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顿顿宣布不再担任东方甄选主播 未来以产品推荐官身份继续合作
新浪科技· 2025-06-18 21:34
主播变动 - 东方甄选、东方甄选美丽生活、主播顿顿三个账号联合宣布顿顿不再担任东方甄选主播 [1] - 顿顿未来将作为东方甄选荣誉产品推荐官继续与公司合作 [1] - 顿顿于2017年加入新东方,拥有三年主播生涯 [2] 人事声明 - 顿顿在声明中特别感谢俞敏洪和公司给予的锻炼机会与包容 [1][2] - 顿顿表示虽然6月合约到期,但与东方甄选的缘分不会终止 [1][2] - 顿顿引用《人民日报》"三十而已"表达不惧挑战的态度 [2] 公司动态 - 东方甄选自称为"由俞敏洪老师带队,为国民甄选好物的购物平台和优质产品公司" [3] - 公司采用"相聚有时,不说再见"的表述方式回应人事变动 [3]
智通特供|股价拉升2.5倍成交量创上市新高,北海康成-B(01228)吹响估值反攻号角?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20:45
行业表现 - 创新药成为港市涨幅最大板块,年初至今超过30家创新药企股价翻倍 [1] - 港股市场流动性回暖,恒生与恒生科技年内涨幅均超15%,主板日均成交额近2500亿港元,显著高于2024年全年日均1318亿和2023年日均1049亿港元 [4] - 国产创新药企呈现营收增长、亏损收窄趋势,行业在技术突破、国际化加速、政策支持三轮驱动下加速发展 [3] 公司股价表现 - 北海康成-B(01228)以半个月2.5倍股价涨幅名列前茅,6月月度股价最高涨幅达252.94% [1] - 6月前11个交易日有5个交易日单日涨幅超15%,其中6月12日和13日分别收涨26.54%和58.54% [1] - 6月13日成交量达5846.44万股,创上市以来单日成交量新高 [5] 产品获批 - 5月15日NMPA批准注射用维拉苷酶β上市,成为中国首个针对戈谢病的酶替代疗法,打破进口药物垄断 [3] - 维拉苷酶β在60U/kg和30U/kg剂量组均达到主要疗效终点,脾脏体积平均缩小百分比显著改善 [8] - 安全性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受试者仅经历轻微不良反应,无严重药物相关副作用 [9] 市场机会 - 全球罕见病影响人数2.6亿-4.5亿,已知罕见病超7000种,仅约5%有有效治疗方法 [8] - 维拉苷酶β预计定价较同类现有疗法降价至少50%,有望通过价格优势提高药物可及性 [11] - 公司PS估值1.76倍,远低于行业平均7.66倍,存在较大股价和估值增长空间 [11] 交易数据 - 5月15日后3个交易日成交量分别为240.8万股、549.6万股和841.2万股,显著高于获批当日的97.7万股 [4] - 前十大净买入经纪商中富途证券、招商永隆银行和长桥分别净买入1487.40万股、487.70万股和281.90万股 [6] - 前十大净卖出经纪商中美林、高盛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分别净卖出2246.43万股、526.80万股和489.17万股 [6]
曹操出行上市,以一种“投降”的姿态
虎嗅· 2025-06-18 20:45
核心观点 - 曹操出行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计划募资18 53亿港元 发行价41 94港元 估值228 23亿港元 募资用途包括市场拓展 业务提升 新业务投资及偿还6 26亿元银行借款[3][4][5] - 公司经营状况持续改善 2022~2024年营收从76 31亿元增至146 57亿元 毛利率从-4 4%提升至8 1% 但经调整净亏损仍达7 24亿元[8] - 公司面临重资产模式盈利压力 聚合平台依赖度高及债务风险三大挑战 2024年末流动负债96 82亿元 流动资产仅15 35亿元 负债资产比达177%[11][17][23] - 公司战略从"超越滴滴"转向现实生存 2023年起接入聚合平台 外部订单占比从2022年49 9%升至2024年85 4% 但需支付佣金从3 22亿元增至10 46亿元[18][20][3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GTV从88 84亿元增至169 53亿元 订单量从3 83亿单增至5 98亿单 AOV从23 2元提升至28 3元 出行服务收入占比超90%[8][9] - 成本结构优化 销售成本占比从104 4%降至91 9% 司机成本从62 85亿元增至107 1亿元 但毛利率仍低于滴滴16 