年上半年15%降至2025年8% [4][5] - 公司面临四大核心问题:二手市场冲击定价体系、新客户获取困难、区域增长乏力、皮具依赖加剧 [6][20][30] - 竞争对手在业务多元化方面表现更优,LVMH时装皮具下滑7%但香水珠宝稳定,开云美妆增长9% [25] 业绩表现 营收增长 - 2025上半年营收80亿欧元(固定汇率+8%),所有区域实现增长但增速普遍放缓 [4][31] - 亚太区增速从2024年10%骤降至3%,日本从22%降至16%,欧洲从14.7%降至8.7% [30][32] - 美洲市场表现相对稳健,增长11.7%成为关键区域 [31] 业务结构 - 皮具部门营收占比升至45%,但增速从2024年19%降至12.4% [20][21] - 成衣部门增速从15.5%腰斩至5.5%,丝绸从3.5%降至2.2%,钟表下滑7.9% [17][21][23] - 香水美妆部门由增长5%转为下跌3.8%,错失高端香水市场机遇 [21][25] 二手市场冲击 - 爱马仕包袋二手价格比专柜贵1%,显著优于LV/迪奥等竞品 [12] - 配货机制催生套利空间:康康19大象灰包二手价从15万降至9万,门店配货门槛同步降低 [18] - CEO明确反对参与二手市场,但二手交易导致非皮具部门滞销风险 [11][14][16] 战略调整 - 尝试降低配货比例吸引客户回流,但效果有限 [18] - 押注服饰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曾增长15%,但2025上半年增速显著放缓 [25][26] - 计划进军高定时装领域并加强中国营销(上海女装发布会) [25] 价格策略 - 2025年全球计划性涨价,美国因关税额外涨价5% [28][29] - 坚持法国本土生产拒绝海外建厂,黄金涨价将推动下半年珠宝提价 [29][33] - 涨价策略与客户结构变化形成矛盾:中产阶级入门产品消费力下降 [36]
lululemon诉Costco抄袭,当平替成为全球趋势
36氪· 2025-07-08 18:28
核心观点 - lululemon 起诉 Costco 旗下品牌 Kirkland Signature 与 Danskin 销售高度模仿其标志性服饰的仿款产品,价格仅为原价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 [1][3][4] - 平替文化正在全球消费市场崛起,消费者追求以极低价格获得与奢侈品外观和功能高度相似的产品 [8][13][17] - 零售渠道自有品牌凭借数据洞察和供应链优势,能够快速推出爆款平替产品,对原品牌构成威胁 [20][21] - 品牌价值正在经历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的分离,迫使品牌方在产品设计和品牌叙事上同时应对挑战 [23][25] 价格对比与诉讼细节 - lululemon Define 夹克定价 99-168 美元,Costco 仿款 Jockey 瑜伽夹克仅售 17-30 美元 [1] - lululemon ABC 裤标价 98-128 美元,Kirkland 仿款裤子售价 20 美元 [3] - Scuba 卫衣原价 74-128 美元,Danskin 仿款仅售 8 美元 [4] - Costco 网站上的疑似侵权商品在诉讼消息传出后迅速售罄或下架 [8] 平替文化案例 - 沃尔玛推出"Wirkin"手提包,售价 78-100 多美元,外观模仿爱马仕铂金包,在 TikTok 上获得病毒式传播 [9][11] - TikTok 用户 Kristi Stephens 的"Wirkin"开箱视频获得近 900 万次观看,引发抢购潮 [11] - TikTok 上出现揭露奢侈品制造细节的内容,例如爱马仕铂金包物料加人工成本仅约 1395 美元,而售价高达 3.8 万美元 [14] - 