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上周获融资净买入1.96亿元,居两市第32位
金融界· 2025-08-04 07:40
资金流方面,江淮汽车近5日主力资金流出4.48亿元,区间跌幅2.53%;近10日主力资金流出7061.21万 元,区间跌幅0.2%。 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合肥市,是一家以从 事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218400.9791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67968.794万人民币。公司法 定代表人为项兴初。 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4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 次,知识产权方面有商标信息946条,专利信息5000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726个。 8月4日,沪深两融数据显示,江淮汽车上周累计获融资净买入额1.96亿元,居两市第32位,上周融资买 入额29.78亿元,偿还额27.82亿元。 江淮汽车所属概念板块包括:汽车整车、安徽板块、标准普尔、MSCI中国、沪股通、上证180_、融资 融券、预亏预减、机构重仓、华为汽车、地摊经济、华为概念、冷链物流、百度概念、独角兽、新能源 车、无人驾驶、央国企改革。 ...
“超表面”器件能集成光子量子操作
科技日报· 2025-08-04 07:40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光学器件,即"超表面",可在单 一的平面上完成复杂量子操作。超表面可同时承担多种传统光学元件功能,解决了光子量子信息处理领 域长期存在的体积庞大、组件繁多等扩展性难题,有望推动常温下量子计算和量子网络的实现。 光子是光的基本粒子,具有高速、抗干扰的特性,正逐渐成为常温下高速传输信息的有力候选者。通 常,要将光子引导至所需的量子态,需要在大型芯片上布设复杂的波导结构,或使用由透镜、反射镜、 分束器等构成的庞大装置。这些组件使光子之间能够实现纠缠,而纠缠正是量子信息并行传输与处理的 关键机制。 研究人员指出,这项技术的潜力远不止量子计算。基于超表面的量子光学系统不仅有望推动常温量子计 算机和通信网络的发展,也可能在量子传感、基础科研等领域带来"芯片实验室"式的新工具。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此次,哈佛团队开发的超表面提供了一种集成化解决方案,有望彻底革新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 所谓"超表面",是指厚度达到纳米级的光学元件,其表面布满比光波波长还小的微纳结构,能共同精准 调控光的相位、偏振等属性,相当于将传统复杂的量子光学系统"浓缩"为一个微型平台,大幅 ...
中国汽研就理想i8碰撞测试发布声明:随机购买了二手卡车
观察者网· 2025-08-04 07:37
理想i8碰撞测试声明 - 测试项目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安全性能评价 [1] - 测试大纲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制定,由中国汽研试验团队执行 [1] - 测试中随机购买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选择标准仅基于卡车整备质量 [1] 测试结果与车辆表现 - 移动式壁障车经高强度碰撞后驾驶室结构未明显变形,整体结构完整且车门可正常打开 [3] - 中国汽研未在任何平台发布测试数据、报告或影像资料,也未就事件做出官方回应 [3] 中国汽研立场与倡议 - 公司倡议行业、媒体和公众平台客观理性,共同维护行业生态和网络清朗环境 [1][3] - 公司保留对恶意解读或误导传播行为的法律和声誉追诉权 [1][3] - 作为国资央企和科研院所,公司强调科学严谨态度和公正客观立场,承诺持续提供专业技术服务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3]
中油工程开拓海外再中标180亿订单 力争全年新签合同额1300亿营收865亿
长江商报· 2025-08-04 07:37
海外市场拓展 - 公司全资子公司管道局工程公司中标伊拉克巴士拉省海水输送管道总包项目,授标金额25.24亿美元(约180.32亿元人民币),项目合同期54个月 [2][4] - 2025年以来公司频中海外大单,包括与道达尔能源签署的伊拉克阿塔维油田气体处理厂项目(16.01亿美元/115.38亿元人民币)及天然气中游管网管道项目(2.94亿美元/21.22亿元人民币) [6] - 2024年海外市场新签合同额371.20亿元,占公司总新签合同额的29.68% [8] - 2023年、2024年海外收入分别为235.67亿元、231.8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9.33%、26.98% [6] 业务转型与高端合作 - 公司推动业务结构向设计、咨询、PMC、EPCM、EPC等高附加值领域倾斜,重点拓展国际石油公司(IOC)、国家石油公司(NOC)及国际化工公司(ICC)合作 [7] - 2024年高端市场新签合同额329.83亿元,同比增长46.21%,包括沙特国家天然气管网扩建III期增压站升级项目(99.97亿元)等 [9] - 与道达尔、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等深化合作,中标阿联酋巴布远北油田"绿色脱气站"项目及福建中沙古雷乙烯项目 [9] 财务与经营数据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308.4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19.82% [3][10] - 2024年新签合同总额1250.76亿元(同比增长14.39%),其中国内市场879.56亿元,海外市场371.20亿元 [8]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5.9亿元、803.43亿元、859.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24亿元、7.46亿元、6.35亿元(2024年同比下降14.80%) [8] - 2025年预算目标为新签合同额1300亿元、营业收入865亿元 [3][10] 项目储备与执行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合同额约1600亿元,后续工作量保障充分 [8] - 伊拉克海水管道项目若正式签约实施,将对未来4-5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产生积极影响 [4] - 项目执行不影响公司独立性,且不会形成业务依赖 [5]