74%的平均水平[13][15][16] - 现金流压力显著 2024年需短期偿还56 77亿元债务 而现金储备不足 近三年累计亏损52 34亿元 2025年预计继续亏损[21][23][25] 市场格局 - 滴滴占据70 4%市场份额 曹操出行以5 4%居第二 行业呈现寡头格局[10][35] - 聚合模式渗透率从2018年3 5%升至2024年31% 预计2029年达53 9% 公司85 4%订单来自聚合平台[37][40] - 下沉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2024年三四线城市GTV占比从2 7%提升至6 4% 公司计划进军178个下沉城市[42][43] 战略转型 - 从B2C重资产模式转向"寄生"聚合平台 2023年外部订单占比超70% 但品牌力减弱 如祺出行案例显示用户活跃度下降[30][40][47] - 布局Robotaxi寻求差异化 计划利用规模效应降低自动驾驶运营成本[44] - 高管团队更迭 从吉利系转为滴滴系 引入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 产品线持续丰富[33] 上市前景 - 基石投资者认购9 52亿港元 但普通投资者认购冷淡 反映市场对其商业模式可持续性质疑[5][6] - 募资主要用于偿债和新业务 但缺乏清晰竞争优势 二级市场反应将影响未来行业地位[25][49][50]
母公司换帅,越秀地产突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20:34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陈强接任越秀集团董事长 为"75后" 长期深耕房地产领域 曾主导广州新中轴建设及广州城投运营 [1] - 陈强历任广州新中轴建设总经理 广州城投董事长 广州塔旅游文化发展董事长等职 具备全链条开发经验 [1][3] - 陈强到任后首站调研越秀地产 因该板块占集团营收超60% 为首位度最高业务 [7] 越秀集团战略目标 - 集团"十四五"目标为进入世界500强 设定"12345"战略:资产超1万亿元 营收超2000亿元 利润总额300亿元 [1] - 2024年集团资产规模达11385亿元(+7%) 营收1356亿元(+3%) 利润总额66亿元 [7] 越秀地产经营现状 - 2024年营收864亿元(+7.7%) 但核心净利润15.9亿元(-54.4%) 归母净利润10.4亿元(-67.3%) [7] - 2025年前5月合同销售507亿元(+26.5%) 但5月单月销售95.81亿元(-4.9%) [8] - 土地投资趋保守 前5月权益拿地金额99亿元 主要聚焦广州 少量布局北京/杭州/西安 [8] 广州城投业务表现 - 2024年资产总额超3900亿元 控股2家上市公司 为南航/广发银行战略股东 [4] - 地产板块开发24个项目 总建面832万㎡ 总货值1816亿元 2024年权益销售63.1亿元 [4] - 2024年营收382.3亿元 但净利润仅4316万元 归母净亏损4.3亿元 2023年净亏损达6.17亿元 [5] 行业环境与挑战 - 房地产行业规模触及天花板 头部企业保利/中海等均收缩拿地 行业处于盘整期 [8] - 越秀地产若仅依赖开发业务难实现大幅增长 需突破发展上限寻找新增长曲线 [8]
周大福失守“珠宝一哥”:营收净利双下滑,关闭近900家门店
新京报· 2025-06-18 20:26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营业额896.56亿港元,同比下降17.5% [1] - 归母净利润59.16亿港元,同比下降9.0% [1] - 经营溢利147.46亿港元,同比增长9.8%,主要受益于产品组合优化和成本管理 [1] - 黄金借贷公允值损失61.8亿港元,拖累净利润 [1] 门店战略调整 - 2025财年内地净关闭896家门店,总数从7403家降至6274家 [2][5][6] - 2018年启动"新城镇计划"开放加盟,2023财年曾净增1631家门店 [5] - 急速扩张导致毛利率从2021财年28.6%降至2024财年20.5% [6] 市场竞争格局 - 老铺黄金市值1522亿港元超越公司1270亿港元,其36家门店平均业绩超3亿元 [2][10][11] - 竞争对手潮宏基2024年净增129家门店至1505家,周六福线上销售复合年增长率46.1% [11] - 公司定价黄金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05.5%,零售值占比从9.4%升至25.6% [11] 产品与品牌策略 - 