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高新区屿你造物工艺品馆(个体工商户)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27 06:43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南昌高新区屿你造物工艺品馆(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莫秋干,注 册资本1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象牙及其制品除外),文具用品 零售,文具用品批发,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日用品批发,企业形象策划, 专业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彩灯制造,日用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日用百货销 售,日用陶瓷制品制造,办公用品销售,箱包制造,平面设计,箱包销售,文艺创作,工艺美术品及礼 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制造(象牙及其制 品除外),图文设计制作,摄影扩印服务,市场营销策划,会议及展览服务,珠宝首饰零售,玩具、动 漫及游艺用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泰和竹筱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27 06:43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泰和竹筱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新兰,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许可项目:食品销售,互联网直播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在许 可有效期内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和许可期限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 目:竹制品制造,竹制品销售,茶具销售,林业产品销售,皮革制品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 可的商品),摄像及视频制作服务,日用品销售,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家用电器销售,文具用品 零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办公用品销售,五金产品零售,针纺织品销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服装 服饰零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 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湖北宜昌优化融资环境——科技金融助企高飞
经济日报· 2025-11-27 06:43
将企业创新能力转化为信用能力,宜昌市推出科技创新积分贷,依托湖北省科创企业智慧大脑平台对企 业创新能力量化打分,银行"按分索骥"找到科技企业"千里马",对无抵押物的企业给予信用贷款支持, 对有抵押物的企业可增加信用额度支持。今年1月至9月,宜昌市累计发放科技创新积分贷10.8亿元。 宜昌市打造的科创供应链"天网"目前入驻科技企业超4000家。中国农业银行三峡分行组建科技金融专营 支行入驻"天网"与科技企业"零距离"对接。今年以来,该分行科技企业贷款快速增加,9月末余额175亿 元,较年初增长42%。 目前,宜昌市已建立2家科技金融专营支行、1家科技金融分中心、1家科技金融担保公司,科技金融进 入深耕细作、提质提速阶段。至9月末,全市科技企业贷款余额1976亿元,占全市企业贷款的35.8%。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优化科技企业融资环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科创 积分贷、科技人才贷实现领跑,金融资源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加速聚集。 "我们获得3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资金支持,受益于财政配套贴息,年降低资金成本2000万 元。"湖北楚星生态项目是长江大保护的典型项目,项 ...
资本市场要当好创新放大器
经济日报· 2025-11-27 06:43
近日,宇树科技发布IPO辅导工作完成报告,向A股市场迈出关键一步。人形机器人行业资本化进程加 速,折射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和欢迎。 让创新者大胆闯,需要一个能沉下心陪伴长跑的资本市场。科技创新绝非一蹴而就的短跑,而是一场考 验耐力与智慧的马拉松。从原理突破、技术研发到产品迭代、市场开拓,周期长、风险高、变数多,这 与追求短期回报的资本天性存在矛盾。破解这一难题,需要涵养一批有远见、有定力的耐心资本,能够 理解创新的非线性规律,愿意陪伴企业穿越周期。还要完善退出机制,形成"投资—成长—退出—再投 资"的良性循环,让那些愿意"十年磨一剑"的资本能够留得住、退得出、有回报。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谁能在科技创新上抢先一步,谁就能赢得未来发展主 动权。期待一个能够读懂科技创新语言、理解科技创新规律、尊重产业发展逻辑的资本市场加速建成, 培育出一批顶尖科技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脱颖而出,助力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让创新者放手拼,需要一个能放大企业创新能力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不止于提供融资 输血,更在于治理的赋能。通过针对性的上市辅导、规范的 ...
共享实验室打破资源壁垒
经济日报· 2025-11-27 06:43
近日,安徽合肥依托多家新型研发机构,首批试点建设66个共享实验室。这一举措是推动科技资源开放 的具体实践,也为创新主体搭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协同平台营造了良好环境。 所谓共享实验室,是指将科研机构的大型仪器设备、实验空间及专业技术服务,通过共享机制向社会开 放,供中小微企业按需使用的创新模式。 长期以来,不少科研机构仪器设备存在使用率不高、资源闲置等现象。与此同时,大量中小企业因设备 匮乏、技术支撑不足,研发进程屡屡受阻。 然而,共享并非易事,在实际推进中仍面临诸多障碍。一方面,部分科研机构受制于以论文、专利 等"硬指标"为主的考核,对资源开放和社会化服务缺乏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在参与共享时也有顾 虑,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技术秘密维护、使用优先级保障以及成本分摊是否合理等现实问题。若不能妥 善解决这些问题,共享平台有可能陷入"有台无戏""有资源无活力"的困境。要想让共享机制真正发挥作 用,还需在制度设计与生态培育上持续发力。 首先,应建立健全资源共享的指引政策和制度规范,明确各方权责边界。特别是在设备使用、成本分 摊、数据管理、成果归属等方面形成清晰、可操作的规则体系,降低合作风险与交易成本。 通过打破资源壁垒 ...