中信建投:2025Q2北美CSP资本开支增长64%,持续推荐液冷板块
新浪财经· 2025-08-04 07:37
北美四大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 - 2025Q2北美四大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总计958亿美元 同比增长64% [1] - 谷歌和meta上调今年资本开支指引 [1] - 亚马逊表示二季度资本开支可代表下半年单季度水平 [1] - 微软预计2026财年第一财季资本开支超过300亿美元 对应同比增长超过50% [1] AI芯片液冷市场 - 2025年是英伟达AI芯片液冷渗透大幅提升的一年 [1] - 随着单芯片功耗提升 液冷市场规模有望明显增长 [1] - ASIC机柜方案逐步采用液冷 国内厂商推出超节点方案 [1] - 液冷在ASIC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渗透预计将快速提升 [1] 算力产业链 - AI发展持续推进 算力需求强劲 [1] - 持续推荐算力产业链 包括北美链和国内链 [1] - 建议重视液冷板块 [1]
威海银行溢价22%定增拟募30亿 山东国资或斥资14亿认购稳固股权
长江商报· 2025-08-04 07:37
资本补充计划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7.58亿股内资股及1.54亿股H股,募集资金总额约30亿元,净额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2][4] - 发行价格为3.29元/股或等值港元,较二级市场股价2.92港元/股溢价22.6% [3][4] - 内资股发行对象为现有内资国有股东,H股面向合资格认购方 [4] 股东参与情况 - 控股股东山东高速集团及其子公司山东高速拟合计认购14.14亿元,占募资规模上限的47% [3][5] - 山东高速拟认购不超过1.06亿股内资股(耗资3.48亿元),持股比例维持11.6%不变 [5] - 山东高速集团拟认购不超过3.24亿股,发行后其与山东高速合计持股比例不变,其他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将被稀释 [5] 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4414.64亿元增长至2025年3月末的4650.09亿元,增幅5.3% [3][7] - 2024年存贷款市场份额在威海市分别达16.51%和13.40%,居当地银行业首位 [7]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从60.34亿元增至93.16亿元,净利润从15.1亿元增至19.92亿元 [7]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41%(上市后最低),拨备覆盖率156.07% [8] 资本充足率变动 - 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76%、10.82%、9.31%,较上年末提升 [8] - 2025年3月末三项指标分别下滑至12.72%、9.89%、8.47% [3][8] - 历史上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30亿元)、小微债(40亿元)、永续债(49亿元)等方式补充资本 [8] 地方国资背景 - 山东高速集团为山东省特大型国有企业,1998年起持续增资控股公司 [6] - 公司第二大股东威海市财政局持股比例将从15.38%稀释至13.34% [5]
禾盛新材拟2.5亿增资熠知电子 手握4.24亿资金加码AI领域布局
长江商报· 2025-08-04 07:3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拟以2.5亿元增资上海熠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预计持股10% [1][2] - 熠知电子为国内少数已商业落地ARM服务器处理器的芯片公司之一 拥有TF16000系列和TF7000系列产品 分别应用于视觉AI边缘计算及AI云计算等领域 [3] - 此次增资是公司在AI领域的进一步布局 未来可与海曦技术协同设计优化产品并开发定制化服务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净利润9190.89万元—1.04亿元 同比增长50%—70% 扣非净利润9253.89万元—1.05亿元 同比增幅50.01%—70.00% [1][6]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5992万元 同比增加448.44% 期末货币资金4.24亿元 同比增长34.55% [1][6]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从18.22亿元增至25.26亿元 净利润从5508万元增至9791万元 除2022年外均实现双增长 [5] 研发与资产 - 2020—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3.69亿元 2024年研发费用8550.8万元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拥有83项专利 包括发明专利8项和实用新型专利75项 [7] 行业背景 - 芯片及算力领域成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行业企业加速布局高增长赛道 [2] - 公司2024年合资成立海曦技术涉足AI芯片 并与熠知电子合作推出全国产化AI解决方案 已在云游戏服务器产品上实现供货 [3]
