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6日国内黄金最新价格出炉,现在买合适吗?
搜狐财经· 2025-07-07 13:40
黄金价格走势 - 国际现货黄金价格昨日收于3336.93美元/盎司,盘整于3323.49美元/盎司至3344.92美元/盎司区间 [2] - 上海黄金交易所基础金价报772.50元/克,投资金条均价约786元/克,较前期800多元/克的高点出现回调 [2] - 金价回调与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全球资本流动及市场避险情绪变化相关 [2] 品牌金店价格差异 - 周大福黄金1005元/克,老凤祥1006元/克,周六福985元/克,周生生1006元/克,六福珠宝1005元/克,菜百978元/克,中国黄金788.50元/克 [4] - 同一克重黄金在不同品牌间价差可达20-30元,金价回调期各店调价速度不一 [4] 黄金投资策略 - 金条手续费低、损耗小、回收方便,适合投资保值;首饰加工费高,每克价格可能贵出几十元 [6] - 购买100克黄金时,投资金条与首饰金的价格差可能超过3000元,且首饰回收需折价 [6] - 分批购入可降低投资风险,避免一次性大量购入 [8] - 明确用途后选择金条或首饰,并货比三家比较品牌及门店价格 [9] 黄金回收与持有 - 中国黄金今日回收价769.50元/克,与零售价788.50元/克相比每克价差约19元 [7] - 持有超过一年后出售可能获利,近三个月内购入则出售可能亏损 [7] - 黄金更适合中长期持有,其长期保值属性显著 [7] 投资价值分析 - 金价回调提供更低成本购入机会,如4月高点购入者当前可享受每克约30元价差 [5] - 长期来看黄金价格仍有上涨潜力,人民币金价与国际金价联动 [5] - 普通家庭可将黄金用于储蓄、子女教育、婚嫁或应急资金准备 [5]
振华转债盘中下跌3.55%报198.886元/张,成交额1.04亿元,转股溢价率8.95%
金融界· 2025-07-07 13:40
根据最新一期财务数据,2025年1月-3月,振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0.198亿元,同比增加7.59%;归属净 利润1.174亿元,同比增加37.27%;扣非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加29.93%。 7月7日,振华转债盘中下跌3.55%报198.886元/张,成交额1.04亿元,转股溢价率8.95%。 截至2025年3月,振华股份筹码集中度较集中。十大股东持股合计占比47.57%,十大流通股东持股合计 占比47.57%。股东人数1.859万户,人均流通股2.739万股,人均持股金额34.07万元。 资料显示,振华转债信用级别为"AA",债券期限6年(本次发行的可转债票面利率为第一年0.20%、第 二年0.40%、第三年0.80%、第四年1.50%、第五年1.80%、第六年2.00%),对应正股名称为振华股份, 转股开始日为2025年1月20日,转股价8.2元。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兼具债 权和股权的特征。一般而言,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 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 ...
鸿鹄私募三期1号来了,新华保险出资112.5亿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07 13:39
基金设立与规模 - 新华保险出资112.5亿元认购国丰兴华鸿鹄志远三期私募证券投资基金1号份额,该基金成立规模为225亿元 [1] - 鸿鹄基金三期1号为权益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投资范围聚焦于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 [1] - 鸿鹄基金三期获批金额为400亿元,此次成立的鸿鹄基金三期1号是鸿鹄基金三期的一部分 [2] 基金管理与结构 - 鸿鹄基金的管理人国丰兴华成立于2023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新华资产与中国人寿资管各持股50% [1] - 国丰兴华管理的鸿鹄基金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首批试点之一,成立于2024年2月29日 [1] - 截至目前鸿鹄基金共获批三期,总规模超千亿元 [1] 历史基金情况 - 鸿鹄基金一期成立规模500亿元,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250亿元,一季度投资已全部落地 [1] - 鸿鹄基金二期成立规模200亿元,由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00亿元认购 [1] 试点发展情况 -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首批试点于2023年10月获批,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设立规模500亿的鸿鹄基金一期 [2] - 第二批试点有8家保险公司,试点规模合计1120亿元 [2] - 第三批试点有5家保险公司获批,规模合计600亿元,待批复后试点总金额将增至2220亿元 [2]
7月7日电,台交所加权股价指数收跌0.5%报22,428.72点,半导体类股跌幅领先。
快讯· 2025-07-07 13:39
智通财经7月7日电,台交所加权股价指数收跌0.5%报22,428.72点,半导体类股跌幅领先。 ...