关闭低效门店同时开设体验店,强化黄金产品设计溢价和工艺附加值 [2] - 个性品牌MONOLOGUE逆势净增16家门店至81家,推出回收金产品 [7][9] - 珠宝镶嵌/K金首饰业务同店销售下滑22.9%,营收占比从24%降至14% [9] 管理层变动 - 执行董事廖振为离职,其曾负责ENZO、MONOLOGUE等个性品牌板块 [7] - 2024年9月以来多名高管变动,包括郑志刚、郑炳熙等 [7] 黄金价格影响 - 2024年4月足金价格达1082元/克峰值,当前1035元/克 [3] - 高金价抑制消费需求,内地同店销售下降19.4%,港澳下滑26.1% [5] 资本运作 - 拟发行88亿港元可转换债券,用于黄金业务扩张、门店升级及全球化 [2]
腾讯控股(00700.HK)连续23日回购,累计回购2254.30万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6-18 20:22
腾讯控股回购动态 - 6月18日以每股503.500港元至510.000港元回购99.00万股,金额达5.01亿港元,当日收盘价508.000港元下跌1.07%,成交额76.83亿港元 [2] - 自5月19日起连续23日回购,累计回购2254.30万股,金额115.11亿港元,其间股价累计平盘 [2] - 2025年以来累计进行47次回购,合计回购7395.70万股,金额达325.37亿港元 [3] 近期回购明细 - 6月单日回购量稳定在96.90万至101.30万股区间,回购金额均维持在5.00亿港元以上 [3] - 5月回购价格区间集中在490.000-524.000港元,单日回购股数在96.30万至101.30万股之间 [3][4] - 4月出现单日回购量高峰,4月7日回购135.00万股金额6.01亿港元,4月10日回购133.30万股金额6.01亿港元 [4] 历史回购数据 - 1月出现最大单日回购规模,1月13日回购408.00万股金额15.03亿港元 [4] - 1月上半月日均回购量达395.75万股,显著高于其他月份,单日最高回购金额15.03亿港元 [4] - 3月回购价格区间在501.500-517.500港元,单日回购量稳定在98.00-100.20万股 [4]
完美医疗暴跌18.7%:一场被深圳和韩国“偷走”的美丽生意?
金融界· 2025-06-18 20:19
股价暴跌与盈警公告 - 完美医疗股价单日暴跌18.7%,报1.87港元/股,市值缩水至23.49亿港元,单日蒸发数亿港元 [1] - 公司预计2025财年归母净利润为2.05亿至2.10亿港元,同比下滑最多约35%(上一年度为3.16亿港元) [1] 业绩下滑原因 - 香港经济不景气及消费情绪低迷导致非刚性医美需求被削减 [2] - 本地消费者转向深圳和韩国寻求性价比更高的医美服务 [2] - 香港地区收入占比超过80%,业务高度集中 [2] - 深圳医美机构数量激增,韩国医美产业链成熟,分流香港中高端客户 [2] 公司应对措施 - 集中推出高性价比韩国医美服务,加强会员忠诚度计划以刺激消费 [2] - 优化成本结构以保障利润率 [2] - 2026财年第一季度与韩国医美连锁品牌Oracle签订香港独家合作协议,引入韩国技术 [3] - 积极在深圳物色医美诊所,开展策略性并购以捕捉跨境消费商机 [3] 行业竞争与挑战 - 深圳医美市场性价比优势显著,韩国医美对中国客户推出优惠措施 [2] - 新消费势力崛起,短期经济环境变幻莫测,市场复苏仍存不确定性 [3] - 公司能否扭转2025年业绩下滑趋势将直接影响投资者预期和股价表现 [3]
中国电力:收购揭阳电力35%股权代价为5.95亿元
快讯· 2025-06-18 20:06
股权转让协议 - 中国电力于2025年6月18日与中电国际、广东公司及揭阳电力订立股权转让协议 [1] - 公司同意收购广东公司出售的揭阳电力35%股权 [1] - 股权转让代价为3669.35万元人民币 [1] - 交割后资本承担5.59亿元人民币 [1] - 总代价合计5.95亿元人民币(约654,169,000港元) [1] 交易影响 - 股权转让完成后揭阳电力将成为中国电力联营公司 [1] - 揭阳电力将以权益法入账 [1] - 交易资金将由集团内部资源筹措 [1]
你以为只有LABUBU?泡泡玛特13个破亿IP揭秘
36氪· 2025-06-18 19:58