中国跨境电商平台如敦煌网、速卖通和淘宝因平替风潮而受益 [15] 消费心态与零售格局变化 - Z世代和千禧一代在通胀压力下更注重性价比,追求产品真实体验而非品牌溢价 [17] - 消费驱动力从炫耀性消费转向悦己消费,社交媒体价值观从展示名牌转向推崇精明消费 [19] - 零售渠道自有品牌如 Costco 的 Kirkland Signature、亚马逊的 AmazonBasics、沃尔玛的 Great Value 等,凭借数据洞察和供应链优势快速推出爆款平替产品 [20][21] - 中国山姆会员店成功将自有品牌与高性价比绑定,竞争力超越许多大众消费品牌 [21] 品牌价值分离与挑战 - 平替文化将商品的有形价值(功能、材质、设计)与无形价值(品牌故事、社会地位)分离 [23] - 品牌方面临产品防线上的阵地战(通过专利保护设计)和品牌叙事上的认知战(回答为何支付溢价) [25] - 品牌需要找到无法被复制的终极护城河,以应对平替文化的挑战 [25]
迪奥“数据门”,撕开奢侈品数字化的现实裂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5 08:47
数据泄露事件 - 法国奢侈品巨头迪奥于5月7日发现部分客户数据被未经授权的外部人员获取,随后全球各地客户接到通知[1] - 迪奥强调"敏感信息未被泄露",但消费者对"非敏感数据"如消费习惯、穿搭偏好等被滥用的风险表示担忧[3] - 奢侈品客户多为高净值人群,对数据泄露容忍度远低于普通消费者,可能引发信任危机[3] 行业数字化趋势 - 自2022年元宇宙浪潮以来,奢侈品行业持续进行科技化尝试,包括虚拟时装秀、AI设计系统、区块链溯源等[1] - 爱马仕于5月8日成立AI治理委员会,旨在确保AI技术应用符合伦理标准、透明度及法规要求[1] - AI正被用于客户数据整合、设计辅助、营销内容生成、服务模式创新和内部流程优化[2] AI应用案例 - 路易威登通过分析社交媒体数据,将用户画像归纳为四大类型,将传统需耗时三周的洞察压缩至一天[2] - 迪奥虚拟试衣间通过算法推荐限量款,响应时间从90秒缩短至30秒[2] - 劳力士整合多渠道资源,通过AI精准定位高净值人群[2] - IDC预测生成式AI将在未来五年内提升企业营销效率超40%[2] 数字化争议 - 元宇宙热潮迅速消退,NFT交易量九个月暴跌97%,Meta元宇宙部门严重亏损[2] - 专家指出AI比元宇宙更具实践性,但以AI为主业的新创业公司中盈利不足一成[3] - Gucci的AI设计系统一天产出500个新款,可能解构奢侈品赖以生存的时间价值[7] 数据安全与伦理 - 消费者质疑品牌若连数据都守不住,如何为高溢价提供合理性[5] - 专家建议奢侈品牌需加强数据安全监管,达到与欧美GDPR同步的标准[5] - AI算法通过消费轨迹推测经济状况的技术可能性,暴露了数字化进程中的价值异化[6] 稀缺性管理 - 专家认为AI应用需有节制,过度曝光可能消解奢侈品的稀缺性[6] - 另一种观点认为AI可帮助品牌更好地管理稀缺性,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服务[6] - 爱马仕工匠200小时缝制的铂金包与AI两秒生成的虚拟衍生款形成鲜明对比[7] 行业未来挑战 - 奢侈品行业站在数字化悬崖边,科技赋能可能带来价值解体风险[7] - AI技术需高度成熟可靠才能避免给奢侈品牌带来不可控风险[7] - 数据安全是最基本底线,若失守将危及百年积累的溢价神话[7]
美国中产,也快背不起爱马仕了
36氪· 2025-05-07 17:37