姜滨夫妇牢绑“果链”博得270亿财富 歌尔股份营收重回千亿并购巩固地位
长江商报· 2025-08-04 07:37
公司战略与收购 - 公司斥资约104亿港元(合计约95亿元人民币)收购香港米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加深绑定苹果供应链[1] - 标的公司是苹果手表金属中框的核心供应商之一,在金属/非金属材料加工、精细化表面处理领域具有核心技术积累[7] - 此次收购被视为由"果链"逻辑主导的产业链并购,旨在巩固苹果核心供应商地位[1][7] 创始人发展历程 - 创始人姜滨从车间技术员起步,2001年创立公司前身潍坊怡力达电声有限公司,专注于生产驻极体麦克风产品[2] - 2002年投入全部100多万元资金购置顶尖音频测试系统,建成行业首个消音室[2] - 2004年自主研发第一款蓝牙耳机,2006年成为国内蓝牙耳机领域领军企业[3] 业务发展里程碑 - 2007年公司营业收入达6.45亿元、净利润0.77亿元,较2005年分别增长5.26倍、4.13倍[3] - 2010年切入苹果产业链后业绩翻倍,当年营收26.45亿元、净利润2.76亿元,增速分别达134.7%、176.79%[4][5] - 2019-2021年营业收入从351.5亿元增长至782.2亿元,净利润从12.81亿元增至42.75亿元[5] 当前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营收重回千亿元,达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净利润26.65亿元,恢复性增长144.93%[6] - 歌尔微近80%收入来自前五大客户,其中苹果贡献62.3%销售额[7] - 创始人夫妇以270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第989位[7] 产品与技术路线 - 早期专注驻极体麦克风产品,后拓展至蓝牙耳机领域[2][3] - 通过收购丹麦高端音响品牌Dynaudio、参股美国微显示公司Kopin提升制造能力[5] - 目前业务重心调整至VR/AR领域,成为Meta旗下Oculus头显产品核心供应商[6]
AI重塑商业竞争格局:大摩揭示五大投资机遇 Adobe(ADBE.US)、亚马逊(AMZN.US)获重点推荐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7:37
人工智能行业趋势 - 人工智能正从实验阶段迈向大规模部署,加速提升运营效率并重塑竞争优势 [1] - 企业在数字和实体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快速推进,通过生成式AI、自动化与机器学习优化供应链、改善客户服务、提升财务预测能力并加速研发进程 [1] - 60%的首席信息官预计基于生成式AI的工作负载将在2025年底前投入生产应用 [1] - 企业AI战略的核心目标包括提升内部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以及开发能创造收入与提升满意度的客户终端应用 [1] - 技术进步模糊数字智能与实体执行的界限,开创运营敏捷性的新时代 [1] - 企业通过自主开发或战略合作定制AI解决方案,在运营速度、精确性与安全性方面获得可量化的收益 [1] AI投资机遇 - 五类AI投资机遇:从具备强定价权与深度AI整合能力的企业,到期权市场低估其AI收益潜力的公司 [1] - AI部署存在行业差异,如能源业的预测性维护、金融业的欺诈检测、制造业的自主机器人等,但这一趋势具有普遍性且正在加速 [2] - 人工智能正成为运营效率和竞争优势的重要驱动力 [2] 重点公司分析 - Adobe(ADBEUS)、亚马逊(AMZNUS)和江森自控(JCIUS)被认定为高质量的大盘股AI应用先锋,人工智能在其商业战略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 [2] - 英伟达(NVDAUS)、微软(MSFTUS)、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Meta Platforms(METAUS)和特斯拉(TSLAUS)被重点关注,兼具AI技术赋能者与应用者的双重优势 [2] - 摩根士丹利给予这些公司"增持"评级 [2]
陶哲轩,弹尽粮绝?
虎嗅· 2025-08-04 07:37
科研经费冻结事件 - 美国政府以UCLA研究环境存在种族偏见为由,通过NSF、NIH等机构暂停对该校的联邦科研资助 [2][3] - 近500个NIH拨款项目和2个能源部拨款项目被冻结,涉及2024年NIH提供的超5亿美元资金 [13] - UCLA校长Julio Frenk称此举不仅打击研究人员,也损害依赖前沿成果的美国公众利益 [16][17] 陶哲轩团队影响 - 陶哲轩个人研究经费被暂停,被迫延迟领取夏季工资以维持研究生资助 [5][6] - 团队几乎无资源继续研究,且当前冻结经费仅占其总受影响资金的小部分 [7] - 原定2024年接任IPAM特别项目主任的计划面临不确定性 [36] IPAM研究所危机 - IPAM应急资金仅能维持数月运转,新一轮五年资助金额已大幅缩减 [9][20] - 该机构以跨学科"Long programs"著称,曾促成压缩感知等突破性成果(如医学MRI提速10倍) [22][26] - 其核心价值在于为早期职业学者提供交叉学科机会,若关闭将重创下一代数学科学家培养 [32][35] 学术合作与成果 - 陶哲轩2023年通过IPAM策划"机器辅助证明"研讨会,串联数学、计算机科学及业界研究者 [27][29] - IPAM项目历史上帮助陶哲轩等学者建立关键合作基础(如1997年调和分析项目) [33][34] - 网友指出此类研究对美国保持科研领先地位具有战略意义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