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启回购,看中国建筑兴业(0830.HK)的价值捍卫与估值修复逻辑
格隆汇· 2025-07-03 09:33
港股市场回购热潮 - 2025年二季度港股市场回购呈现阶梯式升温态势 4月全市场回购公司数量达127家 创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单月新高 合计回购金额130亿港元 [1] - 5月参与回购上市公司数量环比减少至91家 但回购总金额逆势攀升至170亿港元 刷新自2月以来单月金额纪录 [1] - 6月前半月已有超50家港股公司实施回购 趋势延续 [1] 中国建筑兴业回购分析 - 公司自被中国建筑国际收购以来首次实施股份回购 时隔十余年重启 体现管理层认为估值处于低位 释放战略整合后发展信心 [2] - 回购行动发生在股价阶段性低位 与港股市场通过回购跨越至暗时刻的逻辑契合 [2] - 2025年初CEO朱海明累计增持30万股 体现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信心 与回购逻辑一致 [2] 股东回报机制 - 公司保持每年两次派息稳定记录 与回购构成"双轮驱动"式股东回报机制 [4] - 2024年末期息0 028港元叠加中期息0 07港元 全年股息率达6 81% 在低利率环境下对长线资金具备吸引力 [4] - 建筑央企股息率普遍高于5% 长期配置性价比凸显 公司"回购+派息"策略彰显现金流管理能力 为股价提供双重安全垫 [4] 业务基本面支撑 - 港澳地区高端幕墙市场绝对龙头 近年斩获香港恒基中环新海滨3A 澳门美狮美高梅Fantasy Box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OPPO欧加大厦等标志性项目 [5] - 深投控C塔合约金额达10 9亿港元 创内地幕墙单体合约额纪录 [5] - 香港施政报告提出庞大建设计划 澳门赌牌续约公司承诺未来十年投资 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6][7] BIPV业务发展 - 与昆山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未来五年推动总规模不低于100亿元BIPV项目落地 [7] - 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项目为全国面积最大BIPV项目 预计年发电量超600万度 减少约4700吨碳排放 [7] - 自主研发LIGHT系列轻质光伏建材组件 兼具发电性能与建筑美学 打破传统组件痛点 [8] 政策红利助推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 [9] -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明确推进低碳试点示范 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9]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2026年全面实施 BIPV技术成为破解碳关税壁垒关键利器 [9] 长期发展动能 - 优质存量订单稳步转化为业绩支撑 叠加高于5%股息回报 形成短期安全垫 [11] - BIPV技术从解决建材痛点升维至赋能零碳城市 有望在全球碳中和进程中推动公司爆发增长 [11] - 公司呈现"成长基石稳固确保业绩确定性"与"爆发性赛道引领长期飞跃"双重特质 [11]
“富士康要求中国员工从印度撤离”
观察者网· 2025-07-03 09:33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国员工的撤离将延缓印度本地员工的培训进程和中国制造技术的转移,可能导致 生产成本的上升。此外,尽管这不会影响印度工厂的生产质量,但可能会降低装配线效率。 该人士还透露,印度政府已获悉富士康正在撤回中国员工,但未获知具体原因,目前苹果手机在印度的 生产尚未受到重大影响。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7月2日,美媒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苹果公司最大的iPhone组装商富士康,已要求 数百名中国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从其位于印度南部的iPhone工厂返回国内。具体原因尚且不明。 据该知情人士透露,这一行动始于约两个月前,目前已有300多名中国大陆员工撤离,眼下留在印度的 主要是来自中国台湾的支持人员。报道称,苹果公司代表拒绝对此置评。富士康也未回应电子邮件置评 请求。 美媒提到,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曾称赞中国组装工人的专业技能,并强调这是苹果在中国设立主 要生产基地的关键原因,而非仅仅出于成本优势的考量。 同时,为加速扩张,富士康在印度部署了大量经验丰富的中国工程师,这些管理人员在培训印度富士康 员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印度四年前才开始规模化组装iPhone,如今已占据全球产量的五 ...