奢侈品涨价与关税影响 - 爱马仕在美国市场率先涨价以抵消关税影响,旗下品牌Interparfums产品售价提高6%至7%,Ferrari对部分车型提价10%,LVMH集团也表示考虑涨价 [2] - 瑞银集团估计美国对欧盟和瑞士商品分别征收20%和31%关税,将促使欧洲奢侈品牌在美售价平均提高约6% [2] - 爱马仕具体产品涨价幅度:Twilly丝巾从450美元涨至477美元,H腰带涨63美元,鳄鱼皮铂金包飙升至5.09万美元 [2] 美洲市场表现下滑 - 爱马仕2025年一季度美洲市场销售额增速从去年同期的17.6%下降至11%,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下滑区域 [3] - 同期日本市场表现最强,收入增长17%至4.2亿欧元,法国本土增长14.2%至3.6亿欧元,欧洲其他地区增长12.7%至5亿欧元,中东增长14.1%至1.9亿欧元 [3] - LVMH集团2025年一季度销售下滑3%,旗下品牌已在美累计提价超20% [4] 全球奢侈品消费格局变化 - 2023年美洲奢侈品市场收入下降8%至1110亿美元,欧洲以1120亿美元取代美洲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地区 [4] - 全球奢侈品消费者缩减约5000万人,奢侈品牌销售重心转向VIC高净值客户,占比不到1%却贡献30%收入 [6] - 意大利奢侈品行业协会估计全球约50%超高净值人群居住在美洲 [6] 美国制造困境 - LVMH在美三家皮革工坊中得州工厂因缺乏熟练工人导致皮革浪费率高达40%,远超行业平均20%水平 [8][10] - 奢侈品制造链外移面临文化价值挑战,消费者调查显示年轻一代对"工匠精神"感知价值比Logo价值高出47% [10][11] - 开云集团CEO表示在美国制造毫无意义,强调出售的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 [12] 美国消费文化变迁 - 2023年美国82%成年人拥有信用卡,人均持卡7.7张,休闲娱乐用品占耐用品支出比重从1970年19.9%提升至31.1% [13][14] - 二手经济崛起,2025年美国二手服装市场预计达770亿美元,爱马仕产品搜索量暴涨50% [15] - 69%美国居民存款不足1000美元,78%全职工作者是月光族,超前消费理念导致储蓄不足 [15]
关税战下,服饰巨头们出路在哪?
36氪· 2025-04-08 22:36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将对中柬越印尼等国加征超30%关税 主要针对服装鞋帽进口来源地 [4] - 耐克阿迪等运动品牌股价应声下跌 奢侈品公司集体跌至谷底 [4] - 美国市场年消化800亿美元纺织品 是全球快时尚和运动品牌命脉 [4] 纺织业供应链迁徙 - 纺织生产线从中国沿海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转移 2015年后加速 [6] - 中国"十三五规划"推动产业升级 低端制造业用地申请被拒 [7] - 疫情加速供应链多元化 形成"中国+1"备份生产基地策略 [7] - 当前全球分工:孟加拉柬埔寨主攻快时尚 越南包揽半数运动鞋 中国处理高难度订单 [7] 邻近制造趋势 - 欧洲奢侈品集团推行邻近生产 爱马仕在法国建工坊 LVMH在美设厂 [9] - 阿迪达斯实施"分区自治"策略 中国市场80%产品本土制造 [12][13] - 阿迪达斯对北美热销款实行"关税脱敏" 优先从墨西哥越南等非敏感产地采购 [14] - Zara母公司50%产能位于欧洲 核心环节在西班牙完成 近年回迁土耳其东欧产能 [15] - Zara利润率达零售价85%(行业平均60-70%) 拥有更大定价灵活性 [16] 供应链战略转型 - 行业从追求"绝对低成本"转向构建"供应链韧性" [16] - 阿迪达斯采用市场导向的区域化供应链 Zara侧重欧洲中心化生产 [16] - 品牌普遍削减SKU以应对消费能力制约和成本压力 [16] - 本质是全球化红利消退后 在成本速度与风险间寻找新平衡 [17]
耐克们,出路在哪?