“两船”合并获上交所通过,4000亿“中国神船”即将诞生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7-07 13:39
7月4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已 顺利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 此次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中国重工将终止上市,其法人资格也将被注销,而中国船舶将全面承继及承 接中国重工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以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 就市值情况而言,7月4日收盘时,中国船舶的市值为1467亿元,中国重工的市值为1056亿元。 财务数据方面,2024年中国船舶实现营业收入785.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6.1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 润为30.72亿元,总资产规模达1819.7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9亿元。 同期,中国重工实现营业收入554.3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11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6.13亿元, 总资产规模达2221.3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837.72亿元。 回顾此次并购重组的历程,2024年9月2日,中国重工发布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彼时中国重 工与中国船舶正在筹划由中国船舶通过向公司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 同年9月18日,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确认了换股 ...
明星产品失势,太极集团净利暴跌陷至暗时刻,500亿目标成泡影?
证券之星· 2025-07-07 13:39
证券之星 刘凤茹 据了解,太极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72年的四川省涪陵中药厂,1993年改组为太极集团,1997年在上交 所上市。2010-2019年,太极集团遭遇了严重的经营危机,10年间仅有2017年的扣非后净利润为正值, 其余年份均为亏损,2020年太极集团扣非后净利润亏损幅度达5.55亿元。 危局之际,太极集团引入国药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启动混改,获注45亿元。2021年4月15日,太极集团 实际控制人由涪陵区国资委变更为国药集团,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易主不久,太极集团顺利完 成董、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换届选举工作,并进行全方位推进营销改革,快速清理处置非主业、无效资 产企业等举措。 国药集团入主太极集团,曾创造央地合作的佳话。2022年,太极集团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 3.54亿元、3.66亿元,扭亏为盈。2023年,太极集团收入规模由2022年的141.3亿元继续推高至156.2亿 元,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同比翻番。 好景不长,太极集团2024年俯冲式下滑:去年营收同比下降20.72%至123.86亿元,归母净利润2665.27 万元,同比下滑96.76%,扣非后净利润3853.93 ...
A股三大指数集体回调,航空航天ETF(159227)逆市上涨,军工板块或为7月主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13:39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全线调整 上证指数跌0 09% 深证成指跌0 53% 创业板指跌1 01% [1] - 航空航天ETF(159227 SZ)上涨0 37% 最新报价1 098元 盘中成交额0 28亿元 换手率6 99%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中航沈飞领涨2 72% 国睿科技涨0 63% 洪都航空涨0 45% 航发动力涨0 16% 迈信林涨0 04% [1] - 长城军工领跌7 28% 振华风光跌2 10% 航宇科技跌1 96% 中国海防跌1 61% 内蒙一机跌1 12% [1] 资金动向 - 航空航天ETF连续7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最高单日净流入3752 28万元 合计净流入1 75亿元 日均净流入2498 79万元 [1] 行业分析 - 军工等制造板块在7月胜率较高 [1] - 军工行业新一轮订单释放预期增强 因"五年计划"交界节点叠加全球竞争力提升 [1] - 中国武器国际竞争力提升 国际军贸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1] ETF特性 - 航空航天ETF跟踪国证航天指数 军工属性极强 申万一级军工行业占比98 2% [2] - 航空航天装备权重占比66 5% 远超中证军工和中证国防指数 [2] - 该ETF为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的指数 是跟踪该指数的最大规模ETF [2]
台湾加权指数7月7日(周一)收盘下跌118.78点,跌幅0.53%,报22428.72点。
快讯· 2025-07-07 13:38
台湾加权指数7月7日(周一)收盘下跌118.78点,跌幅0.53%,报22428.72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