泡泡玛特核心业务表现 - 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IP 2024年收入达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成为品牌增长引擎 [7] - 其他三大核心IP MOLLY、SKULLPANDA、CRYBABY营收均突破10亿元,四大IP共同支撑高增长 [7] - MOLLY通过迪士尼联名等系列化运营,2024年贡献营收20.9亿元,保持潮玩圈元老地位 [8] - SKULLPANDA "温度"系列累计销量超79.1万套,CRYBABY收入11.65亿元(同比增长1537.2%) [11] - DIMOO实现收入9.0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7.0%,成为13个营收破亿IP之一 [11] 全球化扩张成果 - 2024年海外市场营收50.7亿元,同比增长375.2%,收入占比达38.9% [18] - 东南亚市场营收24.0亿元(占比47.4%),增速达619.1% [18] - 北美市场营收7.2亿元(增速556.9%),LABUBU系列4月在欧美销量同比暴涨8倍和5倍 [18][19] - 产品在俄罗斯引发走私现象(查获282盒),欧美出现黄牛抢货和明星带货现象 [2][5] - AliExpress平台LABUBU搜索量升至Top1,全球近百个国家覆盖 [20] IP运营方法论 - 每个IP构建独立世界观:SKULLPANDA走超现实主义,CRYBABY主打情绪治愈,DIMOO传递陪伴感 [11] - 通过跨界合作(如迪士尼联名)持续丰富IP故事线,保持粉丝期待 [8] - 推出实体杂志《play/GROUND》(售价39.9元)拓展时尚内容生态,初刊以"社交"为主题 [11][15] - IP开发始于2016年MOLLY签约,形成持续孵化能力,LABUBU爆火具有必然性 [7][11] 财务数据亮点 - 2024年总营收130.4亿元,较2023年63.0亿元实现翻倍增长 [20] - 毛利率提升至66.8%(2023年为61.3%),经营溢利达41.5亿元 [20] - 经调整纯利率26.1%,较2023年18.9%显著优化 [20] 行业定位与影响 - 公司被视为"港股新消费三朵金花",股价从2022年8.65港元回升至283港元 [16] - 成功打破"盲盒=博彩"质疑,证明IP价值驱动的商业模式 [15][16] - 成为中国文化输出代表案例,被《福布斯》评价为"能打破文化壁垒的IP" [18] - 形成区别于传统玩具的潮玩文化定位,强调无功能性的艺术表达属性 [2]
上海复旦(01385):张卫获委任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并兼任总经理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19:48
董事会成员变动 - 执行董事蒋国兴、施雷、俞军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曹钟勇、蔡敏勇、王频、邹甫文退任,2025年6月18日生效 [1] - 施雷辞任公司授权代表职务,2025年6月18日生效 [1] - 委任沈磊为执行董事,张卫、闫娜、庄启飞、张睿、宋加勒为非执行董事,石艶玲、王美娟、胡雪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25年6月18日生效 [1] 高管职务调整 - 张卫获委任为第十届董事会董事长兼总经理,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2025年6月18日生效 [1] - 沈磊获委任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2025年6月18日生效 [1] - 张卫获委任为公司授权代表,2025年6月18日生效 [1] 委员会成员任命 - 张卫任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主席 [2] - 沈磊任战略与投资委员会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成员 [2] - 闫娜任提名委员会成员 [2] - 张睿任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成员 [2] - 石艶玲任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战略与投资委员会成员 [2] - 王美娟任审核委员会主席、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成员 [2] - 胡雪任提名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及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