36氪未来消费· 2025-04-08 11:03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中国、柬埔寨、越南、印尼等国加征超过30%关税,导致耐克、阿迪达斯、lululemon、斯凯奇等运动公司股价下挫,奢侈品公司集体跌至谷底 [4] - 美国是全球最大时尚和奢侈品消费市场,每年消化全球800亿美元纺织品,是快时尚和运动品牌的命脉 [4] - 仅少数国家和地区对美国进口产品实施零关税以换取"从轻处罚",但无助于股价修复 [4] 供应链迁徙与多元化 - 纺织产业从中国沿海向越南等地区迁移,2015年后加速,2020年疫情进一步推动这一趋势 [5][6] - 中国"十三五规划"推动产业升级,地方政府拒绝低端制造业用地申请,环保标准收紧 [6] - 全球纺织版图分化:孟加拉、柬埔寨为快时尚大本营,越南包揽全球半数运动鞋,中国负责高难度订单 [6] - 行业形成"中国+1"共识,即在维持中国产能的同时选择越南、印度、墨西哥等作为备份生产基地 [6] 就近生产策略 - 欧洲奢侈品集团如爱马仕加速法国工坊建设,确保核心产品本土化生产;路易威登将工厂迁至美国,计划扩大产能 [8] - 阿迪达斯采用"分区自治"策略,中国市场80%产品本土制造,北美市场通过"关税脱敏"选择非敏感产地如墨西哥、越南 [10][12] - Zara母公司Inditex 50%产能位于欧洲,设计环节集中在西班牙,缝纫外包,利润达零售价85%(行业平均60%-70%) [13] - Zara将产能回迁土耳其、东欧,缩短欧洲供应链半径,同一产品在美国/墨西哥价格比西班牙高60%,海湾国家高71%-91% [13] 行业战略转向 - 时尚零售业从追求"绝对低成本"转向构建"供应链韧性",阿迪达斯注重关税规避和市场适配,Zara追求极速响应和库存优化 [14] - 品牌通过削减SKU避险,但消费者对"本地制造"产品的接受度仍是未知 [15] - 供应链变革本质是全球化红利消退后,行业需在成本、速度与风险间重新平衡 [16]
百亿美元公司动向丨特斯拉利润率大幅改善,远超预期;奢侈品行业衰退,爱马仕没有;苹果砍单1000万台iPhone16
晚点LatePost· 2024-10-25 17:06
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应用 - 宁德时代发布专供增程、混动车的新电池骁遥,具备4C快充能力,纯电续航里程达280公里 [1] - 骁遥电池低温版本采用钠离子电池技术,可在零下四十度放电 [1] - 理想、阿维塔、智己等品牌将陆续搭载该电池 [1] 特斯拉业绩反弹 - 特斯拉三季度总收入增长8%至251亿美元,汽车销售毛利率反弹至16.4%,超出预期2个百分点 [2] - 营业利润达27.72亿美元,为2023年一季度以来新高 [2] - 业绩改善主要来自裁员和电池降价带来的成本优化 [2] - 股价大涨17%,市值逼近8000亿美元 [2] 可口可乐区域表现分化 - 三季度收入意外增长0.3%至119.5亿美元,主要受北美高端汽水和果汁需求推动,该地区收入增长12% [3] - 中国和中东地区收入因供需受限下滑 [3] - 公司预计年度有机销售增长约10% [3] 奢侈品行业分化 - 爱马仕三季度营收37亿欧元,同比增长11.3%,超出预期,主要得益于铂金包需求强劲 [4]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9%,而LVMH下跌15%,开云集团下跌40% [4] - 开云集团三季度收入下降15%至37.9亿欧元,Gucci下降26%,圣罗兰下降12% [6] - 公司预计营业利润下滑50%,计划采取裁员、关店等措施 [5][6] 欧莱雅区域表现 - 前三季度总收入324.1亿欧元,同比增长6%,三季度增速放缓至2.8% [7] - 北亚地区(含中国)销售额下滑6.5%,超出市场预期 [7] - 欧美市场随着通胀缓解销售逐渐正常化 [7] 苹果供应链调整 - 苹果计划在未来9个月内削减1000万台iPhone 16订单 [8] - 2023年下半年iPhone 16产量预计8000万台 [8] - iPhone SE4预计年底量产,2024年一季度产量约860万台 [8] 波音劳资纠纷 - 波音33000名生产工人拒绝公司提出的四年35%加薪方案和7000美元奖金,决定继续罢工 [9] - 罢工持续数周,投票在波音公布三季度巨亏60亿美元后进行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