雷军自曝买Model Y 希望小米汽车超越特斯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09:33
小米YU7市场表现 - 小米YU7在3分钟内获得20万订单,创造中国汽车工业奇迹 [2] - 准车主平均年龄33岁,女性用户占比30%,苹果用户占比52.4% [2] - 订单量前三城市为上海、杭州、北京,与Model Y主要销售城市重合 [2] 行业竞争态势 - 友商启动"截胡"策略,包括报销定金和积分奖励等措施 [2] -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已下单YU7 Pro,零跑汽车董事长表示压力巨大 [2] - 东风日产高管预测用户交车时间可能超过一年 [2] 产能与交付情况 - 一期工厂年产能15万辆,二期工厂7月投产设计产能15万辆 [4] - 标准版交付周期58-61周,PRO版51-54周,MAX版38-41周 [4] - 年初交付目标从30万辆修正至35万辆,产能排产到2027年初 [4] 产品定位与战略 - 公司以特斯拉为标杆,目标在各个维度接近甚至超越特斯拉 [2] - 雷军购买Model Y焕新版进行对标学习 [2] - 2027年才会开始出海计划,优先解决国内交付 [4] 市场挑战 - Model Y 1-5月中国市场交付12.78万辆,月均2.56万辆 [3] - 公司面临巨大压力,市场对其要求高于行业新人标准 [3]
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指导意见出台 三类个体工商户为重点培育对象
央视新闻· 2025-07-03 09:32
今天(7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等9部门公布《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 见》),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做大做强。 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 实现行政许可延续 《指导意见》明确,降低"个转企"转换成本,实现接续办理涉企事项,加强涉税信息共享,延续有关行政许可,强化部门协同。 优化服务 加大"个转企"培育帮扶力度 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注册指导处处长 郭岳:在原有的个体工商户变成企业先注销再设立的这种模式下,我们这次增加了直接变更为企业的模式,最大 限度依法保留个体工商户的成立日期、商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相关行政许可,有利于个体工商户持续经营,打造百年老店。 《指导意见》明确,个体工商户通过直接变更转型为企业的,可以在申请变更登记时,同步办理税务、公章刻制、社会保险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基 本账户开立变更等事项,鼓励提供预检服务,加强信息共享,便利企业办事。 郭岳:不只是市场监管部门一家的事,牵扯到很多相关的部门,这次我们出台9部门联合的规定,应该说是为"个转企"在部门协同方面打通了一些壁垒,能 够让"个转企"这一件事 ...
40万家火锅店厮杀!6.9%店卖30元,8.6%飙150元,隐藏着啥变局?
搜狐财经· 2025-07-03 09:32
三十年间,中国火锅行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街头巷尾的不起眼小吃,一跃成为备受资本追逐的"万亿赛道"。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已突破6100亿 元,占据餐饮业总规模的18.3%(数据源于《中国餐饮产业发展报告》)。然而,这片看似红火异常的市场,实则暗流涌动,既诞生了海底捞这样的服务 标杆,也见证了小龙坎因食品安全问题而陨落的悲剧。如今,9.9元的平价锅底与人均183元的高端火锅并存,行业结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高端市场的"价值重构"与信任危机 高端火锅市场并非一帆风顺。"月薪5000别吃火锅"的言论,虽然出自巴奴创始人杜中兵之口,却折射出高端火锅在"溢价"过程中遭遇的信任危机。巴 奴"富硒土豆"硒含量不足,以及"18元5薄片"毛肚事件,都引发了公众质疑,暴露了高端品牌在食材品质和定价策略上的问题。 然而,另一种高端化模式正在崛起。以云南野生菌火锅为代表的"山缓缓",通过打造沉浸式用餐环境,以见手青等珍稀食材,成功将客单价提升至150 元。美团数据显示,2024年客单价超过150元的火锅门店占比已达8.6%,较2019年增长5.3个百分点,其中90后消费者贡献了62%的交易额(数据源于美 团)。 抖音生 ...
制造业PMI连续两月回升释放积极信号
中国经济网· 2025-07-03 09:32
核心观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国际竞争更趋激烈。求 新求变、乘势而上,我国制造业必能在市场竞争中进一步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变化反映宏观经济的运行趋势。目前,制造业供需两端都在逐步改 善,特别是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不仅为制造业生产活动 整体回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也进一步印证了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虽有波动,但稳中向好趋势日益明显, 并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 当然,在成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PMI是预测经济活动的"晴雨表",通常以50%为荣枯 线。6月份,制造业PMI为49.7%,虽然连续2个月上升,但尚处于荣枯线以下,说明经济增长的基础还 有待进一步巩固。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加剧的大背景下,外需疲软、地缘政治风 险等,都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因此,持续提高制造业竞争力还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要强化创新赋能。以传统产业改造为例,不能简 单将其当成"低端产业"一退了之、一关了之,而是要推动工艺、技术、装备升级,以创新之钥打开新质 生产力的大门。可以说,通过高质量科技供给 ...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7月12日将在呼和浩特举行
内蒙古日报· 2025-07-03 09:29