从各地“账本”看经济发展韧性
经济日报· 2025-11-27 06:43
"我国经济稳中有升,在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的增长层面有直接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何代欣认为,各地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的持续推动下,经 过一系列动态调整与优化,扩大内需政策成效已经逐步显现,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带动了财政收入和税 收收入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从各地情况看,地方收入保持平稳,绝大多数地区收入持续增长。前三季度,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 比增长1.8%。从7月份开始,累计增幅已连续3个月保持在1.8%的水平。分地区看,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除受煤炭等部分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影响的个别地区外,其他27个地区保持正增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 个。 从财政收入质量来看,今年税收收入稳步增长,非税收入增幅回落,地方财政收入质量整体向好。其中,北 京市财政局数据显示,首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前三季度,北京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039.9亿元、 增长3.6%,完成年度预算的76%;北京市地方级税收收入完成4327.4亿元、增长5.5%,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 预算收入的85.9%。 江苏省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高,完成8026.5 ...
规范个人信息保护
经济日报· 2025-11-27 06:43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为规范大型网络平台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保护个人信息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国家互联网 信息办公室、公安部起草了《大型网络平台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于近日向社会公开征 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大型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应按照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指定个人信息保护负责 人,并公开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的联系方式。为确保新规落地见效,还需各方协同推进。相关部门应根 据反馈情况完善征求意见稿,细化大型平台认定标准与合规要求;平台企业应设立符合条件的个人信息 保护负责人,建立健全内部合规体系。此外,广大用户可通过平台提供的专门渠道行使查阅、更正、删 除等权利,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 ...
“看见乡村”中的人文经济学
经济日报· 2025-11-27 06:43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文化是一种最深 沉、最持久的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费孝通说,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 土中国"曾意味着一种需要摆脱的"物质匮乏状态";而在当下,乡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种意义象征 和精神归宿,焕发着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交融激荡的新活力。那么,作为一种软实力,文化是以何种 深沉而看得见的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呢? 今天的乡村,一幅幅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图景正徐徐展开:湘西苗绣传承人将纹样数字化,通过 3D打印让传统技艺走进现代家居;宜兴紫砂陶艺大师开设云端工坊,让千年窑火在直播间熊熊燃烧; 福建土楼的夯土墙内,响起摇滚音乐节的热闹喧嚣;陕北窑洞的剪纸艺术,登上了巴黎时装周……在这 些图景中,文化与现代数字技术、直播平台或国际范儿相融合、同乡村产业相结合,形成某种具象产品 或发展成果,在生产景观中呈现,推动着各行各业发展,并在文化自信中形成多重的再生产。文化优势 源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让乡村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人不仅是"经济人",更是文化的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人文经济学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生动实践,也 ...
会展经济应力戒自娱自乐
经济日报· 2025-11-27 06:43
展会活动对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作用。要立足自身优势,用足用好当 地资源,推动展会和各种要素有效联动,真正释放会展经济的乘数效应。 会展热度,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服务温度。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引领经济发展和模式创新的重要 力量。各地在推进会展业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充分了解参展企业的核心诉求,调动广大企 业的积极性,认真听取其意见建议。从实际情况看,地方政府举办各种展会,目的往往在于扩大城市影 响力,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没有服务行业和企业的意识,将很难产生较大影响力。 场馆设施宏大壮观、展位客流门可罗雀、工作人员哈欠连天……笔者日前参加某展会时,看到的是如此 一番场景。近年来,随着展会活动日益增多,部分展会呈现固化单一的景象:参展商见面就递传单、展 示内容千篇一律、后续跟进无影无踪。但是,也有不少国家级的大型展览、涉及前沿技术的论坛展会等 热度颇高,它们凭借丰富的资源和精准的定位,吸引众多客商和观众前来对接洽谈和参观。 为何都是展会活动,却出现了冷热不均的情况?这还要从会展经济的作用说起。 会展经济是"风口",也是"窗口",是开展现代贸易的重要途径。相关报告显示,2024年 ...