大会概况 -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12日在呼和浩特市举办 [1] - 大会主题为"共筑绿色算力大生态 共创人工智能新未来" [1] - 活动包括开幕式暨主旨演讲、1场主题活动、9场平行会议 [1] 大会目的 - 展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内蒙古枢纽节点的建设优势和成果 [1] - 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数字基座 [1] 呼和浩特市优势 - 充分发挥区位、气候、绿电、网络、算力、政策、人才等优势 [1] - 抢抓国家实施"东数西算"工程重大机遇 [1] - 开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 - 被授予"中国云谷""算力产业集群先锋""绿色算力发展先锋"等称号 [1] - 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算力基地 [1] 大会历史 - 过去两年已成功举办两届绿色算力大会 [1] - 吸引众多业界专家、头部企业代表为绿色算力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1] 主办承办方 - 大会由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主办 [1]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呼和浩特市大数据管理局、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管理委员会承办 [1]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穿越内蒙古”全民健身徒步接力赛启幕
内蒙古日报· 2025-07-03 09:29
全民健身徒步接力赛概况 - 活动于7月1日在兴安盟启幕,主题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穿越内蒙古" [1] - 首站兴安盟站吸引104名优秀代表和30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 [1] - 活动设置10个主题方阵,包括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红色传承等 [1] 活动路线与内容 - 徒步路线全程约5公里,途经兴安盟红城小学、乌兰夫办公旧址等红色地标 [1] - 活动融合全民健身与红色教育,参与者体验兴安盟历史底蕴和自然风光 [1] - 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表示活动既是体育盛会,也是文旅体验 [1] 活动后续安排 - 活动将持续至8月8日,在内蒙古12个盟市进行接力 [1] - 旗帜已交接至下一站呼伦贝尔市 [1] - 活动旨在通过徒步感悟党的恩情,凝聚奋进力量 [1]
阿拉善产业对接大会签约1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23.7亿元
内蒙古日报· 2025-07-03 09:29
新能源产业对接大会概况 - 阿拉善盟与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产业对接大会,邀请60余家风光发电、装备制造、绿电消纳等领域企业参与 [1] - 大会通过宣传片、专题推介展示阿拉善新能源产业优势和中广核企业实力,专家和产业代表进行主旨演讲和发言 [1] - 阿拉善三旗政府与中广核、西安隆基、宁夏宝丰等企业签约15个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计划总投资123.7亿元 [1] 签约项目详情 - 签约项目涵盖风电装备制造、碱性电解水制氢装备制造、风光制氢一体化、绿电甲醇等领域 [1] - 项目采用"龙头引领+链式招商"新模式,实现"引进一个龙头,激活一条产业链"的突破性成果 [2] 中广核新能源发展情况 - 中广核新能源自2007年在内蒙古投资建设,业务覆盖自治区12个盟市,布局风电、光伏、储能、抽水蓄能等领域 [2] - 公司通过技术突破、生态修复与产业协同,探索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 - 中广核将发挥技术研发、资源整合优势,与合作伙伴共同推动阿拉善高质量发展 [2] 地方政府规划 - 阿拉善盟商务局表示将打造更优营商环境,助力项目尽快落地,让企业放心投资 [2] - 大会为阿拉善新能源产业发展锚定方向,解读政策趋势 [1]
博士天团攻坚激光芯片,拿到3个亿融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3 09:29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3亿元B轮融资,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特定投资载体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中国国新所属国风投新智基金联合领投,广发信德、盛景嘉成参与投资,老股东荷塘创投持续加注 [1][2] - 融资将主要用于柳州基地产能扩建、中小功率产品升级、大功率产品市场放量及人才引进 [10] 公司背景与技术突破 - 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核心团队由多名博士组成,专注氮化镓激光芯片产业化,实现关键器件自主可控 [1] - 团队从事氮化镓半导体激光器研究20余年,2004年首次在国内实现405nm脊型波导氮化镓基激光器电注入激射,2023年建成国内首条GaN半导体激光芯片量产线,2024年实现大功率氮化镓激光芯片批量供货 [7] - 攻克氮化镓激光芯片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解决每平方厘米数百万个缺陷导致的光子散射吸收和漏电问题 [6] 产品与应用 - 已实现数千万颗芯片稳定出货 [8] - 产品矩阵包括大、中、小功率的紫、蓝、绿光多款氮化镓激光芯片,成功导入下游多领域场景,替代进口产品 [9] - 产品广泛应用于激光电视、激光投影、有色金属焊接、激光手术、增强现实、激光通讯等领域 [10] 行业地位与前景 - 氮化镓激光芯片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是显示、照明、制造加工等领域的核心光电器件,国内市场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 [5] - 公司率先在国内实现氮化镓激光芯片量产,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12] - 投资机构看好公司技术底蕴和产业化能力,支持其持续创新升级 [12] 发展战略 - 依托本土化服务网络提供全周期快速响应,强化与国际厂商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11] - 计划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突破更多应用领域,完成从技术追赶到产业引领的关键跨越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